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我是火焰非刀剑(二)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章凝

#1  我是火焰非刀剑(二)

我是火焰非刀剑(二)


章凝

五、

我以为哪一个都是真正的贝多芬,我们现在探讨的是究竟应该偏重哪一个。历史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贝多芬,一个为推翻封建王朝而欢呼雀跃,另一个和帝王将相过从甚密,与封建体系水乳交融。这两个贝多芬共生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不错,贝多芬是一个启蒙主义者,政治观念进步且成熟,正义、平等、自由等人文思想根深蒂固。但终其一生,贝多芬与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皇室、众多贵族之间的关系,用如鱼得水来形容恰如其分。从波恩的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廉、华德斯坦伯爵,到维也纳的李希诺斯基亲王(Lichnowsky)、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 )等,贝多芬艺术生涯的每一步,后面都带有王公贵族协助扶持的身影。后者提供给他金钱、食宿、学生、沙龙、音乐会场所、人脉关系及社会地位,并亲自演奏、推广他的作品,甚至给他义务当差作不支薪的秘书如格莱辛斯坦伯爵(Gleichenstein)。这些思想开明、文艺修养高深的贵族精英们对贝多芬的帮助提携可谓无微不至,令人感动。贝多芬最后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他们也功不可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几位贵族并不是在贝多芬已经功成名就之后,才来附庸风雅和他套近乎的,而是在他远未取得公认的成绩之前,即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主动前来提供帮助。贝多芬的伯乐除了他少年时的恩师柰弗,就属华德斯坦和李希诺斯基了。华德斯坦认识贝多芬时,后者还只是个17岁的半大孩子,并没有写出与莫扎特同龄时相似水准的东西。换句话说,贝多芬不是神童。但华德斯坦慧眼识珠,最早将他与当时音乐界的偶像人物莫扎特、海顿相提并论,并发出惊人预言:贝多芬将影响整个音乐世界。华尔斯坦说:“无论如何,我要帮助这个有才华、有朝气的年轻人,使他成为最有前途的作曲家,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多年的好友魏格勒(Wegeler)在日记中写道:“起先,贝多芬在艺术事业上得到的最热心、最重要的资助者,是华德斯坦伯爵。他是年轻选帝侯的宠儿与侍从,地位十分显赫,以后是维尔斯贝格骑士团的指挥官和奥国皇帝的大臣。他不仅是位鉴赏家,而且是位音乐实践者。他以各种方式支持了我们的贝多芬。贝多芬从他那里得到了大量经济上的帮助。通过他,这位年轻天才的才能得到了发挥。”艺术修养是素质而非美德。华德斯坦不但有伯乐之才,更有鲍叔牙之贤:他资助贝多芬以金钱,不是将同情怜悯挂在脸上,更不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施舍姿态,而是很有分寸地借着贝多芬的雇主选帝侯,以工作奖励或例行赏赐的名义进行。充分照顾到了少年受惠者的的自尊心。除去经济上的慷慨资助,华德斯坛将贝多芬引进贵族社会及上流文化圈,这大大扩展了年轻音乐家的眼界,积极促成了他的思想成长。华德斯坦帮助贝多芬的另一重大行动是利用自己作为选帝侯亲信顾问的影响力,将贝多芬介绍给了当时欧洲乐坛第一人海顿,促成了他去维也纳留学深造,一切费用由波恩宫廷支付。这一去如矫龙入海,贝多芬就此于维也纳安家35年,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千古伟业,但却再也没能回归那让他梦牵魂绕的故乡波恩。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值得一提:这位华德斯坦伯爵不但是一位乐坛预言家,同时还是一个铁杆保皇派。作为保守的条顿骑士团的统领,他对法国大革命深恶痛绝,迷信神圣罗马帝国的武力,几次三番越权劝说弗兰茨二世(Franz II)去和法兰西开战,最后因此惹恼了皇帝陛下,被撤职流放。可他仍不死心,一面联络法国的死地英国,一面散尽千金组织私家军队,想要亲自上阵去和拿破仑对垒,荡平法兰西共和国。只可惜勇气可嘉时运不济,结果是军队没建成,自己却破了产。穷困落魄潜回维也纳,还要东躲西藏以逃避债主。自波恩一别,十余年来两人没什么联系,个人忙个人的,一个忙着作曲,一个忙着消灭拿破仑。现在听说了故人的凄凉现状,贝多芬心里挺不好受,可又帮不上什么忙,爱莫能助,只有将新近创作的《第21钢琴奏鸣曲》题献给昔日的恩公兼老友,聊表怀旧和关切之情。这就是著名的《华德斯坦奏鸣曲》的来龙去脉。

