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北京与多伦多的竞争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北京与多伦多的竞争

北京与多伦多的竞争
                •为 力•

2004年雅典奥运会进行之时,我们全家正在澳大利亚。在这个东北部有反东方人恶名的小镇,眼看着中国队金牌总数在连连增加,感觉着身边这些主张白人第一的澳洲人,终于对中国同胞另眼相待了,我的内心由衷欣喜:昔日的东亚病夫,如今的确朝气蓬勃,华夏古国的儿女们,终于重新挺起了前胸!

与此不同的是,我所入籍的加拿大,这次却在雅典表现得一团糟糕、一塌糊涂。在返回加拿大的途中,我和家人的确关心着舆论界对运动员们的反应。好容易在温哥华买到了加拿大报纸,社论却是如此低调:“我们加拿大人似乎对竞争不再热衷,这些年来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我们那用假肢长跑‘希望马拉松’的21岁英雄,TERRY FOX。他那帮助所有癌症病人的仁慈义举,他向全世界所传播的顽强精神,众所周知,远远胜过于奥运会上的任何一块金牌!”

飞机横穿加拿大巨大的疆土,我手拿着报纸,回忆起了2001年夏天的那个清晨。

多伦多北部的村庄,空气清新、湖水平静。丈夫瑞去林间跑步,两个儿子还在酣睡,我手捧着热咖啡,望着年迈的公公,正步履蹒跚地拿着当天的报纸,从报箱走回来,我的心中忐忑不安。

这天是国际奥委会宣布2008年主办城市得胜的日子。北京、多伦多、巴黎三个城市中,将会有两个落选一名成功。回想起八年前奥委会认为北京不够资格、没有能力、无法胜任,便把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荣耀,拱手送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那现在呢?我的故乡北京准备好了吗?被国际社会所理解了吗?是宣传重要?还是实力关键?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回到底公平不公平?

我知道多伦多的市长、政客、商人们在舆论上大造特造声势,而平民百姓们却在小心谨慎地权衡着利弊。人们没有忘记1976年蒙特利尔的“奥运陷阱”,蒙市在奥运荣耀后负债累累,市民无奈只好长期交税。我那居住在多伦多五十多年的公公。就是这样的想法:他人老了,奥运不奥运与他毫不相干,日子从现在起不会更好,只要能保持现状,他便心满意足了。

我为公公打开了小木屋的门,默默祈祷着,客气地要来了多伦多星报的第一版。

北京赢了!头版头条上大幅刊登着北京众市民的欢欣鼓舞、热泪盈眶,我被感染地激动万分、手舞足蹈,迎着霞光走向屋外。

我的家乡的确需要这次机会!北京应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这头睡狮早晚能够清醒过来!……我在湖边踱来踱去,对着鱼虾水鸟连声傻笑。

瑞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我急着向他报告喜讯。不料他只挥了挥手:“我早就告诉过你,如果奥委会在多伦多举行,我们开汽车去观看;在北京开幕,我们坐飞机过去。”脸色一变,他开始神经兮兮:“我刚才可能遇到熊了!”“怎么讲?”“树丛中有如此大的响声,非黑熊既马鹿。”然后他转过身:“儿子们在等着我煎鸡蛋饼呢!我们说好了早餐后去钓鱼呢。”

我呆呆地望着瑞,这个出生长大在多伦多的加拿大男人的背影,不理解地摇着头。注意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白发男人向我走来,打过招呼,我开始期待他询问我:“你是不是从中国来的?看到今早的新闻了吗?我知道巴黎没希望,但没想到多伦多真会输给北京。你的感觉如何?”

没想到他深吸了口气,长伸了个懒腰,然后和我套起了近乎:“我就住在这湖的对面,看到那幢蓝顶的黄色房子吗?十年了,我一直在说服太太把多伦多的房子卖了,全年住在这里,可她就是不同意。我可真受够了钢筋水泥、接肩抵踵的多伦多,在这里享受自然多好!”

我没了脾气。也许来度假的加拿大人不象我一样还关心尘事。于是以后的几天我也向他们学习,不再多想奥运之事。

假期结束,我们南下多伦多把公公送回住地,然后去参加瑞那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年的聚会。老同学们久别重逢,大谈的是谁变得面目全非,唯有笑容永存;谁离了两次婚,但终于找到了幸福;谁当年默默无闻,今天却成了大富翁;谁当年胆小如鼠,现在却任职于战乱中的中东……

还是没有人和我提起北京与多伦多的奥运会之争。我被迫和他们胡侃乱聊,心境不由得又飞到了故乡北京:我出生的医院、就读的小学、趟过水的马路、游玩过的公园……如今早已被夷平而另起高楼了,难道我真的赞同北京大兴奥运,遗失我更多的成长迹痕?

