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2010年回国日记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原创] 2010年回国日记

2010年回国散记
方壶斋
11月3日:CA986晚点两个多小时。已经告诉北京那边的青年旅社我晚上8点多到。得知晚点消息后,赶紧想法子通知对方。机场唯一的一个免费网络不灵了。大厅里有人用手提。找到一个人,说明情况,说借他电脑发个E。那人说: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要求。我懂得他一定不乐意,但是管不了那许多了。结果让我用了。
11月4日: 结果是晚上11点才到旅馆。我订的是四人间床位。因为是淡季,加上四合院里的房间没有暖气,所以没什么人,结果三天都是我一个人住。远东饭店在北京宣武区 虎坊桥附近的铁树斜街。这一带是我小时候常常去的地方。虽说在胡同里公交车达不到,但是离虎坊桥车站不远。如果打的则更没有问题。旅馆本身是个楼房,早年也是四合院。楼房里有暖气。对面的北院则没有暖气。北院是个古色古香的典型老北京四合院。

11月5日 : 买好7号晚上去武汉的车票。没有卧铺,软座,Z3次。
11月6日:夜晚睡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梦中做梦,在梦中,我在自己的汽车里睡着了,边睡边做梦。然后猛然醒来,发现自己的车斜在路当中。吓出一身汗。有三个警察围住了我,让我拿出证件。
请三个中学同学吃饭,一般的餐馆。晚上东直门跟L会面交付带给的书,被请吃饭和赠书一册。去东直门是骑车,那边大楼巨巨大,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我很不喜欢。
11月7日:大风降温。早起特地到虎坊桥路口西南角买天津炸糕。这个地方卖炸糕已经多年了,并没有往大了搞,始终是开一个窗口,隶属于一个饭馆,过去叫天津包子铺,现在叫京天红酒家。去过两次,都被长队吓走了。有的人一买就上十个。
骑车经过西四,缸瓦市基督堂前排队人众多,在寒风中等待下一场。加入,参加了一次完整的礼拜。会众很虔诚。赞美诗大声唱。一切程序跟美国相同。牧师是年轻美眉,说话有点口音,是外地人,讲道题目是上帝和拉撒路的事情,迟来的应许。
Z3 火车最低级别是软座,左右两人,4人面对面,桌子可折叠。其实不如干脆设计成飞机上的一面式。注意到乘客几乎没有相互聊天的,所以为什么面对面?我前后左右居然都是女的,除了一个以外,皆可称为佳丽。旁边的一个20多岁,有点像一个以前在北京教过的学生,small features (小模小样),皮肤白皙,乌发如瀑,穿着时髦。不过晚上居然打了一会儿呼噜。原来呼噜不是男人和大妈的专利。


11月8日:晨 到汉口。汉口站门脸重新修过了,仿照老车站,只是尺寸大得多。妹妹一家来接,因为她们新住处我没去过。为了照顾父亲,妹妹和他在汉口北边农村地区租屋做邻 居,而把市区的单位分的房子出租,以租养租,基本不赔不赚,但是面积大了。我以为农民自建楼很简陋,到了一看不得了: 150平米左右的公寓,大理石和瓷砖装修,倒反衬出家具的简陋。此地农民不种地,盖房子出租,都是颇具规模的楼房,绝非豆腐渣。村子已经没有田园风光,跟城市居民小区差不多。就是交通不太方便。由于没有物业管理,环境脏得可以。妹妹一家和老爸一共买了四辆大小不等的电动自行车。80多岁的老爸骑车上街,在乱糟糟的车流中居然还能穿流如 梭。三年没有回国的我,本来预备看到一个更加老态的父亲,这次却看见一个骑电动自行车的父亲,自然感到宽慰不少。
武汉人骑电动车的越来越多(相比起来,北京还是骑自行车的人比例大),交通更为拥挤。武汉人还特别不遵守红绿灯。一切都在互动的辩证法中进行,警察也不管。原则是,只要你前面没有车,你就走。
今天想到几句话:环境糟糕,唯我中国,随地吐痰,唯我中国,生活方便,亦唯我中国。这是因为公私服务网点密集的缘故。
11月9日:忘了做什么了。
11月10日:凌晨乘坐61次去昆明。在车上读艾芜的《南行记》。武昌车站很是有规模。现在火车站的设计比较人性化了。特别是候车室的厕所,更宽敞了。
11月11日:到昆明,但是昆明火车站出站口还是很陈旧。昆明公共厕所收费,条件不一。车站附近很不好。
去昆明是应30多年没见面的中学同学W邀请。坐W的傣族朋友玉艳(假名)的小车去西双版纳,晚上到达。傣族女人常常叫玉什么,但同时有汉名。住两日。玉艳带我们参观了中科院植物园。民族村未进成。李长春来了。警力大出动。版纳市容极具民族特色,新建大楼都要戴帽, 就是那个傣族的两只耳朵向上翘起的屋顶模式,否则设计通不过。市区附近傣族村寨都搞起了餐饮,农家菜。没地了。没有看到一个傣家竹楼,都是木头或者砖石 的。晚上到澜沧江边散步,到一个酒吧喝酒。看到一个老法吃饭,说中文,原来那是店主。在版纳吃饭,都是特色农家菜。玉艳是个成功人士,经历过生活中的不顺利,现在是开自己的车,住自己的百七八十平米的装修典雅的公寓。我以为称之为火凤凰当不为过。在昆明,还有她的一个过去的同事跟我们一起玩。两位女士跟我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在江边散步的时候,说说笑笑唱唱,好不拘谨。相比之下,我在北京也好,其他地方也好,即便跟老同学见面,也只是吃吃喝喝,没有这样放松的。不知道为什么。
玉艳还是一个细心的地陪,一切安排十分周到。W多年未见。他走南闯北,经历不凡,既有西部牛仔的豪放,也有居家男士的体贴。作为地主,让我这个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11月13日:跟W飞丽江,住一晚,也许是天冷感冒了,甚觉无趣。丽江就是一个购物城。晚上游客如无头苍蝇跑来跑去。坐在西藏屋饮茶吃饭。女老板拉姆的女儿现在在北京学实用艺术。她也想去北京开店。拉姆一看就是一个很精干的女人。她是香格里拉人氏。
丽江物价挺高。一个粑粑6元。而在大理附近,2.5元。
11 月14日:晴,瞥见玉龙雪山一点。清晨的丽江,人不多,店未开,街道能得其本色。上午9:30坐中巴去大理,屁股颠了一路。下午1点多到喜州,由W的摄影师朋友濮演接待,观喜州镇景。濮演正好在大理采风,开着自己工作间的摄影房车。濮演已经是很有些名气的了。在网上可以看到其影展。然后到洱海边的才村。顺便看了一个濮演认识的老外。老外很年轻,中文流利,租了一个独门独院。不似四合院,胜似四合院。院中植以 各类菜蔬,俨然世外桃源。然后到大理古城,住南门附近MAC旅馆。可免费上网。晚逛街,购大理石座白菜笔筒一只。多年前曾经打碎过别人一个大理石笔架,害得别人说那是一个不好的征兆。在大理欲寻一个,却没有卖的。
丽江也好,大理也好,都成了购物中心。我想我是不会再来一次的。报章上吹嘘的那些洋人街酒吧,在我看来一点情调也没有,或者说都是伪情调。
11月15日:早上到大理城墙上走走。在大理南门,身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招揽游客跟她们照相,说自己是五朵金花。我说:你们会唱么? 会唱我就照。她们傻眼了。一个说:我们又不是表演的。另一个说:我是杂技演员。
注意到国内公厕有一种很小的塑料制冲水水箱,既节约又容易安装。也有水箱马桶一体的。美国怎么没有?
11 月16日:早上去车站买票。本来想经过重庆、万州沿宜汉一线回武汉,顺便做些旧地重游,但是没有时间,只好买直达武昌的票。然后乘车到海埂公园,10元一张门票,太贵了,因为里面没什么可看的。但还是进去了。然后到老城区。昆明市容变化极大。走得 头昏脑胀。晚上乘T62去武昌。由于此车次到武昌为23点多,不便回家,决定次日晨7时许在贵阳下车,转签K110。车上遇一武汉女子,性格开朗大方。她在拉萨工作,导游,半年工作,半年休息。顺便询问了她一些西藏的社情。听到我说T62在武昌时间不方便,她问我去哪里。我说姑嫂树。她说太远了,意思是不然可以让接她的人顺便送送我。对于一个陌生人如此表示,我已经心生感谢。

