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3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39  >>
    2009-7-3   敬畏大自然

    到夏威夷一游,通常人们赞赏的是阳光沙滩。我们却对夏威夷最深刻的印象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

    之前,也有很多很多非常值得敬畏的大自然风情。可是,夏威夷独一无二的是它那近在咫尺的活火山。

    提起火山就想到那被毁灭的文明---庞贝古城。就单看看泥石流的滑坡淹没几个山村,可想而知那火山喷发的能量。

    这回去夏威夷,特地选择火山岛作为专门要去的一个地方。火山岛才是名副其实的夏威夷。那个岛的岛名就是夏威夷。因为在这个群岛中它的面积最大,就俗称大岛。我们就干脆叫它火山岛,那是据说世界上唯一能靠近看到活火山的地方。此话是否确切尚不可知,但是亲眼目睹那令人敬畏的情景这就足够了。

    由此一游,深感大自然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只是在大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你怎么样也得遵循大自然本身的规律。无论你是如何伟大,在大自然母亲的面前,都只是一个襁褓婴儿。显得那么地无能为力。人类的一切倒行逆施,必将种下苦果。说不定最后毁灭人类社会的就是人类本身。

    本来以为夏威夷一定有热带雨林---那也是我们喜欢去的地方。结果大失所望,原来所谓的热带雨林都是人工的。夏威夷有火山爆发而形成,满处都是火山熔岩凝结而成。被风化侵蚀成泥土的地方少得可怜。

    更值得佩服的是在火山熔岩凝结处生机盎然的不知名的草木,居然还有山花烂漫。叹为观止,这也是大自然的生命力。人类只能自愧不如。

    请先看看著名的黑沙滩(那是海龟出没的地盘)以及火山熔岩凝结处的旅客杰作---用灰石子堆放而成的到此一游。

    [阅读全文]  2009-7-3 08:34 - xzhao2 - 101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7-2   [转载] 南方都市报电子版七一社论被开天窗的文章

    上海塌楼:政商结构比建筑结构更值得关注

    一栋楼房的轰然倒下,除了让我们看到齐根断裂的建筑横截面,还由此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究房地产业的利益结构。针对上海在建楼房倒塌事件,网友发起了针对该楼盘开发商的“人肉搜索”。一份名为“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塌楼盘最新资料曝光”的材料将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所有股东及其身份全部曝光。令人震惊的是,多名股东与政府人员同名,包括闵行区梅陇镇的镇长助理、征地事务所所长、梅陇资产公司总经理等。无疑,作为人们身边凝固的存在物,建筑向来是变动的时空环境中令人感到安稳踏实的因素,在人为计划之外的大型建筑的轰然倒塌,不仅令人感到惊诧和愤怒,更冲击了人们对安全感的既有底线。

    类似上海的塌楼惨剧,2005年7月也曾发生在广州的海珠城。虽然场面没有大楼整体倒覆那样充满戏剧性,但海珠城塌陷造成3人遇难、数人受伤,一度导致上百户家庭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回。海员宾馆和两幢居民楼地基裸露,同样让人们感受到平地见悬崖的惊耸。

    是建筑安全标准不够完善,施工监管不够严厉吗?在没有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要避免大楼整体倒塌,恐怕最基本的建筑标准和施工监管都已经足够。无疑,根本原因不在于此。以海珠城塌陷为例,据有案可查的记录,在塌陷事故发生之前,当地居民曾多次投诉都无人理会,施工企业曾提出过5次安全警告,广州市建委更多次发出安全警告。据一位房地产开发商称,“平时建委的安全警告是非常有威力的,稍有常识的老板见了1次安全警告立即会停工,如果不停工,区一级的建设局马上会来工地查封,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没有人会冒这个风险。”那么,是什么令一个地产开发商敢于置居民投诉、施工单位警告以及主管部门警告于不顾?导致建筑安全标准和监管系统对开发商完全失去效力?据该开发商认为,“唯一的解释是他有背景,有恃无恐!”

    “有背景,有恃无恐”,一语道破重大建筑施工质量威胁的本质。正..

    [阅读全文]  2009-7-2 16:31 - xzhao2 - 83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7-1   A room with view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续)


    会议结束,兴犹未尽。继续赖在那儿。这就得换旅馆。我们可住不起那样子昂贵的大酒店。那都是提供开会以及盛大婚礼的地方。

    也是早早就预定下的一家主要是日本旅客居住的旅馆。地段价位都很理想,还免费供应早餐。登记入住,那位非常和气的值班人员给了钥匙。房间号是1414。十四楼,不错吧。

    乘电梯到了楼面,进房一看,嗨,还是双阳台。原来这家旅店位于一个三角形地段的尖端。故而这房间又在尖端的尖端两面都有阳台啦。记得在上海看房屋平面图的时候就对双阳台设计很是欣赏。马上跑到阳台上去欣赏欣赏登临高处看看街景---看了这一面再看那一面。都不错的感受哦。

    下面也贴上两张,一起欣赏哇基基的街头---从十四楼看下去的视角。


    不错吧,反正看得见大海的房间也住过了,换换口味。阳台拍了几张照片回到房间,泡上夏威夷风味的咖啡。喝了一口猛想起这和希尔顿预定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不同,为啥今朝来运道呢?还是女当家聪明,想到这1414就是要死要死。

    日本人风俗习惯喜欢奇数,这是我就读上外辅导班自学考试拿日语文凭时就知道的。在偶数里又数四最不受欢迎---因为谐音四就是死。这要死要死,岂不大大坏事!所以,假定这房间分配给日本旅客肯定是要挨骂的经理还得出来派不是。而我们的姓氏一看就不是日本人。立马就把难租出去的房间塞给了我们。

    想明白了,也不必再去计较。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再说姚明不也就是要命,人家出书还专门这样说。1414加起来也就是28,难道不是宜发?全部加在一起便是10,十全十美。1 加 0 是一,也是完美的一个数目。

    定定心心住下来喽。

    [阅读全文]  2009-7-1 16:25 - xzhao2 - 87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6-30   好就好在敢于打出旗号!

    中国沪剧网消息,上海徐汇区孙徐春沪剧团成立。

    看来是一个区级剧团,集体所有制吧。孙徐春是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当年年轻的他就是上海滩那么多戏曲演员中第一位开唱个人演唱会的。记得之前还有专题介绍,他写东西发表。虽然不明详情究竟在文学道路上走的多远,但无论如何其勇可嘉。

    这一回,孙徐春他又吃螃蟹,并且吃到蟹黄蟹钳。相信他一定能够吃出本钱吃出味道来。

    有好些海归人士自行组团,比如萧雅就自己成立工作室走南闯北还打进央视加拍电影并且敢于实现老师遗愿开排牡丹亭。就是最近的周立波也是海归人士。可孙徐春不记得他有出洋挣美元赚日币再海归的经历,现在挑头办民营剧团就更加难能可贵。

    更值得欣赏的是剧团名字就叫孙徐春沪剧团。名字起得好!应该关注应该祝贺应该期待。

    这是打出了一个响亮的牌子。孙徐春品牌!好得很啊。

    在我的戏迷生涯记忆中,沪剧界包括原先的申曲在内从未有人以自己的姓名来命名一个剧团的先例。那时候是施家班,也不是施春轩班,即使他是头牌;其余的比如文月社,上艺中艺,我好好婆组团的名字是雪声社----雪是戴雪琴,声是张谷声。我的曾师爷他的班子也不叫王筱新申曲社。

    解放后,更不用提----人民/艺华/长江等等。保留有个人名字为剧团名称的只有梅兰芳剧团一家。连得原先的尚小云剧团也改啦。

    当然,孙徐春不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沪剧也不能够和京剧一争高下。但是,其气势雄壮却是属于同样一个等级的。

    响当当地打出孙徐春的牌子,自然也和他本人的演艺实力有关系。正如当年他没有实力敢开第一个个人演唱会吗。

    从网友张贴的照片看到众多老艺人和孙徐春的前辈们同道们前来祝贺前来支持,这真是一件大好事!这里面由徐汇两字,和徐汇区文化局也有直接关联。

    好啦,现在就瞪着眼睛看孙徐春沪剧团开张大戏。想当初,上沪三团(也即青年团)建团开张大戏是血染姐妹花。孙徐春从沙家浜的沙四龙变成绿岛的地下党员,虽然是第二男主角但..

    [阅读全文]  2009-6-30 17:57 - xzhao2 - 89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6-30   A room with view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夏威夷游记之一

    A room with view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一部著名的英国电影。很好看,也很喜欢。那几位英伦演员都养眼,包括提出要求后来调换到A room with view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那位女主角。甚至于那个本来要做她丈夫的反面角色演来也恰如其分。

    由于习惯反复比较,特别是性价比,所以预定旅馆在入住时分配到的房间大都无风景可言。有的时候更是开窗望出去是三面墙。看在省几个铜板为着我们的革命事业份上,自然也不会去抱怨。有啥可抱怨的呢,你不出高价住朝向好的房间,又不是那位女主角一抱怨就有绅士来主动和你交换。

    这一回大大不同。

    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报销只要不过上限就行。在网上买到最合适的机票,一算账更是有恃无恐。在哇基基希尔顿预定时接待人员询问是否要面朝大海的房间,毫不犹豫地回答是。

    确实心旷神怡。难怪我写到戏曲剧本《别墅旧梦》中强调女主角单梅珍进入东厢卧室看不到大海景观时那么失望。这是等级制度的极其明显的差别。东厢西厢是两样,女管家话语之中流露出来的就是轻蔑----在西厢原来女主人主卧室的大海景观是头挑!

    特别是凌晨和傍晚,从窗口跨出去是阳台,从阳台上极目远眺,左右都无人干扰。很有点儿看戏坐包厢的味道。

    借光,享受了一次A room with view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把两张照片贴上来,一起观赏。

    [阅读全文]  2009-6-30 16:45 - xzhao2 - 1095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6-17   [转载] 鲁迅:通向毛泽东的桥梁

    李劼:鲁迅:通向毛泽东的桥梁
    ——节选自《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

    有关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定位,难以确然。主将,骁将,健将,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个说法,总是明星人物。而且,鲁迅的出现,亦非孤峰突兀,而是偕胞弟周作人以双子星座式的夺目,升上新文化的星空。与陈独秀、胡适之边叱咤风云边自我充实不同,周氏兄弟可谓厚积薄发,底气充沛。兹有胡适之当年的日记为证:“周氏兄弟最可爱,他们的天才都很高。豫才兼有赏鉴力和创作力,而启明的赏鉴力虽佳,创作较少。”胡适之据此,将鲁迅称作白话文学的健将。

    相比之下,陈独秀更喜欢鲁迅的小说。读了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药》之后,陈氏感叹:“豫才的政论我不恭维,他的小说我是真的佩服。”但陈独秀后来连鲁迅的杂文也一起喜欢上了。鲁迅谢世后,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一文中写道:鲁迅先生的短篇幽默文章,在中国有空前的天才,思想也是前进的。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接近政党以前,党中一班无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又把他抬到三十三层天以上,仿佛鲁迅从前是个狗,后来是个神。我却以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

    在政治上激进得不无天真的陈独秀,在文化上却始终目光如炬,并且一点不计较他人的伤害。且不说鲁迅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中,曾经毫无道理地伤害过陈独秀,即便鲁迅回忆旧友时谈及陈独秀和胡适之,也相当刻薄: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

    [阅读全文]  2009-6-17 07:57 - xzhao2 - 107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6-16   [转载] 破解张艺谋连放三枪背后的疑团

    为什么不再拍张氏大片,改拍惊悚喜剧《三枪拍案惊奇》?为什么不再用大腕儿组合,改为流行偶像?后奥运时代的张艺谋,能否带中国电影进入一段新的旅程?

      奥运会后,所有人都在想:张艺谋会回到他的大片道路上来,比如筹拍《金陵十三钗》,战争大片加人性光辉,轻车熟路。但当《三枪拍案惊奇》(简称《惊奇》)这样一个名字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奇”了——张艺谋这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记者这几日在甘肃探访了张艺谋新片的拍摄。这部张艺谋后奥运时代的起锚之作,究竟对他、对中国电影有着怎样的影响?

      用奇?