小插曲里面有大文章:作品号为53的《华德斯坦奏鸣曲》与作品号为55的《英雄交响曲》创作于同一时期,都是1803~1804这两年间。《英雄交响曲》原计划题献给“革命英雄”拿破仑,《华德斯坦奏鸣曲》却题献给了“反革命头目”华德斯坦。不了解贝多芬的人会因此以为他是个机会主义者,共和封建两头下注左右逢源,最后不论哪边得势了自己都会有好果子吃,至少不会被划为阶级敌人。其实这矛盾之举不过是体现了当时贝多芬政治立场的不确定性。对于政治问题,他从来都不是爱憎分明,黑是黑白是白,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华德斯坦奏鸣曲》的音乐形像朝气蓬勃,故又名《黎明奏鸣曲》。可是在接到天才故人的友情题献后,华德斯坦的人生却日趋黄昏。命运的无常诡异正在于此。1823年,一代名爵华德斯坦于维也纳郊外的一个贫民收容所屈辱地死去,不过他可以暝目了:一是仇敌拿破仑已于两年前先他而去,法兰西共和国也已完结;二是30年前他对贝多芬所作的先知性预言,如今已百分之百应验;三是华德斯坦家族至他绝嗣,但华德斯坦这个名字,将伴随着《黎明奏鸣曲》千古永存。

再来看另一位伯乐。21岁的贝多芬初到维也纳,举目无亲,揣着华德斯坦的推荐信前往李府拜访,一下子就投对了门。当时维也纳文艺界的领袖,为人豪爽、爱好艺术的李希诺斯基夫妇随即提供给他食宿,领他进入当地的音乐社交圈,在上流社会为他大打广告,资助他外出巡演以扩大视野和影响,并协助他出版了作品第1号,3首钢琴三重奏。这使贝多芬赚到了急需的名气与金钱,很快就在音乐之都站稳了脚跟,为继续向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1800到1806年,李希诺斯基自掏腰包支付贝多芬薪俸,使他能够免于后顾之忧安心创作。这是贝多芬由初步成功大踏步走向全面成熟的期间,也是他高质丰产的几年,李希诺斯基功莫大焉。贝多芬称李为“我最忠实的朋友兼艺术赞助人”。在给亲朋好友的信里他写道:“说实话,在我所有的朋友当中,李希诺斯基是最真诚的。”“我必须告诉你们,李希诺斯基一直是,依然是我最温暖的朋友。我们之间偶尔会有一些小分歧,但这些分歧只会加强我们的友谊。”他在写给两个弟弟卡尔(Carl)和约翰(Johann)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The Heiligenstadt Testament)》里还特别提到了李希诺斯基,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别了,望你们互爱!我感谢所有的朋友,特别是李希诺斯基亲王和施密特教授。李希诺斯基送我的乐器,我希望你们有一个人能将它保存好,但决不要在你们中间引起争吵。如果对你们有更大好处,你们尽管将它们卖掉。”("Farewell and love each other -- I thank all my friends, particularly Prince Lichnowsky's and Professor Schmidt -- I would like the instruments from Prince L. to be preserved by one of you, but not to be the cause of strife between you, and as soon as they can serve you a better purpose, then sell them.")不要卖不要卖,卖什么也不要卖乐器,即使是唯一的财产,因为它们还有大用处。当初作为一个很不错的提琴手的李希诺斯基为了鼓励贝多芬写弦乐四重奏而送给他的这些名贵意大利弦乐器,现都保存在波恩的贝多芬纪念馆。贝多芬独步古今的16首弦乐四重奏,应该就是出自这些“李希诺斯基乐器”的琴弦吧。幸运的它们,已经成为那段不平凡历史的见证。

后来不幸发生了那个“拒演事件”:贝多芬拒绝为正在李家乡间别墅作客的法国军官弹琴助兴,而和李希诺斯基起了冲突。具体过程大致为:主人提出请求或要求,遭音乐家拒绝。这让主人有些下不来台,固请;音乐家的倔劲儿也上来了,固辞。双方话赶话,情况越来越糟,期间还有旁人进来插一脚,局面越发不可收拾,几乎造成了音乐大师和法国军人的肢体冲突。音乐家的备战武器是一把椅子,军人的是什么不清楚但不难想象。结局:不顾主人的挽留,贝多芬大怒离去,怀揣《热情奏鸣曲》手稿,连夜冒雨步行8公理──定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投宿小镇客栈,次日赶回维也纳。有惊无险,谢天谢地!如果音乐界一定也要出个普希金、伽罗华,哪怕是年轻时和他人动过刀子的巴赫,也千万不要是贝多芬。要说这事的起因,李确实难逃其疚,后人归罪于他不无道理:既然你明白贝是个特殊天才,就不该随意使唤他,不论你对他有多眷顾,施予了多少恩惠,他无论如何不是你的仆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艺术家。你花在他身上的金钱精力,全都是为文化事业做贡献,公正的历史自然会记上你一笔。当然贝多芬的反应或许也有点过度,但完全可以理解。事发时贝多芬发出的那句怒吼流传至今成了他的名言:“你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只是由于你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你这样的王公贵族现在有得是,将来也有得是,而贝多芬却只有我一个!”("Prince! what you are you owe to chance and birth. What I am, I am through myself. There has been, and will yet be thousands of princes, but there is only one Beethoven.")话说得不错,可是气头上的贝多芬一定没有想到:在这许许多多的王公贵族当中,象李希诺斯基这样衷心热爱艺术,慷慨资助贫困艺术家的大好人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百里挑一。这是前不久贝多芬自己也承认了的:“在他那个社会阶层群体里,李希诺斯基确实是一个罕见的例子。”("He really is -- surely a rare example among persons of his social class -- one of my most faithful friends and promoters of my art.")如果没有了这几个罕见的好人,世界上这唯一的贝多芬最后能否成为贝多芬,恐怕还不好说。当时李希诺斯基或许有将贝多芬当作高级奴仆的意念,这是时代的局限,后人不必苛求。总体而言,他做得已经相当不错。