11月17日: 晨到贵阳便有一大惊: K110无票。次日T62也无票,只有T88有票,23点多到武昌。签票的让我中午再来看看。我便乘 2路去了黔灵公园。门票5元,比海埂公园合算。当地人15元可买月票,所以公园里有很多晨练的人。此公园有山有水有猕猴有寺庙(门票两元),可玩可看处甚多。晨练的大多为退休人,但也有年轻的。到了9点多仍练兴未减。年轻的也许是下岗的吧。山道上不时可以看到单独的和成群的猕猴。公园禁止喂食。可是看到一个人从 书包里拿出一包包的面包给猴子,惹来一大群。又把瓜子洒在地上。一个清洁工来把瓜子扫走。老头大怒与之争辩。清洁工想必是按照规定办事,但却拿老头无奈。我想也就是中国人敢于抗衡管理人员。
逛完公园出来,在街上看到有“车售”,就是开私家车的里面装了货停到路边卖。下一站去参观王阳明祠。虽然我对理学一无所知,但也是想附庸风雅。此处为古迹,免费开放。院里有好些只猫,是工作人员养的。或盘桓树上,或栖息石阶,倒也是个景观。 11点半,乘车到火车站,签到一张站票,已经很感到万幸,心想就是躺在地板上也没关系。拿到票后还有四个小时。不再去远处,便去看离火车站一站地的展览馆的时装展览。同时那里也有全国名优食品展销。连看带品尝,大开眼界,可惜不便多买。最后买了一罐云南的绿色食品,似乎是叫做野树菌或者野树枞,降价一半,25元一斤。回到车站附近,常被大婶大姐骚扰问要旅馆否甚至说有小蜜陪伴。一概不理。
对贵阳印象不错,比较干净,无粉尘,就是交通比较拥挤。贵阳街上基本没有自行车。马路上没有自行车道。当地人说是唯一没有修自行车道的省城。高新建筑很多。但是没有到水泥森林的程度。早上刚从车站出来还有一个印象,就是贵阳靓女不少。不过到了下午,已经无此感觉。贵阳话比较武汉话,听起来清爽一些,不像武汉话声音那么粗。
等 到上了K110,才发现尾部车厢几乎是空的。可见售票电脑不可靠。上了车,跟一个长沙小姑娘对坐。小姑娘并非美女,但是邀请我吃水果(我谢而未纳),举止大方,毫不扭捏。说起话来有点湖南辣妹子的风格。她在贵阳工厂做工,此次是辞工回乡。同行有另一小姑娘。坐在三排座一侧,上车便躺下看一本《故事会》,然后便睡觉了。其对面一小伙子,是湖北咸宁人 士,做石材装修的打工崽,爱说话。
列车服务员都忙着推销产品。液体鞋垫,不坏的袜子,充电器等等。列车员跟空姐的一大区别,就是列车员保留了各自的个性,而空姐都是千篇一律,连长相都相似,都是职业性地说话,微笑。我每次看空姐,都希望看到一个人的个性,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也许只有飞机要失事的时候才有机会吧。
一个女列车员卖东西过后,斜对面一个男乘客走过来看我看的英西文的新约,说果然是看英文小说,不得了。那个女列车员从我前边的座位背后探出头,说刚才看到你看英文小说,觉得你好了不起,英文对我太难了。前排一个女孩也站起来看我,好像我是马戏场的猴子。我不好意思地对女列车员说,只要你学就会学好的,把她哄走了。

