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取名種種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外逸士
时间:
2010-12-5 11:23
标题:
取名種種
中國人給孩子取名大有講究。對同一輩人或取邊傍字首相同﹐如蘇軾蘇轍﹐及紅樓夢裡的賈蓉賈芹﹐都是艸字頭﹔或取同一個字﹐作為名字中的一個。如有的族譜裡﹐有六十個字。第一代人同輩中﹐取第一個字作為他們名字裡的一個字。所以這個族裡的同輩男性﹐除姓相同外﹐還有一個字相同。如果兩個同鄉人的名字是這個情況﹐儘管可能不認識﹐但基本可說是同族同輩的。到第六十代﹐完成一個循環﹐再從頭開始。
現代人為孩子取名就亂取了。這裡還分父母有知識有文化的﹐和父母無知識無文化的。如屬於後者﹐男孩的名字可能是阿狗﹐阿三等俗名。如果老大是女兒﹐就會取跟弟﹐招弟等﹐希望接下來生個兒子。既然父母無知識無文化﹐取這種名字也不能怪他們。問題是有的父母算是有點知識有點文化的﹐在文革中就取紅衛﹑文革等作孩子的名字﹔現在居然有許多人給孩子取名叫世博。非但無聊﹐而且庸俗。那些爸媽命名為紅衛﹑文革的孩子長大後﹐自己到派出所去改名。這不是增加派出所的工作負荷嗎﹖
有人給孩子取名從字典裡找了冷僻字。不知這種家長的目的何在﹖如果要想難難老師﹐在現在老師水平普遍低下的情況下﹐倒也成功。據說﹐一個學生的名字裡有個冷僻字﹐老師讀不出音來﹐提問時就繞開他。這個學生就少開許多紅燈。後來一個老師不怕麻煩﹐從字典裡找出讀音來﹐以後就經常提問他。那個學生就被動地辜負了他爸媽為他找冷僻字作名字的一片苦心。
現在為孩子取名應該雅俗共賞。譬如說“文英”﹑“士琪”等都可算是雅俗共賞的。有學問的作家在文學作品裡取名也應該有個講究。如水滸傳裡有個鐵叫子“樂和”。因為鐵叫子精通音律﹐所以他奏出來的樂曲是和諧悅耳的。“樂”字在姓裡應該讀作音樂的“樂”yue。如果有人讀作快樂的“樂”le﹐那就是無知之輩。總不能把水滸裡的“樂和”解釋為“快樂和氣”﹐就不能是鐵叫子的名字。
還有個取名的大忌是取個常用詞語作名字﹐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如有人取名叫“文章”。在下列說法裡﹐大家就不知道是指人﹐還是指作品﹕“壞文章”﹐“這文章怎麼啦﹖”
作者:
xyy
时间:
2010-12-6 15:58
有朋友姓“樂”,在國內時就被呼作le××,出國後,護照上赫然就姓了le。
我問他為甚麼,回說別人叫我le××,我總不能不搭理吧?我說你乾脆le(勒)死算了。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www.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