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2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
    2015-6-24   [转载] 妙龄女责备老人早高峰抢轻轨 老人:我也是办正事

    妙龄女责备老人早高峰抢轻轨 老人:我也是办正事

    2015年06月17日 09:30 来源:重庆晨报

    http://gongyi.ce.cn/news/201506/17/t20150617_2578262.shtml

     昨天早上,70岁的王先生和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子因为争执闹进了派出所,争执的原因让他有点心酸又有点无奈。

      王先生和同伴到骨科医院看病。他乘坐3号线后换乘1号线,从一号线站出站时,这名素不相识的年轻女子责备他们,

    “老年人不该在7:00—9:00的早高峰期和上班族抢轻轨!我父母就从不这样!”

      年轻乘客

      老年人不该和上班族抢轻轨

      说起早上的遭遇,王先生和同伴仍有些激动,“以前听好多老年朋友说起过,但没想到自己也遇上了!”

      昨天早上,王先生和同伴到骨科医院看病。他们从观音桥乘坐轨道3号线到两路口,然后换乘1号线到小什字。出站
    时,因为同伴是腿骨骨折后到医院复查,走路缓慢,他们打算乘坐直升的电梯出站,谁知,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子很严肃地对他们说:“老年人不该在7:00到9:00的早高峰期和上班族抢轻轨!”

      王先生说,他是个较真的人,于是应了回去:“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还当场掏出身份证、病历让同行的乘客查看,证明“自己乘坐轻轨不是好玩,而是看病。”

      谁知这一来二往,女子和王先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女子说,“我的父母就从来不和上班族‘抢轻轨"。而王先生也不相让,“我的女儿乘坐轻轨从来不坐座位,都把座位让给老年人!”

      在场的乘客也分成两派互不相让,有人支持女子:“老年人又不上班,就不该在高峰期出门抢轻轨!”但也有不少乘客支持王先生,“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不容易。家家都有老年人,难道他们就愿意高峰期出门挤轻轨?”

      口水战你来我往,最后女子拨打了110报警。王先生、女子,还包括现场的几位..

    [阅读全文]  2015-6-24 09:47 - 冬雪儿 - 1678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15-6-14   [转载] 乡关何处是家园?——谈《南与北》的家园意识

    乡关何处是家园?——谈《南与北》的家园意识




                      周颖



    内容提要:家庭、家园和自我成长是《南与北》中相互关联的三个要素。文章通过分析罢工事件,女主角施于男主角的影响以及家园意识的建立,指出盖斯凯尔的笔下,婚姻和家庭的作用已经发生改变:对于玛格丽特,婚姻不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手段,家庭也不再是寻找自我位置的唯一空间。家园既始于家庭,又超越家庭。基于这个意识,玛格丽特作为一名志愿者,才主动逾越社会为女性划定的界限,成为厂主与工人之间的调解者。


      “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家中操持;/ 男人弄刀舞枪,女人缝制衣裳;/ 男人用脑思考,女人用心体量;/男人发号施令,女人惟命是听;/ 若不是这样,一切都将陷入混乱。”这几行诗句,引自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47年发表的《公主》(The Princess)组诗,真实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性别观念。十八世纪以降,英国社会结构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推进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改变就是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家庭/工作)的分离。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在《1500-1800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The Family, 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一书中指出,中产阶级的家庭结构到18世纪已经由先前重视家庭与外部联系的“外在导向型”转变为注重家庭生活的“封闭核心型”。(217)男子完全成为社会事务和公共领域的主宰,女子则日渐退缩到家庭的私人空间中。这种分离到维多利亚中期表现得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塑造和强化性别区分的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除了丁尼生..

    [阅读全文]  2015-6-14 09:31 - 冬雪儿 - 1951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5-4-30   [转载]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

    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



     作者:程正民


      一、   拉伯雷创作之谜  

      如果说巴赫金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是为了猜透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之谜,揭示复调小说的艺术创新同民间狂欢文化的内在联系,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本来面貌;那么,巴赫金在《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则是为了猜透拉伯雷的创作之谜,他认为要解开拉伯雷创作之谜,就必须深入研究拉伯雷创作的民间源头,在民间文化潮流中理解拉伯雷,也“只有从民间文化角度来看,才能够揭示真正的拉伯雷,即通过拉伯雷来表现拉伯雷。”[1] 在他看来,拉伯雷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怪诞的现实主义,而这种特征“是由过去民间笑文化决定的,而这种文化的雄伟轮廓是由拉伯雷的全部艺术形象勾画出来的。”[2]  

      1.拉伯雷的历史评价。  

      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94—1553)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人文主义作家。他具有渊博的学识,特别是在医学上很有建树,他是当时的名医,也写过医学专著。不过他的名字能流传至今主要靠他的著名小说《巨人传》。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拉伯雷称得上是恩格斯所说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时代的巨人”。  

      拉伯雷是欧洲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又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不被理解、最不符合规范的作家。巴赫金指出:在欧洲文学的伟大创建者行列之中,拉伯雷“名列前茅”。“人们一般认为他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伟大作家,而且是一个智者和先知。”他认为,“拉伯雷在近代欧洲文学的这些创建者,即但丁、卜迦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之列的历史地位,——至少是勿庸置疑的。”同时,巴赫金也指出,拉伯雷在其身..

    [阅读全文]  2015-4-30 19:55 - 冬雪儿 - 172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5-2-26   [转载]一个妈妈的完美回应⋯⋯

    〝真丑。〞
    这是一位妈妈将自己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之后,有人给出的评论。她迅速做出了回应,相信会让那些心怀恶意的人哑口无言。

    下面就是这位妈妈的回复:

    自从我开始在微博上写关于我儿子Quinn和他病情的事,我就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网上从来不缺那些心怀恶意的人,他们藏在虚拟的帐号后面,肆无忌惮的做残酷的事,之前我也看到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事实上,不久之前位于休斯顿的唐氏综合症协会总部被盗,价值10000美元的设备不翼而飞时就有人用这样的态度评论,他们甚至讽刺说用那些昂贵的设备治疗的孩子能数清楚马铃薯的数量吗?

    甚至有人说在那些〝笨蛋们〞身上浪费资源非常愚蠢,这个组织活该被盗。这些类似的评论如此简单粗暴的展现了人们令人作呕的无知,他们根本不值得我浪费时间。当我看到这些评论时我觉得很苦涩,但是并不太在意,我并不会专门去回应。但是上周六,你单单针对我儿子发表了这样的评论,我只想对你说:不要做一个混蛋。

    你所有的行为最后都将回馈到自己身上。我不想去猜想你是个怎样的人,但我可以肯定,你一定不知道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的父母是多么无助伤悲。上星期Quinn非常不舒服,但是直到周五他终于好些了。我们决定在他放学后带他到院子里晒太阳。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生病的孩子脸上绽开的笑容更灿烂的东西了,所有为了纪念他的恢复我照下了这些照片,并用唐氏综合症当作标签po到了网上。我喜欢随时看看这些照片,因为我觉得上面的孩子非常可爱。当然,你一定不这么认为,因为你看完这些照片后留下了一个简单的词汇:真丑。

    你有权发表你的意见,但是我们绝不认为我的孩子丑陋。你故意搜索唐氏综合症,并找这些患病的孩子侮辱,真是即幼稚又可悲,Quinn不是你唯一的受害者,已经有不少同样经历的人与我联络。你的帐户资料里也全是些恶意的言论。你在一些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的照片下面留下恶意言论,很多人都因此打电话给..

    [阅读全文]  2015-2-26 03:54 - 冬雪儿 - 1590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5-1-17   [转载] 快去晒太阳!这种维生素可以抗癌防癌

    快去晒太阳!这种维生素可以抗癌防癌

    [大纪元2015年01月17日讯]

    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据《医药日报》报导,来自美国顶尖癌症研究中心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以通过加强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只要我们每天接受充足的阳光,就可以获得人体90%的维生素D需求量,而剩下的10%则需要从每日的饮食中去获取。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以通过加强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fotolia)
    维生素D是维护健康重要环节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充足的维生素D是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维生素D可调节人体内1000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

    有证据表明,血中维生素D水平较低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缺乏维生素D可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发病发率。

    充足的维生素D不但可缓解上述疾病,还可预防小儿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等,甚至可减少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血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 患大肠癌风险低

    本研究首席研究员欧吉诺(Shuji Ogino)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总的来说,血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人患大肠癌的风险较低。实验数据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加强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清除。
    他表示,在我们这项临床研究中,想确定的是在那些血中维生素D水平较高的人群中,是否因维生素D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而减少了患大肠癌的风险。”

    欧吉诺和他的同事们收集了护士健康研究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这两个大的临床研究项目的病例,分析这些人血中维生
    素D水平与大肠癌的关系,来得出结论。

    他们共收集了17万人的数据库,其中有218例确诊为大肠癌的病例,再分析这些人..

    [阅读全文]  2015-1-17 20:59 - 冬雪儿 - 61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14-11-25   [转载] 血管是如何被堵塞的

    血管是如何被堵塞的


    [新唐人2014年11月25日讯】血管的老化与堵塞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大多数人都以为身体里的血管到老了才会出现问题,专家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的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健康,加快了血管衰老和堵塞,所以必须早做预防措施。

    早〝养〞血管胜老来〝治〞

    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动脉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

    可有些人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三九养生堂网举例说,某策划公司35岁的副总,经常各地奔波,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饭,疲倦时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平时偶尔有些胸闷、乏力,他也没当回事。

    最近天气突然转凉,有天早上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幸亏抢救及时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现在很多人像这位副总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连感冒都少得,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其中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你的血管几岁了?

    1.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2.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3.不愿运动;4.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5.爬楼梯时胸痛;6.手脚发凉;7.有麻木感;8.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9.血压升高;10.胆固醇或血糖升高;11.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符合..

    [阅读全文]  2014-11-25 21:11 - 冬雪儿 - 578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14-11-24   [转载] 一位40年经验的癌症专家: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一位40年经验的癌症专家: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作者不详

    被日本民众亲切地称为〝医界良心〞的癌症专家——近藤诚,是日本庆应大学医院放射科医生,行医超过40年,敢于发表许多与大众切身相关却无人敢说的医疗意见。他出生于医生世家,毕业于庆应大学医学部,后前往美国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庆应大学医学部放射线科讲师,专攻癌症的放射线治疗,也是闻名全国的乳房保留疗法的先驱。

    其功绩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于2012年荣获〝第60届菊池宽奖〞(得奖者皆为对日本文化有莫大贡献的各界人士)。着有《癌症别急着开刀》《患者啊,不要与癌症斗争》《癌症的放任自流疗法》等多部敲响医疗警钟的畅销著作。

    下面来听听他的告诫——

    1.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疗〞。为什么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后却撑不了多久呢?这都是因为他们接受了〝癌症的治疗〞。只要〝不治疗〞癌症,患者就会保持头脑清晰的状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要处理方法得当,身体也能活动自如。有许多癌症是不会痛的。真的痛了,疼痛也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没有出现痛、难受、吃不下饭等症状,却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癌症,那么这个〝癌〞就一定是〝假性癌〞。光靠乳房X光片就能查出的乳腺癌也有99%是假性癌,但大多数患者仍会进行乳房切除手术,请大家多加小心。

    2.真性癌发现得再早也没用。在第一个癌症干细胞诞生的那一刻,癌症夺走宿主生命的时间就已确定下来,只不过因为发现得早,表面上的〝生存时间〞 相应变长罢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看〝10年生存率〞,才能判断一个患者到底有没有被〝治好〞。

    3.手术是人工造成的重伤。做完手术后,体力会下降,身体会很容易受感染,还有可能留下终生无法治好的后遗症,死在手术台上也是常有的事。要是医生建议你做手术,那你最好仔细想一想,做完手术后会怎么样,想得越具体越好。而且手术很有可能激发癌症。..

