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5-20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39  >>
    2008-4-21   《佛手桔》观后感(5)

    《佛手桔》老戏新排,首场演出。可也就是演那一场。

    既没有好戏连台,甚至于连演两天也没有。实在不解。为何不乘热打铁,或者来一个严庆谷武丑担纲的连演数日——比如再来一场《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和武丑专场(设想严庆谷双出)之类。

    首场演出应该是够热闹的。可是昙花一现似的,好不叫人纳闷。

    在剧场看到有“空中剧院”的摄像机在工作。果不其然,首演一场便结束的《佛手桔》马上要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

    不花钱的看戏,面向全国的观众。这样子的话,谁还掏钱上戏园子?

    难怪戏曲界不景气啊。

    或许央视已经资助这场演出?!

    是不是也得要立个规矩——演出满多少场之后才允许电视台播放录像?

    [阅读全文]  2008-4-21 08:46 - xzhao2 - 125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0   《佛手桔》观后感(4)

    新排老戏《佛手桔》实际上有两条线——

    一条是义盗(并非义侠)邱小乙因阮囊羞涩去偷盗被发现身怀绝技,于是应召去北朝占领的地盘弄到太后治病急需的药引佛手桔。另一条是边关两家忠臣子女相识相恋为父辈出力征讨敌方。最后结局当然是南宋大获全胜,佛手桔也顺利到手。

    所以说,剧名如改称《义侠邱小乙》是十分不妥的。可是,两条线的戏剧结构本身也对第一主角武丑的重点突出造成了困惑。

    在两个小生花旦出场之后,戏的重心明显地发生了量和质两方面的倾斜。由熊明霞演的武旦(刀马旦)扮相唱做俱佳,由金喜泉演的武小生同样扮相唱做俱佳。两人可谓珠联璧合。可是,这两位非常出戏的青年演员扮演的脚色和男主角邱小乙在戏里面却没有多少交集。

    戏进展到后来,武小生因为英雄救美自卫反击伤害了北面来的坏人反而遭到其父亲无理指责甚至于要法办。最后当然是逃过一劫,来到刀马旦的府中。刀马旦要领兵征讨北朝,想让自己心爱之人立功赎罪。但为避免引起麻烦,必须让他男扮女装作为她麾下一名女将出马才能上阵。

    戏眼就来了!金喜全男扮女装穿着刀马旦的服饰,走着女角的步伐又不住地流露出男性本色。这情节本身就充满了笑料,再加上金喜全的出色表演(小生唱花旦,武生演武旦)更是引起满堂掌声。

    美则美矣,只是完完全全抢了严庆谷的戏份。从这一点来讲,这出新排的武丑主打戏是不十分成功的。自然,这和熊明霞金喜全两位无关。

    备注:4月26日晚19:30,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即将播出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佛手桔》,敬请戏迷网友注意收看。

    [阅读全文]  2008-4-20 17:01 - xzhao2 - 123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0   跟着导师造访师弟——四围青翠一径通天的“依山郡”

    师弟出任董事长的集团下一个大手笔是四围青翠一径通天的“依山郡”。

    同样奉行“传承经典营造欢乐”八字方针,一个规划为有着地中海风情的高雅别墅/以客家土楼为灵感的炫动公寓/浓郁英伦氛围的经典公寓三者有机相结合的新式纯生活小城将在杭州径山崛起。

    文化创造价值,文化创造品牌。第一幢客家土楼式的圆筒公寓在封顶之前,已着手联系杭城百余位艺术领域的知名人士入住。

    径山,位于余杭径山镇境内,系天目山脉东北峰,因径通天目山而得名。相传唐天宝元年,江苏昆山高僧法钦禅师云游至此,见一峰巍峨,问于樵夫。樵夫答曰:“此山径山,径通天目。” 法钦闻言登此山结茅讲经。代宗帝曾遣使礼请禅师进京并以弟子礼相迎,赐封为国一禅师。数年后,法钦辞京回山,代宗特命杭州府为之建寺,赐名为径山禅寺。南宋宋孝宗游径山寺,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径山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依山郡位于径山脚下,有一片密林与外界天然阻隔。地势平缓有坡环境清幽适合养身养心养性。离杭州近四十分钟车程的依山郡,以人性化的生态景观和自然生态的人居佳境相结合,打造出融都市生活旅游度假修身养性于一炉的居住环境。

    凡有意在杭州余杭地区购房安家或休闲或投资者,可径直往恒河集团索取详细资料。如确有意向,提前来接洽或许还可以跟师弟要个优惠价哦。

    [阅读全文]  2008-4-20 15:32 - xzhao2 - 112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20   戏曲小品好!

    喜欢戏痴小郭的博客。最近看到的马骐马老八十五高龄演出寇准,实在让人感动。又有看到杨国民艺术专场的消息,同样让人心驰神往。

    可惜,没有机会一睹现场风采。豫剧是一个足可和黄梅戏一争戏曲界老三地位的地方戏剧种。银环拴保的《朝阳沟》家喻户晓,特别是那段“亲家母”。最近也看了一些豫剧,过一阵子来写豆腐干说道说道。

    杨国民从博客上看,扮相好。小郭给与很高评价,自然应该演技出众。我想说的是关于他的戏曲小品。

    这应该是一个新品种!是一个杂交产品!凡是戏曲界的杂交产品往往有流于四不象的情况。但从介绍看来戏曲小品并非如此。

    戏曲不景气又是普遍现象。戏曲小品值得大力推广。小品自打在春晚露面之后,牛气冲天把个相声曲艺界的老大挤到爪洼国去了。人们天性喜欢欢乐,尤其是在喜庆日子。眼下,可偏偏是喜庆接着喜庆,家家户户村村寨寨有喜庆。小品受欢迎自不待言。现在好啦,由杨国民君慧眼开发的戏曲小品竟然能够成气候——不是单一而是集束不是稀稀拉拉而是整台推出,可说是一个异数也是一个新方向。

    假如全国的地方戏曲都来加入这个行列,那末戏曲的振兴将会出现一个新面貌。豫剧在推陈出新上面自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同地处南北四面八方交会也有莫大关系。在这方面,可以说戏祖宗——昆曲也远远不及豫剧。很难想象昆曲也来戏曲小品,除非是纯粹苏白的苏昆没有了水磨腔的哼哼。

    加油,豫剧!加油,杨国民先生!

    [阅读全文]  2008-4-20 14:56 - xzhao2 - 118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0   无法接受和认可的《功勋》

    因为着迷柳云龙的安在天,跟踪所有能够找到的作品。最新看的是他主演的《功勋》。

    柳云龙这次一身二任,红军侦察参谋廖飞和日本潜伏间谍高桥浩。在两个人同时出镜的时候能够把两个人的性格身份处境区分得很清楚,表演又上了一个档次。另外那个看到廖飞的联络员刘二宝为了救卓越而引火烧身吞食烈性毒药牺牲时的眼神那真叫个绝!

    除此之外,整部电视剧漏洞百出。

    先是廖飞被讥讽为毛头小伙子,侦察参谋级别低下,仅仅能够看懂图纸辨别东南西北就不错了。结果却是肩负重任,十天内要学会当一个日本军人,具备贵族家庭气质,并且拥有一手高级发报技术。从此,我们看到他深入虎穴应付自如经常临危不惧可又经常犯规却不受任何阻挡。

    如果他早就被培养成一个间谍倒也罢了,但是他不是!他一出场只不过是一个低级军衔的侦察参谋,被人看不起。只是由于长相与高桥浩相象到足以乱真(其实从七岁到二十七岁谁能辨认?)的程度于是临危受命独自闯荡进入日军情报部门高层。

    举得出来的好些漏洞比如——明明卓越说的是“只能‘高桥浩’找别人接头,别人不能主动去找高桥浩”,可是好几回回都是有人主动去找了他才接着有所行动;刚刚接受指令说是“这一次接头后再也不能和他见面”,卓越见了‘高桥浩’后却说成是这次接头后我俩不能常见面了;可笑的更是紧急情况下又一次在公交车上接头,‘高桥浩’和惠子坐在座位上起身下车留下纸条在座位下面,那么多的乘客居然让远在别处的卓越稳步走到空位子上坐下摸出座位底下的纸条来放入口袋——何况还有早就对他和她怀疑的宪兵队黑木盯在同一辆公交车上。

    再如发报,每次驾车外出,要是日本鬼子查一查谁出车不就马上能破案?!离谱的事情不一而足。没心思,不再多说。有一点好的是最后列出各人的最后经历——比如老库是犹太人战后到了以色列,廖飞终身未娶等等,特意表明真人真事——以此来表达对抗战末期英勇奋战在东北战场情报战线的英雄人物的敬意。

    [阅读全文]  2008-4-20 13:47 - xzhao2 - 117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0   尚长荣黄新德的舞台生涯还长着哪——

    最近知道,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到上海演出。因为有宋长荣,当年的淮阴市京剧团升级为省级单位。荀派的代表作《红娘》自是必定有的剧目。

    老前辈荀派嫡传弟子加上著名男旦,记得上次八十年代来上海时盛况空前。我的邻居江老(我叫他公公)对宋长荣赞不绝口。尤其是那段著名的“棋盘”舞的唱做功夫。

    这次,宋老照样登台。以那么大的年纪来扮演一个小红娘,实在是叫人赞叹不已。同样的有梅葆玖的《大唐贵妃》,那最后一场的仙境团聚照样是他这位老男旦来扮演杨贵妃。

    看着这两位老先生勉为其难地再涂脂抹粉地扮嫩,有点惨不忍睹的感觉。自然,敬意是满怀,可是自己心里冒出来的歉意也是满怀。

    相对来说,刚从戏痴小郭博客那儿读到的八十五高龄的豫剧老前辈照样出演寇准,更加令人敬佩!寇准毕竟是寇准,老先生扮来还是老先生。跟由老先生扮红娘扮四大美人之一的贵妃不是一码事。

    以男扮女和以女扮男一个样,记得徐玉兰上了年纪之后不再演张生宝玉。我想这应该跟古代那个妃子得了病生命垂危不让痴情皇帝再来看到她的尊容是一个道理。

    与之相反,正如八十五高龄出演寇准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不违反常规的视觉感受。由此可知,尚长荣的花脸黄新德的老生一定可以演到八十五岁。希望他们出新戏演大戏担纲男主角,不尽是李勇奇和老皇帝。

    [阅读全文]  2008-4-20 13:12 - xzhao2 - 111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0   OMG,李光洁/孙俪配对?!