此事又牵扯上了政治。作为奥地利大贵族的李希诺斯基热情接待了法国军官──当然或许他不敢不这样做,而贝多芬作为一介平民、思想开明人士,为何对法国人如此冷漠甚至仇视呢,连逢场作戏为他们弹弹琴都坚决不肯,为此不惜与自己长期的恩主兼好友决裂。他不是热切向往法国大革命的吗,他不是音乐界的革命家吗。虽说拿破仑称了帝,可是革命的成果并未因此而完全失去,《民法典》、《国家宪法》、《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等章典制度还在,自由、平等、博爱等进步思想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与欧洲其它古老封建帝国相比,法国人仍旧是革命的代表,法兰西依然是先进政体的典范。法国大军在拿破仑的统率下东征西讨,并不是为了推行殖民主义,而是为了打破奥、俄等封建王朝的联合围剿。所以这不是民族斗争,而是阶级斗争。“拿破仑持续不断的对外战争,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代表和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传播到法军所到之处。”(百度百科)法国军队所到之处传播革命火种,打破旧有封建体制,解放社会低层民众,等等。所有这些,理应为“穿着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贝多芬所喜闻乐见。岂止是喜闻乐见,简直就是梦想成真了呀。况且他的祖先为弗拉芒人(Flamand)人,来自如今位于比利时的弗兰德(Flanders)地区,族源与荷兰人大致相同。他的故乡波恩靠近法国边界,所以他从小就学习法文,成年后法语流利。日尔曼、德意志等民族国家概念对他而言应该不是特别强烈。可贝多芬为什么就是不待见这些法国来的“革命军人”,几乎视之为洪水猛兽呢?答案只能有一个:他不在乎。他不在乎你法国人是革命还是反革命的代表,他不在乎你法国的政治制度比奥地利、普鲁士的更先进还是更落后。此一时彼一时,两三年前《英雄交响曲》时期的政治狂热已经退烧,眼下他只在乎他自己,和他的音乐艺术。

两人关系断绝后又恢复,却再也没能和好如初。李希诺斯基尽了很大努力,但这次贝多芬比较记仇──很多类似情形他倒不是这样,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与人争吵后主动示好甚至赔礼道歉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李希诺斯基仍然关爱着他,与鲁道夫等一道为他的年薪张罗,虽然自己的家境已是每况愈下。李希诺斯基的晚景凄凉,健康欠佳濒临破产,却还有闲情逸致时常去贝多芬的公寓,爬上四层楼,坐在房门外听他弹琴,以此为莫大的精神享受。他告诉贝多芬的仆人说,自己能这样坐在门外听琴就很满意了。──一个人痴迷上了艺术,他就无可救药了。而爱上了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家,就象爱上了一个美丽迷人却又高傲任性的女人,教人一点没有办法。贝多芬从未请他进门,极端艺术家气质的负作用在此显现,这岂止是不近人情,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了──我真希望这个传闻不是真的,可怜的李希诺斯基。贝多芬题献给李希诺斯基夫人克莉斯婷公主(Christine)两部作品,包括《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另外还题献给李希诺斯基家族的其他成员多部作品。他题献给李希诺斯基本人7部作品,包括上面提到的作品1号、《葬礼奏鸣曲(Op26)》、《第二交响曲(Op36)》和他的首部名作《悲怆奏鸣曲》。唉,两人恩恩怨怨的这段历史,读来还真让人有些“悲怆”。

完全可以说,贝多芬一生所取得的的所有艺术成就,都离不开哈布斯堡王室及上流社会的开明眷顾(完全不似生于贫贱死于穷困的平民作曲家舒伯特)。甚至在他公开表达了对法国大革命的代表人物拿破仑的崇敬之情之后,作为后者政治上的死对头,维也纳的封建贵族们也宽宏大量地不予计较,对他的厚爱关怀不减丝毫。对此贝多芬自然心知肚明,满怀感激。虽然以他天生的自由气质和威武不能屈的品行,不可能因此出卖独立人格,做出违背自己良知和原则的事情。但波恩、维也纳金主对其长达数十年的仁慈宽厚,不可能不对贝多芬的政治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之投桃报李也完全符合正常的人性。

作为回报,除了作曲外别无长物的贝多芬所能够做的,一是直接为自己的恩主们谱曲,或为其歌功颂德,或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及双方之间的友情;二是将自己的作品题献给他们。从12岁时的处女作《选帝侯奏鸣曲(WoO47)》,到开始走向成熟的《葬礼康塔塔》、《加冕康塔塔》,直到晚期的《庄严弥撒(Op123)》、《第九交响曲》等。王公侯门、淑女贵妇的名字贯穿于贝多芬各个时期的作品(其他古典作曲家很少有这种现象),一些已约定俗成成为著名作品篇名,为后人耳熟能详,如《大公三重奏(Op97)》、《华德斯坦奏鸣曲》、《洛布科维兹弦乐四重奏(Op18)》、《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Op59)》等。如今,华德斯坦伯爵、李希诺斯基亲王、鲁道夫大公、洛布科维兹王子、金斯基亲王(Kinsky)、拉祖莫夫斯基公爵、伊斯特霍兹王子(Esterhazy)等名字,已经和贝多芬这个伟大符号密不可分。他们与贝多芬共同谱写的乐坛佳话,被载入音乐史册流芳百世。

