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2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4  >>
    2010-7-25   苏珊•桑塔格:文字的良心(耶路撒冷讲稿)

    文字的良心

    苏珊•桑塔格 / 黄灿然译


        我们为文字苦恼,我们这些作家,文字有所表。文字有所指。文字是箭。插在现实厚皮上的箭,文字愈有影响力,愈普遍,就愈像一个个房间或一条条隧道。它们可以扩张,或塌陷。它们可以充满霉味。它们会时常提醒我们,其他房间,我们更愿意住在或以为我们已经住在那些其他房间,可能存在着一些我们丧失居住的艺术或居住的智慧的空间。最终,那些充满精神涵义的容量,由于我们再也不知道如何去居住,于是被弃置,用木板钉上、关闭。

        例如,我们所说的“和平”是指什么?是指没有斗争吗?是指遗忘吗?是指原谅吗?或是指一种无比的倦意、一种疲劳、一种积怨的彻底排泄?

        我觉得,大多数人所说的“和平”,是指胜利。胜利在他们那边。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和平”;而对其他人来说,和平则是指失败。

        原则上,和平是大家所渴望的,但是,如是和平需要放弃合法权利,如是这种不可接受的观念为大家所接受,那么最貌似有理的做法将是诉诸少于全部手段的战争。这样一来,呼吁和平就会让人觉得如果不是欺骗性的,也肯定是不成熟的。和平变成一个人们再也不知道该如何居住的空间。和平必须再移居,再开拓殖民地……

    而我们所说的“荣誉”又是指什么呢?

        荣誉作为检验个人行为的严厉标准,似乎已发球某个遥远的年代。但是授予荣誉的习惯——讨好我们自己和讨好彼此——却继续盛行。

        授予某个荣誉,意味着确认某个被视为获普遍认同的标准。接受一个荣誉意味着片刻相信这是一个人应得的。(一个人最应说的合乎礼仪的话,是自己配不上。)拒绝人家给予的荣誉,则似乎是粗鲁、孤僻和虚伪的。

    通过历年来选择授予哪些人,一个奖会积累荣誉——以及积累授予荣誉的..

    [阅读全文]  2010-7-25 08:02 - 冬雪儿 - 70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24   勒布朗:亚森·罗平被捕(推理小说)

    亚森·罗平被捕

    [法] 莫里斯·勒布朗


      这是多么奇特的旅行!而且一开始就是那么美好!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有作过一开始就有这样好兆头的旅行。‘普罗旺斯’号是一艘横渡大西洋的客轮,航速快,舒适。驾驶它的是一位极为和蔼的人。乘客都是最优秀的人,大家互相交往,船上安排了许多娱乐活动。我们觉得好像脱离了世俗社会,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岛,因而不得不彼此接近我们彼此接近……
      
    前一夜大家还互不相识,现在却头顶无边无际的蓝天、脚踏烟波浩淼的大海,亲密地在。起生活几天,向怒海,向恶浪,向那暗藏危机的静水挑战。你可曾想到,在这样一群人中间竟会有与众不同的出人意料的人物。其实,这就是升华悲剧的缩影,就是个活本身连同它的狂风暴雨,波澜壮阔,平庸无奇,绚丽多彩的缩影!人们愿去兴奋地、匆忙地品尝这种刚开始就见到结束的短暂旅行的快乐,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但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使横渡大洋的旅行更加激动人心了。人们自以为脱离了世界,然而漂流的小岛却仍然连着世界。在茫茫大海上,船与陆地的联系渐渐断了;但也是在茫茫大洋上,这种联系又渐渐地恢复了。这就是无线电报!人们能神奇地从另一个世界发出的呼唤中获得消息。有时获得的消息是高深莫测,富有诗意的,人们不再想象这是用空心铁线来传递的信息,只有用风的翅膀来解释这新的奇迹,才说得过去。

      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感到这种遥远的声音在跟随着我们,甚至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它不时地对我们中的某一位轻声细语,传达那边的话语。有两位朋友同我说话。还有十位、二十位朋友通过太空向我们大家送来或忧或喜的道别。

      第二天,一个风狂雨骤的下午,当客轮驶离法国海岸五百海里远时,无线电给我们发来一封电报。电文如下:

      亚森·..

    [阅读全文]  2010-7-24 10:30 - 冬雪儿 - 99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23   司汤达:桑西一家1599

    桑西一家1599

    [法] 司汤达著 / 李熊译


    无疑,莫里哀笔下的堂璜是个风流公子。但他首先是个教养良好的人;在惹上寻花问柳这种不可抵拒的习性之前,他一心效仿某种理想的典范,使自己在一个风流俊雅的年轻君主宫中成为备受赞赏的人物。

      莫扎特笔下的堂璜则更接近自然,没有那么重的法国味。他不那样考虑“别人怎么说”,先不说别的,他至少不像都比涅笔下的那个弗奈斯特男爵所说的,想到“自吹自擂”。关于意大利的堂璜,我们所有的就只是这么两个形象。大概在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初期,他所表现的,也就是如此。

      在这两个形象中,有一个我是绝对不能介绍的,因为我们的世纪太“一本正经”了。我必须回忆我在拜伦勋爵那儿听过多次的名言:“这个虚伪的时代”。这种虚伪是那么可恶,它瞒不过任何人,但它却有一份极大的好处,就是给那些蠢东西提供说词,要是有人敢对某事发表看法,或者对某事表示嘲笑,他们就会忿忿不平。它的不利之处,是大大地缩小了历史领域。

      若是读者有雅兴,允许我作一番介绍,那我就恭敬地说一说另一个堂璜的经历。这在1837年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堂璜名叫弗朗索瓦·桑西。

      之所以出现堂璜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世上存在着虚伪。若是在古代,出现堂璜这种人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那个时候宗教就是快乐。它鼓励人们寻欢作乐,又怎么会惩处那些一心追求快乐的人呢?只有政府才实行戒律,对危害国家,当然也是危害所有人利益的事予以禁止。不过,对可能危害行动人自身利益的事,它并不禁止。

      因此在古代的雅典,任何有钱好色的男人都算得上堂璜。谁也不会对此表示异议,谁也不会认为,这种生活是无边苦海,节制受苦才是功德。

      我不认为,古代雅典堂璜会和现代王朝的堂璜..

    [阅读全文]  2010-7-23 10:03 - 冬雪儿 - 91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21   马克·吐温:田纳西的新闻界

    田纳西的新闻界

    [美] 马克·吐温 / 张友松译


      孟斐斯“雪崩报”的总编辑对一位把他称为过激派的记者给予这样温和的抨击:“当他还在写头一句话的时候,写到中间,加着标点符号,他就知道他是在捏造一个充满着无耻的作风、冒出造谣的臭气的句子。”——“交易报”。

      医生告诉我说,南方的气候可以增进我的健康,因此我就到田纳西去,担任了“朝华与约翰生县呼声报”的编辑职务。我去上班的时候,发现主笔先生斜靠着椅背坐在一把三条腿的椅子上,一双脚放在一张松木桌子上。房间里另外还有一张松木桌子和一把残废的椅子,两者都几乎铺满了报纸和剪报,还有一份一份的原稿。有一只盛着沙子的木箱,里面丢了许多雪茄烟头和“香烟屁股”,还有一只火炉,火炉上有一扇上下开关的搭下来的门。主笔先生穿着一件后面很长的黑布上装和白麻布裤子。他的靴子很小,用黑靴油擦得很亮。他穿着一件有皱褶的衬衫,戴着一只很大的图章戒指,一条旧式的硬领,一条两端下垂的方格子围巾。服装的年代大约是1848年。他正在吸着一枝雪茄烟,用心推敲着一个字,他的头发已经被他抓得乱蓬蓬的了。他皱眉瞪眼,样子很可怕,我估计他是在拼凑一篇特别伤脑筋的社论。他叫我吧那些交换的报纸大约看一下,写一篇“田纳西各报要闻摘录”,把那些报纸里面所有的有趣的材料通通简缩在这篇文章里。

      于是我写了下面这么一篇:

      田纳西各报要闻摘录
      
      “地震”半周刊的编者们关于巴里哈克铁道的报道显然是弄错了。公司的方针并不是要把巴扎维尔丢在一边。不但如此,他们还认为这个地方是沿线最重要的地点之一,因此决不会有轻视它的意思。“地震”的编辑先生们当然是会乐于予以更正的。

      希金斯维尔“响雷与自由呼声”的高明主笔约翰·布洛松..

    [阅读全文]  2010-7-21 08:51 - 冬雪儿 - 85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21   帕慕克:一位土耳其作家的荣耀

    帕慕克:一位土耳其作家的荣耀

    陆建德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于5月21日-31日访华。除北京之外,帕慕克还走访了上海、杭州、绍兴等地,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在充分展示其才华的同时,帕慕克的率性而为也让陪同者瞠目。本版的两位作者既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也是此次接待客人的主人,陪同帕慕克走完了访问全程。近距离接触帕慕克之后,应邀为本报再行解读帕慕克其人其作。

      当然,所谓解读,有时也不过是勉为其难的一种认知,而任何人和事,远比我们所能了解的丰富和复杂。

      首先要交待的是文章篇名受到了法国电影《父亲的荣耀》的启发。

      在帕慕克心中,世界公民代表了最高的境界。不过,来自美国或英国法国的作家不大会在意自己是否表现出世界主义的胸襟,是否超越了地方文化的局限,或许对世界公民身份的渴望本身特别容易产自非欧美国家。我认为帕慕克的好恶和思维模式带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读其书知其人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当然,称他为一位土耳其作家,是对他以及他的祖国表示深深的敬意。

        画册与普世价值

      帕慕克写书,也喜好藏书。据他自己在社科院举行的作品研讨会(5月23日)上说,他的图书多达一万五六千册,其中不少是艺术门类的书籍。

      5月30日下午,他在上海书城参加签书义卖活动后,又到书店的艺术类部门逗留了不少时间。同事告诉我,帕慕克几天前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30日上午又去了上海博物馆,很是兴奋。“我还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放在茶几上的画册。”他在上海书城对我说。

      “八大山人”,“四王”,这些称谓他好像都知道。林风眠的生平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阅读全文]  2010-7-21 07:50 - 冬雪儿 - 64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15   吉本芭娜娜:厨房

    作者介绍:
    吉本芭娜娜为日本当红女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在日本文坛后来断大放异彩,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天后”。吉本作品反映了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和人文情怀,女作家个性鲜明、细腻别致的写作风格亦使她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吉本芭娜娜,本名叫吉本真秀子,1964年7月24日生,东京人,是文学评论家吉本隆明的次女,她年纪才三、四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当作家。最初,因为她无法像姊姊(漫画家 Haruno 宵子)那样画出很棒的漫画。所以才吉本芭娜娜想到要做文字的工作者。少女时期,她最爱看的漫画是藤子不二雄所画的“怪物”、“Q 太郎”,这些作品当中所呈现的幻想世界使得后来成为作家的吉本芭娜娜的作品风格有了极大的影响。   

    到中学为止都很活跃的她,进入高中之后,整个人突然变得很封闭,不仅是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来,连斗志也丧失了,每天过着游魂般的生活,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外几乎什么事也不做。这段时间里,她接触了太宰治的文学作品,太宰治文库的 37 七本著作,她全部都读完了。另外,史蒂芬金的文字魅力也令她深深着迷,每每拿到他的书总是要读到最后才肯将视线移开。

    附年表:   
    1964年7月24日生于东京,1987年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系文艺专译文出版社《厨房》封面业,毕业创作《月影》获得艺术系奖。   

    1987年11月以小说《厨房》获第6届海燕新人文学奖。   

    1988年1月以《厨房》获第16届泉镜花文学奖,掀起罕见的“芭娜娜小说热”。   

    1988年8月以《泡沫 圣所》获第39届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   

    1989年3月以《斑鸫》获第2届山本周五郎奖。“芭娜娜热”形成高潮。   

    1993年6月获意大利SCANO奖。   

    1995年11月以《甘露》获第5届紫式部文学奖。   

    1996年3月获意大利Fendissime文学奖“Under 35”。   

    ..

