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伯辽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伯辽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伯辽兹


分析这样一个作品是困难而危险的。我犹豫过好久还未敢着手。这是一个冒险的尝试,必须耐心地坚持下去,使自己能够从作曲者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明了这作品内在的意义,感受其效果,研究其在特别团体及一般大从中所产生的印象;惟其能这样做,才有理由去冒这个险。这个作品的判断,没有两个相同的。有人认为它是奇形怪状、大而无当的作品。有人认为它是枯竭的天才的回光返照,比较谨慎的一小群人承认还不曾了解它,但希望将来能(至少大体上)欣赏它。艺术界里的大多数人则认为它的构思特殊,虽然作品里好些地方还解释不清,好象并没有什么直观的对象。

但也有少数音乐家,他们为天性所驱使,不惮烦地去探求能够对于艺术园地有所增益的一切事物。这些人对《合唱交响曲》的整个计划深思熟虑,得出了成熟的结论。他们在细心研读过乐谱,多次倾听过演奏之后,坚信这是贝多芬的天才的最伟大的表现。这一种见解正是我们所接受的。

作曲家希望他个人的理想在这巨大的音诗里表现什么东西,为了探讨这个大家都有权利去进行各种臆测,但我们暂且不谈这个,先让我们看看这新奇的曲体,其成立的理由是否为了一个超然于哲学和宗教思想之上的,一个对于虔敬基督教徒、泛神论者或无神论者都一样合理而美丽的目的 ─ 事实上,是一个纯粹属于音乐与诗的目的。

贝多芬已经作过八首交响曲了。他有什么新的方法,可以超过他仅用了乐器所已经达到的成绩呢?声乐与器乐两种力量的联合。但是,为了遵守渐进的规律,并使那作为乐队对比的声乐得一适宜的位置,在他行将展开的计划中,是否应该仍旧让器乐占据前部呢?如果我们接受这个假定,便很容易想象他实现这个计划的过程,他不得不采用一种混合性的乐段摆在交响曲的两大部分之间,作为媒介。这便是他放在合唱与乐队之间的那个器乐的“宣叙调”。通过这一道桥梁,器乐与声乐衔接起来了。

计划如此决定后,作曲家便宣告他将要实现器乐与声乐的联合,以说清楚他的意图。他便借了一位领唱者的口,高声唱出了这一句词儿,所配的曲调正是刚才乐队奏过的宣叙调:

“哦,朋友们!何必总是这一套老调,不如让我们歌唱一些更动听、更快乐的吧。”

这一句词放在乐队和歌队之间,可视为双方的“盟约”。宣叙调的旋律,先后用乐队和歌声演出,可说是双方默契的誓言。从此作曲家便可进行选择合唱部分的歌词了。贝多芬瞩目于席勒,选取了他的《欢乐颂》,把这首诗润饰了琳琅满目的光采,这在诗歌本身是永远不可能的;他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把音乐的气派、庄严和光辉不断地加强。

以上大概可以说是这个巨构的总布局的多少有点讲得通的理由。现在可把各乐章分别加以研究。

第一乐章那暗淡而庄严的特性,和贝多芬前此的作品毫不相象。和声有时意是过分大胆豪放;最新颖的设计和最有感情的音形的巧遇,彼此错综交织,绝不因此而造成晦涩和拢乱,反而产生一个完全清晰的效果。乐队的许多“声部”,有的如在哀诉,有的如在恐吓,各有各的特殊方式和风格。但所有的声部却好象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声音了。可见那鼓舞着它们的感情,其力量是如何伟大了!

这个Allegro maestoso乐章有d小调写成,但开始却用了一个没有三度音的A和弦;换言之,这是A和E五度章程的继续演奏,而在这章程的上方和下方,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低音提琴奏着琶音,令听者茫然不知其究竟是A大三和弦、还是A小三和弦或D调的五级和弦。这个冗长的调性上犹豫不决的状态,令以后整个乐队所发动的小三和弦增加了不少功能上的气魄和威严。第一乐章收场时有令人惊心动魄的音调,在管乐器的旋律下,弦乐器奏着半音阶性质的震音伴奏,声调逐渐澎湃 ─ 咆哮着,有如海面上的惊涛骇浪之将至,景象悲壮,难有其匹。这确实是一个极端庄严而壮丽的灵感。

在这个作品里,我们不止一次接触到一些不能给予任何和弦名称的音符的组合;我们完全无法了解这不规则作法的理由。便如第一乐章第17页(216-217小节),单簧管和大管奏了一个旋律,其伴奏是:

1. 起初,低音部用升F(和声是减七和弦)。
2. 其次,低音部变成降A(增六度三四和弦)。
3. 末了,低音部变成G(在上面长笛和双簧管奏出了降E、G和C,构成四六和弦)。

上述第三点原可作为第二点的合理解决,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偏偏在第三点加入了两个音,E和降A,情形便恶化了,陷入不愉快的混乱之中,幸亏时间很短。