次日晨,长沙姑娘们下车。小伙子移坐就我,与我聊天, 而且议论政治。我敷衍之,希望他不是克格勃或者同志或者克格勃同志。他说在北京呆过六年。问我哪个区的。我说某某区。他说现在在某某区有房子不得了,拆迁 给一大笔钱。我赶紧声明,我是过去在某某区的,现在已经出国了,没房子了。我本不想透露我是国外的,但是更不想让人以为我屁股底下有几十万元。提起拆迁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11月23日:
旅游结束了。回到武汉,回到日常生活中,才注意到日常生活是多么地乱七八糟。回美国之心油然而生。 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卖场,而我毫无心思在这里买什么东西,想回去的日子快点到。我只到周末旧货市场买了几件旧工具,还不知道能否带上火车。另外买了四盘歌碟,都是蹦蹦蹦的节奏的少数民族歌曲。回去放给墨西哥人听,让他们也知道中国音乐的威力不亚于马里亚奇。另外买了一个张悟本的讲座《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翻看自己的藏书,找出一本沈从文散文选。刊载的多是其解放前作品,非常耐读。但是几篇解放后的作品,面目狰狞,简直就是旅游手册的文体。可见解放对扼杀一个作家的灵感是多么有效。
上街,灰尘扑扑。见证下层百姓的生活: 芸芸终生,追钱逐利,灰头土脸。城市现在真不是宜居的地方。 就算你有钱住在高档小区,你也得上街看人们的灰扑扑的容貌,也得挤在堵车的车流里。垃圾垃圾,到处都是垃圾。中式快餐店如户部巷里,你得忍受别人的袖口从你的碗上伸过去拿盐瓶。
在许多方面,中国的社会生活、服务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比过去改观了不少,有相当大的进步, 但是离一个文明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事情, 政府顾不上,社区顾不上,百姓更顾不上。住在城市边缘,看到老百姓每天生活的环境之脏乱差,令人感到沮丧。
人口太多仍然是一个问题,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现在又不能再坚持独生子女政策。人口多,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增高,攀比心理加重,导致私人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增加,道路越发拥挤。
高层越来越多, 没办法。人多没地方住。但是高层是高处不胜寒。上海此次高层大火给人们敲响警钟。

中国需要平均人口,但是往哪里平均?似乎舍西部而无其他。但是进军西部,必然带来环境和民族冲突的问题。也许应该找老毛子要回东北的土地了。还有就是把喜马拉雅山穿几个洞,让南亚的风吹过来,把西藏变成米粮川。
病了,十多年来第一次正经去医院看病。是感冒,是从版纳飞到丽江,气温降低导致的,便一直没有好转。眼看要坐火车去北京和坐飞机回美国了,不能老这么咳嗽吐痰。去住处附近的第二医院看病,打吊针,吃药。花了300多。还有两个吊针,每个190元。打一次,交一次费。不知道是打吊针,事先没有带本书,结果干坐在那里等着吊瓶的水滴完。医院里没有暖气,坐着浑身冰凉。这还不是武汉最冷的时候。真佩服在这里工作的人。后来的两次吊针被我取缔了。
xxx
此前,在一个小诊所验血做常规血脂肝功检查,结果转氨酶巨高,总胆固醇也超高。到二医院复检。 没事。气煞我也。找到那个诊所,一个女医抄了我的数据,说第三天给答复。既然病了,就卧床,读英文的《牛虻》,是大学时候的泛读教材。没有简写。

11 月24日和25日:去看了在新建小区买房的亲戚。 看了三个不同的小区,内部环境都不错。就居住环境来说, 甚至不亚于或者好过蒙特雷的好区。 当然大部分是楼。

在中国人口多的情况下,住楼是大部分的必须, 只有富豪才买得起独立房。

我想的不是楼不楼的问题, 而是小区建设是否值得美国学习的问题。当然, 美国也有小区式的住宅开发,住到里面要交物业费,但是一般美国的这种小区,跟现在中国的小区,还有很多不同。简单说就是花样没有中国的多。

我看中国的小区建设,越是离老城区远,越容易多功能。 正像毛主席说的,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汉口张公堤以北,开发了不少小区。因为过去只是农田,所以这里现在搞得很清爽,没有老城的遗 存,可以说是另一番天下。其中有个奥林匹克小区, 光看那大门你不敢相信是居民区。里面有游泳池、网球场。 园林景观也很讲究。 开发商的确是认真一番的。所以这个小区不但要解决人居有其屋的问题,还想到了创造一个宜居环境。这包括考虑到服务网点的建设。美国的物业管理小区则仅仅解 决住房问题,别的不管。中国的小区同时还叫做社区,过去叫做街道,因此搬进小区的居民,同时也进入一个亚组织,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凝聚性。社区可以开展一些 文化娱乐活动。即便年轻人可能不在乎,退休的可能会乐于有这种活动。美国的小区则没有这种社区性质。

因此我想,靠开发商搞综合性小区建设,也许是个好主意。 政府忙不过来的一些市政性质的建设,开放商就搞了。开发商要吸引人买房子,就得把配套工作做好。

11月26日:

