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兼与女诗人鲁冰花网谈: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兼与女诗人鲁冰花网谈: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

中国除了是人口大国政治大国现在又是经济大国之外,还是一个东方诗歌大国。

无论男女老少,提起古诗总能随口背上几句,即使山野村妇说不定也能诵上几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看,刘姥姥照样在大观园里行酒令,这说明她懂得押韵。现在在中国,又有几个不知道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海外中文学校启蒙唐诗往往就以这一首作为开头。《百家姓》《三字经》之所以能口耳相传,代代不绝,谁能否认它是能歌能诵、朗朗上口的缘故呢?即如李咏在春晚主持时背诵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以前私塾的冬烘老先生念起来不都是摇头晃脑乐在其中吗?乐就乐在那个调调儿!而眼下平常读书人(网上众多诗人不算)又有几位能随口背出几首完整的现代诗?反倒是他们(以目前几代小年轻为主体)唱起饶舌歌曲来格外流畅!

文人沈燕云认为,如果说当代新诗能流传的话,倒是非一些精致隽永的流行歌词莫属。因为它能“歌”。据此沈燕云归纳出写诗的八字真谛:“能歌则传,无韵非诗。” 由此可见,并不是开开诗歌朗诵会,而是歌咏在这儿反而是涉及诗歌能否广泛流传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大观园里真正的诗人当然算不上刘姥姥,可一位顶尖级的女诗人在她听到汤显祖写的“牡丹亭——游园”时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茶蘑外烟丝醉软。
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
听呖呖莺歌溜的圆。

今年的春节戏曲晚会中精彩节目纷呈,但唱词中仍以一段昆曲“游园”为最雅最佳。相反最不雅的却是“大登殿”里那姐妹花的唱词。甚至可以说凡是京剧传统剧目中唱词显雅的都是来自昆曲剧目。比如京剧文武老生李少春著名的“夜奔”里的一段唱词:

大雪飘,扑人面,
朔风阵阵透骨寒。
彤云低锁山河黯,
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
荒村沽酒慰愁烦。
望家乡,去路远,
别妻千里音书断,
关山阻隔两心悬。
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
空怀雪刃未除奸。
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满怀激愤问苍天。
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
诛尽奸贼庙堂宽。
壮志得舒展,
贼头祭龙泉。
却为何天颜遍堆愁和怨?
天哪……天,莫非您也怕权奸,有口难言?

让林黛玉着迷的“西厢记”里“似花美眷如水流年”唱词之外,充满诗意的句子甚多。比如“惊艳”一场张生唱的——

门掩着梨花深院,
粉墙儿高似青天。
恨天不与人行方便,
好着我难消遣,
端的是怎留连。
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更著名的则是“长亭”一折里的幕后伴唱——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在昆曲传统剧目中,《山门》是一出相当流行的折子戏。它出自清初剧作家丘园的传奇《虎囊弹》。“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的上一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另外有宝钗推荐的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

漫搵英雄泪,
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例子多多,诗意盈然。能够打动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曲子同样应该引起现代爱好诗歌的少男少女共鸣。所以在戏曲曲文里面,寻章摘句就会发现你所欣赏的诗趣。只要你认真去找,关汉卿孔尚任洪升李渔甚至于南明的阮大胡子均有佳作。现代京剧样板戏里则有大家熟悉的一些佳句。比如——

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
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
过后不思量。

众望所归根基牢,
宏图大展云路遥。
且看明朝椰林寨,
万紫千红分外娇。

朔风吹,
林涛吼,
峡谷震荡;
望飞雪,
漫天舞,
巍巍丛山披银装——
好一派北国风光。

此外,还有“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踊”等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忝列狗尾,最后供自我陶醉的是下面一些唱词:

凡夫俗子无奈何,
魂绕梦游在朱楼。
黄土一垄未埋首,
红尘十丈把人勾。

何处来,何处去,何去何从?
头重重,心重重,步履沉重。
自由身,怎甘愿,困锁樊笼?
忆往事,思潮涌,恍若梦中。

舍不下——
金灿灿天街冶游,
舍不下——
闹盈盈圓社鞠蹴。
舍不下——
栗子羹火爆李和,
舍不下——
醋溜鱼香溢樊楼。
舍不下——
清明上河长卷画,
舍不下——
紫纹金箍韵味厚。
舍不下——
金线巷内行院首,
舍不下——
君来阁上着风流。

荷叶滚边灯笼袖,
紧身胸衣线条勾。
款款帽儿手中拿,
步步莲花脚下留。
人要衣装佛要金,
不是风流亦风流。

多一份关爱,
多一层奥援;
多一重情谊,
多一分挂牵。



是非是我非我
2007-3-18 10: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2  

“能歌则传,无韵非诗。”

Interesting. But which is first, the poetry or the music?

In the following two examples you gave, is it because we love what we hear or because we love what we read first? It seems we love the music in that Peking Opera first, and we enjoy that local opera by Xu Yulan because we already love that ancient play or poetry first.  

朔风吹,
林涛吼,
峡谷震荡;
望飞雪,
漫天舞,
巍巍丛山披银装——
好一派北国风光。

门掩着梨花深院,
粉墙儿高似青天。
恨天不与人行方便,
好着我难消遣,
端的是怎留连。
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2007-3-18 13:0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This article just lets 女诗人鲁冰花 know 西厢记妙词 and 牡丹亭艳曲.


2007-3-18 13: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冰花

#4  

谢谢主持大人为我贴的"西厢记妙词" and "牡丹亭艳曲"!!

你叫我女诗人我不敢当,但我还是很高兴! !

把我喜欢的曹雪芹"葬花吟"作为回礼给您:

葬花吟

作者:曹雪芹(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zhao2 at 2007-3-18 06:12 PM:
This article just lets 女诗人鲁冰花 know 西厢记妙词 and 牡丹亭艳曲.




沉默是金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2007-3-18 13:19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冰花

#5  

你咋知道我在线呢?

西厢记妙词 and 牡丹亭艳曲两者比, 我更喜欢"西厢记妙词 ", 西厢记妙词侧重于情. 我对情情有独钟!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zhao2 at 2007-3-18 06:12 PM:
This article just lets 女诗人鲁冰花 know 西厢记妙词 and 牡丹亭艳曲.




沉默是金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2007-3-18 13:33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6  

诗歌>>>>>诗+歌>>>>>诗=歌>>>>>诗~歌>>>>>诗歌


2007-3-18 18: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冰花

#7  

再谢谢主持大人!

这诗与歌的等式内容深刻!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zhao2 at 2007-3-18 11:57 PM:
诗歌>>>>>诗+歌>>>>>诗=歌>>>>>诗~歌>>>>>诗歌




沉默是金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2007-3-18 19:40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诗苑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