    [阅读全文]  2010-7-15 08:11 - 冬雪儿 - 101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4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美] 威廉.福克纳

    前言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从第三部小说《沙多里斯》(1929)开始,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即不断写“家乡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①,终于“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天地”②。这个天地就是他所虚构的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县的中心是杰弗生镇。福克纳后来的作品,除了少数几部之外,都以这个县和杰弗生镇为背景。福克纳的这套“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由十五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小说组成。书中的主线是若干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这里有康普生等庄园主世家,有斯诺普斯这样的暴发户,有本德仑这样的穷白人农户。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黑人、印第安人以及白人商人、牧师、律师、医生、军人、妇女等等。据统计,福克纳笔下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共有六百个,其中较为饱满完整的有一百多个。这些长、短篇小说本身是独立的,但彼此又多少有些衔接、联带关系。主要人物也在各书中穿插出现。在这套“世系”中,福克纳对两百年来美国的南方社会作了写照。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级、阶层人物社会地位的浮沉升降,各种类型人物精神面貌的变化,都可以从福克纳笔下见到映影——当然,不一定是十分客观的映影。

    ①②福克纳语,见《福克纳评论集》第2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但福克纳绝不仅仅是一个描绘地方色彩的乡土作家。他更关心的是祖先的罪恶给后代留下的历史负担问题,机械、金钱文明对人性..

    [阅读全文]  2010-7-14 08:52 - 冬雪儿 - 1845 查看 - 19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3   [转载] 诺贝尔奖三巨头

    诺贝尔奖三巨头

    边纪


    12万字的小说《灵异推拿师》是奈保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第三年,窝在他一个伦敦穷亲戚家的地下室里写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和奈保尔的成名作《米格尔大街》一样出手不凡。特立尼达是奈保尔观察世界的基点,“异乡人的孤独”是奈保尔永远的主题,至他中晚期的小说《魔种》《抵达之谜》《河湾》等等,奈保尔的小说笔触更加细腻、深邃、沉郁、精美,相比之下,他早期作品的那种清新、生动、幽默、感性具有另一种魅力。虽说起点极高的奈保尔一直在他惯有的风格上发展,但看得到他文学上愈益自信的轨迹。“正因为他所具备的这种冷眼看世界的才能,才造就了其作品不矫揉造作并能触及事物本质的特殊性。”有作家如此评价。非凡的洞察力,忧伤与冷嘲的自然迸发。这就是奈保尔吸引读者的所在。多丽丝·莱辛赞同奈保尔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但没有冯尼格特作品对于她有的那种亲近感。
       
    莱辛是一个真挚而新颖的作家,她获诺贝尔奖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具有创造性的新颖结构,就是自传作品《影中漫步》也以每条街来巧妙结构自己的回忆叙述。“具有史诗般磅礴气势的女性经验,以怀疑的精神,强烈的使命感、透视心性的想象力,审视分崩离析的现代文明。”这是诺贝尔奖的评语。莱辛对现实敏锐、思想丰富这些特点因为我们不熟悉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思潮,读起来难免少获共鸣之妙。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另一个天才人物。阅读《我的名字叫红》不时叫人拍案激赏。不能100%读懂小说的历史、哲学内涵,但我们欣赏能够欣赏的,理解可以理解的,就主人公那条爱情线索的铺排描叙,帕慕克的文学才华堪与经典大师比美。《伊斯坦布尔》《雪》《寂静的房子》……帕慕克作品充满忧郁的抒情诗气质,它激起现代社会对文学日渐麻木的人重新燃起崇..

    [阅读全文]  2010-7-13 09:40 - 冬雪儿 - 87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13   莱辛: 讨厌鬼

    讨厌鬼

    [英] 多丽丝·莱辛 /  姜倩译


    两条小路从村落蜿蜒伸向古井,其中一条在无数双赤脚的反复踩踏下凹了下去,成了一道光溜溜的土沟。小路穿过一片半英里的金黄色草丛,草长得很高,不过已被踏得污泞不堪,乱糟糟地纠结在一起,这也难怪,因为成片的茅屋近在咫尺。这个位于山梁上的村落在此已有二十年了。

        带着孩子的当地妇女常常沿着小路闲步而来,清脆的笑声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穿透树林而来,让人感觉好像突然撞上了一群喧闹的麻雀。到井边打水对于她们来说,似乎不光是一件家务活,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她们会在井边消磨掉半个上午,一群群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不时抬起手臂,姿势优美地扶一下头顶闪闪发亮或锈迹斑斑的水罐,水罐下面垫着草编的圆垫;或是跪在地上对着石板用力摔打着明艳的衣物,这些石板是很早以前从地底深处用炸药炸出来的。女人们在这儿洗洗涮涮,一边训斥或逗弄自己的孩子。她们在这儿刷锅洗碗,在这儿冲凉梳头。

        有时,她们会突然尖叫起来;一瞥之下,只见她们柔软的棕色肩膀和大腿缩进了灌木丛里,眼里闪着恼火和嗔怒的目光。这是她们的水井。她们为古井带来了笑声、说话声和歌声;井畔,叠放着的衣服、色彩亮丽的臂环、陶土罐和金属发梳东一处、西一处地随意堆置;远处牛群的哞哞声,拖拉机低沉的轰鸣声,农庄传来的各种各样的声响,仿佛只是为了衬托眼前这一幕古老的场景:井畔汲水的女人。

        女人们离去后,井边散落了一地桃红色的、肥厚多汁的野梅皮——这种野梅是当地一种土生的果子,味道很涩,吃到嘴里会让你的嘴唇全都涩得皱缩起来——或是一片片油光发亮的绿色橘皮。

        没有了女人,这个地方顿时显得丑陋无趣。井口的辘轳上缠着油腻腻的绳索,架在一个带叉的木棍上以防滑落..

    [阅读全文]  2010-7-13 09:24 - 冬雪儿 - 91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2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归来记 - 跳舞的人(侦探小说)

    福尔摩斯归来记 - 跳舞的人

    [英]阿瑟·柯南·道尔

    1

    福尔摩斯一声不响地坐了好几个钟头了。他弯着瘦长的身子,埋头盯住他面前的一只化学试管,试管里正煮着一种特别恶臭的化合物。他脑袋垂在胸前的样子,从我这里望去,就象一只瘦长的怪鸟,全身披着深灰的羽毛,头上的冠毛却是黑的。

    他忽然说:“华生,原来你不打算在南非投资了,是不是?”

    我吃了一惊。虽然我已习惯了福尔摩斯的各种奇特本领,但他这样突然道破我的心事,仍令我无法解释。

    “你怎么会知道?"我问他。

    他在圆凳上转过身来,手里拿着那支冒气的试管。从他深陷的眼睛里,微微露出想笑出来的样子。

    “现在,华生,你承认你是吃惊了,"他说。

    “我是吃惊了。”

    “我应该叫你把这句话写下来,签上你的名字。”

    “为什么?”

    “因为过了五分钟,你又会说这太简单了。”

    “我一定不说。”

    “你要知道,我亲爱的华生,"他把试管放回架子上去,开始用教授对他班上的学生讲课的口气往下说,“作出一串推理来,并且使每个推理取决于它前面的那个推理而本身又简单明了,实际上这并不难。然后,只要把中间的推理统统去掉,对你的听众仅仅宣布起点和结论,就可以得到惊人的、也可能是虚夸的效果。所以,我看了你左手的虎口,就觉得有把握说你没有打算把你那一小笔资本投到金矿中去,这真的不难推断出来。”

    “我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似乎没有,但是我可以马上告诉你这一密切的关系。这一根非常简单的链条中缺少的环节是:第一,昨晚你从俱乐部回来,你左手虎口上有白粉;第二,只有在打台球的时候,为了稳定球杆,你才在虎口上抹白粉;第三,没有瑟斯顿作伴,你从不打台球;第四,你在四个星期以前告诉过我,瑟斯顿有购买某项南非..

    [阅读全文]  2010-7-12 07:47 - 冬雪儿 - 96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2   狄更斯:穷人的专利权

    穷人的专利权

    [英] 查尔斯·狄更斯


    我这个人向来是不习惯写什么东西发表的。一个工人,每天(除了有几个礼拜一、圣诞节以及复活节之外)干活从来不少于十二或十四小时,情况可想而知!既然是要我直截了当地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那我也就只好拿起纸笔尽力而为了,欠缺不妥之处还希望能得到谅解。

    我出生在伦敦附近,不过,自从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场做工(你们叫工厂,我们这儿叫工场)。我在靠近我出生地但脱福特当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我的名字叫约翰。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时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

    下一个四月是我结婚三十五周年。我是万愚节那天结婚的。让人家去笑话我的这个胜利品好了。我就是在那天赢了个好老婆的,那一天可真是我平生最有意思的日子哩。

    我们总共生过十个孩子,活下来六个。我的大儿子在一条意大利客轮上当机师,这条船的招牌叫做“曼佐・纪奥诺号,往返马赛、那不勒斯,停靠热那亚、莱格亨以及西维太・范切埃”。他是个好工匠,发明过许多很派用场的小玩意儿,不过,这些发明却从来没有给过他一丁点好处。我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在悉尼,一个在新威尔士,全都干得挺不错,上回来信的时候都还没有成家呢。我另外一个儿子(詹姆士)想法有点疯疯癫癫,居然跑到印度去当兵,就在那里挨了颗枪子儿,肩胛骨里嵌着粒子弹头,在医院里躺了六个礼拜,这还是他自己写信告诉我的。几个儿子当中要数他长得顶俊。我有个女儿(玛丽)日子过得满舒服,可就是得了个胸积水的毛病。另一个女儿(夏洛蒂),让她丈夫给遗弃了,那事儿可真卑鄙到了极点,她带了三个..

    [阅读全文]  2010-7-12 07:34 - 冬雪儿 - 92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2   [转载]暴风雪中一雪花——读奥尔罕·帕慕克《雪》

    暴风雪中一雪花——读奥尔罕·帕慕克《雪》

    李雾


      帕慕克以一个艺术家的直觉告诉我们:修建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悬索桥,以今日的技术能力并不难;构筑一座沟通东西方心灵的大桥,以今日的相互理解能力,位于两边的用以悬挂连索的两座思想高架还没有竖起来呢。
      
      初识帕慕克作品

      笔者初识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的作品,当在去年(2005)年初。是时也,《纽约时报》公布了2004年度10大好书,入选的5部长篇小说里,就有帕慕克的《雪》。这年头,对文学奖没感觉。如今西方文化界,受后现代思潮影响,标准、真理和原则都成了相对主义的文字游戏,任何比较都有冒犯“政治正确”的危险。失去比较标准的文学奖,往往沦为各类“边缘”身份(民族的、地域的、性别的、性取向的、婚姻状态的,等等)的随机组合。倒是《纽约时报》,虽然也讲“政治正确”,毕竟还要面对学院左派之外的广大读者,多少遵循一点文学常规。他们仍然有胆量推荐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这样的白种的、西方的、男性的、异性恋的、结了正常婚的,而且已经得奖无数的老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反美密谋》也在该年十大好书中)。《纽约时报》筛选出来的作品,作为了解英文文本的一个窗口,本人还是有兴趣阅读的。
      
    《雪》的主人公尕(音gǎ),是一位旅居德国法兰克福的土耳其诗人。因为母亲去世,他回到故城伊斯坦布尔参加葬礼。他听朋友说,大学里最漂亮的女同学伊佩克离婚了。于是尕来到伊佩克所住的边境小城卡尔斯,名义上是为伊斯坦布尔一家报纸采访当地市府选举和女学生接连自杀的新闻,借机要做的则是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注意,尕所理解的“幸福”,是这部小说一个关键词,本文后面重点谈到。
     
     作者自己,奥尔罕,..