    照例声明,对两位演员个人并无看法。孙俪她的安心至今仍是偶像级人物,远远超过赵薇演的安心。至于李光洁,我从未看过他的任何作品无从谈论他的演技。只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地说说。

    孙俪的被我否定在之前很早。李光洁则是刚刚进入视野,答案也是否定的。跟否定孙俪的不同在于:否定孙俪的静秋在于她早已失去清纯剩下的是木衲和矫情,而李光洁我只能纯粹从形象上来分析,丝毫不涉及演技。

    很明显,李光洁绝对不是达式常演的林育生。与之相反,倒可以说粗眉大眼有点像肖继业。当然,他不是杨在葆,但是粗旷有之细腻不足是绝对的。没时间去跟踪追击,不信网友们去查一查,他演过多少类似于林育生一类的角色。或者说他演的是哪一个路子的人物。

    不管编剧如何把山楂树从湖南搬到东北,也不管怎样能够把场景风味语言特征换成带有威虎山夹皮沟的调调,那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不应改变。借用艾米的一句话来说,老三是带有“洋”味道的,不“土”。我觉得艾米的这个“土”“洋”观点尚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不过也可以说由此判定了李光洁的不合适。

    人物形象是先天的,这也是演员本身的与生俱来的资本。有非常强劲的演员能够超越自身条件的局限,比如唐国强从奶油味道中冲杀出来脱胎换骨获得巨大成功。而初出茅庐不久的新手要达到那种境界恐怕还有待时日。要知道,唐国强当年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这样一番飞跃。

    [阅读全文]  2008-4-20 12:49 - xzhao2 - 116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8   新相亲时代(校对稿)

    廖洪拿到机票收拾行装,发现行李箱上竟然还贴着十年前北京首都机场的标签。一不小心就是十年,假如生个孩子都该上四年级了,而他却正准备启程回国相亲。

      五花八门的礼物塞满了一大箱。他忽然想起多年之前读过的旅美作家於梨华的一本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平时他并不怎么看小说,嫌浪费时间,那一本他虽然只看过一遍,印象却很深刻。只是他不曾料到,多年之后自己也会像小说中的牟天磊一样,回老家相亲。这也不奇怪,回国找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一直是国外男人的奢侈选择,就像当年皇帝喜欢下江南选妃子一样,不同的是皇帝可以随便挑选,而他只有一个名额。好像於梨华还写过一个民主版的短篇也是关于相亲的,叫什么《雪地上的星星》,场景不再跨国,男女主角都在美利坚,结局如何忘记了,只记得主人公的交通工具叫灰狗,也就是长途公共汽车,国内现在叫大巴。而这次廖洪乘坐的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机,经温哥华飞往北京。

      开着本田雅阁私家车到机场接他的是姨妈的儿子。坐进表哥的车里,廖洪立刻在心里与他远在渥太华的本田雅阁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同样的型号,表哥的车却装备了乳色皮座,桃木纹面板和方向盘,甚至还有电动后遮阳帘,比他的雅阁豪华多了。正是这位比他大五岁的表哥,连着打了五个越洋电话,催他回国相亲。不全是为廖洪,也为他自己,表哥抱怨耳朵根子都起茧子了,说他一天不回国,姨妈,也就是表哥的妈,就一天停不住絮叨。

      初听上去廖洪觉得挺滑稽,都什么年代了,还千里迢迢回国相亲。当初出国除去功利,毕竟还有追求西方文明的成份。现在倒好,退回封建社会了。在三万三千尺高空,他把自己也定义为海归。大多数海归是回去找工作,求发展的,他回去是找媳妇,求偶的。性质是一样的,说辞也是一样的:不是在加拿大找不到,而是在国内找到的更好。

      父母过世后,他曾经在姨妈家里住过两年。后来上大学、工作、出国,联系渐渐少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姨妈这时忽然想..

    [阅读全文]  2008-4-18 12:11 - xzhao2 - 61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18   [转载] 新相亲时代

    廖洪拿到机票收拾行装,发现行李箱上竟然还贴着十年前北京首都机场的标签。一不小心就是十年,假如生个孩子都该上四年级了,而他却正准备启程回国相亲。

      五花八门的礼物塞满了一大箱。他忽然想起多年之前读过的旅美作家於梨华的一本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平时他并不怎么看小说,嫌浪费时间,那一本他虽然只看过一遍,印象却很深刻。只是他不曾料到,多年之后自己也会像小说中的牟天磊一样,回老家相亲。这也不奇怪,回国找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一直是国外男人的奢侈选择,就像当年皇帝喜欢下江南选妃子一样,不同的是皇帝可以随便挑选,而他只有一个名额。好像於梨华还写过一个民主版的短篇也是关于相亲的,叫什么《雪地上的星星》,场景不再跨国,男女主角都在美利坚,结局如何忘记了,只记得主人公的交通工具叫灰狗,也就是长途公共汽车,国内现在叫大巴。而这次廖洪乘坐的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机,经温哥华飞往北京。

      开着本田雅阁私家车到机场接他的是姨妈的儿子。坐进表哥的车里,廖洪立刻在心里与他远在渥太华的本田雅阁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同样的型号,表哥的车却装备了乳色皮座,桃木纹面板和方向盘,甚至还有电动后遮阳帘,比他的雅阁豪华多了。正是这位比他大五岁的表哥,连着打了五个越洋电话,催他回国相亲。不全是为廖洪,也为他自己,表哥抱怨耳朵根子都起茧子了,说他一天不回国,姨妈,也就是表哥的妈,就一天停不住絮叨。

      初听上去廖洪觉得挺滑稽,都什么年代了,还千里迢迢回国相亲。当初出国除去功利,毕竟还有追求西方文明的成份。现在倒好,退回封建社会了。在三万三千尺高空,他把自己也定义为海归。大多数海归是回去找工作,求发展的,他回去是找媳妇,求偶的。性质是一样的,说辞也是一样的:不是在加拿大找不到,而是在国内找到的更好。

      父母过世后,他曾经在姨妈家里住过两年。后来上大学、工作、出国,联系渐渐少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姨妈这时忽然想..

    [阅读全文]  2008-4-18 11:47 - xzhao2 - 152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18   [转载]新语丝获奖小说《新相亲时代》作者介绍

    笑言,男,现居加拿大。199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独特的写作切入点被称为“对移民生活原生态的逼近”。主要作品有《没有影子的行走》、《寄居》、《涓生的纸片》、《最后一根稻草》、《麦肯斯废墟》以及牛津系列散文、加拿大节日系列散文等。现任世界中文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北美大型文学网站“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www.xiaoyan.com)

      作品散见于《当代小说》、《青年作家》、《今日湖北》、《消费》、《萃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导报》、《信息时报》、《重庆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海日报》、《双鸭山日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

      《没有影子的行走》在中国广播电台网连载,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新浪等网站发表了多篇书评。《最后一根稻草》获我看看网“我们的故事”征文特等奖,并入选葛红兵主编《新世纪网络小说精选》。作品多次获亦凡网与央视国际网络生活频道合办的文学征文奖。多篇文章承蒙“网易”文化栏目推荐,部分作品收录于“笑言天涯”、“榕树下”、“红袖添香”、“清韵”、“汉语文学”、“明日在线出版网”、“原文化城”、“书路”、“黄金书屋”等大型文学网站。曾被“银河”等网络名人专栏、首席作家专栏推荐。

    [阅读全文]  2008-4-18 11:43 - xzhao2 - 1747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18   对《山楂树之恋》编剧林和平的一点点关心

    孙俪经纪人爆料——她对静秋志在必夺,且已定局。大家就准备瞪着眼睛看孙“静秋”的屏幕亮相吧。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尽管编剧地位低下,一剧走红后名气很旺的编剧还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听说,林和平要把山楂树移植到东北。适合他自己熟悉的氛围,无可非议。大家也不一定在乎山楂树搬家从南到北。不知道艾米有否给与指责。记得山东盛产山楂,我曾在济南买过许多山楂干(据说既开胃有对心脏好)——那里一定有许多山楂树。东北的气候是否会适应,不得而知。哪位山楂迷有兴趣来查一查?

    林和平的成名作是《血色残阳》。完完全全是原创作品,他非常会编故事,戏里的角色也都不错。比如何赛飞的三姨太贾一平的二少爷。据说对五姨太这个女一号评价不高,但是另外一些人像二姨太四姨太大少爷都很好。不像样子的是老爷——他的复出也过于离奇表演也很离谱。

    关键的有一点现在要指出的是林和平其实并不真正熟悉大宅门——出彩是在大宅门加上悬疑剧。说一点便可知晓——有大太太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五姨太,可是大姨太在哪儿呢?剧本没有交代,剧情展开没有交代,人物对话没有交代。大家回忆一下,我说得对不对?(万一,我有疏漏?!)

    大宅门自大太太(原配)之外,接下来的应该是大姨太,而不是二姨太!先进庙门便是大——只要有大姨太在,二姨太通常越不过去。恐怕林和平是不是以为大太太排下来就是第二位的姨太太,——所以叫她二姨太。

    [阅读全文]  2008-4-18 10:21 - xzhao2 - 115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8   《佛手桔》观后感(3)

    在第八排上面坐着几位显然是老观众的看客。

    中场他们窃窃私议评头品足。对严庆谷自然是赞誉有加,都是来看首场演出捧场来的。总归是严迷吧。

    声音不可避免地钻进耳朵里来。对其中的一点不敢苟同。

    某男:戏演得不错啊!
    某女(肯定地):就是戏名字不好!
    某男:佛手桔,哪能啦?
    某女(断然地):戏名不够响亮。
    某男:那应该叫啥?
    某女(自豪地):就叫“义侠邱小乙”!

    其实,在京昆老戏名里以地名物名为戏名的不少。地名大家熟悉的很多不再举例,物名比如有“桃花扇”“蝴蝶杯”“十五贯”等等。越剧锡剧有诸如“沉香扇”“双珠凤”“珍珠塔”等等。可见以贯穿全剧的某一样物品(必定是重要道具)为剧名多的是!

    不但是这样子的一说,而且纵观《佛手桔》全剧,并非是义侠邱小乙一个人一条线从头到底。所以那位女士像煞有介事地发表高见,其实大谬!

    接下来会来进一步谈谈那另外一条线,敬请继续关注。

    [阅读全文]  2008-4-18 09:56 - xzhao2 - 117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8   《山楂树之恋》再创作杂记(3)贯穿始终的歌声

    整个故事或者说那一段开花不结果的感情开始自那首俄罗斯歌曲“山楂树”。

    读者网友们,你们觉得怎么样?是不是那首歌曲比那棵树更直接更快捷地进入了静秋的心灵。

    那棵山楂树首先带来的是敬仰——敬仰革命先烈抗日英雄;那首山楂树则明显地带来了共鸣——心灵上对那个旋律那个歌词那个“小资”情调的共鸣。

    由此,老三和静秋的距离开始拉近。

    因此,这首俄罗斯歌曲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我那十场戏曲剧本中连同序幕尾声总共先后有五次出现那一支歌曲。不算少了吧,谨以此表达我对老三的敬意。

    如果再有哪位作曲能够把它也编入到背景音乐伴奏或者唱词的尾腔过门中去,那真是好极了!

    [阅读全文]  2008-4-18 09:38 - xzhao2 - 115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8   [转载]英雄挑江山:左宗棠与大清国的兴亡 - 文章来源:大地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要不然还会有谁去为朝廷卖命呢?于是诏谕立即派发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劈雷,东南角城墙,顿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毁我长城。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替,沉重的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时代强音的终结,这是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头衔的左宗棠,这个风光了半生的男人,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法国人松了一口气。他们在攻占台湾岛,他们的军舰还在东海耀武扬威。左宗棠与他们摆开了决战的架式,发出了“渡海杀贼”的动员令。他们吃过左宗棠的大亏,知道他是雄狮。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个个是狮子;而一群狮子被一头羊领着,个个就成了羊。左宗棠一死,便群龙无首了。

    英国人松了一口气。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左宗棠发现,下令侍卫将其立即捣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端坐在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中的左宗棠,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死了,就不需要对中国人那么恭谨有加了。

    俄..

