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CLTAC 2011年春季研讨会笔记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原创] CLTAC 2011年春季研讨会笔记

CLTAC 2011年春季研讨会笔记

加州中文教师协会2011年春季学术研讨会3月15日在斯坦福大学地质楼举行。是日天气晴好。学校又派高级轿车(带厕所的),一路舒舒服服地到达。精神饱满地听了几个演讲,颇有收益。

有意思的一个花絮是中领馆教育参赞和台北文化处处长的五分钟讲话,体现了一中一台各自表述。参赞讲中国政府为推进中文海外教学的努力,包括孔子学院和将扩大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名额。这显然是大外宣的一个内容。台北文化处处长则强调中文教学要辅以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如温良恭俭让等。其中一句话让我注意:一个经济上强大的国家不一定是文化大国(大意)。我听后莞尔一笑。


一、外语教学的后方法时代

圣何塞州立大学的Kumaravadivelu教授发表了一个专题演讲,内容是关于外语教学的后方法时代。听了以后颇有感触。 库教授指出,过去外语教学中时髦的这个法那个法,都被当作灵丹妙药,其实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教学界已经对这些方法感到厌倦,从而导致了后方法时代的来临。后方法时代里,外语教学者所寻求的不再是另外一种教学法,而是另辟蹊径,寻求一条不再推崇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库教授认为这种教学理念有三个原则:具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可能性原则 (particularity, practicality and possibility)。所谓具体,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搞大拨轰的教学方法指导。外语教学要考虑到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包括教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作为实践,就是允许外语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理论,并且按照这种理论去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同于被指导如何教书)。所谓可能,就是要帮助学生和老师实现角色定义和社会转变。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库教授提出了一个由十条宏观策略构成的框架。这些宏观策略的基础则包括教学理论,教学实验和教学经验。老师可以通过这个框架发展自己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自主性,从而建立自己的一套个人实践理论。 根据陈力(2009),库教授的十条宏观策略是:一、学习机会最大化;二、意图曲解最小化; 三、促进协商式互动;四、培养学习自主性;五、加强外语语感,注意语言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功能;六、启发式语法教学,指导学生从语料中总结出语法结构的规律;七、外语输入要配以上下文、交际环境和文化背景;八、语言技能综合化;九、把语言学习跟社会正经文化结合起来;十、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陈力 2009 “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基础英语教育》11-3 pp3-8)

这个后方法观念现在已经介绍到国内。用中文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不少有关条目。 不过要准确理解库教授的理论,还是得看原著。比如上述第五条,陈力的表述与库(2006,pp204-5) 是有出入的。

问题是后方法时代的理论框架将怎样指导教学和教材编写? 会不会 据此发展出的东西本身又成为某种教条?比如对某种课堂组织方式、某种技术手段的顶礼膜拜?我们应该怎样让老师放开手脚,发展自主教学,贯彻小平同志“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精神,值得探讨。

好经让和尚念歪了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的。

二、文化教学(伯克利大学张丽华[音])

外语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张老师的演讲展示了如何利用电影片断进行文化教学。简言之就是对电影中的对白,场景,人物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文化信息。这就好比一种虚拟的ethnological分析。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发展critical分析能力并对目标语言文化有所了解。

应该注意的是,电影并不是真正的文化现实,而是文艺作品。电影一方面反映社会文化,一方面曲解社会文化。单纯依赖影视作品学习外国文化难免导致文化stereotype 的产生。

但是该演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怎样有效利用影视资料的范例。很多情况下我们让学生看电影是在看热闹。学生偏爱武打大片,其实从中所学甚少。

三、课堂检测的有效方法(伯克莱大学Tsueylin Tracy Wang)

这个演讲很有意思,很具体。王老师列举了在课堂上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东西是应该使用的手段和不应该使用的手段。比如不合适的手段包括:

翻译练习---学生不是在学翻译,而是在学语言
听写练习
给出同义词反义词
改错---学生不是老师
造句
不适当的提问:“中国”的英文是什么? 你懂了吗?你懂了多少?

她主张使用的检测手段包括:

填空,包括单句填空和段落填空
故事听读
真实语料的理解
描写周围事物
学生互相对话或者跟老师对话(检测口语)
学生写作和演示

总之我理解她主张检测重点是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不是对各别语法项目的孤立掌握。

有些是我难以同意的。比如翻译练习。翻译练习的确会产生连带问题。比如我们这里的语法练习多使用英汉翻译。但是不少句子却牵涉出非语法项目的问题,要求学生预先具备了一定的翻译技巧。这是不公平的。但是把翻译练习排除在外也太绝对。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掌握2或者2+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用交际场景的设计不一定能诱使学生说或者写出来。比如说“调整心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类有书面语特征的口语表达,在情景对话练习中很难带出,除非另有规定。这类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强化,使用翻译练习可能效果更好。此外,翻译也是外语教学的技能目标之一。

四、写作能力之提升(加州戴维斯分校 Lingyu Lu)

此演讲有比较详细的中文摘要。仔细读完并思考摘要也得15分钟了。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强调怎样让学生通过写作学会“好话”。也就是说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层次。她主张的写作,其实还包括了口语。她要让学生先在口头上掌握“好话”,然后能写出来。她的途径是听说训练内化语言输入―――〉学生口头输出――――〉学生写作。

这个思路对于我们怎样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有参考意义。已经注意到我们的学生平常成绩,阅读听力都不一定很好的时候,口语成绩却很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单元口语考试的内容与阅读听力的内容存在一个落差。当阅读听力内容已经接近和达到2的时候,口语考试的题目没有跟上。口语考试模仿OPI 的任务,而其任务的水平跟阅读听力的同级水平并不是一回事,而是差一些。加上每次口语考试之前都给学生布置复习提纲,考试成绩自然上去了。但是这是虚的。如果要求学生的口语水平跟阅读听力材料的水平基本一致,那目前的练习方式肯定不会让口语成绩那么高,因为我们并没有重视如何把“好话”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写作让学生掌握“好话”,进而能够进行相应的口语表达,是一条可行之路。我这是反其道而用之。

写作是不受时间约束的表达。说话是受时间约束的表达。让“好话”从写作进入口语,就是内化语言输入以达到自然输出的途径。


2012-9-10 12: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