    [阅读全文]  2010-7-12 04:00 - 冬雪儿 - 90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0   格拉斯:铁皮鼓

    作者介绍:

    君特·格拉斯(1927~),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文学大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语言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手法之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他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精力充沛的格拉斯还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立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格拉斯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   

    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   

    1946年,当他从美军的战俘营获释时,他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了。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   

    1955年,他的《幽睡的百合》获斯图加特电台诗歌比赛头奖。次年,他的第一本诗集《风信旗的优点》出版。他举家迁居巴黎,靠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每月仅三百马克的津贴维持起码的生活并创作广播剧。   

    1958年10月,“四七”社在阿德勒饭店聚会。   

    1961年和1963年,格拉斯又发表了中篇小说《猫与鼠》和长篇小说《狗年月》。   

    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格拉斯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自1956年起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其中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

    [阅读全文]  2010-7-10 08:42 - 冬雪儿 - 3661 查看 - 48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0   蒲宁:露霞

    露霞 ①

    [俄] 蒲宁 / 赵洵译


       晚上十一点,莫斯科——塞瓦斯托波尔快车在波多尔斯基站的前一个小车站停车了,它本来不应该在这里停车的。列车停在二道,等候错车。在这趟车的一等车厢里,有一位先生和一位太太走到挂着窗帘的车窗前,他们看见手提红灯的列车长正在跨越轨道,于是太太问道:

       “请问,我们为什么停车?”

       列车长告诉她:该在这里会车的特别快车晚点了。

       车站上漆黑一片,显得非常凄凉。夜幕早已降临,然而在西方,在车站的后面、那一片昏暗的森林的尽头,久久不熄的莫斯科夏夜的晚霞还留有一抹毫无生气的残辉。沼泽地的潮湿气息吹进了车窗。远处传来的小山鸡有节奏的咕咕声在寂静中清晰可闻,这声音听起来也带有沼泽地潮湿的味道。

       他两肘撑在车窗上,她将双手搭在他的肩上。

       “有一次我曾在这地方度过假,”他说,“离这里五俄里,有一座别墅庄园,我在那里当过补课老师。这是个很枯燥寂寞的地方。树林稀稀拉拉的,只有喜鹊、蚊子和蜻蜓,没有一点宜人的景色。在花园里,如果想看到地平线,就只能登上屋顶的阁楼去眺望。这座房舍自然是俄罗斯风格的,因为主人家道中衰,它那时已经破败不堪了。屋后有一片地,很像是往日的花园,花园外面有一片水,不知是个湖,还是沼泽地,长满了欧莞和睡莲,在泥泞的岸边系着一条无主的平底船。”

       “这别墅里当然有一个深闺怨女和你一起泛舟湖上了!”

       “是的,一切都如想象的那样,然而这姑娘却并非深闺怨女。我多半是夜里和她一起划船,很有点诗情画意。西面的天空整夜都是一片淡绿,也和现在一样,透明的光辉泛在地平线上,一抹夕阳的残辉挂在天边……船上只有一支桨,而且破旧得像一把铁锹,我就像野人那样用那一支桨划着船,一会儿在..

    [阅读全文]  2010-7-10 07:50 - 冬雪儿 - 96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9   克里斯蒂:舞会谜案(侦探小说)

    舞会谜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波洛, 过去曾在比利时当过警长。他和斯泰尔斯案子牵连上纯属偶然。他的成功使他名声远扬.于是他决定将其一生用来探案。我刚好在索姆河战役受伤,无法继续当兵了,便和他一起住在伦敦。由于他大部分案子的第一手材料我都清楚.人们建议我挑选一些最有意思的案子记录下来。我想最好还是从当时引起了公众广泛注意的那桩离奇的舞会谋杀案开始。

    也许这个案子并不像那些扑朔迷离的案子, 它不能完全展示波洛独特的探案方法, 但它的轰动,它所涉及的大人物以及报刊杂志对它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它成为一个轰动的案件。我一直觉得将波洛和该案案情的解决情况公之于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 我们正坐在波洛的屋里。我的朋友像往常一样衣冠楚楚,正灵巧地将一种新的润须膏涂在胡子上,鸡蛋形状的脑袋歪向一边。这种虚荣无伤大雅,它是波洛的特点之一,也和他喜欢有条有理的个性一.我想得出了神,我手上的《每日新闻荟萃》报不觉滑到了地上.这时,我听见波洛在叫我:

    “我的朋友.出神想什么呢?”

    “说实话, ”我答道,“我正在想发生在胜利舞会的那件无法解释的案子.报上全是关于它的报道.”我边说边把报纸捡起来,用手指弹着报纸.

    “是吗?”

    “这个案子越读越让人感到如坠雾中! ”我越讲越起劲,“谁杀了克朗肖子爵?科科.考特尼死在同一个晚上是不是一个巧合? 是她故意服用了过量的可卡因,还是个意外事件呢?”我停下来,然而又演戏般地加了一句广我在问我自己这些问题。”

    让人感到有些恼怒的是, 波洛不屑一顾。 他还在照着镜子, 只是嘴里咕哝着,“绝对.这种新发乳对我的胡子来说.简直是神了!”他瞥见了我的眼神,赶紧加了一句,“真是这样的—那你有答案..

    [阅读全文]  2010-7-9 10:11 - 冬雪儿 - 94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9   流亡之梦与回归之幻——论昆德拉的新作《无知》

    流亡之梦与回归之幻——论昆德拉的新作《无知》

    许钧


    1999年,昆德拉用法语完成了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无知》的创作。面对法国文学评论界的质疑,针对“语言疲劳”、“形式生硬”、“风格贫乏”等刺耳的批评,昆德拉把书稿交给西班牙,于2000年以西班牙语与读者见面。首印十万册,引起广泛的关注、强烈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从某种意义上以事实给法国文学评论界一次有力的回击。法语读者苦苦期待,直至2003年4月才盼来法文本。

        翻开《无知》,读者便面临着一个带有怒气的发问:“你还在这儿干什么?”

        “你还在这儿干什么?”《无知》在这个并无恶意但也并不客气的提问中展开,并生发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何处为家?与之相关的,便有了小说所探讨的回归主题。这一看似平常的主题,在昆德拉的笔下,却发聋振聩,令人耳目一新。昆德拉大胆开拓创新,采用复调、变奏、反讽等手法揭示了回归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而引发了对人之存在的深层次思考。作为铺垫,我们首先看看《无知》对流亡之梦的描述。

        一、流亡之梦

        从某种意义上说,昆德拉的《无知》是借主人公的遭遇,针对自己特殊的“身份”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拷问,也是对他人种种疑问甚至指责的一份作答,抑或是一种自辩。我们知道,昆德拉于1929年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他在年轻时就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学尝试:写诗,写剧本,写小说,写评论,“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发展着自己”,以寻找他“自己的声音”,他“自己的风格”和他“自己” 。在1967年,身为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的昆德拉在会上讲真话,招来被开除捷共党籍的结果,丢了在布拉格高级电影艺术学院的教职,连文学创作的自由也被剥夺了。1..

    [阅读全文]  2010-7-9 08:33 - 冬雪儿 - 84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8   库切:不情愿的贵宾

    不情愿的贵宾

    [南非] J·M·库切 / 杨振同译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是一位作家, 出生于1928年,今年66岁,快到六十七了。她已经写了九部长篇小说,两部诗集,一本讲述鸟类生活的书以及大量的新闻作品。论出身她是澳大利亚人。她出生于墨尔本,现在还在那里居住,尽管1951年至1963年她是在国外(在英国和法国)度过的。她结过两次婚,有两个孩子,每一次婚姻生有一个孩子。

        伊丽莎白以她的第四部小说《埃克尔斯大街的房子》(1969)而闻名于世,书中的主人公是玛丽恩·布鲁姆,她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另一部小说《尤利西斯》中的主要人物利奥波德·布鲁姆的妻子。在过去十年当中,围绕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批评圈子;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甚至有一个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研究会,该会出版了一份《伊丽莎白·科斯特洛通讯》季刊。

        1995年春,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去了趟,或者说去(下用“现在时”)宾夕法尼亚州的威廉斯敦,去阿尔托纳学院,接受斯托奖。该奖项两年一度,颁发给由评论家和作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的一位作家,奖品有五万元美金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章,其中奖金由斯托庄园的一笔遗赠设立的基金会资助。这是美国较大的一个文学奖项。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科斯特洛是她娘家的姓)的宾州之行,由她的儿子约翰陪同。约翰在马萨诸塞州一所大学有一份教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工作,但由于他本人的原因,这一年他休假。伊丽莎白的身体有些虚弱;要不是儿子帮忙,她恐怕就无法绕半个地球进行这次异常辛苦的旅行。

        这些我们略去不表。他们已经到达威廉斯敦,被送到他们下榻的宾馆。这么小的一个镇上居然有这么一座大得出奇的大楼,这是一座六角形建筑,外面是清一色的..

    [阅读全文]  2010-7-8 08:59 - 冬雪儿 - 950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8   库切:自我放逐、不向人妥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库切:自我放逐、不向人妥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恺蒂



      J.M.库切的批评者,似乎都对他文本的创新性充满了敬畏。这一点,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他的文本贯通了对欧洲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批评家们习惯于纠缠在库切的小说是否部分属于殖民主义话语的问题,而看不见库切运用精心构制的寓言所描绘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实际上,他的主题都在从流血的严酷事实中提炼出来的。
      ———摘自戈迪默为《关于J.M.库切的批评视野》一书所作的序言

        (一)
        10月2日,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获得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并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小说还不到十部,却都是精品,所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人可以说“今年的选择很简单,丝毫没有争议”。库切这个学期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他听到消息后,在芝大网页上贴了这样一条短信:“今天早上6点钟我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对我来说这完全是出乎意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是宣布文学奖得主的日子。”虽然是出乎他的意料,但是对于媒体、文学爱好者以及像我这样的库切的崇拜者来说,他得奖,是早晚的事。他是非洲的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位是1986年的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第二位是1991年南非的戈迪默。
       
    库切一生中虽然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国外生活,却是一个很典型的南非人。他于1940年出生于开普敦的一个南非荷兰人家庭,从小受的是双语教育,后来去的是英文学校,所以,英文可以说是他的母语。他成长的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1960年他如同许多实在无法忍受种族隔离政策的年轻人一样,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在海外自我放逐的生活,离开南非而到伦敦。一开始,他做的工作是电脑软件设计(他大..

    [阅读全文]  2010-7-8 08:53 - 冬雪儿 - 80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7   伍尔里奇:后窗(侦探小说)

    后窗

    [美] 康奈尔·伍尔里奇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从没听见过他们的声音.严格说来,我甚至没见过他们,因为相隔那样的距离,他们的脸太小,根本说不清有些什么特征。但是,我可以构想出一张他们来来去去、他们的日常习惯和活动的时间表。他们是我周围的后窗居民。
      
    诚然,我觉得这的确有点儿像窥视,由于过分的专注,甚至会被误解成窥视者汤姆(英国传说中人物,是考文垂市的一个裁缝,因偷看戈黛娃夫人裸体骑马过市而致双目失明)。这不是我的过错,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这段时间里,我的活动受到严格的限制。我可以从窗前回到床上,从床上走到窗前,仅此而且。在天气温暖的时候,那扇凸窗是我后房间最吸引人的地方。窗子没有装纱窗,所以我只有把灯关掉才能坐在那里,否则的话,周围所有的虫子都会在我身上叮。我不能睡觉,因为我常常要做大量的锻炼。我从来没有养成用读书来排遣烦恼的习惯,因此也没把书打开。嗨,我该干什么呢.就这么紧闭双眼坐在窗前?