      张艺谋换汤换药换人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大片时代,张艺谋一口气连拍了《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古装大片。这次,张艺谋和制片人张伟平停止“研发”古装武侠大片,转攻新产品,“创新就是不走老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魔力,我们越来越坚定做电影要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想法。”张伟平说。

      张艺谋于是一连发了令人拍案惊奇的“三枪”。

      第一枪直指喜剧、惊悚这一电影类型。以《英雄》攻入北美市场的张艺谋,为中国大片带回来这样一个名字——“东方华丽电影”。《惊奇》的出炉,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巅峰之后的必然转换,“张艺谋喜欢不断自我挑战。他敢拍武侠大片,自然也敢拍惊悚喜剧。”张伟平认为。

      第二枪就是自我终结人海战术。从《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令世界震撼的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表现了出色的大场面掌控能力。张伟平表示,“要他再重复人海战术这一套,他自己就没有兴奋点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换菜!”

      第三枪是改大腕儿组合为实力派对。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巩俐、周润发、周杰伦这样一个组合,已经是华语片里明星阵容的一个顶峰。而《惊奇》中,最初定下了孙红雷和倪大红两位实力派主演,随后又定下小沈阳。

      尝试惊悚喜剧,在外人看来,张艺谋..

    [阅读全文]  2009-6-16 07:36 - xzhao2 - 89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6-16   [转载] 探讨作家与编剧话题

    昨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场论坛———《中国原创小说与中国电影内容成长》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场由盛大文学牵头,原本是为了搭建作家和导演沟通桥梁的论坛却成了作家们的诉苦大会。有过作品被搬上大银幕经历的毕飞宇、叶兆言不敢轻言涉足电影;而作为导演的陆川居然也临阵倒戈,称没文化的导演会糟蹋了剧本。

      毕飞宇:作家当编剧,“自讨没趣”

      “有一次我在美国,一位奥斯卡评委问我,为什么中国这几年只有一部申奥片?”《喜马拉雅王子》导演、论坛主持人胡雪桦一开场就点明主旨,“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都有一个共性:视觉好莱坞化,故事内涵缺失。”他顺水推舟道,填补这一块空白离不开文学作家的加盟。不料,嘉宾毕飞宇却赶忙推脱,“文学比较隐私,作家应该离影视作品远一些。”对此深有同感的叶兆言更称,写小说的今天就不该到这儿来。很有意思的是,叶兆言曾是陈凯歌作品《风月》的原著作者,而毕飞宇的旧作《玉米》曾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为何不敢再吃第二口螃蟹,毕飞宇解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个电影以观众身份而言并不好。“编剧和作家的话语权极其有限。如果要对自己的小说过分偏执,只能自讨没趣。我还是把精力花在小说上吧。”

      而当问到希望自己的哪部作品再度被导演选中时,叶兆言也赶忙推脱,称自己的作品都不合适改编成剧本,压根再没想过这个问题。

      陆川:感谢姜文,“不然就混电视了”

      如果说作家对导演有抵触还情有可原,那么导演陆川的帮腔则让人大感意外。刚凭借《南京!南京!》取得票房大捷的陆川回忆,自己刚毕业的前3年没接到工作,迫于生活压力也干过编剧,为电视剧《黑洞》当枪手,“那时候,我觉得导演特别不能理解编剧,导演没文化,不断折磨编剧,强奸编剧意图。”

      当被要求改稿多次后,愤怒的陆川坚决不再改动一个字。《黑洞》大卖,陆川的编剧约稿越来越多,稿费几乎..

    [阅读全文]  2009-6-16 07:33 - xzhao2 - 98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6-16   高阳先生笔下的红楼

    关于朱楼梦中居室描写颇为精彩和特殊的是涉及到一些事涉隐私的地方。同时,也由此反映人物的独特身份和社会地位。这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是不可能提及和存在的。



    第一个类型就是深闺。震二奶奶马凤英新婚时,新房卧床上有一边在里床从头到底镶了一条高达一尺半的长条西洋玻璃镜子。这是很少见的和特殊的装饰。要知道家里有一面小小的鸭蛋镜子拿在手里照照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一点可以从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中可以看到。那小说短篇是民国,而红曹系列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那样子的卧床设计确实让闹新房的不管男女老少都作为话题取笑。更可笑的是一个小女子不明其理,不知道那玩意儿派啥用场,居然开口问新嫂子:二嫂子,你睡下还要照镜子啊。搞得新娘子狼狈不堪。



    当然,在曹震来说,就是在夫妻俩躺下来照的长条镜子。这效果也就和陈冠希的艳照门可以说是其祖宗辈,也类同于西方香艳小说和情色电影中所起的映射效用。



    这是在江宁织造府,那在苏州织造府则是另一种景象。



    李鼎的卧房有一个夹弄,也是个隐秘所在。卧房那架硕大无比的红木床架后面,有道高与床齐的隔板。这道隔板和后房的板壁形成一条四尺宽的夹弄。夹弄口挂着极鲜艳夺目的一幅门帘----用白缎绣出一棚紫葡萄。葡萄架下垂着一架用金色链子拴着的红嘴绿鹦哥。高高的葡萄架上蹲着一头弓起了背的波斯猫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鹦哥。这已经是绣中极品,可这还不算,帘幅下面还有花样。那就是“潘金莲大闹葡萄架”----金瓶梅中著名段落。完完全全是活色生香的春册绣像。



    除去色情内容之外,李鼎还在板壁内有一密室里面放着一只铁匣子。不用锁钥而是当时很希奇的密码锁。只有李鼎和鼎大奶奶夫妻俩知道密码。在书中这只密码匣子则是放着一段悲剧故事。原来鼎大奶奶像秦可卿一样投缳自尽,临终前在铁匣子里写下纸条:清白身来清白身去,还有一缕青丝和绞下来的半截指甲。这些遗物无声控诉着..

    [阅读全文]  2009-6-16 07:30 - xzhao2 - 2801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6-11   大院子女启示录

    大院子女启示录----其一

    因为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百变妖孽红得发紫,一改在颐和园里的尴尬相。成为了一线小生之后,现在到大上海去演上海人讲上海话,自然值得期待。

    连带着零七年云南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院子女》也拿出来再晒晒太阳,成为热片之一。因为段奕宏也连带着看到了印小天和刘小峰,还有吴越解忻怡翟小兴等人。原小说是军旅作家石钟山所写,看了下来觉得是所有写到大院子女及其生活琐事中最生动的一部片子。

    大院影视从姜文夏雨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发端。由此开始接二连三地在屏幕上展示之前鲜为人知的大院子女及其大院生活。诸如《血色浪漫》,经常被列为热门至今在网上可以下载得到。

    外形酷似姜文的夏雨夏雨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好玩厌学的叛逆学生,玩滑板是其最大的爱好。这位青岛市24中的学生,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前从未拍过电影,但天资过人的夏雨悟性极高。在读高二时他有幸与姜文等人主演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凭借该片17岁的夏雨先后在威尼斯新加坡称“帝”,接着又“金马”加身,成为最年轻的“三料”影帝。

    《血色浪漫》中的60年代末的隆冬,红色接班人的子弟们百无聊赖。钟跃民和一帮(这儿原介绍中遗漏了两个关键字军队)干部子弟在街头公园模拟父辈们打仗,看见了周副司令的女儿、漂亮的女孩周晓白和女友罗芸。

    其余的一系列影视就不用再一一列举。真的细数还应该包括一些以军队老干部为并列主角的影视片。

    这儿要想揭示的是这一连串的热门题材,不仅为普通的老百姓本来无缘一见部队大院里的生活,这下子像刘姥姥在屏幕上看看大观园那样开了眼,而且尽情展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内幕。

    总体来说,肯定大院子女有好的和比较好的。没有调查统计也不可能有,不能说到底的百分比。只能说说的是屏幕印象。

    大体上可以说往往的主角都是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捣蛋鬼。就像佟大为在第二部血色浪漫里唱的那样往路上行人头上吐唾沫。这些恶作剧还是小事..

    [阅读全文]  2009-6-11 13:05 - xzhao2 - 1498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6-2   格言连璧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中政事篇之格言选录——



    眼前百姓即儿孙,

    莫谓百姓可欺,

    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

    漫道一官好做,

    还尽些父母恩情。



    封赠父祖易得也,

    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

    恩荫子孙易得也,

    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为衙门人喜欢,百姓定有怨声。



    无功而食,雀鼠而已;

    肆害而食,虎狼而已。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本分;

    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则成功;

    小人苟禄营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动多败事。



    一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

    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

    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

    做官人犯法,更无禁治之人也。



    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

    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

    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阅读全文]  2009-6-2 19:27 - xzhao2 - 111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6-2   河东河西谈

    原先的河东河西是地域。河东府是富裕之地,河西走廊也不错交通要道经商通路。

    再后来的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是黄河经常改道,给古人带来的深刻印象,于是有了这样的俗语。

    昨天的河东河西是道琼大地震大改组。

    那时候学英文,今日美国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车轮上的美国。好乖乖,多神气啊。

    现今,老店面临僵局,申请破产保护穷途末路苟延残喘。

    通用汽车这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被赶出道琼指数,取而代之的是思科。又是一家高科技进入。

    花旗银行更惨,才进去不多久吧,又被赶出来。代之以旅行者。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搂塌了。百年老店,世事沧桑,河东河西。

    当年底特律曾经是无论啥时候,只要你是学机械学力学的跑到那一块总能找到工作。可现在呢?

    汽车事业的未来看来希望在中国。迎头赶上啊——超美已经要快被超过日本韩国的目标取代。

    我的几个学生那时候分配到上海大众桑塔纳。现在很是牛皮哦。

    记得,其中一位曾对我说:赵老师啊,可惜你不抽烟,否则你的香烟我就给你包下来了。——那是据说他的办公桌上赠送的香烟多的是。

    嘿嘿........

    附录

    Standard & Poor's said on Monday that DeVry would replace General Motors in its flagship S&P 500 stock index, citing the automaker's filing for bankruptcy protection.

    GM [GMGMQ  0.68    -0.07  (-9.33%)   ] will be removed from the index after the close of trading on June 2.

    DeVry [DV  46.39    2.02  (+4.55%)   ] , based in ..

    [阅读全文]  2009-6-2 10:28 - xzhao2 - 9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6-2   六一再说马兰花

    《马兰花》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动画片。先应该是话剧吧,也就是儿童剧。那时候儿童剧好多哦,我就在儿童艺术剧场看过好几场戏。从《以革命的名义》到《雪女王》,看《马兰花》却并非话剧而是沪剧。



    那是我第一次购票入场观看的沪剧演出,之前都是带进去或者从旁门进后台站在侧幕边上不买票的。小孩子家家对童话剧印象特别深。那也是我第一次走进人民大舞台。



    人民大舞台离我家最近,它在二马路,我家在三马路原东方书场楼上。穿横弄堂出去就是我家所属的米店——那时候米店也是划块的,再由横弄堂穿过去就是人民大舞台。通常人民大舞台是上海越剧院的越剧场子,我看袁雪芬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的西厢记就在那儿。而沪剧一般邻近的演出是在新光剧场中央大戏院和共舞台,还有就是大世界的群艺沪剧团——它不算在六大沪剧团之内。



    所以,人民沪剧团的马兰花摆在人民大舞台很不简单哦。好像后来再也没见过那儿有沪剧演出。我去看的是早场,因为是儿童剧嘛,和电影院一样放在上午。那么多的小朋友和我一样兴高采烈等着大幕拉开。



    时间间隔太久,印象最深的是许帼华演的小鸟。她身材矮小正好扮演小鸟,那是个英雄色彩的人物——揭发大兰假扮小兰结果被老猫吃掉,最后复活又是吊钢丝飞出来,这在当时很稀奇哦。



    不知道为啥,最新消息是最新翻拍动画片,老猫成为一个只是有一点懒惰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再是坏人。或许是忌讳,实在令人难解。不过这一只新老猫是周立波配音,或许也是一种吸引力。



    筱爱琴演小兰,向佩玲演大兰。邵滨孙演她们的爸爸。不记得谁演马郎。第一场两姐妹没有出场,邵滨孙有一段唱很动听——一大群小动物围着他边唱边舞。



    其中有一句是:笑呀,嘻嘻,笑呀,哈哈,小小朋友来呀来玩耍。



    里面的咒语是和话剧一样,不过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马兰花,马兰花,

    风吹雨打都不怕。

    勤劳的人儿在说话,

    请你马上就开花..

