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今天我是李清照 [打印本页]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14:26 标题: 今天我是李清照
今天我是李清照
很多年前,我写了一首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又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我们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我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时至秋天,满地落叶,北雁南飞,我站在窗前,堵物伤情,不由自主的写了这首词。
没想到,这首词在以后的百千年里,竟然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更没想到,在一个叫什么伊甸的乐园里, 有两位先生为此打架。 他们好像也是中国人, 说着我听不太懂的中文,却非要把我的词用另一种语言写出来,这种语言有点像我研究过的金石,所以我大概还能看懂。
他们把各自的译本贴在伊甸园里后, 就开始打架, 一个人非要骂另一个人。围观的老百姓说, 那干吗不让李清照自己看看, 问她喜欢谁的译本?
我仔细看了后, 觉得廖康大人虽然语言华美, 还加了很多一般人不常说的之乎者也, 却根本不像我写的词, 第一句就让我起了一身鸡皮, 他说:
多么冷啊, 多么孤独啊,多么。。。。。
我找不到安慰啊
好像我是一个怨春的少妇,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无奈地想象这他和二奶寻欢作乐的景象。
廖康说老逸士英文不好, 也许吧。 可是老逸士的翻译却象是我写的,第一句我就喜欢,虽说钢硬一点。我虽然悲苦,却不哀怨,更不痛哭流涕。老逸士有一种风骨,和我很像。他还把我那种苍凉入骨的无奈翻出来了。我写词时特别讨厌之乎者也,只用最通俗简单的字,最直接的生活用语。
大家让我给个断论,我说廖大人是学者,却不具备诗心,那种文字上的完美全然代替不了诗人的精神和气韵。老逸士是诗人,他的文字也许粗糙了些,但有我渴望表达的那种悲情和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凉。
我特别喜欢老逸士的这几句, 简单直接,我就是这个意思:
Two or three cups of light wine, how to fend the evening wind so strong?
The wild geese pass─I feel heart-broken─since they are my old acquaintance.
All over the ground the yellow flowers in heaps.
Languished as I am, who will now pick them?
作者: 忍忍 时间: 2009-10-13 15:59
Originally posted by July at 2009-10-13 11:26 AM:
今天我是李清照
很多年前,我写了一首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
七月,
你是不是把李清照看成孙二娘了。

我想她更接近林黛玉。
区别是一个有文化的贵族小姐,和一个没文化的井民村妇。
seek,seek, 在我这里过不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孙二娘是不在乎“满地黄花”。。。倒是林黛玉老要摘花葬花滴。。。


廖老师不翻是0分,可是SEEK,SEEK, 俺要给负分滴。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就是多愁善感。柔肠,愁肠也。。。
她是不是又再嫁了?她以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能像我们这样坚强,飘扬过海,来美国这里插队落户?

作者: 一元 时间: 2009-10-13 16:26
Originally posted by
忍忍 at 2009-10-13 08:59 PM:
七月,
你是不是把李清照看成孙二娘了。