      不妨胡乱地看上几眼:在正前方,方窗子里,有一对紧张不安的小夫妻,二十不到的年纪,刚刚结婚,要他们在家里待上一个晚上,简直像杀了他们。他们总是那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不管去哪里,从来记不住关灯。在我看见的次数中没有一次是例外。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关灯。我想把这称作延迟的行动,往后你们就会明白。每次外出五分钟左右,那个男的就会发疯似的奔回来,也许是从街上一路奔回来,匆匆地去关开关。然后,出去的时候,在黑暗中绊倒在什么东西上。那两个人让我暗暗好笑。

      往下是第二户人家,窗子的视角已经窄了点。那里每天晚上也有一盏灯会熄掉。关于这盏灯的事,常常使我略感悲伤。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住在那里,我想是个年轻的寡妇。我..

    [阅读全文]  2010-7-7 10:06 - 冬雪儿 - 1035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7   谷崎润一郎:刺青

    作者介绍: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之间的性心理与性生活。谷崎的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的散文世界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耽溺于阴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悦与民族的风情。

    谷崎润一郎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他幼时家生活富裕,后来他父亲的生意失败,家道中落,谷崎润一郎念中学时曾教过家馆。1905年,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 ,接触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他在读到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1910年辍学,与剧作家小山内薰、诗人岛崎藤村一同发起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刺青》、《麒麟》。小说《麒麟》中描写了中国春秋时代孔子游说卫灵公遭奚落的故事情节,《刺青》则写的是一个以刺青为业的青年画工采取诱骗手段迫使原本善良的女孩变成“魔女”的故事。这两篇小说因构思新颖、文笔流畅而受到日本唯美主义鼻祖永井菏风的青睐,永井发表专论赞赏他为日本文坛开拓了一个不曾有人涉足的领域,给予高度评价,谷崎从此正式登上日本文坛。他的创作倾向颓废,追求强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和变态的官能享受,自称为“恶魔主义”。代表作《春琴抄》的主人公佐助,为了表示对盲女春琴的爱,竟用针刺瞎两眼,表现一种被虐待的变态心理。晚年的作品《疯癫老人日记》(1962)更集中地表现了他颓废的一面,耽于变态性欲的描写。但他有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问题,如短篇小说《小小王国》 (1918),塑造了一个外貌丑陋而才智出众的..

    [阅读全文]  2010-7-7 08:38 - 冬雪儿 - 118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6   爱伦·坡:黑猫(侦探小说)

    黑猫

    [美] 爱伦·坡


    我要开讲的这个故事极其荒唐,而又极其平凡,我并不企求各位相信,就连我的心里都不相信这些亲身经历的事,若是指望人家相信,岂不是发疯了吗?但是我眼下并没有发疯,而且确实不是在做梦。不过明天我就死到临头了,我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我迫切打算把这些纯粹的家常琐事一五一十,简洁明了,不加评语的公之于世。由于这些事的缘故,我饱尝惊慌,受尽折磨,终于毁了一生。但是我不想详细解释。这些事对我来说,只有恐怖,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无非是奇谈,没有什么可怕。也许,后世一些有识之士会把这种无稽之谈看作寻常小事。某些有识之士头脑比我更加冷静,更加条理分明,不象我这样遇事慌张。我这样诚惶诚恐,细细叙述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一定是一串有其因必有其果的普通事罢了。
      
    我从小就以心地善良温顺出名。我心肠软得初期,一时竟成为小朋友的笑柄。我特别喜欢动物,父母就百般纵容,给了我各种各样玩赏的小动物。我大半时间都泡早同这些小动物玩上面,每当我喂食和抚弄它们的时候,就感到无比高兴。我长大了,这个癖性也随之而发展,一直到我成人,这点还是我的主要乐趣。有人疼爱忠实伶俐的狗,对于他们来说,根本用不着多费口舌来说明个中乐趣其味无穷了吧。你若经常尝到人类那种寡情薄义的滋味,那么对于兽类那种自我牺牲的无私之爱,准会感到铭心镂骨。

      我很早就结了婚,幸喜妻子跟我意气相投,她看到我偏爱饲养家禽,只要有机会物色到中意的玩物总不放过。我们养了小鸟、金鱼、良种狗、小兔子,一只小猴和一只猫。

      这只猫个头特大,非常好看,浑身乌黑,而且伶俐绝顶。我妻子生来就好迷信,她一说到这猫的灵性,往往就要扯上古老传说,认为凡是黑猫都是巫婆变化的。我倒不是说我妻子对这..

    [阅读全文]  2010-7-6 08:26 - 冬雪儿 - 1032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6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扉页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 引自和格特露德·斯坦的一次谈话①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 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 《传道书》②

    ①一九二四年夏,斯坦曾在和海明成交谈时,把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称之为“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最初曾考虑以之作为本书的书名。

    ②引自《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四到第七节。“日头出来”四字在圣经英译本中作 "The sun also ariseth"。海明威最后采用为本书书名,改用现代英语的拼法。本书中译本书名即照此译出。

    [阅读全文]  2010-7-6 07:45 - 冬雪儿 - 1934 查看 - 16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5   克里斯蒂:康沃尔谜案(侦探小说)

    康沃尔谜案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彭杰利夫人来访。”女房东通报完就谨慎地退开了。

    往常曾有很多看上去不太可能来向波洛咨询的人来向波洛咨询,但在我看来,这位紧张地站在门里边,拨弄着她那羽毛领圈的女人是最不可能的了。她是这样普通—一个瘦削、憔悴的女人,大约五十岁。穿着镶边的外衣和裙子,颈子上戴着一些金质饰物,灰白的头发上面压着一个特别不协调的帽子。在一个乡村小镇上每天在路边你可能碰到一百个这样的彭杰利夫人。

    看得出她很尴尬。波洛走上前去。和蔼可亲地同她打招呼。

    “夫人!请坐,请坐。他是我的同事。黑斯廷斯中尉。”那位女士坐了下来。不确信地喃喃道:“你是波洛先生,侦探波洛?”“请吩咐,夫人。”但我们的客人还是说不出话来。她叹了一口气,拧着手指,脸变得越来越红.“我能为您做点什么。是吗,夫人?”“嗯,我想—就是—你知道—”“说吧,夫人,请说吧。”受到如此鼓励。彭杰利夫人有些镇定了.“是这样的,波洛先生—我不想和警察有什么关系。不。我绝对不会找警察的!但尽管这样。我因一些事倩而非常苦恼。但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她突然停了下来。

    “我,我和警察没有关系。我的调查是绝对保密的。”彭杰利夫人抓住了这个词。

    “保密—那正是我需要的。我不想听闲言碎语。不需要大惊小怪,或者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他们报道这种事情的方式很恶毒,一直到全家再也抬不起头来他们才罢休。而且这事我也不是很肯定—这只是我的一个可怕的想法,我想不去想它。但做不到。”她停下来吸了口气,“也许我一直在冤枉可怜的爱德华。妻子有这样的想法真是可怕。但现在你能读到这种可怕的事情。”“请原谅—你是在说你丈夫吗?”.“是的。”“你怀疑他—什么?”“我甚至不想说。波洛先生。但你的确也在..

    [阅读全文]  2010-7-5 07:41 - 冬雪儿 - 105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5   马克.吐温:法国人大决斗

    法国人大决斗

    [美] 马克.吐温 / 叶冬心译


    不管一些爱说俏皮话的人怎样百般地轻视和讥嘲现代法国人的决斗吧,反正它仍旧是我们目前最令人憟憟危惧的一种风尚。由于它总是在户外进行,所以参加决斗的人几乎肯定会要着凉。保罗·德卡萨尼亚克先生,那位习性难改,最爱决斗的法国人,就是由于这样常常受到风寒,以致最后成了缠绵床席的病夫;连巴黎最有声望的医师都认为,如果再继续决斗十五年或者二十年——除非他能够养成一种习惯,在不受湿气和穿堂风侵袭的舒适的房子里厮杀——他最终必然有性命之忧。这一事例肯定可以平息那些人的怪谈,他们一口咬定了,说什么法国人的决斗最有益于卫生,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户外活动。再说,这一事例也肯定可以驳倒另一些人的谬论,他们说什么只有参加决斗的法国人以及社会主义者所仇恨的君主是可以不死的。

    可是,现在要谈到我的本题上了。我一听到岗贝塔先生和富尔图先生最近在法国议会中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就知道肯定会有麻烦事随之而来。我之所以会料到这一点,是因为我和冈贝塔先生相交有年,熟悉他这个不顾一切、顽强执拗的脾气。尽管他的身材长得那么高大,但是,我知道,复仇的狂热会深深渗入他遍体全身所有的地方。

    我不等到他来找我,就立刻跑去看他。果然不出所料,我发现这位勇士正深深地沉浸在那种法国人的宁静之中。我说“法国人的宁静”,是因为法国人的宁静和英国人的宁静有所不同。他正在那些砸烂了的家具当中来回疾走,时不时地把一个偶然碰到的碎块从屋子里这一头猛踢到另一头。不停地咬牙切齿,发出一大串咒骂,每隔一会儿就止住步,将另一把揪下的头发放在他已经积在桌上的那一堆的上面。

    他挥出双臂,搂住我的脖子,把我按在他腹部上方胸口,在我两边颊上吻着,紧紧地拥抱了我四五..

    [阅读全文]  2010-7-5 07:24 - 冬雪儿 - 99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3   希区柯克:冬季逃亡(侦探小说)

    作者介绍: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大师”。他生于伦敦,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39年应邀去好莱坞,次年拍摄了《蝴蝶梦》,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从此定居美国直到逝世。为了表彰他对电影艺术作出的突出贡献,197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198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他为爵士。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300多部电视系列剧。   

    希区柯克是第一个深入探讨人类心灵世界的电影艺术家,他对人类最隐秘的心灵世界的挖掘日新月异无古人的。希区柯克对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焦虑心理有着深刻的体悟,他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深入地剖析了现代人的内疚、浮躁、焦虑、欲望和仇恨,描绘了现代社会的荒谬和混乱,并把通俗和哲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电影界的弗洛伊德”

    [阅读全文]  2010-7-3 09:02 - 冬雪儿 - 94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2   大江健三郎:广岛札记

    广岛札记

    大江健三郎


    广岛札记序 广岛行

    像这样的书,从个人的事情入笔,或许不够妥当。可是这里所收集的有关广岛的所有的随笔,对我个人来说也好,对始终与我一起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辑安江良介先生来说也好,都是深深触动我们各自的灵魂的。所以,我很想把1953年夏我们两人一起初次去广岛旅行时的个人经历记录下来。当时,从我这方面说,我的第一个儿子正处于濒死状态,整天躺在玻璃箱子里,简直毫无康复的希望;而安江先生,则恰值他头一个女儿去世。加之,我俩共同的一位朋友,因整日潜心于《世界最终爆发核战争的情景》专题研究而惶恐不已,竟在巴黎自缢身死。然而,不管怎样,我们彼此彻底征服了对方,还是向着盛夏的广岛出发了。像那样精疲力竭、忧郁沉闷的旅行,我还从未经历过。

    到了广岛,开了几天的“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我们更加疲惫不堪,心头的忧郁也更加沉重了。正如第一章所描写的,这实在是一次充满苦涩和困难的大会。当初,大会能否开成,实际上还是个疑问;一俟大会开幕,又只不过是个分裂的大会。我们怀着暗淡凄凉的心情,身上沾满汗水和尘土,叹息着,陷入沉默,在被大会动员起来的非常虔诚的人群周围徒然地奔走。

    但是,过了一周之后,当我们准备离开广岛时,我们发现了能将自己从忧郁的深渊中拉上来的绳索,而且,这条绳索就紧紧握在我们手中;简捷点说,是我们遇到了真正具有“广岛人”特质的人们。

    那些似乎真正的“广岛人”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直接地给了我勇气;反过来,我也品尝到了因儿子置身于玻璃箱中而深藏在我心底的精神恍惚的种子和颓废之根,被从深处剜了出来的痛楚。而且,我开始希望以广岛和真正的“广岛人”为锉刀,来检验我自己内心的硬度。我是在战后..