    [阅读全文]  2009-6-2 09:07 - xzhao2 - 1126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31   我的道德启蒙也是来自沪剧传统老戏

    帝王将相演绎江山社稷

    才子佳人叙说道德人伦

    横批:古往今来

    中华戏曲承载着民族之魂 有待复兴

                                   ——平沙落雁

    拿网友的这幅对联做开头。

    我的文学启蒙来自沪剧传统戏的唱词,我的道德启蒙也是来自沪剧传统老戏的唱词剧情。

    比如陆雅臣,就知道赌博不是好事儿。所以,去了拉斯维加斯也是只看秀吃自助餐。

    比如阿必大,就知道“世界浪养仔女儿苦做苦,决勿要做人家养媳妇”。

    比如借黄糠,就知道要孝顺贫困老人不要势利眼。这好像比锡剧珍珠塔得来的为人别势利更早。

    至于,从三国开篇知道三国志比阅读三国演义小人书还早,传统的奉汉刘为正统的观念就从此而来。尽管沪剧不比京剧有那么些忠奸分明的古装老戏,但是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是满巨大的。

    西厢开篇当然比读西厢要早得多。朦胧之中体会到男女爱情基础和老夫人的言而无信何者可贵何者可憎。

    最最印象深的就是王盘声唱的白兔记(李三娘)里刘智远敲更。

    应该是第三更吧——在流派演唱会上他只唱第一段。“离家来到并州地,撇下三娘在家乡。”开始到“要争气偏偏是气勿争,叫我有何面目见三娘。”落腔。

    那就是做人必须要争气,这也算是立志的启蒙。不管立多大的志,不管有无成就,无论如何,都要感谢王盘声的刘智远敲更。

    [阅读全文]  2009-5-31 12:36 - xzhao2 - 104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31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丈夫坚定又自豪地说。

    我知道。----妻子无奈而又自信地说。



    这是一部将会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里的两句台词。也是极有希望捧到小金人的一部电影。至于其他的奖项就不必再一一估计。



    选择曾经血染南京路的五卅夜晚看这部电影是富有历史意义的。本来嘛,这就是一部史诗级别的电影。



    边看边感动,感动的情感油然而生。



    还是按照八股样式甲乙丙丁这样容易些些理清思路。



    1,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公民中的最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不惜赴汤蹈火甚至于搭上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没有像那个极其知名的白求恩那样死于中国,难道就因为他参加过纳粹党因为他是跨国公司资方代表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吗。



    白求恩手下救活的伤病员有多少,未见资料无从考证。可是拉贝他为首的一批老外救了二十万!抢救的条件又是那么的悬殊----用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之类的中国成语来形容,远比白求恩在帐篷里动手术要艰险的多得多。



    2,正当白求恩这个二战期间来到中国的老外名字家喻户晓的时候,拉贝他却被遗忘了那么多年。可是,德国有关当局曾经地想要人们把他遗忘,最终的结果是历史毕竟是历史,暂时的遗忘改变不了历史的真实。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固若金汤的用糯米浆浇灌的南京城墙一下子被攻破。残酷的现实随着那座吊灯砰然掉下展现在不知祸之降临的南京人面前。这恐怕也是一种皇城根儿天子脚下居民容易做幻梦的结果。



    电影语言一张一弛,歌舞升平的聚会紧接着炸弹狂轰滥炸。警惕啊,善良的人们。



    4,影片饶有风趣的嘲弄了战争狂人政治疯子希特勒。



    一首近似儿歌式的歌曲----希特勒的胆子小得不得了。确实如此。他本来的胆气从哪里来?不是在于被他挟持的德国老百姓吗?一旦人们纷纷觉醒,走下神坛的巨像轰然倒下。原来是..

    [阅读全文]  2009-5-31 09:17 - xzhao2 - 107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5   和周立波公开讨论一下子(第三部分)

    还是那句老话,没法子和当今红人可爱的上海小滑稽直接网络联系就这样间接网络联系联系。不管他有时间没时间不管他来看不来看——我行我素继续写写。

    其实,现在的媒体有点儿大热昏。所以写的东西前言不搭后语。

    比如前一篇转贴先说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周立波就是上海一个小有名气的滑稽戏演员,——那末何谓草根?如果这样子的演员就是草根演员的话,独立办工作室的萧雅算不算草根演员呢?因此,草根两字从何谈起?只不过为了硬要把周立波和当今红得发紫的草根明星相提并论就来安上一个草根桂冠。岂不知周立波绝非草根。就是因故离开舞台一阵子——如果他能算草根那末迟大电影明星也一样到班房蹲了几天否则再出来唱唱歌就不再是专业演员而成为草根啦。没有啥对老迟不敬之意相反我还一直认为他是当时的冤屈好像现在资本家可以入党跳跳贴面舞实在小儿科一样。

    再比如媒体说2006年重返舞台的他,发觉滑稽戏已没有市场了,受到香港“栋笃笑”的启发,他琢磨出用上海话表演脱口秀,他称之为“海派清口”。——“用上海话表演脱口秀”,这还不干脆就说是上海脱口秀。何必海派清口?!

    至于余秋雨所说五百年才出一个周立波,更是无稽之谈。五百年,整整一个朝代哪——难道还再出不了一个“草根”明星?!只是余大师活不到五百年,身后之事也就任人笑骂,反正也无从对质是否2509年又出来一个周立波章立波王立波余立波。

    那时候,林彪所提出的是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人,那是伟人!那是圣人!周立波即使是名传青史,充其量不过是海派清口或者实际上的上海脱口秀创始人。何必大谈特谈啥五百年才出一个小滑稽呢?

    至于三国鼎分越发是上海人在自说自话——声明一下我自己就是一格上海人(读宁)。东北的北京的都走向全国,二人转甚至于在关内在京都扎根。可是,海派清口呢?周立波自己就知道偏居一隅,守牢大上海——本来就是“行不得也哥哥”,你说是也不是?!至于三国鼎分?!

    希望..

    [阅读全文]  2009-5-25 10:43 - xzhao2 - 110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5   草根笑星界又升新星 周立波重塑上海人形象

    东方网5月25日消息:在搜索引擎上,周姓艺人除了周杰伦之外,现在最红的是周立波。北方观众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在上海,大家都知道,他新创 “海派清口”,让上海人在曲艺界占据一席之地;他的《笑侃三十年》连演31场,场场爆满;上海人认为,周立波提升了上海人的形象。而评论界将其与赵本山、小沈阳及郭德纲相提并论。

      演出火——140分钟笑声680次

      上世纪80年代末,周立波就是上海一个小有名气的滑稽戏演员,2006年重返舞台的他,发觉滑稽戏已没有市场了,受到香港“栋笃笑”的启发,他琢磨出用上海话表演脱口秀,他称之为“海派清口”。“就是一个人一张嘴一台戏,120分钟,简简单单。”没想到这个新创的形式,出乎意料地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

      而去年底开始的《笑侃三十年》主题演出,30场的票房收入已经突破600万,创下了近几年来上海曲艺类剧场演出的票房奇迹。记者昨日采访了在上海的陕西人田先生,他表示知道周立波很红,“上海人觉得看周立波的清口跟听一场高雅音乐一样重要,他的演出场场爆满,他是上海人民热爱的相声演员。”拨通周立波的电话后,他的助手说他正准备上台,演出已经排到了秋天,如果要专访,只有等到九、十月份了。

      粉丝牛——余秋雨、郎昆是“周党”

      与年初小沈阳走红之后受到学者的非议不同,周立波的走红得到了专家学者较多的赞赏,原因之一是他拥有更重量级的粉丝群。周立波的粉丝叫“周党”,关栋天、余秋雨、郎昆、钱文忠就是其中的代表。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是继尚长荣之后上海又一位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京剧演员。而关栋天心甘情愿地走到了幕后,当起了周立波的艺术总监。红遍上海滩的《笑侃三十年——周立波海派清口专场演出》,其幕后策划正是关栋天。而余秋雨对周立波的评价也很高,“在文化发展到一定时候,每一座城市要寻找自己城市文明的生态话语,周立波在这..

    [阅读全文]  2009-5-25 09:41 - xzhao2 - 100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3   [转载] 小沈阳南京演出把观众笑翻

    “亲爱的好朋友们……”“来到南京,没把你们当外人,我透露点小道消息给大家HAO~”……一身“苏格兰风情”打扮的小沈阳一露面、一开口,全场都笑了。其实他的不少段子很多粉丝都听过好多次了,甚至巡演都看了不止一遍,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前仰后合”起来。昨晚,“永恒阿波罗之夜·小沈阳刘老根大舞台演笑会”南京站在五台山体育馆上演,小沈阳,这个过了春节就红得发紫的大明星携赵家班的众位小明星们彻底把南京观众笑翻了,2个多小时的节目笑果非凡,散场后一个小沈阳的粉丝边走边说:“嘴都笑酸了。”

      不太“二人转”,但是很“东北”

      尽管演员们都在台上卖力宣传“东北二人转啊,老有意思了”,但实际上整场演出的二人转曲目只有3个小片段,其余时间大多是演员们的流行歌曲模仿秀和插科打诨的笑口表演。尽管不太“二人转”,但其实演出全程都是非常“东北”的——开场,13个穿着金色肚兜、绿裤子、红布鞋的“东北姑娘”跳着朝气蓬勃的秧歌高歌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而主要演员们的服装也多以小碎花的衣服、绣花鞋为主。因为二人转的传统大戏观众并不熟悉,所以演出现场正宗二人转的表演并不太多,不过这并不妨碍学习二人转多年的演员们时不时露一手转手绢、扇子功、倒立、下腰、乐器、舞蹈……而最有意思的还是演员们满口近年来因为赵本山、小沈阳而火起来的东北话,得瑟、咋整的呀、老妹儿……观众边听边低声交流,“东北话怎么说什么都好玩呢”。

      小沈阳不差钱,但观众“差时间”

      尽管赵本山的弟子们每一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搞笑高手,前面三组二人转搭档也都把观众逗得挺开心,不过当然了,现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小沈阳来的,压轴的小沈阳穿着那身熟悉的“苏格兰裙子”“PIAPIA”地走上台时,现场数千人顿时沸腾起来。现场的美女们更是纷纷抢着上台献花,一位穿着火红的吊带裙、精心打扮的女孩献花之后更是对着话筒大声喊出“小沈阳,我爱你!”小沈阳显然..

    [阅读全文]  2009-5-23 16:10 - xzhao2 - 97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3   和周立波公开讨论一下子(第二部分)

    周立波好像没有个人博客,也没有找到联络电邮,只能公开商讨幸勿见怪。

    内容部分还待继续,现在来谈形式。

    形式对上海人来讲就是独角戏,对西方人来讲就是脱口秀。

    为啥我要特别强调这是上海脱口秀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曲艺和西方脱口秀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互动性的有和无。

    中国传统曲艺无论是评弹评话大鼓相声独角戏滑稽双档都是演员本身在那儿表演,通常不同观众有互动。我演我的你看你的,我说我的你听你的,我贫我的你笑你的。

    脱口秀则特别注意互动性。小沈阳的节目得到轰动效果也就是和互动性有很大关系。他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实际现场效果也比他在春晚小品中自己管自己演要更好。

    不要说电视台专门的脱口秀节目,就是拉斯维加斯的好多秀,密苏里州那个秀都中好多家庭式演出团体也都特别注重互动效应。

    港台歌星和现在的选秀新星也都无一例外地注重互动性,甚至于可以说是煽动性。

    周立波他在这一点上发挥得极好,造成了他空前的成功。可以说至今为止上海艺人(歌星一类不计)从舞台表演出身的人士里在台上表演时能像他那样抓住互动性的人不说没有的话那也是实在不及他。

    下面要说的他才取得这样形式中的一个缺陷。

    这缺陷就是必须去翻那个夹子。伫立在那儿的一个架子上的提示夹。

    在啥地方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件东西呢?

    在乐队的指挥面前,在演奏的人员面前有,时不时地翻一下子;在讲台上有,教师时不时地去看一下子。以免遗漏以免搞错以免不连贯以免不合拍之类的需要。

    对于除了这个周立波标为海派清口的演出之外,所有的其他中国传统曲艺(也可以包括戏曲再扩展到戏剧吧)从没有人在台上摆这么一个玩艺儿的。需要提示提词,有人在侧幕后面,从不会拿着台词本子跑到台上。

    最厉害的是数学老师,我的高等数学老师,数理统计老师,中学时代光明中学的几代刘——指几何代数双肩挑,统统都是上课从不看教科书备课材料。中学时是一节课,大学那是两节课。最多有一口气上四节..