回到居住的小镇,我赶紧向北京急打长途。姐姐告诉我举办奥运当然是件好事,用中央的钱财来修整北京,粉饰太平后的北京应该能持续进步。目前她家门口的轻轨已接近竣工,以后孩子上学方便,公寓的房价也会增涨;哥哥这个公务员不再担心下岗失业,工资年年有保障,而且还有机会继续提升;妈妈和爸爸每天在十八层高楼上,看南边造桥、北面修路、河沟经日夜清理、花草被繁忙播种……

“看来北京脱不开建筑大工地的绰号了!”

“哪能啊,你明年回来就可以充分享用。”

2002年再去北京,市容果真超越往昔,人们的思想也日新月异。出租司机在抱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了改善北京的污染状况,他任职的国营工厂已经停工关闭;郊区农民在赞赏这一新生事物,他们的田地不但可以种花种菜,还可以营造豪华小区;警察们头痛北京人的成份越来越复杂,对付外地人难,对付外国人更难;商人们欣喜这里机会无限,开酒店、建商场、办旅游、搞娱乐,钱源滚滚而来……当人们询问我多伦多人在输给北京后有什么举动?我回答加拿大人没脾气,似乎没有人真想和北京竞争。

回来后向我的加拿大老板,讲起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英国后裔的罗娜,从来都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这回她也没有例外。她认为在北京举办奥委会,的确让中国和全球重新接上了轨。中国曾经让全世界穿得体面(丝绸),用的雅致(陶瓷),喝得健康(茶),航船有方向(指南针),学习有动力(造纸和活字印刷)……现在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在迅速繁荣,对地球上所有的人来说,应该是欣喜之事!

走过了这么多地方,只有我入籍的加拿大人最随和可亲。

我想今天的加拿大人,可能已经忘记了他们广袤的国土,当年是如何艰难地,从印第安人手中争过来、从法国人手中打下来。如今他们享受着宜人的环境、丰富的资源、温馨的文化,于是逐渐厌恶了人类永无止境的竞争。

终于理解了加拿大人的心境,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心平气和地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但我尽量争取着每年回中国热闹一番的机会,而且也希望不错过2008年时,在自己的老家北京,观看国际奥运会。

□ 读者投稿

刊登在 2004 华夏快递 kd041010.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6-9-11 11:5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rong

#2  

加拿大人给我随和,安静的印象。
我所在的中国大陆,现在热闹,匆忙而浮躁。
因为我的职业,知道一点体制内腐朽和混乱,
同时还有大众没完没了的物质渴望,那么强烈,
中国人是现实的,功利的,所以一地假文化人,
要说到优雅的,艺术的生活,还是遥远的事情,
但不管怎样,将来在欧洲深造完,游历过,
我还是要回到这个不完美的国家,和这里的人,的事,
纠缠一辈子。这是我的家园。我的精神的根。


2006-9-12 01:3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3  

Rong妹妹:什么时候去英国啊?记得你说过要出国。


2006-9-12 01:4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rong

#4  

金凤JJ,
按原计划,本来今年九月就该到英国,
但我手里的工程没有完工,脱不开身,
而且,我也需要这笔对我很重要的MONEY。
几个月之后,我就解脱了:):)))


2006-9-12 01: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rong

#5  

另外,英语还在恶补,虽然雅思考分挺高,但实际能力不怎么样
不太适应英音。觉得没有美音听着顺耳。拿腔拿调的~~慢慢来吧。


2006-9-12 01:5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6  

“我的家乡的确需要这次机会!北京应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这头睡狮早晚能够清醒过来!……我在湖边踱来踱去,对着鱼虾水鸟连声傻笑。”——悠悠游子心深深游子情跃然纸上。


2006-9-12 04:1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7  

劝你大话不要说得太早,据我所知海归的比例大约是5%以下。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rong at 2006-9-12 01:34 AM:
但不管怎样,将来在欧洲深造完,游历过,
我还是要回到这个不完美的国家,和这里的人,的事,
纠缠一辈子。这是我的家园。我的精神的根。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6-9-12 08: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rong