    [阅读全文]  2010-7-2 08:52 - 冬雪儿 - 1478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0-7-2   王中忱:边缘意识与小说方法及其他

    边缘意识与小说方法

    王中忱


    1994年12月7日,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为这一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登上瑞典皇家文学院讲坛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很平静。获奖确实使他喜悦,但也打破了书斋的安宁。为了躲避新闻记者接连不断的骚扰,他甚至不得不有意弄坏电话。①不过,从东京到斯德哥尔摩,总有许多仪式需要履行。和以往的一些杰出前辈一样,他要在这里发表受奖演说。

    ①参见大江健三郎1994年10月17日在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日本研究·京都会议”上的讲演。

    大江的目光投向了距离讲坛遥遥万里的故乡。于是,四国岛上名不见经传的大濑村(现名内子町大濑),就成了《我在暧昧的日本》这篇著名演说的开场白。大江并非突然泛起了乡愁,至少在两个月前,获奖消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来时,他便开始酝酿这篇讲演辞。而比这稍早一些时间,大江曾经“在北欧谈日本文学”,那时,他也说起自己的故乡。①显然,故乡的土地始终牵系着大江的心,与大江的文学世界丝缕相连。

    大江经常把故乡称做“峡谷里的村庄”。大濑确实藏在山谷里,村前有小田川河流过,四周则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大江在这里长到15岁,“峡谷村庄”经验可以说就是他孩提时代的经验。大江后来的创作表明,童年少年时期的记忆,会在作家的文学活动中持久不断地回响。诚如大江自己所说:我曾屡屡描述森林里的孩子的奇异经验,即或人家认为我是受森林经验的恩庇而成为小说家的,我也毫无异议。②但“峡谷村庄”不仅为大江的创作提供素材来源,它还时时跃入大江虚构的世界,构成作品内在的时空。而虚构文本(test)里的“峡谷村庄”自然不限于现实中的大濑村形成某种对应,在文本内的各种语境(contest)里,它指涉着多重复杂的内容;从这样的意义说,森林-峡谷..

    [阅读全文]  2010-7-2 08:43 - 冬雪儿 - 102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7-1   克里斯蒂:蒙面女人(侦探小说)

    蒙面女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波洛变得越来越对世事不满,越来越烦躁不安。近来我们没有什么有趣的案件。没有可以让我们的小个子朋友运用他智慧和非凡的推断力的案件。今天早晨他不厌烦地氨一声,把报纸丢到一旁。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感叹词,听起来就像是一只猫在打喷嚏。
      
    “他们害怕我,黑斯廷斯;你们英格兰的罪犯们,他们害怕我!猫在这儿的时候,小老鼠们,他们就不再靠近奶酪了!”

      “我认为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在这儿呢。”我边说边笑。

      波洛责备地望着我。他总是想象整个世界都在想着、谈论着赫尔克里。波洛。他确实已在伦敦出了名。但我简直不能相信他的存在会给犯罪世界带去恐怖。

      “那么那天在邦德大街发生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珠宝事件又是怎么回事呢?”我问。

      “那是一次干净利落的行动。”波洛赞许地说,“但不是我喜欢处理的案件。但是手段有些过于鲁莽!一个拿着铅头拐杖的男人击碎了一家珠宝店的平板玻璃窗,抓走了一些宝石,一些值得尊敬的市民立刻抓住他,一位警察赶到现场,罪犯被逮着时是人赃俱获,身上带着那些宝石,他被押送到警察局。后来发现那些宝石是人造的,真宝石已被他转给了一位同伙—是前面提到的值得尊敬的市民中的一位。他会入狱的—这是真的,但当他出狱后,就会有一笔不错的小财产等着他。是的,一切都设想得不错,但我会做得比那更好。有时,黑斯廷斯,我后悔我是一位如此有道德的人。与法律作对,只是换换口味,将令人高兴。”

      “高兴起来吧,波洛,你知道在你这一行当中你是最出色的。”

      “但我这一行手头正处理什么呢?”

      我拿起报纸。

      “这儿!有一位英国人,他在荷兰被神秘地杀..

    [阅读全文]  2010-7-1 07:45 - 冬雪儿 - 83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30   柯南道尔:跳舞的人(侦探小说)

     

    跳舞的人

    [英] 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一声不响地坐了好几个钟头了。他弯着瘦长的身子,埋头盯住他面前的一只化学试管,试管里正煮着一种特别恶臭的化合物。他脑袋垂在胸前的样子,从我这里望去,就象一只瘦长的怪鸟,全身披着深灰的羽毛,头上的冠毛却是黑的。

      他忽然说:“华生,原来你不打算在南非投资了,是不是?”

      我吃了一惊。虽然我已习惯了福尔摩斯的各种奇特本领,但他这样突然道破我的心事,仍令我无法解释。

      “你怎么会知道?"我问他。

      他在圆凳上转过身来,手里拿着那支冒气的试管。从他深陷的眼睛里,微微露出想笑出来的样子。

      “现在,华生,你承认你是吃惊了,"他说。

      “我是吃惊了。”

      “我应该叫你把这句话写下来,签上你的名字。”

      “为什么?”

      “因为过了五分钟,你又会说这太简单了。”

      “我一定不说。”

      “你要知道,我亲爱的华生,"他把试管放回架子上去,开始用教授对他班上的学生讲课的口气往下说,“作出一串推理来,并且使每个推理取决于它前面的那个推理而本身又简单明了,实际上这并不难。然后,只要把中间的推理统统去掉,对你的听众仅仅宣布起点和结论,就可以得到惊人的、也可能是虚夸的效果。所以,我看了你左手的虎口,就觉得有把握说你没有打算把你那一小笔资本投到金矿中去,这真的不难推断出来。”

      “我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似乎没有,但是我可以马上告诉你这一密切的关系。这一根非常简单的链条中缺少的环节是:第一,昨晚你从俱乐部回来,你左手虎口上有白粉;第二,只有在打台球的时候,为了稳定球杆,你才在虎口上抹白粉;第三,没有瑟斯顿作伴,你从不打台球;第四,..

    [阅读全文]  2010-6-30 04:24 - 冬雪儿 - 99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9   卡尔:妖怪林别墅疑案(侦探小说)

    作者介绍:

    约翰•狄克森•卡尔 生于1906年11月30 日,卒于1977年2月27日。是位多产的美国籍推理小说家,除了「约翰·狄克森·卡尔」之外,也曾使用过「卡特·狄克森」(Carter Dickson)、「卡尔·狄克森」(Carr Dickson)以及「罗杰·费尔拜恩」(Roger Fairbairn)等多个笔名发表作品。卡尔是公认的古典推理黄金时期伟大作家之一,写作上注重谜团的设计,并辅以复杂而紧凑的情节。他大部分的小说及短篇故事中都有一个古怪的侦探,负责解开种种不可思议同时又带有超自然神秘味道的犯罪,这样的风格主要是受到法国作家勒胡(Gaston Leroux)以及英国文学巨擘 G. K. 却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系列所影响。事实上,卡尔笔下那肥胖、和蔼的字典编纂家基甸·菲尔博士,正是根据切斯特顿的形象而写的。

    卡尔生于美国宾州联合镇(Uniontown, Pennsylvania),父亲曾任民主党议员。高中时课业表现平平,但已经开始热中于推理方面的写作。1931 年他于海外留学时,与英国女子克蕾儿·克利夫斯(Clarice Cleaves)结婚,并定居于英国,两人共育有三子,之後才于 1948 年返回美国。卡尔于 1950 年代所写的大部分作品,场景都是设定在英国或欧洲,由于文笔极富欧洲风味,因此当时有人还一度认为,「卡尔」其实是英国知名幽默作家伍德霍斯(P. G. Wodehouse)的笔名。   

    「密室杀人」(locked room mystery)是推理小说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名探们要解决的,都是些「不可能的犯罪」,像是在密闭或内部上锁之房间内发生的谋杀案,或是死者被勒杀或近距离刺杀于雪地或泥地,但尸体旁除了死者自己的脚印外,却没有任何其他痕迹。而说到「密室杀人」,一定会想到有「密室之王」之称的卡尔,特别是菲尔博士系列的名作「三口棺..

    [阅读全文]  2010-6-29 11:03 - 冬雪儿 - 120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8   折原一:打错的电话(侦探小说)

    作者介绍:

    1951年出生于埼玉县久喜市,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和江户川乱步校友),曾任职于日本交通公社,后转职为旅游资讯相关的编辑及写作职务,1988年首先创作了本格推理短篇集《五具棺材》(出库版时加多两篇成为了《七具棺材》),同年(1988)再以《倒错的死角》成为首部入选"鲇川哲也与十三个的谜"的作品,随后于翌年(1989)的《倒错的Ronde》(Ronde=轮舞曲)也入选了第三十四届江户川乱步赏的候补,同年也发表了黑星警部系列的首部长篇作品《鬼来吹法螺》(后改名为《鬼面村杀人事件》),1995年更以《沈默的教室》获得了第四十八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

     折原一的作品风格大致可分成三个类别(与创作时期无关),首先是气氛较为轻松幽默的本格推理,以黑星警部系列作品为主,如1989年的《鬼来吹法螺》及1990年的《猿岛馆杀人事件》等。其次是一般的严肃本格解谜推理,作品包括1991年的《丹波家杀人事件》及1994年的《望湖庄的杀人》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他最擅长的叙述性诡计创作。从《倒错的死角》、《倒错的Ronde》到《沈默的教室》,其他的还有1993年的《异人们的馆》及1996年的《漂流者》等,以叙述性诡计为要点的作品总数已超过二十部。在所谓叙述性诡计推理小说中,作者利用文章构成的技巧与读者的错觉,从而对故事中某种要点产生出错误的理解,直到结尾部分作者才再把真相说明。虽然有很多作家不爱使用叙述性诡计,即使有个别作家创作这类作品也只会是偶一为之,但折原一却刚好相反,叙述性诡计的运用早已成为了他的标志。

    [阅读全文]  2010-6-28 22:12 - 冬雪儿 - 1180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8   [转载] 柯南·道尔简介及其他

    柯南·道尔简介

    网络综合摘编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 ,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

      英国小说家,因成功的塑造了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悬疑、 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柯南·道尔在公元1859年5月22日出生于英国北部城市,苏格兰首府爱丁堡,9岁时就被送入耶稣预备学校学习,当他在1875年离开学校时道尔已经对天主教产生厌恶情绪,而成为一名不可知论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道尔开始写作。在搬到南海城(Southsea)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 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 )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噪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1885年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结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结核病过世。1907年道尔与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结婚。

      1890年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教..