    [阅读全文]  2009-5-23 15:48 - xzhao2 - 98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3   和周立波公开讨论一下子(第一部分)

    关注周立波,并非从近年开始。



    那时候是暴风骤雨,那年月是山乡巨变。当然小周立波还没有诞生上海小滑稽尚未成名上海活宝也没有火爆。



    后来就是有了上海活宝称号。再后来就是轰动的伤害案。再后来就是出国——上海人那时候出国就像是跑隔壁弄堂。再后来就是听说像王志萍像萧雅像金静一样回国。再后来就是大红大紫。



    小滑稽的海派清口成为上海滩本土文化的代表这事儿本身就是有点儿滑稽。既是可喜时有可悲。



    可喜的是票房和口碑俱佳,民间和官方都捧。



    可悲的就是只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文艺花色一两场清口作为真正植根上海本土的海派文化代表。



    我早率先就提出不如就叫上海脱口秀。远比海派清口要脱俗要顺口。既有上海的城市标牌又有和国际接轨的味道。适合上海大都市气派。一味强调其口之清未免搔不着痒痒。将来有朝一日要打出上海滩——就像上海沪剧外出跑码头苏州评弹到北京纽约作宣传一样,那么肯定上海脱口秀这个名称远远胜过海派清口。如果周立波愿意接受新名称,我立刻无偿奉送。省得到时大家看不懂搞不清清口到底是啥玩意儿。



    说些开场白之后,从标目进入内容。



    一是周立波有些内容欠准确。



    关于衣着颜色,早有场内观众提出周立波少了黑色。应该闻过则喜早就纠正。远不是一只手的五种。我曾写过红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也写过绿色千岛湖随想曲其中专门一篇章节是写服色色彩。印染是我老本行。拿上海滩的衣着颜色来说事儿难免有点儿豁边。比如周立波说的是单色,而把大量的复色遗漏。就说咖啡色,那也是常见色彩。很奇怪,老美是不大穿咖啡色的。如果穿,那一定是移民。上海人的咖啡色又和别处不同样。特别讲究是深咖啡,最好是黑咖啡。那是染色工艺水平的高下。外地印染厂(苏南不在内)是染不出来的好多颜色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



    除了染色,还有印花。上海的图案设计印制效果常为外地人羡慕。就是山乡农村姑娘来一看,也..

    [阅读全文]  2009-5-23 14:42 - xzhao2 - 100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17   拓宽思路 大胆创新

    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系列之一--



    奥运会圆满成功,金牌数量质量世界第一次第一.体育界圆满交卷,文艺界呢?至今未能圆梦.



    不要说那小金人没啥啥,那是电影界最高荣誉可真不假.



    国人能说李安,行!能代表华人;可官方说法不行.毕竟他是代表台湾,他又在获奖台上明确.所以难以说他能代表大陆.他又不是成龙啊.摇身一变就是影协副主席.保不住下届还得有个更理想的副职.



    所以,那个小金人还是一个百年梦想.



    假定,跳出条条框框,拓宽思路,办法还是很多的.



    不说禁忌题材,不说亦步亦趋,就说说中国的国粹.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片是袁雪芬范瑞娟的<梁山泊与祝英台>.记得是在莫斯科得过奖.那时候中美没建交,送不得科达影院.那些评委无由得见.想想吧,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走遍世界人人皆知.



    谁说这样的戏曲片送不得呢?看看京剧<赤壁>在曼哈顿广场巨大屏幕上的光辉灿烂就知道了其影响力.



    这样的戏老外是看得懂的,不单是看得懂还会看得如痴如醉.这不就是中国特色的歌舞片吗?



    今年有两部京剧电影问世.一部是尚长荣主演的<廉吏于成龙>,一部是于魁智主演的<袁崇焕>.前一部或许内容不一定合适,那么后一部必定认可.关键点是翻译工作.



    退一万步说,不会不如<梅兰芳>.



    有一个说法是陈数是女一号杀手,换个角度就是女二号大大超越女一号.由此看来,那个黎明男一号演不过男二号甚至于演不过男三号的电影还会有戏吗.

    [阅读全文]  2009-5-17 12:00 - xzhao2 - 92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17   [转载] 震烁古今,震撼人心——观新编史诗京剧《赤壁》

    4月5日晚上,到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新编史诗京剧《赤壁》,在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享受了一出绝对经典的视听盛宴。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出得门来,已是月明星稀,但我内心却正翻腾着巨浪狂澜,有太多的感受想一吐为快,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到家后已是深夜,家人都已睡去。我也只能平复一下心情,带到情感慢慢沉淀下来,再一一道来。

    我对京剧的兴趣,是近来不知不觉中渐渐萌生的。或许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或许是受了上学期那门京剧艺术鉴赏选修课的影响,总之,我现在对京剧的喜爱与日俱增。京剧服装精致,包含着丰富的古典元素;身段讲究,需具备深厚的功底;唱词极具文学性,融诗情画意,市井气息,异域风情为一体,雅俗共赏;唱腔更是动人,变化万千,或悠扬婉转,或明朗欢快,或沉郁顿挫,或豪气干云……京胡徐拉,板鼓轻敲,皮黄腔悠悠响起,只觉情酣意饱。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优秀的艺术必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京剧从诗、词、曲、文中汲取营养,将昆曲及其他地方戏曲融合完善,唱、念、做、打各具特色。由一出戏中,可窥见我中华民族之璀璨文明。京剧,无愧于“国粹”之称。

    然而,或许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或许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闲情逸致去欣赏京剧,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京剧由一统天下,变成偏安一隅,成为了小众艺术,爱好者寥寥无几。如今还喜爱听戏的,大多是皓首老者,年轻人皆醉心于唱歌如念经,没有丝毫韵味的流行音乐。京剧作为国粹,仿佛突然间沉默了。未来的路在哪里,它究竟将何去何从?

    一场《赤壁》,似乎让我又看到了京剧的苏醒。

    我想,用“震撼”来形容当晚的演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从舞台效果,到交响乐伴奏,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是震撼心灵的精神大餐。

    国家大剧院不愧为顶尖级的剧场,硬件设施可说是无与伦比的。外观美观大气,充满现代气息与高科技元素。剧院内更是大的出奇,分话剧厅、戏剧厅、歌剧厅等多个演出大厅。《..

    [阅读全文]  2009-5-17 11:39 - xzhao2 - 92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15   [转载]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

    2009年5月14日,国内知名网站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77-2008年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2年来,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成状元“最爱”;早期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现今高考状元“曝光率”偏高;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完成,编写报告目的让社会了解1977-2008年我国高考状元的求学情况和职业状况等,为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及家长合理填报志愿,为高考状元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基础教育工作者、高考研究人员拓展相关研究,为有关部门分配教育资源与决策提供参考。

    早期高考状元“能见度”偏低,现今高考状元“曝光率”偏高

    调查发现,“高考状元”的出现是一个学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勤奋与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读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高考状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每年揭榜后,“高考状元”都能引起考生、家庭、中学、大学、商家、媒体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考状元”作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现今社会已经形成一种“状元情结”,高考状元对我国社会各个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为了反映恢复高考32年来我国高考状元的变化情况,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总编指出,课题组以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大扩招为界,按高校大扩招前20年(1977-1998)和后10年(1999-2008)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的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总共调查到的高考状元有1120多人。其中,1999-2008年调查到高考状元有724人,约占此时期总数的9..

    [阅读全文]  2009-5-15 08:19 - xzhao2 - 109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5-14   卢江良:陌生的钥匙

    陌生的钥匙

    浙江•卢江良



    苏静蕾在给张杰伦洗衣服时,偶然发觉那把钥匙的。

    那天下午,在洗张杰伦的裤子前,苏静蕾清理他的裤袋,不慎弄落了他的那串钥匙。就在她弯身去捡的当儿,意外地发现了那把钥匙。

    那把钥匙就混在那串钥匙当中,要不是捡的时候恰好抓住了它,估计苏静蕾一时还发现不了。

    那是把陌生的钥匙,对于苏静蕾而言。苏静蕾便把它举到眼前,仔细地端详起来。那应该是把门钥匙,且根据它被磨损的程度,苏静蕾推断出不会是新配的,至少用过一段时间了。

    张杰伦竟然有这么一把钥匙!这让苏静蕾感到很吃惊。在苏静蕾的意识里,张杰伦所拥有的一切,应该都让自己知道的。可现在凭空出现了这把钥匙,搅乱了苏静蕾的整个心情。

    苏静蕾懒得再洗衣服,坐到了饭桌的旁边,目不转睛地瞅着那把钥匙,开始揣摸它所隐藏着的秘密。

    是杰伦外面租了房,包了二奶?不可能!据自己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不是那种人。是杰伦单位里的钥匙?这可能性也不大。杰伦在单位里,只是个普通员工,这么多年来,一直只有两把钥匙——一把是办公室的门的,另一把是他的抽屉的。

    那这把到底是什么钥匙?苏静蕾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她有了一丝隐隐的担忧:也许真是外面租了房吧?虽然他装得跟自己恩爱无比,可谁敢保证他不在演戏呢?要不,早有了这么一把钥匙,怎么要瞒着自己呢?

    但这样的担忧是焚心的,苏静蕾转而自我安慰起来:杰伦不会是那种人,这把钥匙肯定是他单位里的,或许旁边办公室的门,暂时没有人开关,先由他帮着吧。他的工作能力不怎么样,但在领导和同事眼里,绝对是一个可信的人。

    正这样设想着,屋外响起了敲门声,苏静蕾顿时惊醒过来,她知道是张杰伦回来了,赶紧瞟了眼那把钥匙,将整串钥匙移到不显眼的地方,然后站起身去开门。





    吃饭的时候,那串钥匙还放在饭桌上,苏静蕾瞅了一眼那把钥匙,看着对面的张杰伦,装作不经意地..

    [阅读全文]  2009-5-14 10:54 - xzhao2 - 1098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9-5-14   [转载] 周立波接受记者专访谈"海派清口"成功奥秘

     要说今年沪上文艺圈的红人,恐怕非周立波莫属,梳得一丝不乱的“头势”,笔挺的西装,一个人就是一台戏。从去年年底开始的“笑侃三十年”海派清口专场演出,31场场场爆满,本月初开始的“笑侃大上海”又是连演连满,一再加场,如今已排到6月底共30场。通过网络和碟片,周立波“语录”也渐渐为年轻人所熟悉,文化学者余秋雨、钱文忠等也为周立波叫好。

      正宗科班出身师从滑稽泰斗

      这位红得发紫的“海派清口创始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红遍上海滩的“小滑稽”。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学馆学艺的周立波是正宗的科班出身滑稽演员,艺术上得过两位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的亲炙。周立波模仿周柏春向来被认为是一绝。这在“笑侃系列”中有出色表现。2006年周立波复出的首场“海派清口”演出,三位艺术顾问分别是周柏春、严顺开和王汝刚。

      前几年郭德纲开始大红大紫时,相声界曾经一片反对声。周立波重返舞台后,记者在采访滑稽演员时也发现不少人都选择回避讨论周立波,但当记者问周立波,传统滑稽界怎么看待你时,周立波却笑称“我想他们应该都很爱护我。”他表示:“至死不会放弃滑稽演员的称号,我永远是个滑稽演员。”

      每天都要读报手写提纲样板

      周立波的演出类似于脱口秀,被钱文忠教授称为是“无底本的演出”。舞台上真正派上用场的道具只有三件,水瓶、毛巾和夹在乐谱架上的提纲,水瓶和毛巾无神秘性可言,而那张提纲上究竟写了些什么、对周立波制造“笑果”有何帮助却让人好奇。应记者要求,周立波现场手写了一份提纲样板,并声称这提纲“只有我一个人看得懂”———原来周立波的提纲上只有一些关键词,没有完整的句子,比如“上海开埠”下面可能只写了“海关”“文化”“流氓”,讲完一个就划掉一个,以免“跳行”,具体说的内容都是自己现场发挥,他笑称自己是真正实践斯坦尼表演理论的“真听、真看、真想”“一边思索,一边表演”。

      虽..

    [阅读全文]  2009-5-14 10:33 - xzhao2 - 94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13   暖, 不暖?

    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一——



    电影《暖》是郭晓冬担纲的。又是农村男青年,进城上大学移情别恋留城放弃承诺。



    可是,这一次的郭晓冬是含蓄的不张扬的。在秋千架前,他吐露心声,又在秋千架前女朋友的腿摔伤成了瘸子。一个事故改变了村里可能是最甜最自信的姑娘的命运。



    本来,郭晓冬他是有竞争对手的——一个省剧团的武生演员。后来小武生无声无息,违背承诺。甚至于影响到那个农村姑娘放弃县剧团的招考而导致终身遗憾。



    接下来的承诺轮到郭晓冬这个爱情路上的二传手。郭晓冬没有了竞争者,一路领先并且有了双方各自对对方的承诺。一场事故终于导致事与愿违。女孩子自惭形秽配不上,男青年心底里默默地下意识地希望这段姻缘无疾而终。



    第二个承诺被违背,接下来就是最后的第三个承诺——这和新结婚时代里何建国和顾小西最后承诺一定要让农村两个侄女来北京上好学校一个样。郭晓冬许下承诺一定要帮她的女儿进城念书。



    关于《暖》的评价都很好——



    电影《暖》的诗意美学风格赏析






    电影<暖>运用中国古典诗歌中寄情于景的手法,并借助于音乐效果,于美丽诗意的自然景物中、于自然天籁的音乐中传达情意、展示感情、阐释人生.影片节奏舒缓流畅,表现手法含蓄隽永,具有强烈的诗意美学风格特征.