    [阅读全文]  2014-11-24 08:32 - 冬雪儿 - 960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14-11-18   2014年诺文奖得主莫迪亚诺小说:暗店街 (二)

    暗店街(一)链接:http://www.yidian.org/view-thread-22211.html

    暗店街


    [法]莫迪亚诺



    第八章

    林荫大道从奥特伊跑马场旁边经过。大道的一边是一条跑马道,另一边是按照同一式样建造的、中间由小花园隔开的建筑物。我们从这些豪华的房子前面走过,到了马雷夏尔-利奥泰林荫大道25号的前面,也就是嘉·奥尔罗夫自杀的地方站住了。到底在哪一层楼呢?从她自杀以来,女门房肯定已经调换了。大楼里会不会还有当年曾在楼梯上碰到过嘉·奥尔罗夫,或者同她一起乘过电梯的房客呢?或者还有当年常看到我来这里,因而现在还能认出我来的人呢?

      在以前的一些夜晚,我大概总是要到马雷夏尔-利奥泰林荫大道25号,心情激动地沿着楼梯走上楼去。她在等我。她房间的窗子对着跑马场。我们从高处俯视跑马场,也许是觉得很新奇的。我们看着那些小小的马匹和骑手向前冲着,它们就象在射击场的靶位上从一头向另一头鱼贯移动的小靶子似的,如果有谁能打落所有的靶子,那就可以中头奖了。

      那时,我们彼此讲什么语呢,讲英语吗?她和老吉奥尔吉亚奇合影的那张照片,是在这个套间里拍摄的吗?套间里都有些什么家具呢?一个“贵族家庭出身”并且是“约翰·吉尔伯特的心腹侍者”、叫做奥瓦尔·德·吕兹的(就是我吗?),还有一个生在莫斯科并且在掌岛认识吕基·吕西亚诺的前舞女,这一些又意味着什么呢?

      真是些奇怪的人。他们在经过的地方,所留下的只是一些水蒸汽,它很快就消散了。和于特我们经常谈到这些销声灭迹的人。在某个美好的日子里,他们突然从虚无中出现,衣服上的几个闪光片闪闪发亮,之后就不见了。他们是一些姿色艳丽的女人、花花公子和作风轻薄的男人。他们当中的大..

    [阅读全文]  2014-11-18 03:06 - 冬雪儿 - 2761 查看 - 45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4-10-10   2014年诺文奖得主莫迪亚诺小说:暗店街(一)

    暗店街

    [法]莫迪亚诺



                                                              第一章

                                                              一

      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

      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房间里,乳白色的玻璃灯具射出一道道强烈的光线照得我两眼发花。

      “完了,居伊……一切部结束了……,”于特说罢,长叹了一口气。

      ________________

      ①即下文将要讲到的“私家侦探事务所”。

      写字台上,摊着一卷档案材料。它也许是那个身材矮小、头发棕褐、目光惊愕、脸部浮肿的男人的,他委托我们跟踪他的妻子。那天下午,她要去和另一个身材矮小、头发棕褐、脸部浮肿的男人幽会,地点是在同保罗-杜梅林荫大道相邻近的一条街上,即维塔尔路上一家备有家具的公寓里。

      于特沉思地捂着胡子。那灰白色的短胡子,把他的两个腮帮子都盖满了。他那一对通常很亮的大眼睛,此刻显得茫然失神。在写字台的左边,放着我在工作时坐的柳条椅子。在于特的背后,一些深色的木制书架挡住了半壁墙。书架上面,放着最近五十年来的各种《博坦》①和年鉴。以前我常听于特说,这些工具书是他须臾也不能离开的,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代替它..

    [阅读全文]  2014-10-10 01:36 - 冬雪儿 - 2248 查看 - 17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4-9-24   [转载] “韩寒丑闻”:谎言、反思和宽恕

    “韩寒丑闻”:谎言、反思和宽恕



    陶  林



      1、“韩寒门”问题的由来

      最近,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直陈“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再度把倾向于沉寂的“人造韩寒”的论争,又一次摆到了桌面上。两年的时光,关于“韩寒作伪”的论争渐渐不那么喧闹了。但是,某种情绪,还在每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们心中充分发酵。随着挂着“韩寒”之名的电影《后会无期》的上映,票房高扬,肖鹰先生的这次发文批判,就是这种情绪爆发的体现。我能理解肖鹰先生为何以从批评《后会无期》入手,直陈“韩寒”是一个“巨大的丑闻”。因为两年过去了,这时候,不以电影批评的由头来重启话端,大家都忘了“韩寒”这个符号背后层层叠叠的纷争。这些年发生的大事件很多,文化界这点鸡毛蒜皮,根本算不上什么。

      《后会无期》这个电影我没有去看。我认为,它的存在,是对我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观众的侮辱。这部电影,显然并不是韩寒编剧出来的、更不是他导出来的。我对电影艺术很感兴趣,读过一堆好莱坞关于电影、编剧的书,自己也编过剧,阅过的佳片无数,也认识一些导演朋友。我了解做电影的不易,并不是简单的玩票就能操作出来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根本没脸去看这个并不知道究竟是谁弄出来的电影。

      “争议天才作家韩寒华丽转身,执导一部思想深刻的中国公路片……”——嗯,这样弥天的大谎也说得理直气壮,像路金波、方励这样的人,估计浑身每一个细胞都转为“钞票”基因了。既然文化资本愿意这么撒谎、这么去炒作,就由他们去吧:挣钱是硬道理,谁也没理由凭空挡别人的财路。《后会无期》本来就是一场娱乐生意,在缺乏好莱坞大片的2014年暑期,热火了一把,凑个热闹,也就过去了。

      对于那些不关心社会事件来龙去脉的人,倘若..

    [阅读全文]  2014-9-24 01:39 - 冬雪儿 - 1927 查看 - 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4-9-19   [转载] 拜伦之《唐·璜》和“蓝袜子女士”

    拜伦之《唐·璜》和“蓝袜子女士”——兼论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解读中缺失的一环



    顾瑶


     
      内容提要:《唐·璜》由“叙事”和“杂议”两部分组成,从事拜伦研究的学者多倾向于突出“杂议”的主旨性而相对忽视了它与“叙事”的联系。而“蓝袜子女士”的频繁出现,将“叙事”和“杂议”联系起来,为《唐·璜》主题涵义提供新的阐释空间,这却为评论界所忽视。本文拟从“蓝袜子女士”现象入手,聚焦女性写作对当时英国公共话语的影响,将《唐·璜》中拜伦对“蓝袜子女士”的描述及评论,视为感受这种影响和冲击的个案,说明女作家淡出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解读这一现象的虚假性。如果说杂议部分再现英国摄政王时期公共空间“女性化”特点,并言说诗人的不满,那么虚构的叙事则体现了拜伦重构贵族精神主体话语的努力。这种“努力”蕴含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厌恶和对人性异化的焦虑,这是理解《唐·璜》杂议与叙事关系的基础。

      关 键 词:《唐·璜》/“蓝袜子女士”/叙事与杂议

      “夹叙夹议”是拜伦《唐·璜》行文的特点。在这部包含十六支歌的长篇叙事诗中,“叙事”(narrative)和“杂议”或曰“旁白”(digression)基本上互为交织,交替并进。“叙事”部分主要围绕主人公唐·璜的洲际旅行展开,包含他在“东方”的爱情艳遇,军事冒险,同各色当权者的周旋;而“杂议”则从讥讽朝政,调侃民俗到对故土的回忆,可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叙事”和“杂议”并列存在,引发了丰富的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一方面使《唐·璜》成为互文性研究丰富的材料库,另一方面诗人自身的创作意图越发扑朔迷离,让人莫衷一是。不过,当下关于《唐·璜》的评论日益突出“杂议”的作用,例如杰罗米·麦甘(Je..

    [阅读全文]  2014-9-19 02:51 - 冬雪儿 - 791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4-9-16   《夜林》:“世俗启迪”与现代性批判

    《夜林》:“世俗启迪”与现代性批判


    尹星



    内容提要:本文以本雅明的“世俗启迪”理论,从越界混沌的颓废美学、卑贱身体的形象政治、夜与昼的辩证隐喻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女作家朱娜·巴恩斯的现代主义代表作《夜林》如何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城市颓废、怪异和超现实的“夜林”景象,挖掘被现代理性鄙夷的边缘群体的历史和命运,从而揭示作家透过平凡世俗的城市生活进行的深刻的现代性批判。


      关 键 词:本雅明/世俗启迪/巴恩斯/现代性
     
      1921年9月,时任美国《麦克考尔》(Mc Call's)杂志社驻巴黎通讯记者的朱娜·巴恩斯与西尔玛·伍德(Thelma Wood)邂逅,后者是一位青春靓丽、洒脱奔放、学习建筑、后来以银尖笔画法著称的艺术家。巴恩斯此时已是巴黎左岸的文艺新秀,两人“一见钟情”,建立了维持十年之久的友情。巴恩斯曾把1928年出版的《骑士》题献给伍德,但终因伍德的多次背叛而与之分手。巴恩斯后来曾对一位朋友说:“我不是同性恋,但就是爱西尔玛。”①就是这份爱,给巴恩斯带来了撕心裂肺的痛苦,造成了她难以平抚的心理创伤,最后终于把伍德化为《夜林》中的女主人公罗宾,使她在现代主义文学的殿堂里获得了永生。
      然而,作为一部描绘城市世俗生活、昭示卑贱人性的现代主义力作,《夜林》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痛苦的抒发,或对某段伤心往事的感怀。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城市世俗文化的背景下,《夜林》揭示的是同理性和正统观念相对立的现代禁忌,是用“黑色”幽默和诗的语言书写的现代人的末世愤恨。②正如埃里希·奥尔巴赫所说,“所有开创新文风的诗人都有一个神秘的爱人,都有近乎奇异的爱的经历。爱神阿摩尔赋予他们的礼物不只是肉体的快感,更多的是一种启迪。一种秘密的联系决定了他们的..