    [阅读全文]  2010-6-28 01:09 - 冬雪儿 - 68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6-28   克里斯蒂:梦境(侦察小说)

    梦境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赫尔克里·波洛颇为欣赏地打量着这幢楼房,接着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右边是一家工厂大楼和一排琳琅满目的商店,对面是简陋的公寓房。

    他的目光又转回这幢叫做诺思韦的私人住宅,这像座古老的历史遗物——气势宏伟却又舒适宜人。一块块修剪整齐的绿油油的草坪环抱着这威严的楼房。这个让人仿佛回到中古时代的建筑早已被现代化的伦敦城市的喧嚣嘈杂所淹没遗忘了,五十岁上下的老伦敦人也说不清这幢房子的确切位置。

    尽管房子的主人是世界首富之一但却鲜为人知。金钱可以在公众中大肆宣扬,也可以堵住公众的嘴。本尼迪克特·法利,这幢房子的主人,行为古怪的百万富翁用金钱选择了后者。他本人也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但他频繁出现在董事会上。他那瘦削的身材,鹰钩鼻子,刺耳的声音使所有的董事会成员都俯首贴耳,除此之外他又是出了名的不可恩议的人物。人们知道他吝啬得出奇,但有时又令人难以置信地慷慨,甚而还知道他私人生活的小节——他喜欢穿那件缝缝补补已有二十八年历史的晨衣;每顿必吃白菜汤和鱼子酱;对猫讨厌之极。总而言之,在公众眼里他是个令人费解的人物。

    赫尔克里·波洛也听说过这些,这是他对他即将拜访的人了解的全部。装在他衣袋里的那封邀请信并没有使他对这一人物了解得更多一些。

    他默默地审视着这个充满了浪漫伤感色彩的旧时代的标志后上了前门的台阶,按响了门铃,扫了一眼小巧玲珑的手表——要在以前还是那种大挂钟似的笨重手表呢。表上指针正好指向九点三十分,赫尔克里·波洛的时间观念向来很强,一分也不会差。

    片刻间门开了,一个毕恭毕敬的男佣出现在他面前,其身后是灯火辉煌的大厅。

    “本尼迪克特·法利先生在家吗?”波洛问道。

    男佣客气地上下打量了下波洛,不..

    [阅读全文]  2010-6-28 00:51 - 冬雪儿 - 111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7   菲茨杰拉德:最后一个南方女郎

    作者介绍:弗·斯·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1917年于普林顿大学辍学入伍,1919年退伍。次年发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遂与姗尔达·赛瑞成婚,她对他的生活和创作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他的创作倾向具有“迷惘的一代”的特征。1925年其代表作《伟大的盖茨比》出版,以对美国理想的破灭揭示了他的双重性格和内心冲突,被誉为当代最深刻的一部美国小说,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此后,他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夜色温柔》和《最后一个巨头》。
       
    《最后一个南方女郎》是一篇关于几个军人和一个南方女郎爱情纠葛的短篇小说。


    最后一个南方女郎

    [美] 弗·斯·菲茨杰拉德 / 苏建文 陈钰鹏译



        经受了亚特兰大①那富有戏剧性的、十足南方风味的魅力后,我们大家都认为塔莱顿真是个鬼地方,因为那儿比我们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第一天就有十几个新兵倒在佐治亚州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要是你看到牛群被黑人“唏…… 呀”地吆喝着慢慢赶过商业街,你就会觉得在炎热的大白天也会恍恍惚惚——人们多么想动一动手或动一动脚,以便知道自己还活着。
       
    我留在外面的营房里,听沃伦少尉讲那些姑娘们的事情。

        那是15年以前的事了,我忘了我当时是什么感觉,我只知道光阴一天一天地逝去,日子比今天好过,我的心里是空空的,因为她在北方举行了婚礼,她的光彩在我心里留驻了3年。我看了报纸上的报道和照片,那是“一次带着火药味的浪漫主义婚礼”。一切是那样豪华,然而又显得那样凄然,我清楚地记得天空在昏暗中闪光,婚礼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举行的。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故作风..

    [阅读全文]  2010-6-27 07:45 - 冬雪儿 - 99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7   布扎蒂:坠落中的少女

    坠落中的少女

    [意] 迪诺·布扎蒂 / 万海松译


      玛塔19岁。从摩天大楼的顶上放眼望去,她看到了傍晚时分会在脚下熠熠闪光的城市,一阵眩晕感朝她袭来。

      在那样一个极其美丽和纯净的晚上,微风不时地吹拂着蓝得简直妙不可言的天穹下的几缕云丝,银光闪闪的摩天大楼显得至高无上、充满运气。事实上,这一刻正是城市被灵感占领而且除了瞎子谁都会被它彻底征服的时候。少女从高空俯视着在落日那长时间的痉挛中蜿蜒蠕动着的条条街道和幢幢高楼。从这个高度看,房子的白色消失了,大海的蓝色开始映入眼帘。在空中倒着看,大海似乎在涨潮。当夜幕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城市就变成了一座燃烧着跳动的光焰的甜蜜深渊。里面有强壮的男人,甚至有更加强壮的女人,还有小汽车,夜总会的霓虹灯招牌,灰暗的大楼的入口门厅,喷泉,珠宝钻石,寂静的旧花园,派对,欲望,交易。总之,都是夜的挥霍无度的魔力,这种夜晚能引得人们做起有关伟大和荣耀的迷梦。

      看着这些,玛塔无望地翻过栏杆,听凭自己跳落下去。她觉得自己仿佛是在空中翱翔,但实际上她正在坠落。摩天大楼出奇地高,底下的街道和广场还离她很远。谁知道她要多久才能到底下呢,反正少女是正在坠落。

      就在那时,在最上面几层的露台和阳台上,有许多富有而文雅的人正在开着鸡尾酒会,无聊地交谈着。他们三三两两地东一簇、西一堆,他们的谈话声盖过了音乐声。玛塔经过他们的时候,有几个人探出头看她。

      那种类型的飞行(事实上主要是女孩子们的)在摩天大楼里并不新奇,这都成了房客们有趣的消遣了。这也正是那些公寓价格非常昂贵的一个原因。

      太阳尚未完全落下去,它在竭力照耀着玛塔那简朴的衣裳。她身穿一件朴素的廉价的春季连衣裙,买的现成的那种,落日那如抒情诗般的余晖..

    [阅读全文]  2010-6-27 07:38 - 冬雪儿 - 114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6   蒲宁:三个卢布

    三个卢布

    [俄] 蒲宁


      在那个夏日的黄昏,我像每次进城时一样,在城里最好的一家旅馆开了一间连卧室的套间。我吩咐侍者把窗户统统打开,把茶炊拿来,就三脚两步走到窗口,因为屋里闷得透不过气来了。此时窗外已经伸手不见五指,闪电不时划破夜空,就好似贴着地面滚过。一会儿,侍者用托盘端着茶炊快步走进来。我看见:除了一个茶炊、一个涮杯缸、一只玻璃杯、一碟小白面包外,托盘上还有一只茶杯。
      
      “为什么还要一只茶杯?”我问。

      侍者挤了挤眼睛,回答说:“鲍里斯·彼得罗维奇,有位小姐要找您。”

      “什么小姐?”

      侍者耸了耸肩膀,做出一副笑脸,说:

      “那还用问。她苦苦求我放她进来,说是如果能挣到点钱的话,一准送给我一个卢布。她看到您乘着马车来旅社的……”

      “这么说,是个街头的神女罗?”

      “可不。可是向来是客人打发我们上安娜·玛待维耶芙娜那儿把姑娘叫来,这一位却自个儿上门……”

      我想到今宵的寂寞无聊,便说:“这倒可以散散心。让她进来吧。”
      
    侍者兴冲冲地走了。我刚转过身去动手斟茶,就有人敲门了。令我吃惊的是,没等我回答,一个身材高大的女郎,穿着褐色的女学生制服,脚上穿的是破旧的粗麻布便鞋,竟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屋来。

      “路过这儿,看到灯亮着;就顺便来拜访您,”她的乌黑的眼睛望着一旁,试图以一种讥嘲的口吻说道。

      所有这一切全然不像我所预料的,我不免有点慌了手脚,以致用喜出望外得有失身份的口气回答说:
      “欢迎之至。请坐下来用茶。”

      这时窗外掠过一道宽阔的紫色闪电,随即就在附近什么地方响起了一个惊天动地的霹雷,仿佛是要告诫切莫作孽似的。她已摘掉帽子,坐在沙发上,举起一只细长..

    [阅读全文]  2010-6-26 08:23 - 冬雪儿 - 83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6   欧.亨利:爱的牺牲

    爱的牺牲

    [美]欧·亨利 / 王仲年译


        乔·拉雷毕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他还只六岁的时候就画了一幅镇上抽水机的风景,抽水机旁边画了一个匆匆走过去的、有声望的居民。这件作品给配上架子,挂在药房的橱窗里,挨着一只留有几排参差不齐的玉米的穗轴。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
       
        德丽雅·加鲁塞斯生长在南方一个松林小村里,她把六音阶之类的玩意儿搞得那样出色,以致她的亲戚们给她凑了一笔数目很小的款子,让她到北方去“深造”。他们没有看到她成——,那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讨论明暗对照法、瓦格纳①、音乐、伦勃朗的作品②、绘画、瓦尔特杜弗③、糊墙纸、萧邦④、奥朗⑤。

        乔和德丽雅互相——或者彼此,随你高兴怎么说——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

        拉雷毕夫妇租了一层公寓,开始组织家庭。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我对有钱的年轻人的劝告是——为了争取和你的艺术以及你的德丽雅住在公寓里的权利,赶快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卖掉,施舍给穷苦的看门人吧。

        公寓生活是唯一真正的快乐,住公寓的人一定都赞成我的论断。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让梳妆台坍下来作为弹子桌;让火炉架改作练习划船的机器;让写字桌充当临时的卧榻,洗脸架充当竖式钢琴;如果可能的话,让四堵墙壁挤拢来,你和你的德丽雅仍旧在里面,可是假若家庭不幸福,随它怎么宽敞——你从金门进去,..

    [阅读全文]  2010-6-26 08:16 - 冬雪儿 - 96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5   莫洛亚: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法] 安德烈·莫洛亚 / 罗新璋译


      “我一生中最离奇的事?”她反问道,“真叫人难以回答。早先我生活里倒是有过些故事的。”

      “难保现在就没有吧。”

      “噢,哪里。韶华已逝,人放明白多啦……也就是说,感到需要静静的休息休息了……现在;晚上一个人,翻翻过去的信件,听听唱片,就很心满意足了。”

      “还不至于没人追求你吧……你还是那么媚,说不出是人生阅历还是饱经忧患,在你容貌之间,增添着凄艳动人的情致……不由人不着迷……”

      “看你多会说……不错,爱慕我的人现在还有。可悲的是,凭什么也不信了。男人我都看透了。噢,没有得手的时候,是一片热忱,过后,就是冷淡,或是嫉妒。我心里想,何必再看一出戏呢,结局不是可以料到的吗?但是,年轻的时候,就不这样。每次都象遇上卓绝的人物,不容我有半点游移。真是一心一意……喏,就说五年前,认识我现在的丈夫郝诺时。还有一切从新开始之感。他个性很强,几乎带点粗暴。我那优柔寡断,着实给震撼了一下。我的担忧焦虑,他都觉得不值一笑。真以为找到了什么救星。倒不是说他已经十全十美,修养,风度,都还有不足之处。但人非常厚实,这正是我所欠缺的。好比抓着个救生圈……至少,当时是这样想的。”

      “后来就不这样想了?”

      “你很清楚。郝诺后来大倒其运,反要我去安慰他,稳定他的情绪,坚定他的意志,要我去保护他这个保护人……真正坚强的男人,太少了。”

      “你总认识个把吧?”

      “嗯,见过一个。噢,时间不长,而且是在非同寻常的境况下……喏,刚才你问我生平最离奇的事,这算得一桩!”

      “那你说说看。”

      “我的天!看你提的什么要求?这可得在记忆深处搜索一番……而..

