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5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4  >>
    2010-11-17   屠格涅夫:父与子

    父与子

    [俄] 屠格涅夫


    译序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四)是位卓越的、才气横溢的艺术大师。他描绘了无比广阔的俄国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种种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灵。他以自己的艺术珍品发展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屠格涅夫生于奥廖尔省的斯巴斯科耶——鲁托维诺夫村的地主庄园,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一八二七——二九年就读于莫斯科的一个私立寄宿学校。一八三三年入莫斯科大学,翌年转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一八三八——四二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一八四二年回乡,但后又曾长期出国。

    屠格涅夫从《巴拉莎》(一八四三),《地主》(一八四六)等诗篇开始文学生涯。他的《猎人笔记》(一八四七——五二)的发表曾当作俄国文学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篇篇特写,以俄国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广泛地描绘了庄园地主和农民的生活,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全书充满对含垢受辱、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当时的进步思想界称它是对农奴制的“一阵猛烈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一八五二年屠格涅夫因撰文悼念果戈理逝世,实质上则因其《猎人笔记》的社会思想倾向而被捕,送往斯巴斯科耶——鲁托维诺夫村软禁。软禁期间他写了中篇《木木》,以满腔仇恨对农奴制进行控诉。五十至六十年代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适逢俄国社会运动逐步高涨,他及时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长篇《罗亭》(一八五六),《贵族之家》(一八五九),中篇《阿霞》(一八五八),《多余人的日记》(一八五○)展示了贵族知识分子言语脱离行动,理论脱离实践的一些典型特征。长篇《前夜》(一八六○)则反映俄国农奴制垮台前夕在俄国出现的进步社会思潮。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中心..

    [阅读全文]  2010-11-17 08:17 - 冬雪儿 - 2303 查看 - 16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6   [转载]在自然和自我中抒发浪漫主义情怀

    在自然和自我中抒发浪漫主义情怀

    林玉鹏


    西奥多·罗特克(Theodore Roethke,1908—1963)是20世纪美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诗人。他的诗关注自然,关注自我。他用直觉、想象和激情写出的植物花卉诗不仅形象逼真,还具有精神特征;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很高的抒情性。他在温室中发现了整个自然的缩影,找到了探索精神和心理、意识和无意识以及寻求自我与自然和宇宙精神和谐统一的意象和象征。
     
     关于罗特克在文学传统上的归属,评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认为他属于自白派,因为他的诗很少涉及社会题材,而是对自我特别关注。此外,与自白派诗人一样,他一生多次精神崩溃。但是,罗特克对内心的关注与自白派诗人不同。后者往往不是醉心于自己的自杀冲动就是沉溺于疯狂,或者钟情于暴露自己的隐私,而罗特克关注的是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的精神和潜意识。我们认为,罗特克本质上属于以爱默生和惠特曼为代表的美国浪漫主义传统。但是罗特克的浪漫主义又有其独特之处,就是他对自身、精神和心灵的特别关注。
      
      一
      
      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浪漫主义诗人往往讴歌自然的美和单纯、人和自然的和谐、大自然对人的精神启迪以及对道德的有益影响。英国的华斯华滋和美国的爱默生、惠特曼等就是典型代表。罗特克的浪漫主义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罗特克的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第一本诗集《敞开的房屋》(1941)共有45首诗,其中有约15首直接描写自然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另有一些或间接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或用自然界比拟精神或意识。《晨光越来越亮》描写春天循着冬天的足迹悄然走来之后万物复苏、春满大地的景色:从早春融冰破裂声到灶头鸟与潺潺溪水唱和,直至封闭的..

    [阅读全文]  2010-11-16 09:39 - 冬雪儿 - 84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0-11-15   塞林格:我认识的一个女孩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

    [美] 塞林格


    1936年,我在某所大学读一年级。那一年的期末考试,我挂掉了全部五门课程。而根据学校的规定,只要有三门不及格,我就得“主动”转到别的学校去。不用说,我算是铁定得走了。有时候五门课挂三门的学生还得在迪恩先生的办公室等上那么两个小时,但我们这种全亮红灯的连等都不用等:一、二、三,走人,简单极了。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我这所学校有个很了不起的发明,它从来不仅仅把成绩单寄回学生家里,而是装在大炮里打过去——“砰”一声,立马就谁都知道了。等我回到在纽约的家的时候,连管家好像都得知了我退学的事,对我很是冷淡。反正那天晚上是糟糕透顶。老爸平静地告诉我,我的正规教育生涯到此为止,再也没了下文,我本来还想说我愿意试试报一个暑期学校或者别的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没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我妈妈在场,她一刻不停地念叨说她早知道我之前应该多和我的辅导员谈谈,要不然要个辅导员有什么用?她一提这个我就想干脆一走了之,叫上个把朋友到“彩虹屋”(译注:应该是酒吧的名字)去。不管怎么说,这一晚上总算是过去了,最后又到了该我全心全意保证——事实证明,这种保证通常是靠不住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可我觉得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那上头。

    尽管我爸当晚还宣称他要带我投身到他的公司事务中去,但我心知肚明,不出一个星期,保准会发生些有意思的事。我倒是很想知道老爸究竟要花多长时间深思熟虑如何才能把我在光天化日之下领进公司大楼——有一回我没穿衣服的样子恰好被他的两位助手给撞见过。

    结果几天之后,大吃一惊的反而是我。老爸在饭桌上突然问我愿不愿意到欧洲去学一两门外语以备公司将来之用。行程这样安排:首先是去维也纳,然后可能会到巴黎,至于别的,他没详..

    [阅读全文]  2010-11-15 08:15 - 冬雪儿 - 1281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5   居赛尔:伊斯坦布尔,我的女人

    伊斯坦布尔,我的女人

    [土耳其]内迪姆·居赛尔著/ 刘钊译


     循着时间的长河,慢慢地,我认识了你,如同用我的双手探寻一个陌生女人的身体。
      
    你从时间长河的上游款款走来。你看到,纸铺河流入哈利奇河的地方,茹毛饮血的一群人正用芦苇搭起窝棚,抵御野兽的侵袭;你看到,墨伽拉人在盲人城对面的半岛止住了脚步,谨奉着德尔菲的神谕。

      利格斯是你的旧名。三面的海水清澈湛蓝,水中的鱼儿鳞光闪闪,林中的绿树和着海风低吟。

      拜占庭是你的旧名。半岛尖端建起了希腊卫城、集市、浴池还有那铜制的神像。那时的你,周边不过弹丸。巨腹的商船,从你名不见经传的港口扬帆,驶向渺茫的天边。你的人民纯朴而又勤勉。

      新罗马是你的旧名。厚重的城门,斑岩的碑刻,铁箍的石塔,辽阔的马场,还有马场上那铜鬣的神骏腾空而起,如今,正面对着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穿越时空的嘶鸣。艘艘帆轮驶入你的港口,倾卸的是大理石和黄金锭。这就是你,一座罗马之城。

      你从时间长河的上游款款走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的名字是君士坦丁堡,那时的你风华正茂。三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处处暗含杀机的垛口,城堡上空旌旗飘扬;宫殿气势恢弘,石屋远望大海,民众信仰虔诚;还有一座座修道院、大教堂,修士、天使、圣泉、圣像……那时,你已经成为一个伟大帝国的都城。你的名字是君士坦丁堡。阿亚索非亚的穹顶,如同深谷倒挂,第一次在你的天空抹上一缕金黄。阳光穿过弧顶的高窗流入教堂,五彩斑斓的马赛克图案、墨绿紫红花纹的巨型大理石柱廊、金色的十字架、银白的大吊灯映射出熠熠的光芒。你宽大的画室可以容下全城人观赏,幽暗的长廊究竟几处,只有修道士才数得周详。迁徙的季节,成群的鲈鱼穿越在你的身旁,和今天没有..

    [阅读全文]  2010-11-15 08:00 - 冬雪儿 - 84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0-11-14   “天才、抱负和成就的巨匠”[①]——走进威廉·沃尔曼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世界

    “天才、抱负和成就的巨匠”[①]——走进威廉·沃尔曼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世界

    钱 程

    “从现在起一百年,读者们将见证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当然,在美国所造就的八到十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至少还有三位健在,并笔耕不辍,堪与梅尔维尔、霍桑、吐温、詹姆斯、沃顿和福克纳媲美,他们是威廉•加迪斯、托马斯•品钦,还有一位,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威廉·T·沃尔曼(William T. Vollmann,1959—)。”[②] 这是1993年《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对沃尔曼早期作品的赞誉之辞。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沃尔曼以其独特的视角、出众的文才和远大的抱负令美国文学界刮目相看。2005年11月,沃尔曼凭借小说《欧洲中心》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更是声誉鹊起,成了继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品钦重登文坛以来最受关注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

      威廉·沃尔曼出生于加州的圣莫尼卡市。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家庭主妇。沃尔曼自幼嗜书如命,六岁开始写作,小学时便写了一部关于太空历险的科幻小说,十岁那年随父亲去了冰岛,为那里的自然奇观所倾倒,从此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1977至1979年沃尔曼就读于深泉学院,之后到康奈尔大学攻读文学。他的学位论文将但丁《神曲》的《炼狱》篇中第十九章《天堂之歌》与新罕布什尔州海溪镇的核抗议进行比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1年,沃尔曼获伯克莱加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次年入该校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由于对学业不满,他中途辍学,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沃尔曼博览群书,对三岛由纪夫、托尔斯泰、霍桑、福克纳、海明威等文学大师推崇备至,并受益匪浅。1984年沃尔曼遇见了对他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摄影师肯·米勒。米勒将沃尔曼引入旧金山市的田德隆区。田德隆是..

    [阅读全文]  2010-11-14 07:24 - 冬雪儿 - 97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3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吴岳添


      一年一度,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公布,都会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人所共知,现在公布的时间是每年10月份的一个星期四,不过是哪个星期四却无从知晓,只能一到秋天就翘首以待。记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瑞典寻找蛛丝马迹,不辞劳苦地追踪着评委们的身影。评奖结果公布之日,他们更是拥挤在学院门口,进行种种猜测,然而听到结果时往往还会大吃一惊。凡此种种,都给诺贝尔文学奖蒙上了谜一般的神秘色彩,人们只能看到是谁获奖这个结果,对于评选的过程及其内幕却一无所知。

      2007年是法国作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0周年,瑞典学院为此特地向法国《读书》杂志的记者开放了它的档案。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常任秘书、58岁的贺拉斯·恩格达赫尔,是有权选定获奖者名单的四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全世界的作家都乐于结交的人,也极为坦率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而为人们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奥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获奖作家的名单必须是推荐出来的。评委会每年都请法兰西学士院等一些学院和协会,以及评委、教授、文化名人、特别是以往的获奖者进行推荐,推荐出来的作家名单约为300到400人。在此基础上由四位评委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首选,在四月份确定第一批共20人的候选人名单。在推荐过程中有一条必须绝对遵守的规则,是任何作家都不能毛遂自荐。有些小说家自作多情,把自己的全部作品题字后寄给评委,评委们在内部就把这些作家称为“自杀的候选人”,也就是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在5月份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四人委员会确定一份只有五人的“简短名单”,当然在来自各国的候选人当中要选定五个人也非易事。全体评委一共通晓约12种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但是还不够,例如没有印第安语和阿拉..