#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6-9-12 09:31 PM:
劝你大话不要说得太早,据我所知海归的比例大约是5%以下。

现在,我就是这样想的。
但是THESUNLOVER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你知道,中国的市场令世界垂涎,
很多外国机构都有中国分支,
我觉得,这种时候中国人不能缺席,
乱,也是机遇。(不是投机)
而且在感情上我也离不开这片土地。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不说也罢。
2006-9-12 08: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pisces

#9  

为力,

今天才看到这篇。 不知道你也是加拿大人,还离多伦多不远。握一下手 ;-)
我来香港之前以前也是住在多伦多的,现在被人称为“canadian passport holder”;-) 
不过我是一直反对多伦多主办奥运会的,觉得办完之后,会是成本远远少于收入。(美国人办就会是个不同的结果了)。  最后还得纳税人买单,况且我还是一直想这回多伦多的,喜欢哪得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2000底看到悉尼的孤零零的奥运会馆时,就更觉得奥运会在北京是最好的选择。奥运可以给北京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各种各样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好处和促进力。

听说伦敦人现在发现奥运的开支大大的超出当初的预算。不过伦敦毕竟跟悉尼,加拿大是完全不同类别的城市啊。


2007-1-7 01: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0  

双鱼儿,
你现在在香港啊,反正气温比多伦多暖和多了,阳光怎样?
下次去香港找你一起去离岛游玩,好吗?
新年好!


2007-1-7 14:5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pisces

#11  

为力, 好啊,下次来香港前请告诉我一声。你应该是可以看到我的EMAIL的吧。  
今年香港的气温属于比较冷一些,12-14度,阳光下还听温暖的,不过屋里没暖气,可是觉得冷了。前几天还对朋友讲,多伦多的住房是最舞美价廉的且环境好的了。只可惜冬天太长。


2007-1-8 10:2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2  

奥运之争

为力

【多伦多】

《侨报》副刊,2007年1月22日

2004年雅典奥运会进行之时,我们全家正在澳大利亚。在这个东北部有反东方人恶名的小镇,眼看着中国队金牌总数在连连增加,感觉着身边这些主张白人第一的澳洲人,终于对中国同胞另眼相待了,我的内心由衷欣喜。

与此不同的是,我所入籍的加拿大,这次却在雅典表现得一团糟糕、一塌糊涂。

在返回加拿大的途中,我和家人的确关心着舆论界对运动员们的反应。好容易在温哥华买到了加拿大报纸,社论却是如此低调:“我们加拿大人似乎对竞争不再热衷,这些年来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我们那用假肢长跑‘希望马拉松’的21岁英雄——Terry Fox。他那帮助所有癌症病人的仁慈义举,他向全世界所传播的顽强精神,众所周知,远远胜过奥运会上的任何一块金牌!”

飞机横穿加拿大巨大的疆土,我手拿着报纸,回忆起了2001年夏天的那个清晨。

多伦多北部的村庄,空气清新、湖水平静。丈夫瑞去林间跑步,两个儿子还在酣睡,我手捧着热咖啡,望着年迈的公公正步履蹒跚地拿着当天的报纸,从报箱走回来,我的心中忐忑不安。

这天是国际奥委会宣布2008年主办城市得胜的日子。北京、多伦多、巴黎三个城市中,将会有两个落选一个成功。

回想起8年前,奥委会认为北京无法胜任,把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荣耀送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现在呢?我的故乡北京准备好了吗?它被国际社会理解了吗?是宣传重要还是实力关键?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回到底公平不公平?我知道多伦多的市长、政客、商人们在舆论上大造特造声势,而平民百姓们却在小心谨慎地权衡着利弊。人们没有忘记1976年蒙特利尔的“奥运陷阱”——蒙市在奥运荣耀后负债累累,市民无奈只好长期交税。我那居住在多伦多50多年的公公就是这样的想法:他人老了,奥运不奥运与他毫不相干,日子从现在起不会更好,只要能保持现状,他便心满意足了。

我为公公打开了小木屋的门,默默祈祷着,客气地要来了一份华文报的头版。

北京赢了!头版头条上大幅刊登着北京众市民的欢欣鼓舞、热泪盈眶,我被感染得激动万分、手舞足蹈,迎着霞光走向屋外。

我的家乡的确需要这次机会!北京应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我在湖边踱来踱去,对着鱼虾水鸟连声傻笑。