    作 者:
    杨翠娟 周彩霞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刊 名:
    电影评介   
    英文刊名:
    MOVIE REVIEW  
    年,卷(期):
    2008 (13)   
    机标关键词:
    电影 诗意 自然景物 音乐效果 表现手法 含蓄隽永 古典诗歌 风格特征 中国 运用 影片 人生 美学 节奏 传达阐释  
    参考文献(7条)1. 张燕 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 --霍建起电影研究 [期刊论文] - 电影评介 2003(6)
    6. 杨沃被控制了的同情--论霍建起电影《暖》中画..

    [阅读全文]  2009-5-13 09:38 - xzhao2 - 9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12   [转载] 檀香刑與文身刑

    時代與文學 專欄

    文學評論

    檀香刑與文身刑

    傅正明

      莫言與卡夫卡,原本是東方和西方兩個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作家。由於莫言獲獎的長篇小說近作《檀香刑》和卡夫卡的短篇小說《文身刑》1 都寫到酷刑,其故事都有二十世紀初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背景,這就為比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相比之下,作為民族主義者(?)的莫言,沉浸在酷刑的 “華美的大戲”中,陶醉在“被馬列踐踏夠了的中國文明的糟粕”裡;作為人文主義的卡夫卡,既批判性地揭示了人性的殘忍,又彰顯了西方文明的精華。莫言自言《檀香刑》“是對魔幻現實主義和西方現代派小說的反動”2 ,《文身刑》則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此外,在劊子手形象塑造和審美表現等各個方面, 均可以見出兩部作品的美醜之別、高下之分。



      《檀香刑》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膠濟鐵路和義和拳的反抗為情節主線,細膩地描繪了一種懲罰當地貓腔戲班班主、義和拳首領孫丙的酷刑。施刑過程是,首先把犯人捆綁在細木匠精心修理過的光滑的松木板上;然后用一根檀香木橛子,從犯人的“穀道”(肛門)釘進去,從脖子后邊鉆出來;最后把犯人綁在一個露天高臺立柱上示眾,讓他經受數天折磨后死去。在作者筆下,這種酷刑設計得極為精巧:紫檀木要削刮成寶劍樣子,用砂紙翻來覆去打磨,光滑如鏡;然后入精煉香油裡至少煮一天一夜,以保證釘入時滑暢不吸血,不傷肚腸。由於受刑者體內不斷流血,為了讓他多受幾天折磨,每天需給他灌參湯。用小說中的劊子手趙甲的話來說,“咱家要讓你見識見識中國的刑罰,是多麼樣的精緻講究,光這個刑名就夠你一聽:檀──香──刑──多麼典雅,多麼響亮;外拙內秀,古色古香。這樣的刑法你們歐羅巴怎麼能想得出!”(第十四章)

      莫言自稱檀香刑“純出想像,無典可憑”。但他也許想像不到,歐羅巴的卡夫卡所想像的刑罰也許更為精巧。一個歐洲旅行者來到一個虛構的非洲殖民地島國考察,當地的執刑官向他介紹..

    [阅读全文]  2009-5-12 08:11 - xzhao2 - 114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5-10   [转载] 四川地震本可预测

    28名专家挑战官方,川震本可预测

    明报驻京记者:刘进图

    来自全国12个不同的地震有关部门的28名专家发表学术论文,罗列大量数据,驳斥国家地震局关于四川大地震不可预测预报的说法,强调地震是有前兆和可以预测的。据悉,国务院根据此报告,已下令增加对临震监测和预报的科研经费。

    钱复业和赵玉林夫妇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退休人员,08年5月11日晚8点至12日凌晨5点之间,他们在电脑旁收到了千里外四川攀枝花市红格监测台传来的异常信号,这个距离北川县640公里HRT波监测台出现了特大地震即将发生的临震预警信号。

    北京电脑收到异常信号

    他们在册子上记下分析结果:“5月12日至13日在红格台方圆600至800公里范围内将发生7.9至8.4级地震。”HRT波监测法,就是根据潮汐力谐振共振波的地电测量技术,借助流动通讯的CDMA技术,探测地球表面活动的电波反应。

    他们在今年1月号《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中说,因为设在四川、云南的4个HRT波监测台“其中3个台由于雷击仪器损坏、导线被偷、台站无维护经费等原因,于2007年底以前先后停测”。

    四川监测台无经费停测

    停运的其中一站距离震央仅280多公里,本可捕捉到更准确的数据推断震央位置,因此无法向上级预报。

    文章末段说,HRT波监测法在过去5年准确记录了约20次强地震的临震前兆,包括四川大地震和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南亚海啸)等,“有力地表明地震特别是强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短临地震预报是可行的”。

    国务院高层重视作批示

    该文的发表背景颇不寻常,一是联署的地震专家人数众多,来自北京、天津、云南、四川等全国各地和地震有关的部委和研究机构,都是业内著名的专家;二是研究方法和数据披露详尽,与官方在对四川地震前有否异象含糊其辞、禁止讨论的取态,形成强烈对比;三是发表的时间在国家地震局再三公开..

    [阅读全文]  2009-5-10 10:58 - xzhao2 - 101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5-9   [转载] 李泳:黄光裕绳上的一只蚂蚱

    近日,广东省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泳因涉及陈绍基案被“双规”,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照片、简历大肆传播。

    生于1976年的李泳是东北人,至今未婚。身高168厘米的李泳被称为“美女主播”,从吉林电视台调入广东电视台后,由于外貌姣好,从播报新闻到主持专题栏目,再到综艺节目,涉及的范畴全面、表现出众,近年成为该台王牌主播。消息人士称,由于李泳后台强硬,在台内 “能量很大”,几乎无人敢得罪她。同时有消息称,她多年来与陈绍基等领导关系密切。而日常生活中,李泳给人的财富印象明显与其正常收入不符。业界同行反映,李泳驾驶奔驰,后来又换成陆虎。

    去年“五一”涌金系掌门跳楼自杀,牵出国开行副行长、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今年黄光裕被拘,与黄光裕案牵连的商人、官员与掮客接连浮出水面:原公安部部长助理、公安部经侦局局长郑少东,原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兼北京直属总队总队长相怀珠,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司长许满钢,港澳赌业重量级人物连超,以及此番涉案的陈绍基和王华元等人。日前,有消息说黄光裕看守所内自杀未遂,看来他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让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两起案件的发生不啻于在资本运营界引爆了两颗原子弹:资本大佬末日来临?

    如果黄光裕案止于陈绍基和王元化,对这起案件的定性或许可以用官商勾结谋取暴利。但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泳被“双规”这个新元素的出现,则使该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媒体找到新的新闻点,而案件范围也被扩大。

    日前有消息说,意识到“大难临头”的李泳准备借道香港密谋潜逃,在北京准备出境时,被北京警方截获并带走的。而此前有关部门曾与其谈话,要求其协助调查陈绍基案。李泳事发显示反腐网络已经覆盖到与陈绍基、王华元相关的各个社会层面。而源头是黄光裕被拘,从某种意义上讲,李泳不过是黄光裕绳上的一只蚂蚱。

    人物档案

    姓名:李泳

    性别:女

    生日:1976年4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历:硕士学位

    单..

    [阅读全文]  2009-5-9 13:18 - xzhao2 - 94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5-7   完全敌得过二战题材的最佳外语片

    二张抱怨老是碰上二战题材所以饮恨而归没得小金人。可是明年二战结束六十五周年,忽然又改弦更张不拍金陵十三钗拉上小沈阳拍一个两截头的贺岁片。



    日本曾经得过几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次卷土重来却是小成本小制作冷门题材。本来早就要写想写,网上美文多多也就一拖再拖。是次凑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系列也来轧一脚。



    我的一位老同事戴维说过他买股票有三不买:赌场,监狱和殡葬。别奇怪,在美国监狱也是有上市的。并非我故弄玄虚。戴维他一套一套很多,也让我见识不少。比如办公室三不谈——不谈政治,不谈宗教,不谈性事,就是从他那儿听来的。



    殡葬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低下。人生本来就是存在极大的歧视——一头充满着欢声笑语和希冀期望,另一头则不是眼泪就是鄙夷不是病痛就是绝望。“老不死的!”这句话极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反响。在美国常常搬出来尊老不能歧视的说法那是因为和选票有着极大的关联。



    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倒也确实反映人性关怀。写红处方的著名女作家也写过临终关怀。那是指未曾咽气的时候。日本的这部奥斯卡得奖影片却是写的咽气之后。



    详细内容大家都已经知道不再重复。特别要再罗嗦的是选择了两位老者的去世,一个是澡堂女老板,一个就是男主角的多年离家出走的父亲。前者的入殓,让曾经鄙夷这个行当的人幡然醒悟;后者的入殓更加就是显示了父子亲情——以往的恩怨在死神面前一笔勾销。



    最使观众触动的应该是大提琴。这乐曲既紧扣人物身份又贴合场合事件。如此配合默契的动听音乐在影片中很少见过。往往是为了背景音乐而背景音乐。



    也难怪这样一部影片连连得奖。国人到何时能有这样好的惊世骇俗的影片呢?



    我们有的惊世骇俗大多是揭露丑陋,而不是美好的人性。我们一说到人性,又往往想到的首先是乱伦一类的反叛。



    呜呼哀哉,为华语影片一大哭。假如电影界也有一个口号赶英超美就好了 。哦,再附带说说那个..

    [阅读全文]  2009-5-7 11:01 - xzhao2 - 99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5   海角七号的困惑

    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一

    海角七号得台湾金马奖名至实归。

    它的困惑在于报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大失利。跟以往的李安台湾片至少入围差距太大太大。

    一部打破台湾票房纪录被誉之台片打翻身仗的划时代制作,为啥呢?

    其实从该片的大陆反响就很能说明问题。特定的背景比较晦涩的故事都没有让同文同种的大陆人看明白,至少也没看出欢喜来。所以引不起共鸣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大陆中国人都看着没有劲,奥斯卡评委如何能垂青?

    还是那句话,香港报送画皮不如报送无野之城;台湾报送海角七号不如报送九降风。

    平心而论,日本那部影片得奥斯卡也是名至实归。但是和奥地利的那部入围片相比,无野之城和九降风都要强得多。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假如——只是假如,台湾方面来拍二二八事件或者蒋经国传记(主要重点放在台湾,绝对不要扯上赣南阶段像陈凯歌的梅兰芳那样把三角搬出来做卖点),纵然不一定会像甘地那样去竞争最佳影片,入围最佳外语片应该没有问题。

    说不定将经国在台湾,就能让台湾再夺奥斯卡呢。

    是?否?谁来试一试?现在已经不是陈水扁时代了,哈哈哈。

    [阅读全文]  2009-5-5 14:32 - xzhao2 - 1007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5   [转载] 黄光裕:从亿万富翁到自杀未遂

    一路汗水偶尔掺杂着泪水,坐拥亿万财富后,黄光裕何以走上不归路?其涉嫌重大违法行为的背后,能画出一条怎样的人生轨迹?其案情又是如何暴露的呢?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调查发现,黄光裕涉案缘于一场致命的交易——为寻求“保护伞”,黄光裕接下一笔超过3亿元的委托理财资金,以变相行贿,使其在资本市场上疲于奔命,操纵中关村(000931,股吧)股价。在行贿、洗钱、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联盟内部的矛盾激化,一封举报郭京毅的举报信将黄光裕牵连进来,最终将这位中国首富推向囹圄之中。

    金钱能解决一切,金钱也毁灭一切,这可能是最终导致黄光裕失败的症结。

    坐庄中关村洗钱行踪暴露背后灰色资金

    2008年11月17日晚,某大楼被警察严密封锁,北京市公安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中国首富、国美电器董事长(00493.HK)黄光裕落马。从草根到首富,一个神话就此终结。

    “当时进入北京的时候,花了5毛钱,去住一个地下旅馆。”三次登上首富宝座、眼含热泪回忆辛酸创业的黄光裕,曾经是无数创业者学习的榜样并向往之。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首富的商旅生涯戛然而止。

    中国证监会披露,黄光裕旗下的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鹏润投资”)在对中关村两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有重大违法行为,涉及金额巨大”。

    随后,黄光裕的兄长、北京新恒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及ST金泰董事长黄俊钦,中关村董事长许钟民亦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带走调查。

    成功并非是创业的必然结果,黄是幸运者。一路汗水偶尔掺杂着泪水,坐拥亿万财富后,何以走上了不归路?是物欲的无止境还是另有更大的诱惑,抑或某种无形的压力?谁能左右首富的人生抉择?涉嫌重大违法行为的背后,能画出一条怎样的人生轨迹?一个在追求自我的价值观中步步崛起,三十几岁的富豪,又是如何在自认为成功的价值观中急转直下,走向了不归路?