还有两天就离开汉口经北京回美国了。每次我总是在离开之前又觉得国内不错, 也不讨厌街上的车流了。 哈哈。

今天骑车兜了一大圈。 从汉口北边的姑嫂树骑到汉阳的归元寺。门票10元。发现不少变化:1。干净了。 塑像的金身,假花什么的都比较新。2。坐堂的多是义工而非和尚。 只见到一两个和尚。一个年轻的和尚非常热忱地回答一位年轻女士的关于生活的提问。这也是该寺一个特点,注重宣传佛教文化和人生观。一个义工告诉我,师傅们 都有自己的事情忙。过去殿堂里的和尚无精打采地坐着。现在义工们则做一些宣传和募捐的活动,估计这样给寺院带来较多的收入。3。放生池里乌龟很多,游来游 去,还有侧泳的。很多都呆在水泥莲花上。 大个子龟爬上来可费劲了。可惜没带相机。

回来走沿河大道。 想看看传统商业的人要到这一带看看。在汉正街附近有个布匹批发市场。在那里活动的当然都是各地的商人。 他们盘了货, 打好包, 由拉两轮排子车的工人拉到河边一个个的物流点去发货。 这些物流点都没有办公室,就是露天在便道上接受货物。货包上常常连地址都没有,只有一个城市名和收件人的名字以及手机号。我问一个物流点的人他们送不送小 包,比如一箱子书, 他说送,只要收货人上门取货。从武汉到宜昌,一个小包才5块钱。我看这大概比邮局和火车托运还方便。 在这里,你才真正体会到武汉的九省通衢的含义。

汉水入长江口的地方叫龙王庙。那里原来的江汉公园改成了龙王庙公园,新修了一个阁,可是锁着不让上。看着蛮气魄。看到一个女士在跳舞,让她的伙伴录像。 跳的是《我有一条洁白的哈达》, 藏味的舞。 我问她是自编的还是学来的, 她说是学来的。可惜没带录像机,否则录下来回去给中文系的老师参考。

又去看了江汉路,但是觉得很没劲。江汉路成了精品一条街, 完全失去了民俗味道。此外,东侧的殖民地时代建筑和西边的高新建筑极不协调。更喜欢没改步行街以前的江汉路。

参观了几个中山路上的画廊, 顺便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看看。 那个三层小楼还在。 老邻居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个大妈还在,已经90岁了, 身体,精力都还不错。她说她在那个楼里住了40年了。女儿要接她,她不肯,愿意独立,尽管眼神不好。女儿时不时过来看看。记的小时候第一次从北京来的时 候,上楼都不利索,因为那是个木头楼房,楼梯走上去吱吱响。楼梯和走廊都很幽暗。 今天去仍然如此,楼道里连灯都没有。那楼里的房间都很小。

11 月27号

回过头来在说那个体检扯皮的事情。过了两天我去了诊所。 接待我的是他们的主任和一个女的,看来也是领导。 两人倒都是和颜悦色。 他们问我为什么那天下午才去抽血。我说我上午10点才到武汉,因为火车上没有吃饭,所以就想顺便做个体检。于是他们就说你是累着了,所以转氨酶和总胆固醇 指数偏高。我说那也不会差那么多。 他们说身体里面的事情是很微妙的, 所以体检之前一般前三天都要禁食油腻,休息好等。 我说那你们就给我免费再查一次,如果不出现上次的结果,就是你们的机器没有问题了。 主任同意了。 27号星期六上午去抽血,下午看结果,结果转氨酶都正常,比二医院的还正常。总胆固醇则不但没有超出标准,居然还低于标准了。我想这体检的事情的确是一团 乱麻说不清。

今天路过武汉图书馆,进去看了看,有个西洋建筑摄影展,都是拍摄的武汉殖民地建筑。有的已经拆掉了。看了展览才知道武汉是内地西洋建筑数量最多的一个城 市。这是因为开放通商口岸以后,列强沿长江而上, 深入内地。武汉恰好是个顶点。 往上就没有大城市了, 而重庆又太远。所以武汉成了列强势力的一个据点。当时设有各国领事馆。 沿江有日、俄、法、德、英租界。教会势力也颇有发展。当年一些教堂现在都改用它途了,只有几个还是教会。为了保护列强在华利益,各国沿长江都有军舰巡航。美国的扬子江巡逻队,是美国海军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海军学院图书馆,设有常年的扬子江巡逻队展览。

11月28日:

上午去看了荣光堂,过去叫做格非堂,是武汉的西洋建筑之一。周日7:30 和9:30 以及傍晚有礼拜。今天是该教堂1981年恢复礼拜30周年纪念。 牧师讲道过长,后来都有人起来走了。最后快11点才完。完了门口有个腰鼓队表演,算是庆祝。牧师讲道过于带有训诫口吻,没有上下交流。语言风格有点像领导 作报告, 并且告诫会众不要私字传教,说你们很可能自己还搞不懂教义。这大概是中国特色吧。

11月28日:

晚上离开汉口。汉口车站的门面仿照老大智门车站门面,就是尺寸大了数倍。汉口的老大智门火车站相当于北京的前门火车站。候车大厅非常空旷,苍穹顶,跟北京机场好有一比。大墙上有武汉市区鸟瞰照片。猛地看起来,候车大厅似乎是露天的。我这才发现,Z4火车软座只有中间有两排对坐的,其余都是飞机座,用不着跟生人面对面。东倒西歪地睡了一路。

11月29号:

早上7点左右到达北京西站。过去进北京站以前看到的破旧农村民房已经被高大的居民楼和车楼滚滚的公路代替。6点多路上已经出现堵车。乘9路车到宣武门。临下车的时候感觉被人碰了一下右侧口袋处。低头看,未见异常。旁边有个男子,头戴 北京人天冷喜欢带的套头毛线帽子。目光与之接触了一下。 等到下车,发现马甲口袋被割破,已经有百元钞票露出一角。马上意识到刚才那个人是小偷。车已关门。售票员开窗, 我说你车上有人割包。在门口乘客中寻找,看见那个人, 我指着他说就是他。售票员说, 那你打算怎么着?同时把门开了。售票员显然是想甩掉包袱。如果是在文革那会,司机会不停车把车开到总站,然后抓捕小偷。

