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三境界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转载]三境界

网坛侠客三境界

·开口便笑·

  最近看到网上大侠,或声明戒网,或悄然隐退,纷纷淡出江湖。忽有所悟:这网坛侠客也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初上网坛,见网上大侠,各个风流倜傥,学问高深。自己是无名小卒,怯生生地提个问题,也无人理睬。网上发言,常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正是:上网寻寻觅觅,四顾冷冷清清,自叹凄凄惨惨戚戚。

  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渐入佳境。在网坛上建功立业,小有名声。无处不发言。有论战必去插一嘴。特别在乎别人的评论。对上网到了痴迷的程度,废寝忘食,一日不可无网。这个境界的网侠也会退网。这时的退,就跟一个吸毒者的戒毒,或者一个赌客的戒赌一样,老婆发怒,老板发威。婚姻殆哉,工作危矣。忍痛壮士断臂,含泪霸王别姬。不退不行,却欲退不能。往往反复再三。只得发表声明,一是希望自断退路,二是希望引起轰动效应,只为在刑车上高唱一嗓“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赢得一片叫好。临走却一步三回头,希冀有人挽留,说“老九不能走。”

  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中的网侠,已经到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阶段。厌倦网坛名利之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视网坛为寻常事,待网坛以平常心。荣辱不惊,毁誉难移。超然于琐屑话题之上。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徐徐;任你风狂浪猛,我自稳坐钓船;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耳。此境中的大侠退隐江湖,都是悄没声的。更高的隐者,是大隐隐于网。不时在网坛出现,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看见妙文,会心一笑。偶尔发些小文,不等回应,立刻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进退如意,收发由心。此大侠之浪迹江湖也。

  嗟乎,网坛三境:自无生有,由少积多,从多转空。人生如网,网即人生。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8-4-6 16:1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上网三境

尚能侃(57):上网三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观堂先生这一“三境说”风靡一时、于今不衰,连黄口小儿,不尽解其意,尚能在中小学作文中引用之。观堂先生对词精于诗,依在下愚见,他自己的词就比其诗好;尤其是对《浣溪沙》的词牌子,用得极为稔熟,多有佳句。其中最为我所欣赏的是:“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我们之中,有几人真的能超尘脱俗呢?

正因为观堂先生对宋词能随手拈来,所以他的“三境说”借用宋词中的名句,便显得极为熨贴,如同天成。其实,观堂先生之“三境说”,古已有之。在《五灯会元》卷十七中,有一则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的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我们写文章的人也好,做学问的人也好,只要有一点儿自己的心得,就不难领会其中的妙处—实乃返璞归真之谓也!

更绝的是,那一写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之词人蒋捷,在其《虞美人 听雨》中也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听雨之三境,与青原惟信禅师和观堂先生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自己上网两年多来的切身体会,我忍不住要狗尾续貂,来它个上网三境说:“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第一境也。“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第二境也。“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此第三境也。诸位跟人掐架时不依不饶的,看来你们的火候还差那么一点儿呢。。。


2008-4-6 16: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3  

“网托”三境界

·开口便笑·

这网托是网上托儿的简称。慢着,我并不是说网上托儿所,各位也别忙着把你家娇儿送上网来。要知道什么是网上托儿,要先说什么是托儿。

中国市场上商家常用“托儿”作为推销手段。商家雇人装扮成购买者。当有顾客看货时,托儿就上前来说:“这布多便宜,只有昨天的一半价钱,老板,还有多少,我包圆了。” 此顾客一听,以为赶上便宜货了,赶紧掏钱,“我也要。” 托儿要装得象,不可漏馅。

观网上论战,时时发现网上托儿出没。概因网托易于造就,只要换件马甲,自己就可以当托儿。巧用托儿可一人当得千军万马。虽然无理,也能仗着人多,七嘴八舌把对方搞个晕头转向。网托虽多,境界高低不等。留心旁观,总结如下:

第一境界是正托。是网托的初级水平。易于施行。正主儿真身担任主攻;马甲A右翼包抄,说“同意”;马甲B左翼包抄,说“顶”。形成强烈攻势,让对手误以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草木皆兵,不战自溃。如此无理也能有理,歪理也成正理。此乃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瞒天过海,趁火打劫,借尸还魂,浑水摸鱼五计并用。此托术便利快捷,但失之单调,久战必露破绽。

第二境界是旁托。网托已经登堂入室,具有高手水平。当对手攻势甚猛,连正托也顶不住时,把第二梯队马甲C派上去。一阵狂轰滥炸,谩骂,泼污水加人身攻击。一定要激得对手压不住火,跟马甲C对骂。骂得越荤越好。最后结果一定是马甲C和对手同归于尽,被网管大人因口舌不净取缔了。马甲C同志壮烈牺牲了,但他的死是轻于鸿毛的。因为他只是一个马甲。他的牺牲是以敌方重量级辩手的阵亡为代价的。一个马甲C倒下去,另一个马甲D会站起来,继续马甲C未竟的网托事业。如果对手涵养太高不上当,骂不回口,或者网管大人打瞌睡,迟迟不下杀手,也要把一条严肃讨论问题的题目搅得乌烟瘴气,读者四散。此乃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借刀杀人二计并用。

第三境界是反托。这是网托大师的境界。到这地步,网托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托儿反穿马甲,深入敌后。要以敌方支持者面目出现,支持对手的观点。或故露破绽,或把对手的观点发挥到极致。俗话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而对手以为获得支持,认此马甲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彼此摇旗呐喊,相互声援。亦被马甲引诱过界出击。这时正主儿对其因极端而显荒谬的观点奋力一击,对手必张口结舌,落荒而走,败而不知葬身谁手。此乃归谬法之妙用。在三十六计中,是反客为主,欲擒故纵二计并用。

网托总有穿帮的时候,这时只好走为上计。


2008-4-6 16: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拍马屁的三境界

·万宏辉·

拍马屁在中国的家喻户晓,众所周知。其历史来由出自蒙古族人,他们平日牵马与人相遇时,总是互拍对方的马屁股称赞道:“好马!”但有些人谄媚讨好,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无论他人的马是优是劣,都拍马屁股连声赞赏:“好马,好马!”久而久之,“拍马”和“拍马屁”就成了阿谀奉承的代名词。拍马屁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人的地方必有溜须拍马。但溜须拍马博大精深,也是讲水准、分层次、论品位、有境界的,会溜擅拍者,春风得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得要领者,拍到马蹄上,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乃至反误了卿卿性命。拍马无止境,但拍马有境界,而且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拍马路。此乃初等马屁。

北宋丁谓有才,因宰相寇准竭力推荐提携而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有一天,朝廷大臣在中书省会宴,不料汤汁弄脏了寇准的胡须。丁副宰相马上就动了心,立刻放下碗筷,“奋不顾身”、“庄严恭敬”地走到寇准面前,卑躬屈膝给寇准捋起须来,轻轻地把寇准胡须上的汤汁擦去,这一举动,为世人树立了一个“溜须拍马”的原创发明者和光辉典范,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溜须拍马”这一流世百芳的成语。“溜须拍马”成了中华民族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代代相传,前“拍”后继,光照千秋。

南宋宁宗时,宰相韩胄在都城临安吴山修建了一座别墅,取名“南园”。其中竹篱茅舍,小桥流水,一派田园景象。一日韩宰相游其间,感到美中不足:“南园”如此多娇,只可惜缺少犬鸣狗叫。结果,不一会儿,园内就传出了“汪汪汪,汪汪汪”的“优美动听”的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临安知府在学狗叫,真是“狗”有灵犀一点通,那“其妙无比”的高超叫声感韩至深。韩宰相哈哈大笑,“遂亲爱之”,立刻破格提拔赵知府为工部侍郎,当时赵被称之“狗叫侍郎”。

