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读书小札|葛校琴教授: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nghuzhai

#1  [转载] 读书小札|葛校琴教授: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

读书小札|葛校琴教授: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
原创2017-02-26上海语言学通讯上海语言学通讯

重读葛老师的文章,向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致敬。上海语言学通讯特别选择了两篇论文,作为读书小札,表达对已故学者最真挚的追思怀念。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
—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

摘要: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视阈出发,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追随潮流也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论范畴。这种研究上的错位是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文章认为,后殖民视阈的归化/异化其内涵、论域都有明确的所指和定位,是取归化还是取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跟风。


1
选题价值
在国内主要的翻译期刊上,论述归化/异化的专题论文不少,而在论述其他翻译问题时涉及到的则更多。但是,多数论述似乎都没有跳出传统翻译论的视阈,将归化/异化仍然圈定在对文本的语言学认识范畴,进行单向的规定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受社会哲学思潮和文艺理论批评的影响,西方就归化/异化的讨论其视域、向度皆已发生变化,其研究不再停留在翻译内部,如语言、语言文化、文体风格等如何进行归化/异化转换这种提供翻译技巧的规定指导性探讨上;而是拓展到翻译外部,如翻译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大文化如何发生互动的一种描述—— 解 释性研究上来。因此,跳出文本中心主义的纯语言转换的单一视界,成为结构主义之后,尤其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2
国际翻译界归化研究“视阈”与“指向”
首先研究者调查了权威工具书《翻译研究词典》中对于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定义和文献来源,抓住“施莱尔马赫——韦努蒂”的理论源流关系。以此为线索,阐释了韦努蒂《译者的隐身》、《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这两部关键文献的要义。
文中谈道:福勒1992年在对现代日本小说英译的研究中发现,美国一些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出版社,出版了不少日本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但是这些小说都是经过了精心选择的,集中在为数相当少的作家身上,如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80年代后期,对于普通西方读者,《雪国》被认为是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作品:难以捉摸,迷雾一般……美国出版商经过选择并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由此确立了日本小说的英译典律,这一典律建立在一个明确固定的日本形象:雅致、无言、难以捉摸又凄楚忧郁。这一典律所实施的文化定型超越了英语世界:它不仅决定了英语读者的趣味,也决定了整个西方世界对日本小说的口味。
初步结论:归化翻译,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塑造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一切弱势文化都得听命于英美强势文化的摆弄,归化的翻译成了殖民者和强化殖民意识形态的共谋。换言之,归化不仅帮助殖民者散播话语权,实施文化侵吞,而且在殖民一方的意识中不断强化他们自我(他者)身份的认同。由此可见,归化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翻译批评中遭到译论家的指责和唾弃。

3
国内归化翻译研究的“视阈”与“指向”
葛校琴教授先从翻译史梳理中回顾了鲁迅“硬译”翻译策略,发现鲁迅意图招致误读,最终硬译的倡导湮没于国内归化论的喧嚣声中。后来的神似论、化境论都是归化论的延伸,而且总是归化占上风,虽然大家都赞成作品要保持洋味。作者特别强调:鲁迅要维护的恰恰是“忠实”这一最高标准,“宁信不顺”正是反驳当时“顺而不信”的“归化”翻译。因此,特别有必要区分: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和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前者是规定性的,后者是描述性的;前者是源语言中心论,后者是目标语中心论。
第二步,葛校琴教授批评了当下国内翻译研究同行追风译论时髦,对异化的鼓噪。作者指出:标举异化论者抹去了归化/异化实施中的区域性差异,将民族中心主义所适用的时间性和区域性予以消解,使民族中心主义意识抽象化、普遍化,误将民族主义等同于霸权主义。国内译论界部分同行将异化作为一种翻译规范提出,试图以此来规约具体的翻译实践。这些观点把归化/异化的辩论倒置于传统译论中反复兜圈子。因此翻译研究总不能摆脱老的套路,时常给人一种随风倒的感觉。

4
西方“异化”的认识基础
作者挖掘了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认识论基础——解构主义思想。解构主义认为文本的意义不确定非同一的,意义永远是有差异的和被延迟的;不论是文本还是译本,都是派生而非原创。翻译应该表现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并提供实现和研究差异的场所。同时,后殖民主义译论家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基于同一性、确定性的归化翻译传播英美文化和英美意识形态,体现了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交流。异化的翻译实践就是通过保留异质成分,破坏或者毁谤(abuse)目标语文化的规范,故意用不通顺,不流畅,不透明的非惯用表达。

5
中西方“归化/异化”的比较
作者首先给中西方“归化/异化”予以定位:西方研究基于后殖民视阈,国内执行一贯的语言学视阈。二者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错位。
1, 当下视阈的归化/异化内涵变化。传统忠实标准主导下的归化是源语言为中心论,而后殖民主义抨击的是趋向目标语中心的归化。同时,异化所指也发生变化。当下异化最援引的案例的是庞德翻译中国古诗词的“误译”和纳博科夫严格直译普希金作品《叶普盖尼·奥涅金》。异化被视为后殖民语境中抵抗透明翻译的手段,既反对源语中心论将译文置于从属地位;又反对将翻译透明,让译者隐身的目标语文化中心论。异化的翻译既偏离原文,又偏离译文之常规,它是原文本的再生,又是目标语文化中的异己。
2,后殖民主义的论域有明确的定位:以强势文化为预设背景,以弱势文化译入强势文化为讨论对象。葛校琴教授特别提示,盲从西方“贬归化,扬异化”的态度取向可能对颠覆译语规范,破坏也许本来就不堪一击的目标语文化,不经意间成为文化殖民主义者的同谋。
3,异化策略看可以作为与西方强势文化抗衡的手段,但是历史上异化翻译少之又少,甚至受到严苛批评。尤其是评断性、规定性翻译研究盛行,对翻译行为的社会文化功能缺乏认识的时候,异化翻译难以得到认同。
小结:不能单纯从语言转换角度看待归化/异化问题,当下讨论应该持有更广阔的视阈。必须考虑特定背景下二者的特定所指,不能一味地跟风。在后殖民理论视阈下的归化/异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http://chuansong.me/n/1607394652428


2017-2-26 19: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