    [阅读全文]  2008-4-18 09:04 - xzhao2 - 113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4-17   《女人花》的精彩和荒唐

    终于看完了。结局非常好——吴雨声和元曲《宦门子弟错立身》的男主角一样抛却家世出身前程投身梨园踏上一条不归路。

    这部电视连续剧很好看——并非在于那三朵女人花。情节曲折多变紧张起伏,好像一本吸引住人的连环画。总得看下去,不是那种很慢很慢出戏,半天没有进展的情况。

    精彩之处首先在于吴雨声。他一下子站起来,让多少观众记住了他。这方面的评议多之极,我也贴过几块豆腐干。最细致的是有网友从十方面来分析的,真的很精到啊。

    一台好戏,满台争辉。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单单一个主角几个主角能够撑起来的。《女人花》好看称得起优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一个角色都恰到好处——仅一个人例外。

    最最称职的是那几个坏蛋——那才叫做出戏,好多地方甚至于夺了正面人物的风采。其中数一数二的是胡鸣九和刘健雄,其次是朱顺。胡鸣九和刘健雄的形象极好——亏得导演从哪儿发掘出来这两位!

    最后结局两人处境完全不同。编剧导演别具匠心——一个依然高居显赫的位子一个沦落为街头乞丐。要费一点思考的是朱顺——不明白为啥他会对刘家如此之刻毒,恐怕交代得不很清楚。

    这一些都是小疵点,无妨大局。编故事嘛,都容许都理解。问题出在大节上面。

    倒袁运动保卫共和早有历史记载在册。出自安庆氛围出之编导需要把历史编得离谱到这样的程度,难免让人发出异议。

    安庆是否打响倒袁第一枪,值得怀疑。袁世凯称帝后的真正倒台是否由于那一粒纽扣,更加不可信。至于,将宋教仁被刺案编造如此一个过程恐怕也不是戏说两字能够得以解释清楚的事情。

    历史的真实面不能像面团那样随意捏来捏去。这已经不是满清的康熙乾隆,而是近代牵涉到众多中华英豪的民国时代。那样子不严肃,很奇怪如何能得到批准拍摄?

    那位蔡锷将军就是实在不像的一个角色。就是那样子一个例外破坏了把《女人花》放在这么一个大历史背景下面创作的绝妙构思。

    蔡将军在云南打响倒袁第一枪,早有历史定论。现在强调是安庆,是否要..

    [阅读全文]  2008-4-17 10:23 - xzhao2 - 103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6   排除法谈老三——冯绍峰

    看来,别的人都敌不过孙俪。但据说是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出请战的哦。那就只好不去管静秋啦。想想也真可惜,自《玉观音》以降,压根就没有出色的脚色再现。赵刚政委夫人也就那一个样,任谁演都差不离。《大染坊》里侯勇的义妹同样乏善可陈,冯程程更是惨不忍睹。

    还是来关心一下冯绍峰。早有人早有多数人反对好些候选人,这里只是再归纳一下子便于供导演参考。其实我一样人微言轻,仅仅是再努力一把。更要说明的是对所有在此提到的男演员都非常欣赏,排除他们只是为了老三。

    柳云龙已经退出视野。原因无它,他太过冷峻。那个透骨的冰冷绝对不适合老三。柳云龙自己也相当明智,知道演绎老三的困难。

    张绎是从《血未冷》在屏幕上认识他的。倒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和柳云龙相近。那种嘴角上流露的“冷”笑也是与生俱来,不可改掉这个印记。

    这种印记的烙痕深刻就像陈道明的“酸”气,从方鸿渐(那是他演得最好的一个人物)开始就如影随形,不住地冒出来。所以同样地《中国式离婚》获得巨大成功。

    刘少根本不行。那种痞子劲儿在《血色浪漫》时登峰造极,所谓初出茅庐那阵子蓝宇的“清纯”已不复存在。如果真的由他来演老三,势将破坏读者心目中对老三的印象。也绝不会对得起长眠在山楂树下的孙建新。

    张超在《女人花》里就是个打打杀杀的主儿,《士兵突击》里的任谁都不适合老三。也千万不要破坏了他们已经在那场好汉男儿们的舞台上展示的形象。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演员总有其适应性也有其局限性。真正能够像戏曲舞台上所说“文武昆乱不挡”的实属异数。演员定型后挑战自我也绝非易事。比如张丰毅的霸气——从骆驼祥子之后他的傻气就难得一见;比如孙红雷的匪气;再比如周润发的“油”气——《卧虎藏龙》是例外。

    老三是唯一的。老三既叛逆又不出格。记得吗?那段著名的为儿女“叛变”的说教!

    老三并非英雄人物,他在这一点上决不如朱传武也不如吴雨声。(关于我提出老三不及..

    [阅读全文]  2008-4-16 14:37 - xzhao2 - 113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6   三花不如一草

    解放前的越剧界有“三花不如一娟”的说法。“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越剧皇后姚水娟。借用这个提法,来说说“三花不如一草”——这儿的草与花相对是用了校花校草的意味。

    《女人花》热播,顾名思义这是一部女人为主的旦角戏。三姐妹失散,后又重逢恰又曾互为情敌。这些都足够成为戏眼。女人如花,取了这么一个剧名无疑也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缘故。

    不去说那三位女性如何貌美如花——至少大姐那张苦瓜脸绝对称不上美,却不知何故赫然位列演员表上第一名。看来出道早名气响占优势是有道理的。

    来说说她们各自的演技。

    大姐林雪莲生命历程够曲折,可是只有到最后才有其辉煌。对于第一个在香港拿到影后的秦海璐来说驾轻就熟应该不费事。三妹陈巧菊老是那种小家子气的大丫环做派也并不很费劲,同样就仅仅到最后探监饮毒时才有真正花工夫的好戏。可也就是那么昙花一现——因为编导马上安排她死去退出剧情。

    重头女人戏是在黄梅儿身上,刘涛演得不错。可惜的是感人仍然不深——原因何在?那不是刘涛的错,而是在于相当多的情节实质上是矛盾的——这儿不说与历史真实的矛盾,单单从邓黄梅这个人自身来分析。把千斤重担(不是一次而是好多次)放在一个弱女子身上,却又没有明显地写出她何以成长得如此迅速,也就是不太合理。要知道她原先是多么的贫乏多么的无助,经常性地跑来跑去问这个问那个不知道如何处置。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人处事还远不如她师姐笑天。

    后来的安排处理当然是她一个人独挡一面冲锋陷阵。末了共和战胜帝制后的那幕好戏也安排成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惜乎,这部“新乱世佳人”同《乱世佳人》一样,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赫思佳而是克拉克盖博。这就回应了我的题目——“三花不如一草”。


    冯绍峰的吴雨声是可圈可点的,也就是属于冯绍峰的“吴雨声”。从到清风班看戏出场时的含蓄温文尔雅到脉脉含情深藏不露过渡到天从人愿却又好事多磨最后..

    [阅读全文]  2008-4-16 08:26 - xzhao2 - 116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5   红楼是一个大迷宫(下)

    这下半部分搁在那里多时,因为单单说出红楼这个大迷宫里有许许多多的谜各种各样的谜重重叠叠的谜丝毫不稀奇——这早已成为共识。而要对这红楼大迷宫看似出路多条却是峰回路转走不出去走不出来,作一阐述可是非常困难。原先准备从两方面来谈谈,拖到现在有了多一方面的辅证就赶快抛出来这下半块。

    第一个答案便是这破解的谜底已经有层出不穷的谜底。比如作者,从单一作者来讲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不下十来个作者。如果包括作者套作者——也就是多人合伙前后操作(抑或真的是写作),或者是隔开代沟并非是协同作战而是各自为政的那样也同样是众说纷纭。再譬如书中人物到底是有否原型而那些原型究属是谁谁谁,照样闹翻了天——并且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执己见各不相让。倘使加上最近最新的“分身法‘理论’”有让一个人分身分到一打之多者,可谓叹为观止。其余如贾宝玉生日也好,大观园地点也好,方言归属性也好,甚至于到底哪一个是贾琏的娈童也能够有多种可能的分析结果。具体到曹雪芹直截了当写成红楼谜语而没有给出谜底的,后人的谜底越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这便从客观上(此处无法像某些人那样高喊辩证法)说明了这一座大迷宫看起来好像是有着许多门窗,能够走得通;但是正因为那么些“门窗”打开着就更加让人感到扑朔迷离恍惚不解无所适从。

    鉴于篇幅和时间,不再一一细数那些各门各类的谜语谜底。也没有兴趣来列举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或者说是各不相让。就此一笔交待过去。

    第二个答案便是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灯谜本身的规律。灯谜完整的组成部分分成四个部分——谜面谜目谜底谜格。普通的灯谜不一定要谜格,谜格的作用在于增添文字游戏的乐趣同时能扩大制作灯谜的范畴加大猜测谜底的难度。

    一个上乘的灯谜需要字字有落实谜面不能有别解别解要设置在谜底等等。但是,制作灯谜者本身水平有高下,所以导致某些谜语刚一贴出面糊未干即被刮走,某些谜语让人猜来猜去不知所云——要说明的是达到这样难度的谜..

    [阅读全文]  2008-4-15 11:51 - xzhao2 - 11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4-14   跟着导师造访师弟——恍若英伦的泰晤士小镇

    造访佘山月湖别墅之后,一行人驱车前往师弟的办公地点附近吃饭。那儿便是师弟的得意之作——泰晤士小镇。

    进得小镇,有如身临英吉利地界的感觉扑面而来。清一色的红砖房,马路上的电话亭也是红色的,游览车则是完全仿英连得偶然一见的保安也身穿红色制服像是英国皇家卫队。

    摘录一段4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原文作者是Ariana Eunjung Cha。

    隔壁一座新建的歌德式教堂里传来的“丁冬、丁冬……”的声音把吴玉晴(音译)从晨梦中惊醒,提醒她起床的时间到了。她每天去杂货店的路上要经过几扇圆形的拱门,两边有陈列着炸薯条和炸鱼片的小吃店。温斯顿-丘吉尔和威廉姆-莎士比亚的铜质塑像屹立在道旁,身穿红色英国皇家卫队制服的门卫向她点头致意,用“Hello”向她问好。这一切都象是泰晤士河边的一坐小镇,有着典型的英格兰风情。然而,这里却是在上海。吴玉晴新买的住宅位于上海郊区,那是一个瞄准白领贵族的高尚社区,最大的卖点是纯粹的欧式风格——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地道的异域风情。作为一名投资商,吴玉晴她的生意全部都在中国大陆。吴玉晴说,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要出国,但对英格兰风格的新家却非常满意。她说:“看起来我仿佛是生活在国外,但这里却是地道的中国,所有的人说的还是汉语,邻居也都是中国人。”

