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29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2006-4-16   取西画技法而为中用-兼答某批评家


    取西画技法而为中用-兼答某批评家
    雷亮(www.LeiLiang.com网站艺术主持)

    为什么不结合西画谈谈中国画?我们的时代,是个综合的时代,全世界都在一起画画、看画、评画。传统的中国画现在也在改变,例如加入素描、明暗、体积、光、冷暖等等,可是涉及到牡丹这个花卉的特殊品种,我们很少人去实践。取西画技法而为中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啊。如果只是一味临摹,没有胆量创新,如何推动中国画走向当代[注意不是走向世界,见下我的注]?岂非还是在古人圈子里面?还是在国画大师的训戒里面?
    我们画画,究竟是画物体,是画古人给我们的定义,还是画自己?如果自己不是身在其中,又如何称之为画呢?
    天才很少,可是如果不往天才的方向走,又如何成为天才?
    我的意思是无论我们做什么,画什么,都必须兼顾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我画的是油画,但是可以看到,我的画面上,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中国精神都是存在的。我虽然学的是外语,但是我的精神实质仍然保留在中国古代。但是我也常常想,我们必须站在当代来看古代,不能一味以古代来代替当代,那样将不仅不能推进中国艺术,反而连我们的古代祖宗也会瞧不起我们这些子孙的。十二乐坊的民乐确实很不错,而将其结合入西洋表演,不是一个创新吗?我们的民族音乐,例如《黄河》、《梁祝》不是很成功吗?
    如果要学传统,那么,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传统?明代,还是宋代,还是唐代留下来的作品才是传统?那么之前的魏晋,之前的秦汉,再之前的西周,再之前的夏商,再......?如果我们现在没有看到的作品是不是传统?史上没有遗留下来的作品是不是传统?如果没有看到它们,是不是就没有学习传统了?如此类推,逻辑上是很难站住脚的。所以,我们所谓的传统,只是目前保留下来的作品。创作,只能吸取传统里面适合于自己个性的某些部分因素而已。
    另外,笔墨的问题,我认为这还是古人给我们的一个定义,好像是唐..

    [阅读全文]  2006-4-16 23:08 - zgbgsd - 179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国画油画,孰高孰低?--兼答某画家


    国画油画,孰高孰低?--兼答某画家
    雷亮(www.LeiLiang.com网站艺术主持)

    中国画和油画,在我的眼里是没有什么高低之分的,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谁高谁低。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国画家,我们都在一起讨论、争论,从来没有提起这个问题。
    我认为,艺术只有质量的高低,没有品种的高低。感染力的强弱,个性张扬的鲜明与否,决定其价值。我们从来不会去争论食品里面,诸如水和饭,哪个地位更高,也不会争论男人和女人哪个更重要。
    但是,很明显的是,国画画出来很快,可以十几分钟(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十年磨一剑),油画却要慢得多了。但是,时间快慢也不是决定两者价值的决定因素。
    不能仅仅从拍卖行油画卖价比国画高,就断定国画不如油画。那仅仅是价格。
    那么,为什么西方市场上西方大师(如毕加索、雷诺阿)画的油画比中国大师(如林风眠、吴冠中)画的国画价格高出许多倍呢?
    我在巴黎几个拍卖行转过好多次,根据我的在场观察和长期与西方人接触的经验,原因主要是:
    1. 西方人无法领略中国画的奥妙。笔法、线条、墨色、空白、诗画结合,这些中国画的要素都是要下狠功夫的。线有十八描,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墨有浓、淡、干、湿、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西方人不会写中国字,不会使用毛笔,看不懂中国画的画意,不可能体会画家笔下的情感。西方人看色彩,看造型,看明暗体积。西方人打架用的是直拳、勾拳,公开,看得见。中国人打架全身都是武器,看似一拳,实则反身一腿飞来,防不胜防。外国人说话说什么是什么,没有什么影射;中国人说话虚虚实实,摸不着边,你得看说话人的口气、眼神、动态,要猜半天,综合判断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能跟有中国特色的“文字狱”有关)。外国人追女孩说“我爱你”,中国人追女孩送秋波,“道是无情又有情”。再往深处引,外国人办事效率明显高于中国人,简明、干脆、快捷,也是这个原因(但..