那个人下。 我指斥之。 这时从另外一个门下来一个男子,为之辩护。显然这是小偷结伴作案。我因为带着行李不便,否则非跟他们纠缠到警察来为止。他们两个人也不敢久留,匆匆离开了。我后悔没有在汉口买把藏刀,否则先吓吓两个王八羔子。后来听北京人说,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什么经济损失,就见好就收,免得遭受贼人毒手。

幸好我的钱都是分散放的。即便那个口袋的丢了,只四分之一尔。到了旅馆,首先缝口袋。针线包随身带着的。

首善之区, 我的老家,这是第二次被当做行窃对象。第一次是周恩来去世的时候,到天安门, 挤在纪念碑人流中,结果钱包没了。

北京已经冷了,骑车要带手套。不穿棉衣还可以,但是得哆嗦一点。

用了几次网吧。北京2-3块钱一个小时,凭身份证。现在身份证不可离身。在火车上乘警要查身份证。有点像日本人查良民证。网吧里小青年网聊,大声调情 (当然不是太露骨),如在无人之地。

很多网吧都是曲径通幽处,或者上楼或者下楼,好像是找了一个没人原意租用的地方开网吧。因此上网吧有点逛地下妓院的感觉,阴森森的。解放前妓院还是公开的呢。为什么网吧没有堂而皇之开在闹市大街上,大玻璃窗一目了然的?



12/1

狼狈回国。把假牙忘在北京的旅馆了。幸好在民航大楼附近找到电话,请朋友去旅馆找到,明年再拿。假牙只三颗连缀,平常不常带,所以才在刷牙后忘了。如果是全口假牙,当然不会忘。

坐大巴到机场。第一次去第三航站楼,居然离第二航站楼很有些远,不如叫作首都第二机场算了。交付行李后,突然想吃东西,于是平生第一次吃机场饭。10个饺子15元钱。 后悔没有在街上买点小笼包子带着。CA985 推迟起飞1.5个小时,等在玻璃墙的第三航站楼,冻得很有些凄凉感。不知CA现在是否总晚点。在北京出发也晚点,说不过去。在候机室注意到一个时髦女士,精致的箱子,精致的手袋,圆脸,短发,大眼,美眉,不停地吃零食,吃了足有两个多钟头。看得我都饿了。

到了美国错过了预定的机场巴士。下一趟机场巴士又订满了。司机把我带到St. Jose机场,让我下车,给订座的人让位。我则在露天等下一班。等了一个小时多。好在一起被搁置的,还有一个临时乘车的绝色西洋女子。虽然自顾自听音乐,亦可视为落难知己,鸡犬相闻共度无聊时光。到蒙特雷已经是晚上6点 多。车站那里的公厕已经锁门。(为此我要大声赞美北京的公厕, 24/7开放) 让司机放我于公交站。顺手捡到TraderJoe的购物车一辆。把两件大行李放到车上,推进TraderJoe 去方便,居然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乘公交回家。翻越栏杆进入。把自行车举过栏杆,跳出。骑车去同事家拿房子的钥匙。

感觉这次回国后回来,神情恍惚,不知道中国美国,哪个是现实,哪个是虚幻。第二天正好赶上单位里的圣诞聚会。进去仿佛一切都陌生,连吃的都一样。三年没有回国,到中国倒没觉得有什么奇怪感。回到美国, 竟然一时进入不了角色。此外听着大家赞美上帝的歌唱和演讲,也觉得怪怪的,因为脑子里还有着《牛虻》的章节。


2010-11-8 07:3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老方回国了啊,祝一路愉快!


2010-11-8 10:5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程宝林

#3  

笔触自然,见证变化中的故乡与故国。


2010-11-9 23:17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4  

deleted


2010-11-14 09:3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5  

旅游结束了。回到武汉, 回到日常生活中, 才注意到日常生活是多么地乱七八糟。 回美国之心油然而生。 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卖场,而我毫无心思在这里买什么东西, 想回去的日子快点到。我只到周末旧货市场买了几件旧工具,还不知道能否带上火车。另外买了四盘歌碟,都是蹦蹦蹦的节奏的少数民族歌曲。 回去放给墨西哥人听, 让他们也知道中国音乐的厉害。另外买了一个张悟本的讲座《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翻看自己的书,找出一本沈从文散文选。刊载的多是其解放前作品, 非常耐读。 但是几篇解放后的作品,面目狰狞,简直就是旅游手册的文体。 可见解放对扼杀一个作家的灵感是多么有效。


2010-11-20 01: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6  

“旅游结束了。回到武汉, 回到日常生活中, 才注意到日常生活是多么地乱七八糟。回美国之心油然而生。”——由这篇文中,才肯定地知道了老方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有一种亲近感哦,我们是湖北老乡哩


2010-11-21 02:4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7  

上街,灰尘扑扑。见证下层百姓的生活: 芸芸终生,浑浑噩噩,追名逐利,灰头土脸。

城市现在真不是宜居的地方。 就算你有钱住在高档小区, 你也得上街看人们的菜色,也得挤在堵车里。垃圾垃圾,到处都是垃圾。快餐店里,你得忍受别人的袖口从你的碗上伸过去。我想,假如我被开回中国,我会上吊或者出家。(出家也没有清净之地)。

