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19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2006-8-8   作为公平的正义

    作为公平的正义
    (或,对功利主义正义观的批判)

    必须承认,罗尔斯对其正义两原则逐步进行的严密论证让我着迷,如果不是他对功利主义的批评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更大的兴趣,我是不会中断《正义论》理论部分的阅读来写博客的。然而,我知道深入理解作为公平的正义将有助于以后的阅读,为此,我必须弄清楚功利主义的正义观是什么,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 与之相比又为何更有说服力。

    这里提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指古典功利主义,以后可能还会谈到罗尔斯对后来的平均功利主义的评述。功利主义的原则简要说来就是最大幸福的满足(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对个人而言是如何配置他能支配的资源以获得最大功利(或效用)的满足,对社会而言就是如何使其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总体的满足的净余额,如果做到这点,这个社会就是安排恰当的,因此也是正义的。然而,这种正义观只满足社会幸福总量的增加,并不关心福利和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那么,功利主义者就无法否认可以用一群人的较小损失去成就同数量的另一群人的较大得益,或者,用少数人的损失去成就大多数人的得益。然而,罗尔斯指出,这种做法违反了自由的原则,因为自由主义者坚持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社会的每一成员都被认为具有一种基于正义、或者说基于自然权利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是任何别人的福利都不可逾越的。因此,为使一些人享受更大的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权利可能是策略的,但不是正义的,即使此时社会利益的总量得到增加。

    这样,罗尔斯在他的正义原则中将自由原则放在第一位就是必要的了,而第二原则又是对第一原则的补充和加强。他说,处在原初状态中的、自由的、有理性的人(注意不是理性人)将同时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要求平等地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第二个原则则认为如果..

    [阅读全文]  2006-8-8 00:15 - adagio - 2828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25   自由主义的渊源和发展(下)

    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世界的自由主义秩序因为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侵蚀而濒临解体,在30年代哈耶克为自由市场经济奋力疾呼时,集体主义计划经济在西方思想界已被广泛接受,势不可挡。人们似乎达到一个共识:未来的工业社会将是组织化、高度规范化的集体主义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将取代自由主义成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关于集体主义的兴起,韦伯在有关现代性的分析里曾预言现代机器文明将不断侵蚀个人自由,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组织会束缚个性和个人自由的发展,他认为对付这样一个非人性化的、分离的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韦伯(1864 – 1920)将现代社会看作禁锢个人发展的铁笼,认为集体主义的产生似乎不可避免,而哈耶克(1899 – 1997)则坚持认为,现代社会的问题并非来自社会行为的核心结构和模式,而是来自对这些结构的曲解。他认为自由主义学说在现代也并没有过时,因为自由主义将个人主权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组织原则,而在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仍将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为宗旨,这基于人的主观评价不具有可比性,只有个人才能判断什么事物符合他们的利益、什么事物有价值。同时,只有自由不受到威胁,个人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和各种集体主义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时作出的倒退,是一种“返祖现象”,会将人类社会带往奴役之路。哈耶克为自由主义的重新振兴孜孜不倦地努力,因此被认为是促成新老自由主义交接的第一人。

    1945年,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 – 1994)发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一书,批评极权主义并替自由民主制度辩护,在西方知识界影响极大。这部著作与哈耶克的《自由宪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1960),伯林 ( Isaiah Berlin,  190..

    [阅读全文]  2006-6-25 00:48 - adagio - 154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23   自由主义的渊源和发展(上)

    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过去两三百年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形态,它认为个人拥有先于国家(pre state)的天生权利,人权不容侵犯,必须得到保护。它强调对政府权力的制衡,以宪政主义(constitutionalism)和法治(the rule of law)作为不可或缺的制度原则。这些特点在今天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自由主义的思想萌芽大概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十七世纪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辉格党人(Whig) 对王权的批评,最后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争取人民主权的运动推动下形成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学说,而美国独立后个人权利的观念第一次通过立法得到阐述,代议制和三权分立也第一次作为明确的政治体制被建立起来。