    [阅读全文]  2006-4-16 23:07 - zgbgsd - 188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打抱不平:为了收藏家


    打抱不平:为了收藏家
    雷亮(www.LeiLiang.com网站艺术主持)

    北京的某拍卖行书画预展这几天在北京昆仑饭店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近距离看看拍卖行的一些操作。艺术进入拍卖鱼目混珠,问题不少,无论是四季拍卖还是春秋大拍,现实造成的问题指向对收藏家极为不利的局面。收藏家本来就是搞企业的多,研究艺术的少,即使为了收藏作一些研究,还是不足以应付一些收藏面临的现实问题。北京个别拍卖行由于十几年在中国名气首屈一指,凭其长期努力,拍卖假货也是一马当先,费尽心机,销售“假的”拍卖品,给广大收藏家造成重大损失而无处投诉。揭露于此,就正于方家,也望广大收藏家参与讨论,以改善收藏环境。

    1. 二三流画家充斥其间
    拍卖行征集作品无法挑选潜力艺术家提供给收藏家。把这次拍卖预展看完,一流艺术家太少,倒是二三流画家满目疮痍。
    看了这次拍卖预展,从艺术发展史上面来说,总的感觉是阵亡者太多,陪葬者太多,殉难者太多。
    二三流画家为了应付差事,应景之作比比皆是。毫无艺术气质,作画不知所言。
    非艺术之材,偏要拜师当徒弟;不是为师之人,却偏要误人子弟。
    看看齐白石,教授出了多少死人?有几人成为艺术家?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为当今中国画坛制造众多平庸之辈,大概不是当初齐老先生的初衷吧?
    画家叶浅予的舞者一再出现,姿态统一,表情划一,色彩同一。这种机器似的复印真是利润的摇钱树,不知购买者谁,冤死谁家?
    更有当下教授艺术者,教课之闲暇,业余拿起画笔作画,偏偏要把自己的行为挂钩于艺术,谓之创作。生活在死人圈,没有生活,便想到要下乡体验生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活人的气息。难怪乎要发出艺术院校气氛太沉闷,要出走的呼声。
    问题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
    艺术的发展,就是一股洪流,滔滔江水过后,留下来的,仅仅是那么一点点,一个个高峰,让时间过后拉开距离的人们看得更清楚。
    过去一百年的艺术史,成..

    [阅读全文]  2006-4-16 23:06 - zgbgsd - 173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投资方略


    投资方略
    雷亮(www.LeiLiang.com网站艺术主持)

    群雄并起,从各自的一方介入,中国艺术市场一片风烟滚滚。
    真画、假画,鱼目混珠;艺术家、起哄者、托,混杂其中。
    投资者擦亮双眼,也难免柳丝万千,一掌难敌双拳。
    遍观中国市场,细数各路英雄,学院派、自学派两大阵营风起云涌。犹如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和毛泽东的游击部队。前者训练正规,兵精粮足,陈诚、白崇喜一派威严;后者乌合之众(几支起义队伍退入井冈山),忍饥挨饿,朱德、刘伯承平和朴实。一边是供给充分,一边是艰苦卓绝。一是进可攻、退可守,旱涝保收;一是不进则退,亡命之徒,拼死以战。
    要的是你的兢兢业业,要的是你的奋不顾身,要的是你的亡命之徒。
    居安令某些人满足于现有成绩和金钱。(看看你的周围的画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使得这批人志得意满,看看他们被赞同的包围和被金钱的簇拥。)
    思危可以令某些人从最底层打到最上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且听未来分解。
    看画家,选潜力,也是看画家的气质:看他的头脑,他的文化底蕴,他的对于世界的看法,他的情绪表达于画布是否充分。
    看画家,选潜力,还要看画家的作为:是否吃喝玩乐样样会,吹牛潇洒般般通,还是辛勤工作奋不顾身,不达目的死不瞑目。记得有个投资家考察一家陌生公司,进门看到公司老板的办公桌简陋、坐的櫈子破旧而不换老板椅,老板说,坐旧櫈子可以让人挺起腰杆。投资家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前途?
    看画家,选潜力,还要看画家的身体:如果画家身体不好,就无法继续他的创作事业(除非他在自己有限的年纪以内把想表达的所有在画布表达清楚完备、文字思想交代全面,如凡高)。如果齐白石60岁去世那么他还只是一个二三流画家而已。陈逸飞的中年去世也是给我们大家一个警醒。毕加索的身壮如牛、精力充沛(从他的两眼炯炯有神判断)保证了他的创作一路领先,终成画坛领袖。
    看画..

