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施雨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浅析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转载] 施雨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浅析

施雨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浅析

郑一楠



   《刀锋下的盲点》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施雨继《纽约情人》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故事以华人女医生叶桑由于患者在手术台上的意外死亡而染上官司,并与由此引发的来自医院、舆论、政府、司法的一系列压力展开抗争的故事为主线,探询了美国社会各族裔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描绘了美国独特的人文地理并对绝对权威的美国法律进行了审视,小说延续了和扩展了《纽约情人》中对文化主题的阐述,也更加深刻地解读了融合的意义。同时,作者不忘观照人的基本情感,用主人公叶桑与王大卫的爱情结尾全文,表达的是一种对海外华人生存境况的乐观态度。


一 开阔和深刻的文化视阈

   “生存”和“文化”或许是新移民文学、甚至更早的台湾留学生文学永远摆脱不了的母题,凡是移民,不论其经济实力如何,在刚刚踏上异国土地的时候,都会面临生存的巨大问题,这可以是起居饮食的贫寒拮据,也可以是衣食无忧的精神无所,在早期的新移民文学中,对这一方面有数量相当的书写,比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王周生的《陪读夫人》以及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等等。然而随著生存状况的好转,“为活著”已不再是新移民的奋斗目标,渐渐地,对“生存”的关注便被淡化,笔触“文化”成了新移民作家重要的写作手段。其实“文化”的主题并非来得更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炜的短篇小说《背影》就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在中国文化枷锁下苦苦挣扎的留学生形像。新移民作家对文化的书写经历了了从冲突到沉思再到融合的复杂过程,施雨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纽约情人》就深刻地揭示了中西文化上的巨大冲突以及海外华人试图融合的心态。经过三年的积累沉淀,这一部《刀锋下的盲点》则是以一种更加开阔和深刻的眼光审视存在于美国社会中的各种文化。

    文化首先是植根于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构成的社会之上,根据文化人类学家W H 古迪纳夫的观点,一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指社会成员用以认识、联系、解释社会的模式。施雨在《刀锋下的盲点》中就为读者展示了多种文化模式,并将这些模式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显现出它们之间互相不能容忍的差别和微妙的关系。这其中有对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美国人(王大卫)的内心解读,有对华裔和美籍这两类“中国人”的细致比较,有欧裔、亚裔美国人在心理和文化上的相互参照,身份和文化上的冲突以及融合在《刀》文中表现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1、 走出本土的开阔审视

   新移民作家涉及文化的主题,往往是在本土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上大做文章,即使有些对他国文化谨小慎微的尝试性窥探,也是为了给本土提供正或反的参照。《刀锋下的盲点》则用一种磅礴的气势,大胆又细腻地触及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在小说中,王大卫是ABC(American-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人)的典型代表,他自幼就坚定地认同自己的“美国人”身份,并努力从外表、语言、行为和思想上向白人靠近,但他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华裔意识”和美国白人不愿也不能放下的“种族观念”让他的努力显得势单力薄。王大卫在与叶桑的对话中诉说了自己作为华裔美国人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他有著少数裔羡慕的类似于香蕉的“白人”身份,另一方面又得承受来自真正白人“荣誉白人”的特殊看待。他这种第二代华人虽然在生活上已经被西方社会完全同化,但在诸如道德、价值观等文化心理方面仍与白人存在著巨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自幼受美国文化的熏陶,使得这些ABC们又与叶桑为代表的移民华人有显著不同,他们不得不徘徊在不断的被排斥和不断的被认同中。

   施雨当然不甘心局限在华裔文化的窠臼中,她还用生动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个性鲜明的白人形像,并用这些人物形像对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了阐释。精明谨慎的怀特院长代表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文化特质,他对叶桑的官司自始至终是一种暧昧的态度,在道德和价值的天平下不停地挣扎在对叶桑的愧疚和对自己事业的保护之间,其善良却胆小的性格正是西方中产阶级的心理缩影。严谨感性的安德森医生则可以看作是美国社会中最宽容也最理想化的一类人,他欣赏叶桑的才能,有著公平客观的价值标准,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又在关键时刻用情人的名誉交换身为华人的叶桑的自由,无疑,文化和种族差异并不是他最关注的东西。身居要职的纳尔逊和他那一开始就以死人身份出现的夫人代表的是美国的上层社会,施雨用纳尔逊夫人的死亡和纳尔逊市长的幕后交易揭露了西方上流社会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失范,这是作者一次突破性的尝试,小说的他国文化主题在这里被开拓到了最大的限度,新移民作品中像这样对西方上流社会的揭露甚至批判实属罕见。除此以外,加上凯茜、黑人女佣玛丽等一系列的人物形像为读者展示的是一幅美国社会的众生相,一幅异域文化的浮世绘。

   《刀锋下的盲点》在开阔文化视阈方面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将其他少数裔民族引入了与华人文化的冲突中。新移民作家常羁绊于华人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冲突或融合,却忽视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他少数族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正是他们才使得以欧洲裔为主流的美国文化变得多元和丰富多彩。施雨的开拓相信能引起更多作家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小说中以医院召开的一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一场包括华人、印度裔、中东人在内的美国更族裔之间的冲突,印度裔的女医生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对叶桑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中东裔的外科主任则站在叶桑一边对印度医生进行了反驳,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猛烈抨击叶桑的一方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华人医生的不信任,相反另一方保护叶桑的恰恰是因为对这位华人医生技术的肯定,这场辩论将美国亚裔之间的、亚裔与白人以及白人之间不同理念的人的文化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激辩也在让叶桑暂时休假的处理结果中告终,这正是反映了美国各种族间矛盾冲突的难以调和。