刘少奇为拍毛泽东马屁而发明创造了“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七大”,刘少奇在会上热辣辣地夸奖毛泽东。在他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直接吹捧毛泽东145次,次次都是嘴巴上盛开喇叭花,滔滔不绝,吐沫横飞。他几次脱离报告,去解释那个刚被分娩出来的字眼“毛泽东思想”。每到这时,他的声音都会提高10度,并且不停地点头,点得冲动而激烈,象小鸡啄米一般。念稿时他还稍有结巴,这时却流利如水。他一次一次地用手劈开胸前的空气,激动万分。当他最后一次作解释,说出了那句在以后被千万次重复的名言时,他的声音嘶哑了:“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已经用他的思想把我们全民族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刘少奇因这一发明创造而被毛泽东定为接班人。

这几位虽然都可称为史上拍马的经典“拍模”,但太直白,太赤裸,太露骨,毫无“美感”可言,为世人所不齿。国人一向讲究中庸、含蓄、深刻、藏而不露,要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只能算初窥门径,刚刚登堂入室的低境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拍消得人憔悴。此乃中等马屁。

易牙原是主管“割烹之事”的小官,见齐桓公“好味”,便使出浑身解数,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当听齐桓公感慨世上美味皆已尝遍,唯独不知人肉滋味时,就把自己的幼子烹了,做汤献给齐桓公。于是,易牙很快由一名厨子“坐直升飞机”一跃成为齐桓公身边的宠臣。

东晋年间,桓玄由江陵攻入建康,逼安帝禅位,代晋自立,国号楚。一日,桓玄正睡在床上,忽然间,床塌于地。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独侍中殷仲文曰:“圣德深厚,连地都有些承载不下了!”

武则天的面首张宗昌深得武则天宠爱,当时拍马的人纷纷称赞他:“六郎面似桃花。”只有杨再思说:“不然。”张宗昌问原因,他故弄玄虚:“哪里是六郎似桃花,分明是桃花似六郎呀!”说得张宗昌心花怒放。

朱元璋有一次钓鱼解闷儿,无奈技术欠佳,鱼儿并不给皇帝老儿面子,正恼羞成怒之际,翰林大学士解缙老兄献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顿时朱皇帝龙颜大悦。

毛泽东因为推行“三面红旗”造成数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受到刘少奇的挑战,整个气氛是对毛的极左冒进政策提出批评,毛泽东陷入空前孤立的状态。这时,林彪却挺身而出,独树一帜,别出心裁,明确支持毛泽东。他不仅没有把“大跃进”的失误归咎于毛泽东的极左冒进,反而说是因为人们领会和执行毛泽东指示不好而造成的。他说:“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那么弯路会少走很多,今天的困难会要小很多。”“……当时和事后都证明,毛主席的思想总是正确的。”他还说:“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林彪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吹捧毛泽东。

文革中“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林彪元帅,对毛泽东又作了一系列神话般的宣传:“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的灯塔,是世界革命的最锐利的武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毛主席活到哪一天,90岁、100岁,都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林彪发明了很多容易迅速推向民间的“颂词”,在这方面他是个绝顶的天才。林彪总结道:“像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上千年都没有,毛主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好家伙!这样一个吹捧毛泽东的天才,在全党、全国、全世界、全宇宙,恐怕都很难再找出第二个。

马屁拍到这一境界,虽然拍得抑扬顿挫,风生水起,得心应手,受用无穷,也有了一定技术性和创造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眼人还是不难看出端倪,只能算中等层次。

第三种境界:众里拍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高等马屁。拍到这一层次,已是出类拔萃、震古烁今、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乃至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堪称“超级艺术”,几可拍无不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东晋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头发早白。皇上问他:“你头发怎么比我先白了?”顾悦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把自己比作柔弱的蒲柳,经不起风雨,把简文帝喻为傲立的松柏,抗得住霜寒。“浑然成一体,天然去矫饰”。马屁拍得不露痕迹,“高雅优美”,“自然得体”,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代嘉庆年间,有个李绍仿中状元时,正赶上嘉庆帝过生日,叫臣子们人人写一副贺联。李状元真不愧为“吏状元”,立刻写了一副嵌字联:“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两联上下正好嵌上了清代开国以来五个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不仅把嘉庆本人吹得兴高采烈,而且还把他的祖宗四代捧上了天,堪称天下第一,李绍仿又中个状元。

