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巴西旅游记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uileigong

#1  巴西旅游记

今儿巴西刚回来,一边歇歇,一边侃侃巴西




1 巴西华人不巴西


        巴西和中国离着远得差不多不能再远,地理政治都不是一吗事儿,人也长的不一样,
而且,在巴西街头遛达,一个明显感觉就是世界上还有地方居然看不见什么中国面
孔。可巴西中国也不是没有可比之处,一个很有特色的相似之处就是两国各地都有
许多巨大的摆摊儿市场。今年夏天,我有机会先在中国从南到北,接着不久又在巴
西从北到南各自逛了一圈,其中许多收获来自摊儿市,得了不少稀罕东西。这些东
西,比如一些石头雕刻,都不好有什么定价,所以成交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余地巨大。
我发现巴西中国摊儿市买卖对这类难定价货物的讨价还价各有非常明显不同的特色。

        在中国南方摊市上看上个东西,最重要的窍门是问价时不可表示出太大的兴趣,等
卖主开出个价位,大约应该把买价定在四到三分之一。在北京就好得多,开价一般
是买价的两倍。巴西可就不一样了,卖东西赚钱的愿望肯定没有一点儿差别,恨不
得要求着人买,可摊儿主开出来的价钱与最后买价的差别很少超过二成。如果真可
以用买价开价比来反应一国一地的市井民风,巴西人,无论是印第安土著或是巴西
的什么族,就跟国人有了明显区别。

        可摊儿市上的这种差别又不仅见于摊儿上,而且巴西也并不是没有国人,我去巴西
没几天,就和巴西的国人打了三次交道。三次交道都不是在摊儿上,却同样让我体
会到了摊儿上一般的差别。根据我极有限的经历肯定不足以做什么结论,所以记下
来的就只是我自己相当强烈的感觉。无意褒贬,我也不知道该算褒还是贬,但从
“无论走到那里,也改变不了中国心”的角度上讲,非常令人欣慰的一点就是,巴
西华人也在时时处处地很好地保持与弘扬着中华传统,一点儿不巴西。


2006-8-15 17:2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2  

醉雷公都跑了巴西哪些地方?

巴西华人大都做生意,自己当老板。 这一点和欧美华人很不同,不知醉雷公注意到没有。

巴西有两份华侨报纸。 其中一份,南美侨报, 不但“很好地保持与弘扬着中华传统”,而且比大陆还大陆。醉雷公看过没有?

巴西有华人在巴西陆军当到中将军长的,醉雷公知道不知道?

但巴西的政治很烂,这是巴西老百姓的普遍看法。


2006-8-15 20:0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  

岩声好,在巴西几次想要能跟江兄一晤,乐将何及。且听我得空慢慢道来。


2 黑河夜渡

        黑河(Rio Negro)为亚马逊支流之一,全程流过巴西热带雨林的中心地带。以支流
称之实在有些委屈,因为黑河宽处足足24公里,深过百米。可相对亚马逊而言,黑河
又确为一支流,黑河水是先汇入亚马逊然后才流向大西洋的。依我看来,如果真要
把相对论用于河流度量,黑河名副其实应该算作这世界上最宽,最深,最长的一派
大水。我的这凡见解来自于黑河夜渡的亲身感受。

        黑河下游北岸将入亚马逊处有一座新兴的巴西大城市,玛瑙斯(Manaus)。玛瑙斯机
场是进入亚马逊热带雨林探险的门户。雨林探险是我们巴西行的第一部分,选择下
寨的生态公园木屋宿站(Ecopark Lodge)就隐藏在黑河河畔的一个水湾里。

        那天从一大早六点出家门开始,辗转飞行经迈阿密转机,抵达玛瑙斯机场已是将近
次日凌晨一点。人困马乏,疲倦不堪的走出海关,迎面一位女郎举着个纸牌,上面
竟是我的名字。小姐是旅行社派的,操着巴西英语表示欢迎,开始介绍行程。我却
基本没弄明白她说了些什么,一方面听不太懂,一方面也没心思听,旅行疲劳不说,
反正行程事先已大概知道,既然有人接,跟着走就是。


2006-8-15 20: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  

Rio Negro

第 1 幅
black river


2006-8-15 20:2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5  

1 巴西华人不巴西 (接)

        我在北京有朋友翔哥,交情挺深。翔哥买卖很大,一个是进口巴西宝石,另一个就
是买断了巴西旅游线。线路一旦做通,其它旅行社都需要向他购买。翔哥听说我们
要去巴西,非要赶来给我介绍他在巴西的合伙人。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北京回
美国,但他的好意不好推却,何况巴西异国,旅费不菲,走一下他中巴旅游的后门
也没什么不好。他忙,快半夜才得脱身,巴巴地跑来,给我介绍怎么跟他的巴西合
伙人的联系。合伙的原来也是位国人。

        翔哥告诉我,宝石与旅游两项都是跟巴西的这位甜姐合伙,两项生意已足以使甜姐
的富裕在巴西华人里屈指可数。翔哥要我不必买什么旅游项目,只需通过私交,甜
姐就会安排一切。

        回到美国与甜姐取得联系,翔哥已打过招呼,一切畅通。甜姐问过都想去哪儿,便
吩咐她的旅行社给安排。我原本已把巴西行程大致订好,甜姐的安排和我自己通过
网上旅行社设计的行程差不多。甜姐安排的最主要不同是所有旅馆都降了一到两个
星,而且行程描述都换成了中文。这样安排很合国人旅游之意。旅馆只要干净,越
便宜越好,而和那家巴西旅行社打交道最大的不便就是英文说得比葡萄牙文还难懂。
于是决定婉言推到巴西旅行社,换跟国人走。

        甜姐的安排象是旅游线路,不象是要私人接待。虽然翔哥是她的生意合伙,我觉得
还是应该问个价。翔哥面子再大,甜姐也是一面未识,总不好意思让她请客吧。没
想到甜姐倒是不含糊,不但根本没有请客的意思,报价回来,和巴西旅行社的没差
多少。既然成了公事公办,买卖往来,我自然也不必客气,要问个清楚。一问才知
道,甜姐的开价是以每人计,而巴西旅行社的报价是三人的总价。国人要价,质量
虽然差好多,价钱却高出三倍多!