    [阅读全文]  2010-11-13 07:16 - 冬雪儿 - 1220 查看 - 1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3   萨里那斯:幽灵在等待

    幽灵在等待

    [阿根廷] 阿尔弗莱德·萨里那斯 / 刘洁译


      新的一天开始时,阿莱杭德拉到达了本托斯角。

      那时正值盛夏,小镇上到处都是游客。

      她也很想做一名游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平静地享受她最后的假期,但是记者们从前一天就已经开始在港口守着了。

      她是和她的秘书莫妮卡一起来的,她们总是形影不离。莫妮卡是她的经纪人、代表、女伴,甚至还能倾听她的愁绪,相当于姐姐的角色。她成功的言情小说里面有很多女主人公都是从她身上得到灵感而创造出来的,这一点要在死之前告诉她吗?出于一种伤感又浪漫的想法,阿莱杭德拉打算在弥留之际再告诉她。或许这样有点自我为中心,但是凭她的直觉,通过这种方式,她忠实的同伴会对最爱她的人有一个更值得回味的记忆。
      
      莫妮卡很有魄力。她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女人,总是很开朗,随时准备解决出现在她俩面前的任何困难。只是在感情问题上稍微有点轻浮,她有过太多情人和追求者,所以很难把他们所有人都记着;这和阿莱杭德拉截然相反,她自从十年前成了寡妇,就再没有出于征服的目的和任何男人交往。此外,她还常说:“我这六十二岁的心脏有点受不了这种事情了。”这总是引起莫妮卡欢快的笑声,她会反驳道:“那我呢,虽然快七十岁了,我还在寻找我的白马王子。”有趣的是,从很久以前莫妮卡就快七十岁了,但她的精力仍然如同一个贪婪追求眼前享受的少女。
      
      作为一名有那么多出色作品的言情小说作家,阿莱杭德拉的故事和莫妮卡所说的版本相比实在是过于简单。多年来,为了帮助她成功,莫妮卡向新闻媒体散布了她很多神神秘秘的事情,这些,再加上她内向的性格,把她变成了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神秘人物,有很多虚构的绯闻和并不存在的秘密结婚,这些因其荒谬让她很不高..

    [阅读全文]  2010-11-13 07:09 - 冬雪儿 - 118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2   达尔:品酒

    品酒

    [英] 罗·达尔著/海观译


      那天晚上,我们一共有六个人在迈克·斯科菲尔德在伦敦的家里举行宴会:迈克,他的太太和女儿,我的妻子和我,还有一个叫作理查德·普拉特的人。

      理查德·普拉特是一位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他是一个叫作伊壁鸠鲁协会的小团体的会长,他每月用个人名义向协会的会员散发一个关于食品和酒类的小册子。他发起宴会,在宴会上摆出豪华的山珍海味和稀有的名酒。因为害怕损坏他的味觉,他不肯抽烟,谈到一种酒时,他总有一个离奇古怪的习惯,好像把它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似的提到它。“一种谨慎的酒,”他说,“有些胆怯和躲躲闪闪,但是非常谨慎。”或者说,“一种脾气好的酒仁慈又快乐——也许有点可憎,但脾气总算是好的。”

      从前我到迈克家参加过两次宴会,理查德·普拉特都在座,迈克和他的太太每次特地为这位著名的讲究吃喝的人做出特别的饭菜。这一次显然也不例外。我们一起走进餐厅,我就看出餐桌是为了一次盛宴而摆设的。高烧的蜡烛,黄色的玫瑰,大量发亮的银餐具,发给每个人的三只酒杯,尤其是从厨房里飘出的烤肉的微微的香味,使我嘴里第一次感到热呼呼地馋涎欲滴。

      就座以后,我想起以前理查德·普拉特两次驾临的时候,迈克都跟他用红葡萄酒打过小小的赌,要他指出它的品种和酿造年份。那时普拉特回答说,要是在一个丰收的年成,不会太困难的。于是迈克跟他用一箱子那种酒作为赌注,以为他猜不出来。理查德·普拉特同意跟他打赌,两次都打赢了。今天晚上,我相信这样的小赌博还要再来一次,因为赌输是迈克心甘情愿的事,这样一来,就可以证明他的酒确实好,好得足可以辨认出来。至于普拉特,他在炫耀他的知识方面倒显示出一种严肃认真的、有节制的高兴。

      宴会的第一道菜是用黄油炸得很..

    [阅读全文]  2010-11-12 07:20 - 冬雪儿 - 109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2   [转载] 莱辛写猫

    莱辛写猫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黄梅



      猫作为人类亲近伴侣的历史究竟始自何时,进入文学艺术的最早例证出现在哪一国家,还有待方家教我。

        我只一鳞半爪地知道,在近现代英语文学中猫猫狗狗都出过大风头。《艾丽丝漫游奇遇记》中的柴郡猫老幼皆知。时下里演遍五洲四海长盛不衰的音乐剧《猫》是根据名诗人托·斯·艾略特的组诗改编的。那些民谣儿歌般的小诗琅琅上口轻快诙谐,真难想象,它们竟与《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晦涩沉郁的现代派作品同出一人之手。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斯·莱辛的“猫故事”与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或《四门之城》(1967)的反差同样显豁。在后一类作品中个人的心路历程与二十世纪全球社会政治历史深刻地纠结在一起,作者早年的激愤与热情,后来的立场转移和心灵探求都通过虚构人物触目地映现了出来。因此,阅读莱辛常常并非轻松的观光游,却如背包客的辛苦跋涉。领会欣赏她的长篇小说需要对历史情境和社会思潮有所了解认识。对于她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各种讲述和言说,则既不能盲目地一概信从,也不能粗率地贴个标签了事,得下一番审慎分析裁断的功夫。

        不过,莱辛写猫的文字另是一类。《特别的猫》[1]一书由三个中短篇合成,以先后在“我”家生活的几只猫为主角。这些不涉宏大主题的故事很难归类,叙述或许不无虚构,但更大程度上应是纪实,有不少读者把文中的“我”视为作者本人。全书文笔畅如行云流水,幽默而亲切,见猫性,也见人心。难怪付梓后一直很畅销,得到铁杆爱猫人和许多其他类型读者的衷心夸赞。

        宠猫世界里的爱恨情仇

        猫们各具性格和风度。

        那只有暹逻血统的灰猫是风华绝代的美女。“从上方或是背面看过去,她是一只灰色..

    [阅读全文]  2010-11-12 06:58 - 冬雪儿 - 90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1   陈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种解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种解读

    陈红


      摘要: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故事和人物的批评主要有“心灵激情说”、“人道主义悲剧说”、“异变心理说”和“作家自我表现说”等。“心灵激情说”和“异变心理说”借鉴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来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人道主义悲剧说”突出分析“陌生女人”爱情中的人道精神和悲剧特征。“作家自我表现说”把小说当作作者的自我代言人,表现身处特殊时代的作者的精神世界。
      

      犹太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一位颇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是被翻译成其他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德语作家。他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其凄美惊人的爱情故事、哀婉动人的语言叙述、细腻复杂的情感描写等艺术特色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1948年,马克斯·奥菲尔斯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让更多英语国家的人们了解了茨威格;而由徐静蕾在2005年改编的中国版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更多年轻的中国人也熟悉起茨威格的名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跨越时代和国界的杰作。在这个开放多元的、反传统的现代社会里,评论家们从不同的读者视角去剖析解读该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总结各种评论,颇为集中和典型的有以下四“说”:
      
      一、 心灵激情说
      
      “心灵激情说”认为这是一个激情故事,它歌颂了唯美而极致的爱情。花季少女偷偷爱上了新邻居:一个“富有、奇特、神秘”的、拥有许多漂亮图书的青年作家R。这个“陌生的女人”将爱情视为生命,充溢在她的心中的热烈纯真的激情是她生活的动力。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玩弄爱情、滥施感情已经司空见惯,人们“玩弄爱情,就像摆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就像男孩..

    [阅读全文]  2010-11-11 09:11 - 冬雪儿 - 130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0   劳伦斯:摇木马的男孩

    摇木马的男孩

    [英] 劳伦斯


      有那么一个女人,美丽漂亮,上帝把一切的好东西几乎都赐给了她,然而她却没有运气。她为爱情而结婚,而这爱情变成了灰烬。她有美丽健康的孩子,然而她觉得那是强加于身的,不能去爱他们。他们也冷漠地瞧着她,好像在挑她的毛病。她惊慌失措地要去掩盖一些缺点,却不知道该掩盖些什么。孩子们在眼前时,她总觉得心底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受。这使她很恼火,但外表上仍很温柔,为孩子们操心,似乎非常爱他们。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内心深处有块小小的冷酷的地方,那里感受不到爱,不,根本就不爱任何人。别人总是这么说她:“她真是个好母亲。她很爱她的孩子们。”只有她自己和孩子们清楚,事实并非这样。他们可以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这一点。

      家中有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他们住在一栋带有花园的舒适的房子里,有尽职尽责的仆人服侍着,觉得比邻近任何人都优越。

      尽管他们生活得让人羡慕,却总感到房子里有件让人忧虑的事。那就是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母亲收入不高,父亲收入同样不高,这些钱几乎不够维持这个家。父亲在城里的一个部门工作,可尽管他前途光明,但这些前景从来不会变成现实。因此,总有这种折磨人的缺钱花的感觉,尽管总是在维持着体面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母亲开口了:“我倒要看看是否我真不能做成什么事。”可她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她绞尽脑汁,试着做这做那,但最后什么也没做成。失败变成了脸上深深的皱纹。孩子们一个个在长大,他们得上学。所以,必须有更多的钱,必须有更多的钱。这位父亲,总是很英俊而且喜好奢华,看起来似乎再也不能做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了,这位极为自信的母亲也没更成功多少,而她也是喜好奢侈。

      因此,房子里逐渐萦绕着这句未说出口的话:必须有更多的钱!必须有更..

    [阅读全文]  2010-11-10 09:16 - 冬雪儿 - 116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10   [转载] 面对天灾而不是人祸的另类叙述:重读《十日谈》

    面对天灾而不是人祸的另类叙述:重读《十日谈》

    林精华

    今天论及意大利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实在是有很多疑问。在问世之初,它没有被禁,甚至是当时佛罗伦萨地区流行读本;16世纪以后,因印刷术的普及、方言地位在欧洲地位的逐渐上升,它被译成法、英、德和西等正在形成的文字。一部被后人誉为黄色之作,若是说给其作者带来麻烦,那只是遭到教会唆使来的苦修派僧侣咒骂、威胁。即便如此,还得到声名赫赫的桂冠诗人彼得拉克之劝慰。而且,此作未妨碍其继续创作,如写出《大乌鸦》(1354—1355)这类有趣之作,又能安心受聘于圣斯德望隐修院定期举办关于但丁《神曲》讲座、从事古典文化研究工作。可是,当时正值天主教控制欧洲严厉时期,如著名人文主义语言学家瓦拉(Lorenzo Valla,1407—1457)的《论快乐》(1431),因用拉丁文著述《论康斯坦丁赠礼》(1440)考证说,作为教皇的世俗权力依据的《君士坦丁赠礼》不是用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时代的拉丁文写的,而是用公元8世纪的拉丁文写的,便遭遇宗教异端裁判所追捕,后来还有许多人因异端思想而遭受教会法律严惩。
      
    也就是说,《十日谈》出版之初未必是被视为淫秽之作。有意思的是,它进入中国之初和此后一段时间也未被视为下流作品,193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黄石和胡簪云的删节译本,删去的未必是所谓****段落,虽是民国时代,却也能畅销;甚至在极左年代到来岁月,居然出现了方平和王科一这两位著名翻译家据英译本所译的全译本(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此后这部作品的所有译本才开始被禁,禁的理由就是因其写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这样的传播历程意味着,《十日谈》的意义可能远不只是所直接叙述的一百个故事在能指符号层面上讽刺性..

