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5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1 2 3 4  >>
    2014-9-24   [转载] “韩寒丑闻”:谎言、反思和宽恕

    “韩寒丑闻”:谎言、反思和宽恕



    陶  林



      1、“韩寒门”问题的由来

      最近,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直陈“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再度把倾向于沉寂的“人造韩寒”的论争,又一次摆到了桌面上。两年的时光,关于“韩寒作伪”的论争渐渐不那么喧闹了。但是,某种情绪,还在每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们心中充分发酵。随着挂着“韩寒”之名的电影《后会无期》的上映,票房高扬,肖鹰先生的这次发文批判,就是这种情绪爆发的体现。我能理解肖鹰先生为何以从批评《后会无期》入手,直陈“韩寒”是一个“巨大的丑闻”。因为两年过去了,这时候,不以电影批评的由头来重启话端,大家都忘了“韩寒”这个符号背后层层叠叠的纷争。这些年发生的大事件很多,文化界这点鸡毛蒜皮,根本算不上什么。

      《后会无期》这个电影我没有去看。我认为,它的存在,是对我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观众的侮辱。这部电影,显然并不是韩寒编剧出来的、更不是他导出来的。我对电影艺术很感兴趣,读过一堆好莱坞关于电影、编剧的书,自己也编过剧,阅过的佳片无数,也认识一些导演朋友。我了解做电影的不易,并不是简单的玩票就能操作出来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根本没脸去看这个并不知道究竟是谁弄出来的电影。

      “争议天才作家韩寒华丽转身,执导一部思想深刻的中国公路片……”——嗯,这样弥天的大谎也说得理直气壮,像路金波、方励这样的人,估计浑身每一个细胞都转为“钞票”基因了。既然文化资本愿意这么撒谎、这么去炒作,就由他们去吧:挣钱是硬道理,谁也没理由凭空挡别人的财路。《后会无期》本来就是一场娱乐生意,在缺乏好莱坞大片的2014年暑期,热火了一把,凑个热闹,也就过去了。

      对于那些不关心社会事件来龙去脉的人,倘若..

    [阅读全文]  2014-9-24 01:39 - 冬雪儿 - 1934 查看 - 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3-7-26   [转载] 别具一格的爱情小说——评《霍乱时期的爱情》

    别具一格的爱情小说

    ——评《霍乱时期的爱情》

    朱景冬

      《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于1985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近4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部专门描写爱情的小说。因此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受到评论界的特别注意。或者被称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或者被誉为“一部充满哭泣、叹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

      人们奉献给它的这种种赞语,决非溢美之词。读一读小说你就会发现,它的确有其不落窠臼、别具一格之处。


      小说写的是两男一女从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不称心的爱情故事。痴情的少男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美丽的少女费尔米娜•达萨堕入爱河,难分难舍。但是20岁时没有能够结合,因为他们觉得都太年轻了。再说,费尔米娜的父亲也从中作梗,她自己也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爱情发生了动摇。后来她嫁给了殷勤多情、名声显赫的医生乌尔维诺。阿里萨得知后不胜痛苦,竭力寻欢作乐,试图渲泄心中的苦闷,想用其他女人取代费尔米娜在他心中的位置。但是他对那一段纯洁、真诚的爱情始终寝寐不忘。而费尔米娜婚后虽然与乌尔维诺生下一儿一女,生活却毫无幸福可言。阿里萨坚信最终会重新得到费尔米娜的爱情,所以一直不娶,耐心等待乌尔维诺死去。半个多世纪后,乌尔维诺医生在81岁那年不幸跌死,年已76岁的阿里萨和72岁的费尔米娜得以重续旧情。这一对老人此刻像年轻时那样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但是遗憾的是,二人仍然没有喜结连理,因为他们觉得年岁太老了。阴差阳错,有情人未能成眷属。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缓慢的节奏描述了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和生活的波折,生动展示了老人心态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矛盾。作为老人,面对爱情、衰老和彼此的关系,其心理和情感是与年轻时代截然不同的。正如作品中写的,费尔米娜和乌尔维诺“相依为命,..

    [阅读全文]  2013-7-26 03:19 - 冬雪儿 - 84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3-7-22   [转载]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辛格小说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杨卫东

      内容简介: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如身体激情与精神渴求,善与恶,神圣与亵渎等等。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激情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爱与性是接触人性的最佳途径,因此辛格最关注的话题爱与性也就成为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本文还会对照辛格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他作品中意义的模糊性,这对于理解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表现可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存在状态,犹太性,二元对立,模糊性

      艾·巴·辛格一生执著于使用垂死的意第绪语来描述消逝的过去,他的努力终得回报,在世界文坛赢得了一席之地。他于1978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一直是东欧犹太文化的代言人。辛格笔下的小说世界很狭小,主要写东欧的乡村生活。辛格坚信作家应该扎根于文化传统,他的写作主要是在挖掘自己的犹太人生活经验。辛格是个无与伦比的寓言大师,这一点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辛格总是在写原型的犹太经历,写具有代表性的犹太人,他最终写的是普遍意义上的人。”[1] 他的语言和故事都属于过去,但却总是带着对现代的关注。难怪欧文·豪、阿尔弗莱德·卡津(Alfred Kazin)以及其他一些评论家经常会因为他的“反讽,抒情性,奇思异想以及荒诞感”而将他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2]大卫·帕克曼甚至还指出辛格在小说中大量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至于真能乱假,使他作品中事实和虚构成分的界限不再分明;[3] 而法雷尔还注意到辛格的犹太教神秘寓言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具有相似性,即“意义具有散逸性…意义是离散的,难以确定,意义总是在漂移。”[4] 辛格自己不屑于技巧上的创新,他如果要写作,则必然会讲出完整的故事。但是将辛格与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也不无道理。诚然,辛格最..

    [阅读全文]  2013-7-22 09:45 - 冬雪儿 - 81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3-7-18   徐干: 先知的癫痫病----重读【白痴】

    先知的癫痫病----重读【白痴】

    徐干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必须做好各种预备,包括心理和体能上的,这绝非夸张。因为你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一个疯狂的小说家,一个迷一般的神学家,一个在黑夜中狂奔的思想家,一个自己发疯也会让别人发疯的先知,一个曾经被判死罪的囚犯,一个癫痫病患者。此外,你还应当预备速效救心丸。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突然扔下手中的书,你会陷入真正的恐怖。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疾病和死亡,谁也无法走出他为你描述的故事。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人都疯了,从漂亮的女孩到让人尊敬的老者都疯了,甚至,那位天使般的梅诗金公爵也是疯子,当然,也包括你,我,他。十八世纪的俄罗斯,虚无主义像台风一样摧毁了人们的家园,高尔基们喊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在暴风雨中,那些疯子像海燕一样在空中飞舞,这是一幅骇人的幅图画,而且,太可怕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真正的旷野先知,不过,他喊出的不是‘天国近了,你们当悔改’而是‘魔鬼来了,你们完蛋啦’。他在【群魔】中预言一个完全疯狂的日子就要来到,这个乌鸦嘴,这一切被他不幸言中,而且不仅在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实的见证了保罗1900多年前在书信中的预言-------末后必有危险的日子。‘危险’这个希腊单词还可以翻译为‘凶猛’,这个单词在福音书中曾经描述一个被魔鬼附体的疯狂者,这是一个被魔鬼辖制和征服的人,一个病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都是关于疯子的宣言,那是一个重病人的嚎叫。你看着,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嚎叫,你痛苦,因为你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似乎与你有关。

    巴赫金敏锐地发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中始终有两个声音,他称之为复调写作。当这个世界接受这种说法时,他们惊讶于陀思妥耶夫斯基..

    [阅读全文]  2013-7-18 08:25 - 冬雪儿 - 72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卡尔维诺: 巴黎隐士

    巴黎隐士

    伊泰洛·卡尔维诺


      这几年我在巴黎有一个家,每年会来住一阵子,不过直到今天这个城市从未出现在我笔下。或许要写巴黎我得离开远远的:如果说写作是因为想念、需要的话。或许得更投入,那么我应该从年轻时就住在这里:如果说赋予我们想象世界形体的是我们人生最初那几年,而非成熟期。我来解释清楚一点:一个场所必须变成内在场景,让想象开始在此定居,是为剧场。今天,巴黎在世界文学的许多篇幅中,和我们大家都读过,在我们生命中曾占一席之地的许多书本中都当过内在场景。与其说它是真实世界中的一个城市,巴黎,对我和上百万全世界各地的人一样,是透过书本得知的虚幻城市,一个经由阅读而熟识的城市。从小读《三剑客》,然后是《悲惨世界》,同时,或随即,巴黎变成了历史之城,法国革命之城;稍晚,在青少年读物中,巴黎又变成波特莱尔,流传上百年的伟大诗篇、绘画、不朽的小说之城,巴尔扎克、左拉、普鲁斯特……。

      以前我以过客身分来此,巴黎是我参观的那个城市,是已为人所熟知我亦认得的意象,无须赘述的意象。如今人生际遇带我到巴黎来,有自己的房子,一个家;其实可以说我仍是一个过客,因为我的事业,我的工作范围始终不离意大利,但毕竟居住型态不同了,受制于家庭生活上百成千繁琐的实际问题。说不定,将它融入我的个人经历、日常生活,拋开文学、文化在它意象上所加诸的那圈光晕,巴黎可以重新变成一个内在城市,那么我就可以写它了。不再是故事说尽的城市,而是我栖居的一个平凡无奇、没有名字的城市。

      有几次我出自本能地将虚构故事背景安排在纽约,而我一生中在这个城市只住过短短几个月,谁知道为什么,大概因为纽约最单纯,至少对我来说,最简明扼要,一种城市原型:就其地形、眼睛所见及社会而言。巴黎却十分浓浊..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78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Gore Vidal: 卡尔维诺之死

    卡尔维诺葬礼亲历记(原名:卡尔维诺之死)

    Gore Vidal [美] / 俞宙 译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日,一个星期五的清晨,这年第一场秋分时的雷雨骤降罗马城。我被雷声和闪电惊醒,恍然觉得又一次置身于二战。快到午时,我被车子接走,前去地中海海岸边的一个叫卡斯提格连的小镇,因为九点钟这里将下葬两天前去世的依塔洛?卡尔维诺,他将长眠于一个乡村墓地中。

      两星期前,正在家里的园子中准备诺顿讲座的卡尔维诺突发脑溢血,这个讲座他原本是为今年秋季和冬季在哈佛的讲学准备的,他整个夏季都在为此孜孜不倦地工作。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五月。我恭维了一番他的勇敢:他打算用英语做讲座,这种语言他能轻而易举地阅读,可说起来却不很流利,不象法语和西班牙语,他能说得极好;他毕竟是两个意大利农业学家生在古巴的儿子,而且又在巴黎生活了好多年。

      那晚我们俩在我罗马的公寓的凉台上;头顶的灯光使他深陷的双目幽深异常。他向我皱眉,那种隐含选择意味的皱眉方式;随后他笑了,他展颜时,整张脸仿似一个极度聪慧的孩子刚刚解出了统一场理论。“在哈佛我一定会打结巴”,他说:“不过反正我每种语言都要打结巴。”

      不象美国,意大利既有教育系统(是好是坏无关实质问题),也有大众文化环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这些年来卡尔维诺已成为意大利文化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因它贡献出一位国际性作家而骄傲,我不必自谦地说,自从我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日在《纽约图书评论》上介绍了他的全部小说作品,卡尔维诺在美国声望鹊起。到一九八五年,英国以外所有读书的地方都有人在读卡尔维诺(译者注:原文如此)。我甚至在莫斯科的官僚气十足的文学圈内找到一个卡尔维诺读书小组,我相信我能说服美国的出版商翻译更多他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253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奈保尔: 我相信文学的纯洁

    我相信文学的纯洁

    奈保尔


      编者按:据英国《文学评论》杂志2001年8月号报道,最近该刊记者法鲁克·德洪迪(以下简称德)采访了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后殖民地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以下简称奈),并就他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新作《半生》和他的创作活动进行了对话。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德:不久以前您曾经说您已经对长篇小说不感兴趣了,“长篇小说已经结束了”。但是您现在却又写完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莫非您的那个说法仅仅是一种玩笑?

