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闲谈中国的一些文字游戏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闲谈中国的一些文字游戏

继续写中国的文字游戏。这一次是关于谐音。

老外学中文,最头疼的是四声。好不容易搞清楚妈和马还有骂和麻的区别,拼出音来却又听成别的同音字。可这在文字游戏里倒是一个常见的内容。

大家熟悉的竹枝词,起源于江南民间小调。其中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就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晴”字通“情”字。两个同音字巧妙地把天气内容的无晴有晴转换成了爱情内容的无情有情。

在谜语中,运用谐音的这类谜格总称谐音类谜格。有白头格——第一字谐音;粉底格——最末一字谐音;玉带格——中间一字谐音等等。全部读白字的叫作梨花格。千万别把梨花格和那个热闹的梨花体诗歌混为一谈。

举两个梨花格的例子,很有意思。大海怒潮——打一电器,为扬声器。谐音为洋生气,怒潮扣生气,大海扣洋字。另一个是:高射炮一再命中——打一外国城市名,谜底是洛杉矶。谐音读作落三机,请特别注意一再两字扣三——一加上再(此处意味是两次)可不就是三么!

沪剧电视连续剧《屋檐下的白玉兰》中男主人公名叫计善祺,沪方言谐音为“计算机”。用来表示他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他的妻子女主人公名叫梅辛, 谐音为美心——美丽的心灵。在寻娘赶娘追娘接娘的一系列戏剧冲突之后真相大白,男主人公悔恨万分自怨自艾。大段唱腔中有一句是:我像白猫跌进灰堆里,浑身上下都是灰!这儿的灰也就是“悔”。

人名的谐音用得很多。上次提及的昆曲《十五贯》里“观枚测字”一场况钟言道老鼠最喜偷油——正好娄阿鼠偷了尤葫芦的钱,自然吓得嫌犯心惊肉跳。小说《玉支玑》有一个反面角色名叫卜成仁——就是“不是人”的意思。我在戏曲剧本“京都情仇录”里给角色取名也用了谐音。第一男主角蓝天宇谐音蓝田玉;女主角归景琳谐音鬼精灵;反派小生高乃雅,则既用了谐音又要掉尾,暗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衙内!最多谐音也是最出名的自然是《红楼梦》。由于大家对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一定相当熟悉,也就不再在此展开。



是非是我非我
2007-4-12 17:5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