六、

贝多芬题献给鲁道夫大公15部作品,其中Opus作品11件,WoO作品4件,几乎占其出版物的十分之一。考虑到他的约一半作品没有题献给任何人,这个比例就更高。其中名作计有《第4钢琴协奏曲(Op58)》、《皇帝钢琴协奏曲(Op73)》、《槌子键琴奏鸣曲(Op106)》、《第32钢琴奏鸣曲(Op111)》、《大赋格弦乐四重奏(Op133)》。其它几部杰作贝多芬是专门为鲁道夫所写:形式别具的《三重协奏曲(Op56)》、情深谊长的《告别奏鸣曲(Op81a)》、光辉灿烂的《大公三重奏》和崇高神圣的《庄严弥撒》。这是其他任何人──不论你是帝王、贵胄还是美人──做梦也享受不到的荣誉。这位鲁道夫何许人也,值得乐圣如此厚爱。了解一下贝多芬和鲁道夫的相互关系,对于帮助我们把握贝多芬的政治思想脉络不无益处。

神圣罗马帝国不戴皇冠的女皇、“欧洲岳母”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 Theresa)和丈夫弗兰茨一世(Franz I)生育有16个子女,其中四位皇子公主和贝多芬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约瑟夫二世(4子)、利奥波德二世(9子)、玛丽•安托内特(15女)、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廉(16子)。以下二人为利奥波德二世之子: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Franz I,长子,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鲁道夫大公(幼子)。

前面已经谈到,贝多芬曾分别为约瑟夫二世、利奥波德二世写了《葬礼康塔塔》和《加冕康塔塔》。他自11岁开始到22岁为止,整个青少年期一直都在皇弟马克西米廉的波恩宫廷当差(贝多芬的祖父、父亲分别为该宫廷的乐长和乐师),最后被公费派往维也纳留学,师从海顿。为了表达对选帝侯多年来给予自己的关怀和栽培的感激之情,贝多芬曾计划将《第1交响曲(Op21)》献给他,可后者偏偏在这时候薨了,作品最后献给了早期资助人斯维滕男爵(Swieten)。这位斯维滕男爵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忠实仆人,担任高级官方职务多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的30多年,当朝皇上一直是弗兰茨一世,所以鲁道夫又是一位新皇弟,他也是马克西米廉的侄儿。马克西米廉、鲁道夫,这两位皇弟一先一后,对贝多芬的早期成长和中晚期发展影响巨大,可谓恩重如山──贝多芬希望革掉这些恩公的命吗?

那么这个玛丽•安托内特(Marie An-toinette)又是谁呢?她就是那位大名鼎鼎,在法国大革命中同丈夫,法皇路易十六一道被共和政府送上了断头台的法国皇后。革命要砍皇帝和皇后的脑袋,兔死狐悲,欧洲其它古老王朝的帝王们坐不住了,利奥波德二世发誓要为小妹讨回公道,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太子弗兰茨一世要为姑妈报仇,自父皇手中接过皇冠的同时也接过了反革命旗帜。鲁道夫的阶级立场自然是和父兄保持高度一致。拿破仑如日中天时,逼娶了弗兰茨一世的长女玛丽•路易莎(Maria Luise)。法国人杀了一个奥地利来的玛丽皇后,再来抢夺一个奥地利的玛丽皇后回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弗兰茨一世旧仇未了,又添新恨,剿灭法兰西第一帝国成了他的终身理想和职业。此君先后组织、参加过七次反法同盟,屡败屡战弃而不舍,最后终于联合俄国、普鲁士和英国,彻底击败了拿破仑,扶植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亦可谓有志者事竟成,君主报仇20年不晚,只要你活得年头够长。拿破仑被赶下台,玛丽二世逃回奥地利娘家,最后得以善终,总算是没有步她姑奶奶的后尘。顺便谈点轻松的:这位既可恨又可怜且还有几分可敬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内特的初吻,是在她7岁时被6岁的莫扎特强行夺去的。后者非但没有因此受责罚,相反逗得前者那皇帝老娘哈哈大笑。特蕾西亚女皇很喜欢这个音乐神童,亲自把他抱置膝上问长问短。这很难得,欧洲历史上两位在各自领域里叱咤风云的顶尖人物,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零距离接触。