      奈:不。长篇小说是一种用滥了的形式,非常草率随意。人人都在写长篇小说,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以往的长篇小说的无意识的不高明的抄袭。而真正的书是那些流传下来的,不是抄袭。我要说我宁愿读那些具有独创性的书。

      德:您最新的长篇小说《半生》找到了一种讲故事的新方式。它是一部非常强有力的想象作品。它带着我们穿过三个不同的背景,三个不同的时期,并且我们遇到了处于不同环境下的人。我们随着中心人物威利,从独立前的印度,到战后的伦敦,再到非洲的一个葡萄牙外省。

      奈:我试图把它写成一本轻松、愉快的小书,然而又充满了种种的事情。

      德:我们待会儿再谈这本新书。我们是不是可以回顾一下您最初开始写作的时候?您曾经写到您在知道自己必须写什么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苦闷的等待时期。您描写了您当时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兰厄姆饭店大楼里工作时您写出的第一个句子。

      奈:在1955年或者那前后,我所写的那些东西很难被任何一位伦敦的出版家认为是一本真正的书。

      德:在您的自传作品中经常用到“生硬艰难”这个词。您把这个词用在你父亲和他的生活及抱负上。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在那个特立尼达的..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8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30   陈路:行者勒克莱齐奥

    行者勒克莱齐奥

    陈路


    用“行者”来称呼勒克莱齐奥,是因为流浪。?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常常愿意或不愿意地背起行囊,踏上或短或长的行程。被各种交通工具装载,身边是其他一样被装载的陌生人。在某个地方被卸下,遇见某人,离开某人,而后又被装载运往下一段旅途。没有告别,没有相逢,甚至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在离开家之后,生活便掉进了流浪。?
      或许,有的人注定要流浪。?
      勒克莱齐奥便注定要流浪。?

                   别处的故乡?

      1940年4月13日,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尼斯。他的父亲,英国人劳尔·勒克莱齐奥,和他的母亲,法国人西蒙娜·勒克莱齐奥,是堂兄妹。这个源自法国布列塔尼亚的家族早在十八世纪就迁居到了毛里求斯,后来这个岛屿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个家族因此具有了英国国籍。?

      从小生长在双语环境下,这为勒克莱齐奥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自由穿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勒克莱齐奥在开始为他人写作之际,正住在英国,曾经想过用英文进行创作。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法语写作,以此表示对英国人殖民其祖先迁居地毛里求斯的反对。而法语这种“杂糅的语言”令他感觉自己与古代的文化融成了一体,正如他对殖民者的态度使他和印第安人融为一体一样。自然,他漂泊的生活和他对西方社会的看法令人觉察到他与法国现代文明的疏离。在2001年的一次专访中,他透露:“在法国,我总会觉得自己像是‘外面来的’。不过,我非常热爱法语,可能它才是我真正的祖国!但如果要把法兰西看作一个民族的话,我不得不说我极少认同它的意志。”?

      在同一次专访中,勒克莱齐奥还讲述了他祖先的故事:“勒克莱齐奥家族..

    [阅读全文]  2011-8-30 10:49 - 冬雪儿 - 89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30   儒帅哲师: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局外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

    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局外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

    儒帅哲师



    在20世纪如同群星般闪耀的伟大作家中,阿贝尔•加缪无疑是最富魅力的一位。有人称萨特是20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一评价同样也适用于这位与萨特齐名,既是朋友,又是论敌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
      
    加缪于1913年出生于当时法属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他的父辈是最要的一批法国移民,加缪在《夏天》中如此描述道:“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属于混血种。西班牙人、阿尔萨斯人、意大利人、马耳他人、犹太人、希腊人聚集在那儿。大量的通婚就像美国一样产生了极佳的结果。”作为一名混血儿的加缪,虽然出生于这块远离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地带,但还是没能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他的父亲吕西安应征入伍后不久,在与德国人的交锋中阵亡,此时的加缪还不满一岁。幼小的他从此在这块出生地,与母亲、哥哥、舅舅、外祖母开始了充满艰辛的生活。

      加缪在他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即未竟稿的自传长篇小说《第一个人》里,详细的描述了他成年以前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作品中所记录的生活,与加缪早年的经历是没有太大出入的。在回忆中,他的童年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乏简单而平凡的快乐。或许与功成名就之后富裕而烦恼不断的生活相比,他更加怀念尽管贫穷,然而却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加缪的母亲、舅舅、外祖母都是文盲。由于他的母亲和舅舅在听力方面存在遗传的缺陷,这个家庭的大权自然就由粗暴、傲慢、专横而且吝啬的外祖母来掌控了。但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勤俭持家的妇女,加缪一家的生活,才没有完全的陷入困顿。而他和哥哥之所以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不得不说得益于外祖母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上学之前,家人几乎没有给过他任何的教育,之后也是如此。

      加缪的小说..

    [阅读全文]  2011-8-30 10:21 - 冬雪儿 - 95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蒋泥:中西文学作品里的情欲世界

    中西文学作品里的情欲世界

    蒋泥

        北京大学翻译《百年孤独》的教授赵德明先生授课时,曾问学生们有没有看过性心理学,一屋子的人笑而不答。结果他也笑了,对大家说:你们不要觉得好笑,这种事成年人每天都做,不看怎能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讲究卫生、写好文章呢?
        的确不假。人类历史虽说漫长,小说的历史也已不短,但我们的情欲世界却一直淹没在人物的背后,仅仅在最近几个世纪文学作品才敢于直面它纷乱的光影。如果不去过分计较,只对它笼统作一下比较的话,那么西方文艺家对它细部上的观察、了解先于中国,这得益于他们理性分析技能的发达,至于总体性的感悟把握,传统之中国却不弱于旁人,她对它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说法和设计,它们是独特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包含的智慧则有待今人重新诠释与理解。
        其智慧核心就是,情欲像饮食一样,再自然不过,没什么神秘,越过它,人们倒是看重了处于其上的情或爱。后来,从宋朝以后,它被描述为丑恶的东西,属于应该祛除的东西,之所以不加阉割,只因为人需要靠它传种接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从文艺思想的角度看,情欲与文艺家几乎是无缘的,他们是平行的两条线,其间没有交点、叉线,中国传统文艺乃以清虚、含蓄、怨刺为最高境界,从而乏有激越、旷野、嘹亮的作品。
        单论文学,它的源头为《诗经》、《楚辞》,二者对人性的发现都只限于美好的情思上。在那里,美人们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勾起我们无穷的遐想与怀念;其间既有美感,又有怅恨,所以我们深情婉转、凄迷哀感,内里搀不进"欲"的成分。
        曹植的《洛神赋》第一次正面描写了美人的风姿,可终因人神相隔,只能"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其价值在于它承继屈原、宋玉之风流,而开启后来—这位丽人形象是高度抽象的,不具个性色彩,因此在《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出现以前,它就成为许多美人形象的模子和影子。而只有深入美人的内部,还..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103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吴元迈: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吴元迈


      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在大阪市北区。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 “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

      父亲死后,母亲便带着川端康成回到自己的娘家,居住在大阪府西城郡丰里村黑田家,然而,不幸的是,刚刚过了一年,因为受了父亲的传染,川端康成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川端康成还不满三周岁。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所经历的第二次死别。前后相隔仅有一年。

      由于当时年幼无知,川端康成后来连父母的面貌也不记得,可回忆的东西一无所有。他在短篇小说《油》里曾经提到这一事实:“母亲连照片也没有留下……从仓库里发现了父亲各种年龄的照片三四十张,我曾将其中拍得最好的一张放在中学宿舍的桌子上作为装饰,但其后几次变换住处,这些照片全都遗失了。”

      接踵而至的灾祸,在川端康成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更严重的创伤。他曾经说过:“父母相继病死,深深刻入我幼小的心灵上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怖。”更让他不能抹去的是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思念,直到晚年,他的作品仍然不时流露出思念母亲的悲痛,这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

      失去双亲不久,川端康..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1158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林贤治:赫塔·米勒:带手绢的作家

    赫塔·米勒:带手绢的作家

    林贤治


      “你有手绢吗?”

      ——赫塔·米勒诺贝尔演说

      有谁,在思想言论受到严密监控的国家里,甘愿选择写作为业?当政治寡头集团用民主的泡沫把一个专制国家掩盖起来,对外吹嘘如何稳定团结富足美好的时候,有谁敢于充当国家公敌,手持小小笔杆,试图戳破弥天的谎言?当一切已成历史,谁还坚持咬住黑暗的尾巴,竭力将罪恶拖曳到世人面前,接受正义的判决?

      赫塔·米勒。

      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巴纳特地区的尼茨基村。这是一个德裔聚居地。据说她在公开场合并未说过她是罗马尼亚人,或者德国人,而是自称为巴纳特人。显然,她对作为异乡人、边缘人的身份是敏感的。二战结束后,罗马尼亚置于共产党管治之下,巴纳特的日耳曼等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种族主义政策的歧视和迫害。米勒的父亲在二战时曾经做过党卫军军官,母亲在二战后随同地区的大批青壮年被强迫驱往苏联劳动营,共达五年之久。这样的家庭,在极权统治下,注定走不出恐惧和屈辱的阴影。

      在大学期间,米勒学习日耳曼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并开始练习写作。由于她同几位德裔青年,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瓦格纳一起组成文学小团体“巴纳特行动小组”,从此,秘密警察盯上了她。

      她毕业后在一家制造厂任翻译。第三年,国安局找上门来,要她当“线人”,遭到她的拒绝。她说:“我没有干这种事情的德性!”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但失去了工作,而且深为国安局制造的关于她是“告密者”的谣言所伤。她没有当众做出解释的权利,于是,她在绝望中拿起了笔。

      对米勒来说,写作就是证词。

      在很长的时间里,她找不到职业,身无分文,债台高筑,甚至每天晚上不知道吃饭该买什么充饥。其实,对于一个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来说,..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1123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林贤治: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

    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

    林贤治


      2008年8月30日,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莫斯科辞世。

      世界各大通讯社和报纸报道了这个消息,犹如报道一艘巨轮在伏尔加河突然沉没。在莫斯科,前往吊唁的民众并不算多,且多为中老年人;不过,政府当局是重视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出席了葬礼。在俄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位知识分子作家,能像今天的索尔仁尼琴这样享受国葬般的待遇。

      索尔仁尼琴的著作,最早的汉译本,当是作家出版社1963年2月出版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1964年10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属“黄皮书”一类。三卷本《古拉格群岛》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当时,版权页上一例清清楚楚印有“内部发行”的字样;前年重版,版权页仍然注明:“内部发行”。