    [阅读全文]  2014-9-16 20:50 - 冬雪儿 - 2431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4-9-14   [转载] 门罗小说:熊从山那边来

    熊从山那边来


    作者 门罗[加]   译者李文俊





    菲奥娜住自己父母的家,就在她和格兰特念大学的那个小镇上。那是幢有凸窗的大房子,在格兰特看来,既显得豪华却又杂乱无章,地板上的地毯忽高忽低,桌子上的清漆让杯底烫出了一个个圈纹。菲奥娜的母亲原籍冰岛——这老太太身强力壮,有一头蓬蓬松松的白发,在政治观点上则是个怨气冲天的极左派。父亲是位重要的心脏病专家,在医院内外都很受敬重,在家里却甘当一个驯服的丈夫,总是心不在焉,笑咪咪地领受着倾盆大雨般奇里古怪的教诲。不断有各式各样的人出入他们的家,有的很阔绰,有的却一副寒酸相,川流不息,不是争论便是开会,有些人说话带着很浓的外国口音。菲奥娜有自己独用的小轿车,羊绒套头衫多得数不清,不过却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女生联谊会,原因多半是因为她家里有那些活动吧。

      对于遭受到这样的冷遇她一点也不在乎。女生联谊会在她看来是顶幼稚不过的了,政治也是一样,虽然她喜欢在留声机上放《四个反叛的将军》,有时还把《国际歌》放得山响,如果正好有位客人在场,她认为这样做会搅得他六神无主的话。当时有个卷头发、神情阴郁的外国人在追求她——她说那简直是个西哥特人——另外看上她的还有两三位前途看好、对什么都朿手束脚的年轻实习大夫。对这几个男人,她一概采取逗着玩的态度,对格兰特也是一样。她会开玩笑地重复他常用的一些小镇上的用语说法。因此当她提出要跟他结婚时,他觉得那肯定也是在开玩笑:那是在一个寒凛、晴朗的冬日,在斯坦利港的海滩上,飞沙把他们的脸打得生疼,波浪将卷溅起的小砾石覆压在他们的脚上。  

      “你觉得那样会不会挺好玩——”菲奥娜高声喊道。“倘若我们结婚,你会不会觉得特好玩?”

      他立刻就接受了她的建议,大声喊道那自然..

    [阅读全文]  2014-9-14 21:20 - 冬雪儿 - 1976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4-2-24   [转载] 张爱玲: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张爱玲


     
    夜风丝溜溜地吹过,把帐篷顶上的帅字旗吹得豁喇喇乱卷。在帐篷里,一支红蜡烛,烛油淋淋漓漓地淌下来,淌满了古铜高柄烛台的浮雕的碟子。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白色的含着稀薄的呛人的臭味的烟袅袅上升。项羽,那驰名天下的江东叛军领袖,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撑着膝盖,右手握着一块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画着。他有一张粗线条的脸庞,皮肤微黑,阔大,坚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颔。他那黝黑的眼睛,虽然轻轻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纱,但当他抬起脸来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米九石,玉蜀黍八袋,杂粮十袋。虞姬!”他转过脸向那静静地立在帷帐前拭抹着佩剑上的血渍的虞姬,他眼睛里爆裂的火花照亮了她的正在帐帷的阴影中的脸。“是的,我们还能够支持两天。我们那些江东子弟兵是顶聪明的。虽然垓下这贫瘠的小土堆没有丰富的食料可寻,他们会网麻雀,也会掘起地下的蚯蚓。让我看——从垓下到渭州大约要一天,从渭州到颍城,如果换一匹新马的话,一天半也许可以赶到了。两天半……虞姬,三天之后,我们江东的屯兵会来解围的。”
      
      “一定,一定会来解围的。”虞姬用团扇轻轻赶散了蜡烛上的青烟。“大王,我们只有一千人,他们却有十万……”
      
      “啊,他们号称十万,然而今天经我们痛痛快快一阵大杀,据我估计,决不会超过七万五的数目了。”他伸了个懒腰。“今天这一阵厮杀,无论如何,总挫了他们一点锐气。我猜他们这两天不敢冲上来挑战了。——哦,想起来了,你吩咐过军曹预备滚木和擂石了没有?”
      
      “大王倦了,先休息一会吧,一..

    [阅读全文]  2014-2-24 20:33 - 冬雪儿 - 61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4-2-11   [转载] 一则文学信息

    抱歉,转来这则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删除了。

    [阅读全文]  2014-2-11 22:01 - 冬雪儿 - 1532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13-12-24   [转载] 爱丽丝·门罗代表作:逃离(节选)

    逃离(节选)


    爱丽丝·门罗[加]


    在汽车还没有翻过小山——附近的人都把这稍稍隆起的土堆称为小山——的顶部时,卡拉就已经听到声音了。那是她呀,她想。是贾米森太太——西尔维亚——从希腊度假回来了。她站在马厩房门的后面——只是在更靠内里一些的地方,这样就不至于一下子让人瞥见——朝贾米森太太驾车必定会经过的那条路望过去,贾米森太太就住在这条路上她和克拉克的家再进去半英里路的地方。

        倘若开车的人是准备拐向他们家大门的,车子现在应当减速了。可是卡拉仍然在抱着希望。但愿那不是她呀。

        那就是她。贾米森太太的头扭过来了一次,速度很快——她得集中精力才能对付这条让雨水弄得满处是车辙和水坑的砾石路呢——可是她并没有从方向盘上举起一只手来打招呼,她并没有看见卡拉。卡拉瞥见了一只裸到肩部的晒成棕褐色的胳膊,比先前颜色更淡一些的头发——白的多了一些而不是以前的那种银褐色了,还有那副表情,很决断和下了狠劲的样子,却又为自己这么认真而暗自好笑——贾..

    [阅读全文]  2013-12-24 08:41 - 冬雪儿 - 1594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3-12-24   遥祝伊甸各位大家、亲爱的朋友们圣诞快乐!新年马到成功

    遥祝伊甸各位大家圣诞快乐!新年马到成功!

    [阅读全文]  2013-12-24 07:53 - 冬雪儿 - 720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3-7-26   [转载] 别具一格的爱情小说——评《霍乱时期的爱情》

    别具一格的爱情小说

    ——评《霍乱时期的爱情》

    朱景冬

      《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于1985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近4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部专门描写爱情的小说。因此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受到评论界的特别注意。或者被称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或者被誉为“一部充满哭泣、叹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

      人们奉献给它的这种种赞语,决非溢美之词。读一读小说你就会发现,它的确有其不落窠臼、别具一格之处。


      小说写的是两男一女从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不称心的爱情故事。痴情的少男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美丽的少女费尔米娜•达萨堕入爱河,难分难舍。但是20岁时没有能够结合,因为他们觉得都太年轻了。再说,费尔米娜的父亲也从中作梗,她自己也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爱情发生了动摇。后来她嫁给了殷勤多情、名声显赫的医生乌尔维诺。阿里萨得知后不胜痛苦,竭力寻欢作乐,试图渲泄心中的苦闷,想用其他女人取代费尔米娜在他心中的位置。但是他对那一段纯洁、真诚的爱情始终寝寐不忘。而费尔米娜婚后虽然与乌尔维诺生下一儿一女,生活却毫无幸福可言。阿里萨坚信最终会重新得到费尔米娜的爱情,所以一直不娶,耐心等待乌尔维诺死去。半个多世纪后,乌尔维诺医生在81岁那年不幸跌死,年已76岁的阿里萨和72岁的费尔米娜得以重续旧情。这一对老人此刻像年轻时那样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但是遗憾的是,二人仍然没有喜结连理,因为他们觉得年岁太老了。阴差阳错,有情人未能成眷属。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缓慢的节奏描述了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和生活的波折,生动展示了老人心态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矛盾。作为老人,面对爱情、衰老和彼此的关系,其心理和情感是与年轻时代截然不同的。正如作品中写的,费尔米娜和乌尔维诺“相依为命,..

    [阅读全文]  2013-7-26 03:19 - 冬雪儿 - 84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3-7-22   [转载]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辛格小说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杨卫东

      内容简介: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如身体激情与精神渴求,善与恶,神圣与亵渎等等。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激情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爱与性是接触人性的最佳途径,因此辛格最关注的话题爱与性也就成为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本文还会对照辛格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他作品中意义的模糊性,这对于理解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表现可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存在状态,犹太性,二元对立,模糊性

      艾·巴·辛格一生执著于使用垂死的意第绪语来描述消逝的过去,他的努力终得回报,在世界文坛赢得了一席之地。他于1978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一直是东欧犹太文化的代言人。辛格笔下的小说世界很狭小,主要写东欧的乡村生活。辛格坚信作家应该扎根于文化传统,他的写作主要是在挖掘自己的犹太人生活经验。辛格是个无与伦比的寓言大师,这一点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辛格总是在写原型的犹太经历,写具有代表性的犹太人,他最终写的是普遍意义上的人。”[1] 他的语言和故事都属于过去,但却总是带着对现代的关注。难怪欧文·豪、阿尔弗莱德·卡津(Alfred Kazin)以及其他一些评论家经常会因为他的“反讽,抒情性,奇思异想以及荒诞感”而将他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2]大卫·帕克曼甚至还指出辛格在小说中大量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至于真能乱假,使他作品中事实和虚构成分的界限不再分明;[3] 而法雷尔还注意到辛格的犹太教神秘寓言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具有相似性,即“意义具有散逸性…意义是离散的,难以确定,意义总是在漂移。”[4] 辛格自己不屑于技巧上的创新,他如果要写作,则必然会讲出完整的故事。但是将辛格与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也不无道理。诚然,辛格最..

    [阅读全文]  2013-7-22 09:45 - 冬雪儿 - 80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3-7-18   徐干: 先知的癫痫病----重读【白痴】

    先知的癫痫病----重读【白痴】

    徐干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必须做好各种预备,包括心理和体能上的,这绝非夸张。因为你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一个疯狂的小说家,一个迷一般的神学家,一个在黑夜中狂奔的思想家,一个自己发疯也会让别人发疯的先知,一个曾经被判死罪的囚犯,一个癫痫病患者。此外,你还应当预备速效救心丸。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突然扔下手中的书,你会陷入真正的恐怖。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疾病和死亡,谁也无法走出他为你描述的故事。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人都疯了,从漂亮的女孩到让人尊敬的老者都疯了,甚至,那位天使般的梅诗金公爵也是疯子,当然,也包括你,我,他。十八世纪的俄罗斯,虚无主义像台风一样摧毁了人们的家园,高尔基们喊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在暴风雨中,那些疯子像海燕一样在空中飞舞,这是一幅骇人的幅图画,而且,太可怕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真正的旷野先知,不过,他喊出的不是‘天国近了,你们当悔改’而是‘魔鬼来了,你们完蛋啦’。他在【群魔】中预言一个完全疯狂的日子就要来到,这个乌鸦嘴,这一切被他不幸言中,而且不仅在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实的见证了保罗1900多年前在书信中的预言-------末后必有危险的日子。‘危险’这个希腊单词还可以翻译为‘凶猛’,这个单词在福音书中曾经描述一个被魔鬼附体的疯狂者,这是一个被魔鬼辖制和征服的人,一个病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都是关于疯子的宣言,那是一个重病人的嚎叫。你看着,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嚎叫,你痛苦,因为你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似乎与你有关。

    巴赫金敏锐地发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中始终有两个声音,他称之为复调写作。当这个世界接受这种说法时,他们惊讶于陀思妥耶夫斯基..