    [阅读全文]  2006-4-16 23:05 - zgbgsd - 179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艺术品的收藏和品级


    艺术品的收藏和品级
    雷亮(www.LeiLiang.com网站艺术主持)

    艺术品的收藏以及品级,密切相关。收藏家对于艺术品的收藏,一般具有两个目的。

    第一,投资。
    以目前市场的低价买进,以待将来的卖出,赢取其间差价。短线投资,几个月、几年之后就可卖出,实现短期利润目标。如果是长期投资,期限很长,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父辈投资,子辈赢利,可谓是父母栽树,后人乘凉。但是,这个目的必须具备一个根本条件,就是所购买投资的艺术品必须是优秀艺术品,在所有艺术家当中,该艺术家的作品出类拔萃,其风格与其他人拉开了极大的距离,面貌完全不一样,其他人望尘莫及。这叫“创造”。

    在芸芸众生当中,在众多平庸作品当中,该艺术家作品鹤立鸡群,天马行空,特立独行。这种艺术家可能不会被时尚接受,不会委屈自己迎合大众,不会被庸俗同行理解,不会被大奖赛吸纳,不会被评委专业户授奖。蒙蔽一时于尘土,格格不入于当代,是很多天才的特点。外面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他却在大山中寻找根蒂。他要的不是一时,他要的是历史,以及未来。他有的是智慧,缺的是聪明。而一般人看重的是聪明,而不是智慧。这也决定了投资是精英投资,而非大众投资。佛看的是一生,人看的是一时。像毕加索、马蒂斯之类,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横空出世、天马行空是他们最好的注解。打破传统惯例,冲出固有牢笼,走前人之不敢走。任何拿一般人的眼光看他们的行为都是注定牛头不对马嘴。拿破仑的兵法,那是天才,课堂上面学不到,库图佐夫虽然出身将军家庭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也难怪孔子说:生而知之,非学也。
    第二,装饰。
    居室的装饰,包括家居、办公室、大厦等等。收藏家除了投资艺术品之外,进行居室装饰也是一项实际用途。其中佼佼者,还得算是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装饰人民大会堂(只是当时的出发点还只是装饰,不能说是投资)。这种装饰画既装饰室内,也同时是投资。..

    [阅读全文]  2006-4-16 23:04 - zgbgsd - 179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观雷亮先生风景油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画


    观雷亮先生风景油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画
    作者:李源(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硕士,佛学家)
    发表:《中国艺术报》,1997-10-3
    摘要: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森然、清静与安宁。它似乎是专为那些需要安慰的灵魂准备的。雷先生的画是禅境下的精神产品,这点,也许他本人并不知道。如果说超越名相是雷亮先生画作内涵的一大特色,那么超越视觉经验是其画作表现手法的又一大特色。不同的人站在他的画前都能各取所需获得不同的感受。所以,他的画是既写实又非写实,既抽象又非抽象的。

    (详情请见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

    据说,我们肉眼所见的世界只是自然律呈现的一个面。那么,自然律是否还存在另一个面,即不为我们肉眼所觉的另一个世界呢?然而,当我走进雷亮先生的画室,这个千百年来只存在于宗教神学和哲学讨论中的世界,却霍然在我眼前展现了。我被一幅幅画面展现出的世界所震慑,画面似乎有一股魔力,它拽住我的思维,凝固我现世的知觉,引着我步入一个冥冥之中的世界......