    金钱能解决一切,也许这就..

    [阅读全文]  2009-5-5 07:32 - xzhao2 - 117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9-5-4   杀虎口

    选择五四青年节开始杀虎口,应该很有意义。



    开宗明义第一杀,就是这部戏作为李光洁代表作里程碑,其先声夺人的效果更加突出。



    本来,《特殊使命》的先声夺人已经够夺人的先声,可这一部越发超出。



    一开幕就是李光洁一个人的镜头。下来的第一场戏又完全是他的戏。



    一对四的拼杀,英勇形象不呼已出。



    杀气腾腾,白庆虎的儿子白朗,似虎似狼,英雄非凡。



    这一回又是绝对的主角,不可动摇的第一主角地位。



    但是单单从武戏角度看,正如我的评判劳碌命一样,太辛苦。



    呵呵,我想为之编写的剧本可是完全不需要如此吃苦的。同样要激烈要紧张哦。



    顺便说一句:检点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很少是这样拼杀出来的呀。比如我喜欢的汤姆汉克斯,不是靠拯救大兵瑞恩而是靠费城和阿甘正传的既难演又讨巧角色。尽管阿甘参与越战,但那不是主要段落只是为了展示战斗情谊。

    [阅读全文]  2009-5-4 16:04 - xzhao2 - 12254 查看 - 27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   [转载] 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仅17岁的他身揣4000元钱随哥哥离开汕头老家北上做生意,在短短的20年间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并因坐拥巨额财富而三度成为“胡润百富榜”首富(2004年105亿元、2005年140亿元、2008年430亿元),但如今,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拘查,这个人就是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从1969年到2009年,对于正好步入不惑之年的黄光裕而言,在长达40年的岁月里,这个国家所发生的每一次宏大的事件、每一次细微的脉动、每一次兴奋的呼叫、每一次沉重的叹息,都在他个人的生命中烙下了或重或轻的痕迹。这是一段既属于这个国家、也属于某个个体的互相交融的成长片断。本书全面地展现了黄光裕及其家族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揭秘了这个家族从一贫如洗到富甲天下的财富路径;本书同时详细地披露了黄氏兄弟被拘查事件的前因后果,深入地探讨了如黄光裕一样草莽中生长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原罪由来和未来去向。在本书中,作者的思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这个人或这个家族的个案上,而是通过对黄氏家族充满艰辛和波折的成长过程的剖析,让我们得以窥见整个中国社会和商业界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变迁历程。其中既有惊喜、也有困惑、更避免不了沮丧,但这些都将是难得的经验和财富。

    作者:张小平

    [阅读全文]  2009-5-2 15:58 - xzhao2 - 128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9-5-2   《北逃》 vs.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系列之一——

    说了一部国产影片《高考1977》将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缘。先不忙着说别的,接着来说说韩国影片。

    我曾写博文指出报送《画皮》不如报送《无野之城》。对于韩国影片,又有一雷同情况。韩国去年报送的是《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也和中国影片一样根本没有入围。

    坦白地说,韩国影人精心打造的这部号称韩国西部片还是有看头的。韩国百变小生李秉宪参演,但还不算第一男主角。他在其中狠劲十足,还特意上健身房锻炼以便露胸更加有吸引力。第一男主角是一个搞笑影星,再加一个当红炸子鸡三个人不断地打斗。地点选择在东北寻宝,三国四方闹得不亦乐乎。

    要我说真还不如报送《北逃》。

    说《北逃》之前,又要先说《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文革看的朝鲜片。虽然不如《卖花姑娘》感人那么赚眼泪,但也是一部忆苦思甜的对比片。双胞胎姐妹在三八线附近失散。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朝鲜的长大后就是金姬,女军人英姿飒爽精神十足;韩国的长大后就是银姬,歌女血泪后来因为不堪虐待要逃走又摔伤了腿。

    故事的对照形势很显著的。当时看着也觉得就是南北制度不一样——韩国自然是水深火热。

    后来,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北朝鲜是越来越不得劲。鸭绿江要防止北朝鲜人越境北京使馆区有人越墙求助政治避难以便能够去韩国。韩国的情况更不用说,但看焦志敏嫁到韩国就能知晓——这就像四清时知道低乡女青年喜欢嫁到高乡一样,因为工分值大不相同。

    《北逃》讲的是一位北朝鲜原国足球员,退伍后挖煤窑。食不果腹,家里穷得嗒嗒滴。妻子患有肺病,没有药。为了能到中国买药他冒险北逃。侥幸逃过边境两国巡逻队在东北打黑工。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国人在别的地方当非法移民打黑工提心吊胆的境遇。原来,中国对北朝鲜人来说也是天堂啊。

    最后,他分文无有,只得铤而走险冲进德国驻华领馆得到避难保护转到韩国。也算幸运找到工作赚几个钱。又想设法将妻儿接来——通过地下渠道。

    结..

    [阅读全文]  2009-5-2 15:54 - xzhao2 - 1167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   一个公章掌控着一个人的一生

    小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系列之一——

    《高考1977》据说是今年足以代表中国大陆出征奥斯卡的电影。未看之前已经断言这是自作多情。看过之后更加确信。

    奥斯卡要杀出重围夺冠,首先要能让奥斯卡评委看得懂导演在讲点啥。那不是几个华人评委看得懂就能算数的。就像体育花样滑冰比赛的裁判,那曲子那舞蹈就得引起裁判共鸣。

    《卧虎藏龙》让西方认可并欣赏的人物第一个卖点就是那叛逆的小女孩章子怡,而不是儒侠周润发。不说老谋子那些揭露人性丑恶的入围片子,就是李安的《饮食男女》人家并没有能体味出国人那种含蓄那种风格——甚至于我想最后真相大白时归亚蕾的出彩他们也看不懂。

    后来莫名其妙的紧跟武侠片就更不用去说它。那末,为何《高考1977》肯定没戏呢?

    高考的不自由权那是很难叫他们体验的。分场场长的变化尽管铺垫做足,对老外来说也很难理解。就拿老美来说,高考入学考试每年举行好几次,没高中毕业也能去考。哪来的公章一关!八十岁的老太太也可以上大学拿文凭,何至于说成是必须中央文件才如此惊天动地?

    这些还不是具体评议电影本身。

    不可否定,电影的选题极佳。当时确实是天大地大的大事。也正如电影中阐述的——一个公章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那一届近二十八万人(我喜欢二十八这个数字就取了约数)改变命运。

    不准确的地方很多很多。尤其要说说的是编剧中我所知道的宗福先。有了他,怎么能够出现电视连续剧中才出现的低级错误。

    当时,有红头文件,有大幅度多层次的宣传。可以说从全国科技大会开始,一波接一波的种种浪头方兴未艾。科学的春天,求学的春天,到处春意盎然。

    我记得,实际情况是各级领导鼓励大家去报名,而不是设卡。这和考研大不一样。考研的大都有工作有一定的职称普通来说都已有学历,单位或许从技术力量出发有死命地卡住不放的情况。而第一次恢复高考,尤其是知青高考没听说过有这样子卡着不让去报名的。我一个妹妹当时在里弄生产组,她知道没把握根..

    [阅读全文]  2009-5-2 15:52 - xzhao2 - 93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5-2   潜伏是一个永恒的题目

    潜伏结束,但又没有结束。结束潜伏的是陈翠平,她因暴露受命撤离。可在解放区当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大概相当于村妇女会长的角色,并且不得离开镇子一步。幸好有个小眼睛的闺女陪着她——我猜保不住着小闺女一辈子要背黑锅。



    潜伏继续,那是余则成阴错阳差地到了台湾。那么,由此推想台湾高层中共特务一说绝非空穴来风。



    有人说结局很惨。惨的是陈翠平这个不称职的替补假太太。总算后来弄假成真,还不虚此行。余则成则并不惨,继续往来港台继续有了一个真太太——还是一个死心塌地喜欢这个小眼睛的老男生。



    潜伏并不是人类社会才有的现象。在大自然更是普遍,而且更加刺激。你看,人体中就有形形色色的潜伏者潜伏着快乐着。



    你挥之不去,你欲逃无门,你简直是只能接受有时候还得共享幸福因为你是在离它不得!



    最新的例子就是猪流感病毒。世卫组织已经把风险级别提高到五级。正因为潜伏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潜伏着,并享受着——那种刺激其实也正是一种人生体验。这包括在屏幕前的观众在内。所以,一部接着又是一部的潜伏谍报剧拍了又拍看了又看。



    在和这一部潜伏告别时刻,再要评判一下就是女的以姚晨为最,从头到尾变化脉络清晰表达准确精到。男演员中看到最后还是以情报贩子为最难得,其余吴站长陆处长李队长都不错。那第一男主角则成为较差的一位,不过后半部要比前半部强一些些。



    突如其来的机场会面太不尽人意,漏洞也太明显。翠平是留着看家的,不会要她去机场相送。即使送到那司机干吗不开车离开?就干等着余则成扮老母鸡传递信息?

    何况那老母鸡转个不停——起码有好几分钟吧!就没有人警觉何故老练的军统中校副站长如此投入?演小品?!发神经?!



    终于,终于可以和这次的潜伏说告别。也很庆幸李光洁和辛柏青没有出演这部粗制滥造的剧集。

    [阅读全文]  2009-5-2 15:50 - xzhao2 - 91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9   潜伏竟然拿毛泽东诗词开玩笑!

    潜伏的胡编内容不少,想不到的是居然拿毛泽东诗词来开玩笑。

    中统出身的谢若林成了一个情报贩子。这一点不奇怪——二战期间据说阿姆斯特丹就是情报贩子集中地。

    谢若林和李涯串通,陈翠平暴露身份。为自救余则成绞尽脑汁应对——那个真假录音带段落设计得极好。孙红雷的这一段也演得很好。本来这段戏就编得好能出戏。

    可是,谢若林被引诱到郊外某地秘密击毙之后,李涯却在他住处被褥下发现一封谢留下的信件。那当然是余则成设计的用来嘲弄李涯费尽心机一场空。

    那封信件的后半部分是引用毛泽东的半阙词。词倒是半阙,没错——念奴娇上半阙。

    念奴娇  昆仑    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长征途中写的这首词,应该并未在国统区公开过吧——首先如何能为余则成天津地下党得知这就很成问题;其次假如延安人士有人熟知这首词及其作者真名实姓,在何种情况之下敢于透露出来,且透露给敌占区人士;最后以谢若林的身份水准要以此来嘲弄李涯是否合适?

    这种种问题恐怕不容易回答。何况诗词的解释和曲笔历来是见仁见智有时候莫衷一是。因此,编导选用这样的一个段落可能自认为是神来之笔——采用毛泽东诗词来对付一个行动队队长,从级别尺寸内容几方面来看只能说是不恰当不严肃的举措。也很奇怪为何这一集能毫无异议地通过。

    [阅读全文]  2009-4-29 08:23 - xzhao2 - 1401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8   [转载] 黄菊秘书被判死缓内情

    长春中级法院判处收受巨额贿赂的王维工死缓。王是中共常委黄菊的秘书,曾拥有很大权力及特殊人脉关系,但黄菊死后仅一个月,未经党内审查程序,王就直接被检方逮捕。

    在前国家领导人黄菊逝世近两年之际,曾跟他十三年的贴身秘书王维工,终因巨额受贿被量刑。黄菊于零七年六月二日在京病故,仅一个月后,王维工即未经党内审查程序,直接被检方逮捕。

    四月十七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法院对王维工案一审宣判:王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先有问题富豪张荣坤,继而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及至「腐败第一秘」王维工,肇端于二零零六年之夏的上海社保案,已使政商两界三十八人东窗事发。

    以上传下达为己任的大秘王维工,无疑正是这张腐败关系网的绝佳纽带。他的落马与获刑,更展示已被广泛诟病的「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官场顽症。

    九四年,黄菊集上海市委书记、市长于一身,王维工从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任黄菊的专职秘书。此后,他历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及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二零零二年秋,中共十六大黄菊晋升中央中共政治局常委,王维工随同北上,进入国务院办公厅。

    在上海社保案件调查初期,已为「国办」大秘的王维工曾在北京接受过项目组的专门谈话,其行踪已被有关方面锁定。零七年一月,王维工被紧急调查回上海,担任大型国企上海申能集团的副总经理,并享受着厅级干部的待遇。长春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称,王维工在九五年至零六年间,利用其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等职务上的便利,为八家单位或个人谋取利益,并为此多次索取、收受请托单位和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约一千二百九十三万四千元(约合一百六十万美元)。其中零一年六月至零六年六月,仅「问题富豪」张荣坤就行贿王维工九百三十三万元,占其全部贿款的七成。

    张荣坤案的起诉书也这样记载:「二零零二年一月,张荣坤为使其实..