鲁道夫大约在15岁时(1803年)拜贝多芬为师,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一生的活动范围,少说一半囿于贵族圈内,教过的豪门子弟无数,却没有人象鲁道夫这般身世显赫的,当朝皇上的亲弟弟,自己身为大公爵。两人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概因皇弟鲁道夫想学音乐,自然要找帝国内数一数二的老师,而当时贝多芬才30出头,虽说钢琴、作曲早已跻身一流,但却不是维也纳公认的首席音乐家,比他名气大、资格老的同行不乏其人,三朝元老、宫廷乐长萨列里(Salieri,电影《阿玛迪斯》里那个害死了莫扎特的坏蛋)就是一个。当时早已功成名就的萨列里不仅是大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贝多芬初到维也纳时曾拜他为师,免费学习声乐创作、诗体学、意大利音乐术语和歌剧作法。有评家认为教学的效果显著,《哦,负心人(Op65)》、《初恋(WoO92)》等早期歌曲皆为成果。据信贝多芬优秀的声乐三重奏《'Tremate, empi, tremate'(Op116)》也是在萨列里的指导下完成,这是《菲岱里奥》、《庄严弥撒》和《合唱交响曲》中的那些经典重唱曲的起点。说萨列里出于强烈的妒忌而毒杀了莫扎特应该为莫须有。刚刚除去了莫扎特,转身就来教贝多芬,这不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么,十分不合逻辑。连贝多芬都听说过这个流言,明确表示是无稽之谈。或为了表示学生对老师的感谢,或为了传达同僚间的友谊,更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贝多芬将他的前3首《小提琴奏鸣曲(Op12》题献给了萨列里。身为维也纳首座音乐学院──创建于1817年的演唱学院的院长,萨列里还是比贝多芬小一辈的舒伯特的恩师,单独给他授课的时间最长,对其影响最大。自然又是基于爱才的免费教学,因为这个天才学生穷得连钢琴都买不起,需要不时去朋友家“借弹”。萨列里甚至还教过比舒伯特还小了半辈的李斯特。一师三名徒,仅凭这个了不起的成就或巧合,萨列里就足以名垂音乐史了。

作为贝多芬的学生,鲁道夫不是茶余饭后的票友,更不是附庸风雅的纨胯。他是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并且有一定天赋。跟随老师学习长达二十年之久,直到当上了奥洛摩茨大主教(Archbishop of Olomouc)后仍未停止。有一次他回维也纳四周时间,不清楚是度假还是公务,竟提出了一个过份要求,想让已年过半百的贝多芬在这四周里天天给他上课,每天两个半到三小时。可能是急于补回失去的时间吧,由此可见他的学习态度。有专家评说鲁道夫是贝多芬一生所教过的最具投入精神的学生,这意味这他对音乐的追求比专业音乐家车尼儿、里斯等更为执着。都知道学习音乐非常艰苦枯燥,需要长期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古往今来,千万人以音乐为养家糊口的一门职业,喜欢得干,不喜欢也得干,哪怕是滥竽充数,因为改行不易。而大贵族鲁道夫没有这样的问题,他完全可以把音乐当作是业余消遣,高兴了学一些,烦了就扔一边去。他之所以努力学习音乐,纯粹是出于对它的由衷热爱。依靠自己的长期努力和名师的用心调教,鲁道夫成为了哈布斯堡王室有史以来最优秀的音乐家。考虑到音乐在贵族当中的流行程度,这一成就还是有些了不起。

看到一些中文材料质疑鲁道夫的音乐能力,说他钢琴水平很差,诸如“简直难以想象,他(鲁道夫)能将为他而写的乐曲的某些片段照谱弹下来,如《槌子键琴奏鸣曲》的赋格,即使是以他命名的《大公三重奏》的末乐章的艰难部分更是不敢想象他能够弹奏。”进一步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贝多芬的学生,靠的全是他的皇家身份。此说不知从何而来,孤陋寡闻想当然的成分很大。我迄今所看英文材料,大都肯定鲁道夫的学习成绩。贝多芬题献给他的《第4钢琴协奏曲》和《皇帝钢琴协奏曲》,他都能够于公开音乐会上演奏。这可是需要相当高的水平。贝多芬亲自为自己的几部钢琴协奏曲谱写了通常是由演奏家即兴发挥的高难度华彩段落,据信也是为了鲁道夫、里斯等演奏所用。作曲家自己写定协奏曲中的华彩段,就是从贝多芬这里开始的。我猜想贝多芬将他的两部最为成熟的钢琴长篇题献给鲁道夫,或许多少也有借助于这位皇弟学生的亲自演奏,以更好地推广作品的用意。要知道那年头他的不少大作,维也纳的听众并不买账。贝多芬的生前身后直至今日,始终面对着一个曲高和寡的问题,诚如贝多芬的崇拜者舒伯特所言:“莫扎特现已为大家熟知,但真正理解贝多芬的人却寥寥无几。要让大家都熟悉他,恐怕要等到维也纳的市民具备了更高尚的精神和更宽广的胸怀。只有到那时,人们才配领受他的艺术,才能完全明白他的伟大之处。”此说今天依然有效,只需将“维也纳”换为“全世界”。除了学习钢琴,鲁道夫还是贝多芬唯一的作曲学生。留下来24件正式作品及几十篇未完成品,体裁多为室内乐,其中的三重奏等不是容易驾驭的乐曲形式。他是当时的流行作曲家,当然这或许多少借助于他显赫的身份。今天查理王子要是能写几首歌,没准能成为猫王二世。看看贝多芬对鲁道夫的评价:“他理解音乐并且十分投入。他很有天份,这让我感到对不起他,因为不能象过去那样对他的学业费心。”("He understands music and is quite absorbed in it. He is so talented that I am sorry not to be able to take as much interest in him as I used to.")