    [阅读全文]  2010-11-10 09:11 - 冬雪儿 - 124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9   梅勒:裸者与死者

    裸者与死者

    [美] 诺曼·梅勒

      第一章

      谁也睡不着觉。天一亮突击登陆艇就要放下水去,第一批部队就要驾着小艇,劈开浪花,冲上安诺波佩岛的海滩了。这运兵船上,这整个船队里,人人心里都很明白:再过几个小时,他们中间有一些人的死期就要到了。

      比如船上就有这样一个士兵:他仰面躺在铺位上,闭上了眼,却全无半点睡意。只听见四下里象浪激波涌似的,呼呼之声此伏彼起,那是因为弟兄们不时也会打上个盹儿。有个人还大声说了句梦话:“我不干!我不干!”这一嚷,就引得那个士兵把眼睁了开来,他盯着这船舱慢慢打量了一转,头脑里的幻境渐渐消散了,出现在眼前的那乱糟糟的一大堆,是吊床,是光赤条条的人形儿,是挂在那里晃啊荡的随身装备。不行,得上一趟厕所。他轻轻骂了一声,把身子往上耸了两耸,终于坐了起来,两腿刚一伸到床外,弓起的背就跟上面挂吊床的钢管撞了个正着。他叹了口气,伸手去把系在柱子上的鞋解了下来,慢慢穿上。铺位上下共有五层,他的铺位是往上数第四只,他就在昏暗之中犹犹疑疑爬下床来,生怕一不留神会踩着了下面吊床上的人。到了地上,便小心翼翼穿过横七竖八的包包囊囊,向舱壁门走去,半路上还让谁的枪绊了一下。又穿过了一个也是那样杂乱无章很难插足的舱间,这才到了厕所。

      厕所里水气蒸腾。唯一的一只淡水莲蓬头到这会儿还有人在用;自从部队上了船,这个淡水淋浴间就始终没有空过。走过几个海水淋浴间,却都无人使用,倒是有人在里边掷骰于赌钱。过了淋浴间才是坑位,他在湿滴滴的开口木板圈上坐了下来。香烟忘记带了,幸好隔不多远有个弟兄,他就讨了一支,一边抽烟,一边瞧着脚下这黑乎乎、水淋淋、烟蒂狼藉的地,听着坑下排粪槽里哗哗的冲水声。他其实也不是真有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可一坐下来他就..

    [阅读全文]  2010-11-9 09:21 - 冬雪儿 - 3069 查看 - 4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9   《莫瑞斯》中的同性恋主题与文化阐释

    《莫瑞斯》中的同性恋主题与文化阐释

    骆文琳

    摘要:本文从莫瑞斯与他的两个情人的同性恋关系入手,从性别身份的角度,探讨作品蕴藏的同性恋文化的意义以及作者对此的思想观念。作者在小说中试图摒弃以克莱夫为代表的上层阶级知识分子的阴柔成分,推崇以莫瑞斯为代表的同性恋者所具有的男性气概,主张建立一种自由的超越阶级的、性爱合一的理想的同性之爱。?
      关键词:福斯特 男性气质 同性恋 性别身份??
      
      福斯特在现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直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芙一起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但国内很少有学者关注他的同性恋作品及其生前发表的五部小说中隐含的同性恋内容,或从性别身份的角度去研究。本文从性别身份的角度,通过对同性恋欲望和性关系的考察,揭示作家的同性恋思想及其文化内涵。?
      
      一、 克莱夫——莫瑞斯:?
      
      古典的、柔弱的、柏拉图式的同性爱
      小说前两部分以莫瑞斯和情人克莱夫的关系为主,在克莱夫的引导下莫瑞斯认同了自己的性倾向。后两部分以莫瑞斯和阿列克的情感为主线。克莱夫和阿列克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同性恋情:前者代表纯精神之爱,后者代表肉欲之爱。?
      
    小说开始时,教务主任杜希先生对莫瑞斯进行性知识讲解,并向他灌输异性恋才是正常婚姻定位的观念,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性的普遍态度和对异性恋婚姻机制的认定。学校的性启蒙教育不但没有给有同性恋倾向的莫瑞斯提供任何帮助,反而让他陷入无法辨别自我身份的黑暗之中,他唯一能做的是等待。在充满自由气息的剑桥大学,同性恋同样被认为是不光彩的。社会、学校、家庭都希望莫瑞斯去做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人士,走父亲一样的道路。出于对这些期盼的反感和对自己同性恋..

    [阅读全文]  2010-11-9 09:15 - 冬雪儿 - 105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9   美国文学简史——战争小说

    美国文学简史——战争小说

    作者不详


    战争是战后美国人无一日不关注的共同问题。它指的不仅是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更重要的是作为永恒阴影的战争。美国当代小说中不涉及战争的很少,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七十年代的中年人中有一半参加过战争,大多数年长的作家服过役,战争是他们一生中关键的经历。美国当代小说所表现的一些观念大都与战争有关,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的道德准则,把人推向一种绝对的境界。战争使人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使人看破红尘,耽于享乐。战争使人感到自身的脆弱,陈尸遍野引起人的贬值感。战争摧毁了宗教虔诚,逼着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去反思人生。战争向人们索取的惨重代价与其意义太不相称,这就使悲剧变得荒诞滑稽,抹去了喜怒哀乐的分明界线。总之,人类制造了战争,战争改变了人类,也使人重新认识了自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战争小说,主要的有约翰·赫西的《亚达诺钟声》(1944)、约翰·霍恩·伯恩斯的《画廊》(1947)、欧文·肖的《小狮子》(1948)、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1948)、詹姆斯·琼斯的《从此地到永恒》(1951)和赫尔曼·沃克的《该隐号的叛变》(1951)、《战争风云》(1973)和《战争与回忆》(1978)等,这些小说主要是继承了早期的战争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而约翰·霍克斯的《食人肉者》(1949)、托尔斯·柏杰的《柏林市内的疯狂》(1958)、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和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宰场》(1969)等作品却认真考虑到时代日益加深的荒诞性而突破了旧的形式。

      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家中,詹姆斯·琼斯 (JamesJones,1921—19..

    [阅读全文]  2010-11-9 09:12 - 冬雪儿 - 82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7   [转载]宛转娥眉赋新腔

    宛转娥眉赋新腔

    韩石山


    真是造孽,本来是要平实地说说“于丹腔”,不知脑子怎么一转,先就想到了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名句——“宛转娥眉马前死”,且将题名写成了“宛转娥眉赋新腔”。细一想,也怨不得自己,该是一种神灵的暗示吧,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那一颦一笑,一招一式,确有贵妃娘娘在马嵬坡前千娇百媚,含怨带嗔,让人哀怜的情致。

    带住!我还得说说什么叫新腔。要不,真对不起那么红极一时的于丹小姐或者说是于丹女士。腔调,是随着时势而流转的。想想当年唱《红娘》的刘长瑜,到了江青女皇改造京剧,推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同一个刘长瑜饰演了那个“提篮买菜拾煤渣,担水劈柴全靠她”的小铁梅时,那高亢激越而又仇恨填膺的唱腔,与先前是何等的不同,就该知道腔调跟时代是如何地紧密黏连了。

    年轻人或许不记得什么刘长瑜,什么《红灯记》,怕没人没看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吧!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个什么情景,然而,余氏散文,对现实可有丝毫的反映,有的只是空洞的说教,激昂的感情,你在热血沸腾之际,可想到还有什么民生的艰辛,改革的窘迫?

    说白了,一种新腔的出现,往往是遮掩了现实的严酷,模糊了社会的是非;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所谓希望,也无谓悲伤,只有百灵似的歌唱。你说这不也是一种疗救吗?可是,这样的疗救,不过是一种迟滞,一种延误,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还得给于丹小姐或是女士一个公道。不说别人,且我说吧,第一次在央视上看到那清纯而无辜,激情而文雅的形象,我还暗暗叹服,央视终于打破了男性说古道今的格局,推出了这么一位满腹经纶的女学者,讲的又是中华民族历千万年而不会颠覆的孔孟之道。孔子的“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民本思想,该好好地阐释一下吧..

    [阅读全文]  2010-11-7 22:44 - 冬雪儿 - 94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0-11-7   哈姆斯珐尔:无法遏制

    无法遏制

    [德]比塔·哈姆斯珐尔 / 孙晓峰译


      哈利每天都有一个深恶痛绝的时刻——何止是痛恨,简直是恐怖无比——这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即尼娜从厨房出来,走到客厅的时候,通常是八点刚过。
      
    和往常一样,哈利坐在电视机前,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在时事新闻上。尼娜这时已经把厨房收拾干净,擦干手,往上面涂抹润肤油。这是尼娜的一个怪毛病——在手上不厌其烦地抹油。在哈利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在向他炫示其漂亮、能干、完美和高贵的行为,充满了挑衅和示威。其实这是件很可笑的事情。他们完全有能力雇一个用人,可尼娜坚决不同意,而且对哈利几次想买洗碗机的想法也一笑拒之:“算了吧,哈利,那根本不?值得。”

      事实上是因为她乐在其中。她喜欢向他展示她一整天的忙碌,以表明自己终日操劳就是为了让他的生活尽可能舒适。每晚在厨房收拾停当的时候才是尼娜一天圆满的?结束。

      有一段时间,哈利想通过避开厨房躲到电视机前的办法来逃避尼娜的这个表现。他一看到尼娜开始收拾晚饭后的餐具,把它们放进洗涤盆,便立刻起身,借口看新闻,离开餐厅到客厅去。但这无济于事,尼娜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就像他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尼娜的眼睛一样。

      他坐在电视机前,眼前闪过一幅幅战乱或和平的新闻画面,可耳朵里全是厨房里热水的哗哗声响。尼娜正一丝不苟地在泛着洗涤液泡沫的水中摆弄着盘盘碟碟。等到天气预报节目开始,终于引起了哈利的注意时,尼娜厨房里的活儿也做完了。他的目光从在瑞典中部上空移动的高压区移开,看着尼娜去拿那个绿色的润肤油盒,打开,把指头伸进去。他的目光追随着她的这些动作,这些天天在他前面晃来晃去的动作。

      尼娜一边在手上抹着油,一边走进客厅。她站在客厅入口,兴致勃勃地问哈利晚上有什么..

    [阅读全文]  2010-11-7 08:18 - 冬雪儿 - 119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6   评诺曼·梅勒:《刽子手之歌》(1979)

    诺曼·梅勒:《刽子手之歌》(1979)

    张英

    内容概要

    1976年4月,加里·吉尔摩由表妹布伦达等人作保,获得假释出狱。他14岁时因盗窃波兰进少年管教学校,到现在已断断续续坐了18年的牢,最长的一次连续在狱中生活了12年。获释出狱后,加里回到母亲的故乡犹他州普罗沃市,住在姨夫弗思的家里,并在弗恩开的鞋铺当帮工。长朗的监狱生活,使加里形成了独特的品性,而一旦获得自由,他便在各方面都使这些品性膨胀起来。在鞋铺,加里无心认真干活学艺,却整天以喝啤酒为乐,并四处闲逛,追逐女人。姨母艾达把一位姑娘介绍给他,第一次约会,他便把她灌醉强行奸污。渐渐地,周围的人对他反感起来,弗恩夫妇也被他搅得不得安宁。这样,表妹布洽达不得不在另外一家工厂给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这家工厂,加里认识了一个叫斯特林的人,与他交了朋友。一次,他去斯特林家,碰巧斯特林的堂妹尼科尔也去了那里。尼科尔年轻貌美,身材丰满,虽然经历坎坷,近乎放浪,却又心地简单,不失少女的纯真。加里与尼科尔一见钟情,恨快就搬到一起同居了。他们整天纵情欢误,陶醉在爱情之中。但加里毕竟是加里,尼科尔毕竟是尼科尔,生活毕竟是生活。加里仍然终日酗酒,并且不时偷些东西,甚至偷了许多枪支。尼科尔则经常为他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两人的关系渐渐紧张起来,加里开始对尼科尔大打出手。有一次,尼科尔实在忍受不了加里的毒打,离家躲了起来,坚决不见加里。这使加里急得发了疯,坐立不安。本来在生活中失去了很多的加里,这时又失去了自己内心深深地爱恋着的情人,不由得失去了理智。在驾车四处寻找尼科尔而又找不到时,他在一个汽车加油站随意用枪打死了正在值班的工人。第二天,他又持枪闯进了一家汽车旋馆,凶残地开枪杀死了这家旅馆的经理。在逃跑的途中..