我赶紧再和原来的旅行社联系。巴西人好说话,二话不说,操着葡萄牙口音仍按原来
按排,而且一听我还价,价钱还比原来又降了百分之二十。更没想到,我虽没好意
思指责挑剔什么,甜姐反倒不乐意,我只好摸下面子告诉她实情。甜姐听了,一点
没不意思自己漫天要价,居然理直气壮告诉我,他们旅行社卖给大陆国人比给我的
还要贵得多!可叹如今天下人感情都真以为大陆同胞人人都象翔哥那样发横财,而
且都是公费旅游冤大头,由她们随便赚。

        那巴西旅行社的网址是:www.brol.com


2006-8-15 23: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简杨

#6  

这张照片很美。


2006-8-15 23: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7  

3 钓食人鱼的发现

        亚马逊有个著名产物,直译作食人鱼。这是一种肉食动物,一闻到血腥味就会成群
扑来,可以在瞬间把一只受伤落水的野猪吞噬。食人鱼和别的鱼有一大不同,长着
两排尖牙,吃东西不是吞,而是咬。

        然而,人只要不落水,食人鱼其实也逃不脱作人食鱼,而且是非常著名的一道美味。
钓食人鱼是个旅游大项目。我原本没敢订,带着我家小不点旅游,不知道招惹食人
动物有多危险。听我们导游,ED,说下午去钓食人鱼,我仍有些犹豫,小不点儿却
假充勇敢,显得很有兴趣。

        小船沿着黑河驶入一条河叉,钻进树林阴凉下系好缆绳,便开始垂钓。钓竿只是一
条五尺来长的竹竿,尼龙线与竿等长,稍稍一拉,正好把钩挂在竿另一头。鱼钩巨
大锋利,匕首一般带着双刃,离尖不远还有个倒钩。鱼饵就是一块血淋淋的鲜牛肉。
不用漂杆,没有坠锤,也不用甩竿,只需把钩搁水里就可以开钓。

        这伙人都不大行。我家仨人加一家比利时人,劈叻啪啦,嘻嘻哈哈,鱼竿七上八下,
半天不见一条上钩。ED接手,三、四次空竿也是一无所获。ED解释,黑河水酸鱼少,
所以很难钓鱼。大家玩了一通,已经兴致索然。以前就有经验,都知道钓鱼的不易,
期望值原本不高,何况钓食人鱼。

        两天后,乘游艇游览亚马逊河。在河心岛橡胶园吃完午饭,ED过来闲聊,说是得等
两小时,等别人去钓食人鱼回来才能走。

        小不点一听非要去,我也不想干等。早不如巧,加船成了我们三人的私人游艇,还
有船夫和导游。

        等船夫的空儿,另条船已经发动。小不点已耐不住,央着ED给他挂好牛肉。鱼线还
没完全沉入水里,就突然拉直,小不点一下子站起身来。

        蹦跳挣扎在线头上的是二寸来长一条亚马逊猫鱼,深黑色的身子瘦长,大嘴张开比
身子还大。鱼钩挂在鱼的下唇正中,朝天鼻孔旁边立着两条须。

        我比儿子还激动,两船人一齐激动的尖叫声中,那鱼竟从船帮上跳回水里。我抢上
去一把抓住鱼线,另只手便去抓那鱼。ED见状大叫制止,已经晚了。猫鱼背上有一
条尖刺,在我大拇指上划出一条血痕。

        亚马逊垂钓完全是另一码事儿,ED为我们选择的岛中湖里就更像个鱼塘。鱼饵入水,
立刻就有鱼咬。拉上来空竿不是因为挣脱就是牛肉没挂好。钓鱼不用桶装,船舱四
个格里都有积水,钓上来的鱼只需往踏板下面一扔。半小时许,已有鱼满舱之势,
有多一半是食人鱼。我家小不点一人就钓了十几条,他老子才有他的不到一半。鱼
在舱里折腾,脚底下劈拍响动不听,倒也掩饰了当爸爸的惭愧。

        食人鱼虽然名字吓人,样子却近于漂亮。巴掌大小,鲜红萤光的身子配着白肚皮。
卸钩时一定用手捏住其腮部,食人鱼便不能闭嘴咬人,两排尖牙露出来,鳃鼓着,
喉咙里竟然能发出嗝嗝的声音。

        ED介绍,岛心湖鱼多,来钓的人也多。湖畔林里的黄鹰都摸到了规律。我们这才注
意,头上果然有几只黄鹰盘旋。ED抓起一条鱼向远处扔出,鹰便俯冲下来,没等鱼
落水中,已被鹰抓获,毫不迟疑吞了下去。看得我目瞪口呆,被鱼刺破的大拇指又
疼了起来,难道鹰的喉咙比人的皮肤坚厚?

        满载而归,人人高兴。ED夸小不点会钓鱼。当爸爸的听了当然更高兴,可心下却不
免起了疑惑,小不点的学校难道净教钓鱼?怪不得这小子从小就说长大了要到动物
园当饲养员,兴许真有点天才?

        小不点倒不隐瞒,告诉我他游戏机里有模拟钓鱼游戏,尤其得掌握好咬钩时的颤抖
才能得高分。“要玩那个游戏,我肯定打你个惨!”小不点儿说完,又补了一句。


        一路船回,我坐在船头。听了小不点的话,当爸爸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边后悔
没好好学习计算机游戏一边不免暗下决心,等回了美国,一定要好好找找有没有叠
被子,收拾屋子的游戏,一样至少买一套!


