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2006-7-28   [转载] 摩罗 ─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读的头一篇摩罗的文章,是下面这篇,“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自那以后,就频频为摩罗的真正“汉子”气质打动。他生动,激情,哲理,思辩,理智。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 读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第一册

    摩罗


      在俄罗斯历史上,赫尔岑属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巨人。他的思想和血性直接来源于十二月党人。沙皇当局绞死十二月党人五位领袖时,赫尔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可他像当时最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感到了最深切的耻辱、仇恨和痛苦。执行死刑后,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三十年后,赫尔岑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少年赫尔岑的整个精神生活几乎完全被这个重大事件所占领,内心时刻不停地激荡着为光明和正义而奋斗的伟大冲动。一个少年难以长期独自品味这样大的冲动和梦想,他必须把它说出去,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并得到反应和验证。他郑重地向他的老师倾诉了他的感情和决心。这位老师平时总是训斥赫尔岑说:“您不会有出息的。”可当他了解到赫尔岑的精神世界后,禁不住说:“我的确以为您不会有出息,不过您那高尚的感情会挽救您。但愿这些感情在您身上成熟并且巩固下来。”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师还以激动的拥抱将他的革命热情和自由主义信念传导给这位十四岁的贵族少年。

      这段故事,是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最吸引我的一节,但每次读后,我都禁不住有点后怕。倘使这位老师是个怯弱而又世故的人,他对赫尔岑的倾诉不予理睬;倘使他是一个愚昧而又迂腐的人,..

    [阅读全文]  2006-7-28 12:51 - 简杨 - 1895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7-20   钱钟书《宋诗选注》部分录入

    看了老尚在XW《落日颂》后的帖子,我有些吃惊,没想到还有人依然记得钱钟书的《宋诗选注》。此书的第一版发行于1958年9月。我手上的这个版本是1982年的再印版,购于大学期间。那时候很崇拜名人名著,买书多半是为一个名字而去。此书当时只花了九毛二,大学食堂的排骨是三毛钱一碗:)

    去年回到国内,想起了我在大学时买的书,便问母亲它们还在不在。结果在她的床脚下,发现了那几麻袋的书,被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一本本地检查过后,我把翻译小说全部给了小侄儿,只挑了几本和古典文学有关的书,背回了加拿大。其中就有这本钱注。它书皮墨绿,十分典雅,让我想象,如果是精装的话,这书一定会用带暗花的墨绿缎子,那就会成为古人称的“帙”了。

    好了。闲话不表,想给喜欢钱的朋友们亲手录入一段妙评。如果有人喜欢,请讲一声,我会继续录入,不喜欢的话,我便就此打住。括号里是我的看法,博大家一笑。


    梅尧臣


    (选自《宋诗注释》第16-17页)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有“宛陵先生集”。王禹偁没有发生多少作用;西昆体起来了,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辞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他对人民疾苦体会很深,用的字句也颇朴素,看来古诗从韩愈,孟郊,还有卢仝那里学了些手法,五言律诗受了王维,孟浩然的启发。(以上都是套话,不能不说,除了手法二字已让人觉得钱在隐忍之外。)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没有味(忍不住了)。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干燥不很象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例如聚餐后害霍乱,上茅房看见粪蛆,喝了茶肚子里咕噜之类(我今天..

    [阅读全文]  2006-7-20 19:21 - 简杨 - 6496 查看 - 35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1   推荐:我们的抽屉或“潜在写作”(陈思和)

    我们的抽屉


    ——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陈思和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想写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的抽屉是空的》。她大概是想说,真正的优秀作家的写作是听从良知召唤的,即使环境不允许他发表作品,他也会写出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放在自己的抽屉里,静静等待命运再次对他发出召唤。––但是我们的文学史上却没有这样的作家。不知道我有没有理解错那位朋友的想法,她把那种写出来准备放在抽屉里的文学作品称作为“抽屉文学”,我则称它们为“潜在写作”。两者意思有点相似,就是指那些写出来后没有及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指作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活动。但这两个定义还都有补充的必要:就作品而言,潜在写作虽然当时没有发表,但在若干年以后是已经发表了的,如果是始终没有发表的东西,那就无法进入文学史的研究视野;就作家而言,是以创作的时候即不考虑发表,或明知无法发表仍然写作的为限,如有些作品本来是为了发表而创作,只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变故而没有发表的(如文革的爆发迫使许多进行中的写作不得不中断),这也不属于潜在写作的范围。作家的创作和作品的完成是一个互为证明的写作过程,我之所以称之为潜在写作,是因为这个词比起“某某文学”(如抽屉文学等)的命名更加强调了写作这一动作对文学的意义。

      其实,当代文学史上并不缺乏潜在写作。这类写作含有多种意思,第一种是属于非虚构性的文类,如书信、日记、读书眉批与札记、思想随笔等等私人性的文字档案。作者写作的最初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其“潜在”意义只是在于这些作品虽然不是创作,却具有某种潜性的文学因素,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这样一些文字档案被..

    [阅读全文]  2006-5-1 15:20 - 简杨 - 2585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