    [阅读全文]  2010-11-6 06:18 - 冬雪儿 - 1209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1-5   [转载]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平衡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平衡

    刁克利


      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获得200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是众望所归。我到美国访学伊始,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见到的人都说他是个天才,小说里写进去很多科学知识,而且涉及最前沿的学科研究领域。还有人说他的写作习惯很特殊,是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写作。
      
      听说鲍尔斯
      
      第一次听说理查德·鲍尔斯是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举办的招待会上。招待会在2006年秋季新学期伊始召开,目的是为了推广新学期的学术活动并且欢迎新成员。招待会形式很随意,在中心主任南茜·艾伯曼简明扼要的致欢迎辞后,大家就开始自助晚餐。这实际上是与会人员相互认识和加强联系的好机会。
      
      一位衣着整洁、非常文雅的教授站在一旁静静地吃着自己的东西,眼神碰到一起时,他向我点点头。我便走过去打招呼,得知他是伊利诺伊大学日本文学专家大卫·古德曼教授。寒暄过后,他问我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我说是当代美国作家研究。他问是哪个作家。我说没有局限,主要想发现作家创作与当代文学的普遍状况,最好能见到作家本人进行访谈,当面求证我的一些观察,和作家共同思考。他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么,有一个作家你应该见。他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名字:理查德·鲍尔斯。我马上感到窘促,因为这个作家我没有听说过。我说:你能给引见一下吗?他坚决地摇摇头:我不行。然后他说了声:跟我来。他大步流星带我走到南茜身边,指着我对南茜说:他进行美国作家研究,应该见理查德·鲍尔斯。

      南茜马上应道:对!她同时用手比画着,铺天盖地的意思:他非常非常非常著名。我说那我一定把他的所有作品找来,认真准备。她说,他的著作很多。然后她果断地说:必..

    [阅读全文]  2010-11-5 08:32 - 冬雪儿 - 91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4   奥黑根:海明威,希特勒,上帝和我

    海明威,希特勒,上帝和我

    [英]安德鲁·奥黑根文/刘略昌译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1923.1.31—2007.11.10),美国著名作家,非虚构小说的革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梅勒倡导一种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把真实事件、自传、政治评论还有小说的丰富多彩结合在一起。梅勒的代表作为战争小说《裸者与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1946)。因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梅勒2005年被授予国家图书奖。他还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并以洞察、热情、毫不妥协和原创精神闻名于世。2007年11月10日,梅勒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因急性肾衰竭与世长辞。?
      
    2007年1月,84岁高龄的梅勒推出了自己最后一部小说《林中城堡》(The Castle in the Forest)。小说甫一出版,即迎来好评如潮。《纽约客》评道,作为一名文体家,如果说梅勒有时令人恼火,他的魅力则自始至终存在。作家显然是在尝试探索主人公生命中的诸多禁区。《独立报》则说道,这是一部栩栩如生、令人激动的小说。在虚构出来的少年希特勒经历的种种事件里,梅勒探索了这个历史上最为邪恶的人物的心理状况。通过迪特的眼睛,梅勒展开故事的叙述。迪特接受撒旦的委托,来培养希特勒刚刚萌发的邪恶。但在这部关于19世纪奥地利中产阶级机能障碍的研究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灵魂却是弗洛伊德。希特勒是一桩****婚姻的结晶,其父举止粗俗、作威作福,其母放荡不羁。小希特勒很早就喜欢粪便,迷恋权势,酷爱大屠杀……关于这颗畸形的灵魂,梅勒作了一幅阴郁迷人的素描。?

      安德鲁·奥黑根,英国小说家。2007年8月8日,《泰晤士报》转载了《巴黎评论》刊登的奥黑根对梅勒的访谈。在访谈..

    [阅读全文]  2010-11-4 07:29 - 冬雪儿 - 70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4   [转载] 鲁迅文学奖为何成为豆腐渣工程?

    鲁迅文学奖为何成为豆腐渣工程?

    木虫

     鲁迅文学奖一经出炉,即遭到网民极度恶搞。“羊羔体”一夜成名,臭遍大江南北,甚至有网民断言,如果鲁迅再生,必然一口恶痰堵死。更有不雅者说,什么是诗歌?诗歌就是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然后拉上一泡稀屎!呜呼,中国文化、中国文人、中国诗歌遭此大难,面临如此之厄运,真是熟料不及。那么,罪魁祸首究竟是谁?谁是始作俑者?回答是可怕的,竟然是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本来是一件好事,是一张美丽的图纸,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然而,竟然一夜之间变成了豆腐渣,变成了让人掩口葫芦而笑的臭脚丫,原因可在?那些质监部门何在?那些权威专家何在?那些教授文人何在?那些吃俸禄的官员何在?

      深夜叹息,苦思冥想,查其原因。

      一是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既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有标准的原材料。然而,鲁迅文学奖,由于没有找到标准的原材料,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没有被各级作家协会提供上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上好的作品,没有发现上好的作品,没有推荐上好的作品,再好的评奖班子也评不出好玩意来。没有上好作品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上好的诗人。因为,上好的诗人,都下海经商、创办企业去了。即使偶尔有几部还算可以的作品,也没有纳入作家协会的法眼。因为,作家协会的人,太忙了,忙着自己的写作,忙着结交朋友,忙着做生意,那里还有心思研究诗歌作品。

      二是施工工人投机取巧。每一项工程必有许许多多的人参与,那些抹水泥、砌砖的小工眼看着别人投机取巧,赚大钱,坐宝马,抱二奶,住豪宅,那里还有兴致好好干活啊!他们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钟能撞响已经很不错了。你不是评鲁迅文学奖吗,你不是让我们上报么?你不是通知我们要推荐诗集吗?好了,顺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看谁的..

    [阅读全文]  2010-11-4 07:23 - 冬雪儿 - 886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3   [转载] 但丁及其《神曲》

    但丁及其《神曲》

    吴正仪

    中世纪的意大利分裂成许多小国,语言的统一遇到障碍。民族文学迟至13世纪才在各地区陆续诞生,以翁布里亚、西西里、托斯卡那地区的成就最为显著。诗歌比较繁荣,首先在巴勒莫产生西西里诗派,接着在托斯卡那地区出现影响更大的“温柔的新体”诗派,开始形成以托斯卡那方言为基础的意大利文学语言。但丁使用托斯卡那大区首府佛罗伦萨的方言写作,将大量生动活泼的民众口语加以改造和提炼,创造出标准化语言,至今仍是意大利语的基础,因此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

        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是意大利从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小贵族家庭。少年时得到大学者拉尼丁尼的指导,博览群书,通晓各门类知识,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之士。但丁不仅潜心研究学问,而且积极投身政治斗争,加入医生和药剂师行会,坚定地站在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一边,亲身奔赴战场,出使外邦,还于1300年担任过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执政官。1302年被贵族政权驱逐出境,并判处终生流放。在流亡20年后客死腊万纳。他在流放期间到各地讲学和访友,有时寄居在一些城邦君主和宫廷里。广泛的交游,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社会各阶层的了解,并将眼光扩展到意大利全国和整个基督教世界。

        但丁的第一部诗集《新生》(1283—1292)是纪念初恋情人之作。少年时代爱慕一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写了一系列赞美她的抒情诗,1290年贝雅特丽齐病逝,他用散文将这些诗串连起来,连缀成一个叙述爱情过程的整体。这部作品共收31首抒情诗,其中25首是十四行诗。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恋..

    [阅读全文]  2010-11-3 09:09 - 冬雪儿 - 82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0-11-2   [转载]故园东望路漫漫

    故园东望路漫漫

    任爱红

    2008年6月4日,英国奥兰治宽带小说奖(Orange Broadband Prize for Fiction)在伦敦揭晓,英国女作家罗丝•特里梅因(Rose Tremain)以小说《回家的路》(?The Road Home?)摘得桂冠,并获得3万英镑的奖金。该小说围绕移民话题,讲述了一个东欧移民在伦敦的艰辛故事。评委会主席科斯蒂•朗认为,特里梅因对一个东欧移民心灵深处的深刻剖析,使得《回家的路》成为一部能温暖人心的作品;在英国遭遇史上最大移民潮的今天,这部作品把握了时代精神。她称赞特里梅因“成功将自己的思考植入生活在英国的东欧移民中……非常有力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位42岁的男性,但她绝对进入了这个男人的内心深处”。?
     
     奥兰治宽带小说奖的前身是英国橘子文学奖(Orange Prize),创立于1995年,是英国文学界和出版界唯一为女性作家设立的重要奖项,也是英国一年一度评选单行本小说中规模最大的文学大奖。其创办人凯特•摩西,因为有感于在众多大型文学奖项中,女性作家常不受青睐,较难得到读者回响,因此设立该奖,用以表彰当年在世界范围内由女性创作、以英语写成的最好的小说。此外,该奖还要求作品必须为首次在英国或爱尔兰出版。2007年奥兰治宽带小说奖得主是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济•阿迪奇,她以小说《半轮黄日》(?Half of a Yellow Sun?),击败了去年的布克奖得主姬兰•德赛和来自中国的郭小橹,并成为该奖12年历史上的首位非洲得主。2006年的获奖作品是扎地•史密斯的《美人》(?On Beauty?)。入..

    [阅读全文]  2010-11-2 04:27 - 冬雪儿 - 76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1-1   [转载]谁的“踪影”消失了?

    谁的“踪影”消失了?

    李 燕


    斯蒂芬·怀特是从1989年开始创作了一系列兼具侦探、推理、悬疑色彩的小说。《消失的踪影》是他2005年3月推出的又一力作,其紧张的故事节奏、错综复杂的悬念设置、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都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惊奇和无限的阅读快感。
      
    欲对这部扣人心弦的“心理悬疑”小说加以分析,我们就不能忽视它的书名——《消失的踪影》——那么,在小说里,它仅仅是指小女孩马洛里的失踪吗?究竟是“谁”的“踪影”消失了呢?侦探推理悬疑类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三类:一是触犯法律的罪犯;二是与案情有关的知情者;三是破案的侦探,其中,侦探与罪犯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在《消失的踪影》这部小说中,凶手和侦探的“踪影”似乎都消失了。

      首先,罪犯的“踪影”消失了。

      小说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凶杀案”中。“我”(艾伦)的同事汉娜以一种奇怪的姿势死在别人的办公室里。是谁杀了她?汉娜的死因还尚未弄清楚,曾找她做过心理诊疗的女孩马洛里又在圣诞节离奇失踪了。她是被绑架了,还是已惨遭杀害?罪犯又是谁?
      
      作为侦探、推理、悬疑小说的主角之一,罪犯对案情的源起、发展与深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小说中罪犯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可以说是衡量侦探小说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罪犯作案的手段越隐蔽,越能突出侦探的智慧。可以说,从爱伦·坡的侦探小说肇始,无数著名的侦探小说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艾勒里·奎恩的《希腊棺材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莫里斯·勒勃朗的亚森·罗宾侦探系列直至日本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等,在塑造大侦探福尔摩斯、波洛、亚森·罗宾、艾勒里·奎恩等人时,亦无一例外地安排一个狡猾的罪犯..

    [阅读全文]  2010-11-1 10:18 - 冬雪儿 - 102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31   普佐:教父

    作者介绍:

    马里奥·普佐(1920—1999),出生于纽约,第一代意大利裔美国人。二战时加入美军赴欧洲作战,战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一九六三年成为自由撰稿人,着手创作有关西西里黑手党的小说。一九六九年《教父》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他的其他作品,如《西西里人》和《拒绝作证》等也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家族》为其临终遗作。

    教父

    [美] 马里奥·普佐

      第一节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
      
      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说得对!说得对!”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心里这样想。“是禽兽!是禽兽!”那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表示虔诚悔恨,低垂着头,表示认罪。

      法官继续宣判:“你们的行为很像山林里的野兽,但幸亏你们的兽欲没有伤害到那个可怜的姑娘,不然的话,我就要判你们坐二十年牢。”法官说到这里,把他那双特别引人注目的眼睛向着脸色灰黄的亚美利哥·勃纳瑟拉鬼鬼祟祟地眨了几下,然后俯视他面前的一大堆鉴定报告。他皱皱眉,耸耸肩,好像产生了一种违背他的本来愿望的信念。他接着又说:

      “但是,鉴于你们还年轻,鉴于你们历史清白,鉴于你们家庭体面,同时也鉴于法律的严肃性,不在于寻求报复,因此我判处你们在教养院禁闭三年,本判决将缓期执行。”

      亚美利哥..