师生二人的确切关系程度,年龄及社会地位的差异给此种关系造成的正负面影响,后人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作大致分析和揣测,很难百分之百精准。作为学生,鲁道夫崇拜、敬爱贝多芬;作为恩主,鲁道夫尊重、眷顾贝多芬,从各个方面甚至包括:1815年贝多芬的长弟卡尔病逝,贝多芬开始与弟媳约翰娜(Johanna)争夺侄儿的监护权,官司打到了民事法庭。无权无势又没钱,一介平民寡妇如何能斗得过当朝皇弟的老师呢,结果也正是这样,贝多芬赢了官司。传说法庭背后有鲁道夫的身影,当然也只是一个传说。这个官司旷日持久,一打就是整整四年,搞得贝多芬心力交瘁,严重影响了写作,对于本来根据当时的法律赢面就很大的他,最后结果只能算是个皮鲁斯的胜利。如果他真的走了自己皇弟学生的后门,这个后门实在是不够强硬。事情发生在尚处封建制的奥地利,西方司法由来以久的独立性,由此可见一斑。除去金钱等资助,学生甚至还在音乐写作上给了老师以某种特殊而直接的帮助。当时鲁道夫以自己的财力,在皇宫里建立了一个音乐资料库,力所能及地收集了大量乐谱和书籍,1814年时已收藏有古今825位作曲家的5700件作品。即便在两百年后出版印刷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此规模的专业图书馆也属罕见。鲁道夫音乐库对贝多芬敞开大门。不说其它资料,他在那里寻找自己的旧作都比在他那乱七八糟的家里还便捷。丰富的信息来源让贝多芬获益匪浅,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后期写作。如此看来,鲁道夫不仅充实了贝多芬的口袋,并且还充实了他的脑袋。

鲁道夫之于贝多芬,兼具多种身份:一个勤奋的学生,这或许是相对次要的。一个老师如果太高大了,没人会指望学生超过老师,包括老师自己。对于贝多芬而言,创作是头等事业,教学充其量是一项副业。一位慷慨的艺术赞助人,李希诺斯基之后,鲁道夫是贝多芬唯一长期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其他几位金主如金斯基、洛布科维兹等,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最后证明都不十分靠得住。长期以往持之以恒作贝多芬坚实经济后盾的,只有鲁道夫一人。一个值得自豪甚至夸耀的上层关系,贝多芬很以有如此尊贵的学生为荣,平时言谈之间不时流露出来。除了当年亚里士多德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古往今来还真没几个文化巨匠成为皇家先生。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年轻大公,教养修行一流,没有任何皇族傲气,对老师执弟子礼甚恭,比如在大街上碰到了当众脱帽致敬,让自尊心极强的老师感觉甚佳。贝多芬曾将鲁道夫比作十字军时期的英国狮心王查理(King Richard the Lion Heart),而将自己比作查理身边的随从,曾解救主人于牢笼的游吟诗人兼歌手布隆德尔(Blondel)。隔着时间长河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比喻实在不咋地,倒过来用还差不多。最后是一位知音好友。二十年地久天长,二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鲁道夫定是一个有着特殊魅力的男人,高贵而和蔼,庄重又可亲,如同那光辉灿烂的《大公三重奏》第一乐章展现的音乐形像,这是贝多芬为鲁道夫的人格气质所激发的神来之笔,灵感之作。贝多芬的学生莫歇尔斯(Ignaz Moscheles)评说《大公三重奏》的首演:“许多首演的作品其实并不足以称为‘新作’,只有老师的作品,尤其是这一首,永远令人耳目一新!”瞧这学生,对自己的老师真会捡好听的说,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得一点没错。这世界上有一些东西如旭日朝霞等确实是万古常新,其中也包括贝多芬的《大公》。鲁道夫象是一个高明的驯兽师,与其恩威并施,莫如以柔克刚,生生将贝多芬这头桀骜不驯的雄狮给降服了。到最后老师几乎离不开学生了:

1809年春,法军击败奥军,兵临维也纳城下,鲁道夫随皇室仓皇出逃。贝多芬没有走,自然不是为了留下来欢迎革命军,而可能是预计将不会有什么危险吧。当时交战的双方都还文明,不搞赢者通吃、株连九族那套。法国占领军没来找奥国皇家音乐教师的麻烦,但贝多芬却因鲁道夫的离去而倍感伤感失落,满腔心绪付诸音乐,写下了《告别奏鸣曲》。有别于作者的其它无标题作品,《告别奏鸣曲》是贝多芬唯一以某一亲身经历事件为素材,并附有具体标题及说明文字的乐曲。由此可见此次与鲁道夫的离别给他造成的心理冲击有多大,因为分别时谁也不知道何年何月再能重逢,很有可能就是生离死别。师生被迫分离的直接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昔日的革命英雄拿破仑,此时的贝多芬对他怀有的恐怕只是怨恨。为乐曲及章节加提示性标题是19世纪浪漫派的通常作法,贝多芬为首创者(之一)。《告别奏鸣曲》三乐章的标题分别为“告别”、“缺席”和“重逢”。乐曲手稿上所附文字:第一乐章:“告别,1809年5月4日维也纳,离开殿下,可敬的鲁道夫大公。”第三乐章:“1810年1月30日,尊敬的亲王,鲁道夫大公归来。”第一乐章写于鲁道夫临别之际,第二乐章写于分别期间,同时他还为不在城内的鲁道夫编写了《数字低音教材》,对学生的归来充满期待。贝多芬写信给鲁道夫说,在您归来维也纳之前,我将不写这个奏鸣曲的终曲乐章。事实上他说到做到。贝多芬到底是贝多芬,悲伤痛苦忧愁孤独等老朋友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你们可以不时来访问我,在我身心的殿堂小驻,但谢绝长期扎营,反客为主更是休想。身处被法军占领的维也纳,他还写下了那震铄千古的《皇帝钢琴协奏曲》。自然,这个皇帝,决非拿破伦,更不是弗兰茨一世,而是精神之王,贝多芬他本人。