      《古拉格群岛》全书结构宏大、厚实、沉重,而且真实得可怕,堪称一座献给时代全体受难者和受害者的纪念碑。1945年间,索尔仁尼琴因在通信中表达对斯大林的不满,结果在前线被捕,度过长达八年的劳改生涯。据他所述,《古拉格群岛》的资料来源,除了个人的劳改营经历以外,还包括了二百二十七人的口述、记忆和书信在内。从卑琐的日常生活到繁博的图书学上的依据,索尔仁尼琴在书中展开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地历时四十年的奴隶苦役的全景。他不但记录了苦役犯肉身劳作、经受各种折磨直到被彻底消灭的实况,而且描画了众多灵魂在压力和苦难中遭到严重扭曲的情形;不但揭开了高墙铁网下的秘密,而且因为国安部的全面控制,纵横密布的“下水管道”的相关性,深入到极权社会的广大层面。在似曾相识的叙述中,他让我们看到,恐惧是如何使背叛、告密和说谎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无论在劳改营,还是在机关、学校和家庭,无论是犯人还是“自由人”,都逃不过同一命..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96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吴元迈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 -- 黑色幽默文学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黑色幽默文学

    吴元迈


      内容简介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详细而深入地阐述了“黑色幽默”派的含义、时代背景、文学渊源,思想理论基础和艺术特征,结合主要作品与思想艺术倾向,分析了这一流派的一系列代表作家的创作特征,其中有海勒、冯尼格、品钦、纳博科夫、巴士尔姆、巴思、珀迪、霍克斯、韦斯特、罗斯、阿尔比、盖迪斯、伯杰、唐利维、塞利纳、维昂。最后深入解读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在猫的摇蓝旁怪笑
     
      共同的绝望妥协的拒绝

      ——黑色幽默文学
    1965年3月,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美国一些作家的作片断,编集成一本小册子。虽然这些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并不完全相同,但弗里德曼却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些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他称之为“黑色幽默”。不久,另一位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在其《致命一蜇的幽默》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章中认为,这种幽默“在它的悲愤中,在它对妥协的拒绝中,在致命一哲中都是黑色的。”从此,“黑色幽默”渐渐为社会所承认,成为继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以后的一个重要的现代派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文学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绝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厚的思想基础,对这一流派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因素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给整个人类,当然也给整个西方广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惨酷无情地屠杀4O0万人民的罪行,两颗原子弹造成广岛毁灭性的惨剧,..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125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Estherweng: 语言的囚笼--《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语言力量

    语言的囚笼--《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语言力量

    Estherweng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在贫病交迫中写作的作家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传世之作在文坛引起的轰动,《一九八四》出版后不久他就因肺病去世了。不管是在艺术性还是政治性上,《一九八四》的影响力显然是巨大的。“不惑之年”的奥威尔在创作《一九八四》时,思想和写作已经成熟。如果说他的《动物农庄》还是直接影射苏联的斯大林主义,是作为揭示和打破苏联神话的手段的话,到了《一九八四》,这位极富政治责任感和洞察力的作家显然已经找到并确立了自己文学和政治的“自性”(Identity),他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表现,进入了创造和建立。《一九八四》体现出的已经是对整个人类社会政治走向的担忧和警示,它超越了简单的对现实艺术的复原和再现,把对极权主义的展示放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

          使《一九八四》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它对极权主义世界的反乌托邦式的描绘。奥威尔借助一个天才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见,细致刻画了极权主义政治的治理技术,可以说,《一九八四》是极权主义的治理机器的操作手册或者技术大全,它揭示了极权主义政治统治的秘密。在《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统治者“党”(party)和其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已经达到了任何一种统治权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这一个“纸上的王国”和现实世界中的极权统治既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也显示出曾有的统治集团无法企及的巨大力量。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统治手段的具体分析来揭示“党”和“老大哥”权力体系的基础和秘密,显示“党”和“老大哥”这样近乎完美并行之有效的统治和运作体系背后的权力主体——语言。

        ..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85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刘慧儒: 俄狄浦斯的眼睛

    俄狄浦斯的眼睛

    刘慧儒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悲剧,悲剧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索福克勒斯,索氏的一部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而《俄》剧中的大关键则是主人翁俄狄浦斯的眼睛。

    《读书》2000年12月发表的刘小枫《这个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下简称《看路》)一文认为,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的身世后刺瞎双目,不啻是“多了一只眼睛”。文章写道:“失去了观看现世的眼睛,反而有了另一只眼睛,这‘多出来的眼睛’看什么呢?不看什么,而是思在的真理,因而这只眼睛具有‘原始的知’的‘形而上学深度’。”又说:“还有什么比弑父娶母之举更令人惊骇呢?然而,如此骇世惊俗,不过要让人的看俗物的眼睛瞎掉,以便多长出一只眼睛,看到‘神与人如何结为伴侣’”。依作者之见,肉体毁损成全了精神的解脱,凡人与神合一,人生悲剧升华为形而上层次上的圆满,坏事于是乎成了好事。

    这是一个诱人的诠释,初看之下,既中基督教灵肉对立的规矩,又隐然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吻合,颇有点“东西合璧”的味道,可是却经不起推敲:这种糅合东西、两头讨巧的诠释且不说每一头都讲不通,而且明显有违索氏《俄狄浦斯王》的原旨。

    古希腊悲剧之所以悲,是因为值得同情的人最后遭到毁灭。这一点在俄狄浦斯身上表现得尤为触目惊心:一个贤明有为、备受拥戴的国王,顷刻间成了世上最可悲也最可鄙之人。他不依不饶、追根究底要查清凶杀真相。而吊诡的是,聪明如俄狄浦斯者,解得开斯芬克司之谜,(人之谜!)却懵然不知自身之谜。

    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就刺瞎双目。这不仅出于对自己有眼无珠铸成大错的愧恨,而且一如他自己所言,作为使忒拜城邦蒙垢遭难的污物,他无法再面对邦民,更无颜在冥府见他的父母。眼睛对古希腊人来说,有一种形而上的意义。..

    [阅读全文]  2011-8-5 12:03 - 冬雪儿 - 113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廿一行:谷崎润一郞:女性美的极限体验

    廿一行:谷崎润一郞:女性美的极限体验

       
        恶魔主义与西方崇拜

        谷崎润一郞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女性崇拜,这位唯美主义文学大师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女性之美不遗余力的颂歌。谷崎润一郞笔下的每个故事都沾染了奇异的魔力,令世人惊叹其艳美,却又感到颤栗和不安。

        谷崎润一郞生于1886年的日本东京,祖父皈依了当时仍被作为异教而遭禁的天主教。小时候经常看到祖父在土仓库里的圣母玛利亚像前顶礼膜拜,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祖父跪拜西方女神,就是拜倒在美丽女性的裙下。1910年,还在上大学的谷崎润一郞发表了震惊文坛的小说《文身》。一位技艺高超的文身师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光辉的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当美女背肌上精致的蜘蛛图案完成后,先前羞涩不安的美女仿佛获得了诡魅强大的力量,向文身师宣称他已成为自己第一个“肥料”。“肥料”是文身师给女子展示的一幅画:一位年轻的女子身子依着树干,注视着许多倒在脚下的男人的累累尸骨。文身师陶醉在自己创造的美中,成为美的奴隶。

        1911年,谷崎润一郞由于交不起学费,被勒令停学。第二年,他写了短篇小说《恶魔》。主人公爱恋表妹,却遭到蔑视,后与情敌产生纠葛,陷入精神恍惚的迫害狂中,经常做官能性的,怪异荒唐的梦,最后产生病态行为,竟用舌头舔表妹擦鼻涕用过的手绢,并以此为“人间欢乐的秘密乐园”。谷崎润一郞发表《恶魔》后,名声大振,从此走上“恶魔主义文学”的特立独行的道路。

        谷崎润一郞的恶魔主义写作引起了文坛极大的惊异。吉田精一在《耽美派作家论》中评价道:“他通过不应有的世界,恶魔般的艺术,发挥了使读者陶醉的魔力。”野村尚吾在《谷崎润一郞评传》中说:“在日本文学中,大概是前人未曾踏足过的,这种意外的描写,令人愕然。被称为唯美主义的谷崎文学,是进..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93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廿一行: 醉梦人生与寂静澄明——尼采与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醉梦人生与寂静澄明——尼采与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廿一行


        海德格尔在《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说:“尼采就如同他之前的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根本没有认识到虚无主义的本质。”何为虚无主义?尼采如何界定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又如何看待虚无主义?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有着特殊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并不同于当下所谓信仰危机,价值泯灭、道德堕落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尼采以脱离大地、脱离生命本身的超感性、形而上理念、上帝观念为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却认为人对存在之真理的遗忘,乃是最大的虚无主义。
       
        由于尼采和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因此他们学说的倾向性不同,他们对上帝的认识和把握不同。尼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哲学思想专注于上帝崇拜、理念世界、形而上学大话语编织,哲学流于空谈、抽象、玄奥而脱离了人之生命本身的时代。因此,尼采以超人和战士的姿态向一切蔑视生命、压抑生命之物宣战,他志力于破除一切偶像崇拜,超感官事物,把哲学思想从虚空孤离的天上拉回生动鲜活的大地。
       
        因此,在尼采那里,上帝是被作为人虚构出的最高偶像、高踞一切存在者之上的至高存在者,一种最高价值的代表而加以否定的。尼采的“上帝死了”是指一切压抑人、束缚人、控制人的超感官偶像之死,是摇控尘世之至高游戏设定者的死亡。没有任何人格化的上帝、绝对的理念高高在上掌控着人世的一切,游戏只是游戏本身,而游戏乃是永恒轮回之游戏。永恒轮回没有先行设定的道理可循,它自然而然,它几近于混沌。实际上,尼采的永恒轮回已接近于中国的大道之显现方式。
       
        在尼采那里,上帝是被作为一种狭义的宗教式的至高存在者而被否定的,形而上学理念是被..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82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盛韵:西尔弗斯谈《纽约书评》

    西尔弗斯谈《纽约书评》

    盛韵


      《纽约书评》以其“毫不遮掩的精英主义”定义了英语世界近半个世纪的智性讨论。《华盛顿邮报》写道:“通过刊登深刻的长篇书评,编辑们对抗了浅薄之风和名流崇拜。”《卫报》称其“学术性强而不迂腐,一丝不苟而不干瘪”。趁游走美国之际,笔者在《纽约书评》的编辑部采访了创始人暨主编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Silvers)先生。

      从1963年创办至今近半个世纪,您觉得《纽约书评》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知识界和文化界?
      