“御用文人”郭沫若“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于1958年在《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的诗中写道:“在一万公尺的高空,在图—104的飞机之上,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像静穆的崇山峻岭,也像浩渺无际的重洋。”于1961年在《歌颂群英大会》中写道:“在今天我们有两个太阳同时出现,一个在头上,一个是在天安门前。”郭沫若于1968年更大势吹棒毛泽东“毛主席啊,您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他的马屁诗句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其拍马屁的艺术已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见,拍马并非易事,纵横自如、任意驰骋更难,既要脸皮子厚、头脑子灵、嘴皮子活,还要有艺术,须把握好分寸、时机、对象、场合、环境。修炼不到家,拍错了地方,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引来杀身之祸。明朝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所写奏章内称赞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理解成“光头之下,天生僧人,为世作贼”,遂下令砍了徐一夔的头。(朱出身贫苦,早年免不了做过小偷盗贼之类的勾当,加之又当过和尚,所以登基为帝后,对这几个字眼非常忌讳,以致于到了心理变态的地步。)文革中杨成武发表《大树特树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毛泽东却认为:“什么‘大树特树’,名曰树我,实则树自己”。毛泽东龙颜大怒,当即下令逮捕杨成武入狱。兵无定势,拍无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中的学问可是其大无比!


2008-4-6 16: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本人网龄短,今天看到这几个帖子。

人活着,不管上网不上网,不就是说真话,同时与其他人分享嘛。

搞得这么复杂,真累!


2008-4-6 16:2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6  

吃鸡三境界


----图雅

  我这人崇拜有派头的主儿。比如李白,诗仙,确实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家活着纯是为了享受--服不服吧。还有现代的,听听这个:“我来到这个世界,只带着纸,笔,和绳索。”马上令人想起传说中的判官和小鬼,都是有法力的角色。

  我呢?来到这个世界,为了什么?没认真想过。可能是凑数来的。

  世界上有伟大的人也有凡夫俗子。伟人不能多,俗人不能少。也许这就是为了什么。

  深挖动机时,只好说,是吃鸡来的--因为我爱吃鸡。我知道这么说十分令人难为情。可我不能撒谎,来到这个世界时,没带钱,没带纸,笔,和绳索,只带了挺旺盛的食欲。

  活了若干年,吃了许多鸡,居然也吃出些味道来:同是吃鸡,时间,地点,人物不同,吃鸡的境界也不同。譬如在美国吃鸡,必须克服感情上的障碍。因为这些鸡,乃是不幸的动物。不知是谁的缺德主意,先给它们服用超量的荷尔蒙,使之变成白痴,并产生病态的食欲。然后塞进笼子,放到流水线上,周而复始地经过食槽,水槽。在强光照射下,不休不眠地进食。三十个昼夜之后,强行处死,送入超级市场,并且一概斩首,不得全尸,其中特别不幸者还被大卸八块。

  想想吧:同样是鸡,生在伟大的文明古国,便成为老太太的宠物,每下一个蛋,必有一把米,死了,也许还能有眼泪陪葬。生在美国,却被横加迫害,当成机器,从流水线到超级市场,连太阳也没见一回。

  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的不公。

  要从这种鸡身上吃出境界来,非得独吃,在圣诞之夜,无亲无朋,一人独坐,两眼苍茫,鸡肉入口,如嚼木屑。几大口伏特卡之后,只觉家国万里,鸡翅,鸡腿,恍如机器零件,难以下咽。零件吃下去,仿佛自己也变了机器,在世界这广大的传送带上,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吃喝,睡觉,读书的简单程序,终于成了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待价而沽。于是一种凄凉,绵绵不绝,涌到心头。隔壁美国胖子,不早不晚,偏于此时经过,摇摇晃晃,眼见他走着走着,成了一只鸡。

  想笑,又不知是笑他还是笑自己好。

  “人人都说美国好,唯有吃鸡忘不了。”这是一种境界:去国境界。

  给你一个机会,体会一下自己的渺小与无奈。量一量树叶与树根的距离。想一想在生命的哪一个关头吃错了药,为什么蜕变成了一只鸡。去国境界如此,乃是由于地理的距离所造成。那么在国内吃又如何呢?这就得提到开国境界。