离别九月,一朝重逢。生活重归正轨,人生还是美好地。鲁道夫是上帝给贝多芬派来的守护天使,贝多芬对之越来越珍视。一次贝多芬出了一个主题《Theme "O Hoffnung" for piano, WoO200》作为练习给鲁道夫,学生就此写了一组变奏曲,题赠予老师作为新年礼物。贝多芬收到后喜出望外,写信向学生致谢:“这伟大的变奏曲......我这崇高而尊贵的学生,缪斯的宠儿。你给我带来了恩爱和惊奇,我不知怎样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我的感谢,因为我比你低下得太多。我要做的是谱写一首新曲以报答你。愿上天垂听且接受我的祷告,祝愿殿下健康。我在此保证,几天内一定聆听殿下赠给我的杰作......此致崇高的殿下。深切的爱慕和尊敬来自你最谦逊的仆人路德维希•范•贝多芬。”(......and to this must be ascribed my not having waited on Y.R.H., nor taken any notice of the masterly variations of my much-honored and illustrious pupil, and favorite of the Muses. The gratitude I feel for the surprise and the honor you have done me, I dare not venture to express either verbally or in writing, for I am too far beneath you, even if I could or wished ever so ardently to return like for like. May Heaven accept and listen with peculiar favor to my prayers for Y.R.H.'s health. In the course of a few days I trust I shall myself hear the masterpiece Y.R.H. has sent to me, and nothing will rejoice me more than to assist Y.R.H.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aking the place already prepared for you on Parnassus. --- Beethoven's Letters No.259)一道家庭作业值得老师如此热情洋溢吗,夸张得近乎受宠若惊了。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狂人贝多芬形像差距不小。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事实真相:一是贝多芬是人不是神,虽然思维超前行为狂放,但决非不食人间烟火,该面对现实放下身段时并不拒绝这样做,也常常有庸俗谦卑的时候。二是贝多芬和鲁道夫的关系非同一般,老师确实是真心感激、喜爱这个特殊学生,师生关系极其亲密,相互之间如鱼得水。

贝多芬有一首不为人知的小曲名为《"Ich bin der Herr von zu" (I am the man for you), WoO199》,大意为“我是你的人”。这次不是写给哪个美丽的女人,而是写给鲁道夫的。虽归类为调侃笑话,却也反映出贝多芬的真实心境。其实同性恋关系之外,丝毫不卷入性意识,男人也是可以喜爱男人的。此类喜爱近乎一种兄弟、父子般的亲情。这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最后就达到了此种境地。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贝多芬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耳朵已经完全聋了,与人交流需要用纸笔,但他居然可以通过他那个最小号的,也即扩音效果最差的喇叭状助听器,听见鲁道夫那轻细的声音。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贝多芬对鲁道夫持有的,除了亲属感,还包含一种帝王情节。除去上面所述的狮心王比喻,他甚至走得更远。结构宏大、技法艰深的《槌子键琴奏鸣曲》,被人誉为古今绝无仅有的大型钢琴曲,是贝多芬渡过中年低潮期,进而向成果辉煌的晚期创作进军的转折点。写作此曲时,他同时还酝酿着为鲁道夫的命名日写一首合唱曲。他在同一本草稿簿上记下了两首乐曲的构思,奏鸣曲与合唱曲的主题动机竟然是相同的,也即后来《槌子键琴奏鸣曲》起始段那道如同英雄号角声的雄壮旋律。两首乐曲各自包含着同一句解说文字──“鲁道夫万岁(Long live Rudolph)!”情深谊长加崇拜忠诚,溢于言表力透纸背。

贝多芬于1827年去世后,鲁道夫将当时奥德新闻界对他的众多赞美词及讣告等,全部认真地亲笔抄写下来,作为最后的哀思与纪念。他还完整地保存着老师多年来写给他的近百封信件。又过了4年,自小体弱多病的鲁道夫就追随着贝多芬去了,年仅43岁。

(未完待续)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13-6-22 23: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2  

期待


2013-6-24 18:0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  

心血凝聚的文字,总是感人的!

如此看来,贝多芬的生命不仅是为音乐而来。更是为懂他欣赏他关爱他无私支持他的知音而来。如鲁道夫、李希诺斯基等。


2013-6-24 21:3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4  

谢谢!

这篇文字,我是边学习,边思索,边听,边写,不知不觉已经2万多字了,还有一个(下)。难以置信。继续努力!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6-27 07:5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5  

  能聽音樂的人眾多,能寫出道道來的不多。繼續努力!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3-6-27 15: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在写最后部分的同时,对本篇又做了些修改,增加了大约十分之一的内容。全文完成后将超过三万字。

谢谢关注!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7-11 21:3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7  

重读了一次,感觉比没修改前更加丰满、细密了些。

期待下篇!


