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4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1 2 3 4 5 6  >>
    2007-9-26   法律知识:保释、手铐......

    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审前羁押和保释

    各位下午好。我平常说话喜欢站着讲,因为我也是出庭的律师。我在美国做检察官也是具体地办案子,所以我坐着讲话有一点不习惯。今天很高兴能够到沈阳来和我的同行交流。美国的检察官也是有律师资格的,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制度和中国的制度可能有一点不一样,但是我还是把你们当作同行。今天我就是想介绍一下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审前羁押和保释制度。我准备用差不多四十五分钟的时间给你们介绍这个话题,然后我们休息几分钟,最后各位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用交流的方式谈你们感兴趣的话题。不一定是这个话题,和美国刑事司法制度有关的问题我都会尽量地回答。

          我今天主要想介绍一下我们的审前羁押制度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们的审前羁押由谁来执行,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决定审前羁押,还有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这个制度是怎么样执行。首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在场的律师有几位是做刑事的案子的?有几位是干刑事辩护工作的?请举手。因为我今天的话题是和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有关,首先我要介绍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首先你们都知道美国的司法制度是联邦制度,这个联邦制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和中国有一点不一样,我们有联邦政府,还有五十个州的州政府,它们的关系不是一个上下的关系,也就是说州政府不受联邦政府的指挥。所以我们在法律方面有联邦的法律,也有五十个州的法律。我们的刑事司法制度可以说五十个州和联邦司法制度大同小异,但是还有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主要介绍美国的联邦司法制度。如果我今天讲的和你以前听说的或者未来要学的有差别的话,不一定是我讲错了,可能是我讲错了,但也可能是你以前学的和将来要学的是某一个州的刑事司法制度。纽约州的制度和加州的制度不完全一样,和联邦制度也不完全一样,它们是大同小异,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二点,不管我们的联邦制度还是哪一个州的制度都有所谓的无罪推定,这是我们美国..

    [阅读全文]  2007-9-26 20:38 - weili - 1681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9-26   [转载]鲁鸣:纽约的迷乱

    纽约的迷乱

    ·鲁 鸣·

    纽约,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已待了13年。它对我生命的影响,仅次于我的故乡柳州。我在柳州长大成人,在那里生活了19年。这两个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以生产优质棺材闻名于世的中国南疆工业城市(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关于柳州棺材的长篇报道),后者是美国东岸移民最多的世界金融和艺术之都,然而它们有非常相似之处:两个城市都有令人咋舌的粗野肮脏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从外地移民来的,有著敢闯敢干的大胆和冲劲。

    我最初到纽约是为了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刚到纽约时,看到它的迷乱,便对自己说毕业当天我就离开这鬼地方。然而,我在迷乱中很快地喜爱上这个世界之都。只要有时间精力,你可在纽约欣赏到一流的文化艺术表演以及各种娱乐和饮食。只要大胆,你可目睹到许多古怪离奇的人和事。所谓迷乱,是一种混沌状态,让人眼花潦乱,人群攒动,地上纸屑飞扬,空气中飘荡著暧昧,艺术家和金融人士并肩接踵,遍地都是,于是整个城市每天歌舞升平,花天酒地。

    迷乱,有非常令人心醉神迷的韵味,其本身还隐含著说不清楚的感觉。完全可说得明白,不能叫着迷乱。纽约的迷乱,正是它的这种匿名性。一个人在纽约闲逛,你可以不在乎平时的道貌岸然,不需要一本正经,没人理会你。居民们来自全世界各地,全球170多种语言在这里穿梭。所有国家的人,几乎都可在纽约碰到。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认识不少欧洲学生,不少人毕业后都留在了纽约。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留在此地?他们都异口同声,纽约没人管我,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机会多。我的一位香港朋友最喜欢纽约,是因为在这里吃饭或喝咖啡,无论多么拥挤,你可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不想待为此,没人会打扰你,服务员不会赶你走。

    最能体现纽约的迷乱,莫过于它的地铁。夏日的纽约地铁车站没有空调设备,非常闷热难受,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很象很多人在纽约的生存状态,压力大。很多地铁站台里,钢筋木材结构全裸露在外..

    [阅读全文]  2007-9-26 11:46 - weili - 157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07-9-24   [转载] 诗人不能承受之重——回顾中国诗坛近五十年兴衰史

    《中国青年报》记者:杨芳

    站在巨大的塔吊下面,唐晓渡微蹙眉头打量着四周。眼前是一片乱糟糟的建筑工地,推土机在隆隆作响。不远处的元大都遗址公园旁,几个老人坐着藤椅在悠闲地聊天。

    “哪里还有当年《诗刊》社的半点影子?”这位诗歌评论家努力将回忆与现实对照起来。1982年初这个南方小伙子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他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作协《诗刊》社工作。当时这里大片大片的果林之间,有一套朴素的庭院,比肩挂着“诗刊社/朝阳区绿化大队”的牌子。

    时至今日,唐晓渡依然记得自己那种基于虚荣心的失望。在这个文学青年的心中,《诗刊》不仅是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更是块灵魂的净土。不过这种失望情绪只“稍稍露了露头”,便被另一种诗意的联想所取代:“绿化——诗歌,诗歌——绿化,多么富有象征意义的契合!我将要投身其中的,不正是一项绿化人类灵魂的事业吗?”

