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美选】种族主义阴影笼罩美国总统大选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美选】种族主义阴影笼罩美国总统大选

种族主义阴影笼罩美国总统大选

亚洲周刊陈之岳


麦凯恩未能靠镇民大会辩论追平奥巴马,差距越来越大。佩林对奥巴马的攻击引发关於种族仇恨主义的担忧。双方对华问题的资深智囊,也将就中国政策举行辩论。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於初选期举办了数十场镇民大会(town hall)式的政见发表会,每场聚集数百名选民,当场向他提出问题,他手持麦克风,在场内走来走去答覆问题,拉近与选民的距离,他亦自认最喜欢此类聚会。当奥巴马今夏获得民主党候选人提名后,麦凯恩马上发出战书,要求和他在全美各地轮流举行十场以上的镇民大会辩论,一直辩到十一月四日投票前夕,奥巴马立刻拒绝。

奥巴马和麦凯恩於十月七日在田纳西州首府纳西维尔(Nashville)贝芒特(Belmont)大学进行镇民大会辩论之前,媒体都看好麦凯恩,相信他会比奥巴马更能应付自如,而麦氏自己亦信心满满,期待大胜。没想到那天辩论结束,包括保守派在内的评论家和民调,绝大部分都认为奥巴马表现远胜麦凯恩。尤其是台风、口才和答覆内容,奥巴马都比麦氏显得更有总统的模样。

麦凯恩在第一次辩论时从头到尾不看奥巴马一眼而备受批评,此次辩论,麦氏虽多看奥氏几眼,但其态度、表情和言辞仍对奥氏显出轻蔑与不屑,有次甚至不愿提及奥巴马的名字,把头甩向坐在旁边的奥巴马说:「就是那个」(That One)。麦氏团队原想乘此次镇民大会辩论,抬高民调以超越奥氏或至少与奥氏拉平,但人算不如天算,麦氏再度称臣。麦凯恩的全国性总民调自金融风暴开始后,即节节下降,《新闻週刊》(Newsweek)最近所做的民调,更显示奥氏已领先两位数字(百分之十一)。

许多共和党大老已公开担心麦凯恩的选战前途,他们认为麦氏的竞选策略缺乏主题、不稳定、没有焦点,有些大老甚至表示麦氏似乎已朝向败选之途迈进;另外一些大老则认为麦氏如能尽快改正缺点、调整策略,也许仍有希望致胜。

然而,麦凯恩所採取的负面文宣、对奥巴马发动人身攻击的手法,不但未能提升民调,且引发主流媒体的挞伐。麦凯恩的竞选搭档佩林首先发动人身攻击,到处指控奥巴马与六十年代反越战激进分子艾耶斯(Bill Ayers)做朋友,人格有问题。艾氏为反战团体「气象地下」组织创始人之一,曾对五角大厦等政府大楼进行爆炸,逃亡十一年,现为芝加哥校区伊利诺大学教育学教授,与奥巴马同住芝城一个社区,曾提供奥氏有关伊利诺州教育改革意见,并为他筹办政治捐款会。不过,《纽约时报》称他们两人关係「并不密切」。

扮演打手的佩林在造势大会上,一连几天皆以奥巴马与艾耶斯的关係大做文章,强烈抨击奥巴马,而麦凯恩亦公开质疑奥巴马没有把他和艾耶斯的真正关係交代清楚。麦氏团队集中火力攻击奥氏与艾耶斯的关係,其目的显然是要转移竞选议题,让选民忘记经济而「关注」奥巴马的人格特质。由於麦氏团队连续对奥巴马进行诽谤式的人身攻击,在造势大会上很明显地激发了一些极右偏激选民的种族仇恨心理,佩林有次在佛罗里达批评奥巴马时,台下竟有人高喊:「宰了他」(kill him),也有人大喊奥巴马是恐怖分子、叛徒、骗子。