    [阅读全文]  2010-10-31 09:44 - 冬雪儿 - 1724 查看 - 2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31   卡尔维诺:月亮的距离

    月亮的距离

    [意大利] 伊泰洛·卡尔维诺 / 张宓译


      据乔治·H·达尔文先生所说,从前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是海潮一点一点把它推向远方的:月亮在地球上引起的海潮使地球渐渐失去了自身的能量。  

      “我知道”,老QFWFQ喊道。 “你们都无法记得,可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时月亮就在我们头顶上,其大无比:望月时,月光如昼,那是一种奶油色的光,巨大的月球似乎要把我们压倒碾碎。新月时,它在空中滚动着,恰似风持着的一把黑伞。那蛾眉月的尖垂得那么低,好像要穿透礁石让月亮抛锚停泊。那时候,什么都跟现在不同:由于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运行轨道、倾斜角度都不同于今日。地球和月亮紧挨着,不难想象,这两个大家伙怎么也找不出不互为对方阴影的办法,结果随时都会发生月食。”

      你问运行轨道吗?椭圆形的,当然是椭圆形的。一阵子压在我们头顶上,一阵子又旋转着飞开。而海潮呢,月亮压低时就涨潮,谁也拦不住。有些满月之夜,天低低的,潮高高的,月亮之差一丁点就要被海水浸泡湿了,顶多也就差几米吧。难道我们就没有想过到月亮上去吗?哪能呢!只需划着小船到月亮下面,支上一架木梯就能爬上月亮。

      月亮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是金礁湾。我们划着舢板,就是一种圆身平底的软木小船,到达那个海域。船上的人还不少,有我,武贺德船长和他的妻子,我的表弟聋子,有时还有小希恩息,她那也就是十二岁的样子。那几夜,海面极其平静,银光闪闪,如同一池水银。那些经受不住月球引力的小蟹、墨斗鱼、透明的海带、小珊瑚等,跃出海面,升空落到月亮上,吊挂在那抹了灰浆似的月亮表面上;还有的小东西悬浮在半空中,成为一群发光的流体,我们不断用芭蕉叶扑打着驱赶它们。

      我们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我们在船上带了一架木梯,一个人..

    [阅读全文]  2010-10-31 09:31 - 冬雪儿 - 105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31   迷宫里的幸福---走近阿尔贝.加缪

    迷宫里的幸福---走近阿尔贝.加缪

    董鼎山

    生活看起来是缓缓流动的小溪,而实际上是一支离弦的箭,永远在飞向死亡。文学似乎就是从各种角度去赋予冰冷的死亡以温暖的意义。阿尔贝/加缪(Albert Gamus,1913-1960)在二十九岁(1943)时就以一本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确立了自己的角度,那就是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误解的"荒谬"的观念。这一事实恰恰无比荒谬的证明了"荒谬感"的真实存在,也许挂在加缪嘴角的一缕微笑就足以使人类所有的文明簌簌发抖。

      "对于什么人,对于什么东西我能真正的说‘我了解这个!’"这是加缪对一切历史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也许我们真的除了内心之外再也不能长久的拥有什么了。

      一条条没有固定形态但却有着强大力量的生命横亘在历史的每一个虚幻的断面,当它满足于于一条歪理所解释的世界的时候,一切那么熟悉,而当它清醒的审视这个被剥夺了光明和幻想的世界的时候,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现实所具有的那种厚度和陌生性活生生的将人与过去的自己分开,我们通过"荒谬感" 获得自由和解放,但同时失去了在这之前所有的幸福。因此,加缪在他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中,劈头盖脸的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哲学的力量,它摈弃了一切文学技巧,成为文学世界里绵延千里的南极。当默尔索因为在海滩上枪杀来蒙的仇人,而躺在监狱那张冰冷的床上平静的等待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时候,他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做的完善,为了是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叫喊声。到此,《局外人》结束了,它那出色的..

    [阅读全文]  2010-10-31 09:25 - 冬雪儿 - 81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30   霍桑:牧师的黑面纱

    牧师的黑面纱①

    [美] 纳撒尼尔·霍桑


      ① 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

      一个寓言

      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村里的老人们弯腰驼背顺街走来,孩子们喜笑颜开,活蹦乱跳地跟着父母,要不就一本正经地迈步,浑身礼拜天打扮的神气。衣冠楚楚的小伙子们侧目偷看好看的姑娘,觉得安息日的阳光使她们比平日更漂亮啦。人流大都涌进门廊,司事开始打钟,一面盯着胡珀牧师的门口。牧师一露头,他就该停打召唤的钟声了。

      “牧师脸上这是啥呀?”司事失惊大叫。

      听到的人都立刻回过身来,只见一位貌似胡珀先生的人,正若有所思地缓步朝礼拜堂走来。人们全呆了,即算来了位生人到胡珀牧师布道坛上动手给垫子掸灰尘,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你敢肯定这是俺们那位牧师?”古德曼·格雷问司事。

      “错不了,是胡珀先生。”司事应道,“今儿他本该跟韦斯特伯雷的舒特牧师对换的,可昨天舒特牧师捎信儿说不来了,得去给一场丧事做祈祷。”

      如此大惊小怪的理由好像并不充分。胡珀牧师年届三十,一派绅士风度,虽仍未成家,却不失牧师该有的整洁干净。仿佛有位周到的妻子已为他浆洗过领箍,刷净了一周来落在礼拜天这身法衣上的灰尘。浑身上下只有一样东西刺眼,这就是箍住额头,低垂盖脸,随呼吸颤动的一块黑面纱。近些看,面纱似有两层,除了嘴和下巴,一张脸给遮得严严实实。不过,也许并没挡住他的视线,只给看到的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蒙上了一层黑影。带着这片黑影,善良的胡珀先生朝前走着..

    [阅读全文]  2010-10-30 10:08 - 冬雪儿 - 109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30   [转载] 静观灵魂

    静观灵魂

    王好强


    爱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除了19世纪60年代几次有限的外出以外,她的一生都在阿默斯特镇度过,直到1886年5月15日逝世。在阿默斯特镇的家中,她默默无闻地用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这些关系到生命、永恒、爱情、自然和死亡的诗歌,表现了她强烈的思想和情感,揭示了一个充实、安宁、执著的灵魂。她那既朴素又含蓄的诗句,既感伤又幽默的诗风使她成了美国民族诗歌艺术的丰碑。美国学者认为狄金森是公元7世纪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在驾驭英语言的能力上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一
      
      狄金森的诗歌简洁、微观、内省,艺术气质近乎“婉约”。通过1775首题材丰富、主题各异的诗作,我们领略到了狄金森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到了她对周围世界敏锐的观察力。由于孤独的个性,超常的天资和气质,她的诗具有思想内容深奥、哲理性强的特征。狄金森凭自己的想象试图理解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解释困惑、痛苦、绝望等问题。狄金森的诗不仅反映了她个人的欢乐与悲凉,同时反映了19世纪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困惑。狄金森这种静观灵魂的个性,与世俗隔绝的处境,使她的诗极富象征意义,充满真情的思想中总含着一种观念。
      
    狄金森肯定了自己个性的孤独,她清高、孤傲、理智的高雅气质来自于对宗教的叛逆。她怀疑神教和上帝拯救人类灵魂、解脱世间苦难的能力,当她的信仰完全动摇时,她便投向了诗歌生涯。她相信对生活敏锐的意识并非来自宗教,而是来自她内心的感受。她在寻求精神的信仰时,受到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哲学观念的影响和教益。她的诗歌中充满着从爱默生的杂文中提..

    [阅读全文]  2010-10-30 09:52 - 冬雪儿 - 74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9   韦尔蒂:沧桑路

    沧桑路

    [美]尤多拉·韦尔蒂 / 杨伟莉译


      已是12月了,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位苍老的黑人妇女,头上裹着红色旧围巾,步履艰难地在阴暗的树林里走着,她准备前往远方的小镇。她的名字叫芙妮可丝·杰可森。她年纪一大把,瘦小的身子像破旧的钟摆一样,走路时摇摇晃晃。在清冷的天气中,她手中拿着一把旧雨伞,权当拐杖,不时地敲打冰冷的地面,听起来好像是一只孤单小鸟在啾啾的哀鸣。
      
      她身上穿着长及脚尖、带暗色条纹的裙子,外面还罩着一件同样长的、漂白过的围裙,上面有一只鼓鼓的口袋,看起来很整洁,只是鞋带没有系好,拖拉着,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摔跤。她两眼直盯着前方,浸满了一种历经沧桑的忧郁,脸上被岁月刻满了皱纹,黝黑的皮肤泛着一层淡淡的黄晕,零乱的几缕鬈发露在红色旧围巾外面。

      每当树林的阴暗处发出一点动静,芙妮可丝就会喃喃自语:“别挡我的路,不管你是狐狸、猫头鹰、爬虫、兔子还是什么野兽,快滚开。”“你这可恶的野猪,别到这儿来,我还有好远的路呢!”她瘦小的手上长满了斑,手中的拐杖猛不丁地会拨动一下树丛,好像那里真的藏着什么。

    树林很深很静,阳光把松针镀上了一层刺眼的光芒,风从树梢上呼啸而过,松球悄无声息地落下来,有一只鸽子从山谷中飞过,对它来说,天还早着呢。

      小路蜿蜒直上山顶,她一步一步爬上山顶后,转过身注视了一会儿刚刚走过的松树林,扭头朝山背后的橡树林走去。
      就要到山脚的时,她的裙子挂在了一丛荆棘上。她赶忙小心地用手去扯裙子,但裙子太长,当她好不容易松开这儿,那儿又挂上了,不一会儿,裙子就被刺扎破了,她有点绝望了,“我知道是荆棘呀,你是在干你的活儿,不会那么轻易让人过去,人家都怕你,可在我老太婆看来,你却是挺中看的哟。”

    ..

    [阅读全文]  2010-10-29 08:38 - 冬雪儿 - 113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9   [转载] 《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的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的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杨建玫

     摘要:在《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中,多丽丝•莱辛借助女性主义叙事手法批判了西方的男性中心意识和白人中心意识,在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声音两个方面体现出一定的颠覆性。作品的表层和深层叙述、多元视角的转换和女性叙述声音,突出了她探求女人与男人、黑人与白人之间平等对话的主题。?
      
    关键词:莱辛 双重叙事层次 多元视角转换 女性叙述声音 对话??
      
      《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载《译林》2008年第2期。以下简称《故事》)是多丽丝•莱辛于1972年发表的一则短篇小说,揭露了20世纪中期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时白色人种压制黑人女性的社会状况。作家在文本的写作技巧上大胆创新,在叙事艺术上展示了颠覆传统叙事手法的特色。?
      
    叙事结构?
      
      《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框架独特,叙事视角的不断变化是其主要叙事结构特征。故事情节看似零散,然而主人公约翰尼的传奇故事在不断变化的叙事视角中被完整地展现出来,整个叙事结构形散而神聚。莱辛运用片段的故事叙述和拼贴的合成方法,将约翰尼的经历与作品折射出来的丰富思想意蕴浓缩在这个短小的文本中,具体说来,作品由浅层和深层两个叙事模式展现了约翰尼与几个女人相对立的关系。?
      
