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北京故事戏曲本创作自由谈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北京故事戏曲本创作自由谈

九场北京故事戏曲本是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游览布查公园时留连驻步在低洼花园中突然起意的。没有想到的是一开头就不可收拾,居然不多时即完成了全剧:总共九场的现代戏曲剧本“北京故事” – 并且很可能是第一本中文另类戏曲剧本。

  为什么会在那儿冒出这么个念头来?现在回想起来,原因大概在于刚刚在维多利亚港口看到了佟大为拍“玉观音”做为场景的那个旅馆,接下来又感慨摆渡过去的对岸就是著名的温哥华,由香港移民把房地产炒成天价的温哥华。漫步在低洼花园的花海里,一方面赞叹眼门前布查夫人化废为宝巧夺天工的杰作,另一方面脑海里却不知原由地闪过那些脑海深处的文字。那是多年前一时闹得洛阳纸贵(应当说网路塞车才对)的一部小说。小说一开头说的就是:
   “温哥华的天气那么宜人,好像从没有过象北京那样飞沙走石,或是闷热潮湿的时候,总是明媚的阳光伴随凉爽的微风。每天清晨醒来,我会茫然地想“这是哪里”?”

  那就是逍遥自在地告别北京,摇身一变成为加拿大公民的原北京“市贸”主任陈捍东!定居在温哥华的陈捍东!尽管这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但正如在拙作 “两两比较说蓝宇”中谴责的那样,陈总他应当是一个地道的反面角色。可能是由于在那篇杂文里的批评尚不够尽兴吧,再加上对电影“蓝宇”的极度不满,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戏曲剧本。

  “两两比较说蓝宇”中特别强调了小说中蓝宇出场和退场的不正常和不合理。并且与“赵小明谈恋爱”里的新生周天正常合理的出场相比较。在电影 “蓝宇”里则是更有甚者,丝毫不交代蓝陈相识的真实动因。有新浪网文《蓝宇》与《北京故事》思想性之差距,批评说“导演甚至对原著的前几章表现出不屑,由于一开始蓝宇和捍东的相识是一种金钱和肉体的交易而认定蓝宇这个人物形象不够完美。但是他没有认识到蓝宇当时的这种做法是当时他所处的个人生活环境和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987年的中国社会刚刚迈出改革开放的一小步,还处于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社会自由经济条件以及开放程度与现在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那样的一个社会经济环境对一个象蓝宇一样面临四年大学生活而身无长技、身无分文的16岁少年来说根本就是无路可走,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环境根本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其他解决自四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所需费用的方式。而且从后来的描写中也可以看出蓝宇从不曾有用自己的肉体换取金钱的主观意图。因此,对那些细枝末节的毫无必要的追究不能作为否定蓝宇人格纯洁性和完美性的根据。相反这样的描写更加映衬出蓝宇的纯真人格,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象这样对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体会和理解的缺乏而导致的错误认识在影片中还不只一处。总之,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发展进程缺乏感性认识和了解是导致《蓝宇》组创人员对原著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的主要原因。”

  上述引文即使为蓝的出场尽可能地辩解,但对这处男的第一次献身的描写不可避免地表明“一开始蓝宇和捍东的相识是一种金钱和肉体的交易”。无论如何,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在新编的戏曲剧本中,对这一极易引起困惑不解的出场做了彻底的更动。先是把陈的母校改为华大,两个男主角的关系刚出场就已有一重校友关系。再安排一重公司老总与入学新生刚刚建立的雇佣关系,使他们更加多了一层进一步的联系。蓝谋求资助的唱词构筑为:“从小父母故世早,多亏叔婶有照料。读完高中已不易,万难供养再深造。暑期打工挣车票,学杂费用半空吊。若蒙大力来相帮,让我能够先注册,容日后以脑力体力来回报。”寻求帮助的出发点和回报的方式方法都很明确。然后,再由陈刻意安排酒店与蓝同宿,于春风桃李花开夜完成了同床共枕的情人关系。同样是囊中羞涩,同样是走投无路,同样是感恩戴德,把大老板的性诱导,加上自身的性倾向,这样相互结合创造的一个机遇一个偶然一个突变就比较自然,比较起来不会被误解为蓝主动出卖自己。这样一来,第一场“华大初遇”就不存在蓝刚到北京就挺身亮相在“国街”渔场等待那个拉皮条的陈办主任刘征物色,从而讲好价码把自己干净的童子身出卖给还不知面长面短的陈总那样一个出场。同时在第二场“酒店定情”里,蓝马上表明接受的钱款并非卖身银,他只愿意以合法劳动来换取读书的本钱:“就是这一千元钱,以后我也一定要还给你的。因为这不是你昨天答应的和我想要预支的打工工资。”