2006-8-16 01: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8  

醉雷公钓鱼这段写得有趣。小不点儿都能钓鱼啦?可我还记得你几年前那篇文章里,末尾说要回家给他雕南瓜呢。小不点儿长得可真快。

我也钓过二次食人鱼,在潘塔瑙。窍门无它,就是慢慢地拖动钓钩,觉得手上一抖,赶紧提拉。不过,食人鱼的味道没怎么体会到。巴西人用油炸,搞得和别的鱼没什么区别。我想,要是清蒸,放些豆豉、辣椒什么的,肯定好吃。


2006-8-16 11: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独善斋主

#9  

醉雷公写得很有意思。我想那食人鱼肯定好吃。一般吃肉的鱼都好吃。


2006-8-16 12:06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0  

2 黑河夜渡

        黑河为亚马逊支流之一,全程流过巴西热带雨林的中心地带。以支流称之实在有些
委屈,因为黑河宽处有足足24公里,水深超过百米。可无论如何,相对于亚马逊而
言,黑河又确为一支流,黑河水是先汇入亚马逊然后才流向大西洋的。依我看来,
如果真要把相对论用于河流度量,黑河名副其实乃是这世界上最宽,最深,最长的
一派大水。这么说是因为我亲身经历过黑河夜渡。

        黑河下游北岸将入亚马逊处有一座新兴的巴西大城市,玛瑙斯。玛瑙斯机场是进入
亚马逊热带雨林探险的门户。雨林探险是我们巴西行的第一部分,选择下寨的生态
公园木屋宿站(Ecopark Lodge)就隐藏在黑河河畔的一个水湾里。

        去巴西那天从一大早六点出家门开始,辗转飞行经过迈阿密转机,抵达玛瑙斯机场
已是将近当地时间次日凌晨一点。人困马乏的走出海关,迎面一位女郎笑盈盈举着
个纸牌,上面竟是我的名字。南美热带空气,满眼看不懂的葡萄牙文字所带来的异
国他乡感立刻缓解了许多,不禁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她的手就握了起来。

        小姐是旅行社派的,待人却出乎预料地拘谨,一点儿不像想象中的巴西女郎。也许
我的举动有些过于热情,她很快抽回手,操着巴西英语表示欢迎,开始介绍行程。
我却基本没弄明白她说了些什么,一方面听不太懂,一方面也没心思听,倒不光是
疲惫不堪,她的反应弄得我有些尴尬,而且反正行程事先已大概知道,既然有人接,
跟着走就是。

        推着行李车,催着我家珍和小不点娘儿俩,跟着女导游出了机场。不料,小姐把我
们交给一位面包车司机,用葡萄牙语吩咐了些什么,冲我们点了下头顾自转身走了。
那司机却根本连话都不搭,转眼间把几件行李装上车,拉开中门,等我们上车。

        面包车驶出机场。机场就很简单,街道上更甚。稀疏的路灯下,有些稀疏的板房。
商铺都关着,门脸上一些猜不出来的字母,虽然眼生,总归也是人间世界。车子前
后左右不知道怎么拐了几个弯,便向着一处路口冲了上去,这下仿佛骤然进入另外
一个世界。

        我以为这条路大概就相当于玛瑙斯机场高速路。可说是高速,确实只能是指其速度。
一路漆黑,一盏路灯没有,路宽顶多也就是双向各一道,中间并看不见黄线。路边
没有任何屏障,甚至没有任何空间,路边树丛灌木的枝杈不时伸进路里面,大概这
就是雨林景象吧。路面不平,一个急弯接着一个急弯。司机却毫不畏惧,车速飞快,
颠簸上下,甩来摔去。我们就好像是塞到坦克里打仗的新兵一样浑身紧张,却不知
道还能怎么办。车灯照处,满眼密密的野草野树构成大约两三米高的植被,其它什
么也看不见,不仅使路面更显得非常狭窄,总给人车子正对着树林冲了上去的错觉。
我不觉紧紧抓住扶手,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这般时分,路上一辆其它车辆都没有。


        这时,珍凑到我耳边小声问到:“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黑暗中看不见表情,却听得出她声音里的担忧。一句话提醒了我,立刻开始有些警
觉起来。的确有些不对,刚才一飞机下来不少人,要是机场高速怎么走了半天会一
辆车也没碰见?

        扒到车窗玻璃上向外张望,只有茂密的丛林墙一般贴着车窗向后飞驰而去,一片荒
芜,毫无人迹。往后看,极目望去,只有一团不见底的黑暗。借着车灯向前看,黑
影里那司机一声不响,只管驱车急行。车灯照处,白光划破黑暗,树杈纵横,藤条
败叶,透着无穷的狰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郊野外,不知身处何处。

        漫漫长夜,漫漫长路,仿佛没有尽头,走了不知多长时间。一路下来,不仅睡意全
无,人已经变作惊弓之鸟一般。

        好容易又见到路灯,心中稍安,车已停在一座大铁门前。司机打开车门,钻出身去
站在踏板上,对着铁门里打了声呼哨。

        大铁门开了条缝。一条胖汉睡眼惺忪探出胡子麻擦的头来。看见车也不搭话,把铁
门支支嘎嘎推向一侧。里面是个渡头,车子开上码头。昏黄的灯光下停着条木船。
一个小伙子应声从船舱里钻了出来。小伙子也是默不作声,把行李搬上船,然后蹲
下去两只手拉着船帮等着。

        船有三米来长,一米多宽,矮矮的船蓬下有三排木板凳。珍领着小不点走上船去,
船身便摇晃起来。我略迟疑,可身后马达声响,面包车已经走了。没了退路,只好
上船,心中仍为刚才的乘车忐忑不安。


2006-8-16 13:1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11  

也欢迎醉雷公。多多写来。


2006-8-16 16:5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1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独善斋主 at 2006-8-16 05:06 PM:
醉雷公写得很有意思。我想那食人鱼肯定好吃。一般吃肉的鱼都好吃。

94,94。看来斋主对吃鱼很有体会。吃肉的鱼,肉细,脂肪多,适于清蒸。可惜食人鱼在巴西是受保护动物,不能买卖。10年前,还能买到标本,现在标本也禁止了。只有花钱参加旅游团,到特定的池塘河叉才能钓到。醉雷公没写人食鱼的体会,不只是没吃到呢?还是忘了?或是没体会?