    据师弟介绍,F1的老板坐着轮椅让人抬下飞机抬下汽车特地来考察泰晤士小镇,并赞不绝口。足见这种欧式风情对海外对国内人士的吸引力。

    最具特色的应该是那座教堂。周遭许多婚纱店,做的就是拍摄婚纱喜庆照片的生意。凡是熟知的亲朋好友家中办喜事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得去那儿拍婚纱照。上海市内也有教堂,但是周围的气氛不对头。只有此地,风味纯正,于是吸引了准新娘准新郎蜂拥而来。

    这正就是泰晤士小镇的卖点之一。

    [阅读全文]  2008-4-14 10:17 - xzhao2 - 107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14   赶紧来说说冯绍峰

    在首先推荐冯绍峰出演老三之后,受到好些网友支持。也不知道转到那个专门介绍推荐影视演员的地方去了没有。但是,有一种心情叫做感动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以苏小妹为代表的网友已经列举不少理由。而我如果再不赶紧写点啥,那就太落后啦,呵呵。

    潇洒儒雅英俊一脸正气等等,尤其是像林育生不像萧继业,都是自然引起观众注意的地方。以前从没有看过他的作品(真不知道此人),我是从黄梅戏找到这部连续剧的——关于《女人花》等看完后再评议。我想再往深里说说吴雨声是有必要的。

    一是落差,可以说吴雨声和黄梅儿的社会地位差距不比老三静秋之间的差距小。黄梅戏戏子和安庆首富家的独子留洋归来的法官,嘿嘿!想想那时候黄梅戏的地位以及戏子的地位——可以回忆一下《闯关东》里鲜儿投身戏班时师傅对她说的话。

    二是忠诚,从屏幕演绎的故事里看得出其用情之专。老三有未婚妻后被他冷处理掉,吴雨声有妻子,始终被他束之高阁。他们两人心中都有一棵山楂树——那就是他们一见钟情的人选。然后便是锲之不舍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爱。

    三是退让,即使是知道了种种可能有变的情况都能够把感情埋在心底。老三给静秋的第一封信大家熟悉不再引述。吴雨声先是知晓黄梅儿爱小裁缝,一直不吭气。后来又对黄梅儿努力离开他表示一种非常诚恳的态度——爱一个人就要尊重她的选择。包括黄梅儿选择离开他在内。同时,传达了一个感人的信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人始终把你放在心里(大意)。那默默的奉献是最可贵的——绝对不是刘健雄之流那种占有式的爱。

    最后极其需要类比的是一年之约。洞房花烛夜,黄梅儿提出因为小裁缝很可能尚在人世希望守贞。吴雨声立即同意睡沙发,那和老三的多少天之约不再见面看起来更加感人。面对着所爱之人为情敌所提出的守贞要求,新郎(看来是处男)同室居住却睡沙发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当然的区别在于后来同样在对方主动提出献身的时候,老三和吴雨声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那是另外..

    [阅读全文]  2008-4-14 08:54 - xzhao2 - 124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3   何处寻找韩再芬和马兰,何处寻找黄新德和吴琼……

    不是要寻找活生生的人——我还没有痴迷到像我表姨散戏之后跟在邵文娟后面一路跟到她家门口看她关上房门再回家的那个地步。

    坦白从宽——买了好几张盗版还是那种压缩版,《名家名段赏析》。有京剧大师荀慧生和张君秋,有中国传统京剧中国越剧名家等等。拜这些地下工厂之赐,看到了中国沪剧经典——从丁是娥邢月莉的“燕燕做媒”开始到陈瑜的“盛情满盏举香槟”为止,过足了瘾头。

    打开双碟简易包装的扉页,赫然在目的就是六张广告。位居第一第二的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马兰的经典作品集。韩再芬的封面是女驸马剧照,马兰的则是女扮男装的贾宝玉。

    一般的盗版销售商手里很少戏曲碟子。就是我买到的那些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蓦然回首那碟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得来全不费功夫”。

    谁能告诉我,哪儿能够买到这两份经典盗版碟子?一般而言,比之真版不但便宜主要还是内容丰富集中。希望能够早日有收藏。

    接下来的问题是盼着那些制作者能够想戏迷之想急戏迷之急,赶紧收集黄新德和吴琼的经典作品集——呵呵,哪怕是盗版啊——要知道有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条硬道理!

    马上再铺开来……,瞪着眼等着看的还有张辉杨俊——当然还有长长的名单呢。

    [阅读全文]  2008-4-13 12:14 - xzhao2 - 113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3   马上订正马上改,刘涛下来换一个!

    感谢大家对冯绍峰的支持,我已想清楚为啥要推荐他——下一次贴出理由。

    对于刘涛,我也想明白为啥感到不对劲。

    她过于强势,脸蛋是圆形,都不适合于静秋。虽然没有见过艾米上贴她的照片也没有见过熊音的相片,但是如果说她有点像黄宗英,那就显然不合适。

    马上改马上有!

    在《女人花》里演陈巧菊的就行。那应该是个新人,戏中的脚色可爱忠心而又单纯。再加上一张瓜子脸。

    好!隆重推荐涂黎曼小姐!!!

    [阅读全文]  2008-4-13 12:05 - xzhao2 - 112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2   建议供导演参考的男女主演

    据说正在紧锣密鼓声中的电视连续剧《山楂树之恋》即将选定演员。已经有豆腐干表达我对柳云龙和孙俪不适合来演绎老三和静秋的看法。

    最近在看四十集的《女人花》,那是由黄梅戏跟踪过来的收获。觉得其中演男主角吴雨声的冯绍峰非常适合扮演孙建新。

    演黄梅儿的刘涛可以考虑让她演静秋。但是总觉得哪儿还不是太对头。一下子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如果没有更合适的,那就是她了。呵呵!

    今天忙,冯绍峰很适合的理由以后补吧,或许有愿意的可以先讨论起来……

    [阅读全文]  2008-4-12 17:33 - xzhao2 - 113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2   《山楂树之恋》再创作杂记(2)人物和场景的取舍——其二

    小说中的人物众多,包括我在拙文“好多小人儿——”里指出的一些同样活生生存在的群众角色。由于舞台的局限时间的局限不要说这些群众角色只能一一割舍,就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也必须忍痛割爱。最后就剩下了三个家庭八位演员上场,——巧得很,两个家庭的《雷雨》《于无声处》也是八位演员。记得好像尚有《枫叶红了的时候》。

    同样的情况就是场景也必须有所取舍。西村坪是故事发生的起点,作为主要场景前四场都发生在那儿。接下来是有静秋妈妈出场作为第三主人公。好些事情发生在她家里外,那也是一个重要场景。最后静秋和老三两次极其重要的再相遇,那场景自然是在医院。有一个坏蛋是必须的,也符合当时的情景。因此有一个坏蛋出场在场的场景。

    总括起来,其余不很重要的场景随着不太重要人物的排除也就不复出现。某些场景不好安排,也尽可在有关唱词里一笔带过。以节省舞台美术人员的工夫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静秋老三的生死恋情其内容算是足够曲折且足够丰富。最后压缩成为十个场次(这已超过我以前写的所有那些剧本的场次,并和写作计划中的一部清装戏持平),不能再多也难以再少。

    具体十个场次为——

    第一场:进村
    第二场:传书
    第三场:上路
    第四场:漏底
    第五场:问女
    第六场:释疑
    第七场:伏虎
    第八场:起誓
    第九场:违约
    第十场:诀别

    [阅读全文]  2008-4-12 17:12 - xzhao2 - 118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2   不早不晚不尴不尬的困境

    新闻午报也是SMG的产品之一。由于它既不是早报又不是晚报,所以问世后不久便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状态。

    早报以前上海市是没有的。大家早晨看解放日报文汇报。现在因为有了早报这样一张小报性质的报纸,在地铁里常看到有人捧读。一早起来,赶路上班时正好浏览浏览,看看昨晚发生点啥——尤其是全球化之后,这儿是晚上那儿是白天。这儿沪深股市关门那儿华尔街正是热闹。

    晚报照例兴旺发达。尽管竞争激烈,晚上一张晚报在手依然是老习惯,哪怕有必看的晚间新闻也总得一报在手好象唯有这样才是读者,尤其是忠诚的读者。

    新闻午报就不同了。早新闻已过,晚新闻未到,正是“博”生活的人们忙碌的时候。中午很多人更是匆匆忙忙地吃一份盒饭了事,哪有时间去优哉游哉地读报纸。何况,要末就是旧闻要末无关痛痒。

    于是,新闻午报从一生下地就注定了她生不逢时。据说其总编辑也非常郁闷。只见新闻午报堆在那里作为免费阅读的材料,也未见得有多少人买帐。

    去浦东机场看看,候机区域报架上面就是这份报纸,再怎么晚都有没有被人光顾过的放在那里。还远不如机场公司自己编印的那份杂志受青睐。

    问题在于既然当初决策错误既然现在成为鸡肋,知道食之无味,干吗弃之不舍?!

    [阅读全文]  2008-4-12 12:01 - xzhao2 - 114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8-4-11   文化名人间的一次剽窃

    去看严庆谷主演叶盛章亲授新编京剧《佛手桔》,时间尚早就信步走到最近那家半地下室的折扣书店。

    随手捡起《元曲三百首》翻了翻。那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06年8月的初版本,属于一套九册《中国历代精品诗词赏析》里的第七本。

    先后次序很有意思——是按照作者的拼音字母来排列的。第11页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饮》,调寄仙吕*寄生草。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评注说的是“本曲以酒为载体对现实社会的否定,是为避世。句句紧扣‘饮’字,描写精炼而集中,中间三句鼎足对,极为工整。”

    名人名曲名家评点,自是贴切令人肃然起敬。

    再继续翻下去,翻到第32页。那是范康的《酒》,同样是调寄仙吕*寄生草。

    常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两相对照,只是把“长”改成“常”而已。

    据记载,范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能词章,通音律,作有《杜子美游曲江》杂剧。存有散曲小令四首——即是以上述曲牌写的“酒色财气”。此处录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奇者怪也,两个元朝著名大文人,为何有此仅一字之差的两首“仙吕*寄生草”?到底是白朴剽窃范康,抑或是范康剽窃白朴?除非是古代信息不畅通,两人同时异地创作了同样的作品——可那概率是也太小了吧。

    出版社居然也没有发现前后只不过相差二十一页,就有出现两首几乎完全相同的小令——总共四十九个字里就差了一个字,而且这唯一变动的一个字含义甚为相近。

    那就不仅仅是白朴范康两者必有一错,便是出版社编辑和评注大家也已明显有大大的疏漏。

    [阅读全文]  2008-4-11 14:28 - xzhao2 - 135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4-11   吴琼 vs. 马兰

    黄新德先生在最新博文中写道——

    吴琼的贡献有目共睹,吴琼的演唱功力人人称颂。在严格意义上说,她己不是安徽黄梅圈内的人了,却有着如此强烈的黄梅情结和博大胸襟,团结众多朋友勇闯都市市场,并且喜获丰收,那么,我们更多以此为生以此为根以此为荣的黄梅人难道不应该有所触动和思考吗?该用什么来回报这些无私厚爱我们、支持我们的戏迷朋友们呢?