   《刀锋下的盲点》试图表达的是一种存在于所有人之间的不论种族的泛文化冲突的观念,这在日益多元化的现实世界是常见的,施雨成功地跳出了表现本土本民族与他国文化差异和融合的框架,对“文化”这一新移民小说的经典主题进行了多元的、多维度的开拓。

2、 对“融合”的深刻解读

   “融合”在《刀锋下的盲点》中不再只是海外华人的走进走出,也不再只是外国人对华人的排斥和接受,施雨在她的这部小说中把“融合”的范畴拉伸得更广,也开掘得更深。小说涉及了王大卫父亲等第一代移民痛苦寻求被接受被同化的过程,当第一代老移民历尽艰辛,终于融入异国后才发现自己却陷入了另一种困惑,那就是与后代的融合。同样,王大卫那样的ABC也身馅双重文化冲突的泥沼,既要与父辈周旋于故国文化,又要与白人和其他族裔争抢他国的文化阵地,这就注定了这些所谓的“华裔美国人”要经历一场残酷的文化突围,突围的过程也是找回自己的过程。小说谈到文化融合是用了议论的文体,作者对融合作出了极为严谨和科学的介定,“一个移民的国家,重要的应该不是同化成白人,而是各种族裔真正的融合,融合后的新文化形式。不该存在‘正宗白人’对犹太人的敌视,也不应有对亚裔‘黄祸’的恐惧和排斥。在现实的美国社会中,不少犹太人虽然还保持著犹太人的意识,但实际上他们早已经走出‘少数民族’情结,顺利完成同化,从其他欧洲国家来的移民也都如此,没有什么明显的内心挣扎,也没有强烈的文化根源的归宿感,彻底融入美国社会。”同时,小说还探询了华人在文化认同中矛盾困惑的潜因素,那就是带有坚忍性格的恐惧心理。

    在对文化“融合”的深度探讨中,施雨夹叙夹议,用严谨的论证阐明了她对冲突和融合的深刻见解,她突出了种族间的藩离篱,将眼光在放整个人类社会之上,这便有了小说中的点睛之笔:“认同过程的冲突与融合,矛盾和战争,每个族裔的移民都要经历,没有人例外,不同是的表现和结果。”


二、隐寓的发现:盲点的地点

    看到题目,就一直想要探询这“盲点”的究竟,“盲点”到底是何处的盲点,曾试著与施雨交流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我想,这是作者在有意周旋吧,或许,这是她留在这篇小说里的又一个秘密。在我看来,这“刀锋”和“盲点”至少有两层意思,头一层是表层的意思,“刀锋”是指主人公叶桑手中的那把手术刀,“盲点”就是意外死在手术台的纳尔逊夫人那不可示人的隐秘,叶桑差点因为这看不到的“盲点”结束了职业甚至是在美国的生活,“盲点”从无人知晓到大白天下正是叶桑含冤昭雪的关键所在。“刀锋下的盲点”的这个寓意是对故事的高度概括,直接点明了小说情节发展最要紧的部位。另外,我认为这“刀锋”和“盲点”还有一层隐含的意义,那就是对美国法律的审视。施雨在小说中几次提到了象征正义手持利剑的女神,如果大胆地把“刀锋”看成是女神手中的那把剑,那么就可以推测这剑下的盲点便是对美国法律的影射。试想一下,如果安德森医生没有提供有力的物证,那叶桑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如果她因此最终被宣判有罪,那这场冤案岂不就是美国法律之剑下的盲点吗?先不论作者是否真有此意,这都是一次极具挑战的尝试,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移民作家的笔触已经伸向西方社会的上层建筑(法律)。如果说小说用大卫与叶桑的爱情作为艺术人物融合成功的印证,那这对美国法律的触及便可以看作是作家主体与西方社会的融合。施雨坚持了在《纽约情人》中所表达的理性的认同态度,这不仅针对文学作品,也包括对自己。


三、小说的另类特质──人文地理风情

    《刀锋下的盲点》因为其深刻的主题显现出卓而不凡,但还有一个特点给它的出色加足了份量。看罢全文,即使是一个对美国没有丁点儿了解的人,都会在读后对美国西部作出概括。小说不仅详尽介绍了美国的司法机构、法律流程和医疗体系,还在所提及之处用相当的笔墨展示美国西部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的人文风情。从西部广阔无疆的德克萨斯到浸浴在浓郁西部风情中的达拉斯,再到首府小城奥斯汀;从牛仔之城到工业重镇再到艺术之都;从出售欧蕾的咖啡馆到有正宗龙舌兰的酒吧,再到印第安聚居的小镇农场;从庄严的法庭到手术台再到浓郁风情的牛仔竞技大赛,类似于这样故事之外的叙述在小说中屡屡出现,而且施雨细致绘出的这数张人文画卷并不影响小说的情节,相反,还给故事紧张激烈的冲突增添了一份安静和沉淀。激烈的针锋相对和舒缓的人文风情交相辉映,既保证了小说在情节上的连贯和协调,又让节奏急缓有秩。作者如此跳进跳出的叙述显示出她对长篇娴熟的操控能力,用一个词语概括便是,收放自如。


结语

    施雨的长篇小说没有数十万、上百万字的大部头,但她却能用最准确、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意思,我一直以为这和她那受过严格医学训练的头脑有关。的确,十年医院工作的经历是施雨小说创作宝贵的源泉,《纽约情人》和现在的《刀锋下的盲点》都使用了这个素材,但我又欣喜地看到,在《刀锋下的盲点》中,施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医院已经不再是她最主要的叙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阈。从医的经历是她永远用不完的素材,但不会是羁绊。两部长篇在主题和内容上有著连续,一者是谦虚的探寻,一者是自信的超越,那下一篇呢?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6-12-24 19: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