    这是一个古老、苍凉和充满神秘的世界。广袤的大地,弘远的山川,不见一个人影;群峦叠嶂,大河奔泻,尽在无声之中。一切能见之物,似乎都在遵守此间世界的沉静法律,哪怕有一丝声响,就破坏了它永恒的美妙。万物是由安静、清凉的元素构成、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不许有别的元素存在。太阳在这里失去了温度,尽管它很红,但是凉的,它的存在只是为了点缀,这里不需要它的温度,甚至光明都与它无关。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森然、清静与安宁。它似乎是专为那些需要安慰的灵魂准备的。灵魂来到这里都不愿显露自己的身形,为的是默默地独享这寂静而安全的世界给“他”们在尘世创伤的心灵带来的弥补。所以,这里的大地山川充满了灵魂,却一个也看不见,你只能从神秘中感觉到灵气扑鼻。

    我欣赏着,欣赏着,好一阵才从这梦幻的世界回过神来。我不知道雷先生是怎样画出这自古以来不曾..

    [阅读全文]  2006-4-16 22:58 - zgbgsd - 179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雷亮其人其画杂感--清静的心灵 壮丽的山水


    雷亮其人其画杂感--清静的心灵 壮丽的山水
    作者:刘彦(当代美术批评家、艺术家)
    摘要:他曾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观了欧洲各大博物馆,精研世界名家作品。回国后,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和经历一样,又悄悄地沉入了自己孤独、冷僻的创作中。从根本上来讲,他仍是一个纯粹的个性画家。他的画就象一条从他内心深处流淌出的冰冷而又火热的暗泉,一直上溯到人类最久远的上古时代。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能有这样一种寂寞而又荒凉的内心图景,还能如此锲而不舍、一遍又一遍地描绘这样一种单纯到极限的图式。既使从技法上说,他的画也是太为独特的。雷亮的情感是超越世俗的,甚至是超越宗教的。

    (详情请见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

    雷亮是我的画家朋友中性格最古怪的一个。他勤奋、谨慎、节俭、孤癖,谈话时会突然兴奋起来,很快地又沉默下去。几年前,他曾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观了欧洲各大博物馆,精研世界名家作品。回国后,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和经历一样,又悄悄地沉入了自己孤独、冷僻的创作中。尽管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精通英、法文,又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仍是一个纯粹的个性画家。从他的宣纸油画中,看不到其他人的过多影响,也看不到各种思潮和形式主义的冲击。他的画就象一条从他内心深处流淌出的冰冷而又火热的暗泉,一直上溯到人类最久远的上古时代。每次走进他的画室看他的新作。我总是被震惊,被摇撼,恍如进入到虚无漂渺的另一方世界,视觉丧失了对于赏心悦目的俗物的肤浅渴望。雷亮宣纸油画有一条无形的时间隧道,把我拉出现实的眼前世界,回到我未出生之前,回到文明未出生之前,回到我们从未经验过、但在许多瞬间曾体验过的那种上古洪荒的无人之境。我只是在一种古代文本中能获得相似的体验,那就是《山海经》。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能有这样一种寂寞而又荒凉的内心..