麦凯恩於十月十日在明尼苏达州雷克维尔(Lakeville)竞选时,一位老太太对他说,她不信任奥巴马,因他是阿拉伯人。麦氏马上打断她,说:「不,奥巴马是个正派的人」(decent man),也是个顾家的人(family man)。但不久,麦氏又抨击奥巴马,宣称奥氏的政治生涯「是在艾耶斯家的客厅开始啟动的」。麦氏的一连串负面文宣,煽动选民反奥情绪的战略,普遍受到主流媒体的批评,一些保守派专栏作家亦大不以为然。

六十年代参与民权运动而负过伤的乔治亚州民主党黑人联邦眾议员约翰‧路易斯(John lewis),因看不惯麦凯恩团队连日对奥巴马恶劣攻击,於十月十一日发表声明痛批麦氏和佩林「种下仇恨与分裂的种子」,而使他想起当年阿拉巴马州长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所宣传的种族仇恨主义。麦氏看到路易斯的声明后,勃然大怒,其发言人公开要求奥巴马要为路氏的声明向麦凯恩致歉。奥氏发言人则表示竞选团队获悉路易斯的谈话后,即立刻声明路氏言论不当,不能把麦凯恩视同华莱士,奥氏对此深表遗憾。

不少政治评论家谴责麦凯恩团队掀起种族仇恨主义,并认为这次仇恨如未及时予以抑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实上,当奥巴马於二零零六年底、二零零七年初慎重考虑是否要投身总统选举时,其妻蜜歇尔唯一的顾虑就是担心奥巴马会遭不测,而联邦国土安全特勤处亦提早派出多名安全人员贴身保护奥巴马。在布殊第一任任期内担任国务卿的鲍威尔(Colin Powell),曾经是声望很高的黑人上将,许多共和党人热心鼓励他在一九九六年出马角逐总统以对抗竞选连任的克林顿。其时民调显示鲍威尔胜算很大,但鲍氏的妻子反对他参选,理由是一些怀著白人种族仇恨主义的狂热分子很可能会反对黑人当总统而採取暗杀手段。鲍氏听从妻子的话而打消「总统梦」。

阿拉斯加州议会为调查佩林涉嫌利用职权干预警察职务而组成的调查小组,日前发表报告,指控佩林滥用职权,但其解除公共安全厅厅长莫尼根(Walt Monegan)职务,并未违法。佩林的警察妹夫伍登(Mike Wooten)与妻子打离婚官司,闹得满城风雨,佩林及其丈夫陶德(Todd)曾涉嫌逼迫莫尼根开除伍登,但莫氏不从,反而被炒魷鱼。州议会的报告,也许不会对佩林的选战前途產生负面影响,但她如败选回到阿拉斯加继续当州长,则其滥权之举,恐怕会有后遗症。

各项全国性民调显示,奥巴马已持续保持领先状态,麦凯恩不仅未能追平,双方的差距似乎一天比一天大。目前两党候选人都把重点放在几个特级战区,如宾州、俄亥俄、维吉尼亚、佛罗里达、印第安纳、明尼苏达和北卡莱罗纳等州,特别是前四州对大选的结果具左右力量;因这四州的选举人票多达八十一票,美国大选结果是以选举人票(Electoral Votes)多寡为準,而非全民总票数。任何一个候选人必须获二百七十张选举人票始能当选。

克林顿夫妇於十月十二日连袂至宾州史克兰顿(Scranton)和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拜登夫妇一起站台造势,史克兰顿是拜登的出生地。据最新民调,奥巴马已在宾州和佛罗里达领先,尤其宾州情况更佳;而维吉尼亚和佛罗里达则成拉锯战。

奥巴马和麦凯恩的两次辩论以及拜登与佩林之辩,皆未触及到美中关係,由华裔知名人士组成的「百人会」特别邀请两位候选人的对华政策资深智囊,於十月十六日在维吉尼亚州乔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学举行一场辩论会,主题是下届政府的中国政策,代表奥巴马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兰普顿(David Lampton),兰氏曾做过「美中关係全国委员会」主席。代表麦凯恩的是前亚太事务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y Shriver),薛氏与台湾关係密切,曾访台多次。