相比之下,仅仅有个墨西哥邻居算是好得多了。

我在这里不听广播,不看电视, 烦那份装腔作势。


2010-11-22 01: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8  

病了,十多年来第一次去医院看病。是感冒,是从版纳飞到丽江,气温降低导致的,便一直没有好转。眼看要坐火车去北京和坐飞机回美国了,不能老这么咳嗽吐痰。
去住处附近的第二医院看病,打吊针,吃药。花了300多。还有两个吊针,每个190元。打一次,交一次费。不知道是打吊针,事先没有带本书,结果干坐在那里等着吊瓶的水滴完。医院里没有暖气,坐着浑身冰凉。这还不是武汉最冷的时候。真佩服在这里工作的人。

此前,在一个小诊所验血做常规血脂肝功检查,结果转氨酶巨高,总胆固醇也超高。到二医院复检。 没事。气煞我也。找到那个诊所,一个女医抄了我的数据,说后天给答复。她要是答复不出来,我得要求退钱。简直莫名其妙。

既然病了,就卧床,读英文的《牛虻》,是大学时候的泛读教材。没有简写。


2010-11-23 06:2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笨笨梅子

#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nghuzhai at 2010-11-8 12:35 PM:

11月3日:CA985晚点两个多小时。已经告诉北京那边的青年旅社我晚上8点多到。得知晚点消息后,赶紧想法子通知对方。机场唯一的一个免费网络不..


去东大桥是骑车,那边大楼巨巨大,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我想晓得,巨巨大是什么意思


2010-11-23 07: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10  

巨  adverb  very, extremely

我家宝宝打嗝巨困难,有相同情况的吗

巨巨大:extremely huge, humongous


2010-11-24 07:3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1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nghuzhai at 2010-11-23 11:22 AM:
病了,十多年来第一次去医院看病。是感冒,是从版纳飞到丽江,气温降低导致的,便一直没有好转。眼看要坐火车去北京和坐飞机回美国了,不能老这么咳嗽吐痰。
去住处附近的第二医院看病,打吊针,吃药。花了300多..

被医院误诊诈诊的事在故国已是司空见惯。我曾被医院误诊过两次,两次都差点致我于死地。若是想将每一件事弄得清楚明白,你有呕不完的气。啊,我们的心在一点点死去。阿Q地活着,是开解、安慰自己的唯一法则。


2010-11-24 08:2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12  

受老方的影響,去翻檢了一下張悟本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書本裝幀真是金碧輝煌,還附有碟片,可不出十分鐘,就看不下去了。這是一本胡說八道的書,祇夠覆甕。“張大師”不懂西醫亦罷,於中醫亦是一知半解。或許有那麼一點“體會”,可充其量是經驗主義。僅憑一點狹隘的個體經驗,就亂吹一氣。

坊間這類“大師”書汗牛充棟。難怪格丘山要感嘆,他那嘔心瀝血之作,具有那樣的思想深度,卻無處出版。亦難怪雪兒,要兩次誤診了。

這樣下去,祇欠天靈靈,地靈靈,裝神弄鬼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24 16: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13  

11月24日和25日:去看了在新建小区买房的亲戚。 看了三个不同的小区,内部环境都不错。就居住环境来说, 甚至不亚于或者好过蒙特雷的好区。 当然大部分是楼。

在中国人口多的情况下,住楼是大部分的必须, 只有富豪才买得起独立房。

我想的不是楼不楼的问题, 而是小区建设是否值得美国学习的问题。当然, 美国也有小区式的住宅开发,住到里面要交物业费,但是一般美国的这种小区,跟现在中国的小区,还有很多不同。简单说就是花样没有中国的多。

我看中国的小区建设,越是离老城区远,越容易多功能。 正像毛主席说的,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汉口张公堤以北,开发了不少小区。因为过去只是农田,所以这里现在搞得很清爽,没有老城的遗存,可以说是另一番天下。其中有个奥林匹克小区, 光看那大门你不敢相信是居民区。里面有游泳池、网球场。 园林景观也很讲究。 开发商的确是认真一番的。所以这个小区不但要解决人居有其屋的问题,还想到了创造一个宜居环境。这包括考虑到服务网点的建设。美国的物业管理小区则仅仅解决住房问题,别的不管。中国的小区同时还叫做社区,过去叫做街道,因此搬进小区的居民,同时也进入一个亚组织,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凝聚性。社区可以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即便年轻人可能不在乎,退休的可能会乐于有这种活动。美国的小区则没有这种社区性质。

因此我想,靠开发商搞综合性小区建设,也许是个好主意。 政府忙不过来的一些市政性质的建设,开放商就搞了。开发商要吸引人买房子,就得把配套工作做好。


2010-11-25 05: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14  

还好,老方终于看到故国的优势之处。不至于带着忧郁的心情离开故土了。

“美国的物业管理小区则仅仅解决住房问题,别的不管。”——看来美国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哦。现在故国的社区物业管理是很人性化的。当然,任何一项服务及公共设施都是要收费的。


2010-11-25 21:4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酝藉

#15  

拜读了!
写得很客观。是好就说好,不好的就是不好。值得我们这些一直在酱缸文化中生活的人学习。


2010-11-25 22:0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16  

11月26日:

还有两天就离开汉口经北京回美国了。每次我总是在离开之前又觉得国内不错, 也不讨厌街上的车流了。 哈哈。

今天骑车兜了一大圈。 从汉口北边的姑嫂树骑到汉阳的归元寺。门票10元。发现不少变化:1。干净了。 塑像的金身,假花什么的都比较新。2。坐堂的多是义工而非和尚。 只见到一两个和尚。一个年轻的和尚非常热忱地回答一位年轻女士的关于生活的提问。这也是该寺一个特点,注重宣传佛教文化和人生观。一个义工告诉我,师傅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忙。过去殿堂里的和尚无精打采地坐着。现在义工们则做一些宣传和募捐的活动,估计这样给寺院带来较多的收入。3。放生池里乌龟很多,游来游去,还有侧泳的。很多都呆在水泥莲花上。 大个子龟爬上来可费劲了。可惜没带相机。