    [阅读全文]  2006-4-16 22:57 - zgbgsd - 2307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论雷亮的山水油画


    论雷亮的山水油画
    作者:罗世平(当代艺术批评家,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主任、教授)
    摘要:雷亮偏爱苍苍莽莽的群山与大河。山与水丝毫不关涉到具体的自然风景,他要的只是山的气脉和水的流向。雷亮的画中常有一种强烈的情绪波澜,失望与乐观,郁懑与激扬,悲与喜等等夹缠一处,同时又有一种恒古的平和,好似大悲与大喜过后的那种泰然。他一只手拿过来西方浓丽的油画色,一只手拿过来中国山水画的笔法,把灵动平和与浓丽凝重生拉在一起。最难以调合的原色被他并置和错杂在同一幅画中。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上,有他如此专注内心景象又了无陈规的画家是不多见的。
    (发表于《宝藏》杂志2005-4期)

    (详情请见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

    雷亮偏爱苍苍莽莽的群山与大河,近年画的山河形象是他原色世界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雷亮个人的称号。山与水丝毫不关涉到具体的自然风景,他要的只是山的气脉和水的流向。就像一位高明的船工自由地驾驭着内心奔涌的情感。并将情感的峰谷作戏剧化的表现。此山已非山,此水也非水。山水形象在他的确成了一种图式,物象本身的价值仅在于引导视觉在情感的峰谷间穿行,在前方似乎有一个从未露头的目标,无声地召唤着画家,鼓动着画家。因此,雷亮的画中常有一种强烈的情绪波澜,失望与乐观,郁懑与激扬,悲与喜等等夹缠一处,同时又有一种恒古的平和,好似大悲与大喜过后的那种泰然。就如他的画名《命太苦了》、《去日苦多》、《无人识此好丈夫》、《把最坏的结果看清楚心就平静了》......这些标题就是他的内心独白,由矛盾冲突归于平静是情感释放与缓解的过程,要在画面上完成这一整合,非有一种特殊的人格力量不能胜任。

    表现内心情感的冲突,使雷亮常在自己的世界中遨游,外部的任何诱惑都有被他冷落的可能。他欣赏西方油画色彩的表现力,却不愿受西方那一套色彩关系的规范,他喜欢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得心源”的自主性,又不满足..

    [阅读全文]  2006-4-16 22:55 - zgbgsd - 183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绚丽中的记忆——雷亮的山水风景油画作品


    绚丽中的记忆——雷亮的山水风景油画作品
    雷子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博士)
    时间:2005年7月
    摘要:雷亮近期的牡丹系列才真正启动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关于艺术的思考。他在试图破解牡丹构筑的大众话语系统。从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有关牡丹图像象征的符号意义中释放出一些异质的陌生感,同时他又遵从绘画元素呈现牡丹植物性能的带给自己或观众的视觉愉悦。他用心中的光源照亮丛生的牡丹,依旧华贵绚烂,飘摇在画面中的折枝有着舞台剧般的诡魅和浪漫。或许这才是雷亮真正关注的瞬间。他是把这一场景看作转逝的浪漫,还是在暗示某种不安?包括雷亮自己在内的所有读者只有回到他的前期直至早期铺就的轨迹中才能窥视某种神秘。  
    发表:《中国书画家》(名人专辑) 2005-8

    (详情请见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

    “有些同学带女友出去玩了!”
    橙色顶光照耀下的画中男子凝望的双眼有绝对的感染力。一种被夸张的木然与失落同正面免冠照的格式化效果如此契合,我们熟悉这种视觉凝望的挑战。凭籍画题,我们甚至愿意受画家指引去分担画中人的忧郁。一种莫名的同情心导致的经验阅读使赋予画中人假想的慰籍得以传递。但事实是:发生在“86-4-12星期六夜”的所有故事对雷亮而言才是独一无二的。画像中,男子海蓝色西服以及黑领白底衬衣映托下的红色领带,连同宽长紧闭的红唇——是在炫耀青春的修饰抑或嘲笑自己对浪漫所持有的渴望与矜持?雷亮用叙事的方式补充了这张面孔的丰富表情,使得这幅自画像具有对时间的记忆功能,并且由于正面律强烈象征的纪念性,以及画题试图诠释的心理暗示使得观者仿若置身其境。我们不能回避画中人双眼充满泪光而意欲有所为的视觉挑战,并本能地回到经验自身,承受温暖灯光照射下的寂寞,以及对寂寞笼罩下的画中人惆怅与失落的深切同情。画作中没有一块堪称经典的颜色和笔触,仅仅是那双凝望之眼以及画题合力而为的导引,才使得..