    [阅读全文]  2010-6-25 08:22 - 冬雪儿 - 107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5   索尔仁尼琴:癌症楼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前苏联-俄罗斯的流亡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8年11月12日索尔仁尼琴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教师家庭。曾为莫斯科哲学文学语言学院文学系函授生。1941年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毕业,同年应征入伍。卫国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当过炮兵连长,并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后升至大尉军衔。1945年2月因在与友人通信中指责斯大林而被捕,判8年监禁。1953年2月刑满获释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7年恢复名誉,后在梁赞市任数学教员。

    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1962年11月,《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据《文学报》报道,它是"在苏共中央赞同之下发表的"。著名诗人、《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赫鲁晓夫也夸奖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小说即刻轰动了整个前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继它之后,前苏联文坛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流放地。囚车和监狱的作品便大量产生。索尔仁尼琴也于1963年连续发表了3部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

    在1967年给苏联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散发对本国书刊检查制度的"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制度",而大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的叛徒的决议。

    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中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

    [阅读全文]  2010-6-25 07:58 - 冬雪儿 - 2289 查看 - 37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4   芥川龙之介:鼻子

    鼻子

    [日] 芥川龙之介 / 文浩若译


      谈起禅智内供①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晓。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上边一直垂到颚下。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艺儿从脸中央茸拉下来。

      ①内供是内供奉的简称,也叫内供奉僧,侍奉主佛的僧侣。

      内供已年过半百,打原先当沙弥子的时候起,直到升作内道场供奉的现在为止,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当然,表面上他也装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不仅是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应该专心往生净土的和尚,不宜惦念鼻子,更重要的还是他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把鼻子的事放在心上。平素言谈之中,他最怕提“鼻子”这个词儿。

      内供腻烦鼻子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鼻子长确实不便当。首先,连饭都不能自己吃。不然,鼻尖就杵到碗里的饭上去了。内供就吩咐一个徒弟坐在对面,吃饭的时候,让他用一寸宽两尺长的木条替自己掀着鼻子。可是像这么吃法,不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被掀的内供,都颇不容易。一回,有个中童子①来替换这位徒弟,中童子打了个喷嚏,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这件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然而这决不是内供为鼻子而苦闷的主要原因。说实在的,内供是由于鼻子使他伤害了自尊心才苦恼的。

      ①中童子是寺院里供使唤的十二三岁的童子。

      池尾的老百姓替禅智内供着想,说幸亏他没有留在尘世间,因为照他们看来凭他那个鼻子,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有人甚至议论道,他正是由于有那么个鼻子才出家的。内供却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和尚鼻子所带来的烦恼就减少了几分。内供的自尊心是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他是不会为娶得上娶不上妻子这样一个具体事实所左右的。于是,内供试图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来恢复自尊心。

      他最初想到的办法是让这鼻子比实际上显得短一..

    [阅读全文]  2010-6-24 09:23 - 冬雪儿 - 88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4   海明威: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

    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

    [美] 海明威 / 蔡慧译

      -- 故事一则

      高架列车铁轨正好从办公室开着的窗户下经过。铁轨对面有另一幢办公楼。火车沿铁轨而行,在车站上一停下便把另一幢办公楼挡住了。有时候鸽子停栖在办公室窗户的窗台上,并往下飞翔,停歇在铁轨上。行驶中的列车并不使对面的大楼完全看不见,而是透过开着的车窗和飞速掠过的车厢与车厢之间的站台显现出来。正是午餐时分,办公室里除了拉尔夫·威廉斯之外,没有人影;他正在给未婚妻的妹妹写一封信,即将写完。他从打字机上拿下最后一页信笺,便读起来。

      我亲爱的伊莎贝尔,

      我以这种方式与你恳谈,因为你和我在许多问题上

      的看法是如此的偏异,通过当面交谈是难以得出任何结

      果来的。

      我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不断扩大,这是我不愿看到的。倘若我错了,我愿意改正我的过失。你简直难以想象这种感觉是如何在折磨我。这比我初次去见欧玛时,你告诉我你感到我对你有怠慢之举更使我黯然神伤。那些时日对我来说是十分美妙的,因为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我原以为这种沉睡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也许正是我表面上似乎并不太在意你的存在的原因--因为我寻觅到了我一直在探寻的爱,而一旦寻找到了这份爱,便不想失去它了。好几个月前,当你端坐在北岸旅社里对我直言相告之后,我竭力想作些补救。我为我的怠慢感到遗憾,为我的粗忽真诚地表示抱歉。然而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似乎徒劳无益,显然是一败涂地。当我想到我所渐渐热爱的家庭--这种爱通过欧玛表现出来--中的一员,居然在她内心深处对一个希冀有朝一日成为她姐夫的人怀有反感与恶意,我便感到受到了伤害。这并不是因为我对你的感情有任何的减弱。你只是放任自己如是想而已。

      我的生活、经..

    [阅读全文]  2010-6-24 08:50 - 冬雪儿 - 86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3   维昂:蚂蚁

    蚂蚁

    [法] 鲍里斯·维昂 / 王聿蔚译



      我们今天早上到达,但没有受到很好的接待,因为海滩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堆一堆的死者,或者说一堆一堆残尸碎骨,还有东一堆西一堆毁坏了的坦克和卡车。子弹从四面八方射来,乱糟糟的,我可不乐意看到这种场面。我们跳进水里,水看上去不深,其实不浅。我踩着一个罐头盒子,滑了一跤。正在这时候飞来一颗子弹,打中了紧贴在我后面的小伙子,他的脸飞走了四分之三。我捡起罐头盒,留作纪念。我捞起他炸飞的脸肉,放在钢盔里,交还给他。他却已经去就医了,不过他好象走错了道,因为他一直往水里走,最后就站不住了,我不信他在水底下能够不迷路。我朝正确方向跑去,不想刚好有人朝我脸上踢来一脚,我正要张嘴骂那个家伙,还没来得及,地雷就已经把他作成好儿片,于是我不跟他计较,继续向前赶路。走了十米,我赶上了另外三个小伙子。他们躲在一大块钢筋水泥后面,正朝上面一垛墙的一角射击。他们汗流浃背,浑身水淋淋的,我大概和他们的模样差不多。于是我也跑下来射击。中尉跑了回来,双手捧着头,嘴里流着鲜血,他的模样不大愉快,很快就躺倒在沙滩上,嘴张得大大的,双臂向前伸着,沙滩准让他搞脏了一大片,本来那儿倒是少有的干净地方。从我那里望去,我们那条搁浅的船原先看上去就象个庞然蠢物,现在又中了两颗炸弹,根本不成船的样子了。这件事并不使我开心,因为船里还有我的两个朋友,他们刚站起来准备跳水的时候,中了子弹,倒在里面了。我拍了拍三个跟我一起射击的小伙子的肩膀,对他们说:"来,走吧!”当然,我让他们先走,果不出我所料,先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被对方向我们扫射的两个人打中了。现在我前面只有一个人了,这个可怜的家伙不走运,他刚刚解决了最凶狠的对手,自己却被另一个击毙,后来那个家..

    [阅读全文]  2010-6-23 08:47 - 冬雪儿 - 97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2   福克纳:干燥的九月

    干燥的九月

    [美] 威廉·福克纳 / 许志文译

    1

      九月如血的黄昏,62个无雨日子的不幸结果;谣言、传闻,无论它们是什么,仿佛干草一般燃烧了起来。这是与米尼·库坡小姐和一个黑人有关的事。受攻击、侮辱、惊吓的,并不是他们,星期六晚上聚集在理发室里的人们。天花板的电扇使劲吹着,却没能使它冷却,浊热的空气,又吹回向他们,在变质的涂发乳和护肤液的气味反复翻腾中,他们散发出自己浑浊的气息和臭味,在仔细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谁干也不会是威廉·莫耶斯干的,"一位理发师说。他是个中年男子,削瘦,淡黄色皮肤,一张和善的面孔。他在替顾客刮胡子,说:"我了解威廉·莫耶斯,他是个好黑人,我也了解米尼·库坡小姐。"

      "你了解她什么?"第二个理发师问。

      "她是谁?"顾客问,"一个女孩子?"

      "不,"理发师回答,"她大约四十岁,我估计。她没结过婚。那是为什么我不相信......"

      "相信。见鬼!"一个穿着汗渍斑斑的绸衫笨拙粗大的年轻人说,"你不相信白人妇女却情愿信黑鬼的话?"

      "我不信威廉·莫耶斯做了那事,"理发师说,"我了解威廉·莫耶斯。"

      "那么说可能你知道谁干了那事。也许你已经护送他逃出镇子了。你这该死的亲黑鬼的家伙。"

      "我不相信任何人做了任何事情,不相信任何事情发生过了。我给你们大伙摆摆理由:假如那些老了还没结婚的娘们没动念头,那么男人不会......"

      "你是白人的魔鬼,"顾客说。他盖了围巾的身子晃动着。年轻人跳起来。

      "你不是?"他说,"你这不是指责一位白人妇女撒谎了吗?"

      理发师随着正欠起身的顾客抬起握着的递须刀,没有理会。

      "该死的天气,"另一个说,"它足以使男人做出任..

    [阅读全文]  2010-6-22 09:39 - 冬雪儿 - 7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1   蒲宁:新年

    新年

    [俄]伊·阿·蒲宁 / 赵洵译


       喂,听着,” 妻子说:“我害怕!”
      
       这是一个冬天的月夜,我们从南方返回彼得堡的路上,夜宿唐波夫省老家的庄园。我们就在故居那幢大房子的儿童室里就寝,这是唯一暖和的房间。我睁开眼睛,在昏暗中借助一片象蒙上轻纱似的淡蓝的微光,看见了地板上铺的粗毛地毯和那座陈旧的炕炉①。透过方形的窗子,可以看见明亮的、白雪皑皑的院落,草屋顶铺着一层积雪,屋顶上乱蓬蓬的茅草象一根根猪鬃似地映在窗户上。这里万籁无声,这是冬夜的田野里才会有的那种沉寂。

       “你睡着了吗?”妻子不满意地说,“我刚才在车上打了个盹儿,现在睡不着了……”

       她撑起身子半躺在对面那张古老宽大的床上。当我走近时,她愉快地低声说道:“啊,我把你叫醒了,你不生我的气吗?真的,我有点害怕,又觉得很愉快。我在想只有我们俩在一起多好,可是又有些怕,象个孩子那样……”

       她抬起头,凝神听着。

       “你听,多么静啊?!”她的声音如同耳语。

       我想象着我在眺望白雪覆盖的田野——周围是俄罗斯冬夜死一般的寂静。这时,新年神秘地来临了……我已很久没有在乡村夜宿,也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心平气和地和妻子谈话了!我怀着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使我的心得以平静——吻了她的眼睛和头发,这在我是很少有的。她狂热地回吻我,如同一个热恋的少女。她又把我的手贴在她发热的面颊上。

       “多好啊!”她叹着气,深信不疑地说。她沉默了一会儿,“是的,不管怎么说,你毕竟是我唯一亲近的人!你不觉得我爱你吗?”

       我握了握她的手。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她问道,一面闭上了眼睛。“当我嫁给你的时候,我并不爱你,我们俩的日子过得很糟糕,你总是说因为我的缘..

    [阅读全文]  2010-6-21 09:12 - 冬雪儿 - 85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1   福特:肃杀

    肃杀

    [美] 理查德·福特 / 钱满素译


    我回到镇上没多久,也许就一个月吧。我在锡尔弗博那边的工作终于完了,天气转冷,我决定不再留在那里,于是回到比特鲁特我母亲的家,以便省点钱,留着救济金,等情况更糟时再用。

    我母亲当时有个男朋友,名叫哈里·里夫斯,是个做冒险投机的老家伙。我和哈里不大合得来,虽然我并不为此怪他。他自己也在怀俄明州的吉莱特附近被解雇了,那儿的繁荣已经告终。他在做的也正是我在做的事,比我回来得早。那时人人都被解雇了,蒙那州的这个地区情况不好,而且一时也好不起来。他们两人正在做最后的努力,都六十多了,住在我父亲留给她的小房子里,形同陌路。

    因此,不到一周我就搬到了镇上,住进伯灵顿北车场对面一个不像样的小公寓里,开始等待。我无事可做,看看电视,坐坐酒吧,到克拉克福克河去钓鱼,他们在那里建了个小公园。无非是打发时间罢了。你自以为想支配自己所有的时间,可那只是瞎想。我当时真觉得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知道一周内会发生些什么。这种感觉紧随着你,使你难以欢畅,谁也不喜欢那样。

    我和小特洛伊·伯纳姆在“大礼帽”喝酒,正谈论着猎鹿的季节。这时一直坐在酒吧前面的一个女人站起身向我们走来。我在镇上别的酒吧也见过这女人几回,她大约下午三点到,有时则在晚上很晚到,我都要转悠回家了。她和空军基地的一些男人跳舞,坐下来喝酒聊天直到很晚,我猜她最后就跟什么人走了。她一点不难看,金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宽臀黑眉。可以说她三十四岁,也可以说她四十四岁或者二十四岁,因为她一直在喝酒,一直喝酒能对人起双重作用,尤其对女人。我第一次见到她便想到:这是一个在走下坡路的人,一个从比尤特流落来的矿工的老婆,或是一个刚刚突然逃跑的牧场工人的女儿,有可能发生的。也有..