2006-8-16 20:0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3  

几位请。尝过四种做法。炸,烤,Natural(好像柠檬腌的,最鲜),和汤

第 1 幅
pirahna out of water

第 2 幅
out of hook

第 3 幅
roasted

第 4 幅
prepared


2006-8-17 00:3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4  

4 月下寻鳄

晚饭后,ED通知,八点半到渡头集合上船,去寻看亚马逊鳄鱼。

寻看鳄鱼(Caiman Spotting)也是个旅游专项,必须在晚上去。鳄鱼白天潜水,到晚
上爱在岸边水面上上浮着。

一条小船靠在渡口栈桥边,没有引擎,只能坐下四人。ED吩咐,我坐船尾,珍和小
不点在中间,他在船头掌舵。

桨声泊泊,小船轻摇着移动前进,弄不出什么声音。月初升,月色皎好,把黑河湾
平静的水面映成一面镜子。船身很浅,就像漂在一方木板上,水面几乎齐着船舷。


黑河其实见不着岸,只不过是边上逐渐有了树林,树干露在水面上的部分逐渐增高。
可真钻入树林,离着实际的岸还不知有多远。

船从树间钻过,ED不时停下桨,打开探照灯向四周扫视。

明月当头,月光挤进密密的树林,只够勉强映出雨林的黑影。巨大的树,枝条横斜,
上面挂着的藤条垂在水面上。灯光照处,树枝和藤条奇形怪状交杂成帘子一般。

雨林的夜安静而又喧哗,远处不时穿来宿鸟夜啼,近处则大约应该是蛙声,随着桨
声而时隐时现。间断的声音之间则是深林特有的空静。

半日没有斩获,ED把小船向密林深处划去。树间隙越来越小,几乎贴着船身。

终于,探照灯扫过处隐约见到两点暗红的萤光。ED不出声,指给我们看。寻视鳄鱼,
就是凭着寻找鳄鱼眼睛映出的红光。

船向红光方向驶去。再照,红光却不见了。树林却越来越密,树间更挤满了细细的
灌木,必须用手推开才能通过。水面上也开始布满了漂浮的枯枝败叶。

推开树枝,有什么东西突然跳开。我一惊撒手,又赶紧抓住,怕打在小不点头上。


小不点倒比我眼尖,“青蛙,不是蛇!”

我心里开始有些没底,即便有鳄鱼,船身这么浅,要是受了惊一下子跳上船来怎么
办?

正想着,噗啦一声,真有东西跳出水面落进舱里。ED应声转过探照灯,却是条黑色
的猫鱼在踏板上折腾。

ED笑笑,继续在黑暗里前进。

小不点居然没有一点激动,缩着身子坐在前面,两手托着的头悄悄地随着探照灯转。


终于又看见了红光。ED紧着几桨把小船向红光处划去。

近前一看,一只大蛤蟆,足有排球大小,坐在一片漂荷上,叫声停止,两个腮帮子
却还鼓着。两蛤蟆眼顶在头顶上,眨都不眨,瞧着我们,嘴角好像还带着些讥笑。


划出深林回航,出到宽敞水面。落桨之处,碎玉一般的月光。抬头望,夜已经深了,
月也已经高了。


2006-8-17 02:3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5  

Morning mist in front of Ecopark

第 1 幅


2006-8-17 14:2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6  

Ecopark dawn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2006-8-17 14:4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7  

Dawn over black river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2006-8-17 15: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18  

5 黑河湾清晨

清早,小不点还依着妈妈酣睡,我独自悄悄出了木屋,向渡头走去。每到个新地方
都应该至少争取早起一次,晨曦中同样的景物也可能会给人不同的赏心悦目。

天刚蒙蒙亮。看日出不是热带雨林的旅游项目,所有的木屋都没有动静。走在宿站
的小径上,路两旁雨林里传出来的雨林之声已从深夜的那种深邃换成了明快的音调。
晨雾中,原本青翠的林木更挂满露珠,滴滴哒哒,下着小雨一般。

渡口没有人,周围一片静悄悄,白沙滩上还躺着昨晚寻鳄用的小木船。我不禁喜出
望外,昨晚乘舟一点没尝放舟之乐。

把船推下水,拿起桨来轻轻一拨,小船便向着河湾中间漂去。

河湾里更是悄无人迹,黑色水面上漂着白霭霭的雾气,绵延连接直到远处的雨林。
茂密的雨林在雾中若隐若现。水面无风,平静无波,只有我的桨划出的涟漪,一环
一环地扩大开去。

天色渐亮,东方从一片恍白逐渐有了颜色。雨林上方的雾气里泛出紫光,这一轮微
红的太阳一下子便显了出来。没有什么云海的衬托围捧,太阳就和每天见到的太阳
一样寻常,一点不用扭捏作态。

晨曦给绿色的海洋添上了金的色调,世界变得清晰明快。

我把小船泊在对岸的树林边,抱膝而坐。没有人说话,我也不想出声,唯恐干扰了
眼前世界静静的变化。借一叶扁舟,独自漂浮在赤道以南,异国的一派黑水畔绿林
边,观察着晨光渐朗,心中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我试图把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独处了?或者从来曾有过这
般独处吗?眼下,我的周围只有自然,自然里面也只有我,眼前的世界里只有我伴
着自己,这良辰美景仿佛为我一个人而设。这应该就是孤独吧,可为什么我却找不
到一丝一毫那种的寂寞和随之而来忧伤?相反,我觉得心中有平静,还有欢欣,完
全是在享受,我于是干脆什么都不想了。

没觉过了多少时间,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晨曦中的白云紫雾都已随之消散。

湾口处,出现了一艘白色的游轮。那一定就是今天会载我们去游览亚马逊的船。

我赶紧划回宿站,免得大船驶近波澜会把我的小船掀翻。再说,得去催着我家的那
娘两,指不定怎么磨蹭呢。

上了岸,我同时也好像明白了,所谓享受孤独大约都是因为不孤独。


2006-8-17 21: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9  

谢谢小樵,你这巴西,我得慢慢看。:))


2006-8-17 21: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0  

Brazil
小不点
8/16/06

Amazon

Yellow is the water,
blue is the sky.
Animals make you shiver,
eat a piranha pie

Cumbuco Buggy Ride

Brown is the sand,
orange is the speed.
Loud as a band
yet laughing out a hee.

Manaus

Black is the night,
green is the boat.
Risking our lives,
For a scaly coat.

