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中秋后话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原创] 中秋后话

中秋后话

方壶斋

今年的中秋,办公室的同事从大华超市买了一盒月饼,6个老师和17个学生举行了一个周末放松会,大家分尝了月饼和别的糕点,这个中秋就算过了。

我已经多年不吃整个的月饼了。我在美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因为我讨厌开车跑远路。来到蒙特雷十年了,我只为了练车去过一次圣荷西。后来去过两次圣施洗约翰城,若干次莎莉娜斯。更多的时候仅仅在玛瑞娜以近的地方转转。既然月饼只能从圣荷西那边的华人超市才能买到,我到中秋就免了吃月饼这一项仪式,除非有什么集体活动,跟别人吃点切成块的月饼。
按理说,月饼象征圆满,应该整个儿吃才对。吃切了块的月饼,则仅仅是品尝其中的填充物了。把月饼切块,主要原因是僧多月饼少而月饼又贵,一人吃一个有点太奢侈,除非是那种最小号的。

小时候,月饼没有现在那么贵,也没有那么高级。记得最普通的月饼,比北京清真饭馆里的芝麻火烧小一点,圆圆的,厚厚的,硬硬的,上边有个红圈。现在还生产,名字叫自来红,不过跟文革没关系。北方的月饼,皮厚硬,馅也比较干,多用杂果。不过也有馅比较软的,特别是那种混合了糖和油的。后来月饼南风北渐,世面上崇尚起苏式,广式月饼,别有风味,也颇受北方人欢迎。南式月饼较比地贵一点。最具平民化的还是自来红,自来白。另外则有五仁月饼。小时候都是整个儿吃。
我以为吃月饼的境界,品尝不同的馅固然重要,但一定要结合赏月等活动才好。过去住在大杂院里,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就能看月亮。那时候城市光污染也没有现在那么严重,所以赏月还是比较容易的。年轻的时候,赏月也有心情, 喜欢赏月的人也不少,或者是家人,或者是邻居,或者是朋友。人不要多,聚在一起,喝喝茶甚至酒,吃吃月饼,看看月亮,聊聊生活,说说嫦娥、吴刚和玉兔,很有意思的。

这样过中秋,距离我已经是很遥远了,自出国以来,似乎不曾再有过,有也极少。往往中秋活动,都是大集体的:学生会的啦,华人教会的啦,单位的啦。第一次是在加拿大东海岸的一个大学里。加拿大的秋天是色彩斑斓的秋天,气温的变化也跟中国的北方相仿佛,所以难免没有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心情变化。1998年,该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的中秋表演颇具规模,来客不少,包括国际友人。虽然不具个人化,但热热闹闹,也让我兴致勃发,得诗一首:
“秋 八 月 , 八 月 秋 , 月 明 风 清 秋 意 透 。 苹 果 落 , 柿 子 熟 ,南 瓜 灿 灿 大 如 斗 。 秋 江 秋 水 随 秋 来 , 秋 林 美 景 不 胜 收 。 秋 高 气 爽 佳 节 日 ,佛 市 校 园 共 聚 首 。 尝 月 饼 , 赏 歌 喉 , 汉 家 乐 舞 洗 乡 愁 。 一 曲 新 歌 出 新 意 , 一 群 娃 娃 起 新 秀 。 新 人 来 , 旧 人 走 , 中 华 学 子 水 长 流 。 新 面 孔 , 老 朋 友 , 故 事 新 编 年 年 有 。 花 落 花 开 常 如 是 , 岁 月 无 痕 人 长 久 。”
那个时候多多少少对传统的中国节日还有感觉。后来越发不行了,甚至常常记不住何日为中秋,需要拜托某种集体活动帮我记起。

集体活动不好的一点是太不个人化, 以至于你很难记住什么人。集体节庆活动的特点是有节无情,有热闹没回味。现在要我记起加拿大认识的几个中国学生,我得用点力气才行。

我那间大学,中国学生都不是学文科的。非文科学生的特点,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单纯朴实。我印象深的一个男生,其名字忘了。我们去参加教会办的 Alpha 讲座,吃甜点的时候, 他像孩子一样表现出对甜食的热爱, 说:人家外国人做的点心真TM好吃!。后来出现了一个女生,颇有魅力。 也不是说多好看,但就是性感得邪乎。她在身边,你可以感到核辐射一样的女性引力。人家也不跟男生眉来眼去的,可就是有那么一股磁场。一次不知怎么说起跟什么女生一起活动。 那个男生说不敢跟那个女生一块玩或者学习,怕会犯错误。说得我直笑。

在加拿大那个大学认识的中国女性, 除了一个非学生以外,现在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记得有一年参加合唱表演,节目是唱《凤阳花鼓》。参加的人肯定不止男生,可是有什么女生,我一点也想不起来。 我只记得让我唱非主旋律,“打起花鼓咚咚响” 不是 53235 3561(高)5,而是 4444444。我特别不习惯,唱的时候死劲往下压嗓子,还得注意不能被主旋律把我拐走,就象结了婚的人面对诱惑要非礼勿听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节日都有一定的过法, 而这些过法的社会功能乃是为了加强社会纽带和传统信仰。这个纽带本来的意义上应该是家庭的,家族的,部落的, 村落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传统的纽带大多松弛了,到最后就剩下了核心家庭和同事、朋友关系。后两者跟过不过节没有关系。所以在后两者的框架下的过节,就纯粹是为过节而过节,实际上是个空架子徒有其表。维系后两者的关系根本不用靠一起过节。而家庭纽带的维系,凡是用过节形式的,一定要有信仰的因素, 否则也是空架子。家人天天在一起,按理来说不用强化家庭成员关系,但是实际上不然。没有信仰方面的刷新,家庭成员间很容易貌合神离。遵守传统节日就是刷新信仰的一种方式。常常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过节方式,最后形成家庭传统。如果后辈破坏这个传统,则老辈会感到受到威胁, 哀叹人心不古,今不如昔。

我现在对于吃月饼感觉很淡,原因也就是我没有过中秋节的理据,因为我没有老婆孩子,也没有把酒赏月吟诗作对的大观园朋友,所以我不需要虔诚地遵守这个传统节日。而从吃的角度来说, 月饼还不如匹扎好吃。


2009-11-14 00: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