    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具有清晰的内涵是在洛克(John Locke,1632 – 1704)提出自由的个人这一概念之后,洛克认为稳定社会的根基在于自由的个人,在他的《政府契约论》(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中洛克提出有关个人的两个基本自由概念:经济自由 (个人拥有财产和支配财产的权利) 和知识上的自由 (包括道德观的自由),这实际上涵盖了一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追求幸福的权利,即不仅认同每个人对快乐和幸福生活的渴求,也认同他/她为了获得人们赏识和承认而在智性创造上作出努力 (关于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似乎是黑格尔最先认识到人的这一本能成为推动文明进程的一大动力), 最后,还认同个人选择自己的道德观,这就隐含了价值观的多元性原则。这两个自由概念就是洛克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观念,他将其定义为“生命、自由和财产”,现代人权的概念即从这种早期自然权利的观念演变而来。可见洛克的“自由”是有深层意义的,它不仅表达了个人权利的不被侵犯(消极自由),也表..

    [阅读全文]  2006-6-23 23:23 - adagio - 2282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9   [原创] 从伯林谈民族主义想到的

    伯林说民族主义是一些民族对过往伤害的反弹,的确如此,想想今天中国的极端民族情绪往往和历史上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记忆有关。然而我想指出的是,正因为民族主义是这样一种情绪,它往往是非理性的,还停留在情感层次。伯林在谈到费希特(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学生)时,说他变成了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许是对拿破仑征服的反应。又说费是政治上浪漫主义的先驱,民族主义则是从浪漫主义中产生的。这也说明了民族主义的非理智性。我们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也多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毛是个典型。

    然而,伯林的洞见在于他指出,民族主义会对当今世界的民主制度乃至很多事物构成威胁。民族主义等于我们对自己说,因为我们是德国人或法国人(或中国人),所以我们是最优秀的人,我们完全有权做我们要做的事。一旦人们把一切行为的依据放在民族这个超越个人的权威之上,那就会扩展到政党,到阶级,到教会,涌向压迫的道路便从此打开了。这里伯林的意思是说,不光是民族,一旦我们树立了一个超越个人的权威(政党,阶级,教会,等等),以其规范,教义或组织纲领作为行为准则(不是因为这些价值观本身产生美德,幸福,正义和自由,而是因为它们是“我的群体”的价值),个人自由就会受到压制,压迫便会产生,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也将涌现。因此,自由主义倡导的自由和权利是完全基于个人的,摆脱了民族,政党,阶级,宗教等各种集体权威的影响。就是说,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捍卫你的自由和权利,并不是因为你和我同属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阶级,或信仰同一种宗教,而仅仅是因为你和我一样,都是个体的人,都拥有作为人的自然权利,即人权。因此,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超越各种群体价值观之上的,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

    至此,我们能够懂得为什么说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

    顺便提一下中国目前的维权运动。如果中国人想最终获得自由和人权,这是个卓越的开始。我说过,在个人自由没有得到保证的..

    [阅读全文]  2006-6-9 23:13 - adagio - 3326 查看 - 14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9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自由是政治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然而什么是自由?人们常用这个词,对它的涵义却未必清晰。而罗兰夫人那句名言“自由,多少罪恶借汝而行!”更凸现了人们对自由的滥用。二战时罗斯福提出著名的“四大自由”,使这个概念稍为清晰:1, 表达自由;2, 信仰自由;3, 免于匮乏的自由;4,免于恐惧的自由。然而这些分类虽然明智,却仅出自常识,在理论上并无洞见。直到1958年伯林(Isaiah Berlin 1909 – 1997)划分了两种自由概念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才使政治哲学家们有关自由的探讨得到关键性的澄清,很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

    柏林认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基于自身意志做出决定和选择,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的自由”(liberty to)。而消极自由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处于一种“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liberty from),这是不受强制的自由。积极自由强调主体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借用马克思主义者爱用的一个词),而消极自由强调外部力量不对主体形成束缚和控制。我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关键区别是:积极自由对自由没有界定,而消极自由隐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 – 自我的自由必须以不伤害他人的自由为界,或者说他人的自由必须以不伤害自我的自由为界。两个自由概念同时并存,是说任何人的积极自由的发挥皆不得侵害他人的消极自由。因此自由的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消极自由,而不是去推崇积极自由。这是自由主义者的一般态度。而西方左派则批评消极自由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利,忽视社会权利,忽视平等。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自由,认为社会的积极干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平等。可悲的是,历史上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改造社会的热情往往走向对个体自由的侵犯,走向极权和暴政,盖..