    作品的叙述表层是无名黑人女性叙述者“我”,讲述见到约翰尼的亲身经历和听到与他的经历相似的事情而引发了对他的关注。叙述深层是由“我”作为贯穿全篇作品的纽带,通过听别人讲述、读报纸上的故事、读作家的回信和回忆同学的情况展现了约翰尼的故事。故事以无名黑人女性“我”做见证人进行的第一人称自叙形式展开。第一人称见证人指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阅读全文]  2010-10-29 08:19 - 冬雪儿 - 100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8   文坛隐士的“觉醒”

    文坛隐士的“觉醒”

    刘雪岚


      摘要:《抵抗白昼》以美国科罗拉多矿山的工头、无政府主义者韦布·特拉弗斯被杀为线索,围绕他的两个儿子为其复仇展开。这部新作构思奇谲、主题庞杂、用语晦涩,但亦有或明或暗的主题可循。
        
      当代美国文坛有两大知名隐士,一位是杰·戴·塞林格(1919— ),另一位是托马斯·品钦(1937— )。塞林格笔耕十年,终以1951年发表的《麦田守望者》而一夜成名,但他却从此隐居新罕布什尔州的柯尼什小镇,托马斯·品钦虽然也是在成名作《V.》于1963年出版后便离群索居,但不断有新作问世,已成为后现代经典的《万有引力之虹》便是他隐居十年后的成果。去年底,年近古稀的品钦又在沉默近十年之后,推出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抵抗白昼》。或许隐居生活尤其刺激凡人的好奇心,品钦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引人注目,以至于他每出一本书,都成为一个事件。关于这部新著的各种说法早已在坊间流传,即便无法和霍格沃茨的小巫师相比,也吊足了媒体和粉丝们的胃口,哪怕在中国,都有不少读者在翘首期待。如今搜索谷歌,便会发现相关评论铺天盖地百余篇,英美几乎所有重要报刊,如英国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伦敦书评》、《旁观者》、《经济学家》,美国的《纽约书评》、《纽约客》、《出版家周刊》、《纽约时报书评》等都发表了长篇专论。短短数月,网上不仅已经有维基百科建立的专项条目,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此书的博客网站。

      早有评家将品钦与乔伊斯相比附,称《万有引力之虹》为品钦的《尤利西斯》,《抵抗白昼》自然成了他的《芬尼根的觉醒》。且让我们看看这位文坛奇隐在十年之后是如何“觉醒”的吧。

      品钦这部最长的小说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奇谲、纷乱、华丽,几乎所有的品钦式要素都囊括..

    [阅读全文]  2010-10-28 09:59 - 冬雪儿 - 89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8   儒昂多:牧羊女娜努

    牧羊女娜努

    [法] 儒昂多 / 郑克鲁译


      牧羊女娜努为布兰尚托家干活已经有二十年了。她是不是几乎和狗一样属于这个家呢?她属于工具、屠宰场的设备。
     
      她叫让娜;大家管她叫娜努。她矮小,发育不良,她的脑袋向前倾,还有点儿晃荡,戴一顶有系带的草帽,近似洗礼用的有褶女帽。身上的衣服只见系在手臂下面的棕色粗呢罩衫;另外一件粗毛呢罩衫稍长,被半个世纪的雨水淋洗得颜色斑驳,皱皱巴巴,盖住她的背部,在头颈下结带,当作披风。她粗糙的木鞋,就像孩子玩具上的牧羊女木头底座,保证她大胆地踩在地上,她的脚踝套在茶褐色的粗袜子里,她的短裙让她的腿露出到腿肚,她的腿细得像一根黄铜丝,她总是站在这铜丝上跳舞。

      她很轻巧;真得看她夹在她的狗“早起”和她的母山羊“爱俏”之间赶羊群。除了泰奥菲尔和巴尔萨敏,她热爱的就是它们,就像她只有这几份爱心;她像它们一样疾走;她跳过想象中的石头,以一个虽然已经确实过了八十岁,却像个小姑娘那样的可爱姿态坐在草地上。真该在她“翩翩起舞”时看到她;她的便帽上两条黑绦子在空中飘舞,可以听到小木鞋像两块高低不平的石块从草地另一边的墙上反弹回来的声音;她不弯曲腿弯;一眨眼,她在柔软的脚踝之上抖动,然后像开玩笑似的踉踉跄跄,按着快速甚至飞快的四组舞节奏继续跳下去,随后跟着她的“早起”重新出发,这条狗转眼间越过障碍,她也得照顾“爱俏”,它挂在犬牙交错的岩石上,动弹不了。

      当娜努看见泰奥菲尔的保姆萝丝时,对她来说真是喜事。就像在她的领地门口,在她的草场边,她赶快过来迎接萝丝,殷勤地把萝丝安顿在自己的位置上,让萝丝坐在最大的一棵树清凉的浓阴下。她们两人的举止充满了田野里的贵妇那样的雅致和自由自在。大部分时间里,娜努随遇而安,在最..

    [阅读全文]  2010-10-28 09:35 - 冬雪儿 - 103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7   莱辛: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

    一个未婚男人的传奇故事

    [英]多丽丝·莱辛 / 孔保尔译


      约翰尼·布莱克沃西风烛残年时,我遇见了他。那时我大约10岁或者12岁,正是生命中韶光时代的开始。时值30年代初叶,经济大萧条从美国波及到了非洲中部地区,大萧条的初始阶段,因没有固定工作而靠耍小聪明混饭吃的人和流浪者人数日益增多。
      
      我们的房子在一座小山上,这是我们农庄的最高点。从农庄走到大路上,是一条肮脏的小径,离火车站有7英里的路程,离商店和邮政局则更远。离我们最近的邻居有三家,距我们有4英里到7英里远。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家的屋顶;月光下,树林、山岗和河谷也都能尽收眼底。

      从小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各条道路上笼罩在尘土飞扬中的小汽车和马车。我们总是说:“一定是某某人去取他的邮件了。”或者说:“西里尔说他的犁坏了,他必须给他的犁买个备用零件,那一定是他。”

      如果尘雾从大路上拐个弯,穿过树林移动到我们这儿的话,我们还有时间用旺火把水烧开后把锅掀开。农忙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即使在淡季,大路上的小汽车一周也不会超过三四辆,马车也是寥寥无几。大多数情况下,这条路是归白人使用的,非洲人只能走在他们自己草草修成的小径上。白人们走路进出家门的很少,就是大萧条来临了,白人们走路回家的也不多。现在,我们经常看见有个男人肩上背着一卷毛毯,手上掂着把来复枪,穿过一片树林来到小山上,朝我们这儿走来。卷起的毛毯里放着煎锅,一罐水,有时候是两三听肥牛肉罐头,或者一本《圣经》、火柴、一条干肉。有时男人还带来一个非洲佣人,这些男人总是称自己为“探矿人”,因为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很多人干探矿的行当,几乎都是为了寻找金子。

      一天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有个身材..

    [阅读全文]  2010-10-27 09:52 - 冬雪儿 - 10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6   厄普代克:天堂制造 

    天堂制造

    [美]约翰·厄普代克 / 查日新译


      布拉德·谢弗为珍妮特·亨德森的基督教徒气质所吸引。那还是30年代在波士顿的一次办公室圣诞聚会上。在喧闹之中有间隙性的沉默,就像小河某处一片回水形成的涡流。他听到她水晶般的声音在说:“为什么?救赎灵魂呀!”
      
      他循声望过去。她正站在窗前,位于暖气片和亚瑟·克莱伯——人称办公室的罗密欧——之间。黑黝黝的窗户外面正下着雪。米尔克大街办公大楼窗户的灯光给人一种迷蒙、飘忽的感觉。珍妮特是那年秋季来经纪人事务所上班的。她穿着辣椒红的羊毛衣,配一件有褶边的端庄外套,把秘书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为了今晚的聚会,她穿了一双鞋尖镂空的鞋,一件淡紫色的华达呢质料的套裙,上有“之”字形的褶皱,并在转折处饰有扁平的蝴蝶结。晚会上的混合果汁饮料使她面颊发红,声音兴奋。这也是布拉德第一次看到她小巧玲珑的身躯里某种极精致的东西,觉得她从头到脚——到镂空的鞋尖里的脚趾——都是一件优雅的作品。当她抬起头看着亚瑟那张愁眉不展、盛气凌人的脸,她的侧影看上去活泼而又坚定。布拉德向他们走过去,进入到暖气片旁蒸腾的暖流中。雪下得更大了。整个沿街的窗户散发着柔和的黄光,像一块块黄油。

      珍妮特把脸转向她的救援者。她有些轻微出汗,因兴奋而赤红的面颊使她的蓝眼睛看上去如冰般清冷。“亚瑟说只有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她求援般地说道。

      “我只是问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什么对她是重要的。”亚瑟说话时,他的黑色哔叽呢外套里散发出一股热气,西服的翻领上插着一枝槲寄生树的枝叶,但已有些褪色和枯萎。

      “然后我就告诉他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她波浪型的卷发贴在头上,今晚看上去呈柔柔的褐色而不是浅黑色。“当然对于我来说,许多事情比金..

    [阅读全文]  2010-10-26 08:20 - 冬雪儿 - 112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6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刘文飞


    两位被忽略的大师
       
    诺贝尔文学奖和任何一种奖项一样,都很难达到真正的、永远的公正;而它在其近百年的历史中对一些举世公认的文学大师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则遭到了甚为激烈的批评和责难。若依照传统的文学史分期方法将本世纪的俄语文学划分为俄罗斯文学和苏维埃文学两个时期,那么,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当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最伟大的大师。而他们两人却都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能不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在面对俄语文学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很大的偏颇,或曰失误。

        其实,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曾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讨论对象。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的本世纪之初,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时期,其文学威望是举世公认的。本来,将一项旨在成为世界最高文学奖的奖项授给托尔斯泰,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1901年颁发的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却授给了一位知名度并不很高的法国诗人普吕多姆。普吕多姆也许完全有资格获奖,但是如今,将托尔斯泰和普吕多姆的创作作一个比较,人们还是能轻易地比出一个高低来的。就是在当时的瑞典国内,这一决定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有42名知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联名在报上发表声明,对没有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托尔斯泰表示不解和不满。次年,托尔斯泰终于被列为34名候选人之一,但是,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避开了托尔斯泰而给了一位德国历史学家蒙森。此后,据说托尔斯泰又多次被列为候选人,但直到他去世的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竟能近十次成功地排除托尔斯泰!

        据后来陆续披露的材料来看,当时的瑞典文学院比较保守,对诺贝尔遗嘱中的“富有理想倾向”的理解也过于狭隘,评选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承认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中的崇高..

    [阅读全文]  2010-10-26 07:51 - 冬雪儿 - 89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6   杜拉斯:副领事

    副领事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引子

    法国驻拉合尔的副领事在拉合尔一年半期间,没有一个朋友,从没有人进他的官邸。一天夜里,他朝萨里玛的花园开枪,打死了几个麻风病人,接着站在阳台上大声吼叫起来。由于这件令人头痛的案子,他被调离拉合尔,在加尔各答等待重新安排。对于这件事情,他拒绝解释,连拒绝解释的理由也不愿说明。

    [阅读全文]  2010-10-26 07:29 - 冬雪儿 - 1420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5   因《2666》而永久在场的波拉尼奥

    因《2666》而永久在场的波拉尼奥

    首都师范大学 杨玲


          在罗伯特•波拉尼奥(1953-2003)看来,写作是无用的,除非立志要写下一部伟大的作品。大部分的作家都是在犯错,在游戏,因为世界需要很多本书,而目的仅仅在于使那本真正重要的书能够像冬天绽放的花朵一样得以被发现。尽管这样,作家们仍旧“玩着认为自己可以不朽的游戏。我们总是错误地判断着自己的作品,同时也错误地评判着其他人的作品。我们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见,作家们如是说,就仿佛在说:我们在地狱里见”(《2666》第五章《阿尔钦博蒂的部分》)。这或许是生前境遇不佳的波拉尼奥的由衷感慨,但时至今日,我们才真正体味到这位曾被边缘化、被埋没于尘世的伟大作家的悲凉。他曾开玩笑说:“我的声名在死后。”果然,2003年,年仅五十岁的波拉尼奥因肝癌溘然长逝,而他身后出版的鸿篇巨制《2666》可谓风靡一时,被《时代》杂志评为2008年度最佳图书,并荣获与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齐名的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的小说奖,这是此奖第一次授予一位已故作家和一部翻译作品。真是造化弄人。

          《2666》的西班牙原文版长达1125页。可以想象,如此厚重的作品,其细节会是何等的庞杂,思想会是何等的无尽,而作者成功地准确将它们镶嵌在自己精心设计好的庞大的文学迷宫之中,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小说分为五章,每一章的分量都足以单独成为一部长篇,各章既彼此独立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相互平行的情节实则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生前饱经风霜的作家曾出于单纯的经济原因希望将这部作品分为五本书单独出版,幸而他的后人考虑到作品的文学价值,没有遵从他的遗愿,我们才能完美地看到作品的全貌。

          《2666》是一部..

