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犯罪的痕迹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原创]犯罪的痕迹

犯罪的痕迹

方壶斋

最近看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死亡日记》,讲的是一个有心理变态的犯罪心理学教授连续杀死从事卖淫业的女大学生而又不留痕迹, 致使破案进展困难的故事。在那个电视剧里,刑警队长愤怒地命令下属:“给我找,我就不信他留不下一点痕迹!”

这让我想起来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度对犯罪学感兴趣,胡乱看了一些书, 其中就有犯罪痕迹学的内容。按照犯罪学原理, 罪犯再狡猾, 也会留下痕迹。罪犯容易抹去表面的痕迹,但是罪犯毕竟不是刑侦人员,很难想到刑侦手段会在表面干净的地方发现犯罪的踪迹。这就是中国俗语所说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现在我要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谈谈另外一种痕迹。 如果说犯罪痕迹是罪犯巴不得千方百计加以隐藏的东西,那一个学者的学术痕迹就正相反,是学者巴不得不昭然于天下的东西。一个人的学术痕迹,反映的是这个人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再雷锋的学者,也不会在这方面做好事不留名。学术的名气,别说是自己的巴不得让别人知道,就是不是自己的,也有不少人巴不得归到自己名下呢。不是有思想腐败的博导们,靠着自己的地位能弄来研究资金,便可以吧唧吧唧嘴巴让研究生动手干活,结果出来以后把自己的名字签上去这种事吗?

不过大多数学者相信都是老实人, 其学术成果,都是自己熬灯点蜡一点一点笔耕出来的, 都不敢妄自菲薄。在大学里任教的讲师教授们,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乐意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公布于众。 在今天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要查出一个人的学术痕迹,更不是难事。过去发表在中国的论文,如果作者自己不说,在美国不容易查到,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少靠着学术论文赚钱的网上资料库,只要用google 一钩,很容易勾出来。我就是出于好奇,用自己的名字勾了勾, 居然发现连自己在77年期写给美术杂志的一篇小文都查得出来。有个地方,不但有目录,连内容都有:
“建筑工地上,人声鼎沸,场面欢腾,一面大红旗稳稳地插在地上,鲜红的旗帜衬托出五个鲜明的大字:青年突击队。不远的地方,人们手持铁锹,列成整齐的队伍。这是一支由各行各业的共青团员组成的创业者的大军。几个刚下卡车的青年正忙着卸下铁锹、小车等劳动工具,远处,新建大厦的脚手架还没有拆掉,或者他们刚刚从那个工地上下来。看,在建好的大楼旁,面对一片旧的基地,他们正豪迈地说:大厦,从这里建起。

“这就是年画《大厦从这里建起》的画面内容。这幅画抓住了建设大军刚到工地的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反映出新时代的青年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风貌。它通过盖大厦来比喻建设社会主义。通过高楼、废墟来表现革命青年不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资产阶级少爷小姐。通过团旗,表现这场劳动的性质,歌颂共产主义因素。作品的标题更是画龙点睛并且很发人深省,它像是在问着观者:同志,你是做个社会主义创业人呢,还是养尊处优,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呢?画面注意了将参加义务劳动的青年们作为一个集体来表现,加上后面整齐的队伍,有着鲜明的集体主义色彩。看了这幅画,我想起一句诗:"我们的大厦,盖起了多少层,是不是就此大功告成",看吧,这里回答了:不!旧的废墟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后头。”

这么一篇带着时代烙印,没有什么学术价值的小文,居然也能被网上资料库弊帚他珍地收起来。那要是一本正经的论文呢?果不其然,我不但查到了自己过去编写的教材和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还发现它们曾经被别人的论文引用过。虽然算不上什么高深论著,但看到能派上一点用场,也颇感告慰。

学术界的根本精神是交流。 互联网之兴起, 原本就是科学界和军事界的研究人员为了方便交流发明的。正经的学术机构,学术交流都是透明的。同行之间彼此多少知道可以互相学习点什么。不过有的时候,同行自己谦虚,屋里藏娇,孤芳自赏。 这时候, 拜托了互联网,我也能看到一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同事原来都是我可以拜师学艺的。
不过有的时候,因为倾慕某些学者大名,想千方百计查出来他们的学术痕迹,却常常不劳而终。这时候我也象那个刑侦队长一样愤怒:“靠!我就不信找不到一点儿痕迹!”

2007-7-14

第 1 幅
大厦从这里建起


2007-7-14 14: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看来还得在网上活跃些。将来老了,一搜索自己,哈哈!这么多的痕迹!


2007-7-17 15:5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三川

#3  

没戏啊!我搜索“土干”,成千上万的种花种地网页,比如:
土干后,再浇水。
土干湿程度。

同志们,将来起笔名,不能起得太土。


2007-7-17 16: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