    [阅读全文]  2006-4-16 22:53 - zgbgsd - 193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贾又福论雷亮山水风景油画艺术


    贾又福论雷亮山水风景油画艺术
    贾又福(国画家,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
    摘要:艺术到高层次都是相通的。你的画,对我们中国画系也很有益处。你的油画结合中西艺术,却没有受过美院的科班训练。你等于,你一个人背上了国画家和油画家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都很沉重!这个负荷很大。你的想法,你的激情!这个题目本身也就是个新鲜的题目。没有人这么搞过。你的压力会很大的,批评家评画也会觉得压力很大的。大的样式是中国的,但从具体的艺术语言方面要感受到中国的精神和境界。这是一种两难境界。两难,非常难!这是前所未有的艺术。
    (发表于《宝藏》杂志2005-4期)

    (详情请见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

    我从未见过这种艺术!
    看你的画,我觉得很有意思。你是我们中央美院这里的一个老师,教英语。一个英语老师能画出这种画来,能有这么大的兴趣画,这真有点不可思议。
    我觉得看你的画很受益。不同的人,比如说我们专业老师想的问题,你作为外语老师想的问题,都考虑精神境界的问题,我觉得很受启发。就说是,艺术到高层次都是相通的。我们谈你的画,不是针对画,而是针对你的艺术。如果针对你的画,就很受局限。如果针对中国画如何与油画揉和起来,这就是一个大题目,就很可贵。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你结合中西艺术这个切入点来谈。你的画,对我们中国画系也很有益处。
    你要从哪儿去突破呢?你选的这个题目,太困难了。为什么呢?你没有受过美院的科班训练,油画、国画你都没有受过。但另一方面你又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你的修养和素质很好,文学方面和学问方面都很深厚。但从画的方面来讲,第一,油画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第二,国画也没受过科班训练。可是,你选的题目,恰恰是要把它们两者结合起来。(激动地)你等于,一个人背上了两座大山。这太重了。这个负荷很大。国画要解决的问题你要解决,油画要解决的问题你也要解决,但你恰恰又没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

    [阅读全文]  2006-4-16 22:51 - zgbgsd - 184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6-4-16   雷亮艺术简历


    雷亮艺术简历

    雷亮,男,江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法国等欧洲国家学习、研究美术。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并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绘画材料研习班。现在雷亮油画网(www.LeiLiang.com)任艺术主持。
    油画创作题材涉及山水风景和牡丹花卉。参加过多种艺术展览,发表、翻译过很多艺术文论和批评文章。雷亮艺术得到不少美术批评家的撰文推荐,认为其艺术色彩斑斓,技法奔放,图式秀美,风格独创。
    作品被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美国喜来登物业管理集团等中外企业和博物馆收藏。
    [联系方式] 电话:(010)8295.5740, 网站:http://www.LeiLiang.com, 邮件:EmailOffice2@sohu.com

    姓名:雷亮。   性别:男。   出生日期与地点:1958年,江西。
    经历
    1977 参加全国文革后第一批高考,获江西省英语分数第一名,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学习,北京
    1979 参加法国巴黎联盟大学法语培训,获《法国巴黎联盟大学法语特优文凭》,北京
    1982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北京
    1982-1986 任职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南昌
    1986-1992 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武汉
    1992-1994 赴法国等欧洲国家进修、考察美术,巴黎,华沙,莫斯科
    1995 任职于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组委会,负责对外筹备、宣传、招商引资等,北京
    1995 任职于北京台湾现代美术馆,筹备《亚洲画廊博览会》、《中国雕塑家邀请展》、《湖北美术家邀请展》等,北京
    1996-1998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997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绘画材料研习班(同期还有杨飞云、崔国泰、张元、刘小东、曹吉冈、叶南、王华祥、潘世勋、曹吉冈、于少非),北京
    ..

    [阅读全文]  2006-4-16 22:44 - zgbgsd - 4383 查看 - 25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