    [阅读全文]  2006-6-9 21:43 - adagio - 2763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3   个人主义的价值

    让我们还是回到哈耶克。哈耶克在二十世纪的众多思想者中突出之处在于他对自由主义传统的挖掘,澄清和开拓,以及他对自由和自由主义长年如一的坚持,这种“固执”非常迷人。哈耶克心目中的“伟大社会”不是马克思的没有阶级差异的乌托邦(这种乌托邦在人类社会中实现的概率太低,以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是一个以自由和责任感为道德原则的社会,而且这一原则以个人为界定,以个人能力的释放为目的。它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和个人的责任感,实际上指示着一种道德的生活。哈耶克说,有道德的生活并不轻松,对许多人来说,通往独立和自立的道路上伴随着禁欲,自制,艰苦的工作和姗姗来迟的喜悦,只有对自己负责的少数成功者才能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可见哈耶克心目中“伟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伦理类似于韦伯在解释资本主义的文化特质时所阐发的新教伦理。有洞察力的思想者往往所见相同,此是一例。

    在哈耶克的道德观里,自由是一个关键的概念。自由与责任不可分离。一个自由的人才有可能对自己负责。哈耶克认为强制是罪恶的,因为它没有把人看成是“会思考,有价值的人”,而是把人看成“一件用于实现他人目标的单纯工具”,即使是为了实现诸如共产主义这样美好的理想,这种以人为工具的强制也是罪恶的,它最终会破坏自由社会的道德基础,使人们不再对他们的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变成国家,组织(我们中国人太知道失去组织的虚空和恐惧感了!)和他人的附件,丧失思考能力,从而瓦解人类理智和创造力成长的根基。哈耶克认为,西方文明是以自由和个人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社会主义将会摧毁这一根基,他对十九世纪两位伟大的自由主义者阿克顿和托克维尔的看法十分赞赏,即认为社会主义最终会让人类走向奴隶制。

    关于个人主义,我在5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然而那时我仅看到个人主义的对立面是以实现社会平等为理想的社会主义,或者用狂热手段实现世界大同的宗教偏执分子,当时看了昆德拉的一段话很感触动,他..

    [阅读全文]  2006-6-3 23:00 - adagio - 3104 查看 - 1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22   [转载]余英时谈“修心”

    心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因此你要修心。心要修得干净,有干干净净的心才有纯洁的社会出 现的可能,如果心都脏了,坏了,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坏。这不是唯心论,这是讲心的重 要性,人的精神对物质条件也有很大的作用,并不是完全被物质条件或社会身份决定 的。人要想大家都活得好,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讲这种话,诗经讲这些话,都是要将心比心,“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我想他人的心是怎么样,要将心 比心,就有一些事情不会做,所以中国人讲这个心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为什么会特别讲这个心呢?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心等于是一种神,变化莫测,包罗 一切,所以像有些哲学家,包括陆象山,王阳明,说到,吾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吾 心,这不是唯心论。而是说,你要建立在一个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大家都活得很好,要 把心扩大,不要使自私自利的心。私心要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妨害公心。

    春秋时代的子产已经说了,人心不同,各有其面。所以中国人也肯定个人的心,但也有 一个大群体的心同时运作,这样既不会流与所谓绝对的集体主义,也不会流与绝对的个 人主义。在个人和集体之间找一种平衡点。找这个平衡点的功能要来自心。11世纪的宋 朝的张载有一篇文章,叫《大心篇》,把心放大。像战国时代的庄子讲,天地万物跟我都 是一个。中国人也常常讲,天人合一,这都是讲,心要扩大。

    一方面不放弃个人自己独有的心,另外一方面又要把心扩大,想到别人,这样我们才能 活得好些,有秩序一些。因为中国人不大相信有死后天堂,特别是受儒家影响的,认为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了。我们就这一个世界,要好好珍惜它。如果要珍惜它, 我们的天堂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地狱也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看法。

    孟子有《净心篇》,我们都知道的,知性就知天。庄子说,心要虚,虚了以后道才能进 来。像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像“仁义礼志”的“仁”,就是人最..