    [阅读全文]  2013-7-18 08:25 - 冬雪儿 - 723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青骑士:论《双城记》

    青骑士:论《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的人物不多,情节也并不复杂,但小说的思想内涵却众说不一,引来不少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小说主角西德尼•卡顿这个令人费解的人物身上,因此,能否理解这个怪异人物,也便成了理解这部长篇小说的关键所在。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西德尼•卡顿是个迷一样不可解的人物,也是个太不像主角的主角,因为在他身上狄更斯过于吝惜笔墨,显得非常小心谨慎,好像生怕一不留神弄巧成拙,在那些稀稀零零的描述中,我们隐约窥见到小说的主人公:律师(也许确切点说是律师助理)上层社会出身,受过良好教育,父母早亡,独身一人,生活懒散放荡,酗酒,心地良好…… 很简单,就像卡顿本人一样,老那么默默无闻的躲在一个阴暗的小角落,没人注意。

            这让人不禁怀疑,莫非狄更斯把他忘了?与读者匆匆见上几面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难道是一个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吗?狄更斯到底在玩什么把戏?继续读下去,就会明白这是作者的策略,先打下“伏笔”,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而后大吃一惊。

           他有很多故事得讲给你听,更外还有很必要的社会与时代大环境需要交待,有时候你觉得这些一层又一层的叙述简直就是伦敦的茫茫大雾,而那个重要的主角就这样在雾中失踪了。

           你急切地读下去,像在大雾中寻找那个应该出现的家伙,可是没用,几十页,几百页,雾越来越浓,你看见了什么?雾,还是雾!狄更斯心里藏着他的秘密,继续朝读者施放烟幕弹,只偶尔向你透露一点主角的行踪,让你知道主角还活着,正等着干他的大事呢。没办法,你只好心平气和地读下去,看看以后还有什么名堂。

           由此看来,《双城记》名符其实,更像一部历史小说,作者的笔紧紧抓住那个..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7 - 冬雪儿 - 192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11-22   奈保尔:一部自传的开场白

    一部自传的开场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奈保尔 / 匡咏梅译

        一.

        现在距那时过去了将近三十个年头。伦敦BBC广播公司的一间屋子里,就着BBC的一台旧打字机和光滑无声的BBC稿纸,我写下了平生第一本书的第一个句子。还差三个月不到就是我的二十三岁生日,十个月前我刚离开了牛津,现在在伦敦扎下了脚。我得设法维持生计,同时也想尝试着去当一名作家,我希望能以此减轻我的焦虑感,结果却往往是适得其反。

        在牛津的时候,我有特立尼达政府的奖学金支撑着,而在伦敦,只能是自己靠自己。我唯一的收入——扣去该扣的一周有八个畿尼——来自于BBC广播电台加勒比处的薪水。过去一两年的时间内,我就这么点儿运气,得到了份兼职的工作,为每周针对加勒比地区的文学节目编辑撰稿。

        加勒比处在二层,以前是兰汉姆旅馆的所在地,正对着广播大厦。BBC在这一层拨出了几个房间给像我这样的人用。“自由撰稿人”——这个词对我来说,不是一个能让人想到自由和勇气的词,而是仅仅想到一个庞大企业的边缘人,一个受压抑的乞恳的阶层:要是能当上“职员”,那才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呢。

        “自由撰稿人”房间激不起播出效果良好的念头,严格地说只适合小脚本的写作。房间里还残存着旅馆时代的气氛:在伟大的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兰汉姆旅馆(至少在一部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中被提到过)中的这个自由撰稿人房间可能是个配餐室什么的,它位于这座厚实的砖混建筑的后部,天花板上的灯关上后,里面昏暗阴郁,灯亮的时候也不见得欢快到那儿去:赭石色的墙面,豌豆绿的护墙板,漆的光泽褪掉了;窗子下面是一个散热器,窗台上砂石裸露;屋子里面则散落着两把椅子,一部电话和两台又老又旧的标准打字机。

        就是..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7 - 冬雪儿 - 226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11-22   刘亚丁 :在邪恶旁边还有孱弱的良善

    在邪恶旁边还有孱弱的良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残酷”结

    刘亚丁


      今年9月,利用到肖洛霍夫故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我特地再一次盘桓在莫斯科国立列宁图书馆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塑像前。地上黑压压几大群鸽子顾自觅食,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容沉静,仿佛在看着鸽子,低头沉思。此情此景让我不免想起了作家本人1880年关于普希金演说中的一句名言:“顺从吧,骄傲的人,首先摧毁你的傲气。”19世纪60年代,从流放和服兵役的西伯利亚回到彼得堡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顺从了,正如这塑像所刻画的,也正如作家在《罪与罚》等作品中对先前自己和同时代人的造反举动所做的自我忏悔。但这只是陀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邪恶、庸俗洞若观火;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依然躁动不安,甚至满腔愤懑,不安和愤懑积郁甚久、甚多。外邪内恶交相攻心,转而发泄成为所谓“残酷天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著名的普希金演讲后的第三年,在陀氏本人去世后,1882年米哈伊洛夫斯基发表了一篇长文《残酷的天才》,准确地捕捉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毒与残酷:“一如先前,我们每一步都会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人公们身上的狼的本能:恶毒、折磨,普普通通的恶毒、技巧甚高的恶毒、与爱和友谊相纠缠的恶毒。”

      微观的残酷结构

      我们不妨将“残酷的天才”坐实在小说结构中。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即19世纪60年代直至作家去世)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微观的残酷结构,同时还应该看到,某些长篇小说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型的残酷结构。

      宣泄恶毒的残酷微观结构在陀氏后期的作品中可谓俯拾即是。有逐渐加码型,如在《罪与罚》第一部第五章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噩梦里,本应由几匹大马拉的大货车由一匹栗色小马拉着,折磨小马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7 - 冬雪儿 - 222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11-22   崔卫平:伍尔夫:在沉默和言语之间

    伍尔夫:在沉默和言语之间

    崔卫平


      在一篇《论生病》的文章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写道:"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原始森林,一篇甚至连飞鸟的足迹都是闻所未闻的足迹。"但在一般情况下中,我们不仅不去访问自己内心中这片遥远的土地,相反却是拿它们当"土著"民族来加以教化,去"灌溉那片沙漠"。而我们若生病时,情况就不同了:当我们直截了当地要求上床或深陷在一把椅子的坐垫中时,"我们就不再是正直的大军中的士兵了,而是成了逃兵。"士兵行军去战斗,迈着正确无误的步伐,而病人"则与河流上的棍棒一起飘流着,与草坪上的枯叶一起漫天飞舞……。"换句话来说,平时我们像是行走在坚实的理性的堤岸,所做的一切是要确保万无一失,而生病时,我们就成了"失事的船只",漫无目的地飘荡在黑黝黝的海面上,而且是听任自己这样做。

      这样两种情况很能说明着伍尔夫这位雅努斯神的两副面孔:一方面,她是被称之为"文明"及其"教化"的热心追随者,由于没有能够获得所谓正规教育机会,因而甚至比别人更加热切地投身于文明的传统和精神,视其为自己的命运所系;但是另一方面,曾经被排除在外的经验,使得她获得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从而能够重新审视已有的文明(它的价值观和尺度),深入到还没有被现有的文明所照亮的领域,发掘那些数千年来处于被忽略、被遗漏、被筛选掉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伍尔夫是一位大胆的挑战者,当然这种挑战决不是鲁莽的。所谓内心中的"原始森林"便是这种目光"偏移"的结果,那是一片陌生、幽暗和缄默的区域。

      对沉默的揪心体验首先和母亲的经验有关。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写道:"一个从事写作的女人通过她的母系祖先而回顾过去。"她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母亲的幽灵多年来驱之不散,牢牢控制着她的生..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194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11-22   卡尔维诺: 巴黎隐士

    巴黎隐士

    伊泰洛·卡尔维诺


      这几年我在巴黎有一个家,每年会来住一阵子,不过直到今天这个城市从未出现在我笔下。或许要写巴黎我得离开远远的:如果说写作是因为想念、需要的话。或许得更投入,那么我应该从年轻时就住在这里:如果说赋予我们想象世界形体的是我们人生最初那几年,而非成熟期。我来解释清楚一点:一个场所必须变成内在场景,让想象开始在此定居,是为剧场。今天,巴黎在世界文学的许多篇幅中,和我们大家都读过,在我们生命中曾占一席之地的许多书本中都当过内在场景。与其说它是真实世界中的一个城市,巴黎,对我和上百万全世界各地的人一样,是透过书本得知的虚幻城市,一个经由阅读而熟识的城市。从小读《三剑客》,然后是《悲惨世界》,同时,或随即,巴黎变成了历史之城,法国革命之城;稍晚,在青少年读物中,巴黎又变成波特莱尔,流传上百年的伟大诗篇、绘画、不朽的小说之城,巴尔扎克、左拉、普鲁斯特……。

      以前我以过客身分来此,巴黎是我参观的那个城市,是已为人所熟知我亦认得的意象,无须赘述的意象。如今人生际遇带我到巴黎来,有自己的房子,一个家;其实可以说我仍是一个过客,因为我的事业,我的工作范围始终不离意大利,但毕竟居住型态不同了,受制于家庭生活上百成千繁琐的实际问题。说不定,将它融入我的个人经历、日常生活,拋开文学、文化在它意象上所加诸的那圈光晕,巴黎可以重新变成一个内在城市,那么我就可以写它了。不再是故事说尽的城市,而是我栖居的一个平凡无奇、没有名字的城市。

      有几次我出自本能地将虚构故事背景安排在纽约,而我一生中在这个城市只住过短短几个月,谁知道为什么,大概因为纽约最单纯,至少对我来说,最简明扼要,一种城市原型:就其地形、眼睛所见及社会而言。巴黎却十分浓浊..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7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Gore Vidal: 卡尔维诺之死

    卡尔维诺葬礼亲历记(原名:卡尔维诺之死)

    Gore Vidal [美] / 俞宙 译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日,一个星期五的清晨,这年第一场秋分时的雷雨骤降罗马城。我被雷声和闪电惊醒,恍然觉得又一次置身于二战。快到午时,我被车子接走,前去地中海海岸边的一个叫卡斯提格连的小镇,因为九点钟这里将下葬两天前去世的依塔洛?卡尔维诺,他将长眠于一个乡村墓地中。