  有典故。说的是朱元璋落难,被和尚收留,吃了一碗豆腐白菜汤,得以活命。彼时饥饿,豆腐白菜,滋味胜过满汉全席。吃完了,遂有大明两百年江山,故可称江山菜或开国汤。

  本人并无利用吃鸡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之野心。开国者,取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因此开国鸡的来源,洋鸡不如土鸡,土鸡不如野鸡,买鸡不如偷鸡。鸡的做法则以清炖为妙。盐以外,一切佐料都是对革命的不敬。地点设于村外乱坟岗子。取其背人,背风,且棺材板子多,容易架火。参与者以三月不知肉味者为好,知青最佳,因他们嘴馋,且不怎么要脸。接受了再教育之后,十分膘悍,对付鸡并不用筷子,以手指捞之,你争我夺,特别烘托气氛。插队之时,口粮不够,常饿得眼睛发蓝,飘飘然有如老外。不得已,吃了几次开国鸡。

  鸡的来源是本村和邻村贫下中农的鸡舍,晚上月黑风高,宜于演出周扒皮,转到鸡笼,手伸进去,一要轻,二要慢,鸡察觉了,会咕咕叫两声,这时不可惊慌,若弄出动静,鸡被吓坏,会立即炸窝,警车似地叫起来。

  正招儿是采用安抚政策,轻轻地捋。鸡以为你不是黄鼠狼,遂安静下来。摸到鸡脖子,攥住,一拧,咔的一声,鸡顿时毙命,连扑腾的机会都没有。

  白天动手,较为困难。因为鸡这东西白天十分大惊小怪,通常不等你走近,就扑着翅膀跑开去。但并非绝不可为。有一朋友,绰号小万。万者,十千(时迁)也,果然不负他的外号,常常光天化日之下把鸡绑架回来。他是采用牛顿定律,弄一根长长的尼龙线,在一端系一重物如小铁块之类。走到离鸡七八米之处,将铁块贴地面甩去,惯性就把鸡腿绕起来。鸡不懂物理学,故声嘶力竭,亦无解脱之道。当时另有一位座山雕朋友,开过一回百鸡宴。号称是百鸡,实际也就五七只,匪徒倒有二十来个。手忙脚乱,把鸡整好了,斩成大块儿,分三个脸盆煮。将熟未熟之际,香味最为要命。众匪环坐,眼睛由蓝而绿,由绿而红。熟了,便吃,当时怎么吃的,已经记不得了。

  只记得吃完了,没人说得清吃的是鸡身上哪一块儿,众人都舔舔鼻子,异口同声地赞:好鸡!觉得这辈子值了。然后是小万司仪,拖着声音喊:给三爷拜寿啦--,大小娄罗齐喊,山鸣谷应:寿啦寿啦……三爷一高兴,特慈祥,赐土制高梁酒一瓶。喝罢,鼓盆而歌,歌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呀)种--子,人民好--比土--(呀)地……

  当了一阵子共产党人,吃了不少的开国鸡,情况起了变化。先是村民公报私仇,借招工之机送走了座山雕。后头是小万的父亲出了牛棚,仍然官拜公安局副局长,小吉普径直开到村里,把小万接走了。

  我因蒙贫下中农错爱,招工无望,又因父母贵为工人阶级,故吉普亦无缘,仍然做种子。直至父亲病退,才算脱离了土地,进城世袭了他那清洁工的爵位。

  袭爵的生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每月三十六斤粮食之外,还能有斤把肉。故眼睛的颜色基本正常。星期天常去胡同口那家小铺子。老板秃顶,身着小背心儿,手摇大蒲扇,从旧社会走过来,一口一个您。我惯常是要一盘卤鸡,二两五香花生米,用油纸包了。回家携一把懒椅,两本闲书,去那大槐树下坐下,吃一口菜,翻一页书,清风徐来,鸟语飘落,不觉睡去。待醒来,并不知钟点,只知道落了满身满地的槐花。