      西尔弗斯:请允许我先简单回顾一下《纽约书评》的创立过程。《纽约书评》创立于1963年,当时纽约出版界大罢工,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没有启动资金也可以办一份刊物——报纸在罢工,所有出版商都很焦急,书出了也没有地方登广告。杰森·爱泼斯坦(JasonEpstein,时任兰登书屋副总裁——编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要求所有的出版社都得在我们的新刊上投放一页广告,他们的确也这样做了。于是我、爱泼斯坦夫妇(杰森和芭芭拉)、洛威尔夫妇(罗伯特和伊丽莎白)一起,邀请我们认识的最优秀的作者在三周内写出最优秀的书评,没有稿酬,就是为了说明一份好的书评杂志应该是怎样的。当时玛丽·麦卡锡(MaryMcCarthy)、诺曼·梅勒(NormanMailer)、罗伯特·洛威尔(RobertLowell)、威廉·斯泰伦(WilliamStyron)、杜鲁门·卡波蒂(TrumanCapote)、戈尔·维达(GoreVidal)等许多重要作家都为我们免费写了稿,书评内容从经济、数学到小说不等。报纸一出街马上被抢购一空,我们有了信心,又筹了些钱继续下去,接下来的一期有埃德蒙·威尔逊(EdmundWilson)的“..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82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傅小平:三岛由纪夫:存在与美的悖论

    三岛由纪夫:存在与美的悖论

    傅小平

    三岛由纪夫是独特的:他那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美学思想振聋发聩;他那剖腹自杀的过激行为惊世骇俗;而他的作品更以其深邃怪异,自成一体,独具魅力。读他的小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往往不是深刻的叙述思想,不是独特的创作技巧,也不是作品中的语言、情节、人物。我们为之倾心的却是他那匠心独运的美:原始的美、野性的美、毁灭的美、堕落的美…… 三岛的文学“大都面向怪异的世界。他用自己的颠倒的结构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的美与虚幻的美的交汇点上来创造他的艺术。”[1]

    《金阁寺》是三岛的代表作。它代表了“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 [2]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3]在这部作品里,三岛把他毕生为之倾心的美的境界推到了极致,他撷取一僧人焚烧金阁寺的历史事件作素材,藉以建构他的艺术世界。在这里三岛绝不是刻意去制作一个真实历史事件的翻版。恰恰相反,他选中这样的内容是力求让焚烧国宝这种“得不到社会容忍和许可的行为再生,给它作为一种美的存在而赌以自己的存在。”[4]他注入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创作出了这样一部真正撼人心魄的作品。

    读过《金阁寺》的人都会为主人公沟口放火烧毁金阁这一事实感到震惊,我们惊异于这样一种近乎病态的行为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沟口烧掉金阁寺是企图占有它的美呢,还是毁灭它的美;是为了象征性地毁掉自己,还是借此一劳永逸地自我拯救?美到底是什么,美是否只是一种神奇的幻象,它存在于彼岸的世界,我们执着于美的同时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步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美的存在是否就是美的毁灭;是否有一种美的意志,它超越于理性与信念之上…… 纠缠于这存在与美的悖论里,我们犹如步入了博尔赫斯“交叉花园的小径”似的迷宫里,惟有集聚全部的力量来演绎一次精神的突围。

    自然,我们首先会把目光引向金阁,它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主导意象,它就象卡夫卡笔下的“城堡”那..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8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李美丽: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李美丽

      摘要:在现代主义思潮迭起的二十世纪,莫里亚克既坚持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融合了现代主义观念和宗教思想,以家庭为舞台展示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代背景下人的罪恶,深入挖掘罪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灵与肉、善与恶、沉沦与复活的痛苦挣扎中具有了悲剧精神并最终获得了宗教上的救赎。莫里亚克的创作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为西方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西方文学史上,人与物的关系一直为作家们所关注、探讨,二者的关系决定着人的生存处境,他们之间的斗争角逐也最终使人一步步从主人沦为奴隶。自从古希腊确立西方人本主义文化传统以来,西方人始终在为自己的中心主宰地位而奋斗、反抗,始终是物质的主人。但他们仍然看到了物质金钱的罪恶,并有所表现,如古罗马喜剧《一罐金子》 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 莫里哀的《吝啬鬼》等都揭示了金钱物质对人的腐蚀、对人与人关系的玷污。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控诉道,“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作出可耻的事,甚至叫人为非作歹犯下种种罪行”。然而,这些批判与反思毕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记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对物质文明的赞扬和对人物欲的肯定。十九、二十世纪是物质文明繁荣的时代,也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和马克思所说的人性的“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1〕在这个时代,人与物的矛盾格外尖锐、激烈。物质的极大丰富解放了人也毁灭了人,人开始被物质吞噬,成为物质的奴隶。以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高扬人道主义理想,真正开始了对物质文明罪恶的揭露、批判与反思,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们如卡夫卡、奥尼尔、艾略特、斯特林堡等则..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7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略萨:一个作家的证词

    一个作家的证词

    略萨


      阅读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能把句子变成形象。

      在今天的讲座上,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位作家的故事。75年前,我出生在秘鲁南方的一个城市,叫阿列基帕市。我非常喜欢自己诞生的这个城市,因为它有很多的故事。我1岁的时候离开这座城市,搬到玻利维亚去了,我10岁之前都在那儿度过。5岁时,我就开始阅读了。开始阅读是我人生的一个关键点,而且是非常棒的一个转折点。我认为阅读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你能够了解单词的意思,把这些句子变成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你能知道其他人的生活,仿佛在时空中旅行,把我的生命融入到其他的令人惊奇的、非常棒的、神奇的生活中去。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发现。这些阅读,使我的少年时代充满各种各样的传奇。这些阅读中的冒险故事,现在我可能不记得了,但或许是天生的对文学的爱好吧,我读到这些少年时的故事时会做一些补充,比如有些结局我不喜欢,我就自己把结局给改了,母亲告诉我,这就是我最初的写作。对文学的爱好与天赋,很可能导致了我的早熟。我记得的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的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热情、一种激情,就像阳光照亮了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非常强烈地丰富了我的生命和生活,使得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成为了一个作家。

      在那个时代,对一个拉丁美洲的年轻人来说,能从事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文学是不能够当饭吃的一个工作。你不能靠这个工作过活。我所知道的绝大部分的作家,是利用节假时间或星期天的时候写作。也就是说,他们是有自由职业的,有能糊口的工作,比如律师、公务员、外交人员或者大学教师。他们只是业余时间写作。除了工作时间之外,他们为自己留下一些时间写作。当时我也是这样的,我想找一个比较自由的职业来做,比如律师、教书或者是做新闻。..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84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廿一行: 作为死亡与献祭的艺术——谈巴塔耶的美学观

    作为死亡与献祭的艺术——谈巴塔耶的美学观

    廿一行
       
        诗,可以视作耗费的同义词。实际上,以一种更准确的方式来说,诗是通过缺失来表明创造。因此,其意义更接近于献祭。——巴塔耶《耗费的观念》
       
        巴塔耶提出了两条超越世俗世界的神圣道路。第一条:向着神圣兽性的返归;第二条:向着神圣宗教的升华。世俗世界诞生的前提:对人身上的原始兽性压制禁止;世俗世界的运行方式:理性谋划式的功利主义法则。神圣兽性和神圣宗教即对世俗世界的诞生前提和运行形态进行了否决。为何一定要以神圣世界否定世俗世界?在巴塔耶看来,否定世俗世界即是为了把人从被规训、被编码、被异化的奴隶状态解放出来;选择神圣世界是为了使人重新拥有生命的主权,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己时间、生命体验、灵肉节日、精神奇迹。艺术即通过神圣兽性和神圣宗教两种途径缔造神圣世界,赐予人真正的主权经验与节日性时间;赐予人生命的奇迹与无尽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称拥有主权为对可能性的享受,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享受是不正当的)功利的目的是生产性的活动)。超功利的生活是主权的领域。
       
        主权是空无,而且我已试图说明,用它来制造物是多么的愚蠢(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我现在就提及艺术的开端,艺术总是撒谎,但却没有欺骗那些被它诱惑的人。
       
        无论谁代表拥有主权的艺术说话,都把自己置于他控制不了的、没有任何权利反对的真实领域之外。艺术家是物的世界中的空无。——巴塔耶《我对主权的理解》
       
        巴塔耶把艺术称作“不控制任何东西的主权“,艺术乃是一种为了生命的耗费,一场非功利怕奢华。它让我们面向死亡、享受生之盛宴,体验若死的奇迹和迷狂。然而这种作为耗费的艺术却总是在撒谎,它总是在真实领域之外,它是通往神圣世界的虚拟桥梁。因之其赠送人一个神圣的世界,艺术作为一种虚构便不会欺骗那些被它诱惑的人,唯..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127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6   [转载] 张爱玲与汪曾祺的眼光

    张爱玲与汪曾祺的眼光

    孙郁


      小说家要是谈文学,总有些批评家难见的细节,那是过于敏感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就不好说了。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对故土的文学评价不多,大概是道不同者众的原因。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不免有些挑剔,语态冷酷,有时多的是一种苛求。但也有温情的时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个孤寂的样子。一次,她读到汪曾祺的《八千岁》,颇有感慨,于是说了些汪曾祺研究者没有的话: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了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吴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先当是“炒炉饼”,再也没有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卖饼的歌喉嘹亮,“马”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我的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了一声。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贫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一角蛋糕似地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一尺宽的大圆烙饼上切下..

    [阅读全文]  2011-2-26 08:22 - 冬雪儿 - 101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4   《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

    《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

    郭宏安


    在荷兰,在声名狼籍的“墨西哥城”酒吧间里,在阿姆斯特丹油腻的当拉克街上,在大雾弥漫的运河畔,在地狱般了无生气的玛尔肯岛上,在洗衣盆一样冒着热气的须德海上,在坚硬的荷兰床上,一个巴黎律师正滔滔不绝、厚颜无耻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对话者的地位很特别,读者只见其人,不闻其声。这是一个狡猾、聪明、有着

      相同的文化修养的对话者,其置疑、诘难、反驳(在这位律师的自白中反映出来)引起了他的辩解、说明、进一步的表白,于是,他的一生便昭然于天下了。他同读者看得见而听不见的人的对话,时而显得自得意满,时而显得刚愎自用,时而显得飞扬跋扈,时而显得锋芒毕露,时而又显得躲躲闪闪、底气不足、寡廉鲜耻和心绪烦躁。他是一个法官——忏悔者,他想尽千方百计留住他的对话者,诱其入彀,终于在第五天向他的对话者和盘托出“法官—忏悔者”的精义:“上下左右,全面地认罪”,目的在于绘制“一幅既是所有的人,又不是任何个人的肖像”,然后把这幅肖像变成一面镜子,让所有的人都在这面镜子前露出真面目,于是忏悔者摇身一变,成了法官。“既然人不审判自己就不能判决别人,那就得自己攻击自己以获得审判别人的权力。既然任何一位法官有朝一日都得成为忏悔者,那就得走相反的路,当忏悔者,以便能够最后成为法官。”这就是忏悔者成为法官的逻辑,他坚信,他的对话者最后也能和他一样,那时,他将变成一个读者听不见的对话者,对昔日的对话者说:“我将怀着深厚的博爱之情倾听您的忏悔。”原来这个对话者也是巴黎的一位律师,焉知不是因为这个律师圆滑狡诈,循循善诱,克拉芒斯才入其彀中,跌进他的陷阱,一步步敞开他的内心世界呢?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这是阿尔贝·加缪的小说《堕落》,小说发..

    [阅读全文]  2011-2-24 09:06 - 冬雪儿 - 93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2   [转载] 奥尼尔和他的“道宅”

    奥尼尔和他的“道宅”

    王二磊


    美国著名戏剧家、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的一生就像一位长年出海的水手,在生活的海洋上漂泊流荡,居无定所。但是,他曾在加州的一栋别墅里度过了几年恬静而又充实的时光,似乎在匆忙的一生中找到了打尖的客栈。那里山明水秀、云淡风清,是剧作家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家园,也是他释放心灵的圣地。
      
      一
      
      走进奥尼尔的书房,映入眼帘的是木制墙壁和各种轮船模型,这使我们想起了奥尼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当水手的日子,以及在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度过的颠沛流离的童年。书房里摆放着五艘帆船模型,其中一艘是中国式的,奥尼尔对唐·佩斯(Don Pace)公司制作的轮船模型情有独钟。奥尼尔说:“你看,通过收集这些模型,我能够了解到麦凯(Mackay)在轮船设计的最新款式,把它们并排放在桌子上,其乐无穷。”
      在尤金·奥尼尔那幢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宅”(Tao House,国内较流行的译法是“大道别墅”)里,书桌旁还摆放着一摞泛黄的手稿,上面记载着奥尼尔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张手稿上,奥尼尔用颤抖的双手,和着血泪写下了不朽的文字。手稿的顶端写着“普莱西斯城堡”(Le Plessis),这是一座拥有36间房间的庄园,离图尔市不远。奥尼尔与他的第三任妻子卡洛塔,于1929年租下了整个庄园,当时他正着手写《悲悼》(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931),正是这部戏剧让他荣膺了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和卡洛塔在那里度过了三年难忘的时光。来普莱西斯城堡之前,他在构思另一部剧作。手稿上的时间是6月,奥尼尔在第39页上写下一个法国地址,地址上方写着《漫长的旅..