    [阅读全文]  2010-10-25 09:20 - 冬雪儿 - 7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5   马克.吐温:坏孩子的故事

    坏孩子的故事

    [美] 马克.吐温 / 商振永译


    从前有个坏孩子,名叫吉姆——不过,如果你稍加留意,便可发现,在你的主日学校课本里,几乎所有的坏孩子都叫詹姆斯。虽说奇怪,而事实如此,这一位就叫吉姆。

    吉姆也没有一位生病的母亲——也就是他没有一位笃信上帝、身患肺病,倘若不是爱子情深、惟恐自己一死儿子遭人冷落,而宁愿躺进坟墓安息的母亲。然而,主日学校课本里的坏孩子大都叫詹姆斯,并且都有一位生病的母亲。她们都教自己的儿子学说“我要躺下睡觉”等等,都用温柔凄婉的歌声哄孩子入睡,与他们吻别,然后跪在床边流泪。可是,这个小家伙情况不同。他名叫吉姆,他的母亲安然无恙——没生肺病,也没有别的毛病。她不但不虚弱,而且挺健壮,也不敬重上帝;此外,她对吉姆毫无疼爱之情。她常说,即便吉姆折断脖子,对她也没有多大的损害。她总是用打屁股的办法催吉姆睡觉,从来不与他吻别;相反,她要离家的时候,还要赏他几个耳光。

    一次,这个吉姆偷出厨房的钥匙,悄悄地溜进厨房,偷吃了果酱,随后又把果酱瓶子装满焦油沥青,好让他母亲看不出破绽;吉姆并没有顿生恐惧,也不觉得仿佛有什么声音悄然对他说,“不听妈妈的话对吗?这么做不是罪过吗?坏孩子们偷吞了自己善良母亲的果酱之后有什么报应呢?”吉姆也没有独自跪倒在地,保证今后不再作恶,然后轻松愉快地站起身来,对母亲告以实情,请求宽恕。而母亲则是泪流满面,满怀欣慰感激之情向他祝福。不。这是课本中其他坏孩子的情况;至于吉姆,完全是另一码事,你说怪不!吉姆偷吃了果酱,还粗俗下流地说真棒;他把焦油沥青装进果酱瓶,也说真棒,还哈哈大笑,说那老太婆发现之后,“必定会气得暴跳如雷,哼哼呀呀地说不出话来”;后来母亲果然发现了,但他矢口否认,硬说不知道,结果..

    [阅读全文]  2010-10-25 09:00 - 冬雪儿 - 1201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4   森鸥外:高濑舟

    高濑舟

    [日] 森鸥外


      高濑舟是往返於京都高濑川的轻舟。德川时代,京都的罪人若被处刑流放孤岛,罪人的亲属们会被传呼到牢房,与罪人作最后的告别。其后,罪人再搭乘高濑舟被转送至大阪。护送罪人的是京都衙门属下的下级官员,通常官员会让罪人的主要亲属之一陪同罪人搭乘高濑舟至大阪,这在护送员之间是个惯例。当然此惯例并未得到官府的批准,只是一种官员们的宽大处里而已。一种被官府默认的惯例。

      当时被宣判流放孤岛的罪人,虽都是犯了重罪的人,但大多数都非那种为了盗窃而杀人放火的凶恶人物。搭乘高濑舟的罪人,大半以上都是因一时轻率或冲动,情不自禁犯下重罪的人。若要举个常见的例子,就是那些本谋算情死,待男的杀害女的后自己却侥幸存活下来的男人。

      搭载著罪人的高濑舟,於寺庙钟声将响起的傍晚时分,开始出发,一路浏览著两岸京都市镇昏暗的人家住户,一直往东划行,再横穿过加茂川,沿河而下至大阪。舟中,罪人与陪同的亲属通常会彻夜互相谈著彼此的境遇。都是些再如何懊悔也无济於事的抱怨与牢骚。由於护送罪人的官员们通常在一旁聆听著,因此护送者均能详细得知一族人中若出了罪人,会遭遇何种悲惨境遇。这些境遇,是那些在衙门内白洲(译注:现今的法庭,由榻榻米房、木板下缘、砺石庭院构成。罪人跪在砺石庭院接受审判)听取罪人表面上的供述,或在衙门内平桌前读著笔录的上级官员们,做梦也无法窥探出的内情。

      奉职护送罪人的官员,也是各色各样,有不耐烦听这些懊悔,想把耳朵掩起来的冷淡官员,也有深切感受到对方的悲哀,却因职位身份只能面无表情地听著,内心实为心痛不已的官员。若碰上同情心重又心软的官员,在护送境遇特别悲惨的罪人与其亲属时,往往会听著听著,不由自主地陪著掉泪。

      因此,衙门内的..

    [阅读全文]  2010-10-24 10:10 - 冬雪儿 - 120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4   施密特:在死亡的边缘寻找语言

    在死亡的边缘寻找语言——评2009年德国图书奖获奖小说《你没有死》

    [德]赫尔穆特•波伊蒂格文/安娅译

    2002年夏天,以强力的语言、表现主义-巴洛克风格的小说与诗歌而广为人知的女作家卡特琳•施密特,在四十四岁的年龄,身罹脑出血,失去了行动与语言能力。长篇小说《你没有死》便由此而诞生了。然而,它远远没有止步于对处于死亡边缘的体验。它容纳的是生命与写作,而任何的文学流派中,这两者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写作,比起常规的素材与主题的选择,高明了许多。

          在作品的开端,昏迷两星期后苏醒过来的女主人公,名叫海伦娜•维森达尔:她成了一个陌生的女人,用陌生的眼睛打量着自己,缓慢地进行着最初的观察。她发现,自己成了一个秃头。当她想摸摸头顶的时候,觉得颅腔里有“金属的小路障”。她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她必须像个小婴儿似的被包裹起来,因为她无法控制口水滴落下来。有一次,她想说“枕头”这个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作品描述的是失语,而作者用以描述的语言,以几乎触手可及的方式告诉人们,它是多么精确而简洁。作品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让他亲历这些事件,好奇而冷漠:章节短小,描摹人物对于瞬间的观察,并用星号将其分隔开,以标志情节的发展,且并不按照时间的顺序。

          海伦娜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马蒂斯——她丈夫的名字。她寻找词语和回忆的过程,与最初的感觉是不同的。虽然海伦娜与马蒂斯有五个孩子,对她而言他就是一个亲密的气场,然而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的存在却常常会使她恼怒,使她想起自己先是模糊继而有了清晰轮廓的过往。生活由这样的过往重新组合。海伦娜记起,她曾经想与马蒂斯分开,并且打算找一处房子单独住。她的脑..

    [阅读全文]  2010-10-24 09:26 - 冬雪儿 - 75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3   米勒:从一块土豆感觉暖和冷

    从一块土豆感觉暖和冷——谈谈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塔·米勒

    高兴


    二00九年十月八日,星期四,了解并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们都在心里隐隐期盼着一个消息。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隆德终于宣布:评委会已决定将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赫尔塔·米勒,因为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写了那些被剥夺者的境遇”。恩隆德称赞赫尔塔·米勒有着非常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中涌动着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敢于反抗专制,敢于揭露生活的阴暗,是位了不起的作家。从恩隆德的介绍中,人们还注意到了这位女作家同罗马尼亚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了她的获奖,罗马尼亚这个中南欧小国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和媒体的热门词汇。

      赫尔塔·米勒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七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巴纳特地区蒂米什县尼茨基多夫村。父母以及村里人都属于日尔曼族,是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全村人都讲德语。因此,她实际上是在德语环境中长大的。德语和罗马尼亚语都是她的母语,但德语是她的第一母语。中学毕业后,考入罗马尼亚著名大学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语和罗马尼亚文学。蒂米什瓦拉市是罗马尼亚西部重镇,靠近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文化和教育都比较发达,许多居民都会讲三种语言: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和德语。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赫尔塔·米勒成长的关键时期,肯定给了她不少的滋养。她本人就坦言罗马尼亚民歌对她的重大影响。正是在那里,她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是在那里,她参加了巴纳特行动小组。这一团体既有文学性质,成员全是文学青年,全是罗马尼亚德国人,也有政治色彩,他们反对官方审查制度,主张言论和创作自由。同样是在那里,她与理查德·瓦格纳相遇相识,并结为夫妻。两人是大学同学,属于同一民族,都从事文学创作..

    [阅读全文]  2010-10-23 09:55 - 冬雪儿 - 79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2   蒲宁:轻轻的呼吸

    轻轻的呼吸

    [俄] 伊万·蒲宁


      在公墓的一座新近筑成的坟冢上,立着一个新的橡木十字架,它结实,沉重,光滑。

      四月,天色灰暗。穿过光秃秃的树木,远远地就可以看见这宽广的外县公墓上的一块块墓碑。冷风吹着那十字架脚下的瓷制花环,发出铮铮的音响。

      十字架中央嵌着一个够大的凸出的圆形瓷相框,里面有一张相片,是个中学女生,她有一双快乐的,异常活泼的眼睛。

      这是奥莉娅·梅谢尔斯卡娅。

      在一群穿褐色中学生制服的小姑娘中间,她并不突出。她是许多可爱、富有、幸福的小姑娘中间的一个,有天分,但是淘气,根本不把班主任的训诫放在心上。除此之外,关于她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她不是一天一天地,而是一小时一小时地长大成熟起来。到了十四岁,她不仅有了纤细的腰和秀气的脚,而且有了轮廓动人的胸脯和人类的语言至今无法形容的种种迷人的体态。到了十五岁,她已经被公认为美人了。她的一些女伴是那么着意梳妆,洁身自好,一举一动无不谨慎小心!她呢,什么都不怕——不怕墨水弄脏手指,不怕满脸通红,不怕披头散发,也不怕在奔跑中跌一跤露出膝盖来。她不经意不费力地,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就拥有了使她最后两年在全校如此出众的一切:绰约的风姿,华丽的穿戴,灵活的举动,明亮的眼睛……跳舞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跳得过她,滑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跑得过她,舞会上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吸引人。不知为什么,也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受到低年级同学的爱戴。她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位少女,她在学校里的声誉也在不知不觉间树立起来。已经有人议论说,她轻浮,没有拜倒在她脚下的男人就不能生活;还说男生申辛疯狂地爱上了她,而她似乎也爱申辛,不过对申辛的态度反复无常,弄得申辛直要寻短见……

      据学校里的人说,奥莉娅·梅谢尔斯卡娅..

    [阅读全文]  2010-10-22 09:42 - 冬雪儿 - 105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2   [转载] 明亮的林中空地——托尔斯泰庄园观感

    明亮的林中空地——托尔斯泰庄园观感

    刘文飞

    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波里亚纳”(Ясная  Поляна),其俄文名称的直译即为“明亮的林中空地”。一个多么诗意、多么诱惑的名称:幽静的森林中一方洒满着阳光的去处。

        我多次拜访过这座庄园,在不同的年份,身份从十几年前的托尔斯泰文学爱好者到如今的俄罗斯文学职业研究者;在不同的季节,闻过入口右侧那片苹果林的花香,也曾听到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发出的清脆声响。但每一次,我的心情和感受却大体相同,都像是一个徘徊在文学圣殿里的朝觐者。

        其实,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早在托尔斯泰生前就已成为朝圣之地:早年,从庄园旁经过的那条通往基辅的大道,曾有无数的香客行走其上,他们在庄园旁歇脚时,常常会受到托尔斯泰的热情接待,香客们口口相传,很快就使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成为虔诚教徒心目中的一块福地;在托尔斯泰晚年,他思想的强大辐射力则使这座庄园成了真正的圣地,托尔斯泰被视为“俄国精神的主教”,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则被视为“俄国思想的麦加”,忠诚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和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文化界的名流和托尔斯泰的亲朋好友,纯朴的俄国农民和猎奇的外国记者,川流不息地拥向这里,或在庄园里小住,或在庄园附近安营扎寨,希望得到托尔斯泰的某种“祝福”。1900年5月,当时还很年轻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拜访过此地之后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山谷左首两座蓊然树冠掩映下的小圆塔标志着一个古老废园的入口。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陋屋就藏匿其中。我们在这座大门前下了车,像朝圣者一样轻轻地沿着幽静的林中小径而上……”托尔斯泰去世之后,这座托尔斯泰诞生、成长、写作和长眠的庄园,更成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从莫斯科乘火车..