    [阅读全文]  2009-4-28 16:31 - xzhao2 - 93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4-28   从曹雪芹的眼光来看当代影视

    曹雪芹是聪明的。所以他写红楼不写明朝代年纪,所以他写人物服饰地点忽南忽北。

    但是,这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红楼梦》是政治小说的特点。在民间那是爱情小说,以越剧电影徐玉兰王文娟版《红楼梦》为最,至今无人超越。可那是民间是观众喜闻乐见,并不是红学领域的事情。同样在红学人士眼睛里读出来的种种政治解析,观众老百姓(不是读者)并不关心。

    作为政治小说的《红楼梦》,其实推翻了毛泽东所说过的一句话“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 当然,曹雪芹那时候不是为了反党,那个党那时候还没有诞生呢——即使在沙皇俄国也没有诞生。所以回过头来看,毛的这句话依然正确。

    进一步发挥,利用屏幕反党,又比利用小说反党更加有效果。本来,看屏幕比看书页省事省力。观众面要比读者群大得多。收视率和票房摆在那里呢。

    记忆中最早的是写平江起义的电影《怒潮》。那首电影歌曲“送君送到大路旁”非常好听非常感人,这又增加了艺术感染力。那里面并没有彭德怀,却是写了彭德怀这个历史人物。同样是为彭德怀翻案的罪名,可是比马连良周信芳的《海瑞罢官》《海瑞上疏》之影响力大得多得多。这也是戏曲影响力不如影视的又一例证,而且是更早的例证。

    至于《桃花扇》《逆风千里》之类电影更是历史。实际上孔尚任的血染桃花本来就不是爱情剧而是政治历史剧,就看你从哪一方面去理解去着眼。

    最新出炉的电视连续剧《潜伏》,有热心网友收集其精彩台词。还没有时间去查看就是电视本身也还没有看完。可是,却又必须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出其潜台词来。

    一根金条能够在马来西亚买百亩来地。太太打前站,先生随后再想法。头面人物最厉害的最有能耐的用飞机搬运家私。小一点的官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下海的有离职的有早就摇身一变的有左右逢源留好退路的。总之一句话,捞够了该全身而退啦。在屏幕前的观众不能不联想——呵呵。

    对学生用实弹射击。其实这是虚构历史。我想在天津当年并无实事,何况以巡查员的名..

    [阅读全文]  2009-4-28 10:02 - xzhao2 - 84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8   三分之二的感慨

    《潜伏》看到第二十集,正好三分之二。没看完就已经是满怀感慨。

    感慨首先是感慨白区工作的残酷,打入敌人心脏的环境更其残酷。而文革期间动不动就先把武装斗争压倒白区工作,现在回想一下好不荒唐!所以把《芦荡火种》的唱堂会改成摸黑打进沙家浜。所以,在白区工作过差不多就是“当过叛徒特务”的同名词。

    余则成,成不了气候。他早早就埋下了覆灭的种子——换句话说他在给自己挖坟墓。比如入党问题,比如倒卖问题,比如和晚秋的关系。顺便说说那个晚秋即使投奔解放区,也没有她的好果子吃。除非凭她的青春嫁到高层那也得那位高层领导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行。否则,中统太太军统情人这两条就够她吃不了兜着走。

    感慨的更是这样一个角色,任谁来演都差不离。根本不用劳孙红雷大驾。何况他也就老是那个样儿。奇怪,干吗不像海岩那样培植新秀呢?保不住屏幕形象演技水平都会比那个小猪眼睛顺眼。

    一个第一男主角的悲哀在这部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里看得很清楚。这儿已不是在说余则成这个虚拟角色,而是说男演员本人。根本不必去说第一女主角的出彩完全压倒了第一男主角。就是拿他和别的男主角的对手戏来看,好多人都超越了。也就是说两人同场飚戏,气场全在别人那儿。如果说在《梅兰芳》里孙红雷他压倒黎明的话,那末他在这儿就是被别人所压倒。

    观众肯定会发现演得好的男演员有的是!我最欣赏的几个比如那位谢先生,简直是绝了!吴站长,陆桥山,李涯,甚至于那个逃亡地主都是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他了!而偏偏孙红雷他不是——看着看着就被对面的人所吸引而只觉得他实在窝囊。这儿说的窝囊也不仅仅是余则成老是要装孙子,而是演员本身的假模假样。

    也是奇怪!同样是陆桥山,那个人脸上也是堆着一付假笑,可觉得他就该是那样子的脸上肌肉调动。而余则成的假笑不知道为啥看着总是不舒服,总是觉得他纯粹是在装假在“演”演戏。

    内心世界最感慨的是那个逃亡地主和他的两个儿子。“逃亡地主”那是四清清政治的..

    [阅读全文]  2009-4-28 08:21 - xzhao2 - 117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7   再来说说《日出》第一场

    马莉莉陆敬业版的这部戏,与曹禹原著相比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增加了一场戏。

    曹老原著《日出》和《雷雨》在沪剧的改编过程中正好相反。前者加场次,后者减场次。其实这增减都是恰到好处。《雷雨》是删除了医院的一场,《日出》则是增加了第一场。这就把原先话剧一开场陈白露登场对幕后的方达生招呼——侬进来呀,变成为第二场。

    完全可以讲,《雷雨》的医院场景是画蛇添足;而《日出》原本的开场又有点儿没头没脑。现在的改编本增加了第一场,不仅在交代人物关系上更加清晰,而且除了翠喜这个重要配角之外,所有重要人物悉数登场亮相。让观众们起码是很清楚地明白这些人物各自的关系和地位以及当前的处境。

    第一个登场的茶房。根据沪剧的特点,这个贯穿全场的重要配角在这一场里有充分的表演。首先是由他的唱词传达出陈白露的身份和某些方面的性格包括人际关系。这一类人物是这一地方剧种很拿手的角色类型。当然,演员本人的功底十分了得!

    接下来,顾八奶奶和胡四上场。在继而和潘经理邵滨孙的对话中又显示了潘经理对大客户的欺骗性,还加顾八奶奶这个富孀空虚的心灵。

    后来襄理张清上场和潘经理密谈,也暗示了银行潜在危机的萌动。再后来小东西许帼华的上场也把她走投无路急中生智误闯入陈白露小房间交代得明明白白。我记得黑三是臧来宝演的,他和那位白相人嫂嫂都是形象演技不错的角色,尽管戏份不多。

    方达生上场更凸显了他的书生气,以及大酒店茶房和黑社会人物狗眼看人低的丑陋面目。

    电梯指针在转动,电梯门打开,“倦鸟归巢把温梦寻”一个娇艳慵懒的交际花夜生活过后回来的身影让万芳和广大观众都一致确认这就是陈白露!

    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茶房在这一场的前后两段唱。

    一是把陈白露表面风光内里负债累累逐一摊开。尽管那么些人来造访,可是讨账单像雪花一样飞上门。欠了一屁股债务。

    二是将上海风情做了很好很符合实际的介绍。从吃到穿,从穿到戴应有尽有。剧作者熟悉老上海熟..

    [阅读全文]  2009-4-27 07:48 - xzhao2 - 87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7   [转载] 中国“白领”陨落,“黑领”升起

    才仅仅10年之前,白领还是一个全社会人人称羡的身份。万科地产甚至将其出版的系列图书命名为《白领》。白领是指那种在高级写字楼里上班的专业技术人员,特点是高学历、高收入。特别是写字楼里外资企业,更是白领群体云集的根据地。

    白领意味着体面的工作、优雅的修养、丰富的精神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白领简直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白领必定毕业于名牌大学,甚至是硕士、博士或海归,每天朝九晚五打卡,坐在格子间的电脑旁,MSN,麦当劳,卡布奇诺,网恋,丁克,地铁,打的,坐经济舱,住星级宾馆,泡吧,煲电话,听蓝调,加班,夜生活,圣诞节,一夜情,斯诺克,暂住证,红酒,抽555,住租来或按揭的公寓,买简约的宜家家具,收藏CD,谈论《老友记》,向往西藏,留恋丽江,铁杆驴友,不看中文报纸不看中国电影,看《国家地理》《名牌》《读书》杂志,看卡夫卡看张爱玲看伊朗电影,洁癖,乡愁,健身,瑜伽,养吉娃娃,香水衣服鞋子泡吧旅游鲜花买书买CD看电影,月光一族。

    白领的产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末期的典型现象,证明了“知识改变命运”。白领大多只出现在一线城市。面对WTO的前夜,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开始尝试一种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雅皮士生活。绅士与淑女,是充满这些新思想的青年人的人生目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傲慢与偏见》是他们的必读书。爱情、教养、文化、艺术、体验、精神贵族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10年过去,物是人非。回头看看,当年怀着白领梦“范进中举”,当许多大学生挥霍光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血汗钱,兴冲冲踏出大学这个高级职业培训监狱大门的时候,却必须接受与黧黑的农民父亲同场竞聘的残酷现实。

    曾经的白领已经老去,在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面前,破产的破产,失业的失业,离婚的离婚。当孕育白领的贸易、广告、房地产、IT和制造业风吹雨打流水落花,脆弱的白领蓦然发现,曾经雪白挺括的领口,已经被冰冷的汗水洇得皱皱巴巴一片..

    [阅读全文]  2009-4-27 07:45 - xzhao2 - 80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4-26   [转载] 章子怡新片拍成堆艳照

    章子怡(左)色诱丹尼斯奎德。

    章子怡(左)在《天启四骑士》中色诱丹尼斯奎德。

    《天启四骑士》中章子怡剧照。

    重庆时报4月25日报道近日,国际大片《天启四骑士》正在中国台湾地区公映,在好莱坞发展的中国女星章子怡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章子怡在片中拍下成叠的“艳照”,大胆露骨,以至于业内人士认为该片无望通过内地审查,被网友质疑为《天启四骑士》的艳照女主角,更指责她“辱华”。

    新片扮演华裔杀手

    在本片中,曾出演过灾难片《后天》、《凤凰劫》和《刺杀据点》的好莱坞男星丹尼斯·奎德,扮演一名刚刚失去妻子的西部警察。他只身调查一桩连环杀人案,发现这一切都与章子怡扮演的杀手有关。章子怡片中演华裔少女Kristen,出场楚楚可怜,但不久就被锁定是杀人嫌犯被关进牢里,在狱中和演警察的丹尼斯·奎德展开心理攻防战。

    “艳照”大胆露骨

    章子怡在片中演技不错,但却有两场戏颇具争议:一处是警探在追查命案过程中,发现一叠章子怡的性爱裸照,照片中的章子怡饱受蹂躏,形容憔悴,尽管不露点,但电影中艳照的特写镜头,清楚可见章子怡的姿态相当大胆露骨,被称为新的“艳照女郎”。另一处受争议的情节是章子怡狱中挑衅警方查案无力时,缓缓在洋猛汉面前跪下,手不安分地在洋汉大腿上“厮磨”挑逗。

    网友指责其“辱华”

    看过该片的中国观众对于章子怡在片中的对“老外下跪”一事相当不满,纷纷指责章子怡丢脸“辱国”。虽然片中场景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身为一名国际巨星在老外电影中如此“奴化”自己,再度招惹“辱华”非议!不少网友表示:“尽管章子怡的下跪是演戏,但对着老外下跪,意有所托。”

    影片内地过审无望

    昨日(24日)记者就此事致电章子怡国内的负责人,电话一直不能接通。不过有人表示,“影迷从看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不过是一部剧情片里的情节,并非章子怡本身的行为举止,既然只属于电影角色,只是情节的一部分,就没有辱华。”但一业内人士表..

