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就此一“博”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风信子

#1  就此一“博”

听说“博客”这个网络词汇有些时候了,开始没什么兴趣,因为这两个字和很多网络词汇一样,不太能让人“望文生义”。后来明白了“博客”的含义,也去了一些热门人物的“博客”转了一圈,又想,这不就是电子日记嘛,想到什么写什么,还广而告之,唯恐别人不来看,这可与“日记”一向给我的感觉大相径庭。

我是从上初中开始记日记的,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虽然不是每天都写,但近十年的时间积累下来,大概也有个十几万字的内容了吧。日记在我,一直是很“神圣”的东西:仔细挑选的日记本,最喜爱的英雄牌依金钢笔,只用一种固定牌子的蓝黑墨水,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而且,日记几乎总是在夜深人静了的时候写的,一个人或是在家中一盏昏黄的台灯下,或是在宿舍里一只蜡烛旁,往往还是戴了耳机听着我那时最喜欢的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尼古拉安德列维奇的吉他曲。那样的时刻里,我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交谈,和自己的智慧对话。

大学毕业来美后,断断续续也记过一些日记,没了中文的语言环境,我的中文字越写越糟,中文的思绪也越来越凝涩。终于有一天,日记中断了就再也没有续起的心情。算一算,已是十年没有再写过日记了。

转眼便进入了网络时代。如今四下里看看,几乎是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放在网上了。那么,日记呢?日记能放在网上吗?我的日记,也能放在网上吗?如果日记在我,还是有着年轻时那样“神圣”的意味,那么,这些与自己心灵诚挚的对话,与自己理智机敏的较量,能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反响地公诸于世吗?或者,因为了“博客”的网络性,我便无法再象过去一样,写出那些只属于“日记”的文字?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还可以问自己许多。而且我知道,其实无论我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内心有一个角落,永远会有一些长长的叹息的回音。我开始慢慢相信,也许那种传统的“日记”,正渐渐成为一种带有历史印记的文体,只属于过去,而我们这些有幸(或是不幸)生活在过渡年代的人们,将一边守着自己字迹日渐陈旧的日记本,一边任新的思绪在键盘间随意飞扬。。。。。。


2006-4-24 23:4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2  

现在是后现代文化社会,什么都相对化、模糊化、平面化----作者与读者,文学与历史,隐私与公开......


2006-4-25 07:4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风信子

#3  

先磨,我是个“怀旧”的人,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呢,怎么办?


2006-4-25 12:4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4  

不被重复的东西不会有意思/意义。
卢梭的“忏悔录”是个人的,也属整个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6-4-25 13: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风信子

#5  

先磨,卢梭写“忏悔录”时,并不知道它会成为大家共有的精神财富。


2006-4-26 17:5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6  

先成为自己个人的,才会成为大众共有的。知道与否并不重要。


2006-4-26 18: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