    [阅读全文]  2011-2-22 09:34 - 冬雪儿 - 94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9   略萨访谈: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

    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访谈

    南方周末



    2010年10月7日,瑞典科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06年,略萨出版《坏女孩的恶作剧》,描写一个自幼就认定金钱至上的女孩和一个胸无大志的“好男孩”纠缠一生的故事,时间跨度近四十年。
    当时,西班牙媒体采访了略萨,采访中,略萨谈了该书的创作过程以及他和舞台剧的关系。——编者

    中产阶级的秘鲁不是真的秘鲁

    布兰科:远离散文,远离历史小说,你又回到了自传体的虚构小说。

    略萨:是的,这是一部很久以前我就想写的小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种受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约束的现代爱情。这种爱情比以前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要贴近现实。它横跨四十年,这也就能让我酣畅淋漓地描写一个已经改观了的世界。你想想小说第一部分故事里1950年代那些孩子们的世界,再想想1980年代末马德里拉瓦皮耶斯区,你就会明白那是多么神奇的变化。

    布兰科:利马、巴黎、伦敦、马德里,小说里的这四个主角城市是你自己的生活历程吗?

    略萨:这的确是我自传的一部分。我通过回忆来讲1950年代的利马、1960年代的巴黎、1970年代的伦敦和1980年代的马德里。自传出现在故事发展的所有舞台、环境和框架之中,大部分是杜撰和想象出来的,但它来自某些真人模特。

    布兰科:利马和米拉弗洛雷斯区是你青少年时代的舞台,你怀念那个环境吗?

    略萨:那是一个已经只留在文学作品中的利马。那时秘鲁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如果你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利马人,那你对秘鲁的概念绝对是不现实的。你认为秘鲁是一个城市化的有教养的人的世界,是西方的、讲西班牙语的和白人的世界。而秘鲁的现实是,安第斯山人、农村人和西班牙人入侵前的那类人,几乎..

    [阅读全文]  2011-2-19 10:41 - 冬雪儿 - 86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8   密勒:追寻记忆和想象的创作

    人物访谈:追寻记忆和想象的创作

    [澳大利亚]亚历克斯.密勒/黄源深



    在2002年冬日的一天,正在上海访问的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斯·密勒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室,在那里接受了澳大利亚文学专家黄源深教授为《译文》杂志对他进行的访谈。
      
    黄源深教授(以下简称黄): 在过去的十年里,您出版了四部小说,分别是:1992年的《祖先游戏》(The Ancestor Game),1995年的《被画者》( The Sitters),2000年的《忠诚的条件》(The Conditions of Faith ),以及几个月以前刚出版的《石头国之旅》(Journey to the Stone Country)。您的这些作品获得了如潮的好评,也赢得了众多的奖项,譬如:《祖先游戏》获得了1993年的迈尔斯·弗兰克林奖(the Miles Franklin Award)和英联邦作家奖(the 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 《忠诚的条件》赢得了2001年新南威尔士总理小说奖(NSW Premier's Fiction Award)和克里斯蒂娜·斯特德奖(the Christina Stead Award);而《被画者》也入围1996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成为候选作品。 您的小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在1994年就读过您的《祖先游戏》,在您此行来到这里之前,我又读了《忠诚的条件》。如果我们把您写的全部小说放在一起,一共六部,包括1988年的《观登山者》(Watching the Climbers on the Mountain) 和1989年的《特温顿鹿》(The Tivington Nott),假如要选出其中一部最具代..

    [阅读全文]  2011-2-18 05:21 - 冬雪儿 - 89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2   福尔斯:论英格兰而非不列颠特性

    论英格兰而非不列颠特性

    [英]约翰·福尔斯著/邓中良/杨绣文译


    瞧瞧英格兰的诗歌多么富有想像力,但谁曾听过英格兰人说过,“英格兰人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啊!”
                                                                 
                                                                       ——迈克尔·麦克利姆瓦
      
    已经十年了,我一直在一个令人为难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如何去界定我现在是什么身份的本质问题,我是英格兰人,然而这却并非出自我的选择。
      
    必须立即指出,“具有英格兰特性”是一种意义有些模糊不清的存在。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够声称自己有纯粹的英格兰血统,而且是英格兰特性并不仅仅意味着在英格兰度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我可以武断地把英格兰特性界定一下:祖父母、外祖父母之中至少要有两个是英格兰人;已经在英格兰生活了至少半辈子了;已经在那儿受过了教育;而且当然是以英语作为母语。但是我相信,首要的一点是:无论在哪一个阶级层次上,都承认而且接受这篇短文中讨论的英格兰特性中一些特定形式的优缺点。
      
    我越来越领会到我的不列颠属性只不过是我的基本英格兰特性的一种表面上的转换,只是在一个相当古旧的建筑物的表面贴上了新的表层而已。“不列颠”从组织方面来讲是十分便利的称谓,从政治上来看也是可取的,是个护照上使用的词汇。在所有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私人情境中,我是作为英格兰人存在,而并非是作为不列颠人。现在看来,“不列颠”似乎是在回顾历史时所用的一个具有口号性质的词汇——当我们肩上负载着要成为军事强国的历史重任,从而爱国精神..

    [阅读全文]  2011-2-12 08:23 - 冬雪儿 - 8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   [转载]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

    王子红


    提到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浮现于人们眼前的自然是他所魂牵梦萦的那片邮票般大小的乡园和他惨淡经营了几十年的“山楸橡树别业”。而说起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ory O’Connor,1925—1964),人们往往悲叹她那命运多舛的人生。其实,身为南方作家的奥康纳同样是故土难离,南方这片风情独特的土地为她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而她所热恋的安达卢西亚庄园则是她创作的港湾,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仍留有她的印迹。她生活在自己的安达卢西亚——“栗色山庄”中常观照人生,一日三省,她生花的妙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1955)和两部长篇小说《智血》(1952)及《强暴者得胜》(1960)。在她去世后,她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1965)也得以出版。1971年又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全集,包括三十一个短篇,其中有十二篇是从未收在小说集里出版过的。现在,奥康纳已是美国二十世纪小说史上最具创新性、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南方故园也激发了人们探迹寻胜的热情。


        有一片热土,相传屹立着一座由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创建的城市,力量在这里成为永恒。斗牛场的碧血黄沙、弗拉门戈舞的铮铮响板、近乎热带的奔放阳光的所有经典要素都在这里汇集。这是对西班牙著名旅游地区安达卢西亚的赞颂。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谈及的却是位于美国米勒奇维尔市的安达卢西亚——著名作家奥康纳的乡村故园。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位于美国乔治亚州鲍德温县441号高速公路西边,距离米勒奇维尔市区大约四英里。绵延的山脉、红色的粘土、葱翠的松树以及阔叶林是这一地区的特色。..

    [阅读全文]  2011-2-1 10:20 - 冬雪儿 - 85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1   [转载] 巴尔加斯•略萨的转向与获奖

    巴尔加斯•略萨的转向与获奖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陈众议


    倘使将加西亚·马尔克斯比作梵·高,那么巴尔加斯·略萨必定就是毕加索。前者是天才老土,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者虽一表人才,然必得尽心竭力,以待时机。早在1982年就有传言,说瑞典学院打算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授予这两位拉美文坛巨擘,却碍于哥俩儿反目成仇,正打得如火如荼,因而不得不放弃初衷。这自然是媒体自娱娱人。诺贝尔奖的铁定规则是遴选过程绝对保密,而且保密期长达五十年。

      且说巴尔加斯·略萨终于在二十八年后跻身诺贝尔家族,可谓实至名归。这多少改变了人们对瑞典学院的看法,或者说是为后者挽回了一点面子亦未可知。盖因近十几年来,代表瑞典学院的那十几位文学奖评委的选择屡遭诟病,其专“爆冷门”的做法甚至被斥为“匪夷所思”或“莫名其妙”。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理想主义精神归根结底是数百年来西方价值的一种体现或浓缩(只不过近十几年来,这种体现或浓缩得到了擢升)。它便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建立在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由主义。用巴尔加斯·略萨的话说,“自由即个人选择生活的神圣权利和既无外来压力,亦无附加条件,完全尊重个人的聪敏与智慧……也即以赛亚·柏林[1]所说的‘否定的自由’,即不受干扰的和非强制性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寓居于这种自由思想的灵魂具有怀疑权威和否定一切滥权的深刻性”[2]。

      巴尔加斯·略萨奋起于上世纪中叶,在传承批判现实主义衣钵、追随萨特“造反”的同时,以出神入化的结构艺术重新编织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与此同时,其个人生活虽演绎得令人眼花缭乱,但本质上无不契合自由和率性。这自由颇似陈寅恪先生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力度更..

    [阅读全文]  2011-1-11 09:43 - 冬雪儿 - 101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8   昆德拉的“欧洲小说”观

    昆德拉的“欧洲小说”观

    张弛


    在欧洲小说史上,对小说诗学的思考不只是理论家们的工作,而且也是有创意的小说家们的爱好。有些小说家甚至将他们的诗学思考直接插入小说文本。在20世纪,许多作家继承了这一传统,但是他们也另外著文专门讨论小说诗学。这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因此,当我们探讨欧洲小说诗学时,就不能不关注小说家们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索。

    作为小说家,米兰·昆德拉(1929— )自其写作生涯之始,即不断地对自己的小说写作、对小说诗学进行反思。昆德拉的小说中常常有他对小说诗学的思考,有他关于音乐、诗歌、造型艺术等的长篇大论。在他的第一本小说《玩笑》

    (1967)中,他将沉思和反思看作是最愉悦的事之一。1960年,他写了一本他自谦地称为“小学生的习作”的论文集。虽然是讨论捷克作家万库拉(Vladislav Vanura,1891—1942),他却将其命名为《小说的艺术》,由此可见当时年轻气盛的昆德拉的雄心壮志。在他后来的一系列文章和访谈录中,他都致力于对小说诗学的思考。1986年,其中的七篇以《小说的艺术》(L'art du roman)(注:日文译者名之为《小说的精神》,比多个中文本都用的《小说的艺术》译名更能传神。)之名结集出版。从这书名可以看见他不减的理论雄心和他对自己早年理论习作的难忘之情。1993年,另外九篇以《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之名出版。

    虽然昆德拉自谦地称这些文章和访谈录是“一个没有哪怕是一丁点理论雄心的实践者的自白”(注:Milan Kundera,L' art du roman,Paris:Gallimard,1995,p.7.(以下注文中均使用简称《艺术》,与此书有关的页..