  蓝的死亡结尾改动得更大。上述评论文章中提到,“原著中当捍东守在蓝宇的尸体旁边情不自禁时,有人劝他“冷静点”,捍东用最有力的思想回应了他们,同时也回应了整个社会,整个现实世界——“滚!!你们这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都看着吧!!我再也不用掩饰、隐瞒,我要守在他的身边!!!你们可以当众高歌你们的爱情,搂着你们的爱人亲吻,难道我连为我死去的爱人伤心都不行吗?”这就是他发自内心的对这个社会最有力的呐喊,同时也是那个群体对这个不公正的现实社会的最有力的控诉。而影片《蓝宇》的编剧和导演并没有领会到原著作者的这一写作意图,对最后的悲惨结局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是用“天地不仁”的偶然来解释。”尽管这段引文最后一句说的是对电影的抨击,但是电影丝毫没有变更蓝的死因,原著中最后的悲惨结局仍然出自天地不仁的偶然。并且电影完全去除了王永宏这个反派人物,这样一来就严重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北京故事九场戏曲剧本的最后一场梦碎玉倾全面地营造了蓝的死亡悲剧。蓝的早夭并非是天地不仁的偶然,并不是出于占死亡率前列的车祸,而是在高乃雅(王永宏)和陈卫东(陈捍东)这样的太子党逼迫下断绝了生机被迫拔刀自尽。笔者写到这里,眼前浮现的并不是一场寻常的车祸,而是蓝在两辆“重型机车” 同时分别从两头严重挤压下被活活碾死的惨状。显然,这样的结局更加悲惨更加壮烈更富有揭露控诉意义。蓝的死亡悲剧在第九场达到高潮,但实质上从第三场喋血拒奸到第八场舍身救援,在在表示了一手酿成这一悲剧的人物不仅仅是高陈两位高干子弟,参与制造这一人间悲剧的还有归景琳陈母甚至于包括大彪等人。由此分析,可以说剧本相当程度上加深表达了悲剧的社会性,读者可以自行和原著中悲剧发生的随机性两相比较。

  下面来介绍一下剧中人物的取名。与原著主角陈捍东相比,剧中主角陈卫东只改动了一个字。卫东,在那个年代一样是个普遍的名字,也可以说更为普遍。把 “捍”换作“卫”,没有什么文字上的特别意思,仅仅是发音演唱时的方便,特别是用江浙方言来道白来歌唱。另一男主角则从蓝宇改作“蓝天宇”,那首先的触发点是因为原来名字的别扭。蓝天宇要比蓝宇响亮得多,那原来的名字还会被听做成语滥芋充数的“滥芋”。最主要一个缘由是蓝天宇的谐音是蓝田玉,这一谐音也在剧中多次重复出现作为蓝天宇的别称。蓝田玉的珍贵纯洁和“宁为玉碎”的比喻很好地象征了蓝天宇的性格,并且还起到了引出一个重要道具(尽管实际处理时不一定需要真的出现在舞台现场虚拟的墙壁上)的作用。这个道具就是由陈卫东写给蓝天宇的那幅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第二场酒店定情中首次提到,在第五场悬崖撒手中首次出现,又在最后一场中成为蓝留给陈的遗物。反复出现的这条字幅和这副颈联起到了穿针引线强化情节的重要作用。