瑞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我急着向他报告喜讯,不料他只挥了挥手:“我早就告诉过你,如果奥委会在多伦多举行,我们开汽车去观看;在北京开幕,我们坐飞机过去。” 随后,瑞脸色一变,他开始神经兮兮:“我刚才可能遇到熊了!”“怎么讲?”“树丛中有如此大的响声,非黑熊即马鹿。”然后他转过身:“儿子们在等着我煎鸡蛋饼呢!我们说好了早餐后去钓鱼呢。”

我呆呆地望着瑞,望着这个出生长大在多伦多的加拿大男人的背影,不理解地摇着头。

一会儿,我注意到一位60多岁的白发男人向我走来。打过招呼,我开始期待他询问我:“你是不是从中国来的?看到今早的新闻了吗?我知道巴黎没希望,但没想到多伦多真会输给北京。你感觉如何?”

没想到他只是深吸了口气,长伸了个懒腰,然后和我套起了近乎:“我就住在这湖的对面,看到那幢蓝顶的黄色房子吗?10年了,我一直在说服太太把多伦多的房子卖了,全年住在这里,可她就是不同意。我可真受够了钢筋水泥、摩肩接踵的多伦多,在这里享受自然多好!”

我没了脾气。也许来度假的加拿大人不像我一样还关心尘事。于是以后的几天我也向他们学习,不再多想奥运之事。

假期结束,我们南下多伦多把公公送回住地,然后去参加瑞那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年的聚会。

老同学们久别重逢,大谈的是谁变得面目全非,唯有笑容永存;谁离了两次婚,但终于找到了幸福;谁当年默默无闻,今天却成了大富翁;谁当年胆小如鼠,现在却任职于战乱中的中东……但还是没有人和我提起北京与多伦多的奥运会之争。

与他们胡侃乱聊的同时,我的心境不由得又飞到了故乡北京:我出生的医院、就读的小学、趟过水的马路、游玩过的公园,如今早已被夷平而另起高楼了吧?难道我真的赞同北京大兴奥运,遗失我更多的成长迹痕?

回到居住的小镇,我赶紧向北京急打长途。姐姐告诉我举办奥运当然是件好事,修整后的北京应该能持续进步。目前她家门口的轻轨已接近竣工,以后孩子上学方便,公寓的房价也会上涨;哥哥这个公务员不再担心下岗失业,工资年年有保障,而且还有机会继续提升;妈妈和爸爸每天在18层高楼上,看南边造桥、北面修路、河沟在日夜清理、花草被繁忙播种……

“看来北京脱不开建筑大工地的绰号了!”

“哪能啊,你明年回来就可以充分享用。”

2002年再去北京,市容果真超越往昔,人们的思想也日新月异。出租车司机在抱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了改善北京的污染状况,他任职的国营工厂已停工关闭;警察们头痛北京人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对付外地人难,对付外国人更难;商人们欣喜这里机会无限,开酒店、建商场、办旅游、搞娱乐,财源滚滚而来……有人询问我多伦多人在输给北京后有什么举动,我回答加拿大人没脾气,似乎没有人真想和北京竞争。

回来后向我的加拿大老板讲起了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英国后裔的罗娜,从来都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这回她也没有例外。她认为,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确让中国和全球重新接上了轨。中国曾经让全世界穿得体面(丝绸)、用得雅致(陶瓷)、喝得健康(茶)、航船有方向(指南针)、学习有动力(造纸和活字印刷),现在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在迅速繁荣,对地球上所有的人来说,应该是欣喜之事。

走过了这么多地方,只有这一番话最入耳。可能是加拿大人享受着宜人的环境、丰富的资源、温馨的文化,早已厌恶了人类永无止境的竞争。

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心平气和地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但我将争取每年回中国热闹一番的机会,而且也希望不错过,2008年时在自己的老家北京观看国际奥运会。


2007-1-23 09: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isces at 2007-1-8 11:29 AM:
为力, 好啊,下次来香港前请告诉我一声。你应该是可以看到我的EMAIL的吧。  
今年香港的气温属于比较冷一些,12-14度,阳光下还听温暖的,不过屋里没暖气,可是觉得冷了。前几天还对朋友讲,多伦多的住房是最舞..

谢谢鱼儿!

哪里都好,哪里都不完美,所以既使安定下来,我们也应该要经常走动一下。大家天南海北的,如果到处都能朋友相见,多好!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7-1-23 09: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