    [阅读全文]  2011-1-8 08:56 - 冬雪儿 - 103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3   [转载] 《睡眠兄弟》:一部声音和爱情的寓言诗学

    《睡眠兄弟》:一部声音和爱情的寓言诗学

    张 帆


    罗伯特·施耐德尔(1961—)是德语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引人瞩目的新星,他以剧本创作夯实了自己在德语文学界的地位,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德语戏剧界多项大奖,被誉为“戏剧家”的接班人。1990年代初,他获得了旨在资助欧洲青年作家的亚伯拉罕·华瑟尔·阿瓦德私人创作基金,激发起创作小说的潜能,处女作《睡眠兄弟》出手就是精品,被评论界认为“是继年轻的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香水》之后,德语文学攀上的又一个新高度”,在沉寂已久的德语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小说以七十万册的发行量创造了当代德语图书界的新纪录,被翻译成二十四种文字,多次改编成戏剧和电影,风靡世界文坛,十数种奖项接踵而来,同名影片甚至提名角逐了1995年度奥斯卡电影大奖,形成了名重一时的“施耐德尔与《睡眠兄弟》现象”,这在流光溢彩的德语文学史上书写了一个传奇。
      
      寻觅自我的声音诗学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强调:“小说是一门探索的艺术。”而《睡眠兄弟》正是一部探索人类自我存在的寓言小说。它讲述了19世纪初,阿尔卑斯山脚下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一位音乐天才在上帝的操控下,挣扎在无知和愚昧的群氓笼罩中,遭受着失语的痛苦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折磨,而最终在爱情的激励下实现自我的故事。上帝赋予早熟的主人公约翰尼斯·埃利亚斯·阿尔德尔天才的声音,却让他为之付出了容颜扭曲、性情乖戾、遭人厌弃的巨大代价;历经磨难的声音天才能够听懂一切天籁之音,并据此弹奏出精湛的乐章。他折服了众人,赢得了尊敬,由此催生了内心深处早已萌芽了的爱的种子。然而,因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在爱情降临的关键时刻,他默不作声,而与天意之合的爱情失之交臂,并为此献出了年轻..

    [阅读全文]  2011-1-3 10:13 - 冬雪儿 - 91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   谢尔顿:我只要两样东西:纸和笔

    我只要两样东西:纸和笔

    [美]卡采·科瓦斯著/林晓译



     2004年9月,西德尼·谢尔顿的第18部长篇小说《你怕黑吗?》出版,次年11月,他的自传《我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Me)问世。卡采·科瓦斯随后就此书对谢尔顿作了一次专访。下面即为这次访谈的内容,题目为译者所加。
      ——译者
      
      谢尔顿先生是我在众多愉快的采访中遇到的最谦逊的人之一。他热情,亲切,乐于交谈。阅读他的自传——《我的另一面》,可以让我们对卡里·格兰特、弗兰克·西纳特拉、朱蒂·嘉兰、弗雷德·阿斯泰尔、迪安·马丁、格罗克·马克思、欧文·柏林等诸多人物的生活有一个难得的了解机会。谢尔顿先生在自传中还讲述了他与狂躁的忧郁症作斗争的事实。我希望读者能从这次访谈中得到快乐。下面的访谈是在2006年1月25日进行的。我们探讨了他的自传《我的另一面》,此书最近由华纳图书公司出版。
      
      科瓦斯:今天能邀请到西德尼·谢尔顿作为嘉宾,我在万分荣幸的同时也感到一丝不安。首先我得感谢您今天拨冗接受采访。
      
    谢尔顿:我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科瓦斯:西德尼·谢尔顿就不用再介绍了。他的小说已经发行了3亿多册,它们被翻译成51种语言,在108个国家销售。这些数字使谢尔顿先生被写进了1997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现在,我们首先想问谢尔顿先生的是,你是什么时候打算写自传的?

      谢尔顿:几年前了,我觉得应该趁年轻时写个自传。

      科瓦斯:自传是献给你的孙女们的,你告诉她们你想让她们了解你曾走过的神奇旅程。

      谢尔顿:是的。她们的人生之路刚刚开始,我想让她们看到那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科瓦斯:自传从你17岁时开始,那是1..

    [阅读全文]  2011-1-1 08:57 - 冬雪儿 - 90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2-18   西德尼·谢尔顿小说——撩拨全世界的视听神经

    西德尼·谢尔顿小说——撩拨全世界的视听神经

    肖 毛

      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早已步入匆忙的“速读时代”。为节省时间,读者对许多经典书籍也只能浏览一遍,对通俗小说往往更是如此。可是,金庸作品却让多数读者百读不厌,纵使他对书中细节了然于胸。西德尼·谢尔顿小说也同样令多数读者手难释卷,看了再看,因为他是大师级的故事高手,其作品既有金庸小说的奇妙,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容易引起共鸣,可以撩拨全世界的视听神经。

      在美国,以《达·芬奇密码》风靡全球的丹·布朗曾经承认,谢尔顿的《世界末日的阴谋》让他踏上通俗小说创作道路;最近获第七十九届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血钻》,则是据谢尔顿作品改编的。在中国,止庵先生把谢尔顿与马里奥·普佐、阿瑟·黑利并列,称之为“中国通俗小说之父”。虽然中国通俗文学创作史源远流长,并非始于20世纪,但谢尔顿的确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前,中国长篇通俗小说以《水浒传》、《西游记》、《官场现形记》及金庸小说等为代表,多半属于演史、魔幻、黑幕、武侠等范畴,离现实生活颇有差距,写法往往以直叙为主。自80年代起,谢尔顿作品引入中国之后,中国通俗小说家才开始把眼光转向都市,小说的写法、格局也日趋多样化。

      因此,谢尔顿作品曾经改变过我们的生活。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谢尔顿的名字就是图书畅销的保证,许多不法商贩甚至趁机推出假冒的谢尔顿作品,用以欺骗读者。那时,不法商贩往往只敢用“金庸”之类的名字出版假金庸作品,对谢尔顿却毫不客气,我就亲眼见过几种署名谢尔顿的伪劣作品。直到现在,你在中文网上还能看到几部“谢尔顿小说”,其实却跟谢尔顿没有半点关系。
      
      2
      
      不过,对熟悉谢尔顿作..

    [阅读全文]  2010-12-18 09:07 - 冬雪儿 - 106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2-4   [转载] 祭祀与仪式

    祭祀与仪式

    卢清涟


    摘要:本文从文学心理批评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蝇王》与《黑暗之心》进行比较研究。两篇小说中的拜物主义同源于对未知环境的恐惧,通过拜物,这种恐惧得以缓解。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小说中物神的形象以及功能。第二部分研究拜物主义所引起的非理性狂热、暴力崇拜与人物身份的转换。第三部分针对拜物主义所带来的人性异化问题,阐释异化是人在改造环境时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拜物主义 暴力 异化 混乱 毁灭?
      ?
      一、拜物教的象征意义??
      
      拜物教在《蝇王》与《黑暗之心》中是贯穿叙事的线索,它使人物的命运潜藏危机。?
      戈尔丁的“蝇王”得名于古迦南丰饶神别西卜的俗称。别西卜在《圣经》中以童祭闻名,他是古人偶像崇拜的典型,被基督教妖魔化为撒旦的左右手。小说中的蝇王崇拜即魔鬼崇拜的代称,孩子们堕落的生活与残酷的仪式都令人想起古代偶像崇拜时期那愚昧、血腥的祭祀风气。偶像统治的小岛最终因人们的互相追逐而起火,岛上的人几乎全部毙命,似乎为蝇王献祭的狩猎已在众人的迷狂中变成一场失控的集体自焚,对他人狂热的追逐也将狩猎者拉入成为牺牲之列。别西卜享用儿童祭品的旧事在孩子们的疯狂中重演,好像“蝇王”便是这复苏了的古代恶魔。?
      
    “蝇王”偶像具有双重性质,它既象征一种未知的野兽,代表来自自然的威胁,又能够抚慰人心,使人们自以为危险可以通过献祭解除。它所体现的双重性质恰似弗洛伊德笔下的“美杜沙之首”,既令人恐惧又有效地缓和了男人的阉割焦虑。“蝇王”以两种形象在书中出现:空中飘浮着的飞行员尸体以及立在矛头上的母猪头颅,且前者一度被认为是怪兽。蝇王的两种形象不仅分别暗示偶像所隐含的人为因素与自然特征,更示意这两者的交融乃是人性与..

    [阅读全文]  2010-12-4 08:52 - 冬雪儿 - 86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27   朗松:永远的参照

    朗松:永远的参照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郭宏安

      法国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在《批评生理学》中把文学批评分为三种: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所谓职业的批评指的是“讲坛上的批评,教授的批评”,蒂博代认为,职业的批评“在19世纪的文学史里组成了一条延续最长的山脉和最为坚实的高原”[1]。这种评价是公允的。职业的批评之最高成就乃是文学史研究,在“成为文学19世纪最为坚实和最为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2]之后,又经居斯塔夫•朗松之手,继续延伸至20世纪,雄视批评之国达50年之久。论者多把朗松划入19世纪,理由大概是他的成名作《法国文学史》完成于1894年。其实朗松的大部分重要作品是在本世纪初问世的,他的主要的学术活动也是在他于1904年担任法国文学史学会副会长前后最具影响,况且纪年往往不是划分时代的决定性根据。因此,我宁愿把朗松视为法国20世纪的第一位文学批评家,而不把他看作法国19世纪能最后一位文学家。  

        居斯塔夫•朗松在文学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尚无出其右者。
      
        为文学修史的历史不算长,大约滥觞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在法国似乎略早些。美国文学批评家雷纳•韦勒克指出:“叙述性的文学史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前并不存在。施莱格尔兄弟是近代文学史的史祖,西斯蒙第、弗里埃、安贝尔和维尔曼接踵而至,草创了法国文学史的编撰。”[3]这恐怕是大概而言,因为在法国,早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前,即从1770年始就陆续有“叙述性的文学史”著作面世,例如,萨巴蒂埃•德•卡斯特尔的《文学三百年》(1770年),帕里索的《文学史备忘录》(17..

    [阅读全文]  2010-11-27 10:15 - 冬雪儿 - 79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26   [转载]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语言

    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语言

    胡全生



    1960年,约翰.巴思出版了《烟草经纪人》,在评论界击起了千层浪,一时间评论家众说纷纭,态度各异,羡慕者有之,愤然者有之,困惑者亦有之,而最让批评家感到困难的,是不知将此小说划归哪一类。有人说它属于“反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国传统”,有人将它列为“真正严肃的喜剧”,有人称它为“历史小说”,但也有人视它为“反历史小说”或“嘲讽历史小说”。[①]当然,现在我们可以轻易地将它划归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可在当时,它的确令批评家感到棘手,以至于惊呼:“约翰?巴思怎么啦?”[②]巴思本属传统小说作家,他1956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漂浮的戏剧》以及1958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末途》,都属传统小说的范畴,体现出传统小说的特点,然而时隔两年,他忽然出版后现代主义小说,而且一发不可收。因此,问问他“怎么啦?”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巴思对“怎么啦?”作了解释。他说:“已经做过而且做得更好的,当代作家无力继续做下去。我尊崇福楼拜和托尔斯泰,也推崇海明威和福克纳;但作为作家兴趣的目标,他们已然完结。天哪,我们是生活在20世纪的最后30多年,断不可写19世纪的小说了。”[③]巴思认为,小说写到乔伊斯和卡夫卡,已经走完了一个里程,在乔、卡之后最有成就的当属贝克特和博杰斯,然而小说在贝、博手里,又完成了一个里程。巴思说他从这二者的身上得到一种“沉默美”。“贝克特走向沉默(silence),从存在中提炼语言,朝着无言可说奋进。而博杰斯的创作倒像是文学已经写完了,他创作的是想象文本的注释。”[④]巴思承认“小说的未来无定”,所以索性“从‘文学终结了’这一前提开始,努力让文学来反观文学自身”[⑤]。巴思的解释是技术性的,即是说,他是从文学发展和小说..