  当时心情,恬淡自然,类似在皇城根儿拎鸟儿的神仙人物。

  鸡吃得渐入佳境。了解到鸡身上各部分味道原来不同。胸脯肉厚嫩但寡味,宜于白切蘸佐料,由小家碧玉,手似春葱,挟了细嚼慢咽。

  腿肉雄浑苍劲,适于拉排子车者,敞着怀,肩上搭半黑不白之汗巾一块,以手持之,空腹而食,方能得趣。翅膀持中庸之道,无论阶级,肥瘦皆宜。而脖子乃我所偏爱,取其精致味美,有解析几何的复杂,用来下酒,可谓“曲”尽其妙。大槐树吃初夏是刚进城时的勾当。馆子里吃隆冬则是在改革实行了了几年以后。那时改革遇到了瓶颈,有点哮喘,但我辈口袋里总算有了几个闲钱,脸上气色也还不错。狐群狗党,免不了聚一聚。

  须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天气,雪大片的下,云压在头顶上,天暗下来街上人走得悄没声儿,饭庄里清寂无人,时机最好。馆子要挑老字号,桌椅黑沉而有暖意。装点须有朝代感。墙上挂有大幅狂草墨荷之类,至少也得悬几个郑板桥的病字儿。参与者多属粗通文墨,自称知识分子,人称吃屎分子,格外欠打的那种人。几个人坐成一桌,叫数盘热炒,主菜乃是气锅鸡。再弄几个冷盘,一边等菜,一边喝着啤酒,无边无际的聊。聊聊社会,聊聊物价。既是知识分子,都能侃上几句卡穆,老庄,超稳定结构。顶不济者也能发泄点赶得上时髦的不满。从邓小平到飞碟,社会主义到星球大战,似乎世间无题不可下酒。

  到热菜上来,已是酒过三巡,喝着鸡汤,众人的头上和话里都冒出白气,议论愈发淋漓酣畅。超稳定结构已经异化成了哥德的怪圈,中国的问题全在于老百姓的劣根性。一时你争我吵,慷慨激昂,各不相让,骂则咬牙切齿,笑则声震九霄,哭则饮恨吞声,悲痛欲绝,全有欲治中国,舍我其谁的气概,都恨不能学老一代革命家,拔出盒子炮,大叫一声:给我一个连,老子不信冲不过去!这是到了吃鸡的治国境界。

  骂过了,争过了,国也治了。乃各自收了兵器,鸣金回家。

  推门出去,冷风扑面袭来。抬头望去,突然发现前门楼子还跟几百年前一样,纹丝不动地蹲着,五路无轨也还是慢腾腾驶过,这才意识到原来中国还是中国,并没有因为刚才吃了一顿涵盖古今的气锅鸡而发生多大变化。

  只有雪是仍然在下,路上少有行人,唯一的变化是积雪更厚,夜更深了。


2008-4-6 23:0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7  

“到热菜上来,已是酒过三巡,喝着鸡汤,众人的头上和话里都冒出白气,议论愈发淋漓酣畅。超稳定结构已经异化成了哥德的怪圈,中国的问题全在于老百姓的劣根性。一时你争我吵,慷慨激昂,各不相让,骂则咬牙切齿,笑则声震九霄,哭则饮恨吞声,悲痛欲绝,全有欲治中国,舍我其谁的气概,都恨不能学老一代革命家,拔出盒子炮,大叫一声:给我一个连,老子不信冲不过去!这是到了吃鸡的治国境界。”

看来治国是最高境界。:))


2008-4-8 12: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cleosong

#8  

为力和金凤转载的这几贴都是上上贴。


2008-4-8 14: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9  

“参与者以三月不知肉味者为好,知青最佳,因他们嘴馋,且不怎么要脸。接受了再教育之后,十分膘悍,对付鸡并不用筷子,以手指捞之,你争我夺,特别烘托气氛。插队之时,口粮不够,常饿得眼睛发蓝,飘飘然有如老外。不得已,吃了几次开国鸡。”

这个也好玩。:))


2008-4-8 18:3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