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风信子的“传说”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风信子

#1  风信子的“传说”

第一次听说有一种花名叫“风信子”,是在读了林泠的诗“三月夜”以后。这首诗是这样的:

三月的冷峭已随云雾下降了
三月的夜,我猜,是属于金星的管辖。

每一个角落都藏着
小小的探子们
它们被打发到这里来等候
等待风信子发布晴朗的消息。
──你看,那从冬青丛中探出头来的
便是桃树顽皮的小黑奴。

三月,有多神奇的夜啊
三月的故事随风布散,那些故事真美。
传说:严冬已开始困倦了
来接美的春季,是穿着芭蕾舞鞋的;
她轻悄悄地来,没被发觉
而小精灵们已等得不耐烦啦!
还有一些──
我是不能说的
三月的夜知道
三月的行人知道

读这首诗时正是春雨霏霏的三月,我,也正是在那被称为花季雨季的年龄里,不由地希望窗外能有风信子花来发布晴朗的消息,以排解季节带来的阴郁心情。

不久以后,我作为系里的通讯员参加了学校的学生通讯社。第一次在学通社的墙报上发表采写的新闻时,社友们建议我取个笔名。取什么好呢,那首“三月夜”的诗还在心头萦绕,就用“风信子”做笔名吧,我要做春天的使者,发布春的消息。我用这个笔名在学通社发表了很多新闻通讯,那年结束的时候被评为社里的最佳通讯员之一,第二年还被聘为学通社的副社长。两年的学通社工作,让我过了做记者的瘾,稍稍缓解了考大学时没能去报考新闻系的遗憾。

离开学通社后,自中学起对文学的业余爱好仿佛也被暂搁在了一边。大学毕业不久即出国留学,这以后繁忙的学习工作,让我在很多年里没有任何空闲去嚼文弄字。重新拾起几乎秃了的笔,是在父亲去世十二周年纪念日的前夕。父亲的英年早逝,是许久以来我深埋在心中的巨大伤痛,一直觉得自己有满腹的话想要说出来,却因为脱离中文环境过久,每每提起笔,总是陷在一种无法准确用文字表达自己感情的困境中,又颓然停笔。

是网络给了我重回母语环境的机会。在与网上素味平生的朋友海阔天空闲聊的过程中,我渐渐找到了对中文文字的感觉,找回了驾驭文字的信心。上网聊天半年后,我终于在接连两个星期晚上的空余时间里,边写边回忆,边回忆边落泪,把自己对父亲长久的思念化做了一篇长文:“父亲今年整六十”。在把写好的文字投稿华夏文摘时,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用过的那个笔名。又是早春的三月,又是春雨霏霏的时节,而十二年前父亲突然离去,也正是在这风信子花送来春的消息的时候。就用风信子做我的笔名吧,以纪念自己年轻时做过的文学梦,也纪念父亲倏然离我而去的那个春天。

从那以后,我以风信子的笔名在网络上发表了二十多篇各种体裁的文字,也以风信子的网名在一些网站上发表过一些小诗。有趣的是,我渐渐发现很多网友并不太清楚这是一种花名,也很少有人问我这名字的来历及含义。直到有一天,一位认识不久的网友似乎对这种花非常熟悉和喜爱,即兴写了一首诗赠与我。她的原诗是这样的:

致风信子

月亮石

我的花开在风里
在风里
我的泪落在雨里
在雨里

我是春天的梦
我和春天在一起

风儿啊 当它路过
带来远处的气息
我打开小小的秘密
那是我的微笑
和远方在一起

我是风的脚踵
我和漂泊在一起

亲爱啊 当你走过
落下轻轻的叹息
是否听见我风中的低语
那是最温柔的阳光
和你的孤独在一起

我是春天的心
我和你的梦在一起

读了她的诗,我的心里忽然涌起一种难言的感动,许多年前那首题为“三月夜”的诗又在心中悄然飘起。而我心中所有关于风信子的情结,也在这瞬间融合在一起,化作一行行诗语,从我的心间流出。于是有了下面这首和月亮石赠诗的小诗:风信子的自语。

风信子的自语

我的花开在风里
在风里
三月的风
吹散我的叹息
扬起我的笑意

我的花开在雨里
在雨里
霏霏的雨
冲淡我的愁思
湿润我的芳心

我是春天的梦
苏醒在冬日
--最后的晨曦里
霜雪在我的开放中
融化成清逸

我是春天的心
游走在云雾
--弥漫的阳光里
漂泊在远方的你
可听见了春的消息

诗为心声,文为心声。愿所有读过我文字的朋友,能从中听到春的消息。


2006-4-24 22: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seeyourlight


#2  

听见了!:-)
八月, 你还可以注册"八月", 一个管春天, 一个管秋天, 哈哈


2006-4-25 10:14
博客   编辑  引用

风信子

#3  

嗯,好主意。没准我可以先注册好,等秋天再拿出来用。


2006-4-25 12:4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