我想她更接近林黛玉。
区别是一个有文化的贵族小姐,和一个没文化的井民村妇。
seek,seek, 在我这里过不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噢噢,好像是这样地,七月这里移情是否到位好像值得推敲,七月似乎想的是梁红玉
,把廖康想成李师师
,两者得往中间靠靠才是李清照嘛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0-13 16:32
这种语言有点像我研究过的金石,所以我大概还能看懂。
哇哦!!!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0-13 16:35
据我猜想,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年龄一定不小啦,从接近程度来说更近乎老先生是个老妇人了。不像能站在讲台上好两个小时的身板。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0-13 16:38
七月这儿这样说,差矣------
却道天凉好个秋,那不是李清照此时此刻的心情。
尽管而今识尽愁滋味可能是一样,怕上层楼也是一样。
但其悲苦程度则相去甚远。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10-13 17:20
李不是母夜叉,也不是林带鱼。请看这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刚烈激越,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所谓豪放派,无一能过。愧杀古今多少男儿。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20:16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9-10-13 10:20 PM:
李不是母夜叉,也不是林带鱼。请看这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刚烈激越,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所谓豪放派,无一能过。愧杀古今多少男儿。
太阳知我也。我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说得对,李这首词是血泪之词,一点也不闺怨。老廖这次不像李师师,倒是像极了周邦彦。老逸士的翻译感情强烈,很dry, 有老妇人那种骨节怦怦作响的痛声。
而且,这首词的音响是最大的特色,seek, seek很符合一开头一连串的声词。
作者: 忍忍 时间: 2009-10-13 20:36
God, is it 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么翻?难道是: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20:38
Originally posted by
忍忍 at 2009-10-14 01:36 AM:
God, is it 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么翻?难道是: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seek, seek是不够好,但我没看到更好的。不论如何,这个比so,so, so, how, how, how的句式强太多了。
作者: 忍忍 时间: 2009-10-13 20:40
Originally posted by July at 2009-10-13 05:38 PM:
seek, seek是不够好,但我没看到更好的。不论如何,这个比so,so, so, how, how, how的句式强太多了。
Is "Seeking upon seeking" better? 
See even I can translate something better.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20:45
Originally posted by
忍忍 at 2009-10-14 01:40 AM:
Is "Seeking upon seeking" better?
See even I can translate something better.
我没问题,老逸士同意就好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10-13 20:51
Instead of "seek, seek", how about "wandering, wandering" or "seeking, wandering, wandering, seeking"?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9-10-13 22:23
"多么冷啊, 多么孤独啊,多么。。。。。
我找不到安慰啊
好像我是一个怨春的少妇,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无奈地想象这他和二奶寻欢作乐的景象。"
冷、孤独、苦闷、找不到慰藉,难道就只有失恋或望夫这两种原因吗?诗人没说原因,我也没译出原因。倒是逸士译了个原因:“since they are my old acquaintance”, 他用的还是单数。你要把逸士的意思演义成人鸟恋吗?我想你不会,玛雅没准会;-) 但你为什么要那样演义我的翻译呢?
如今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上,有人可以把自己描绘得年轻漂亮,有人可以自以为才俊无双,有人可以自吹是公主格格,有人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美女诗人。Enjoy your euphoria. Just don't expose yourself. Not everyone can keep a secret.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23:01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9-10-14 03:23 AM:
"多么冷啊, 多么孤独啊,多么。。。。。
我找不到安慰啊
好像我是一个怨春的少妇,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无奈地想象这他和二奶寻欢作乐的景象。"
冷、孤独、苦闷、找不到慰藉,难道就只有失..
老廖你不要太过分发挥,这和你是谁根本不搭界,我只是不喜欢那种so,so, so,how,how,how的句式,这种句式和李清照太不像。我喜欢逸士的是因为这和我心目中李清照更接近。就像我不喜欢林语堂的译本,更喜欢杨宪益的译本一样。和他们是谁根本没关系。
诗歌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感觉,我说了你的英文很好,但这不是我欣赏诗歌的唯一条件。
写作是为了自己,很多人也根本不喜欢我的风格,我也不会非要让人家喜欢我。
既然逸士大擂台,你迎战了,就要让别人说三道四吗。任何人都看得出,我也是真真假假,一面搞笑,一面说些我的观点。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9-10-13 23:13
你喜欢不喜欢,我根本不在乎。你认为谁英文好,也未必就好。你说什么都可以,只是不要无中生有,把什么怨妇、二奶塞过来。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3 23:15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9-10-14 04:13 AM:
你喜欢不喜欢,我根本不在乎。你认为谁英文好,也未必就好。你说什么都可以,只是不要无中生有,把什么怨妇、二奶塞过来。
我是半开玩笑,半认真,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你不要太较真了。
作者: 忍忍 时间: 2009-10-13 23:47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9-10-13 07:23 PM:
冷、孤独、苦闷、找不到慰藉,难道就只有失恋或望夫这两种原因吗?诗人没说原因,我也没译出原因。倒是逸士译了个原因:“since they are my old acquaintance”,他用的还是单数。你要把逸士的意思演义成人鸟恋吗?我想你不会,玛雅没准会;-) 但你为什么要那样演义我的翻译呢?
如今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上,有人可以把自己描绘得年轻漂亮,有人可以自以为才俊无双,有人可以自吹是公主格格,有人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美女诗人。 Enjoy your euphoria. Just don't expose yourself. Not everyone can keep a secret.
廖老师你过了。
怎么也不能对女孩子们说这样的话。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9-10-13 23:53
那是她说的话。不过你提醒得好,这次打擂台,我多次言语冲撞。上网多年来,第一次失态。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0-14 07:45
嘿,我曾写过一篇不肯过江东之别解,得了个啥子网络征文三等奖。
要点是不肯过江东是个人意气不足为训。
作者: July 时间: 2009-10-14 09:57
正像廖老师说的, 文字揭示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在网上, 还是看文字吧, 自恋意淫心地善良纯正,心胸开阔与否水平如何大家都能看出来的。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10-16 19:50
廖君从来都是网上君子,有目共睹有耳皆闻,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以真名实
姓行走于虚拟天地。
最近或许有些心烦,哪个的人生行事又能一如既往风调雨顺呢,不论如何,应该理
解,可以理解。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9-10-13 23:53:
那是她说的话。不过你提醒得好,这次打擂台,我多次言语冲撞。上网多年来,第一次失态。
作者: youming 时间: 2009-10-16 20:04
凡是以真名实姓或者固定笔名行走于虚拟天地的人,我都佩服。如海老、廖康等,都是性情中人,感觉更加真实!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9-10-17 11:27
廖康这次的练笔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完整译本,颇具功力,可以和先前四家的译本并列。老逸士只是找到三个字先声夺人,其它只是对杨译的守成、改良甚或改劣。大家若有兴趣还是尽量搞出独创的完整译本。也许只有通过多个译本才能尽释原作之美。拜伦的《哀希腊》就有过许多不错的译文。苏曼殊的“长夏尚滔滔,颓阳照空岛”是我目前唯一记得住的一句,但其它文本也都各有高招的。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9-10-17 11:57
These words coming from you, Zhu Xiaodi, mean a great deal to me. I am happy that my translation is appreciated by one who has made more achievements in English writing than me.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xiaodi at 2009-10-17 04:27 PM:
廖康这次的练笔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完整译本,颇具功力,可以和先前四家的译本并列。老逸士只是找到三个字先声夺人,其它只是对杨译的守成、改良甚或改劣。大家若有兴趣还是尽量搞出独创的完整译本。也许只有通过多个..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9-10-18 12:00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9-10-17 04:57 PM:
These words coming from you, Zhu Xiaodi, mean a great deal to me. I am happy that my translation is appreciated by one who has made more achievements in English writing than me.
哪里哪里,太客气啦。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www.yidian.org/) |
Powered by Discuz!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