  作为第一号反派人物的王永宏,在剧中加以大大的强化处理,名字也改做高乃雅。听起来很雅的一个名字,实际隐含着三个字:高衙内!第三场喋血拒奸蓝的唱词中也就有: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高衙内!一个现代高衙内,一个圈中高衙内,无恶不作无作非为无法无天的卑劣行径却得不到惩处,活现了权势的猖獗和张狂。 “高衙内”手中握有一把刀子,特别指出那是一把军刀。这把军刀在剧中出现两次:一次是第三场高乃雅用它来割开蓝天宇的浴袍,蓝不惜以一死来奋勇抵抗;再一次是第九场蓝用来自尽,并幻想刀子上的鲜血能够保护陈免于牢狱之灾。另一个变动很大的角色是由林静平演化来的归景琳。归景琳三字是“鬼精灵”的谐音(尽管最后一字稍有不同,但在戏曲韵脚中可视为相同),在剧中设计为出场时即已是陈总亲信早已对陈总倾心的一个富有心计的女性。“前日方摘墙头杏,此番又啃路边草。可叹我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滥情恼。”这四句唱词道出了陈的滥情和归的内心不满与努力挣扎,也为后面的几次设计破坏蓝陈情缘做了预先的铺垫。

  原著小说中通过蓝宇之口,写出了原作者对梁祝姻缘的新看法。在戏曲剧本中也同样强调了蓝天宇对梁祝的理解。梁祝情缘和陈蓝情缘相对照,再穿插进以马文才小九妹来影射剧中人物的借代作用,比较起来,戏剧本强调梁祝悲剧的另类性质越加醒目。

  可能会有争议的是剧本中对舞台人物暴露程度的处理。在第三场第八场第九场中都有涉及至少是半裸体的角色出现,特别是第三场喋血拒奸男主角只剩下一条短裤。其实,现在常规电影中的视觉效果,只要服从情节需要,连女性正面全裸都不算稀奇。像“爱在心中口难开”电影里女主角那样一脱无可非议,老演员的勇气反而受到称誉。男电影演员露两点则早已是司空见惯。比如三十年代早期作品“大路”,突显了男性阳刚之美。但在舞台上见到的半裸体男性原先仅见之于芭蕾舞“海侠”等特定作品。后来,在西方则屡见不鲜。不要说一些另类舞台剧比如加拿大的“百合”,就是百老汇1995年上演的“鲁莽不慎”,23岁的裘德洛因剧中角色与母亲乱伦而全裸出浴。天天在舞台上全暴露的裘德洛也因此剧获得戏剧界最高奖托尼奖中的最佳男配角奖。现在,国内都已开始出现舞台上的角色露点。比如浙江京剧团童话京剧“孔雀翎”中看到男性暴露两点。而据越剧王子赵志刚日前透露,在逸夫舞台献演的由他担任主演的大型新编越剧《藜斋残梦》,将大胆起用“人体模特”,这也是越剧舞台上首次出现“人体模特”。赵志刚说:“人体模特在整出戏中将出现两次,其中一次是担当沙耆的模特。至于裸露的尺度,观众到现场就知道了……”

  看起来蓝天宇以及配角保镖男妓露点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第二场中的全裸换装其实是隔着屏风成为虚像更无问题。成问题的恐怕是舞台演员的选择。戏曲演员从前多半靠服饰取胜,特别是古装戏更是容易遮盖真实身材。现在要在舞台上真实体现蓝天宇的英俊健美阳光清纯,又要唱做念白挑大梁,恐怕是一个难题。当年的金焰本不会唱戏,现在的王子又有了肚子,或者真的要到台湾找个会唱歌仔戏的男演员才行,才够格?!