Fortaleza

Green is the sky,
plaid is the ground.
Feels as if you can fly
and bark like a hound.



Bee is the first,
ill is the last.
All this can happen,
in Brazil.

My hope that you will like this poem. ;]]] weili


2006-8-17 22: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21  

“小不点还依着妈妈酣睡,我独自悄悄出了木屋……”

有点儿糊涂。“我”是小不点的妈妈;“妈妈”是“我”的妈妈?

太绕人了!

不过这段文章写得很美,好过几年前池塘月色那篇。照片也很好。存了一幅,黑河日出。

看鳄鱼最好到潘塔瑙。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池塘,可以聚集几十条,看着身上不由得起鸡皮疙瘩。


2006-8-17 22: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2  

谢江兄指正。这都是初稿,趁着兴致想哪写哪,不见黑河夜渡拉杂半天下不了水,不
知怎么写好。等正经写时再按你说的改。

池塘月色是混了别人的吧?

再几张黑河日出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2006-8-18 00:5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23  

噩鱼部分生动。感觉你帮我游览了,我就不用去了。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6-8-18 08: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4  

Indian kids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2006-8-18 12:3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5  

Amazon Indians

第 1 幅

第 2 幅


2006-8-18 12:4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6  

Fire and wishes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第 5 幅


2006-8-18 13:1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7  

Thirsts and desires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2006-8-18 13:1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简杨

#28  

象看一本影集。印第安小女孩把手放在头上的那张,相当喜欢。


2006-8-18 13:1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29  

嗨,简杨好,这两天满脑子亚马逊。头个小闺女追着给我抹了一身红彩


2006-8-18 13:2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cleosong

#30  

想不到巴西这么美、这么好玩!谢谢小憔的美文和照片。


2006-8-18 16:4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1  

6 印地安村落

他们的生活不得不做许多的改变。他们除了扑猎采集也开始农种圈养,可是,他们
仍然不用电。

这一族印地安人约有二、三十口,大约按家庭分住在四座茅棚里。他们的村落座落
在黑河很深处的岸边,从宿站乘船要走两小时。穿过许多象蓼儿洼一样掩在芦苇灌
木丛的港叉,黑河忽然又变宽了。下了船,又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便看见这个印
地安村落。说是村落,也就是在雨林里开出片空地,几间茅屋,几间茅棚。瞧见有
客人来,满地跑着印地安小童,还有鸡和狗,都激动的叫起来。

沿着村落走走,背后种着些植物,是印地安人用作面粉的东西。茅屋很大,却很严
实,没有窗,一扇小门关着。想瞧瞧里边什么样,一走近,里边的大狗便狂吠,声
音像是熊。我们的导游ED就是印地安,而且和这一族有关连。央着ED也终未如愿。
那边大棚里敲起了竹筒,表演就要开始了。

三位男子各持一一人多高,五寸来粗的竹筒,一边绕着圈子走,一边踩着点子把那
竹筒往地上顿,发出沉闷有浑厚的声音。三人打扮相似,头戴七色羽毛环,身上基
本裸着,腰围树枝盖住后边,前面束着一块长帘遮掩羞处。不同的是其中一人除了
脸上的油彩和身上的花纹,两手涂成黑色,脑后边还吊着兽尾,大约是酋长。

酋长停下来,昂扬的演讲。ED翻译,尊贵的客人,我们来自远方,你们也来自远方,
请享受一下我们的欢迎。这族印地安是从雨林深部,委内瑞拉边境迁来。说着,大
棚里几个柱子上都点起了火,所有印地安人,不分男女老少鱼贯而行,和客人逐一
握手。印地安人除了皮肤偏红,其实和亚洲人很像,起伏不大的圆脸,憨厚的唇,
偏矮的身材和显得有点罗圈的腿。

礼貌之后,表演正式开始了。

头轮是唱。唱的不知道是什么,ED也不再翻译,也许是在控诉长满长毛的白皮人(Gringo)
破坏雨林,侵犯他们的家园,也许是在倾诉心中的什么情感,或者用他们最少装饰
的方式在与自然交流?但我却听的入迷,声音里有沧桑,调子里带着几分凄凉,可
是,更多的是在极强的韵律里表达寄托着希望。

随着节奏,三个人开始绕着场子走,歌唱停止了,只是那竹杖的敲击,配着右脚腕
的一大环什么干壳,随着一跺一跺,构成了韵律。女人们也加了进来,自动去挽住
自己男人的臂膀,在自己家乡的红土地上,踏着节奏,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的旅
游鞋跺不出声音,也情不自禁的在茅棚的竹杠上敲打。

二轮更象管乐,每个男人各自端起了一根有丈长的黑管,声音就像放大了的长萧,
悠长不绝,洪宏而来。这声音里也有绵延委婉,虽然比作东坡笔下的唳妇之幽咽也
自无不可,但是在我听来,与夜半孤萧,寒馆春愁有大不同。中国的萧声近于倾诉,
仔细地搜寻出内心深处的忧愁,再加倍地渲染其凄凉,务必使自己和他人埋没在一
片哀愁之中,委屈求全,忍辱负重。这声音里则更像是胸怀不平,不做压抑,在荒
野里扬首问天。

长管巨大,摆弄起来大约难度就大一些。音乐到了高潮,只有酋长可以随之起舞,
三个女子拉着手跟着酋长,其他男子只能在原地踏步合奏。

最后,是大团员登场。音乐来自男人手里的双排芦管(Zambona)。这也是管乐吹奏,
免不了悠扬和苍凉,可这管子短,壁薄得多,十几管使音阶也丰富的多。也许因为
吹气使然,男人们半弓着身子,垂着眼皮,脸上的表情专注而卖力。芦管份量轻,
只需单手持之,腾出另只手拉着自己的女人。潮热的天,半天的吹与舞,坐者观看
都已出汗,男女表演者红色的身体上都泛出油光。难说是卖力表演,还是完全的被
音乐沉醉,男人和女人拥挤着全神贯注,顾不上擦汗,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与时间。