    [阅读全文]  2010-11-26 10:29 - 冬雪儿 - 77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22   耶利内克:燃烧着的卡桑德拉

    耶利内克:燃烧着的卡桑德拉耶利内克

    齐快鸽


      耶利内克现象
      
    从1990年代起,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不但是德语文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褒贬不一、争议最大的一位。有人支持她,欣赏她,赞美她;有人漠视她,厌恶她,责骂她。她“引发异议,挑起矛盾”。斥责者列举她伤风败俗,“冷酷尖刻、满腔仇恨和恶意嘲讽是她的本色”,似乎与耶利内克不共戴天;欣赏者称她“恶毒”的目光“窥视人们灵魂深处”,为奥地利树起了一面对于社会和政治生活不可缺少的镜子,言辞公允,言简意赅。
      
    耶利内克充满挑衅性的作品,更令读者感到极端陌生和迷惑不解,甚至引起一些人的嫌恶和愤怒,被斥为“纯粹的女权主义话语”、自我陶醉式的“沉湎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对世界“阴险恶毒的仇恨颂歌”和“奥地利的毒药”而遭到贬低。

      谤之所至,誉更随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显然旗帜鲜明地站到了肯定者的一边。在评论界,有人把她比作“燃烧着的卡桑德拉”来赞誉她,奥地利著名作家彼?得·?汉德克甚至称她是“当下几乎无人可比的作家,一切都能一语道破”。

      那么我们对耶利内克究竟了解多少呢?大量的采访和谈话记录,使她的生平身世、社会活动一览无余地摆在人们面前。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的米尔茨施拉格市,是犹太人社会主义者(父亲)和名望贵族维也纳人(母亲)晚生的女儿。在二战中身为化工师的父亲侥幸躲过纳粹的反犹浩劫,但在战后因精神抑郁导致神经错乱,而后在精神病院去世。在维也纳长大的耶利内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的母亲固执、褊狭而又爱女如命,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音乐神童。耶利内克很小就被母亲逼着走上音乐家之路,学习各种乐器和舞蹈。18岁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戏剧..

    [阅读全文]  2010-11-22 11:22 - 冬雪儿 - 91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9   福克纳:“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威廉·福克纳:“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美]杰伊·帕瑞尼著/ 惠云燕译


        迄今为止,威廉·福克纳是一位一流的、从来不会过时的少数作家之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在美国每个自成体系的文学教科书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大学学生在文学课上学习他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和《八月之光》,甚至中学生也经常被福克纳的书或者有名的小说吸引,例如《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熊》。

      这种情况是令人惊异的。令人悲伤的现实是:按照现代主义的传统,读者群一般都会主动回避沉重或者艰深的主题。很多教授和学院派的评论家花了数十年,做了大量工作,来确认福克纳确实是拥有读者的。当然,一旦对福克纳有了恰当的了解,一些读者就会不断地寻找他的小说,这也是人们对他那些不太重要的作品仍然保持兴趣的原因。

      让我感兴趣的是,尽管福克纳获得了学院的厚爱,他自己却对大学和学校几乎充满病态的恐惧。至少在他后来和弗吉尼亚大学建立相当不错的关系之前,情况就是这样的。

      大部分时候,福克纳远离学院,就像欧内斯特·海明威,还有很多他那个时代的作家一样,他是自学成才的。他最多曾经是个并不出众的学生,从来没能完成在密西西比北部的牛津城的中学学业。为了踢足球,福克纳在1915年的9月,进入了11年级。那个秋天结束的时候(为了点不大名誉的原因),他就离开了学校。

      但是,缺少正规的训练并不意味着他对待学习不认真。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进行了广泛的阅读,虽然并不系统。通过学习荷马的主要著作、《圣经》和同时代的各个不同作家的作品,他一路向前。作为一个年轻人,他的阅读得到了一位年长的朋友,菲尔·斯通的指点。实际上,1918年春天的时候,福克纳跟随斯通到了耶鲁,住..

    [阅读全文]  2010-11-19 08:44 - 冬雪儿 - 83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8   [转载] 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

    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

    司显柱 张海慧


      发表于1904年的《海狼》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重要作品之一。即使在时隔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阅读这部作品,依然能感受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小说围绕着作家亨甫莱·凡·卫登与海狼赖生之间关系的演变,一场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弱者与强者的较量与撞击不仅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更激起我们对于社会、对人生的深深思索。
      
      一、“魔鬼号”上的人兽之争
      
      故事在美国旧金山海湾失事沉没的一艘渡船中拉开帷幕。学者亨甫莱·凡·卫登溺水后被猎捕海豹的“魔鬼号”救起,却又踏上了另一段生死未卜的航海之旅。“魔鬼号”的船主赖生绰号海狼,他外表健壮美丽,性格却极其暴虐。他的性格鲜明却又矛盾:一方面,他刚愎自用,凶狠毒辣,视水手们的性命如儿戏;另一方面,他却拥有极高的智商和求学欲望,自学了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算术几何等等。然而,大量的自学却没有带给他丰富的人文精神,他奉行的原则是“弱肉强食”与“强权便是真理”。
      
    在这种环境中,卫登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他在船上做杂役,虽然学富五车,却如同一只小羊般逆来顺受。艰苦的生存环境锻炼了他的筋骨,强健了他的体魄,却从没有消磨掉他的良心。他后来被提升为大副,邂逅了美丽的女作家莫德·布鲁斯特。相同的遭遇和共同的爱好兴趣把他俩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赖生的残暴统治下,虽然莫德与卫登苦苦用知识和智慧与之周旋,但他们终究无法改变被奴役的命运,所以最终选择了逃亡:他俩偷偷放下舢板逃离了“魔鬼号”,在海上无望地漂流,最后登上了一个小岛。为了生存,他们过起了鲁宾逊似的生活,艰苦却充满希望。就在这时,海风又把“魔鬼号”带到了他们身边,而此时失去视力的海狼却再..

    [阅读全文]  2010-11-18 09:43 - 冬雪儿 - 7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7   [转载] 从《新来的厨师》到《魔妇》——尤莉娅•弗兰克的文学创作之路

    从《新来的厨师》到《魔妇》——尤莉娅•弗兰克的文学创作之路

    宋健飞  黄克琴


    2007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夕,德国图书奖的评选活动进入了尾声。评委会对参评的117部作品进行层层淘汰后,将目光聚焦在最后入围的6部作品上。经过缜密严格的评审,德国新生代女作家代表之一尤莉娅•弗兰克,以她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魔妇》( Die Mittagsfrau,又译《午间女人》)脱颖而出,最终摘取了桂冠,成为该奖项创立以来的第三位得主,从而在自己辛勤耕耘的文学田野里又收获了一大硕果,建树了其迄今为止创作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在当今德语文坛才女辈出的奇特现象里,弗朗克并非唯一的成功者,在被问及获奖后是否有成名的压力时,她也平淡地坦言,自己也是凡人一个,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每个作家都会有力作和平庸之作,每部作品也都存在着精彩章节和蹩脚段落。落选的书也不乏佳作,所以不得不说这仅是个运气的问题。

      然而,倘若翻开这位单身母亲的履历,追溯她那打上了鲜明历史印记的成长过程,审视其留在文学旅途上的一个个足迹,人们便会发现这一运气的降临绝非偶然。或许弗兰克不平凡的写作经历,可以揭示人生社会打在世纪之交涌现出的一代德国年轻女作家身上某些发人深省的共同印痕。

      弗兰克其人其作

      尤莉娅•弗兰克1970年生于前东柏林地区,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氛围里和人心所向的趋势下,她当演员的单身母亲经过长达四年的申请,终于在1978年获准带着弗兰克和她的三个姐妹跨过了边界,来到向往以久的西柏林,暂时栖身于临时收容所里。一年后她们又迁居到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收容所里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从小就受到家庭艺术..

    [阅读全文]  2010-11-17 08:34 - 冬雪儿 - 75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4   “天才、抱负和成就的巨匠”[①]——走进威廉·沃尔曼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世界

    “天才、抱负和成就的巨匠”[①]——走进威廉·沃尔曼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世界

    钱 程

    “从现在起一百年,读者们将见证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当然,在美国所造就的八到十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至少还有三位健在,并笔耕不辍,堪与梅尔维尔、霍桑、吐温、詹姆斯、沃顿和福克纳媲美,他们是威廉•加迪斯、托马斯•品钦,还有一位,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威廉·T·沃尔曼(William T. Vollmann,1959—)。”[②] 这是1993年《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对沃尔曼早期作品的赞誉之辞。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沃尔曼以其独特的视角、出众的文才和远大的抱负令美国文学界刮目相看。2005年11月,沃尔曼凭借小说《欧洲中心》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更是声誉鹊起,成了继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品钦重登文坛以来最受关注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

      威廉·沃尔曼出生于加州的圣莫尼卡市。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家庭主妇。沃尔曼自幼嗜书如命,六岁开始写作,小学时便写了一部关于太空历险的科幻小说,十岁那年随父亲去了冰岛,为那里的自然奇观所倾倒,从此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1977至1979年沃尔曼就读于深泉学院,之后到康奈尔大学攻读文学。他的学位论文将但丁《神曲》的《炼狱》篇中第十九章《天堂之歌》与新罕布什尔州海溪镇的核抗议进行比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1年,沃尔曼获伯克莱加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次年入该校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由于对学业不满,他中途辍学,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沃尔曼博览群书,对三岛由纪夫、托尔斯泰、霍桑、福克纳、海明威等文学大师推崇备至,并受益匪浅。1984年沃尔曼遇见了对他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摄影师肯·米勒。米勒将沃尔曼引入旧金山市的田德隆区。田德隆是..

    [阅读全文]  2010-11-14 07:24 - 冬雪儿 - 97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3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吴岳添


      一年一度,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公布,都会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人所共知,现在公布的时间是每年10月份的一个星期四,不过是哪个星期四却无从知晓,只能一到秋天就翘首以待。记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瑞典寻找蛛丝马迹,不辞劳苦地追踪着评委们的身影。评奖结果公布之日,他们更是拥挤在学院门口,进行种种猜测,然而听到结果时往往还会大吃一惊。凡此种种,都给诺贝尔文学奖蒙上了谜一般的神秘色彩,人们只能看到是谁获奖这个结果,对于评选的过程及其内幕却一无所知。

      2007年是法国作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0周年,瑞典学院为此特地向法国《读书》杂志的记者开放了它的档案。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常任秘书、58岁的贺拉斯·恩格达赫尔,是有权选定获奖者名单的四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全世界的作家都乐于结交的人,也极为坦率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而为人们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奥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获奖作家的名单必须是推荐出来的。评委会每年都请法兰西学士院等一些学院和协会,以及评委、教授、文化名人、特别是以往的获奖者进行推荐,推荐出来的作家名单约为300到400人。在此基础上由四位评委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首选,在四月份确定第一批共20人的候选人名单。在推荐过程中有一条必须绝对遵守的规则,是任何作家都不能毛遂自荐。有些小说家自作多情,把自己的全部作品题字后寄给评委,评委们在内部就把这些作家称为“自杀的候选人”,也就是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在5月份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四人委员会确定一份只有五人的“简短名单”,当然在来自各国的候选人当中要选定五个人也非易事。全体评委一共通晓约12种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但是还不够,例如没有印第安语和阿拉..