2013-7-13 03:3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唐夫

#8  

一读,就感觉章凝先生的文章含金量丰富,马虎浏览还真不行。我顺藤摸瓜的找了第一章,连起来阅读。先收藏,再享受,再消化,再聊聊,还不知道能不能有茶壶汤圆之遇,拜读为要。谢谢章凝先生的笔耕(电击,点击)辛劳,而让大家来此“不劳而获”。幸甚!


2013-7-13 16:0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QQ  编辑  引用

唐夫

#9  

子夜起来,静心阅读了章凝先生的贝多芬记叙,文中流露出不少独具慧眼的洞察观念,广引博证的背景和贝多芬的社会领域,人际关系。将贝多芬的机遇,才能和环境的影响力,幸运的友情和无数伯乐的支持与帮助,终于将一个天才推向时代的峰巅并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灵魂财富。难能可贵的拨乱反正,以理服人的论述,将贝多芬的品质,被涂污的革命粘胶脱离出来,剥骨见髓的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贝多芬,一个并不欣赏法国大革命的贝多芬,一个独立个性而又与皇室关系及其密切而受到惠顾,并知恩报德的贝多芬。不知为什么,当我读章凝先生文字引出的波动情怀,不油然的想到可怜的中国瞎子阿炳,要是他出生在欧洲,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和仅留下江河水等几部催人泪下的作品么?

有时间的话,我想我将再读,获得更多的领会。

谢谢好文!


2013-7-14 13:4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QQ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0  

多谢唐兄鼓励!网友的鼓励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

前些日子曾说过这种文章比较好写,那是因为说话的时候写得较顺。现在看来言过其实了。写这文章有些象做科研,需要查找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分析、取舍、组织、提炼,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人云亦云。

几次遇到瓶颈,只有坚持下去。时间短缺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7-15 22:4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唐夫

#11  

是的,写伟人的文章很难,因为之前已经有人写过,要写得超越别人,要有独到之处,才不惜挖空心思。读您的文章感觉,除了还原一个真实的贝多芬,还刻画出贝多芬思想境界的多重性,这样的贝多芬才是有血有肉的,活灵活现的贝多芬。而不是像写金光大道般笔调的腾云驾雾,弄虚作假的文字。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当然,您必须跨越前人,广泛阅读,求证,对别人的挑战就是对自己的挑战。不吃力是不行的。


2013-7-16 16:3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QQ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2  

再谢唐兄的理解鼓励!

贴一张有趣的老画,作者不详。其中主要人物为:

(1)昂首阔步目中无人的贝多芬。
(2)向皇室成员脱帽鞠躬的歌德。
(3)向贝多芬脱帽行礼的鲁道夫大公。

第 1 幅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7-18 16: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唐夫

#13  

此画妙趣横生,大师形象个性跃然纸上,令人看来忍不住想笑。

个子矮矮的贝多芬在画中那么多傲慢,那么多气态轩昂,那么鹤立鸡群,这样的内在和外在恰到好处的反比,真是点缀致极,意在外而言不尽也。

好!


2013-7-18 23:4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QQ  编辑  引用

楚寒

#14  

近来听闻一故交好友英年早逝,不胜悲痛,劳烦章兄推荐一古典音乐,以便入夜后听,以慰内心无限悲伤和难过及深切怀念之情……


2013-7-20 16: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5  

请楚寒君节哀保重!生命真不在我们个体的掌握之中。

纯粹的“静夜”音乐,我觉得肖邦的比较合适,如果你不反感钢琴的话。这里是我欣赏的,你看里面叫“夜曲”的就不少。你可以去油管上找找看:

> 3 Nocturnes, Op.9(No.2 降E大调夜曲)
> Etude "Chanson de L'adieu" in E, Op.10-3(E大调练习曲"离别" - Great)
> Etude "Revolutionary" in C minor, Op.10-12(c小调练习曲"革命")
> 3 Nocturnes, Op.15(3夜曲)
> Scherzo for piano No.1 in B minor, Op.20(谐谑曲)
> 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g小调第1叙事曲)
> 2 Nocturnes, Op.27(2夜曲)
> Twenty-four Preludes, Op.28(No.15 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 2 Nocturnes, Op.32(2夜曲)
> 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Op.35(葬礼进行曲)
> 2 Nocturnes, Op.48(2夜曲)
> Fantasie in F minor, Op.49
> Polonaise No.6 "Heroique" in A flat, Op.53(降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
> Berceuse in D-flat major, Op.57(降D大调摇篮曲)
> Fantasie-Impromptu in C sharp minor, Op.66(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 19 Polish Songs, Op.74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7-20 18:0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6  

解释一下:文中所加英文,是为了方便读者中英对照。这并不符合标准出版规范,原文应该是放在文章结束后的注释里的。


2015-11-16 22: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17  

Del


2015-11-18 12:2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18  

肖邦催眠曲Chopin Berceuse Op 57 D Flat Maj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tBwlxL0Aw

这个不错,与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这首【换到千般恨】很忧愁,郁闷。  

感叹世间上太多的天才活得郁郁不得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3n2pQBMmY

章凝什么时候播放你的大作乐曲?


2015-11-21 17:5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