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奥运的代价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杨林

#1  [原创]奥运的代价

国人企盼已久的奥运终于落下了帷幕,中国实现了50金牌(第一),100总奖牌的梦想。比赛期间,也正是我外出度假之时。白天忙于赏风景、拍照片,晚上回到旅馆才有一点时间观看一些比赛。游泳最受瞩目,Michael Phelps连破世界游泳记录及金牌总数记录的故事不用说了。中国乒乓球队所向披靡,也令人感叹不已。阳光女孩Shawn Johnson和她的教练乔良的故事更是感人:乔良从无到有建立体操馆及其独特的育人方法,Shawn从六岁开始跟他学体操,从一个不听话的女孩到世界冠军。感人的不一定是成功者,美国男女4x100接力掉棒,Matt Emmons的错靶子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些许的惋惜。

追求完美可以说是人的本性,至少是很多人的崇高目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完美才是现实,to err is human。一场本来不错的开幕演出,因为假唱而大打折扣。儿童之美,美在天真可爱,无论是由杨沛宜或是林妙可来唱,只要是同一个人的声音形像,都会赢得众人的掌声。可是,因为某人认为杨沛宜的形像不够完美,而把林妙可换到了台前(放的是杨沛宜的录音)。这种虚假的完美,不仅伤害了杨沛宜,也损害了中国努力向外界树立的形象。

体操队的年龄问题则是更大的假。体育比赛最重要的就是规则:参赛者在同一规则里竟技。在已知的资料中,包括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登记记录,第六届城运会运动员名单,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网》、《法治晚报》、《北京晚报》 、《生活报》的新闻报道,都显示何可欣是1994年1月1日出生的。为了一块(或几块)金牌而不惜动用政府机关造假,给世人一个中国人擅于造假、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形象,真是得不偿失。

最大的假是举国为金牌的体制。真正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应该是全民的运动水平。且不说那些特为金牌而平常无人问津的项目(如女子举重、射箭等),游泳、球类(乒乓球和羽毛球除外),普通百姓也很难找到运动的场所。几年前还有过小学生因为没有场地,而到马路上做广播体操被汽车压死的事情发生。从奥运比赛的角度看,全民的参与才是一个项目稳拿金牌的保证,中国的乒乓球、美国的游泳等项目就是最好的注脚。这让我想起自行车比赛。我们那里有些农民,骑着载有100来公斤货物的自行车,一天差不多能跑100公里。要是这些人有机会受到正规训练,在奥运会上拿个奖牌是大有希望的。

总之,奥运的代价是巨大的。奥运是在四川严重地震的情况下办了一个奢华无以伦比的盛宴。为了这个盛宴,政府甚至不惜隐瞒毒奶事件,牺牲千万儿童的健康与生命。据保守估计,奥运会的总花费超过420亿美元(以前的最高花费是雅典2004年的奥运会,花费100亿美元),按平均汇率计算,约3000亿人民币。要是这3000亿(平均每人200多元)的一半能用于体育场馆建设,向公众开放,那不仅能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金牌总数也许还会更多。

奥运真的给我们赢得了面子吗?那点虚假的面子在毒奶粉面前是多么的苍白!


【这篇“过时”的文章,本来是给当地的华人社区的杂志写的(我是编辑之一)。该杂志奉行“不谈政治不谈宗教”的原则,怕我的文章会引起争议,而被多数编辑给否决了。】


2008-10-5 01:5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好文!他们不要我们要!

游泳一金一银,三大球一铜,田径零蛋一块铜牌都没有。中国算是体育大国?如果
是,也是一个扭曲的体育大国。

整个花费420亿美元也不止,为保安出动那么多人力物力,根本就不打进开支。

一方面,四川地震强迫老百姓捐钱,另一方面,为奥运花钱如流水,隐瞒毒奶粉消
息,摇尾乞怜舔洋人的屁股,横眉立目拿自己人不当人。这就是中国政府的面目。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10-5 09:2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50金牌?! +1


2008-10-5 13: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这是混乱的时代,需要深邃的眼睛,不被表面的东西蒙骗。


2008-10-5 14:4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luhua

#5  

顶杨林好文。

有事说事, 破口大骂不可取。


2008-10-5 19:3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