    [阅读全文]  2010-11-13 07:16 - 冬雪儿 - 1220 查看 - 1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2   [转载] 莱辛写猫

    莱辛写猫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黄梅



      猫作为人类亲近伴侣的历史究竟始自何时,进入文学艺术的最早例证出现在哪一国家,还有待方家教我。

        我只一鳞半爪地知道,在近现代英语文学中猫猫狗狗都出过大风头。《艾丽丝漫游奇遇记》中的柴郡猫老幼皆知。时下里演遍五洲四海长盛不衰的音乐剧《猫》是根据名诗人托·斯·艾略特的组诗改编的。那些民谣儿歌般的小诗琅琅上口轻快诙谐,真难想象,它们竟与《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晦涩沉郁的现代派作品同出一人之手。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斯·莱辛的“猫故事”与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或《四门之城》(1967)的反差同样显豁。在后一类作品中个人的心路历程与二十世纪全球社会政治历史深刻地纠结在一起,作者早年的激愤与热情,后来的立场转移和心灵探求都通过虚构人物触目地映现了出来。因此,阅读莱辛常常并非轻松的观光游,却如背包客的辛苦跋涉。领会欣赏她的长篇小说需要对历史情境和社会思潮有所了解认识。对于她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各种讲述和言说,则既不能盲目地一概信从,也不能粗率地贴个标签了事,得下一番审慎分析裁断的功夫。

        不过,莱辛写猫的文字另是一类。《特别的猫》[1]一书由三个中短篇合成,以先后在“我”家生活的几只猫为主角。这些不涉宏大主题的故事很难归类,叙述或许不无虚构,但更大程度上应是纪实,有不少读者把文中的“我”视为作者本人。全书文笔畅如行云流水,幽默而亲切,见猫性,也见人心。难怪付梓后一直很畅销,得到铁杆爱猫人和许多其他类型读者的衷心夸赞。

        宠猫世界里的爱恨情仇

        猫们各具性格和风度。

        那只有暹逻血统的灰猫是风华绝代的美女。“从上方或是背面看过去,她是一只灰色..

    [阅读全文]  2010-11-12 06:58 - 冬雪儿 - 90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9   美国文学简史——战争小说

    美国文学简史——战争小说

    作者不详


    战争是战后美国人无一日不关注的共同问题。它指的不仅是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更重要的是作为永恒阴影的战争。美国当代小说中不涉及战争的很少,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七十年代的中年人中有一半参加过战争,大多数年长的作家服过役,战争是他们一生中关键的经历。美国当代小说所表现的一些观念大都与战争有关,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的道德准则,把人推向一种绝对的境界。战争使人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使人看破红尘,耽于享乐。战争使人感到自身的脆弱,陈尸遍野引起人的贬值感。战争摧毁了宗教虔诚,逼着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去反思人生。战争向人们索取的惨重代价与其意义太不相称,这就使悲剧变得荒诞滑稽,抹去了喜怒哀乐的分明界线。总之,人类制造了战争,战争改变了人类,也使人重新认识了自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战争小说,主要的有约翰·赫西的《亚达诺钟声》(1944)、约翰·霍恩·伯恩斯的《画廊》(1947)、欧文·肖的《小狮子》(1948)、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1948)、詹姆斯·琼斯的《从此地到永恒》(1951)和赫尔曼·沃克的《该隐号的叛变》(1951)、《战争风云》(1973)和《战争与回忆》(1978)等,这些小说主要是继承了早期的战争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而约翰·霍克斯的《食人肉者》(1949)、托尔斯·柏杰的《柏林市内的疯狂》(1958)、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和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宰场》(1969)等作品却认真考虑到时代日益加深的荒诞性而突破了旧的形式。

      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家中,詹姆斯·琼斯 (JamesJones,1921—19..

    [阅读全文]  2010-11-9 09:12 - 冬雪儿 - 82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5   [转载]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平衡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平衡

    刁克利


      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获得200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是众望所归。我到美国访学伊始,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见到的人都说他是个天才,小说里写进去很多科学知识,而且涉及最前沿的学科研究领域。还有人说他的写作习惯很特殊,是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写作。
      
      听说鲍尔斯
      
      第一次听说理查德·鲍尔斯是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举办的招待会上。招待会在2006年秋季新学期伊始召开,目的是为了推广新学期的学术活动并且欢迎新成员。招待会形式很随意,在中心主任南茜·艾伯曼简明扼要的致欢迎辞后,大家就开始自助晚餐。这实际上是与会人员相互认识和加强联系的好机会。
      
      一位衣着整洁、非常文雅的教授站在一旁静静地吃着自己的东西,眼神碰到一起时,他向我点点头。我便走过去打招呼,得知他是伊利诺伊大学日本文学专家大卫·古德曼教授。寒暄过后,他问我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我说是当代美国作家研究。他问是哪个作家。我说没有局限,主要想发现作家创作与当代文学的普遍状况,最好能见到作家本人进行访谈,当面求证我的一些观察,和作家共同思考。他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么,有一个作家你应该见。他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名字:理查德·鲍尔斯。我马上感到窘促,因为这个作家我没有听说过。我说:你能给引见一下吗?他坚决地摇摇头:我不行。然后他说了声:跟我来。他大步流星带我走到南茜身边,指着我对南茜说:他进行美国作家研究,应该见理查德·鲍尔斯。

      南茜马上应道:对!她同时用手比画着,铺天盖地的意思:他非常非常非常著名。我说那我一定把他的所有作品找来,认真准备。她说,他的著作很多。然后她果断地说:必..

    [阅读全文]  2010-11-5 08:32 - 冬雪儿 - 91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4   奥黑根:海明威,希特勒,上帝和我

    海明威,希特勒,上帝和我

    [英]安德鲁·奥黑根文/刘略昌译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1923.1.31—2007.11.10),美国著名作家,非虚构小说的革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梅勒倡导一种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把真实事件、自传、政治评论还有小说的丰富多彩结合在一起。梅勒的代表作为战争小说《裸者与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1946)。因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梅勒2005年被授予国家图书奖。他还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并以洞察、热情、毫不妥协和原创精神闻名于世。2007年11月10日,梅勒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因急性肾衰竭与世长辞。?
      
    2007年1月,84岁高龄的梅勒推出了自己最后一部小说《林中城堡》(The Castle in the Forest)。小说甫一出版,即迎来好评如潮。《纽约客》评道,作为一名文体家,如果说梅勒有时令人恼火,他的魅力则自始至终存在。作家显然是在尝试探索主人公生命中的诸多禁区。《独立报》则说道,这是一部栩栩如生、令人激动的小说。在虚构出来的少年希特勒经历的种种事件里,梅勒探索了这个历史上最为邪恶的人物的心理状况。通过迪特的眼睛,梅勒展开故事的叙述。迪特接受撒旦的委托,来培养希特勒刚刚萌发的邪恶。但在这部关于19世纪奥地利中产阶级机能障碍的研究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灵魂却是弗洛伊德。希特勒是一桩****婚姻的结晶,其父举止粗俗、作威作福,其母放荡不羁。小希特勒很早就喜欢粪便,迷恋权势,酷爱大屠杀……关于这颗畸形的灵魂,梅勒作了一幅阴郁迷人的素描。?

      安德鲁·奥黑根,英国小说家。2007年8月8日,《泰晤士报》转载了《巴黎评论》刊登的奥黑根对梅勒的访谈。在访谈..

    [阅读全文]  2010-11-4 07:29 - 冬雪儿 - 70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4   [转载] 鲁迅文学奖为何成为豆腐渣工程?

    鲁迅文学奖为何成为豆腐渣工程?

    木虫

     鲁迅文学奖一经出炉,即遭到网民极度恶搞。“羊羔体”一夜成名,臭遍大江南北,甚至有网民断言,如果鲁迅再生,必然一口恶痰堵死。更有不雅者说,什么是诗歌?诗歌就是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然后拉上一泡稀屎!呜呼,中国文化、中国文人、中国诗歌遭此大难,面临如此之厄运,真是熟料不及。那么,罪魁祸首究竟是谁?谁是始作俑者?回答是可怕的,竟然是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本来是一件好事,是一张美丽的图纸,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然而,竟然一夜之间变成了豆腐渣,变成了让人掩口葫芦而笑的臭脚丫,原因可在?那些质监部门何在?那些权威专家何在?那些教授文人何在?那些吃俸禄的官员何在?

      深夜叹息,苦思冥想,查其原因。

      一是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既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有标准的原材料。然而,鲁迅文学奖,由于没有找到标准的原材料,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没有被各级作家协会提供上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上好的作品,没有发现上好的作品,没有推荐上好的作品,再好的评奖班子也评不出好玩意来。没有上好作品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上好的诗人。因为,上好的诗人,都下海经商、创办企业去了。即使偶尔有几部还算可以的作品,也没有纳入作家协会的法眼。因为,作家协会的人,太忙了,忙着自己的写作,忙着结交朋友,忙着做生意,那里还有心思研究诗歌作品。

      二是施工工人投机取巧。每一项工程必有许许多多的人参与,那些抹水泥、砌砖的小工眼看着别人投机取巧,赚大钱,坐宝马,抱二奶,住豪宅,那里还有兴致好好干活啊!他们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钟能撞响已经很不错了。你不是评鲁迅文学奖吗,你不是让我们上报么?你不是通知我们要推荐诗集吗?好了,顺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看谁的..

    [阅读全文]  2010-11-4 07:23 - 冬雪儿 - 886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2   [转载]故园东望路漫漫

    故园东望路漫漫

    任爱红

    2008年6月4日,英国奥兰治宽带小说奖(Orange Broadband Prize for Fiction)在伦敦揭晓,英国女作家罗丝•特里梅因(Rose Tremain)以小说《回家的路》(?The Road Home?)摘得桂冠,并获得3万英镑的奖金。该小说围绕移民话题,讲述了一个东欧移民在伦敦的艰辛故事。评委会主席科斯蒂•朗认为,特里梅因对一个东欧移民心灵深处的深刻剖析,使得《回家的路》成为一部能温暖人心的作品;在英国遭遇史上最大移民潮的今天,这部作品把握了时代精神。她称赞特里梅因“成功将自己的思考植入生活在英国的东欧移民中……非常有力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位42岁的男性,但她绝对进入了这个男人的内心深处”。?
     
     奥兰治宽带小说奖的前身是英国橘子文学奖(Orange Prize),创立于1995年,是英国文学界和出版界唯一为女性作家设立的重要奖项,也是英国一年一度评选单行本小说中规模最大的文学大奖。其创办人凯特•摩西,因为有感于在众多大型文学奖项中,女性作家常不受青睐,较难得到读者回响,因此设立该奖,用以表彰当年在世界范围内由女性创作、以英语写成的最好的小说。此外,该奖还要求作品必须为首次在英国或爱尔兰出版。2007年奥兰治宽带小说奖得主是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济•阿迪奇,她以小说《半轮黄日》(?Half of a Yellow Sun?),击败了去年的布克奖得主姬兰•德赛和来自中国的郭小橹,并成为该奖12年历史上的首位非洲得主。2006年的获奖作品是扎地•史密斯的《美人》(?On Beauty?)。入..

    [阅读全文]  2010-11-2 04:27 - 冬雪儿 - 76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