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百年风流浪淘尽,万绿丛中几点红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uxiaodi

#1  [原创] 百年风流浪淘尽,万绿丛中几点红

百年风流浪淘尽,万绿丛中几点红

朱小棣

        散文创作曾是我国现代白话文学领域的重镇,鲁迅和朱自清都曾一度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其成就超过小说创作。群言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林琪选编),意在淘尽百年风流,把一个世纪的散文精品一网打尽。洋洋洒洒近700页,包罗了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篇散文。所以当我拿起这本沉甸甸的厚书时,心情是略带虔信的,以为必定大有看头,不料卷首200页匆匆过去竟无甚可看。除去丰子恺一篇“湖畔夜饮”算是记人成功,以及叶圣陶一篇“看月”可谓议事有趣,几乎没有能够打动我心之作。这倒是有些出乎意外、震撼吾心。

        书是按姓氏笔划排名的,这卷首两百页包括了巴金、冰心、老舍、朱自清等一大批文坛泰斗,因此不能不让我吃惊并默想。(以下删略。文集已出版,见《闲书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http://www.bbtpress.com/asp/bookinfo.asp?bh=4587



         2007年8月5日


2007-9-13 21:3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万绿丛中几点红


2007-9-14 08:2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07-9-14 08:2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曾经盛极一时的散文百花园里只剩下万绿丛中几点红,焉能不叫人伤感。”

小棣上面介绍的几篇就挺好了,谢谢!


2007-9-14 09: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5  

感谢为力,主持。


2007-9-14 18:4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有几点红就很不错了,传世杰作哪能太多,名篇大多名不副实,大浪淘沙理所当然。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9-14 20:5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7  

读书苦乐

杨绛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真真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是“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2007-9-16 16: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三川

#8  

群言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林琪选编),意在淘尽百年风流,把一个世纪的散文精品一网打尽。洋洋洒洒近700页,包罗了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篇散文。所以当我拿起这本沉甸甸的厚书时,心情是略带虔信的,以为必定大有看头,不料卷首200页匆匆过去竟无甚可看。除去丰子恺一篇“湖畔夜饮”算是记人成功,以及叶圣陶一篇“看月”可谓议事有趣,几乎没有能够打动我心之作。这倒是有些出乎意外、震撼吾心。

──这可能是近来国内出书现状,爱出集合本。这次回国,终于看到《获奖作品选集》(第二届金秋之旅笔会),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16开,1200页,1.85公斤,两英寸厚。我拿不动,我爸也拿不动;放在膝盖上,离眼睛太远,架在读书架上,撑不动它。必须放在桌子上,趴着看。读书真是成了负担。


2007-9-16 16: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9  

下棋

梁实秋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象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时节你“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一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赌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不过弈虽小术,亦可以观人,相传有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只好拱手认输。是有这样的慢性人,每一着都要考虑,而且是加慢的考虑,我常想这种人如加入龟兔竞赛,也必定可以获胜。也有性急的人,下棋如赛跑,劈劈拍拍,草草了事,这仍旧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一贯作风。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桌子上去了!

  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你一声“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病。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

  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是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所以瓜棚豆架之下,与世无争的村夫野老不免一枰相对,消此永昼;闹市茶寮之中,常有有闲阶级的人士下棋消遣,“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宦海里翻过身最后退隐东山的大人先生们,髀肉复生,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只好闲来对弈,了此残生,下棋全是“剩余精力”的发泄。人总是要斗的,总是要钩心斗角地和人争逐的。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不如在棋盘上抽上一车。宋人笔记曾载有一段故事:“李讷仆射,性卞急,酷好弈棋,每下子安祥,极于宽缓,往往躁怒作,家人辈则密以弈具陈于前,讷赌,便忻然改容,以取其子布弄,都忘其恚矣。”(南部新书)。下棋,有没有这样陶冶性情之功,我不敢说,不过有人下起棋来确实是把性命都可置诸度外。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此公深得棋中之趣。


2007-9-16 17: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10  

Thank you all.


2007-9-17 11:0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