      两星期前,正在家里的园子中准备诺顿讲座的卡尔维诺突发脑溢血,这个讲座他原本是为今年秋季和冬季在哈佛的讲学准备的,他整个夏季都在为此孜孜不倦地工作。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五月。我恭维了一番他的勇敢:他打算用英语做讲座,这种语言他能轻而易举地阅读,可说起来却不很流利,不象法语和西班牙语,他能说得极好;他毕竟是两个意大利农业学家生在古巴的儿子,而且又在巴黎生活了好多年。

      那晚我们俩在我罗马的公寓的凉台上;头顶的灯光使他深陷的双目幽深异常。他向我皱眉,那种隐含选择意味的皱眉方式;随后他笑了,他展颜时,整张脸仿似一个极度聪慧的孩子刚刚解出了统一场理论。“在哈佛我一定会打结巴”,他说:“不过反正我每种语言都要打结巴。”

      不象美国,意大利既有教育系统(是好是坏无关实质问题),也有大众文化环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这些年来卡尔维诺已成为意大利文化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因它贡献出一位国际性作家而骄傲,我不必自谦地说,自从我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日在《纽约图书评论》上介绍了他的全部小说作品,卡尔维诺在美国声望鹊起。到一九八五年,英国以外所有读书的地方都有人在读卡尔维诺(译者注:原文如此)。我甚至在莫斯科的官僚气十足的文学圈内找到一个卡尔维诺读书小组,我相信我能说服美国的出版商翻译更多他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252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奈保尔: 我相信文学的纯洁

    我相信文学的纯洁

    奈保尔


      编者按:据英国《文学评论》杂志2001年8月号报道,最近该刊记者法鲁克·德洪迪(以下简称德)采访了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后殖民地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以下简称奈),并就他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新作《半生》和他的创作活动进行了对话。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德:不久以前您曾经说您已经对长篇小说不感兴趣了,“长篇小说已经结束了”。但是您现在却又写完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莫非您的那个说法仅仅是一种玩笑?

      奈:不。长篇小说是一种用滥了的形式,非常草率随意。人人都在写长篇小说,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以往的长篇小说的无意识的不高明的抄袭。而真正的书是那些流传下来的,不是抄袭。我要说我宁愿读那些具有独创性的书。

      德:您最新的长篇小说《半生》找到了一种讲故事的新方式。它是一部非常强有力的想象作品。它带着我们穿过三个不同的背景,三个不同的时期,并且我们遇到了处于不同环境下的人。我们随着中心人物威利,从独立前的印度,到战后的伦敦,再到非洲的一个葡萄牙外省。

      奈:我试图把它写成一本轻松、愉快的小书,然而又充满了种种的事情。

      德:我们待会儿再谈这本新书。我们是不是可以回顾一下您最初开始写作的时候?您曾经写到您在知道自己必须写什么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苦闷的等待时期。您描写了您当时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兰厄姆饭店大楼里工作时您写出的第一个句子。

      奈:在1955年或者那前后,我所写的那些东西很难被任何一位伦敦的出版家认为是一本真正的书。

      德:在您的自传作品中经常用到“生硬艰难”这个词。您把这个词用在你父亲和他的生活及抱负上。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在那个特立尼达的..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88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1-22   廿一行: 着魔猎人与引诱天使——试解《洛丽塔》之谜

    着魔猎人与引诱天使——试解《洛丽塔》之谜

    廿一行


    Ⅰ《洛丽塔》辨析

      关于纳博科夫迷宫般作品《洛丽塔》历来存在四种典型化阐释:

      1、一个中年男人的不伦之恋。

      纳博科夫将作家分成三等:最低等讲故事的人;中间是教育家;最高等是魔术师。

      纳博科夫作为艺术领域天才的魔术师,毕竟不能单纯从故事角度理解他的创作。

      2、开创了现代两性文学伦理的新视角。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的话——并非艺术癖性是第二性征,像那些骗子和巫师说的,恰恰相反,性不过是艺术的附属物。我应该声明它是一种挺神秘的有味的放纵。

      对于纳博科夫来说,艺术从来是比性更高的主题。

      3、年少的美国诱惑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对我来说,虚构作品的存在理由仅仅是提供我直率地称之为审美狂乐的感觉,这是一种在某地,以某种方式同为艺术(好奇、温柔、仁慈、心醉神迷)主宰的生存状态相连的感觉。”(《洛丽塔》后记)

      对于最艺术化的小说家纳博科夫来说,此种解读未免牵强。

      4、艺术、死亡与时间。

      洛丽塔被视为特定时间段的象征。艺术家在现实中追寻洛丽塔而失败,最终彻悟,以艺术的方式寻回了逝去的时间,战胜了死亡,使洛丽塔获得永生。

      这种解读使《洛丽塔》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具备了可比性。多为艺术家所乐道。

      以上四种读解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洛丽塔》这样复杂难解的作品,不应有确切的定论,不同的读者自会有所取舍。

      Ⅱ《洛丽塔》新解

      我提供的如下解读视角也仅仅作为一种参考。很大程度上,作者只是在对某种命运的倾听者讲话:

      1、《着魔的猎人》

      洛丽塔在学校排演一出叫作《着魔的猎人》的戏剧,她扮演一位农夫的女儿,..

    [阅读全文]  2011-11-22 08:36 - 冬雪儿 - 201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30   陈路:行者勒克莱齐奥

    行者勒克莱齐奥

    陈路


    用“行者”来称呼勒克莱齐奥,是因为流浪。?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常常愿意或不愿意地背起行囊,踏上或短或长的行程。被各种交通工具装载,身边是其他一样被装载的陌生人。在某个地方被卸下,遇见某人,离开某人,而后又被装载运往下一段旅途。没有告别,没有相逢,甚至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在离开家之后,生活便掉进了流浪。?
      或许,有的人注定要流浪。?
      勒克莱齐奥便注定要流浪。?

                   别处的故乡?

      1940年4月13日,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尼斯。他的父亲,英国人劳尔·勒克莱齐奥,和他的母亲,法国人西蒙娜·勒克莱齐奥,是堂兄妹。这个源自法国布列塔尼亚的家族早在十八世纪就迁居到了毛里求斯,后来这个岛屿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个家族因此具有了英国国籍。?

      从小生长在双语环境下,这为勒克莱齐奥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自由穿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勒克莱齐奥在开始为他人写作之际,正住在英国,曾经想过用英文进行创作。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法语写作,以此表示对英国人殖民其祖先迁居地毛里求斯的反对。而法语这种“杂糅的语言”令他感觉自己与古代的文化融成了一体,正如他对殖民者的态度使他和印第安人融为一体一样。自然,他漂泊的生活和他对西方社会的看法令人觉察到他与法国现代文明的疏离。在2001年的一次专访中,他透露:“在法国,我总会觉得自己像是‘外面来的’。不过,我非常热爱法语,可能它才是我真正的祖国!但如果要把法兰西看作一个民族的话,我不得不说我极少认同它的意志。”?

      在同一次专访中,勒克莱齐奥还讲述了他祖先的故事:“勒克莱齐奥家族..

    [阅读全文]  2011-8-30 10:49 - 冬雪儿 - 89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30   儒帅哲师: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局外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

    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局外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

    儒帅哲师



    在20世纪如同群星般闪耀的伟大作家中,阿贝尔•加缪无疑是最富魅力的一位。有人称萨特是20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一评价同样也适用于这位与萨特齐名,既是朋友,又是论敌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
      
    加缪于1913年出生于当时法属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他的父辈是最要的一批法国移民,加缪在《夏天》中如此描述道:“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属于混血种。西班牙人、阿尔萨斯人、意大利人、马耳他人、犹太人、希腊人聚集在那儿。大量的通婚就像美国一样产生了极佳的结果。”作为一名混血儿的加缪,虽然出生于这块远离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地带,但还是没能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他的父亲吕西安应征入伍后不久,在与德国人的交锋中阵亡,此时的加缪还不满一岁。幼小的他从此在这块出生地,与母亲、哥哥、舅舅、外祖母开始了充满艰辛的生活。

      加缪在他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即未竟稿的自传长篇小说《第一个人》里,详细的描述了他成年以前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作品中所记录的生活,与加缪早年的经历是没有太大出入的。在回忆中,他的童年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乏简单而平凡的快乐。或许与功成名就之后富裕而烦恼不断的生活相比,他更加怀念尽管贫穷,然而却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加缪的母亲、舅舅、外祖母都是文盲。由于他的母亲和舅舅在听力方面存在遗传的缺陷,这个家庭的大权自然就由粗暴、傲慢、专横而且吝啬的外祖母来掌控了。但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勤俭持家的妇女,加缪一家的生活,才没有完全的陷入困顿。而他和哥哥之所以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不得不说得益于外祖母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上学之前,家人几乎没有给过他任何的教育,之后也是如此。

      加缪的小说..

    [阅读全文]  2011-8-30 10:21 - 冬雪儿 - 95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蒋泥:中西文学作品里的情欲世界

    中西文学作品里的情欲世界

    蒋泥

        北京大学翻译《百年孤独》的教授赵德明先生授课时,曾问学生们有没有看过性心理学,一屋子的人笑而不答。结果他也笑了,对大家说:你们不要觉得好笑,这种事成年人每天都做,不看怎能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讲究卫生、写好文章呢?
        的确不假。人类历史虽说漫长,小说的历史也已不短,但我们的情欲世界却一直淹没在人物的背后,仅仅在最近几个世纪文学作品才敢于直面它纷乱的光影。如果不去过分计较,只对它笼统作一下比较的话,那么西方文艺家对它细部上的观察、了解先于中国,这得益于他们理性分析技能的发达,至于总体性的感悟把握,传统之中国却不弱于旁人,她对它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说法和设计,它们是独特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包含的智慧则有待今人重新诠释与理解。
        其智慧核心就是,情欲像饮食一样,再自然不过,没什么神秘,越过它,人们倒是看重了处于其上的情或爱。后来,从宋朝以后,它被描述为丑恶的东西,属于应该祛除的东西,之所以不加阉割,只因为人需要靠它传种接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从文艺思想的角度看,情欲与文艺家几乎是无缘的,他们是平行的两条线,其间没有交点、叉线,中国传统文艺乃以清虚、含蓄、怨刺为最高境界,从而乏有激越、旷野、嘹亮的作品。
        单论文学,它的源头为《诗经》、《楚辞》,二者对人性的发现都只限于美好的情思上。在那里,美人们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勾起我们无穷的遐想与怀念;其间既有美感,又有怅恨,所以我们深情婉转、凄迷哀感,内里搀不进"欲"的成分。
        曹植的《洛神赋》第一次正面描写了美人的风姿,可终因人神相隔,只能"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其价值在于它承继屈原、宋玉之风流,而开启后来—这位丽人形象是高度抽象的,不具个性色彩,因此在《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出现以前,它就成为许多美人形象的模子和影子。而只有深入美人的内部,还..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103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转载]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作者不详