上述一节,所用乐器不多,而且发生在音乐情调很优雅的地方,所以我们不明白,这四重不协和音的原因何在。或者可以怀疑是印刷上的差误,但把这两小节跟前面的几小节加以细心研究后,疑念冰释,反可断言,必定是作曲家有意这样做的。

第二乐章Scherzo,vivace再没有这一类的情况,不过,的确有几处在高音部和中音部的主持续音延长而穿过了五级和弦,但我对于这种和弦外的持续音的作用早已具有信心,当音乐的感觉上需要时,持续音是一种绝好的帮助,这已早有定论,无须用上述的新例来证明。贝多芬能够把这游戏般的乐章渲染得趣味洋溢,是特别得力于节奏上的处理。那个活泼的主题和后四小节出现的赋格式的答题,简直是生命的火花。答题后来再出现时,和主题仅隔三小节,造成三小节的节奏单位,和开始的四小节乐句又告歧异。

谐谑乐章的中段变成两拍子的急板,颇有点象农村里兴高采烈的情景。主题在中音部的主特续音或属持续音上展开,还有一个第二旋律伴着主题而出现,二者都和两个持续音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最后的曲调是由双簧管奏出的一个优美动人的乐句,用一个大九度(D调的五级)开始,象玩耍一般地经过一些时间之后,用一种非常温存文雅而又出人不意的转调方法,转到了F调。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是反映着贝多芬所酷爱的一种温柔的印象 ─ 微笑着的大自然、清新的大气,或者一个春天的早晨的最初阳光。

在慢板乐章里,作曲家很少注意到统一性的原则,与其说是一首乐曲,毋宁说是两首凑在一起。和一个旋律用降B调,四拍子;第二个旋律迥然不同,改为D调,三拍子,随后,第一主题在原调上第二次出现,略有更改,由第一小提琴用变奏的方式奏出,目的是再一次引进那个三拍子的旋律。这旋律现于G调上出现,没有任何改变或变奏;其后,第一个主题确定地安顿下来,不再让它的竞争者有分享听者注意的机会。

要能够完全熟悉这个美妙的慢板乐章的独特的章法,多次的聆听是必要的。至于旋律的优美、旋律装饰的无限风度、那抑郁的柔思、深情的伤感、虔笃的冥想 ─ 乐章所表现的这些感情,如果我的文章都能一一传出一个近似的概念的话,音乐便要在文字中遭遇到敌手,而这敌手,恐怕是千古最伟大的诗人所不能争衡的吧。这是一个伟大的乐章,我们体验过它的有力的美感之后对于那班以破坏了统一律非难的批评家们,只好这样奉答:

统一律只有更倒霉了!

现在我们到了声乐与器乐两个因素快要衔接的时候。在管乐器奏完那粗暴猛烈、象怒吼一般的序奏之后,大提琴与低音提琴领先唱出了刚才说过的宣叙调。这急板乐章开头所用的大六度和弦,现在冠以一个倚音,即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同时奏出的降B音。d小调的这个六级音轧轹着五级音,造成恐怖的效果。这当然足以表示暴怒和疯狂,但我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刺激着作曲家,使他产生这情绪,除非是,在把这句话告诉他的领唱之前:

“哦,朋友们!何必总是这一套老调,不如让我们歌唱一些更动听、更快乐的吧。”

心血来潮,有意要破坏器乐的和声。

可是对于这次破坏,他似乎很懊悔,所以当每次低音部的宣叙调出现之间,他引用了前三乐章的片段,恍惚重温旧梦;并且,在这相同的宣叙调之后,使将要在歌队各声部唱出的席勒的《欢乐颂》的优美的主题,在精选的和弦中,预先在乐队上出现了。这首恬静高雅的歌,首先由低音提琴奏出,挨次轮到小提琴和管乐器,逐渐增加了动力和光辉。在一个突然的间断之后,全体乐队再奏了一次刚才那个暴厉的序奏,可是这回它把声乐的宣叙调引进来了。第一个和弦仍旧放在F这个低音上,我们想象上面必是三度和六度吧,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回作曲家不再满意于那个倚音降B,所以他增加了E、G和升G,强果是小音阶全体诸音 ─ 七个音一起应用了,造成一个骇人听闻的音团:

F,A,升C,E,G,降B,D。

麦丁尼说,约四十年前,法国作曲家麦丁要在他的歌剧《萨福》里造成类似上述的效果,他便同时使用了所有的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这发生在法王的情妇将要纵身跃入波涛中自杀的时候,我们姑且不管这种尝试是否得当,也不必问这个办法是否有损艺术的尊严,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断言,他的目的是很清楚的。我曾努力去探求贝多芬的目的,但始终未能如愿。我感觉到一个具体的目的 ─ 一个布置周密的计划,他要创制两个不协和的和弦,分别发生于器乐和声乐的宣叙调之前。但是,我虽从上下左右去探求他这个意念的动机,终于不得不承认这动机非我所知。