    [阅读全文]  2010-10-22 09:08 - 冬雪儿 - 76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1   [转载] 索尔仁尼琴之后

    索尔仁尼琴之后

    刘文飞


    笔者动笔写作此文,距索尔仁尼琴的去世恰好四十天,俄国有“第四十天追荐日”(сорокоуст,或сорочины)的民俗,类似我国的“七七”忌日,愿这篇小文也能成为对索尔仁尼琴的一种追荐,作为放置在他新坟上的一支素花。而这里的“索尔仁尼琴之后”,既是对作家去世之后俄国之反响的报道和归纳,也是关于索尔仁尼琴在俄国文学和文化历史中之划时代意义的一种界定或象征。


      二00八年八月三日,周日,索尔仁尼琴在他位于莫斯科郊外特罗伊泽-雷科沃(Троице-Лыково)的家中照例又工作了一整天(近些年他常常对身边的人抱怨,他每天只能工作八个小时了,而不是从前的十几个小时),据说是在继续编审他那部已经开始陆续出版的三十卷作品全集。晚上,在与妻子娜塔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简短地交谈了几句之后,他躺下睡觉,一个小时后突然醒来,感觉不适,脉搏微弱,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家人叫来救护车,医生在家中对他进行了多方抢救,但最后还是未能挽留住这位还差五个月就满九十岁的老人。夜半时分的十一时四十五分,索尔仁尼琴那颗“极度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天夜里,获悉噩耗的索尔仁尼琴传记作者柳德米拉·萨拉斯基娜打电话安慰娜塔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后者这样说道:“他一直想在夏天去世,而不是在冬天,以免大家站在外面挨冻,还要去刨开冻土……果真如此了。他一直想因为‘心脏问题’去世,而不是一种会拖得很久的病,以免折磨家人。也果真如此了。”

      八月五日,索尔仁尼琴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俄罗斯科学院举行(大约因为索尔仁尼琴的科学院院士身份)。俄罗斯此时正逢暑期休假,这天自上午十点起又下起了大雨,从特罗伊泽-雷科沃到位于列宁大街的俄罗斯科学..

    [阅读全文]  2010-10-21 08:58 - 冬雪儿 - 89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1   海明威:怀俄明葡萄酒

    怀俄明葡萄酒

    [美] 海明威 / 刘文澜译

      怀俄明州的下午天气好热;群山在远处,你看得见山顶上的积雪,但山峦没有阴影,山谷里的庄稼地一片金黄,路上车来车往,尘土飞扬,镇子边的小木屋全都在太阳下曝晒着。方丹家后面的门廊外有一棵树遮荫,我就坐在树荫下的桌子边,方丹太太从地窖里拿来凉爽的啤酒。一辆汽车从大路拐到小路上,停在屋子边。两个男人下了车,穿过大门走了进来。我把酒瓶放在桌子底下。方丹太太站起身来。

      “山姆在哪儿?”其中一人在纱门门口问道。

      “他不在这儿。在矿上。”

      “你有啤酒吗?”

      “没有。一点也没有了。那是最后一瓶了。全喝光了。”

      “他在喝什么呀?”

      “那是最后一瓶。全喝光了。”

      “得了吧,给我们来点啤酒。你认识我的。”

      “一点也没有了。那是最后一瓶。全喝光了。”

      “行了,咱们上弄得到真正啤酒的地方去吧,”其中一人说道,他们就出去上车了。其中一人走路跌跌撞撞的。汽车发动时晃动几下,在路上飞快地开走了。

      “把啤酒放在桌上,”方丹太太说。“怎么回事,好了,没事了。怎么回事?别放在地板上喝啊。”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我说。

      “他们喝醉了,”她说。“那才惹麻烦呢。回头他们上别处去,说他们是在这儿喝的。说不定他们连记也记不得了。”她①说法语,不过只是偶尔说说,而且还夹了好多英语单词和一些英语句法结构。

      “方丹上哪儿去了?”

      “他在做葡萄酒②。哦,天哪。他真喜欢葡萄酒③。”

      “可你喜欢啤酒。”

      “是啊,我喜欢啤酒,但方丹,他真喜欢葡萄酒。”

      她是个身材丰满的老妇,肤色红润可爱,满头银发。她浑身上下干干净净,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阅读全文]  2010-10-21 08:55 - 冬雪儿 - 106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20   彼特拉克及其抒情诗歌

    彼特拉克及其抒情诗歌

    吴正仪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者,享有“文艺复兴之父”的美誉。他是加冕的“桂冠诗人”,由于他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他为“诗圣”。

        彼特拉克出身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父亲是著名公证人。老彼特拉克在佛罗伦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由于站在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白党一边,1302年与但丁一起被代表贵族阶级的黑党放逐,背井离乡,来到阿雷佐。诗人降生在阿雷佐,1311年随父亲流亡法国,侨居南方的阿维尼翁城。该城当时是罗马教廷所在地,并且位于抒情诗的故乡普罗旺斯地区,是西欧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法国蒙特波利大学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法律。但对法律不感兴趣,1326年父亲病故后,他中断学业,回到阿维尼翁,在教廷谋得一份工作,业余时间钻研文学,同一群文友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很快成为出类拔萃的青年诗人。1327年,他在阿维尼翁的圣·凯拉教堂偶遇一位名叫劳拉的美妙少妇,一见钟情,终生不忘。劳拉成为他精神恋爱的对象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彼特拉克与罗马著名的科隆纳家族有很深的交往,得到他们的保护。他在博洛尼亚上学时结识了贾科莫·科隆纳主教,后来替他的兄弟红衣主教乔万尼当秘书,跟随他游历欧洲各国。他利用多次旅行的机会,从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各地修道院尘封的图书馆里广泛搜集古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1337年他畅游罗马城,对那里的古罗马文明遗址极为欣赏。

        1341年4月8日,在罗马坎匹托利山举行的庄严仪式上,彼特拉克接受了罗马元老院授予的诗人桂冠。1349年他路过佛罗伦萨时与薄伽丘见面,从此两人频繁地书信往来,..

    [阅读全文]  2010-10-20 08:14 - 冬雪儿 - 75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19   盖斯凯尔:克兰福镇

    作者介绍: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年11月29日-1865年11月12日)     

    英国小说家。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雷恩·斯蒂文森。1810年9月29日生于伦敦唯一神教派牧师家庭,卒于1865年11月12日。幼年丧母,被寄养在柴郡纳茨福德镇的姨母家,并到邻近的斯特拉特福德镇上学。1832年和曼彻斯特市的唯一神教派牧师威廉·盖斯凯尔结婚。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在襁褓之中,为了排解痛苦,她开始尝试写作。第一部小说《玛丽·巴顿》于1848年问世。小说以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劳资冲突为背景,描写了老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的生活和命运,出版后引起公众和文学界的注意。狄更斯对她颇为赏识,后来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狄更斯主办的刊物上发表。此后她陆续创作了《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及《妻子和女儿》等长篇小说。其中《北与南》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将工业发达的北方与田园风情尚存的南方对比,深入地表现了19世纪工业化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和冲突(包括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冲突),与《玛丽·巴顿》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对劳动大众的同情,以及她促进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方面的相互了解并和解的意愿。《克兰福德》和《妻子与女儿》等以狭隘、宁静、和睦的乡村小镇生活为题材(其原型为作者熟悉的纳茨福德镇),着重地描写了女性经验。盖斯凯尔夫人善于观察、捕捉并描写在不同社会处境中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并在戏剧性冲突中展开情节。《克兰福德》一书笔调尤为诙谐亲切,人物栩栩如生,有的读者把它视为作者的最佳作品。此外她还写了不少生动温馨的中短篇小说,如《表亲菲莉斯》。   

    盖斯凯尔夫人成名后和当时许多文学家有联系。她撰写的《夏洛蒂·勃朗特传》是有关这位作家传记中的第一部,也是最负盛名的一部。她生前与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等齐名,后来长期受到忽视..

    [阅读全文]  2010-10-19 09:31 - 冬雪儿 - 1714 查看 - 1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0-10-19   《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周颖

    [font=宋体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克兰福镇》的反讽,对希利斯·米勒先生在《解读叙事》中的解释提出了怀疑。米勒将小说解读为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认为小说的主题乃是反对“父权”和“男权”,批判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文章指出,这类判断更像是西方文学批评界流行的套话,而非小说真正要表现的主题。解构主义的理论先设使米勒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小说家,从最细微的细节中寻找证据。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可能造成整体语境的忽略和不应出现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容易使我们错过小说家更富洞见的思想和更微妙的情感。
    《克兰福镇》(Cranford,1853)原是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1865)应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请求,为他的《家常话》(Household Words,1850-1859)杂志供稿,后于1853年结集出版。作家自幼丧母,由姨母收养,住在离曼彻斯特约16英里的纳茨福小镇上,随丈夫定居曼彻斯特后,还不时回到这个小镇,探望亲友,以为休养之所。作为克兰福镇的原型,这里的节奏缓慢,气氛安宁,比邻工业重镇,却隔绝了繁华与喧嚣,持守着恬淡与安逸。两者之间的反差,在后来的《南与北》(North and South, 1855)中有生动具体的表现。《克兰福镇》着意刻画的,是小镇里一群老小姐和寡妇的生活状态。老实说,这些小姐和夫人的生活乏善可陈,终日里串门,打牌,聊天,编织毛衣之外,似无他事可为。至于小说的情节,除了布朗中尉的舍身救人,彼特的出走,玛蒂的破产这几件大事,也别无吸引眼球的故事。然而,这样一部小说,从问世至今,..

    [阅读全文]  2010-10-19 09:13 - 冬雪儿 - 86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18   [转载] 两个世界的流亡者

    两个世界的流亡者——读《布罗茨基谈话录》

    徐乐


    这是一本同大师对话的书——对话者布罗茨基,1972年被原苏联放逐,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上世纪初俄国白银时代诗歌传统的优秀继承人,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诗坛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这样的对话可能吗?大师似乎同凯撒的妻子一样是不可怀疑的,据说一辈子倡导对话的巴赫金在晚年成名时对俄国另一位符号学后起之秀洛特曼多次提出的交流倡议不屑一顾。因此辑录大师谈话的优劣标准只在于是否忠实,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个谈话录最为出名:一是柏拉图记述的苏格拉底谈话录,一是爱克曼整理出版的歌德谈话录。这两位编写者的身份大为不同,柏拉图本身也是一位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哲学大师,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勇气和始终如一的美学风格。但后人也存有疑问,即这样的谈话录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苏格拉底的原话,反过来说又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饱含诗人气质的柏拉图本人的思想。爱克曼本人资质平平,是歌德虔敬的学生和崇拜者,把老师的每句话奉为圭臬,力求还原谈话的真实面貌。但问题在于当时还没有现代化的录音工具,爱克曼的笔录也是经过后来的整理加工,一位在学养上与谈话者相距甚远的记录者虽然不敢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篡改歌德的原意,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覆盖原话中精深微妙的词句,所以罗素曾说过他宁肯让一个哲学死敌也不愿让一个对他心存爱戴的庸人来复述自己的话语。死敌辑录的谈话文本似乎还没有见过,但一位旗鼓相当、敢于争辩的对话者编写的谈话录就摆在我的面前:《布罗茨基谈话录》,此书是著名文化学家所罗门·沃尔科夫对布罗茨基的访谈记录,译者指出,本书中的每一次回答都是原话,像是录音记录,但最终形成的文本经过了“重组”,是多次交谈的混合体。

    ..

    [阅读全文]  2010-10-18 08:18 - 冬雪儿 - 85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