    摘要: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文学体裁之一。意识流叙述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叉穿插,颠来倒去。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其采用的意识流技巧而闻名。本文介绍了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该小说采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Abstract: Among the most creative techniques in literary writing, 許tream of Consciousness',combines and reverses the order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present article forms an analysis of this technique, as used by Virginia Wolf in her short story, A Mark on the Wall, which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masterpiec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許tream of Consciousness’technique.
      Key word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Virginia Woolf; interior monologue
      
      意识流这一名称在应用于文学创作之前,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认为意识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东西,它流动着。“河”或“流”这样的比喻能最自然地把意识描写出来。意识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其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流”字。人类心理活动的种种意识 :回忆、印象、想象、观感、推理以至直觉、幻觉等等,交替混杂,汇集成一股活动的..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2269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吴元迈: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吴元迈


      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在大阪市北区。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 “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

      父亲死后,母亲便带着川端康成回到自己的娘家,居住在大阪府西城郡丰里村黑田家,然而,不幸的是,刚刚过了一年,因为受了父亲的传染,川端康成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川端康成还不满三周岁。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所经历的第二次死别。前后相隔仅有一年。

      由于当时年幼无知,川端康成后来连父母的面貌也不记得,可回忆的东西一无所有。他在短篇小说《油》里曾经提到这一事实:“母亲连照片也没有留下……从仓库里发现了父亲各种年龄的照片三四十张,我曾将其中拍得最好的一张放在中学宿舍的桌子上作为装饰,但其后几次变换住处,这些照片全都遗失了。”

      接踵而至的灾祸,在川端康成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更严重的创伤。他曾经说过:“父母相继病死,深深刻入我幼小的心灵上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怖。”更让他不能抹去的是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思念,直到晚年,他的作品仍然不时流露出思念母亲的悲痛,这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

      失去双亲不久,川端康..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115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杨建玫: 现代人的身份焦虑

    现代人的身份焦虑

    杨建玫

      达夫妮•杜穆里埃是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蝴蝶梦》(又译《吕蓓卡》)在我国影响极大,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名闻遐迩。然而,由于作品畅销世界,她被排除在严肃作家之列,被称为通俗小说家。评论界主要关注她的哥特式风格的长篇小说,从女作家身份焦虑的角度评论她的代表性作品,认为她是女性哥特式小说的代表,表达了妇女的不满、抗议、想象和恐惧,而对她的短篇关注很少。她的“康沃尔小说”大多情节曲折, 人物刻画细腻生动, 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 夹杂有宿命论色彩的感伤主义说教。杜穆里埃的中篇小说《不在犯罪现场》(见《译林》2010年冬季增刊)就表现出典型的带有康沃尔郡色彩的哥特式特点。这篇小说以英国现代城市为故事背景,勾勒出一幅现代社会中的人因精神压力巨大人格发生分裂的图画。

      小说的人物线条清晰:主人公芬顿、妻子埃德娜、出租给他房子的考夫曼太太及其儿子和一位警官。生活于中产阶层的芬顿深感循规蹈矩生活的束缚,精神几近崩溃,想要搞些破坏甚至杀人来发泄内心的不满。一个周日,他走到下层人聚居的博尔廷街一栋别墅门口时,偶遇考夫曼太太及其儿子约尼,他以租房子画画为借口,打算杀死他们。房子租下后,他每天下午固定到那里作画,开始了冒险经历。为了维持表面的平静生活,他对妻子埃德娜和同事撒谎掩盖此事。在这里画画,有考夫曼太太的精心服侍,他感受到做男人的尊严,逐渐放弃了杀死母子的念头。一天他给考夫曼太太说起要去苏格兰度假,第二天发现她没有收拾画室,一副病态。虽对她有些不满,他还是在走之前帮她扔掉一包“垃圾”后才回家。一位警察来到他家,说他扔的是一个早产婴儿的尸体。芬顿被请到警察局里,只好将租房画画的事说出来。为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提出到考夫曼太太家让她帮忙解释一切。他们去了那里,却发现她和约尼已经死了。妻子宣称,他一生从来没有画过画,画只是他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193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陈爱敏:揭示残缺的美国人身份

    陈爱敏:揭示残缺的美国人身份

      一

      美国的越战戏剧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告一段落,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剧作家和作品。而大卫•雷勃的越战戏剧三部曲——《帕洛夫•赫梅尔的基本训练》、《棍棒与骨头》和《飘带》则是其中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扛鼎之作。

      大卫•雷勃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和编剧家,因其越战三部曲而享有美国最重要的“越战剧作家”之称。然而这三部作品中均未直接描写正面战场。在他的越战题材作品中,越战甚至广义上的战争并不是剧作唯一的主题,种族、暴力、性取向等主题也贯穿其中。雷勃深切关注战争环境下家庭、宗教、国家对个人的期盼,以及战争对个人的身心、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雷勃对美国社会问题如此关注与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不无关系。上中学时他就积极参加乐团活动,并开始尝试短篇小说和诗歌的写作。中学毕业后,在当地的洛拉斯学院读书期间,他就与人一起成立了校园剧团。1959年,雷勃的第一部戏剧《变色龙》在洛拉斯学院公演。初试锋芒,使得雷勃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选择,他开始对戏剧情有独钟。1962年大学毕业后,雷勃进入维兰罗瓦大学攻读戏剧硕士学位,向他的戏剧家之梦冲击。但遗憾的是,战争阻断了他的理想。尚未完成学业,他便于1965年1月应征入伍,翌年雷勃被派往越南。幸运的是他没有直接奔赴战场参加战斗,而是被分配到医院的支援小组服务。虽从未亲自参与战斗,但是与战争的近距离接触还是让雷勃对战争有了深刻的体会,用他的话说,战争“是狂欢节——刺激,粗俗,猥亵”。

      越战成为雷勃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并为其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1967年1月雷勃完成了越战服役任务,再次回到维兰罗瓦大学继续学习戏剧创作和表演,并于1968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开始进行几部早期作品的创作。1969年5月至1970年8月..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92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11-8-5   穆勒: 黑色的大轴

    注:强烈推荐这篇小说。文本脉络吊诡,语言吊诡、恣溢、宏阔。其叙述语言,犹如蝴蝶,犹如撕碎的玫瑰花瓣,在风雪中飘舞。那是一种冷冽美。对,这就是我读了此小说的感觉。

    黑色的大轴

    [德] 赫塔.穆勒 / 李贻琼

     
       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向井里望久了, 常常会望进去。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他的双唇间是水。

       穿过井可以看到一根黑色的大轴,可以看到它在村庄底下旋转着岁月。谁的病到了眼睛里,带着这样一只眼睛走进冥冥之地,就一定看到过这根轴。外公的脸是绿的,很沉重。

       死去的人像转磨盘一样周而复始转动着那根轴,好让我们也快快地死去,也帮着去转轴。死的人越多,村子就越空旷,时间走得就越快。

       井沿曾像绿色的小鼠串成的一根管子。外公轻轻叹息,一只青蛙跳上他的颊。外公的两鬓转动着稀疏的圈儿跳过我的脸庞,带走了他的发,他的脸,和他的额,连同他的唇和叹息,也把我的脸带到井边。

       外公的外衣袖子靠在我手边。正午在树后发呆,林间颤动着却没有风。卵石路的上方,正午的钟声从石子里传出。

       母亲倚着门框,满头蒸汽叫吃饭。父亲走进胡同口,在沙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他把铁锤放在树下。我在石子路上追逐着自己的影子,从腿的影子里抬起脚。

       外公的衣袖推我走进半开的厨房门。他的袖筒又长又黑像一条裤腿。透过盘中欧芹绿色的叶脉,我想看那根在村子底下转动年轮的大轴。母亲的嘴唇和下巴之间粘着一根泡软的欧芹叶子,她一边哧溜哧溜地喝汤,一边说:“今儿个村里的狗疯了似的叫个不停。” 父亲用食指捞起已经淹死的蚂蚁放在盘子边。母亲盯着他的指尖,像是自言自语:“那是颗胡椒籽。”父亲咂吧着一颗“汤的眼睛”, 轻声说:“吉卜赛人到村儿里来了。..

    [阅读全文]  2011-8-5 12:05 - 冬雪儿 - 2226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林贤治:赫塔·米勒:带手绢的作家

    赫塔·米勒:带手绢的作家

    林贤治


      “你有手绢吗?”

      ——赫塔·米勒诺贝尔演说

      有谁,在思想言论受到严密监控的国家里,甘愿选择写作为业?当政治寡头集团用民主的泡沫把一个专制国家掩盖起来,对外吹嘘如何稳定团结富足美好的时候,有谁敢于充当国家公敌,手持小小笔杆,试图戳破弥天的谎言?当一切已成历史,谁还坚持咬住黑暗的尾巴,竭力将罪恶拖曳到世人面前,接受正义的判决?

      赫塔·米勒。

      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巴纳特地区的尼茨基村。这是一个德裔聚居地。据说她在公开场合并未说过她是罗马尼亚人,或者德国人,而是自称为巴纳特人。显然,她对作为异乡人、边缘人的身份是敏感的。二战结束后,罗马尼亚置于共产党管治之下,巴纳特的日耳曼等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种族主义政策的歧视和迫害。米勒的父亲在二战时曾经做过党卫军军官,母亲在二战后随同地区的大批青壮年被强迫驱往苏联劳动营,共达五年之久。这样的家庭,在极权统治下,注定走不出恐惧和屈辱的阴影。

      在大学期间,米勒学习日耳曼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并开始练习写作。由于她同几位德裔青年,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瓦格纳一起组成文学小团体“巴纳特行动小组”,从此,秘密警察盯上了她。

      她毕业后在一家制造厂任翻译。第三年,国安局找上门来,要她当“线人”,遭到她的拒绝。她说:“我没有干这种事情的德性!”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但失去了工作,而且深为国安局制造的关于她是“告密者”的谣言所伤。她没有当众做出解释的权利,于是,她在绝望中拿起了笔。

      对米勒来说,写作就是证词。

      在很长的时间里,她找不到职业,身无分文,债台高筑,甚至每天晚上不知道吃饭该买什么充饥。其实,对于一个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来说,..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112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林贤治: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

    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

    林贤治


      2008年8月30日,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莫斯科辞世。

      世界各大通讯社和报纸报道了这个消息,犹如报道一艘巨轮在伏尔加河突然沉没。在莫斯科,前往吊唁的民众并不算多,且多为中老年人;不过,政府当局是重视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出席了葬礼。在俄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位知识分子作家,能像今天的索尔仁尼琴这样享受国葬般的待遇。

      索尔仁尼琴的著作,最早的汉译本,当是作家出版社1963年2月出版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1964年10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属“黄皮书”一类。三卷本《古拉格群岛》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当时,版权页上一例清清楚楚印有“内部发行”的字样;前年重版,版权页仍然注明:“内部发行”。