只有原始的欲望通过裸露的肉体的舞动再难压抑控制,伴着芦管越来越急促,越来
越奔放,越来越热烈的旋律,滚动不停,在无边的雨林里,赤道的潮热中,黑河水
的推动下,天与地之间,没有包装,没有修饰,一齐释放。一时间,有如阴阳相合,
五行具至,风悄雨歇,天光水影,百鸟齐唱,万兽同啼;更好比罡风大作,干柴烈
火,千年火山,山崩海啸,渴念热望,无边无际的燃烧起来。

我,大概所有的人,都再也不能安坐,全都站了起来。酋长等的就是这个,一挥手,
族中男女纷纷下场,男女女男把客人都拉进场里。酋长给每个男人头上套上羽毛环,
手里塞个zambona。羽毛环都太小,套不好,一耽误印地安女人都有了男人。我也顾
不了许多,冲过去抢回了我孩儿他娘。虽然跟不上印地安人的调,zambona倒是总有
那根管一吹就响,滥竽充数极容易。那舞的点子也好跟。于是,群情激昂,满场沸
腾,从棚子一直又跳着挪到外边。

酋长大棍一敲,舞乐骤停。这才发现,所有的人都给领到了买手工艺品的摊棚里边。
印地安人卖东西没有讨价还价,拿脚在地上划个数就把东西塞过来。这样的买卖,
这样的人,谁又忍心砍价呢。

一位印地安女子一直和ED说笑。我们的船已离开了岸,她还半遮在一株树后张大着
嘴笑,好远了还能在暮色里分辨出她的身影和一口白牙,不知道她是在送客,还是
也向往外边的世界。


2006-8-18 20: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32  

刚照了两张我家食人鱼标本的照片。

无臭无味啊。

第 1 幅

第 2 幅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6-8-18 20:0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3  

嗨,为力。昨个我家小不点瞧我贴他诗,非跟你打招呼,就在哪诗下边。还等你回哪。

本来我把这线搁图片下,爱阳给挪了。您二位还有章凝是网管?拜上拜上


2006-8-18 20: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4  

Indian life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第 4 幅

第 5 幅

第 6 幅


2006-8-18 20:3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35  

小樵,你真胆大,把小不点带到了这么“危险”的地方。不过,这孩子看样子太聪明,需要这样经历的“刺激”。

他喜欢我,我很感动,送他一首英文诗:

ANSWER TO A CHILD'S QUESTIONS

Do you ask what the birds says?  The sparrpw,
   the dove,
The linnet, and thrush say " I love, and I love!"
In the winter they're silent, the wind is so strong;
What it say I don't know, but it sings a loud
   song.
But green leaves, and blossoms, and sunny
    warm weather,
And singing and loving--all come back together.
But the lark is so brimful of gladness and love,
The green fields below him, the blue sky above,
That he sings, and he sings, and forever sings he,
"I love my Love, and my Love loves me."

                               Samuel Coleridge

请告诉小不点,不是我写的啊,我会“抄诗送人”。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6-8-19 08:3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36  

醉雷公:

你照的那些印第安孩子都很可爱。但发现一个特点:都很胖。说明不缺营养,不像那些非洲孩子。为什么?旅游时你注意到了吗?


2006-8-19 14: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7  

可丽好,好看的还没顾上说呐。把您那酸菜饺子再来两盘,我就多侃几句

谢为力的诗,给浑小子看啦

对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可知道的就那几张照片那么多。岩声兄给讲讲?


2006-8-20 00:1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38  

7 平静的亚马逊河

游览亚马逊是雨林探险的重头戏,足足排出了一整天。

从宿站上船游览亚马逊,先顺着黑河行驶两小时。黑河是亚马逊北岸最大支流,在
玛瑙斯城外汇入亚马逊。黑河与其称河不如叫做串湖,其宽处达几十公里,即使到
了岸边,所谓的岸也只不过开始有树,树仍浸在水里。黑河全程都在热带雨林里,
茂密的落叶把河水沏成黑色,浓稠的河水pH值低可达3.8,巴西人将其比作泡茶,因
为他们没见过中药汤。


2006-8-23 14:3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余立蒙

#39  

>>
食人鱼虽然名字吓人,样子却近于漂亮。巴掌大小,鲜红萤光的身子配着白肚皮。
卸钩时一定用手捏住其腮部,食人鱼便不能闭嘴咬人,两排尖牙露出来,鳃鼓着,
喉咙里竟然能发出嗝嗝的声音。
>>

醉兄, 这食人鱼听起来有些妖气啊, 能吃吗?

以前看过谁写的, 南美原始森林里的土人生活得很快乐幸福, 跟共产主义似的.


2006-8-23 14:4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0  

好吃的很呐,前面请过斋主几位, 立蒙兄错过啦。印地安共产主义大概得岩生讲,我知道太少。


2006-8-24 00:3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1  

7 平静的亚马逊河

游览亚马逊是雨林探险的重头戏,足足排出了一整天。显然,如此安排说明亚马逊
必然是雨林世界里最值得看一项。然而,雨林景色固然特殊,世上河流却满处都是,
而且逐一的被反复歌颂,各有精彩之处,比如我们中国就有黄河摇篮,长江母亲。
相比之下,讲亚马逊的反而很少。花去巴西游的一整天,终不成亚马逊还能有什么
不同的可看之处?

我们的宿站在黑河畔。从宿站上船游览亚马逊,必须先顺著黑河行驶两小时。听ED说,
这两小时花的可不是浪费,因为亚马逊河游览的第一节目就是见识黑河汇入亚马逊
时的黑白水界面奇观。想要体会奇观奇在何处,自然先要好好领略一下黑河水怎么
黑。

黑河是亚马逊北岸最大支流,在玛瑙斯城外汇入亚马逊。沿着黑河行驶,一个极强
的感觉就是,黑河与其称之为河不如叫做一串连起来的湖,其宽处可达几十公里,
望不到边。可即使到了岸边,所谓的岸也只不过开始有树,树仍浸在水里。黑河全
程都在热带雨林里,茂密的落叶长年积累把河水沏成黑色,浓稠的河水被腐植为酸
性,pH值最低可达3.8,ED将其比作泡茶,因为他没见过中药汤。

拿中药汤比黑河水可不是言过其实。试想亚马逊流域的雨林植被不仅大的无边无际,
每单位面积上又密不透风地分成了三层,里面的植物种类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植
物从树根到树叶全都泡在温暖的水里,泡了成千上万年。如此泡制而成的黑河水极
尽解热清火,滋阴壮阳之能事,使得亚马逊动物植物种类多得数不清楚,成了一个
世界生物之谜,李时珍若生于此,本草纲目怕是至少要翻几番。

这么一股集天地之精,合万物之华的大水,千吨万吨的日夜流淌,却不能直达海洋。
地球上,除了大海谁敢受之,谁能纳下?