    这是参与吴琼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女驸马》后写的。正好由此拿吴琼和马兰来做一个比较。

    两位大明星都是同学都是五朵金花之一都因故相继离开安徽离开黄梅戏舞台演出。另外有一个巧合是两位都嫁给了既是圈内人(文艺系统)又非圈内人(并非黄梅戏戏曲界)——吴琼的夫君是年轻才俊的影视演员而马兰的丈夫是散文大家前上海戏剧学院头头和教授。

    吴琼离开安徽黄梅戏后主要在歌坛发展,但不忘黄梅戏的根本。记得有独力挑梁搞的"1999年大山的女儿她"终于回到安徽导演了和主演了百集黄梅戏《戏缘》。

    1999年吴琼在安徽省广播电台《戏曲教唱》栏目中,为广大戏迷教唱了《凤铃》选段《镜儿圆》。当时她还自谦的说她不是黄梅戏老师,可能教不好……

    1999年,安徽省黄梅戏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吴琼又用她那浑厚的声音演唱了《哭城》选段。这时你会发现她的音色和音质又上了一层楼。同年吴琼俱乐部在安徽成立。最近的“回家”个人演唱会以及最新在天蟾舞台演出的两台大戏,都说明了吴琼的黄梅情结。平心而说,正如一些网评指出的是她唯一不及马兰的是长相扮相。

    马兰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上不囿程式,而是刻划人物形象,她所扮演的各色各类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她曾荣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戏剧表演“梅花奖”,以及“白玉兰奖”。她曾是4至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在艺术上的成就,已被大多数观众所承认,是继严风英之后,又一..

    [阅读全文]  2008-4-11 05:34 - xzhao2 - 12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1   新编歌词《山楂树之谜》

    此歌词系阅读有关《山楂树之恋》网文有感而作。众多山楂迷中若有哪一位作曲或歌手有兴趣的话,尽可无偿拿去配曲演唱。

    设想中的演唱方式有——
    1,        咬舌歌:节奏明快滚动;
    2,        通俗歌曲:唱来舒缓动听;
    3,        京歌:可借鉴《磐石湾》中的著名唱段“怎能忘”;
    4,        黄梅歌:请借鉴《知心村官》里的著名唱段“为百姓吃亏不算亏”;
    5,        沪剧:建议采用慢板起腔后转快板最后转赋子板;
    6,        越剧:可考虑《是我错》中有关唱段的唱法;
    7,        晋剧:每一段落后面都可加上陈玉英的“嗨嗨嗨”;
    8,        评弹:采用琴调丽调或者张调均可,不建议采用徐调严调蒋调。


    新编歌词《山楂树之谜》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你我大家都以为,
    都以为真情实事暖心扉;
    怎么会,
    怎么会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老三静秋皆虚幻,
    真叫人伤心痛心心肝摧;
    怎么会,
    怎么会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百八十度大转弯,
    前日里信誓旦旦今反悔;
    谁能信,
    谁能信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过了河后把桥拆,
    脚下把真实二字任由踩;
    谁能信,
    谁能信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不顾老三树下埋,
    不管他一片真情天地盖;
    怎么会,
    怎么会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实难忘白纸黑字刻心怀,
    最难忘老三临终两滴泪;
    谁能信,
    谁能信那竟然是码字码出来?!

    怎么会,
    怎么会啊——
    怎么会行百里者半九十,
    决不能寻踪觅迹中途废;
    有一天,
    到那天终让真相大白为老三!

    [阅读全文]  2008-4-11 05:07 - xzhao2 - 11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0   婚宴上的《天仙配》

    子侄辈陆续成婚。一个大侄女最近从老家常熟嫁到无锡,两处相继办喜事。在常熟市是女家操办,一共在华联商厦二十二桌,六辆汽车来接新娘。不算豪华也够气派。到无锡办得更是体面——喜筵之后是大放焰火,至少我是第一次听说除了爆竹之外还有焰火——尽管我没有能够亲临现场,也够兴奋的。

    不去多说那些,要说的是喜筵上的歌唱。贺客热闹起哄,新郎新娘一展歌喉。看来他俩都不怯场,在大家要求下唱了一首又一首,有各自独唱的有合唱的。最后一首自然是两人合唱。没想到,因为新郎是无锡人,又有提出要求唱锡剧《双推磨》。

    《双推磨》是锡剧传统剧目,要新郎唱应该是唱男主角何宜度。不知道是否有搞笑因素在内。可一旦说起唱锡剧,《双推磨》《珍珠塔》等总是会第一时间被想到。当然,如果让我来提议的话,觉得应该唱《庵堂相会》里的“盘夫”——也就是著名的“问叔叔——”一段对唱。

    结果,那华联商厦找了半天,卡拉OK里没有录下这一段。到底是常熟虞山不是无锡锡山,恐怕在无锡喜筵上面唱就一定有锡剧带子。找出来的替代品就是黄梅戏《天仙配》里路人皆知的“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看到了吗?黄梅戏在江南的受欢迎和为人熟知的程度!建议各地的婚宴喜筵都来唱黄梅调都有这一段《天仙配》——“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阅读全文]  2008-4-10 09:11 - xzhao2 - 1277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0   好多小人儿——

    “小人儿一番话醍醐灌顶”——这是黄梅戏《劈棺惊梦》里黄新德先生所演庄子的一段著名唱腔里的第一句。

    其用意在于说明“二百五”——戏里的小角色——的智商实在不比顶级大师级的先贤差,甚至于反而倒是旁观者清。

    请再来阅读“静秋”在她的那篇“代后记”里的一段话——

    <<山楂树之恋>>里面的一些配角,如“弟媳妇”,张一,“铜婆婆”之类,我曾花大量篇幅写在我那篇回忆录中,加了很多评语来区别这些人,但艾米抓住几个侧面,寥寥数句,就把这些人物活生生地摆到了我们面前。

    很多时候,同一个人物,同一个事件,我们大家都看见了,听见了,甚至经历了,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写出来,感动人的程度却是不同的。像我们著名的“憨包子” 弟弟,我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他小时候很多趣事,但我无法用极短的篇幅,写出一个让众多网人痴迷的弟弟。是经艾米的妙笔点拨,才让我发现弟弟的可爱就可爱在他的憨。

    看清楚了吗?这么些小人儿在说话!于是,除了静秋除了老三除了军区司令除了长林除了村长除了老师除了静秋妈除了静秋哥除了……,我们还有那么些群众角色——振振有词满怀豪情奋笔直书的“小角色”,不是轻易地用“都是码出来”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我在开始评议《山楂树之恋》时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惟其真实,转成新鲜”——借用鲁迅语言。当时对此还曾获得某人激赏。

    所以,静秋早已经告诉我们——书里的那些小人物也都是真有其人,绝无幌子!

    [阅读全文]  2008-4-10 08:44 - xzhao2 - 138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10   吴琼张辉黄新德天蟾舞台演出成功再次证实了——

    热烈祝贺他们三人演出成功。天蟾舞台是老字号戏曲表演场所,当年周信芳李玉茹童芷苓乃至现在尚长荣关栋天他们的演出地点。

    这次黄梅戏再度进军上海,三位顶级演员联手演出《红罗帕》《女驸马》,花篮满地掌声不绝——强强联手就是好!就是好啊!

    更好的是这再一次证明了黄梅戏进军大上海是完全可行的。纵然,不能一下子拉起一个上海黄梅戏剧团来,这样子找一个班底走马换将有名角撑台的做法值得继续推行。希望继吴琼(显然这次是她发起的吧)之后,黄新德和张辉两位也能主动发起类似的挑梁组班冲击上海滩的行动。另外,当然应该有其他诸如蒋建国及其夫人,韩再芬和安庆的那么多分团,湖北的四十刚出头的另一位传承人等等。可以说,像从前的京派京剧名角类比,不敢闯大上海的就不是好汉!

    啊,还有李文刘华还有余顺梅建军……,我一下子记不住,难免挂一漏万抱歉啊。

    上海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去那儿创万儿的必要性重要性。日前,吴琼他们三人撑台的结果表明——黄梅需要上海上海需要黄梅,但愿不尽黄梅滚滚来——让黄梅调响彻上海滩!

    [阅读全文]  2008-4-10 08:24 - xzhao2 - 119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10   《时代》杂志替欧巴马打母亲牌

    世界级权威杂志《时代》封面登出欧巴马母亲和小欧巴马的照片,并就她如何抚养欧巴马进行报道。

    众所周知,希拉里作为第一个女性美国总统竞选人常常以她特有的性别身份打女性牌打母性牌。包括那个半夜三点的电话广告在内。

    相比之下欧巴马就无法照搬,这也是“好男”碰到“恶女”常见的尴尬——记得金大侠的武侠小说里常有此类情节。现在,《时代》出面——一个和善的白人女性一个可爱的黑人宝宝同时出现在封面上走向各地的书架走向各家的饭厅。

    这就是提醒大家——欧巴马有一个多么不简单的白人母亲!她聪明好学努力上进——欧巴马不仅得到了母亲的关怀而且还得到了姥姥家的照应。记住!姥姥家也是白人啊!并且欧巴马还有一个白人继父。

    看看吧,这一招必定会帮助欧巴马继续努力赢得更多的白人女性选票,白人男性选票更不在话下。

    宾州希拉里的票仓频频告急。由于希拉里的编造“医院”故事由于前总统家庭的税单披露,她和欧巴马两者原先二位数的差距已缩小为百分之九百分之六直至最新的百分之五。在《时代》杂志登出这一期的封面之后将会如何,请予关注。

    我写过“这个女人不寻常”,好啦,现在又来一个不寻常的女人!

    [阅读全文]  2008-4-10 08:02 - xzhao2 - 110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10   [转载]原创红歌《错》遭网络歌手疯狂剽窃

    原创红歌《错》遭网络歌手疯狂剽窃 from bingmei17


    剽窃一事,古已有之。唐柳宗元在《辩文子》一文中就曾写道:“其深而类者少,窃取他书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就是说,古圣先贤的著作,早都被人窃过。

    古人尚且如此,我辈自当发扬光大。近日,在网上广为流传,很受大众欢迎,由世纪博乐签约歌手陈德志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错》被传遭剽窃。据悉,这首《错》正是该公司近期大力宣传的新歌,歌曲尚在宣传阶段即遭遇剽窃。剽窃疑似者名叫林正源,此人在中华演出网以原创作品类型发表了一首新歌《错》,其歌曲名称、演唱、编曲均与世纪博乐旗下歌手陈德志演唱的《错》如出一辙。

    经与世纪博乐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后,证明林正源发表的这首新歌即是陈德志演唱的《错》。令人乍舌的是,林正源竟然未对原作作出任何改动即署名自己为词曲作者及演唱者,剽窃手段极其明显、粗糙。

    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更准确的说法应是,剽窃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从林正源剽窃陈德志《错》这一案例来看,林原封不动地复制了他人作品,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此类事件也为人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警示:法律才是保护原创作品最强的保护伞。

    近年来娱乐圈抄袭,剽窃事件不断,在利益驱使下无数公司和个人走此“捷径”。在注重版权保护的今天,此类事件的频发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就像《草根年华》里所说的那样:“考试的抄袭无关紧要,至少没有侵害第三者利益,大不了把自己坑了,知识没学会,学费白交了,而剽窃他人作品,就是道德败坏,好比偷了别人的孩子,换了身衣服,愣让孩子随自己的姓。”

    丢失了品质的这些人,总是剽窃着他人的故事,丢了自己的故事,在剽窃的故事里过着自己的生活。剽窃着属于他人的东西,丢了自己的尊严,拿他人的风采做嫁衣,用剽窃来的光彩遮掩着本身的污迹。

    看到美好的事物..