    [阅读全文]  2006-5-22 20:49 - adagio - 2313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21   资本主义的精神土壤

    本来继自发秩序后想写写对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一些看法,但回帖时涉及到市场发育的渊源问题,觉得还是该先写一下韦伯(Weber, 1864-1920)。因为最近看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确实有很大触动。

    哈耶克认为尽管没有人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市场,但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负起责任,才可能成为独立的主体和潜在的企业家。这种责任感是维持市场自由文化所需要的基本品德。这里还隐含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市场所赖以生存的信用制度的建立。如果参与市场的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那么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信用自然就产生了。韦伯的著作,我认为,回答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个人责任感的来源问题。

    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的渊源归结为宗教改革后新教的“天职”观念。这个概念最先由路德在他从事改革活动初期提出,后来成为各新教教派的一个核心教义。它认为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活方式不是弃绝尘世在修道院的禁欲生活,而是完成每个人在俗世上被赋予的义务,为荣耀神而孜孜不倦地工作。这就是他的天职。这样,财富的伦理意义被彻底颠覆了。财富不再是罪恶之源,只要是为着荣耀神在俗世勤俭致富都是应得到鼓励的。从此时起,营利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因此,韦伯认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是宗教改革尤其是路德所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

    后来加尔文教义中的“命定说”更进一步认为,尘世是为荣耀上帝,并仅仅是为这一目的而存在,被挑选的基督徒(命定的)在现世唯一的使命就是遵从上帝的戒律,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就,以增加上帝的荣耀。然而,没有任何人能够知道他是否是被挑选的,加尔文教徒本人的救赎,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对自身获救的信心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他们不能再像天主教徒那样用过去累积的善行来弥补在软弱或轻率时犯下的罪过,加尔文教的上帝要求其信徒的不是个别的善行,而是结合成一体的善行生活。这种严格的自律形成了一种冷静自制的人格,使人摆脱不理智的冲动的..

    [阅读全文]  2006-5-21 23:13 - adagio - 4249 查看 - 2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14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

    哈耶克(Hayek 1899 – 1992)是二十世纪深具影响力的一位集大成的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思想史和心理学方面都有建树。他的前半生是位深受奥地利学派熏陶的经济学家,后半生却因为他的《通过奴役之路》在西方世界的广泛流传而以一位坚持自由主义传统的理论家著称,他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集权政治的抨击,以及他关于这种制度必然失败的预言因为苏联解体得到了证实,使他的声名在他辞世前在西方知识界达到鼎盛,而他的“自发秩序”也成为自由主义者诠释市场经济和政治自由的一个关键概念。

    哈耶克认为秩序是事物的一种状态,人为秩序是创造出来的秩序,它源于人的意愿和意图,而自发秩序不是由任何人创造出来的,它是纷繁众多的各种因素因为各自对世界的片面认识来决定什么是正确行为,交互作用达到的一种偶然结果。最普遍的自发秩序是市场秩序。哈耶克把市场秩序定义为“交换过程”,而不是“经济”。“经济”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家政”,含有“规划”和有意识的“控制”之意,但在交换过程中,没有人对整体进行规划,因为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分散和片面的,每个主体都是经济整体的组成部分,但没有一个主体能详细了解经济的全面情况,市场的作用就在于协调不同经济主体的活动,把所有零散的认识集中起来。哈耶克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对决定市场秩序的大多数特定事实一无所知,而市场秩序的目标恰恰就是要应付这种情况。人们通过自己不了解 的过程使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了一种广泛的全面秩序。人们对这种秩序并不理解,但却要完全依赖于这种秩序。”(《知识,进化与社会》)

    市场的每个参与者对这种秩序并不需要全然了解,但必须完全依赖于它。这就是对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尊重,从而使它正常运转。哈耶克和奥地利学派不赞成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决策人的绝对理性并始终保持利益最大化的不现实的假设,因为他们认为人性从普遍意义上讲不可能是理性的,从而也没有能力获得关于市场的..