      《古拉格群岛》全书结构宏大、厚实、沉重,而且真实得可怕,堪称一座献给时代全体受难者和受害者的纪念碑。1945年间,索尔仁尼琴因在通信中表达对斯大林的不满,结果在前线被捕,度过长达八年的劳改生涯。据他所述,《古拉格群岛》的资料来源,除了个人的劳改营经历以外,还包括了二百二十七人的口述、记忆和书信在内。从卑琐的日常生活到繁博的图书学上的依据,索尔仁尼琴在书中展开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地历时四十年的奴隶苦役的全景。他不但记录了苦役犯肉身劳作、经受各种折磨直到被彻底消灭的实况,而且描画了众多灵魂在压力和苦难中遭到严重扭曲的情形;不但揭开了高墙铁网下的秘密,而且因为国安部的全面控制,纵横密布的“下水管道”的相关性,深入到极权社会的广大层面。在似曾相识的叙述中,他让我们看到,恐惧是如何使背叛、告密和说谎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无论在劳改营,还是在机关、学校和家庭,无论是犯人还是“自由人”,都逃不过同一命..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96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吴元迈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 -- 黑色幽默文学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黑色幽默文学

    吴元迈


      内容简介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详细而深入地阐述了“黑色幽默”派的含义、时代背景、文学渊源,思想理论基础和艺术特征,结合主要作品与思想艺术倾向,分析了这一流派的一系列代表作家的创作特征,其中有海勒、冯尼格、品钦、纳博科夫、巴士尔姆、巴思、珀迪、霍克斯、韦斯特、罗斯、阿尔比、盖迪斯、伯杰、唐利维、塞利纳、维昂。最后深入解读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在猫的摇蓝旁怪笑
     
      共同的绝望妥协的拒绝

      ——黑色幽默文学
    1965年3月,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美国一些作家的作片断,编集成一本小册子。虽然这些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并不完全相同,但弗里德曼却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些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他称之为“黑色幽默”。不久,另一位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在其《致命一蜇的幽默》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章中认为,这种幽默“在它的悲愤中,在它对妥协的拒绝中,在致命一哲中都是黑色的。”从此,“黑色幽默”渐渐为社会所承认,成为继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以后的一个重要的现代派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文学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绝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厚的思想基础,对这一流派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因素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给整个人类,当然也给整个西方广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惨酷无情地屠杀4O0万人民的罪行,两颗原子弹造成广岛毁灭性的惨剧,..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1250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Estherweng: 语言的囚笼--《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语言力量

    语言的囚笼--《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语言力量

    Estherweng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在贫病交迫中写作的作家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传世之作在文坛引起的轰动,《一九八四》出版后不久他就因肺病去世了。不管是在艺术性还是政治性上,《一九八四》的影响力显然是巨大的。“不惑之年”的奥威尔在创作《一九八四》时,思想和写作已经成熟。如果说他的《动物农庄》还是直接影射苏联的斯大林主义,是作为揭示和打破苏联神话的手段的话,到了《一九八四》,这位极富政治责任感和洞察力的作家显然已经找到并确立了自己文学和政治的“自性”(Identity),他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表现,进入了创造和建立。《一九八四》体现出的已经是对整个人类社会政治走向的担忧和警示,它超越了简单的对现实艺术的复原和再现,把对极权主义的展示放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

          使《一九八四》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它对极权主义世界的反乌托邦式的描绘。奥威尔借助一个天才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见,细致刻画了极权主义政治的治理技术,可以说,《一九八四》是极权主义的治理机器的操作手册或者技术大全,它揭示了极权主义政治统治的秘密。在《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统治者“党”(party)和其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已经达到了任何一种统治权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这一个“纸上的王国”和现实世界中的极权统治既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也显示出曾有的统治集团无法企及的巨大力量。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的统治手段的具体分析来揭示“党”和“老大哥”权力体系的基础和秘密,显示“党”和“老大哥”这样近乎完美并行之有效的统治和运作体系背后的权力主体——语言。

        ..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85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青骑士: 不安宁的下午茶——读莱辛的《金色笔记》

    不安宁的下午茶——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青骑士


    最近有幸读了一部长篇小说——《金色笔记》。该书作者即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今年已八十八岁高龄,当然,这部小说早在1962就已发表。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化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颁奖词还提到莱辛小说《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有意思的是,这部雄心勃勃的女作家的顶峰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评论家们认为是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奠基石,而作者却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作家,称《金色笔记》的主题其实是“精神崩溃”。

    莱辛1919年10月生于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1939年至1949年,莱辛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育有3个孩子。1950年,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并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随后又陆续发表了《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代表作),《黑暗前的夏天》,《第五个孩子》等。莱辛是一位多产的作家,除了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其他体裁的作品。她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在非洲的亲身经历,以独特的自传体风格著称。作品题材涵盖了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年暴力等问题。

    《金色笔记》是一本极易引起歧义的鸿篇巨制,被认为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一块里程碑,书中部分传统叙述章节皆以“自由女性”为题,女作家安娜·伍尔夫分别在写作、家庭、政治和个人情感诸方面挣扎而形成的黑、红、黄、蓝四本笔记散布其间,成了一个迷惘不安灵魂的多彩反光,而全书最终以金色笔记作为对四本笔记,也是对安娜整个人生的一个总结,当然也不乏对新生活的一种极为隐秘的预期……不管..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202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焦庸鉴: 爱尔兰的那些往事

    爱尔兰的那些往事

    焦庸鉴


         一

         美国小说家里昂·尤里斯的长篇历史小说《爱尔兰往事》[①]出版于1976年。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反映将近两百年爱尔兰错综复杂历史的长篇小说,在1976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问世,可谓正逢其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全世界范围内民主和反战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北爱尔兰地方选举再一次以新教徒大获全胜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北爱地方政府和议会对北爱天主教徒在就业、住房、薪酬等诸多方面的严重歧视。据资料显示,到1976年10月,英国失业率最高的十个地区,有九个在北爱尔兰,失业率高达20%。而构成这些失业人群的最主要成分,是天主教徒。

      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在沉积了数百年的历史重压下,爱尔兰共和军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最终于1970年分裂为主张以和平方式建立统一的爱尔兰工农共和国的“正式派”和坚决要求诉诸武力,以英国政要和爱尔兰新教徒为打击目标的“临时派”。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于1971年宣告独立,随即投入了在英伦三岛乃至整个欧洲针对民族和政治敌人的打击报复行动。一时间英伦三岛甚至整个欧洲都动荡不宁。据统计从1968年到1979年在英国有将近六千五百枚炸弹爆炸,仅1972年一年就有四百七十二人死于非命(《北爱尔兰共和军》,韩本毅 花军编著,北京出版社,1991)。

         《爱尔兰往事》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问世的。说它的诞生适逢其时,首先指的是,它回顾了两百多年爱尔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爱尔兰天主教徒和英国殖民者、爱尔兰天主教徒、新教徒和英国殖民者之间斗争的复杂历史,给这部小说出版时发生在爱尔兰岛乃至整个欧洲一系列与爱尔兰相关的事件,加了一个强有力的历史注脚。说它的出版恰..

    [阅读全文]  2011-8-5 12:04 - 冬雪儿 - 194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刘慧儒: 俄狄浦斯的眼睛

    俄狄浦斯的眼睛

    刘慧儒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悲剧,悲剧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索福克勒斯,索氏的一部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而《俄》剧中的大关键则是主人翁俄狄浦斯的眼睛。

    《读书》2000年12月发表的刘小枫《这个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下简称《看路》)一文认为,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的身世后刺瞎双目,不啻是“多了一只眼睛”。文章写道:“失去了观看现世的眼睛,反而有了另一只眼睛,这‘多出来的眼睛’看什么呢?不看什么,而是思在的真理,因而这只眼睛具有‘原始的知’的‘形而上学深度’。”又说:“还有什么比弑父娶母之举更令人惊骇呢?然而,如此骇世惊俗,不过要让人的看俗物的眼睛瞎掉,以便多长出一只眼睛,看到‘神与人如何结为伴侣’”。依作者之见,肉体毁损成全了精神的解脱,凡人与神合一,人生悲剧升华为形而上层次上的圆满,坏事于是乎成了好事。

    这是一个诱人的诠释,初看之下,既中基督教灵肉对立的规矩,又隐然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吻合,颇有点“东西合璧”的味道,可是却经不起推敲:这种糅合东西、两头讨巧的诠释且不说每一头都讲不通,而且明显有违索氏《俄狄浦斯王》的原旨。

    古希腊悲剧之所以悲,是因为值得同情的人最后遭到毁灭。这一点在俄狄浦斯身上表现得尤为触目惊心:一个贤明有为、备受拥戴的国王,顷刻间成了世上最可悲也最可鄙之人。他不依不饶、追根究底要查清凶杀真相。而吊诡的是,聪明如俄狄浦斯者,解得开斯芬克司之谜,(人之谜!)却懵然不知自身之谜。

    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就刺瞎双目。这不仅出于对自己有眼无珠铸成大错的愧恨,而且一如他自己所言,作为使忒拜城邦蒙垢遭难的污物,他无法再面对邦民,更无颜在冥府见他的父母。眼睛对古希腊人来说,有一种形而上的意义。..

    [阅读全文]  2011-8-5 12:03 - 冬雪儿 - 112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Albertcamus: 《寒冬夜行人》,被封冻的经典

    《寒冬夜行人》,被封冻的经典
    ——对评论界对卡尔维诺作品解读的反思

    Albertcamus

    摘要:在后现代盛行的今天,在后现代已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领域,更外溢而成为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今天,与社会距离最近的小说创作以本身特有的敏感性也几乎同时开始了它的后现代进程。按詹姆逊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将时间割裂为一连串永恒的当下,摒弃传统对文本所赋予的深层意义,自我取消表面现实与其内在意义之间的联系,反抗黑格尔式的、弗洛伊德式的、存在主义的、符号学的深度模式,不承认其中关于现象与本质,显意识与潜意识、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与区分,作者将可能有的文本意义彻底流放了。

    文学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也始终是指导现实的积极力量;在后现代其他小说家都忙于解构小说,使小说平面化的同时,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却从另一个角度,延续了整个欧洲人文传统,倾注了对世界的关以及对人类历史的反思。

    发表于1979年的《寒冬夜行人》素来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也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索小说形式的最高总结。卡尔维诺在该书创作中采用了后现代叙事中的框架结构,在文中嵌入十部不同类型的未完成的小说片断,形成多维叙事视觉的元小说框架。他通过设置作家、读者等一系列人物来展示并讨论作家、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表述了小说阅读与写作理论的种种关系,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小说中的小说”,即元小说。然而像对待其他后现代文本一样,评论者在这里也往往只关注小说的组织形式,内部结构,而对小说所表达的社会问题不置一辞。

    1,小说故事梗概

    在这部小说中,卡尔维诺用戏仿的方式分别写出了十个形态各异的故事。从侦探到爱情,再到黑社会,不一而足。在这些故事之外我们渐渐看到了整部小说的主线,小说由一对男女读者的爱情故事结构而成,因所买的《寒冬夜行人》出现装订错误,他们一起找到了书店老板,然后是出版社..