只有亚马逊。


2006-8-24 00:3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2  

7 平静的亚马逊河(接)


只有亚马逊。

亚马逊在玛瑙斯外面,横截在黑河的尽头,把黑河水全盘收下。

黑河只是亚马逊的一条支流,亚马逊的支流无数。然而,收下黑河即使对于亚马逊
也绝非小事一桩。亚马逊起源于秘鲁的安第斯深处,在依几多斯汇成大河,名为亚
马逊。亚马逊带着高原的黄土进入热带雨林。流入巴西境内,亚马逊连名字都给改
了。只有在黑河并入之后,亚马逊才终成一统,重新恢复原名,又被叫做亚马逊。


亚马逊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怎么称呼,无论从哪里流过,她的水都保持着
本来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与目标,浅黄色的河水向着大西洋不停的流。

黑河是条大河,黑河宽处超过亚马逊,自有广袤无边浩浩荡荡之势,灌溉孕育了大
片的雨林,完全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与风格,黑河河水是黑的。然而,黑河仍然只
是一条支流,必须并入亚马逊才能入海。黑河无论有多少自己的性格风格,河水终
归是要入海的。

黑河河水带着自己的颜色涌入亚马逊。亚马逊早就等着这一大支流的回归,河面增
宽了许多。也许并非出于不情愿,巨大的惯性使然,黑河水还是一下子把亚马逊推
得象是要顶不住,黑河汇入处亚马逊的河面向右岸退回许多。

我们的船从黑河驶出,向着亚马逊水面开去,好像快要到了彼岸才看到水的界面。
黑河汇入亚马逊之处,支流大有一举将主流取而代之之势。黑河黑色的河水坚决地
试图保持本色,坚持着不与亚马逊主流合并,划出一条清楚黑黄分界线。

茫茫大江,浩浩的水面,于是有了这一举世奇观。

黑白二水,自然分界,自然界的奇观吸引了无数游人,从世界各地赶来。沿着黑白
水线,有显得很小的许多大游轮排成了又一条线,每条船上又载满了游人沿着船舷
再排成一线,对着自然创造的奇观凝望,磋讶感叹。

然而,参观奇观其实只需一眼,感叹之余,可曾得到什么启示?也许,大自然才是
曲高和寡,凡夫俗子只能望洋兴叹?

游船已经又开始移动,在这自然奇迹面前,人甚至没有机会留连忘返。


2006-8-24 12:3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3  

Black and yellow, Negro and Amazon

第 1 幅
black water

第 2 幅
yellow water

第 3 幅

第 4 幅

第 5 幅

第 6 幅


2006-8-24 12:5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4  A Trip to Amazon

A Trip to Amazon --- 樵小不点

        The Amazon: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longest rivers in the world.  It is amazing how one river can be so great and powerful when it is so near the equator. You’d think because it is so hot there, any water would dry up in, well, a matter of seconds? Minutes? Hours? YOU’RE ALL WRONG!! The equator is not only the hottest place in the world, but it is also the wettest place in the world. SO, when it is the wet season, the Amazon’s width can be 24.3 miles long! Also at it’s draining basin (where, when it rains, the water goes into it) it can be almost, in the rainy season, 202 miles wide! Pretty amazing, yes? Well that’s not all. Because it has so much water, the Amazon is a perfect place for plants! And because so many plants are there, it’s a perfect home for animals! And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animals, they eat the fruit and spread the seeds. And because they spread the seeds, there are even more plants. And because of that… well you get the picture. But that’s not all that happens in the Amazon!

The fishing’s great, too! When I went there, it was like the minute you put your hook in, a fish would bite it and you had your prize. Just don’t put your hook too deep. I learned that the hard way. I put my hook very deep, thinking that it would be easier. I was wrong. I didn’t know something bit because I couldn’t feel it, and I wasted 20 minutes doing nothing! I warn you fishermen, don’t do what I did. It would be a real disappointment. BUT, the second time I went fishing, it was a fish frenzy! Minute you put the hook in, there you go, a fish! We caught a grand total of 42 fish! It was a big variety, too. We caught beautiful red-bellied piranhas, sleek trout, heavy catfish, and flat anchovies. The piranhas were beautiful, but they were ruthless, and dangerous. They had teeth and ate meat! How’s that for a creepy thought, huh? Ravenous fish sneaking up on a swimmer and tearing him to pieces, blood everywhere, well you get the picture. Pretty nifty fishing, eh? They also tasted very, very good after we caught them. ;)

The food had it’s pros and cons. It was delicious! Bananas in caramel, Brazilian style chicken, omelettes, rice… MMMMMMMM… The only thing was there were thieves. Thieves!, you may think! I’d better keep my money safe! No, No, not that kind of thieves! You see, there were a lot of parrots in the Amazon, so these annoying little parrots kept showing up in the middle of breakfast and stealing our food! At first it was fun, but then it got annoying because we couldn’t eat our food, so we shooed them away.  . They were also rude! Instead of just picking the food up and flying away, they would stay on your table and pick form your plate! They even sit at your table and sat there like they were kings and queens! Ewww… disgusting right?

The animals there are also pretty cool. There was a whole load of monkeys. We mostly saw two kinds. There was a black one with a very long tail, and a red one that looked like a mini-orangutan. Warning: spiritual or physical contact with wild black monkeys will either cause immediate craziness or loconess. I’m serious! Besides us, there were still other visitors. A girl had her hair messed and almost peed on and a guy had his hat taken. Also, the monkeys would follow everybody around! They were also very, very rude eaters. I saw them in action. It wasn’t pretty. Watch out, for, the monkeyes.