    [阅读全文]  2008-4-10 07:30 - xzhao2 - 110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9   可怜的桑塔纳!

    三辆悍马吉普车成品字形排开开道,接着是两辆白色加长林肯轿车,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紧随其后,紧接着是由几十辆宾利、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等豪华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

    这不是小说中的情节或电视里的镜头。这是现实生活里的一幕。

    超豪华生日派对,超豪华婚礼喜庆,豪华车队少不了先声夺人。现在崇洋媚外风气波及许多领域。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本来大众桑塔纳已经算是一辆好车。曾几何时,人人都想扑进买车买桑塔纳的队伍里去——一辆桑塔纳开价二十万还没有货!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就是搞批条倒卖桑塔纳的一员,还曾有领导班子里的表示:有夏利吗?有多少要多少!

    也是曾几何时,夏利车禁止在上海驾驶。现在连得桑塔纳都不吃香了——不吃香的原因之一据说是它的名字!

    寻常人家办喜事,再不济事也得有一部奔驰当婚礼主车。好看啊,名气香啊,拉着新郎新娘满街跑有多神气!跟在后面的车稍微推板一点不要紧,可就是不能有桑塔纳!

    为啥呢?你看,前面是奔驰,后面有桑塔纳,连起来就是奔丧——红事变成白事,婚礼变成丧礼,谁家还敢用啊!

    要我说,大众桑塔纳得赶紧来一个新款式起一个新名字,——中文第一个字眼绝对不能用“丧”字。或许桑塔纳在海外叫得响,原先在国内也叫得响 ,可有了奔驰之后就不行啦。

    啥字眼好呢?“奔逃”“奔窜”“奔忙”“奔袭”之类都不行。“奔赴”恐怕也难,谁知道是不是奔赴刑场奔赴战场?看来“奔腾”“奔流”或许能行。那么,桑塔纳改叫“腾飞”吧!

    迎亲队伍车队排开,前有奔驰,后有腾飞,奔腾起来够有意思吧。——假如大众桑塔纳真地采用这个喜庆吉祥名字,可别忘了我啊。


    备注:根据此小品文创意改写的相声即将推出。

    [阅读全文]  2008-4-9 05:19 - xzhao2 - 116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8   梧桐: 直观《红楼梦杀人事件》

    最近一直在说《红楼梦》,本想止笔,不料又欲罢不能。
      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不仅与书隔绝,甚至是与世隔绝了。
      有人将《红楼梦》搞成畅销书《红楼梦杀人事件》,这人居然还是个日本人,叫什么芦边拓。
      “日本”两个字历来敏感,再经典的东西也能被他们大肆“杀”伐。
      当时就想,把这日本的红楼杀者提将起来,讨之杀之。

      现实一些,找来相关资料看看,乱杀一气总不可取。

      想不到,很是认可这个《红楼梦杀人事件》的结构;
      想不到,居然感觉这个杀人事件的结语与曹公原作并不矛盾;
      想不到,对芦边拓的颠覆要领和技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佩服;
      更大的想不到,是我们的红学专家竟宽容到将此书定位为“学术书籍”。

      社会进步到今天,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事也都可以自圆其说。
      唯有一点,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尺度必须尽可能的统一,尤其是所谓的专家。
      比如相关《红楼梦》,红学专家曾猛批《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而面对这起更出格的“杀人事件”,中国红学会秘书长孙玉明在表示没有看过此书的同时,却认为应该宽容对待:“学术书籍应该用学术观点对待,改编名著小说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应该用时间去检验它是否为读者接受,不能简单给予否定,创作有新意也是对原著的发扬。”(据《重庆晚报》)

      观点很对,问题是,《红楼梦杀人事件》是学术书籍吗?
      本人尚未读此书,直觉上,《红楼梦杀人事件》至多是一本创作规整的畅销书,还无从提升到学术范畴。

      《红楼梦杀人事件》采用的是仿章回体架构,共13回28万字,从构思到出版花费10年时间,2004年5月出版,翌年在日本权威的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里,该书都入围了前十名。
      芦边拓在为中国读者所写序中称:“这是一部除了要从遥远的日本表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敬意之外,也包含着对推理小说新的探索。”

      《红楼梦杀人事件》的人物提炼非常专业,贾宝玉依旧是男一号,身份..

    [阅读全文]  2008-4-8 11:17 - xzhao2 - 151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8   我唯一不喜欢他的一出戏

    ——他的笑容阳光并不张扬,他的声音清朗并不矫饰,他的目光专注并不勾搭,他的文字流畅并不浅薄,他的身影挺拔并不伟岸,他的演唱醉人并不诱惑。

    以上是我对黄梅大师黄新德先生总的评价——当然这是除了以往对他的舞台艺术之欣赏而又格外从黄梅新德博客里得到的观感。

    自信写了不少黄梅心得,至此即将搁笔。在最后的总结性豆腐干之前想要说点啥的一个帖子是“我唯一不喜欢他的一出戏”。

    自信出于敬仰源自喜欢,我已经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力看过所有能找到的黄新德黄梅戏。所有的戏我都喜欢——唯一的一个例外是《戏牡丹》。

    《戏牡丹》是传统戏,好多剧种都有。比如前不久看的豫剧。内容当然不是吕洞宾三戏白牡丹——那是洛阳艳冠事涉青楼卖笑太过黄色,而是吕洞宾去戏弄一个药铺子老板的女儿。凑巧也叫做牡丹!在相互之间出类似于谜语的药名题考核之后,最终吕洞宾败下阵来自讨没趣。

    从文字角度来讲,唱词颇具特色。但是,表演由于局限于内容有夸张而不引人发噱,某些地方“上蹿下跳”演员很吃力却没有多少美感可言。

    记得黄新德先生在他的一篇博文中提及,应召赴京演出《戏牡丹》。正因为上蹿下跳弄得满身是汗赶回安徽开会又来不及擦洗。相比之下,豫剧没有那么多的上蹿下跳,也丝毫不影响剧情的铺陈和舞台调度。或者说这些上蹿下跳的动作对增加这出戏的可观性并无多大帮助。

    不知道为何高层要点名看这出戏?是不是仍然是由于这出戏文里带有某种性暗示?不管如何,不喜欢这出戏也正是因为在戏里面的男主人公。当然这与黄新德先生本人无关,与女主角扮演者李文也不相干。

    好像看到过黄新德先生说他自己不喜欢唐明皇这个角色。其实唐明皇这个角色非常有戏!好些唱段也十分有味。和宋徽宗一样,唐明皇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可是在戏曲史上这两个人都由于特别有戏而占领着坚挺的地位。特别是因为洪升的《长恨歌》,唐明皇成了一个千古流传的角色。

    相比之下,我宁愿看一百遍唐明皇——当然..

    [阅读全文]  2008-4-8 09:00 - xzhao2 - 121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8   再问余秋雨:沈从文是苗族?from 张一一:一天一主张

    再问余秋雨:沈从文是苗族?


        昨晚从客厅经过的时候,不小心又瞅了母亲看得正欢的青歌赛一眼,适逢我们无比景仰的余秋雨老师,正在给一女选手传道授业解惑,“苗族人沈从文,把汉文化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我纳了一闷。一般人认为沈从文先生是苗族人也就罢了,但是我们学贯中西的余秋雨老师,为什么也是这样的人云亦云不能免俗呢?

        当年还在凤凰古城追随我国旅游业大鳄叶文智先生左右的时候,我分明听沈从文先生的表外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说起过,沈从文仅有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沈从文先生的身上,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而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儿子一般是从属于父系血统的,玉宇澄清万里埃,沈从文先生理应是汉族而非苗族!

        看来我们的余秋雨老师虽然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但这次分明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有人印象中通今博古的余秋雨老师,也并非是能把每一个细微的文化现象都了如指掌、掌握得十分的通透的神。

        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更是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

        在给另一位女选手讲解一组关于“长江”的诗词名句时,余秋雨先生愣是把辛弃疾著名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示范成了“不尽长江天际流”,很明显,这是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打起了糊涂账。

        作为余秋雨先生这样一等一的学者,又是在央视青歌赛这样收视受众动辄上亿的平台上给观众普及文化知识,责任那是何等的重大!但我们的余秋雨先生,竟然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文化常识都张冠李戴混淆不清,误导的电视观众又何止千万计?



    鉴于是,余秋雨先生实在是难辞其咎,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所谓“过而能改不谓过”,虚怀若谷的余秋雨老师若能在明晚即时纠正这一些低级错..

    [阅读全文]  2008-4-8 08:31 - xzhao2 - 145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7   热锅里爆出个冷栗子

    通常说的是冷锅里爆出个热栗子。没想到在美国总统大选这口白热化到了史无前例程度的热锅里爆出一个冷栗子来。

    早已出线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好整以暇,据说其副总统候选人名单有二十人之多——这还是业经头轮挑选后的结果。到底有谁在那个单子上面尚未揭晓。

    今天消息披露,据说很可能他挑中的是现任国务卿康朵丽莎赖斯。如果真的是她,那可热闹了!

    本来是一个创竞选年龄记录的老人,一个是创造历史的女性,一个是创造历史的非裔,三个人一台戏已经够热闹啦。好!现在来了一个麦凯赖斯配。

    估计是不是麦凯借助赖斯的身份,不管希拉里欧巴马那个出线,都足以对付。赖斯,何许样人?世界上最具权力的女性!我们的吴瑜前副总理排在她的后面屈居世界第二权威女性。

    再假定万一民主党内斗过度,让本来不看好的共和党翻盘——麦凯赖斯上了台之后由于麦凯创造了最年老总统候选人纪录一旦选上后若有个三长两短的话,副总统马上接位——那样一来,赖斯她可是一个人一下子创造了两项历史纪录!

    嗨,嘿,瞧瞧,第一位非裔女性总统——这下子可把希拉利和欧巴马都比下去啦。

    [阅读全文]  2008-4-7 17:21 - xzhao2 - 122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7   跟着导师造访师弟——价值千万计的佘山月湖别墅

    导师是我攻读硕士生的指导老师,攻读博士生的副导师——那时候只有校长钱伟长教授有资格带博士。

    这一次例行拜访不再是去导师他那儿,而是大家合伙一起到松江佘山月湖别墅去看一位师弟。师弟年过五十刚有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应该前去祝贺。于是,几部车子相继前后往沪杭高速方向开去。

    一路上,听导师师娘介绍,原先知道师弟大发的朦胧概念逐渐变得细致。那目的地月湖别墅是上海高档住宅区。四只轮子转加上高速公路,一会儿就到了松江大学区松江新城区,再拐几个弯面前就是拦汽车路的栏杆。

    路旁一个面积超过平常的岗亭,两个值班保安在里面办公。看到有车停在栏杆前,一个就赶紧出来询问。

    你们是谁?