宣叙调的词儿是贝多芬自己编的,领唱者唱完这宣叙调,便单独发动了《欢乐颂》的主题,由两件管乐器和弦乐器的拨弦,轻轻地伴奏着。

这主题一直出现到交响曲的终点,虽然有时改头换面,但都是可以辨认的。这些旋律的变形,每次有显然不同的色调,但表现着同一个情绪 ─ 欢乐,因此我们进行这个研究的兴趣也非常强烈。欢乐起初是充满了温柔和宁静,但在女声加入演唱时,变得活泼些。后来拍子改变了,原来是4/4拍子,现在改为6/8拍子了,并且不断地有切分音;音乐的性质变得刚强了、敏捷了,大体上接近于威武战斗的风格。

现在是必胜的英雄的凯歌;我们恍惚看见他的盔甲闪光,听见他踱着方步。接着,是一个赋格曲的乐题,作为乐队片时的消遣,在其中隐约可寻出起初的乐题的痕迹 ─ 这代表了群众和各种活动,踊跃而热烈。

但合唱又回来了,着力地唱出了开始时单纯的歌曲,管乐器跟着合唱,重复了它的旋律与和弦,对合唱加以支援,并且上下穿织着全体弦乐器用全音阶材料写成的伴奏,用同度或隔八度奏出来。

后面的庄严行板是一首复调赞美歌,先由合唱队的男高音、男低音、一支伸缩喇叭、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开始。快乐这时是宗教色彩的,肃穆而气象万千。合唱有顷刻的停顿,准备在乐队奏完那具有极美的管风琴效果的乐句之后,再用较柔和的气力发动广泛的和声。在模仿基督教尝的庄严乐器的一节,长笛用它的低音区、双簧管用它的低音区、单簧管用它的中音区、大管用低音吹奏,中提琴分为上下两声部,大提琴奏着G和D的空弦,或C的空弦以及它的八度音。

这一段从G调开始,经过C调转入F调,终结于D调的属七和弦的延长音上。后面跟来一个巨大的快板,用6/8拍子。那个先前已经多样变奏过的主题,现在与上一段行板的赞美歌结合起来了。到了快乐之歌成为迅速的变奏,在赞美歌的延长音符底下由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的时候,这两种曲意的对比性更加显著了。

不过低音提琴是不善于演奏这样迅速的乐句的,贝多芬是配器的老手,何以竟忽然疏忽到这地步,给这笨重的家伙写一串那样的乐句呢?谁都不能解释这个。

接着而来的一段音乐比较没有那样刚强雄壮,风格转温柔;其内容完全表示单纯的快乐;起初仅由四位独唱者唱出来,后来加上合唱队,色调更加温暖了。

柔和而带有宗教色采的曲调,两度穿插在这快乐的旋律之间;但乐曲的速度增加了;整个乐队爆发了;定音鼓、钹、三角铁以及大鼓,粗重地标志着第一小节的强拍。快乐重又笼罩着一切,这是通俗而热闹的快乐,苟非最后全体歌声转入一种严肃的节奏,用极度感奋的声调向神圣的快乐致送最后的崇敬,刚才的快乐风乎要变成醉汉的狂欢了。乐队独自收场,在它热烈的进程上,仍不时撒下第一主题的片段,那百听不厌的主题。

把贝多芬所选用的德文诗尽量确切地译出来,是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位才他横溢而孜孜不倦的天才、他这浩繁的音乐结构、这持续的灵感所附属的一切技术,和他的柔顺服从的配器法的。

这首交响曲是这位作曲家最艰深的作品,要演奏它,需要耐心反复钻研;最重要的是好的指挥。此外,歌队的人数也需要特别多些,因为在许多地方,显然要求合唱凌驾在乐队之上,也因为填词的方式以及有些过高的声部,发音困难而减少了歌声的音量和力度。

无论如何讲法,可断言的是,贝多芬写完这作品之后,凝视着他所树建的这座纪念碑的壮丽的规范,他很可以对自己这样说:

现在让死神来临吧,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


输入小记:

现在看到的乐评,除了比音响就是比出版商,版本或指挥,论了半天作品的半个主题、一个和声也没有,更不用说配器。

音乐原来是这样的么?

我只知道斯特拉文斯基和巴兰青听的是燥音很重的半导体。

输伯辽兹这个乐评,因为《合唱》的重要,因为作曲家站在一般听众的立场说话,因为里面涉及到不少基本音乐结构、和声以及配器的知识。虽然不提音响,却甚得作品之筋骨。

此文摘自人民音乐出版社贝多芬《合唱》总谱末尾附录,译者陈洪。

─ xw

【转自玛雅咖啡馆,特此致谢!】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2-13 10: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2  

谢谢爱阳转载,怕知音者稀。

但贝多芬是永恒的。


2007-2-13 23:3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对于贝多芬,我已经懒得多说了,只是时不常请他来给我洗涤洗涤心魂。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2-14 10: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