    [阅读全文]  2011-8-5 12:03 - 冬雪儿 - 19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儒帅哲师: 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神话——解读乔依斯《尤利西斯》

    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神话——解读乔依斯《尤利西斯》

    儒帅哲师

                                                                         一、

        “伟大的诗篇从人类生活汲取力量,假如我们认为它来源于个人因素,我们就是完全不懂它的意义,每当集体无意识变成一种活生生的经验,并且影响到一个时代的自觉意识形态,这一事件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它对每个生活在那一时代的人,就都具有重大意义。一部艺术作品被产生出来后,也就包含着那种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信息。因此,《浮士德》触及了每个德国人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
       
    荣格这段论及《浮士德》的话,不仅适用于歌德的这部伟大作品,同样也适用于那些表达了一个民族或人类深层集体文化心理的伟大艺术史诗。如古希腊时代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文艺复兴时代但丁的《神曲》,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国曹雪芹《红楼梦》等,我们可以在广义上把这些作品统称为史诗性作品。

        这样的伟大史诗作品,之所以能触动人类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乃是因为其超越了个人生活的领域,唤醒了民族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这种集体无意识不是由个体发展而来而是经由遗传得来。它由现在形式——原型组成,这些原型仅能间接地被意识到,赋予某些心理以确切的形式。”因此,其才可能向整个民族和人类的心灵说话。

        作为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之艺术表达,大多是以神话及其变形来表现的。《荷马史诗》取自古希腊神话,《神曲》的基本结构来源于基督教神话,《红楼梦》的故事的开端于中国古老的女娲补天神话。文学批评大师弗莱指出:“其实神话就是原型,尽管当只指向叙述时我们用神话,当说明意义时用原型更..

    [阅读全文]  2011-8-5 12:03 - 冬雪儿 - 202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

    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


        精神是小说家们一生都在努力揭示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幸福和不幸并不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我一生都在试图探索那种意义。换言之,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旋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向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在我看来,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找到这些东西。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得好:“世上一切存在都是为了被写进书中。”毫无疑问,小说最能吸收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就是把意义揭示给他人的能力,它是人性最大的力量。许多世纪以来,人性最本真的表达,就是在小说之中。
       
        讲演者小传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年6月生于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早期作品有《塞夫得特和他的儿子们》、《寂静的房子》,创作于1985年的《白色城堡》是其成名作,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1990年出版的《黑书》获法兰西文化奖;1998年出版的《我的名字叫红》于2003年获得欧洲三大文学奖,即柏林文学奖、法国文艺奖、意大利卡佛文学奖,确立了他在国际文坛的地位;2002年出版的《雪》以思想的深度著称,是其本人最钟爱的作品;2005年出版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作家之一。
       
        一、在卡尔斯和法兰克福,我为了写小说而实地调查

        我的小说《雪》的主人公卡在法兰克福度过了人生最后15年时光。卡是土耳其人,与卡夫卡并无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是文学上的。卡的真名是Kerim Alakusoglu,但他不喜欢这个名字,而是喜欢这个名字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作为..

    [阅读全文]  2011-8-5 12:03 - 冬雪儿 - 198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廿一行:谷崎润一郞:女性美的极限体验

    廿一行:谷崎润一郞:女性美的极限体验

       
        恶魔主义与西方崇拜

        谷崎润一郞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女性崇拜,这位唯美主义文学大师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女性之美不遗余力的颂歌。谷崎润一郞笔下的每个故事都沾染了奇异的魔力,令世人惊叹其艳美,却又感到颤栗和不安。

        谷崎润一郞生于1886年的日本东京,祖父皈依了当时仍被作为异教而遭禁的天主教。小时候经常看到祖父在土仓库里的圣母玛利亚像前顶礼膜拜,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祖父跪拜西方女神,就是拜倒在美丽女性的裙下。1910年,还在上大学的谷崎润一郞发表了震惊文坛的小说《文身》。一位技艺高超的文身师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光辉的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当美女背肌上精致的蜘蛛图案完成后,先前羞涩不安的美女仿佛获得了诡魅强大的力量,向文身师宣称他已成为自己第一个“肥料”。“肥料”是文身师给女子展示的一幅画:一位年轻的女子身子依着树干,注视着许多倒在脚下的男人的累累尸骨。文身师陶醉在自己创造的美中,成为美的奴隶。

        1911年,谷崎润一郞由于交不起学费,被勒令停学。第二年,他写了短篇小说《恶魔》。主人公爱恋表妹,却遭到蔑视,后与情敌产生纠葛,陷入精神恍惚的迫害狂中,经常做官能性的,怪异荒唐的梦,最后产生病态行为,竟用舌头舔表妹擦鼻涕用过的手绢,并以此为“人间欢乐的秘密乐园”。谷崎润一郞发表《恶魔》后,名声大振,从此走上“恶魔主义文学”的特立独行的道路。

        谷崎润一郞的恶魔主义写作引起了文坛极大的惊异。吉田精一在《耽美派作家论》中评价道:“他通过不应有的世界,恶魔般的艺术,发挥了使读者陶醉的魔力。”野村尚吾在《谷崎润一郞评传》中说:“在日本文学中,大概是前人未曾踏足过的,这种意外的描写,令人愕然。被称为唯美主义的谷崎文学,是进..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93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富尔:“我利用了我的希腊祖先”

    富尔:“我利用了我的希腊祖先”

    [美]乔·萨·富尔著 / 朱大民译


      我认识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已有好些年了,我和他的关系也发生了好大改变:起初我是他的读者,后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我成了他的学生,如今我们又成了朋友。从他第一部小说《处女自杀》到他最近写给我的电子邮件,我一直痴迷于他极其活跃的思维,他总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所有这一切都令我急着想去读一读他即将出版的小说《中性》,不单如此,我还想去听听他在这本更加正式的、有关写作和生活的文本中表达的想法。

      无论你期待什么,《中性》都会令你惊奇。尽管《处女自杀》是一个受地域限制的故事(底特律郊区),着重于事件描写(里斯本家的女孩的自杀事件),隐约带有一种诙谐忧郁的笔调,而《中性》是一首浩荡的史诗,从希腊一直写到美国,描写了一连串的厄运,魔幻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都有所涉猎。这个故事——虽说它并没在讲一个很明确的故事——是由卡尔·斯蒂芬尼德斯,一个21世纪初居住在柏林的两性人来讲的。卡尔的讲述追溯到他几代之前的祖先,在地域上跨越了好几个洲,涉及到不同时期的政治事件,采用了不同的文学样式。尽管这本书具有足够的、能取悦任何后现代读者的眼花缭乱的技巧,它骨子里还是一个很好看的古典故事——是那种逼着你在一天之内把它读完并再读一遍的书籍。

      乔纳森·萨弗兰·富尔(以下简称富):自从我们上次谈话以后,已经有很久没见面了。四年吧?文学爱好者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你的新作了。大概有七年吧?这是为什么呢?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以下简称尤):我一直在写一本书。


      富:你写得很愉快吗?

      尤:我写得很投入。

      富:作家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会对自己正着手写的东..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180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廿一行: 醉梦人生与寂静澄明——尼采与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醉梦人生与寂静澄明——尼采与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廿一行


        海德格尔在《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说:“尼采就如同他之前的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根本没有认识到虚无主义的本质。”何为虚无主义?尼采如何界定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又如何看待虚无主义?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有着特殊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并不同于当下所谓信仰危机,价值泯灭、道德堕落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尼采以脱离大地、脱离生命本身的超感性、形而上理念、上帝观念为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却认为人对存在之真理的遗忘,乃是最大的虚无主义。
       
        由于尼采和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因此他们学说的倾向性不同,他们对上帝的认识和把握不同。尼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哲学思想专注于上帝崇拜、理念世界、形而上学大话语编织,哲学流于空谈、抽象、玄奥而脱离了人之生命本身的时代。因此,尼采以超人和战士的姿态向一切蔑视生命、压抑生命之物宣战,他志力于破除一切偶像崇拜,超感官事物,把哲学思想从虚空孤离的天上拉回生动鲜活的大地。
       
        因此,在尼采那里,上帝是被作为人虚构出的最高偶像、高踞一切存在者之上的至高存在者,一种最高价值的代表而加以否定的。尼采的“上帝死了”是指一切压抑人、束缚人、控制人的超感官偶像之死,是摇控尘世之至高游戏设定者的死亡。没有任何人格化的上帝、绝对的理念高高在上掌控着人世的一切,游戏只是游戏本身,而游戏乃是永恒轮回之游戏。永恒轮回没有先行设定的道理可循,它自然而然,它几近于混沌。实际上,尼采的永恒轮回已接近于中国的大道之显现方式。
       
        在尼采那里,上帝是被作为一种狭义的宗教式的至高存在者而被否定的,形而上学理念是被..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82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布朗: 乡村别墅杀人案

    乡村别墅杀人案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一辆擦得铮铮亮的老爷车转弯驶入了一栋占地颇广的乡村别墅的停车道。嘎吱一声,汽车刚刚好停在散步道的对面,再往前就是别墅的门廊。

      亨利·史密斯先生踏出汽车。他朝别墅的方向走了几步,接着突然止步,望着别墅前门上挂着的花圈。他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说“天啊”,然后伫立了片刻,取下金丝夹鼻眼镜,小心翼翼地将其擦拭干净。

      他重新戴好眼镜,再一次看了眼这栋别墅。这次,他的视线扫向高处。别墅的平屋顶上,围着一圈三英尺高的栏杆。一位身着蓝色哔叽料西装的大块头男人,正站在栏杆后面的屋顶上,俯看史密斯先生。一阵风吹过,将大块头男人的西装掀起一角,史密斯先生因而见到男子腰间的枪套里别了一把左轮手枪。男人拉拢衣服,扣上纽扣,大步迈出了视野。这时,史密斯清清楚楚地喊了声“天啊”。

      他整理好头上的灰色礼帽,登上门廊,摁响了门铃。约莫一分钟之后,房门打开,刚才在屋顶上的那位男子为史密斯开了门,冲着史密斯先生挤弄眉毛。他的身高约在六英尺以上,而史密斯先生不足五英尺六英寸高。

      “你有何贵干?”男人问道。

      “我名叫亨利·史密斯,”史密斯先生答道,“我想见下沃尔特·佩里先生,他是否在家?”

      “不在。”

      “他是否很快便回来?”史密斯先生继续问道,“我……我约了他见面。其实,也谈不上是约会。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确定具体时间。但我昨天和他在电话上谈过,他建议我在今天下午过来。”史密斯先生向着打开的房门上悬挂的殡葬花圈扑闪着眼睛,“他是否……不在人世了?”

      “不,”男人回答说,“是他叔叔过世了,不是他。”

      “啊,被谋杀的?”

      男人睁大了眼睛。“你是咋知道的?报纸上明明还未报道过呀..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198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