    [阅读全文]  2010-6-21 08:21 - 冬雪儿 - 93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20   陀思妥耶夫斯基:圣诞晚会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

    圣诞晚会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1. “带着一只小把手”的男孩

      小孩子是一批奇怪的人。人们经常在梦中隐隐约约地见到他们。圣诞节前,圣诞晚会前和圣诞晚会中,我总是在大街上的某个角落里,见到一个小男孩,最多不过七八岁吧。在可怕的严寒中,他几乎穿着夏天的衣服,不过他脖子上缠着一块旧布。这就是说他还是被人准备好送出来的。他“带着一只小把手”走来走去。这是一个专门术语,意思是行乞。这个术语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像他这样的男孩子很多很多,他们在道路上转来转去,而且怪声怪气地喊着他们学到的一些什么话。不过,这个男孩子并不怪声怪气地喊叫,说话似乎相当天真而且不很习惯和信任地望着我的眼睛——这说明他可能是才开始干这个行当的。经过我的仔细盘问,他说他有个生病的姐姐,失业在家。也许,他说的是实话。不过我后来打听到,这样的男孩多得不知其数。尽管天气冷得要命,他们还是“带着小把手”被派出来,而且如果什么也要不到的话,那就一定得挨打。乞讨到几个戈比以后,小男孩就带着一双冻得红红的、僵硬的小手回到某个地下室里。一群懒汉往往在那里酗酒。这些懒汉“从星期六到星期天在工厂里罢工,最早要到星期三晚上才回厂干活”。他们饥饿、挨打的妻子和他们一起在地下室里喝酒,他们吃奶的孩子在这里饿得嗷嗷尖叫。他们酗酒、淫荡、干坏事,最主要的是酗酒。他们派那个男孩带着讨来的钱,马上去酒馆,于是他又弄来了酒。有时候,为了逗乐,他们往他口里倒进半瓶酒。当他呼吸中断,倒到地板上差点失去知觉时,他们哈哈大笑。

      ……你无情地往我口内

      倒进劣酒一杯……

      他一长大,就被送到某个工厂里,但他必须把他挣得的工钱,全部送给那些懒汉,懒汉们一拿到钱又去把它喝光。这些孩..

    [阅读全文]  2010-6-20 09:00 - 冬雪儿 - 73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19   舒尔茨:蟑螂

    蟑螂

    [波兰] 布鲁诺·舒尔茨 / 于默译


        我父亲的生龙活虎、绚烂多彩的时期过去以后,接下来过的是一段灰色的日子事情就发生在这段日子里。长长的几个星期景况消沉,几个沉闷的、没有礼拜天和假日的星期,处在贫乏的场景中,封闭的天空下。父亲当时不再同我们待在一起。楼上的那些房间已经拾掇干净,出租给一个女电话接线员。从那个鸟的庄园里,只留下了一个标本,那只剥制的秃鹫眼下站在起居室里的一个架子上。它站在从拉开的窗帘外透进来的阴凉的微光中,像它生前站的那样,一只脚蜷起,姿态像位佛门的圣者;它那张干瘪、沉痛的苦行僧的脸上凝固冷漠和克制的表情。它的眼睛已经脱落,木屑从被水冲坏、泪痕斑斑的眼袋里撒出来。只有它的有力的嘴上那些淡蓝色的、角质的突出的小块和光秃秃的脖子使它的年老的脑袋具有庄严的僧侣的神态。
       
        它的羽毛有许多地方被驻虫吃掉了;它的柔软的灰色细毛不断脱落;阿德拉每星期打扫一回,把那些细毛和房间里来源不明的灰尘一起扫去。从它身上一块块光秃秃的地方,人可以看到一簇簇大麻纤维在从厚帆布袋下面钻出来。

        我对我母亲有一种暗藏着的憎恨,因为她对父亲的去世那么轻易地就心情平静了。我想她从来没有爱过他。父亲既然从来没有在任何女人的心中扎下根,他就不可能同任何现实打成一片,所以他不得不永远漂浮在生活的边缘,在半现实的领域中,在存在的边际。他甚至没法获得一个诚实的平民的死亡;关于他的一切事情总是古怪和可疑的。我打定主意要在适当的时刻逼我的母亲进行一场坦率的交谈。那一天(那是一个沉闷的冬日,从一大早起,光线就是暗淡和迷漫的),母亲在发周期性偏头痛,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

        父亲去世后,在阿德拉用蜡和上光剂的维持下,那间很少有人来的..

    [阅读全文]  2010-6-19 08:56 - 冬雪儿 - 87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19   屠格涅夫:白净草原

    白净草原

    [俄] 屠格涅夫 / 丰子恺译


        这是七月里的晴明的一天,只有天气稳定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日子。从清早起天色就明朗;朝霞不像火一样燃烧,而散布着柔和的红晕。太阳——不像炎热的旱天那样火辣辣的,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红色的,却显得明净清澈,灿烂可爱——从一片狭长的云底下宁静地浮出来,发出清爽的光辉,沉浸在淡紫色的云雾中。舒展着的白云上面的细边,发出像小蛇一般的闪光,这光彩好像炼过的银子。……但是忽然又迸出动摇不定的光线来,——于是愉快地、庄严地、飞也似的升起那雄伟的发光体来。到了正午时候,往往出现许多有柔软的白边的、金灰色的、圆而高的云块。这些云块好像许多岛屿,散布在无边地泛滥的河流中,周围环绕着纯青色的、极其清澈的支流,它们停留在原地,差不多一动也不动;在远处靠近天际的地方,这些云块互相移近,紧挨在一起,它们中间的青天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它们本身也像天空一样是蔚蓝色的,因为它们都浸透了光和热。天边的颜色是朦胧的、淡紫色的,整整一天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四周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地方暗沉沉,没有一个地方酝酿着雷雨;只是有的地方挂着浅蓝色的带子:这便是正在洒着不易看出的细雨。傍晚,这些云块消失了;其中最后一批像烟气一样游移不定而略带黑色的云块,映着落日形成了玫瑰色的团块;在太阳像升起时一样宁静地落下去的地方,鲜红色的光辉短暂地照临着渐渐昏黑的大地,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出现在这上面。在这些日子,一切色彩都柔和起来,明净而并不鲜艳;一切都带着一种动人的温柔感。在这些日子,天气有时热得厉害,有时田野的斜坡上甚至闷热;但是风把郁积的热气吹散,赶走,旋风——是天气稳定不变的确实的征候——形成高高的白色柱子,沿着道路,穿过..

    [阅读全文]  2010-6-19 08:34 - 冬雪儿 - 84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18   克利玛:马丁法官

    马丁法官

    伊凡·克利玛 [捷克] / 高兴 译


    他常常来看她,为她带来鲜花、葡萄酒和温情的话语……

    专门处理离婚案件的马丁法官认为“习惯”完全可能成为维持婚姻的主要动力。而年轻的女提琴手瓦切科娃则觉得没有爱情的婚姻毫无意义。这两种婚姻观究竟哪种对、哪种错?作者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

    马丁·瓦切克法官再过5年就要退休了,有人提议从今往后仅仅让他接手离婚案件。他觉得这倒是个可以接受的,甚至切合实际的提议。不过,他还是同妻子商量了一下到底怎么办。

    他结婚已30余年,早就不爱妻子玛丽了。不过,他们俩相处得很好。妻子长他一岁,来自农村,只上过小学,一辈子在邮局工作,收入菲薄。可她却具有一种天生的、未遭正统训练损害的智慧。玛丽显然也早已不爱他了,但她照顾着他,几乎像位母亲。他们已差不多无话可说了。曾几何时,他们还一同去看电影或听音乐,玛丽还会给他讲讲她正读的小说。可眼下,他们只稍稍谈谈食品、购物、两个儿子或天气,要不就一声不吭地坐在一起看看电视。因此,当他问到究竟该留在法院还是该开始全新的事业时,玛丽着实感到有点儿意外。她可不习惯同丈夫唱反调。“离婚诉讼,”她说,“那兴许会是件相当有意思的工作,你会听到不少故事的。”

    结果表明,这类案件往往无聊多于有趣。马丁向来相信,大多数离婚实际上毫无必要,人们往往试图摆脱一些不可摆脱之事:他们自身的空虚,他们难以和另一人共同生活的弱点。

    一次开庭之后,他走出审判室,发现那位刚刚被判离婚的女子正坐在一把长椅上哭泣。那女子叫丽达·瓦切科娃。法庭上,她那优雅、出众的美貌,她回答他提问时那种羞怯的神情一直牢牢地吸引着他的目光。她是个小提琴手。他在她面前停住脚步,对她说:“别哭了,瓦切科娃女士。世上没有永久..

    [阅读全文]  2010-6-18 07:41 - 冬雪儿 - 93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6-18   海明威:在密执安北部

    在密执安北部

    [美] 海明威 / 王圣珊译


      吉姆·吉尔摩是从加拿大到霍顿斯湾来的。他从霍顿老汉手中买下了那爿铁匠铺。吉姆又矮又黑,胡子很多,手很大。他是个打马蹄掌的好手,可即使他系上皮围裙,看上去也不大象个铁匠。他住在铁匠铺的楼上,而在迪·吉·史密斯家搭伙。

      莉芝·科茨是给史密斯家干活的。史密斯太太是个块头很大、长得挺干净相的女人。她说莉芝·科茨是她所见过的最整洁的女仆。莉芝的腿长得挺美,她老是系着干干净净的方格花布围裙。吉姆还注意到她脑后的头发也总是整整齐齐的。他喜欢她的面孔,因为她的面孔是那么快快活活的,可是他从没把她放在心上。

      莉芝非常喜欢吉姆。她喜欢他从铺子走过来的样子,并且常常跑到厨房门口守着看他从大路上走过来。她喜欢他胡子的样子。她喜欢他微笑时露出那么洁白的牙齿。她很喜欢他的模样并不象个铁匠。她喜欢迪·吉·史密斯和史密斯太太那么喜欢他。有一天,他在屋外的澡盆里洗澡,她发现自己喜欢他手臂上的毛那么黑,而手臂上没被太阳晒到的部位又那么白。喜欢这些,使她自己也觉得好笑。

      霍顿斯湾小镇,不过是在博伊恩城和夏勒伏瓦之间大路上的五家人家:有家百货店兼邮局(有一个高大的假门面,一辆马车或许就是套系在前面的),还有史密斯家、斯特劳家、狄尔华绥家、霍顿家和梵霍逊家。这些人家都在一大片榆树丛林之中,那条路沙土很多。沿着大路的左右两边都有耕地和树林。往大路上去,一边是卫理公会教堂,另一个方向往大路下去是镇办学校。铁匠铺漆成红色,面对着学校。

      陡直的沙土路穿过树林从山上向下通到港湾。从史密斯家的后门朝外望出去,视线可以穿过那一片直伸到湖滨的树林,还可以看过港湾那边去。春、夏季里景色美极了,港湾蓝里透亮,从夏勒伏瓦和密执安..

    [阅读全文]  2010-6-18 07:24 - 冬雪儿 - 78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