    [阅读全文]  2006-5-14 23:04 - adagio - 3412 查看 - 1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9   关于新兴古典经济学

    以我的功力,是没有资格评说杨小凯这个恢宏的经济学框架的。但好歹读了些介绍,不写个初步学习总结说不过去。只希望我的理解和叙述不要有什么大错。

    以边际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碰到一个困境,就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而当时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规模经济,当边际收益出现递减时,规模经济的优势就消失了。问题是现实中的经济发展一直在持续更新,并没有停止增长,而企业平均规模却呈变小趋势。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新古典的经济模型失去了效力。杨小凯则认为当企业规模扩大,边际收益递减之后,会生长出专业化分工的新企业,从而带动经济的继续增长,边际收益递减就会被突破。

    对于分工和专业化,两百年来多数经济学者偏离了斯密的思路,而转向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交换的解释,认为贸易源于交易者之间在禀赋,能力或偏好上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来配置资源能使交易者都达到效益最大化。这就是比较优势说(comparative advantages),我当年在美国读的经济学就是这样说的。这个理论本身没有错,但它掩盖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分工和专业化本身即为经济增长产生的原动力。新古典经济学着重资源配置的边际分析,却忽略了对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资源配置的边际分析研究劳动时间与其他生产要素,产品与中间产品等的数量在边际上增减的收益和成本。但对分工和专业化的分析,不能只用边际分析,必须比较不同的专业点,这就是经济学中角点解或零点解的问题,即不仅关心资源要素配置上的最优化,还要关心资源要素的选择,当某种资源不被考虑,就出现了零点解。这是边际分析的数学模型不能处理的,因为它使用拉格朗日方法 (Langrange Multiplier Method),只能解决内点边际上的最优解,不解决零点解。

    马歇尔(Marshall 1842-1924) 当年把斯密..

    [阅读全文]  2006-5-9 22:46 - adagio - 3047 查看 - 1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8   说说杨小凯

    杨小凯的神奇,很多人可能并不太了解,但要论到当今经济学的发展走向,这个人非说不可。

    杨自述年轻时在狱中研读《资本论》,结果发现了劳动价值论的缺陷,他认为马克思忽略了决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使用价值。他觉得衡量商品价值还得考虑到人们的欲望,并用拉格朗日方法(高等数学也是他在狱中自学的)推出了戈森第二定律,自以为是发现了新价值理论,推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后来杨到了西方全面系统地接触到主流经济学,才知道他坐牢时想出的“欲望”概念在西方经济学里叫做“效用”,并早已发展成数学模型。他说面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边际分析的精巧数学结构,佩服不已,觉得比自己的模型高明得多(他在狱中还推导出了层级理论和纳什议价模型)。但我想说的是,杨小凯完全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这些工作的,他推出戈森第二定律虽然比西方晚了一百年,但在原创性方面无异于戈森本人和边际革命的大师们。

    中国的读书阶级,向来盛产文人,却稀见有创造力的头脑。那个年代的中国,通读《资本论》(甚至数遍)的有无数,发现马克思的破绽并萌生正确经济学思想的只有杨小凯一人。杨说在狱中读了《资本论》后对今后自己在经济学上的探索产生了三个想法,一是把使用价值在价值论中的重要性搞清,二是把分工问题糅合到价值理论中去,三是把价值理论数学化。这三点他后来都做到了。他建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直接往上追溯到斯密的分工理论,将之纳入一个更健全广泛的一般均衡模型,并融进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的思考。这个基本框架形式上相当简明,内部拓展空间和提供的洞见却异常广阔而深邃。说是天才之作毫不过分。明天我会具体写点自己对杨这个经济学全新框架的认识。

    当然,杨小凯认为他因为早年与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隔绝,在狱中读《资本论》又看出了缺陷,能够同时摆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边际分析的束缚,思想能自由发挥,有所创新。但我还是要强调,这样有原创力的头脑在国人中太..