    好奇怪的发问!

    回答是找某某号的某某。

    不对,要说你们是谁?

    导师坐在副驾驶座上,正好由他继续对答。

    我是某某某。

    请稍等。

    一等就等了可有不小一会儿。导师是出名的坏脾气,马上不耐烦起来。喊出来:做啥还不放我们进去!

    刚才那个一个年纪看上去小一点的保安再跑出来打招呼。

    还没有联系上,请稍等。

    小一点的保安说完又回进岗亭。好像两个人在忙着打电话。

    导师实在不想耗下去。开口骂起来:再不让进,我们就回去了!

    真正蜡烛!栏杆马上升起。也不知道到底是联系上还是没有联系上?

    进了出入口,左拐右拐,每一个拐点都有一名保安站在那里做欢迎状。问了几次终于那个号码赫然在目。

    私家花园式别墅,两车库三层。自家的围墙自家的车道。男主人笑着迎出来,女主人等在门廊口。换拖鞋的门厅也是极大乱哄哄的好几个人在那儿脱鞋换鞋也不觉得挤。

    上上下下走了个来回。层高似乎比我们看到过的解放前的西式洋房还要高得多。总共有七百多平方。说是三层,里面尚有许多错层。卧房多多——就连保姆房大小也足够让人感到惊奇。顶层是主人卧室外带书房。顶楼之上是一个封闭式阳台——这封闭式可不是为了增加面积而是阳光式享受的地方。地下一层是健身房和酒吧..

    [阅读全文]  2008-4-7 15:50 - xzhao2 - 115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7   重返亦凡书库的新发现

    我是在亦凡网上看到那棵山楂树的。刚才又去那儿浏览一下,却不料有了意外的新发现。

    原先,老三名叫孙建新,他的弟弟叫孙建民。现在不对了——老三姓名是陈树新,同样他的弟弟名字为陈树民。

    我想,这样的网页更新不会是亦凡网亦凡书库自说自话的结果。假定不是有人通知他们做出如此更改的话,那么亦凡网亦凡书库就有错。必须及时再更正回来。

    如果亦凡网亦凡书库没有错,那么已经成为白纸黑字的恐怕难以召回重新印刷把“孙建新”改称为“陈树新”吧?

    实在不清楚,这究竟是为什么?!

    [阅读全文]  2008-4-7 15:00 - xzhao2 - 159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7   房市低潮时的对策研讨 by dogwoodusa

      美国的房市遭遇严冬,已是定论。它使每个人都感到了阵阵寒意。且不论房市的低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比如对建筑业,(建筑材料行业,施工营造行业),地产经纪行业,房屋贷款行业等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谕的。即使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因为房屋是个人一生中最大投资之一,如何因对房市低迷,肯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房市低潮时的对策研讨

      如果你是不幸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卖房者,也许有下面几种情况。首先,如果你是由于工作的调动,需要卖掉现在的住房。你大可不必为了因为现在房屋的售价低于你的预期售价而不愿脱手。因为你在此时此地的低价出售,虽然没有得到你预期的回报率,但你可立即着手在此时彼地购买房屋。低出低进。你的损失不会太大。一般的情况是,卖家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在此时将房屋推向市场。而一旦进场,则要准备放一点血。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你是准备退休,而出售房屋。你可能要再等一些时间。你或许可以将住房租出去,赢得一个缓冲时间。待房市好转时,再出售。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房市是不可能永远低迷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买房,你的机会很好。现在无疑是买方市场。你可以从容不迫地选择,认真地谈判。因为你无需担心你看中的房屋会被人抢走,更不会有要加价才能拿到的情形出现。所谓认真的谈判,就是你要诚心诚意的谈判。不要给卖家认为你是在乘火打劫。此外,如果你愿意尽快地办理房屋过户,并且贷款也没有任何问题,这些都能增加你的谈判砝码。

      如果你是为了投资而买房的买方,你是遇到了非常好的机遇。因为每次金融危机或者房地产危机都是一些人的机会。君不信,请看香港的李嘉诚,龚如心,李兆基等人的发迹史,无一不和房地产危机有关。以李嘉诚为例,他在1958年就投资房地产,在20世纪80年代时,通过收购和记黄埔,富可敌国。在1989年,中国发生64天安门事件后,外资犹豫不决。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大举投资中国房地产业。成为香港在内地最大..

    [阅读全文]  2008-4-7 11:08 - xzhao2 - 115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7   [转载]【转帖】静秋答网友

    静秋答网友
    2006-03-21 07:22:19  

    预先声明,我的形像可能被艾米和黄颜拔高了许多,如果我的回答描绘出一个远不如你所期待的静秋,还请你原谅(或痛骂艾黄两个)。

    1、想知道后来静秋妈妈对老三的评价  

    --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告诉我妈妈老三去世的消息。一方面,我仍然很担心我妈妈会责怪我年纪这么小就在谈恋爱,另一方面我也怕我妈妈会内疚。我记得那时我很赌气地想,你老是说我太早考虑这些事,现在我不考虑了,到时候你还得来劝我考虑这些事。

    后来,我把我77年写的那个东西给她看了,也把老三的信和日记给她看了。她很难过,也的确如我所预料的那样,万般自责。但我知道她没有什么值得自责的,老三的病不是她造成的,我那时年龄那样小,才刚刚18岁,她让我们暂不接触也是对的。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即便人们知道老三不久于人世,我过早谈恋爱仍然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我妈妈一直非常理解我,我到33岁才结婚,我妈妈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朋友邻居经常来关心、劝说、介绍男朋友给我,但我妈妈从来没有催促我结婚。我去L市读硕士时,因为要跟人合住,我把很多东西都留在家里,是我妈妈帮我保存。搬了数次家,都没丢掉那些东西。后来我妈妈随我妹妹移民加拿大,她把那些东西都带到了加拿大。

    我妈妈很赞赏老三的文笔和才情,说他比我爸爸的字和情书都写得好。(笑)

    我妈妈知道我丈夫是离过婚的,她仍然同意了这门亲事,因为她觉得我丈夫很多地方象老三,她说:“这个人看起来会象小孙那样对你好的,我没意见。”

    2、静秋是如何走过来的? 想请静秋分享坚强的秘诀.  

    -- 与其说我坚强地活了下来,不如说我糊涂地活了下来。

    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早恋是非常排斥的,连我自己都认为不该这么早就考虑这些事,所以我很多精力花在隐瞒这件事上。我参加了老三的追悼会,就在K市一家殡仪馆开的。跟遗体告别的时候,老三的遗体..

    [阅读全文]  2008-4-7 09:18 - xzhao2 - 153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7   关于黄新德先生声腔艺术研讨会的设想

    黄新德和吴琼张辉在上海天蟾舞台的演出应该已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很可惜,现在对于戏曲来说连演练满的辉煌已经不再。上海滩上目前流行的是小剧场话剧——迎合时尚的那一类剧目。

    关于黄新德先生个人演唱会以及专场演出都已先后贴出设想。一不过二二不过三,接着想谈谈关于黄新德先生声腔艺术研讨会的设想。

    据著名戏剧评论家季国平先生网文,印象中先前已有过关于黄新德先生表演艺术方面的研讨会。我这里说的是集中在声腔艺术这一方面,不谈及其他舞台表演艺术。也就是局限于唱,不及“白”和“做打”。

    黄梅戏是非常年轻的剧种,由此从未听说过她有成熟的流派。即如最先的大师级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都没有形成过公认的“严”派和“王”派。其他诸如潘景俐也没有“潘”派。后来的五朵金花也至今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马”派“吴”派“杨”派等等。生角的领军人物也就是黄新德先生也并未形成“黄”派。

    究其原因,和演员自身的重视以及剧种的开掘特别是声腔设计人员的努力不够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为此,设想黄新德先生去年年中刚过六十以照样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六年到六十六岁吃到六十六块红烧肉为止,足足有六年光景。把过去的著名唱段整理一遍,再有那么几个新戏新剧目新唱段足能反映他自己演唱特色问世,不难创立一个完全中轨中矩的流派。

    对于流派,以后再细谈。集中到黄梅戏集中到黄新德先生一个人身上来,我以为“黄”派最大的特色是化用并揉合了他的京味。这一点我已先后有几块豆腐干提及。由于我根本不是声腔这个领域里的人士,对黄梅戏的认识也远不如京剧沪剧越剧评弹,所以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发掘出来黄新德先生演唱风格的特色。

    即使之前没有能够完全成形定型,也不要紧。只要接连有一批(不是一两段)特色唱腔出来,让人一听就是黄新德一品味就是黄新德其他人再学唱也差不多就是个像而并非能百分百地取代,那就是一个“成功”的“成”字!

    有人说现在戏曲不景气,哪能设想年年出新..

    [阅读全文]  2008-4-7 08:41 - xzhao2 - 109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6   《山楂树之恋》再创作杂记(1)人物和场景的取舍——其一

    去年在亦凡网读到《山楂树之恋》的同时,就起意把它再创作成一个戏剧本子。正如我那时候读到《双面胶》一样,只不过区别在于对后者最后果断放弃——因为题材看来有点儿小家子气以及最后那个年轻妈妈的惨死。

    山楂树下埋着的老三促使我动笔,努力把这个人物的形象早日推上舞台也算是对得起老三了却一份心愿。接下来静秋作为女主角出场的戏份会比老三要多一些。对静秋妈妈我是很同情的,尽量要把有些读者对她的非议排解掉——还她一个爱女儿的本来面目。这三个人是重点,哪怕有人觉得我在为谁谁谁抱屈也不去管啦。

    真的有点儿要替他抱屈的是张长林。这一点的较详细展开下次会讲到。长林的妹妹长芳她必须保留,因为她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否则的话,好些信息就没法传递。

    长林大嫂就不必出场了。她原来起的作用由她婆婆来完成。其实,在戏剧里面让她来和静秋直接对话会更便于安排场次——所谓立主脑删枝蔓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一来,所有出场人物只有九位——再加上最后一场“诀别”时,老三已经处于弥留状态无声无息无动作无表情,我特地安排孙建民和孙建新由同一演员扮演(换句话说等同于越剧《真假驸马》一位演员沈剑平演孪生兄弟沪剧《啼笑因缘》马莉莉一个人扮演沈凤喜和何丽娜),所以实际上只需要八位演员。

    [阅读全文]  2008-4-6 13:52 - xzhao2 - 130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6   回过头来看一看那只小狗

    我在写静秋妈妈的分系列时,把“一个看来并不真实的细节”作为连续三篇的第一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2288d01008ipv.html

    起因是那只小狗。小狗虽然是静秋作为回忆它可怜巴巴和老三的可怜巴巴对比联想出现在文字里面的,可静秋当时还太小,所以就把领养喂养小狗的由头算到她母亲头上。列为静秋母亲分系列的第一块豆腐干。

    我在那里讨论的只是小说中的那条狗。与现实生活无关——也就是说读着读着即感到精彩,那种比喻的恰当和联想的丰富。同时也不无疑惑,城市里那个时代能够养狗?学校宿舍里面能够养狗?静秋家那么困难,家徒四壁,能够在在牙缝里省出一口来喂狗食?

