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读英伦随笔 ,教学版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原创]读英伦随笔 ,教学版

多年前在蒙特雷国际研究生院的年度旧书展销会上得到三本日语注释的英文散文集,一直没看。我完全是被书皮的装帧吸引的,具有日文版书籍的素朴简洁,拿回来以后就放在车库里了。其中一本叫做England in Sketches。 最近为了坐公交解闷而随手拿来带在车上看。

What did I get at this activity? Where was it held?
Why did I get them?
Why did I do with one of them recently?

作者是个当代人物,名叫Peter Milward。网查无中文译名,可见并非大家。姑且叫米彼得吧。百家姓的109位就是米姓。名人有北宋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 米彼得出生于1925年10月12号,是一个耶稣会教士兼学者,主攻英国文学。多年担任日本上智大学英国文学教授。发表过大量有关莎士比亚的研究文章。

Who is the man?
Why did I give him this Chinese surname?
What does he do?

这本书我先想成叫做《英伦随笔》,但是作者对书名的选择有个解释,就是书中有他自己的风景素描插图,所以还是叫做《英伦素描》好。全书收入九篇游记,是作者1972年暑期带领一部分日本师生到英国进行的实习之旅的观感。这九篇游记的题目分别为:1 英国之门,2 三贤之家,3 英国腹地,4 乡村寺院;5 古老大学,6 双堂故事,7 博物馆城,8 星罗湖泊,9 伦敦之塔。

What did I want to call the thing?
Why did I change my idea?
What is the content of this thing?  


我一打开此书就被其自然,流畅而又浅显的语言所吸引。因为我曾当过英文老师,教过泛读,自然从这个角度考虑这本书适合什么人读。我想英语达到四级的学生应该可以毫无困难地欣赏本书的文字。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19世纪以前的作家的书,因而期待着看到一些那个时候的文字,但是没想到是当代作品,从而意识到写出好的散文,并不需要使用多么有文学色彩的词汇。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散文,给学英文的大学生做作文范本挺合适。随便翻到某一页,拿眼一扫便可以判定文章的难度:词都是小词,感觉如同在读大学英文教材里的一课。

What is so attractive of this thing?
From what perspective did I regard it?
What did I think about it in the first place?
What did I realize after discovering what it really was?

此书的第一篇,英国之门,写的是他们英国之旅的第一站(或许应该是在伦敦下了飞机以后开始的文化之旅的第一站)坎特伯雷。特别吸引我的是开篇的段落,因为我现在看英文书,时不时在脑子里把所看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似乎是弥补在美国看中文书的不足。这里的第一段,就以一个很普通的词展示了一个翻译的小难题。在这段话里,home  和homely 出现多次,而homely这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义。网友说说翻译的时候要避免重复,不要总是使用“家”和相关的词。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认为这个重复是作者有意所为,因此是一个具有意义的修辞手段。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一个翻译难点,因为在中文里,几乎很难完全保留这个home词根。勉强翻译成这样:

What i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ing about?
Why was I attracted by it?
What difficulty did it present?
What is a proposed solution?
What was my approach?

“如果说每个英国人都有一所城堡的话,那就是自己的家”。不错,坎特伯雷就是一个很“如家”的地方。它是我们在英格兰短暂旅行中安家的第一个小镇,或城市(因为它有一个大教堂)。这儿的所有房屋都温馨如家,并且很多房子都很古老 —— 我是说在希特勒的轰炸中幸免被毁的那些房屋。这里的人,言谈举止也平易如家人。他们中很多人年岁已高,而精力却出奇地旺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时间和家的感觉是并行不悖的:房子和房主越老,家的感觉就越深。在英格兰,比坎特伯雷更古老的城市已经没有多少了。”

Translate the first sentence in quotation. Does it ring a bell?
In this paragraph, how is Canterbury characterized? Sum up at least three details.


我把这段话放到中文网站让大家翻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的网友解释成,哪里有城堡,哪里就是家。我不能苟同。英谚的意思不是看到城堡便是家,而是说家如城堡,提供安全,舒适,温暖。虽然中国文化里,城堡这个词不具备温暖舒适的因素,但是在具体使用的场合,在这个上下文里,这种意思还是可以体会到的。词义随上下文。

在本文中,这句英谚还有作者赋予的修辞意思。因为坎特伯雷原来是个城堡。所以作者用这句话起笔,重点在渲染坎特伯雷的 homeliness。他是说,我来到一个古代的城堡城市,但感觉到家一般的氛围。

What is my opinion about some internet friends' interpretation?
What is my interpretatio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城堡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What is my opin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 quoted sentence in the paragraph?


随着作者的描述,我了解到坎特伯雷的古城墙还在,虽然不是像荆州一样完整。一个景点,西门,已经是孤立的城门一座,跟前门楼子一样。在youtube 上看到,过去可以单向通车的西门楼,现在已经禁止任何车辆通过。作者去的时候,不但可以通车,也不阻拦行人,行人走的话,必得“自负其责”。这句话一看录像就明白了。原来那城门道路的 宽度,只有一辆双层大巴的轮距。大巴通过的时候要慢慢开。门洞里有大巴的时候,车与墙壁的缝隙仅能容身。

What was the situation of the city walls in Canterbury?
Why must pedestrians 自负其责?


2017-3-3 11: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