  这难那难,最难的是要把另类戏曲搬上舞台,只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这个剧本的产生可以说是生不逢辰。多年前,作为第一部轰动的另类小说,一时间人头涌动争相先睹为快。可惜当时没有消闲时机,不能撇下谋生的作业来构思。连得那篇批评的杂文都是延后的作品。再加上戏曲远不如影视来得热门,因此 “门庭冷落车马稀”绝非意料之外的事情。只是很可惜那用心创作的剧本,特别是蓝天宇最后一段静场唱。那是长达一百零八句的唱词,长度超过“浪荡子”最后的叹钟点,超过“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也超过“昨夜情”(即“逃犯”)里的苏明读信。倘有哪一位戏曲导演能大胆到把“北京故事”搬上舞台,到那时候,
  打小是个穷孩子,
  无爹无娘实堪怜。
  从小要做好孩子,
  聪敏诚恳人待见。
  图书馆里勤攻读,
  体操场上苦锻炼。
  有志不在年幼小,
  天天向上总自勉。
  外地考进京都城,
  堂堂华大好名声。
  可叹我一贫如洗无分文,
  尘世间雪中送炭有几人?
  幸遇陈总来资助,
  帮我注册奔前程。
  春风桃李花开夜,
  海底唤醒玉堂春。
  弟兄相爱胜手足,
  不归路上同销魂。
  实指望毕业之后可自立,
  总是想报答卫哥一世恩。
  情天孽海起波澜,
  嫉妒怨毒是非生。
  青春帅气不是福,
  阳光健美惹祸根。
  鸠占鹊巢设圈套,
  布下天罗地网阵。
  南风霸王逞凶横,
  小生杀手手段狠。
  威逼利诱我不怕,
  釜底游鱼拼死争。
  热血冲开网一面,
  难兄难弟情更深。
  谁知平地风波起,
  蛇蝎美女设奇谋。
  悲欢离合一桌酒,
  珠胎暗结遇对头。
  人生再逢歧路口,
  难兄难弟难分手。
  为免陈家绝了后,
  卫哥留来小宇走。
  正要独自创事业,
  不料沧海风雷骤。
  总统套房再下套,
  鲤鱼难脱金钓钩。
  黑云压顶有我挡,
  保护卫哥得自由。
  龙潭虎穴一人留,
  万千耻辱我承受。
  卫哥啊,你可知晓,
  京都四少他心狠手辣毒无穷。
  强暴我他花样翻新几多种,
  折磨我他样样色色都敢用。
  耍光棍赤裸裸领头先上阵,
  再带领四条汉子包围拢。
  五虎共啖鹿一头,
  祭台上我任人宰割血流红。
  魅离魍魉车轮转,(第二字应有有鬼字旁)
  难辨东西南北中。
  都只为,你身家你性命用来要挟,
  为救你我敢不俯首听从?
  为救你我已然沦为性奴,
  为救你被糟蹋无地自容!
  纵然是受蹂躏愧对祖宗,
  还得要扮笑脸强忍悲痛。
  为了你我被逼吞下烈性药,
  为了你我万般下贱拍春宫。
  为了你不被轮暴我代你受凌辱,
  为了你重见天日,我情愿万劫不复打入地狱十八重!
  你“帽子”依然是吊在半空,
  我命运仍由他绝对掌控。
  他封我做一个首席男宠,
  他令我不工作专职伺奉。
  藏金屋住“北欧”等待临幸,
  全天候听召唤奉献笑容。
  我供他随心所欲来发泄,
  他对我随时随地恶玩弄。
  说什么首席男宠最受宠,
  到头来做头号性奴,活着还不如那猪和狗。
  我生不如死之所以还忍辱偷生甘为下流,
  只剩下一条自作自贱自暴自弃自我安慰自求平衡自寻出路自找解脱的歪理由:就是我啊,还能够替你遮风挡雨,让你免除牢狱忧!
  昨夜里,肉身受凌迟人格遭践踏精神被摧残,
  谁看到,我魂在颤啊魄在抖。
  昨夜里,时钟呜咽不肯走,
  我死去活来啊,死去活来几春秋。
  昨夜里,黑白无常叹辣手,
  自愧不如,十殿阎罗都摇头。
  想不到你,你,你你你也要全套服务车轮大战用同样手段来轮暴我啊折磨我,
  逼得我,奈何桥上啊,奈何桥上难逗留!
  枉自逃到天尽头,
  卫哥也是恨不休。
  即便逃到天尽头,
  糜烂臭名随身走。
  就算逃到天尽头,
  淫秽裸照把魂勾。
  纵然逃到天尽头,
  难洗蒙垢满脸羞。
  我已无颜面再可丢,
  何必苟活在世上惹人笑来被人咒。
  原剩下半线生机又被你活活来掐断,
  唯有一死殉情仇!
  (夹白)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接唱)
  沧海月暗血泪干,
  苦海沉沦无有边。
  蓝田白玉遭玷污,
  未曾玉碎痛心田。
  此身已坠阿鼻狱,
  但愿得魂魄永归离恨天。
  我蓝天宇一身清白来京都,
  今日里问心无愧别人间。
  这一百零八句的静场唱是否会是一段令人“声声肠断”的赋子板?或者是一段让人“阵阵心酸”的咏叹调呢?


海中华/主持



是非是我非我
2006-6-22 08: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