We also took a trek through the jungle. Boy, it was dense! It was almost like night. There were three layers of the forest. The lowest one is called the understory, the reason is quite obvious. Then there’s the canopy. Why is it called that? I just told you! It’s because all the leaves on the trees were like well, er, a canopy (whatever, same name) that blocked out the sun. The third layer was called the emergent. Basically, It’s where air emerges into the skies. Not only were there a lot of plants, there were also a large variety of plants! Rubber tree, cocoa leaf, moss, Venus, jungle jar, trees, ferns, and a LOT more! The trees were like a sheer wall that blocked against anything! There were also humongous ant and termite nests! The termites were like a coating for a tree, so brown and weird-looking. The ants were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thing, just black. The nests were over two meters long!!! We even saw trees that could make rubber! Here’s how it worked. You scratched the tree with a knife to make a crack, and then sap would come out. Put a small can underneath the stream of sap and wait until it was full. The sap will dry quickly. Soon, you had a can full of rubber! There was also a type of ant that made, are you ready?, perfume! Yes, perfume! All you had to do was crush the poor little ants and they would make a wondrous smell (SAVE THE ANTS!).  

Also at night, we took a canoe out to spot caimans (Imagine Godzilla’s size divided by 10, then shaped like a crocodile). Pretty soon we were on a clue. We spotted a caiman eye! We knew it was a caiman eye because our guide told us that caiman eyes can glow in the dark. We immediately rushed to the spot. We got closer…and closer…sweat started pouring down my back…just a few feet away…croak…croak. Oh come on! That is so not fair! It was a frog!!! Oh well, it was a gigantic frog though. I will give you the measurement. (New line)
*-------------------------------------------------------------------------------------*      *-* that’s how long it was. So sorry that it wasn’t a caiman though. 
But there was more excitement to follow! Not only did we see the humongous frog, a fish jumped into our boat.  =p. Still upset that I didn’t see a caiman, though. *_* Oh well, it was still pretty fun!

We also took a river cruise around and went to an Indian village. It was very beautiful while we were riding on the boat. The Negro river (a.k.a black river) joined the Amazon river (a.k.a yellow river) and it was a spectacular sight. There were yellow and black blotches everywhere! There was also a perfect line of black on one side and yellow on the other. It was so much like a painting! The Indians were kind of strange (compared to us). They wore minimum clothes, and they had tribal dances and songs. They also, quite obviously, spoke a different language. My dad danced with an Indian. Good thing: exotic experience. Bad thing: I found out my dad dances really bad. Doesn’t the Amazon sound so exciting? :]]]]]]]


2006-8-29 23: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5  

上周我家小不点SAT成绩回来把他老子都吓一跳,这周又被个蓝带学校录取。忒高兴,
显摆一下,各位勿笑。

第 1 幅
这鸟上桌子抢吃的

第 2 幅
寿星老猴

第 3 幅
ED从河上抓的野猪,被豹子追的窜进了宿站


2006-8-29 23: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46  

醉雷公:

游记就完啦?没沿着黑河一直往上,去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看看?


2006-9-3 12: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7  

没写完哪。

结尾

亚马逊大,所以一声不响。亚马逊大,所以不需要满世界去倾诉,我是条好河。

尽管黑河水冲来仍然带著本色,亚马逊河却波澜不惊,向着自己原来的方向继续流。

最后,亚马逊把世界上最多的淡水带入大海。


2006-9-3 13:4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uileigong

#48  

8 亚马逊的桥

----巴西旅行记

黄昏时分,游船在玛瑙斯前面放慢了速度,好让人们从水面上欣赏亚马逊河畔玛瑙
斯城市风光。

太阳已经西沉。赤道附近的太阳,白天晃眼,到了黄昏时分仍然有其特殊的亮。夕
阳的阳光中滤出了金红的色调,在热带雨林不染的天空上任意涂抹,给平静的亚马
逊水面上又添出了另一番迷人。

船码头的平台上堆着山一样的集装箱。码头前,两艘巨大的轮船。这都是正经的海
轮,亚马逊河的大水可以让海轮直接开到玛瑙斯。

更多的是小一点的客轮。ED过来告诉我,这些客轮大部分的船舱里面只有几排柱子。
旅客乘船自带吊床栓在柱子上。班船顺流而下一直走到亚马逊海口的伯来姆,下水
五天,回来上水则要七天。

玛瑙斯没几座高楼。水边城市的轮廓里,既有富裕的花园洋房,也有很简陋的版房。
密密麻麻的板房,不大的方块层层叠叠,很多就是由几根柱子支在水面上。此时,
暖色调的玛瑙斯座落在平静的亚马逊河畔,让人觉得放松,闲散。

黄昏时分,忙碌了一天的城市和城市居民可是下班休整。自家门口板房前面的平台
就成了跳台,赤膊的小男孩们聚在一起跳水嘻戏。下班的人回来,窗口里有女人探
出头,还有小姑娘从门里面跑出来,后边跟着欢蹦乱跳的狗。

ED指给我看,亚马逊河上有许多加油站。玛瑙斯是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因为河
运接海运的方便,这里成了电子工业生产的基地,产品除了巴西南美,远销世界许
多地方,见到的海轮就来自北美和欧洲。可是,由于政府为防止雨林破坏限制城市
扩张,因此许多工作人员住在河对岸的几个卫星小城。上班下班,乘轮渡,还有水
上出租,因此需要加油站。


2006-9-5 13:1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9  

小樵,

昨晚跟了你一个帖,没了。

简单点吧:巴西的可耕地比中国大陆还多,却只有一亿人口。

中国人有多少?

亚马逊河岸,少有人烟,要桥做什么?

而长江两头,是人满为患啊。


2006-9-9 21:4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50  

祝贺醉雷公和你家小不点儿。什么叫蓝带学校啊?给咱加州农民扫扫盲:) :) :)

------上周我家小不点SAT成绩回来把他老子都吓一跳,这周又被个蓝带学校录取。忒高兴,
显摆一下,各位勿笑。


2006-9-10 01:3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