    [阅读全文]  2006-5-8 22:29 - adagio - 3073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6   劳动价值理论评析

    劳动价值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它试图在市场价格之外找到一种对商品价值的客观衡量标准,即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以时间为衡量标准)来计算价值。这一理论的前提和问题由斯密,李嘉图,还有穆勒提出和展开,在马克思那里发展到极致,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今天的经济学家(除了中国残留的正统左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劳动价值论是在探索虚无缥缈的价值实质,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它完全将价值衡量与市场需要割裂开来。经济是满足社会个体的各种需要的一种手段,现代经济的理性基础是分析经济主体(消费者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即个体对不同商品的态度和评估。任何事物都不具备内在的使用价值,只有当它对于人们具有主观上的使用价值时,客观的使用价值才拥有了经济意义。就是说,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商品不具备价值,尽管它有成本,而成本的计算当然要考虑生产中的劳动投入。更进一步,经济主体对不同商品的喜好使交换成为可能,而商品交换促成了价值衡量系统的建立 – 这就是通过货币价值来体现的市场价格体系。

    这是一种纳入市场考量的主观价值理论,也叫效用价值理论。这里我们必须提到戈森(Gossen,1810-1858)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就是人所皆知的边际效用递减,第二定律是每一块钱在不同商品上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三定律是仅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商品才有价值。19世纪70,80年代,边际主义革命的三位先驱 - 门格尔 (Menger, 1840-1921, 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瓦尔拉斯 (Walras, 1834-1910, 建立著名的一般均衡模型),和杰文斯(Jevons, 1835-1882)在戈森定律的基础上各自为现代经济分析创建了数学模型,使经济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 新古典经济学。(当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真正成形还有赖后面马歇尔的工作。)经济学从此开始注重资源配置的研究而不是探索国家财富的起源。

    关于古..

    [阅读全文]  2006-5-6 16:01 - adagio - 2933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5   政经学习笔记

    大约两个月前,偶尔看到凯恩斯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人们往往忽视政治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影响,但事实上,除了这两种人的思想统治着世界,再无其他什么思想。读后一震。虽然常常读到受触动的话,像这样读后浑身发冷十分不舒适的还是第一次。是啊,如果给我选择,我不会去研究政治学或经济学,因为让我心灵震颤为之晕眩的是诗歌,让我头脑亢奋着迷的是哲学形而上学,但当一个二流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理论思潮控制了半个世界,在一个共产风刮出大饥荒的年代,诗人和哲学家会和普通人一样饿死。在一个缺乏自由,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国度,诗人和哲学家也会枯萎。我们不能忽视政治学和经济学。由此,我产生了系统学习这两门学问的念头。好在我有经济学的微薄底子,政治学虽然枯燥些,不会比经济学难度更大。

    收到为力的邀请后,我来伊甸逛了逛,发现政治学和经济学还是两片处女地,暗自高兴,这里以后就由我来开垦了。所以我的博客叫政经学习笔记。我当然知道我不会成什么气候,第一我不是专业搞学术的,第二我没有太多时间。每天工作家务孩子忙完,就累得只想躺下了。但我会找时间读些书,做些笔记,日长月久,总会积累一些心得。

    这里就是我做笔记写心得的地方。人们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正好清静。如果偶尔碰到能交流一二的,那是bonus了。

    今天先说说哈耶克对马克思的批评。

    哈耶克和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方法论上有三个谬误:

    第一,没有看到独立于历史框架之外的经济问题。

    马克思以为他找到了人类进程的一般性规律,并把经济问题纳入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之中。哈耶克认为这既不科学,也不理性。经济学研究只在分析经济主体的行为时,才会产生理性基础,而这个经济主体是个体和由个体构成的经济组织,不是马克思臆想出来的“阶级”。

    我想起以前阅读罗素时,也看到对马克思类似的批评,当然罗素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但他一样认为马克思营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类历史进..

    [阅读全文]  2006-5-5 17:38 - adagio - 3043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