    [阅读全文]  2009-4-26 08:32 - xzhao2 - 1127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4   [转载] 新史料辨证——对明义等若干诗歌的讲解(续)

    以上是我对明义《绿烟琐窗集》一些诗的解说,下面来讲敦敏的《懋斋诗钞》中的一些有关的诗歌。

    关于敦敏,他姓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五世孙。他与其弟敦诚是今人最早知道的雪芹的朋友。他的《诗钞》中指名说雪芹的诗有《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题芹圃画石》、《赠芹圃》、《访曹雪芹不值》、《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共六诗,是了解雪芹的最重要的史料,这里不再论及,仅讲论几首隐名的诗歌。

    和明义的《无题和韵》类似,敦敏《懋斋诗钞》中也有两首七律,《镜中灯次韵》,也不说 是次谁人的韵,我颇疑也是次的梅溪和雪芹的韵。全文如下:


    镜中灯次韵

    金相高悬焕彩新,焰芒灿敛若传神。
    秋潭影散虹千尺,桂魄光摇月一轮。
    是幻是真俱属妄,为空为色了无尘。
    禅龛一瓣遥相对,欲向维摩参筏津。

    净垢都随一鉴圆,菱花灿熳篆寒烟。
    岂真月照婆罗树,恰似花生舍利莲。
    太极未分已有象,珊瑚欲烂尚藏渊。
    试从生灭窥消息,明镜台空心静娟。

    这即是敦敏的《镜中灯次韵》,现在分析如下。顾名思义,《镜中灯次韵》,自然是有人写了《镜中灯》七律,用的此韵,而敦敏次人家的韵,写成了此诗。本质上说"次韵"和"和韵" 性质是一样的,一般"和韵"与原作者较平等,"次韵"似乎更尊重些。那么敦敏这里究竟 是和谁的诗?次谁的韵?敦没有说。为什么不说呢?其道理和明义一样,不外是不好说,不愿说。"生平如许关情处,未敢赋诗浪与传",人家自己都不与传,别人就更不好、不便外传 了。倘使浪与传,就太对不住友人了。这种不指明是和谁的诗次谁的韵,基本都是这一种类型,否则,对人就太不尊重了。

    其次,"镜中灯"自然是和"镜中花"、"水中月"是一个意思,只是"镜中灯"比"镜花 水月"似乎内容更为丰富,变幻无穷,光焰射目。虽然都..

    [阅读全文]  2009-4-24 19:17 - xzhao2 - 174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4-24   [转载] 难住副教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题

    文学城
    看看难住副教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题 你会几道? 新文化报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卷,不仅有你想不到的,也还有你做不到的。


    昨日,一套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业题,难住了长春某大学副教授蔡先生。

    两天答完159个小题

    “这是我外甥女的语文老师22日发的,告诉孩子24日必须交。如果不查资料,我百分之三四十的题都答不上来……”蔡先生表示。


    这套语文试卷共24道大题,涉及159个小题。“这些题两天时间让三年级的孩子答出来,我觉得不太现实。”蔡先生认为,还要完成正常课后作业,又让孩子自己答这套题,最多只能完成这套题的2/5。

    卷里还有错别字

    “这套题远远超出小学三年级教材的难易程度。”蔡先生看过后,把其中几道难度较大的题目挑了出来(见试题中标注★的题目)。此外,他指出卷中几处错误:一个是“猪血猪豆腐”中的第二个猪可能是“煮”,还有一处,成语“愈公移山”中的“愈”就写错了。


    蔡先生认为,整个卷面只有第一道题目填标点符号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

    给高年级学生 或许是套好题

    专家分析

    文卷,不仅有你想不到的,也还有你做不到的
    这套语文试卷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答吗?昨日,正在北京开会的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幼儿教研部主任赵士英认为,老师初衷应该是好的,“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年龄段,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老师要充分了解这个班级学生的年龄、知识掌握水平,注意不要脱离学生的能力语言。这套卷子里有很多题目涉及到历史、文学等方面,如果这套题留给五六年级或初中的学生做,或许是很好的题。”

    赵士英说,教学不要只追求花样翻新,如果费心思琢磨的东西不适合学生,还不如让这些作为课外练习做着玩玩,不要强加给学生,更不要作为硬性要求。

    以下是试卷的内容

    你会几道? 新文化报 小学三年级的语
    (有删节,★为蔡先生认为难度较大的题目)

    一、在括号里填写特..

    [阅读全文]  2009-4-24 10:32 - xzhao2 - 119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4-23   [转载] 台湾拟明年招收两千名大陆留学生

    台湾明年计划录取2千名大陆留学生来台湾念书,教育部已拟定了相关计划。不过,这要等立法院通过或者修改有关立法后才能实施。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陆生热,有教育专家指出,开放大陆学生来台要循序渐进,不能像接待大陆游客一样,以创造经济收入为目的。

    台湾总统马英九4月22号阐述了台湾接受大陆留学生的方针。马英九说,政府的政策是承认大陆高等院校学历,并说 2010年春天,台湾将接受大陆研究生,秋季时将有大陆本科生来台。马英九是在一次有关台湾关系法的研讨会上,回答有关在台大陆留学生人数很少的问题时,介绍上述情况的。

    马英九说,政府接受大陆留学生时将采取循序渐进的谨慎方针:“在所学专业,以及可就读学校数量和区域上,开始阶段我们将采取比较严格的做法,并且在此过程中,考察有关做法是否对我们很适用。”

    *纳入特殊管理群体*

    朱俊彰是台湾教育部高教科科长,他向记者透露了拟定的年度陆生录取人数:“不可能一开始就开放几万人进来,我们的名额可能有限制,目前我们初步的规划是每年2千人上下。”

    这位教育部官员还说,陆生来台将纳入外国留学生一类的特殊管理群体。例如,陆生的入学考试同台湾本地学生不同,陆生录取人数是额外增加的,不占用台湾本地生的入学名额;大陆学生完全自费,不得校外打工,没有台湾官方奖学金,但是就读的学校可以自便,政府不限制他们解决大陆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方式;另外,陆生毕业后要返回大陆,不得在台湾就业,也不得考取任何执照,等等。

    *有待立法院制定相关立法*

    不过,上述规划的实施,还有待立法院能够很快通过有关招收大陆学生的立法。目前,台湾没有严格意义上大陆留学生,有的只是短期研修类学生,现行台湾法律禁止大陆学生以求学的名义来台念书。

    朱俊彰说:“因为就招收陆生来讲,依照目前涉及进度,它涉及到修两个主要的法律,一个是大学法,一个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涉及陆生来台入学的资格,学历条件,招生..

    [阅读全文]  2009-4-23 08:39 - xzhao2 - 95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9-4-22   李连杰 vs. 成龙

    先来讲个故事吧。

    有一个老美朋友,她叫梅丽莎。年纪轻,人聪明,自以为长得很漂亮。其实可取之处也并不多,一个优点是能很快地领会我的蹩脚洋泾浜英语口语。所以,我俩的话题就比较多一些。

    一次,不知怎的谈到功夫——功夫是比较容易在老中老美之间展开的一个话题。于是,李连杰和成龙便是话题中心。

    梅丽莎她问我喜欢谁?我当然表示喜欢李连杰——从少林寺开始便如此。但看王宝强他就是一个范例。梅丽莎不解,她是两个武打明星都喜欢的。相比之下好像还喜欢成龙多一些些。

    这也不奇怪。但看一些老美女性喜欢科比喜欢得发疯——现在连得大陆年轻女性都这样子啦——就可知各人欣赏口味的不同。

    梅丽莎硬要我解释为啥不喜欢成龙。要知道成龙的英语以及戏路子都更讨老美喜欢——李连杰的真功夫他们未必懂,真像基努李维也是靠特技当武打明星一样。

    我就给她介绍我听来的一些成龙的趣闻轶事。包括小龙女的故事。好在事情发生和克林顿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丑闻相距不远,老美尽有不以为然的。等到我指出成龙他其实是费尽心思去采花的时候特别是提到他和李连杰的妻子利智(那时候利智尚未息影也未和李连杰成婚)一起拍片蓄意要增加女角色在浴缸里泡澡,让男角色闯入一起泡澡的镜头一边吃吃豆腐也好,梅丽莎终于动容:怎么他是这个样子啊(原话大意)。

    好啦, 不谈两人的真功夫差别和对女色动情的差异。只谈一点,息影后的打算。

    李连杰是信佛,——这恐怕从少林寺就开始了吧;成龙是信权,——这恐怕也是早就扎下根子。李连杰当壹基金头头,成龙他做影协副主席。这就看得出区别来了。

    照从前的标准,这样子私生活过法的人,肯定不符合当官的材料。可是现在早已是笑贫不笑娼,保不住还得艳羡成龙的大鼻子说明性能力强性感呢。

    成龙老李连杰许多,早已不可能装扮小生,武功也是日益衰竭难以再当武打明星。不过,脑袋瓜子是灵活的,这不转型转到向政界迈步啦。所以,零八奥运..

    [阅读全文]  2009-4-22 12:52 - xzhao2 - 88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2   才刚看了六分之一

    有网友建议我看看《潜伏》,网上看来又炒得热火朝天。就下载来看看。呵呵,本来是特不喜欢孙红雷的,看看就看看吧。

    才刚看了六分之一。喜欢下车伊始哇啦哇啦,先写一点点儿吧。

    孙红雷到目前为止乏善可陈。那个角色对他来说有点儿颠覆。本来是他耍狠劲的特色,可现在老要故意显出木衲——装出来的。看上去那个角色也绝非是非他莫属。不知道为何捧成这样子。

    鲜亮的看点到他名义上的妻子出场哗然开朗。那才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角色!

    本来革命假夫妻看得多的是——无非是志同道合也比较相配,比如最早看到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道临演的男主角,后来也是弄假成真。反正像《潜伏》里那样完全不般配的以前没见过。所以啊,这个女的身上特出戏。一个农村女游击队长,大字不识一个——这一点必须如此否则识字人要装不识字很难很痛苦。闹了不少笑话的她可说是浑身是戏。当然这也是剧本本身的功绩。尤其是穿着旗袍走出来的紧张样子浑身不自在,突然又赶紧蹲下以免被人看到大腿的镜头。大家看得比我早,也就不用多罗嗦。

    说穿帮的地方又太多。比如那个偷听。明明居家楼下是客厅,怎么会有个会计能爬高到天花板下去听房?如果要那样子听能听到的话自然就能够听到女主人的大嗓门啊。

    在这方面恐怕也不用我来多说。网上有的是人来揭短——也是一种打假吧。我想在此再次说说的是故意攻击上海人又一事例——这从中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开端。

    马太太来自上海,生性直爽见多识广并且有点儿和别的人不合拍。但是从马队长的顶头上司吴站长的太太口里故意说出来马太太她送来的点心都长了毛,这就很是不会符合事实。 要说表现上海人的精明,正因为是顶头上司,作为上海太太绝对不会不去讨好上司太太——但看《日出》中的襄理太太穷得没法子还得陪着打麻将,心里越着急越输钱可还是奉丈夫之命去讨好去奉陪。哪能像戏里说的那样故意把长了毛的点心送给上司去吃呢?要我说,除非是那位同样原来是乡下人..

    [阅读全文]  2009-4-22 12:48 - xzhao2 - 8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9-4-22   [转载] 太阳超常沉寂 科学家困惑

    一些天文学家表示,太阳目前出现不同寻常的沉寂,令人难以解释。

    科学家说,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为11年,在最活跃的高峰期会释放出巨大的耀斑和尺寸如行星大小的超炽热气团。高峰期过后会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

    按照这个规律,太阳在一段平静之后应该在去年进入活跃的高峰期。但出人意料的是,太阳陷入了超常的平静。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太阳风的风压目前达到50年来的最低点,电磁波辐射为55年来最低,而黑子活动则为100年来最低。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哈拉说,目前出现的情况还无法解释,也不知道太阳会在什么时候再次活跃。

    太阳曾经在17世纪中叶出现过一次长达70年的相对沉寂,导致了一次"小冰河期"的发生。

    一些科学家表示,类似的事件可能正在发生,从而消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忧虑。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洛克伍德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说,太阳活动从1985年就开始减弱,但是全球气温还在上升,这说明太阳活动的减弱没有起到冷却地球的作用。

    文章来源:BBC

    [阅读全文]  2009-4-22 07:37 - xzhao2 - 101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