    读者有这样的疑问是很正常的。完全可能有许多读者并不曾有如此的疑问,这也很正常。很高兴,有网友持同感——既对可怜巴巴印象深刻又会有个问号在心头涌起。

    可是,在说了许多中听的评议之后,第一次提出有那么一个并非绝对肯定的疑问——一个看来并不真实的细节——强调的是“看来并不真实”,居然艾米一反常态——她自己说她是很少跟帖的——马上指出我并不了解事实(嘿,我又不是静秋和静秋家的人,也不认识),举出一些事实来证明我的错误。

    万幸的是——艾米的偶然一次跟帖说明了不仅有静秋的真实存在,静秋哥哥还是养小狗的发起者。

    不单单是如此,除了小狗的真实存在,连得猫鸭鸡兔子都有存在。不知道艾米她如何自圆其说?为啥要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那些静秋家养的猫养的鸭养的鸡养的兔子,难道也是艾米在那一刻纯粹是码字码出来的么?难道也是为了让读者感到真实变造的么?

    包里归堆一句话——艾米不是这儿说了谎言就是那儿说了谎言。硬要说都对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否定了静秋的真实存在,那些派生出来的静秋狗静秋猫静秋鸭静秋鸡静秋兔还能够说是铮铮有词的真实存在吗?

    我码字..

    [阅读全文]  2008-4-6 06:18 - xzhao2 - 135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5   由黄梅戏《黄山情》生发开来——

    黄新德先生应该到上海了吧。非常遗憾没有机会能够坐在天蟾舞台观众席上实地观看黄新德先生的演出《女驸马》,更没有可能绕到后台化妆室里一睹真容。越发不可能当面祝贺吴琼张辉和黄先生光临上海演出成功。

    自己弥补慰劳自己一下子——买了一盘三碟的《黄山情》。碟合封面写着主演:黄新德,黄婉秋。先是疑惑,扮演刘三姐的黄婉秋唱开黄梅戏啦?!看着觉得不像,应该是哪个黄梅戏剧团的女演员。随着剧情的展开,故事内容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沪剧——《母子岭》。其中著名沪剧女演员沈惠中演唱的“手拿一朵红玫瑰”传唱非常流行。

    同样是未婚女子在突发事件中认领襁褓婴儿为私生儿子造成自身极大困境的故事。前者是黄梅戏优秀传统剧目,黄山绣花女在出嫁前夕在屋前发现遭追捕而只能被遗弃的婴儿,为保忠良之后甘愿牺牲自己名誉认作他为私生子后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后者是沪剧新编剧目,大别山女儿同样把革命军队撤退而留下的婴儿认作私生子,造成未婚夫误解老父亲惨痛的家庭悲剧。最后,都是亲生父母回来认领亲生——一句话,歌颂了那位未婚女性的高尚品德。

    据此看来,《母子岭》难免有照剥《黄山情》情节将其移植之革命年代从黄山搬到大别山的可能性。两出戏的情节都是很感人的。男女主角的一些唱段也不错。我因为特别欣赏黄新德先生,觉得他唱的那段“恨世人错把珍珠当鱼眼”非常动听。尤其是头三个字“恨世人”同样包含了京味。

    《黄山情》是一部融合黄山风光和黄梅戏风情的好戏。由于是电视连续剧形式的戏曲片,展示了黄山松黄山云雾黄山山水。根据剧情,还展示了“仙人指路”这一景色——正好用来体现女主角在种种逼迫之下走投无路的情景。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不仅是中国的唯一也是世界的唯一。安徽的人文地理资产不但是有独一无二的黄山,而且还有独一无二的黄梅戏。如何像《黄山情》那样把黄山和黄梅戏结合起来,我想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优势叠加在理工科领域里的..

    [阅读全文]  2008-4-5 15:32 - xzhao2 - 117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5   回答直言网友提问——"艾米为何如此紧张?不解?"

    出版小说封面上赫然登着的作者艾米(飞星/艾米)最近不顾一切地改口《山楂树之恋》完全是她自己码出来,没有生活原型,呼吁所有被媒体采访到的朋友请回答无可奉告云云。

    很可惜,真相就是真相,事实就是事实。一贯强调事实摆在那里指责他人不顾事实的艾米终于自己不顾事实完全推翻了她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那么,她是真的为了保护那些被媒体采访到的人吗?真的是要为"她"保密吗?回答是否定的。

    据艾米亲自发送给我的信息,生活中真实的静秋妈妈和静秋的妹妹现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扣定了这个方位以及年龄段再加上其他一些参考信息,把多伦多大陆华人圈子过滤上一遍肯定就不难发现或者至少是缩小圈定。当然,我并不住在多伦多,也无意去发动多伦多的亲朋好友。本来这件事和我何干?艾米也丝毫不怕由此而泄漏他人机密会造成何种不便。我只是因为据艾米说静秋妈妈看了我写的系列豆腐干中对她本人的分析评价觉得很中肯由此而感动,造成我因她的感动而感动而特别记住了多伦多这个城市名称。也幻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在多伦多与静秋妈妈见面大家一起来谈谈黑五类家属子女当年的处境感慨,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现在,假定把媒体和网络披露的消息叠加上去,对多伦多的大陆华人圈来说更不难发现事实真相。

    这场“追踪”的始作俑者是把“来源于真实故事”(大意)白纸黑字写在那里并堂而皇之出版拿到版权的人,怨不得读者怨不得媒体。——套用一句老话:艾米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说到现在,究竟她是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矢口否认那篇原先不贴在“网络文学”的小说来自于生活原型呢?关键的关键点是由此很容易揭示出艾米以作者名义出版的这本纪实体小说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

    我曾对她指出(从我在亦凡网上第一次读到该小说时就凭着职业的敏感觉察到)艾米严重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提出要保护某某。艾米她并不以为然却反而进一步对我攻击。

    好啦,现在远在我对她进一步提出佐证之前,想不到生活原..

    [阅读全文]  2008-4-5 13:53 - xzhao2 - 1630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4   对照十六年之前

    希拉里信誓旦旦地表示欧巴玛缺乏经验,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即上任第一天就有充分准备担当这个她最适合的职务。

    很简单的反驳办法是对照十六年之前。

    十六年之前是比尔竞选的日子。比尔克林顿年轻扬言改革而非强调老布什的经验,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

    再要深一步想下去,比尔作为一名阿肯色州长,其地位大约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宁夏或者贵州省省长。地处内陆尺寸又不大经济文化金融都算不上发达,在各个州里比起来谈不上有多少影响力。但是却后来居上进驻白宫,靠的并非是多少多少经验甚至于没有打出希拉里所谓的三十多年的从政经验——要知道比尔当时不过四十出头兴趣正旺呢。

    比尔那时候有担纲三军总司令的经验吗?答案是No!他也是一天兵都没有当过,还设法逃避到越南拿起枪杆子。

    比尔那时候有外交经验吗?回答是“否”!一个阿肯色州的大法官后来成州长,充其量只能和我们中国的内地落后小省份结成姐妹对子。还真不知道到底之前有过多少外国政要会造访阿肯色州?!

    与之相反,希拉里的从政经验要从她作义工算起所以有足足三十多年——于是她自称既有担纲三军总司令的能力和经验又有与大国政要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

    乖乖龙地咚!如果我们拿2008年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论调来反击1992年的比尔克林顿倒是绰绰有余的——你看,一个四十出头的老小伙子能有啥经验啊?!他难道能够从七八岁开始从政吗?!

    [阅读全文]  2008-4-4 03:32 - xzhao2 - 115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2   再——见朱时茂,再——见丛珊

    在遍地“伤痕文学”的时期,朱时茂和丛珊联手打造了一部银幕精品——《牧马人》。至今回忆起来,那份朴实无华那份爱国情结仍然在心中荡漾。

    时隔整整二十五年之后,两位银幕情侣再次牵手扮演银幕情侣。这一次是在情人节之际捧出的《两个人的房间》。

    再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两位——

    当年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一个劳改右派和一个逃荒川妹子在异常困苦的情景下能够演绎出一段好感动人的纯真爱情和爱国情怀,

    如今,一名成功的心理医师朱为(朱时茂饰演)和一名瑜伽教练林萧(丛珊特地回国饰演)生活在大都市里,生活不再艰难。有房有车有孩子有事业,两个人却走向了离婚的边缘。激情不再,两个人的房间空空荡荡,可难以同时容纳两个寂寞的心灵。他两各自有了投付感情的新目标。

    最后,危机之所以安然度过居然是靠在领结婚证的民政局废墟前的闪回镜头。又出现了牧马人和川妹子当初相识的镜头。导演是煞费苦心的,然则时过境迁早已风光不再。

    不必去说那两个男女主角本身毫无感人之处,就是演员自身也是昨日黄花。最可笑的事情是安排了一场床戏。其实是与剧情并非契合,展露出来的肉体更是乏善可陈。还不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周润发和斯琴高娃两人的那一场不露。

    真是难为了五十四岁的英俊小生.......

    [阅读全文]  2008-4-2 17:55 - xzhao2 - 127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4-2   上海滩最最嗲的一个男人

    滑稽界泰斗级人物周柏春在上周不幸逝世。曲艺界各位头面人物和周迷均纷纷表示敬意和哀悼。

    列举周柏春先生众多的代表作品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及周柏春的表演风格是儒雅。回忆自己从小听的滑稽广播节目从小看的滑稽戏目,却实实在在地难以得出“儒雅”两字这样的感觉。

    要说姚周档的特点是阴噱,一点不错。尤其是周柏春的演出风格决定了他是不靠大幅度的张扬来传达笑料触发观众听众的笑神经。但是,真要说他儒雅,却是一点都不搭界。

    为啥我要这么讲呢?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是上海滩最最嗲的一个男人。姚周档本是兄弟俩,可一个是硬派男性另一个却偏偏是女性化十足。于是,在捧和逗两方面中我们听到的有一半是女性化的声腔有模仿女人的尖嗓子;我们看到的则是非常娘娘腔的动作做派。这是姚周档的特色之一,更是周柏春本人的主要表演特色。可以说,在滑稽界没有一个演员能够像他那样演活一个个女性化十足的角色。

    说他以女性化的表演为特色,并非是说他经常演出男扮女装的角色。比如王汝刚在移植自古典小说的戏剧中扮演媒婆张樵侬在《活菩萨》里扮演迷信老太太那样。而是主要地描述周柏春尽力发挥他的特有女性化嗓音来演绎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差不多没有一个他扮演的角色是使用正常的男性嗓音来完成的。当然,这样说难免有点过于概括——可是要客观统计起来占绝大多数是绝对不会错的。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男性演员不是使用男性正常的嗓门而是使用一个特有的女性化嗓子(大众也习惯了这样的一个嗓音)是无论如何不能够用儒雅两字来形容其演出风格的。正像我们不能够用儒雅两字来形容一个青衣花旦演员一样。

    无意贬低周柏春先生对上海滑稽界的贡献,只是绝对没有必要为尊者讳。他不是儒雅,而是上海滩最最会在大众面前发嗲的一个男子。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家老太太最喜欢的滑稽演员是杨华生和绿杨兄妹俩。

    [阅读全文]  2008-4-2 08:27 - xzhao2 - 1365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