回来走沿河大道。 想看看传统商业的人要到这一带看看。在汉正街附近有个布匹批发市场。在那里活动的当然都是各地的商人。 他们盘了货, 打好包, 由拉两轮排子车的工人拉到河边一个个的物流点去发货。 这些物流点都没有办公室,就是露天在便道上接受货物。货包上常常连地址都没有,只有一个城市名和收件人的名字以及手机号。我问一个物流点的人他们送不送小包,比如一箱子书, 他说送,只要收货人上门取货。从武汉到宜昌,一个小包才5块钱。我看这大概比邮局和火车托运还方便。 在这里,你才真正体会到武汉的九省通衢的含义。

汉水入长江口的地方叫龙王庙。那里原来的江汉公园改成了龙王庙公园,新修了一个阁,可是锁着不让上。看着蛮气魄。看到一个女士在跳舞,让她的伙伴录像。 跳的是《我有一条哈达》, 藏味的舞。 我问她是自编的还是学来的, 她说是学来的。可惜没带录像机,否则录下来回去给中文系的老师参考。

又去看了江汉路,但是觉得很没劲。江汉路成了精品一条街, 完全失去了民俗味道。此外,东侧的殖民地时代建筑和西边的高新建筑极不协调。更喜欢没改步行街以前的江汉路。

参观了几个中山路上的画廊, 顺便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看看。 那个三层小楼还在。 老邻居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个大妈还在,已经90岁了, 身体,精力都还不错。她说她在那个楼里住了40年了。女儿要接她,她不肯,愿意独立,尽管眼神不好。女儿时不时过来看看。记的小时候第一次从北京来的时候,上楼都不利索,因为那是个木头楼房,楼梯走上去吱吱响。楼梯和走廊都很幽暗。 今天去仍然如此,楼道里连灯都没有。那楼里的房间都很小。


2010-11-26 06: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17  

我是老方的粉丝啊,哈哈,可惜他删掉了一些。

把你开回中国, 你就去上吊?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崇美?
老方是病中说气话,哈哈,现在让老方做选择题:

A ---  在美国做孤家寡人
B ---  在中国彩旗飘飘


2010-11-26 15:2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18  

能有選擇最好,不能,亦可隨遇而安。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26 17:1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19  

老方這一趟回去,值了。不但自己見聞多多,亦帶領我們大開眼界,傳來許多親臨其境般的感性認識。謝謝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26 17: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0  

“还有两天就离开汉口经北京回美国了。每次我总是在离开之前又觉得国内不错, 也不讨厌街上的车流了。 哈哈。”——老方就要回美国了啊,好快呀。故土难离了吧。

祝老方返美途中愉快,顺利!


2010-11-26 21:4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21  

11月27号

回过头来在说那个体检扯皮的事情。过了两天我去了诊所。 接待我的是他们的主任和一个女的,看来也是领导。 两人倒都是和颜悦色。 他们问我为什么那天下午才去抽血。我说我上午10点才到武汉,因为火车上没有吃饭,所以就想顺便做个体检。于是他们就说你是累着了,所以转氨酶和总胆固醇指数偏高。我说那也不会差那么多。 他们说身体里面的事情是很微妙的, 所以体检之前一般前三天都要禁食油腻,休息好等。 我说那你们就给我免费再查一次,如果不出现上次的结果,就是你们的机器没有问题了。 主任同意了。 27号星期六上午去抽血,下午看结果,结果转氨酶都正常,比二医院的还正常。总胆固醇则不但没有超出标准,居然还低于标准了。我想这体检的事情的确是一团乱麻说不清。

今天路过武汉图书馆,进去看了看,有个西洋建筑摄影展,都是拍摄的武汉殖民地建筑。有的已经拆掉了。看了展览才知道武汉是内地西洋建筑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这是因为开放通商口岸以后,列强沿长江而上, 深入内地。武汉恰好是个顶点。 在往上就没有大城市了, 而重庆又太远。所以武汉成了列强势力的一个据点。当时设有各国领事馆。 沿江有日、俄、法、德、英租界。教会势力也颇有发展。当年一些教堂现在都改用它途了,只有几个还是教会。


2010-11-27 04:3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22  

老方要一步一回头啦 ....  希望看到老方的回国总结报告。
给中国打分吧,三七开还是七三开?


2010-11-27 16: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23  

11月28日:

上午去看了荣光堂,过去叫做格非堂,是武汉的西洋建筑之一。周日7:30 和9:30 以及傍晚有礼拜。今天是该教堂1981年恢复礼拜30周年纪念。 牧师讲道过长,后来都有人起来走了。最后快11点才完。完了门口有个腰鼓队表演,算是庆祝。牧师讲道过于带有训诫口吻,没有上下交流。语言风格有点像领导作报告。大概是中国特色吧。


2010-11-28 06: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江南忆竹

#24  

城市现在真不是宜居的地方。 就算你有钱住在高档小区, 你也得上街看人们的菜色,也得挤在堵车里。垃圾垃圾,到处都是垃圾。快餐店里,你得忍受别人的袖口从你的碗上伸过去。我想,假如我被开回中国,我会上吊或者出家。(出家也没有清净之地)。

真实透彻。而且,更糟糕的是在工作单位里,相互排挤、相互拆台的事也是屡见不鲜,拿古人比喻,曹操除掉杨修的事例也会在现实生活中重演。


2010-11-28 09:2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25  

11月28日:

晚上离开汉口。汉口车站的门面仿照老大智门车站门面,就是尺寸大了数倍。候车大厅非常空旷,苍穹顶,跟北京机场好有一比。Z4火车软座只有中间有两排对坐的,其余都是飞机座,用不着跟生人面对面。东倒西歪地睡了一路。

11月29号:

早上7点左右到达北京西站。6点多路上已经出现堵车。乘9路车到宣武门。临下车的时候感觉被人碰了一下右侧口袋处。低头看,未见异常。旁边有个男子,头戴北京人天冷喜欢带的套头毛线帽子。目光与之接触了一下。 等到下车,发现马甲口袋被割破,已经有百元钞票露出一角。马上意识到刚才那个人是小偷。车已关门。售票员开窗, 我说你车上有人割包。在门口乘客中寻找,看见那个人, 我指着他说就是他。售票员说, 那你打算怎么着?同时把门开了。售票员显然是想甩掉包袱。如果是在文革那会,司机会不停车把车开到总站,然后抓捕小偷。

那个人下。 我指斥之。 这时从另外一个门下来一个男子,为之辩护。显然这是小偷结伴作案。我因为带着行李不便,否则非跟他们纠缠到警察来为止。他们两个人也不敢久留,匆匆离开了。我后悔没有在汉口买把藏刀,否则先吓吓两个王八羔子。

幸好我的钱都是分散放的。即便那个口袋的丢了,只四分之一尔。到了旅馆,首先缝口袋。针线包随身带着的。

首善之区, 我的老家,这是第二次被当做行窃对象。第一次是周恩来去世的时候,到天安门, 挤在纪念碑人流中,结果钱包没了。

北京已经冷了,骑车要带手套。不穿棉衣还可以,但是得哆嗦一点。


2010-11-28 23:2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26  

老方29號北京西站這一幕,着實讓人捏把汗。歹徒的囂張,圍觀者之冷漠,極好地反映了故國的時代精神。而老方的表現,還算半識時務。及格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29 14:2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27  

"更糟糕的是在工作单位里,相互排挤、相互拆台的事也是屡见不鲜,拿古人比喻,曹操除掉杨修的事例也会在现实生活中重演。"


不要太悲观,国外也有类似的现象,
只要你深入外国的社会,就会发现人是如此相似。


2010-11-29 17: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28  

小偷还是比强奸犯好一点,呵呵,
在国外你晚上敢出门吗?有些地方连大白天都危险,
呵呵,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2010-11-29 17:0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9  

老方还在北京?

今年春夏回去,没有深入了解,表面看北京、上海都还不错。感觉已经不属于那里。到哪都觉得新鲜,却又没有多少热情。明年如果再回去,新鲜感都要没了。除了陪伴父母,其它的都没太大意思。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1-29 21: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30  

用了几次网吧。北京2-3块钱一个小时,凭身份证。现在身份证不可离身。在火车上乘警要查身份证。有点像日本人查良民证。

很多网吧都是曲径通幽处,或者上楼或者下楼,好像是找了一个没人原意租用的地方开网吧。因此上网吧有点逛地下妓院的感觉,阴森森的。解放前妓院还是公开的呢。为什么网吧没有堂而皇之开在闹市大姐上,大玻璃窗一目了然的?


2010-11-30 00: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31  

狼狈回国

把假牙忘在北京的旅馆了。幸好在民航大楼附近找到电话,请朋友去旅馆找到,明年再拿。

坐大巴到机场。第一次去第三航站楼,居然里第二航站楼很有些远,不如叫作首都第二机场算了。交付行李后,突然想吃东西,于是平生第一次吃机场饭。10个饺子15元钱。 后悔没有在街上买点小笼包子带着。CA985 推迟起飞1.5个小时,等在玻璃墙的第三航站楼,冻得很有些凄凉感。不知CA现在时候总晚点。在候机室注意到一个时髦女士,精致的箱子,精致的手袋,圆脸短发,大眼美眉,不停地吃零食,吃了足有两个多钟头。看得我都饿了。

到了美国错过了预定的机场巴士。下一趟机场巴士又订满了。司机把我放在St. Jose机场,在露天等下一班。等了一个小时多。好在一起被搁置的,还有一个临时乘车的绝色西洋女子,虽然自顾自听音乐,亦可视为落难知己,鸡犬相闻共度无聊时光。到蒙特雷已经是晚上6点 多。乘公交回家。翻越栏杆进入。把自行车举过栏杆,跳出。骑车去同事家拿房子的钥匙。

感觉这次回国后回来,神情恍惚,不知道中国美国,哪个是现实,哪个是虚幻。第二天正好赶上单位里的圣诞聚会。进取仿佛一切都陌生,连吃的都一样。三年没有回国,到中国倒没觉得有什么奇怪感。回到美国, 竟然一时进入不了角色。

飞机到旧金山的时候,脑子里掠过一个想法:回到孤独的净土了。


2010-12-2 12: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32  

很难想象没牙的老方举车过栏杆是什么样子;-)


2010-12-2 13:5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3  

就看是哪個部位的假牙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2-2 14: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江南忆竹 at 2010-11-28 02:29 PM:
城市现在真不是宜居的地方。 就算你有钱住在高档小区, 你也得上街看人们的菜色,也得挤在堵车里。垃圾垃圾,到处都是垃圾。快餐店里,你得忍受别人的袖口从你的碗上伸过去。我想,假如我被开回中国,我会上吊或者..

問候江南憶竹。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2-2 15:2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5  

老方怎么这么不当心呀?假牙好象不便宜,在美国镶一个据说要几千刀。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2-2 15:5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6  

江南也海飘了,很不错。印象中你是在江南。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2-2 15: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7  

“飞机到旧金山的时候,脑子里掠过一个想法:回到孤独的净土了。”——老方回到美国了。看来美国还是比故国好。虽然孤独,但那是一片净土啊。


2010-12-3 00:4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8  

忆竹好像没有海飘哩。还在美丽的江南啊。


2010-12-3 00:4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9  

“孤獨的淨土”,很有創意的說法。不過,是否孤獨,端在自身。而淨土,比較而言。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2-3 14: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40  



2010-12-8 00: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