不少选民认为奥、麦第二场辩论的最大败笔是:沉闷、乏味﹑答覆未中要害。最大输家则是麦凯恩,他未能把握自认拿手的镇民大会辩论来扭转颓势。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辩论将於十月十五日在纽约长岛霍夫斯特拉(Hofstra)大学举行,该校估计有三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实地採访辩论。纽约上次举行总统辩论,是一九六零年的甘迺迪(肯尼迪)与尼克逊之辩;如今四十八年过去了,甘、尼二人墓木已拱,但总统大选仍将顺著歷史长河而向前流动。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10-20 08:2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肤色:奥巴马的最后一关


“我们究竟是选一个好黑人,还是一个不够好的但和我们肤色一样的人?”——美国白人选民的困惑

10月15日晚,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展开了大选的最后一场辩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民调显示,尽管麦凯恩本场辩论的发挥好于前两场,但奥巴马仍然总体占优。

奥巴马领先三大战场

一般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形象、支持率、地域三大“战场”。目前,奥巴马在三大“战场”均稳居领先位置。公开辩论是候选人形象对比的平台,而奥巴马的“三连胜”,已经拉开了与麦凯恩的“形象分”差距;支持率方面,9月中旬美国金融危机加剧后,奥巴马支持率节节上升,目前已平均领先麦凯恩近8个百分点;至于地域之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民调显示,目前奥巴马几乎在所有主要“战场州”领先,而且在共和党的一些传统州也后来居上。从历史的角度看,如果一位总统候选人在距大选只有不到20天之际,有如此明显稳定的领先优势,那么十有八九会入主白宫。从1936年以来,相反的例子只出现过一次——“共和党救星”里根在1980年大选最后阶段一举翻盘,战胜时任总统卡特。

但是,目前尚有约一成美国选民没有决定投谁的票。而且麦凯恩擅长在最后冲刺阶段发力,奥巴马则善于稳扎稳打。而奥巴马的最后一关,很可能就是那隐藏在美国白人社会角落、依然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

“种族政治”暗疮犹存

“种族因素,毫无疑问将在投票日当天影响选民。”近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断言。由于有蓄奴的不光彩历史,种族主义是美国的“原罪”。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种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已无法立足,没有人会公开承认自己是种族分子。

但美国政治的现实是,白人仍然是选民主体,黑人人口在减少,占总人口的比例甚至低于拉美裔。而且,美国的黑白隔阂仍然存在,种族分歧以更隐晦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的角落和心灵的深处。黑人和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别与对立,在美国随处可见。

最后10%的选择

有着黑白混血特殊身份的奥巴马很清楚,“种族政治”对他而言,是一把说不清道不明的双刃剑:在预选中,如果没有90%以上的黑人支持他,奥巴马恐怕难以克制强敌希拉里。预选最后阶段,奥巴马走得跌跌撞撞,在白人占主体的各个大州几乎都败于希拉里之手,尤其是以白人劳工阶层为主体的中西部州。在西弗吉尼亚,他的得票率甚至比希拉里少了40个百分点。的确,传统观念较强的中西部白人,不愿接受一名黑人当总统。美国《时代》周刊调查显示,尽管高达64%的白人选民认为奥巴马“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但仍有高达44%的选民表示,他们知道有人会因为奥巴马的肤色而不投给他票。而最近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在西弗吉尼亚州附近积极拉票,显然是冲着奥巴马的“软肋”来的。在佩林的一次集会上,西弗吉尼亚州居民舒斯特承认,“肤色因素”让像他这样的白人选民感到难以抉择。

“在我们这里,人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选一个好黑人,还是一个不够好的但和我们肤色一样的人?”舒斯特说,他的许多朋友都支持麦凯恩,主要都是冲着他是个白人。

当然,以奥巴马的政治智慧,他不会去随便搅这趟浑水。正如他在大选中所说的:“候选人的肤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立场。”但问题是,那10%沉默的中间选民,会如何做出最终的选择呢?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http://xqdb.blog.sohu.com/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10-22 17: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