    于是,这个年轻人留了下来,直至1998年离开。数十年来,唐晓渡亲历了这份刊物以及中国新诗由兴及衰的全部过程。此刻,已步入中年的唐晓渡,感怀起往日的岁月,叹息道:“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我可以给你酒喝,但请你不要念诗

    唐晓渡前去报到时,正值这份国人仰慕的刊物经历了“文革”刚刚复刊不久。1957年,在臧克家和徐迟的提议下,《诗刊》正式诞生,今年刚好50周年。

    一位编辑翻阅着此次周年庆典的资料,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看看,都是什么人为我们写诗!”一张发黄的照片上,显示出1962年4月19日诗歌座谈会的字样。朱德、陈毅、郭沫若等人站在正中央。另一页是历任主编的介绍,臧克家、李季、邹荻帆、高洪波等人。

    “哪个不是著名诗人?”她自豪地说,“我们最高时发行量达到54万份呢!”

    公司职员韦锦曾经是这54万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他在山东德州师专读书。“那时的《诗刊》真好,连那种用骑钉装帧的素朴都令我着迷。”他沉浸在回忆之中。

    北岛..

    [阅读全文]  2007-9-24 13:35 - weili - 2527 查看 - 12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07-9-23   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阅读全文]  2007-9-23 20:46 - weili - 1594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8-16   动物农场


    可赞的一家子!

    [阅读全文]  2007-8-16 21:52 - weili - 3095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7-8-15   [转载] 爱与性:宇宙生成的三个方式 — 谢选骏

    爱与性:宇宙生成的三个方式

    谢选骏, 中国学者论文集


      一
      从神话的分析,可以提炼出宇宙生成的两种观念:

      A、自然主义的"无情生字宙";

      B、浪漫主义的"激情生宇宙"。

      而后者又可分为两种方式:

      a、爱生宇宙,

      b、恨生宇宙。

      爱生宇宙,表达了一种松弛的心态,恨生字宙,表达了一种紧张的心态。

      为什么在“爱与性”的主题下,可以包涵如此复杂的内容?

      所谓“爱与性”,不仅是人的生活基质,也被认为是古代诸神的生活基质,甚至构成神创世界、宇宙生成的一个主题。分析爱与性的神话意象,以探索各民族对宇宙生成的认识,是饶有兴致的。对于信仰神话的人民来说,神话中的爱与性,决不仅是关于"美学的"或"性感的"问题,而是涉及宇宙生成的根本途径;因为在他们看来,宇宙是在诸神的性欲或劳作中挺生的,而此生成过程,又常以男女神间的生殖行动为线索。

      他们崇拜的女神形象,因此不再是个性化的女人,而是某种民族理念的寄托;他们讲述的女神故事,因此不再是艺术的杜撰,而是原始的宇宙论。

      这就构成了本文所探讨的"爱与性的主题"。如果说墨酉哥遗存的对二性至上神(Dual god)的礼赞,代表了古代人对"爱与性"在宇宙生成中的作用的浑融一体的思考,通过表达"无情生宇宙"的观念,提出了宇宙生成的第一方式;那么,希腊和日本有关"爱与性生成宇宙"的神话,则代表古代人关于"激情生宇宙"的两个观念之极----希腊之极是爱与亲和,日本之极是恨与排拒----从而提出了第二及第三方式。

      二.

      让我们先讨论第一方式即"无情生宇宙"的诸现象。

      在埃及神话中,地属阳性,天为阴性,天牛(HeavenlyCow)神话的主..

    [阅读全文]  2007-8-15 22:06 - weili - 215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8-9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加拿大人太少了,国会大厦前,只有一个人。

    [阅读全文]  2007-8-9 21:15 - weili - 3467 查看 - 13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7-8-6   美国,纽约州,五指湖 (1)


    “皮特在一个名叫托干诺克 (Taughannock falls) 的瀑布前停了下来,他抢先从车前绕过来,为丽丽打开了车门:“这是五指湖区最漂亮的一个瀑布,你们绝对不能错过。观瀑的最佳时节就是眼下这个时候,冬雪融化,春雨绵绵……”

    泰德走出车子,迫不及待地点上了香烟。抬起头来,他真的被眼前的景象震憾住了:这个以印第安语命名的瀑布,高达215英尺,比起尼亚加拉大瀑布(最著名的美加两国交界处的瀑布),还要超出50英尺。白水仿佛来自天上,汹汹涌涌地撒向人间;它们在半路上被岩石挡住,于是化作银光,簇簇四射;水汽在阳光下蒸腾,造就了几弯羞怯的彩虹;朵朵水花纷纷扬扬,直落入深不见底的碧潭。”

    上面的文字在“追逐”第五章,当时我是看资料想象着写出的。现在亲临瀑布,知道要做些修改了。

    [阅读全文]  2007-8-6 21:17 - weili - 2724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7-7-11   我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深度质疑 — 刘国凯

    从陈果仁、黄永新等到杨先生女儿的判案
    — 我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深度质疑


    刘国凯


    一、一连串案件所引起的质疑

    上星期的一个夜晚,我接到友人杨先生的电话。杨先生讲话的语气非常激愤,他那安徽口音再加上吐音急促,以至我听了好半天才弄懂是怎么回事。原来杨先生女儿的被性侵犯案败诉了。

    杨先生说:“本来从几天的当庭辩论来看,我以为一定能打赢这场官司。因为检控官检控得很有力。警察、医生都来法庭作证。那个家伙已部分承认罪行。法官还在庭上说;对十七岁以下的女孩子性侵犯,即使没有使用强迫手段,也属犯罪......他妈的!没想到最后陪审团竟判那家伙无罪。这是什么混帐陪审团?这是什么法律?......”

    我听了杨先生的愤慨之语无言以对之余,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由来已久的质疑又腾升起来。对美国陪审团的业绩我有着相当负面的记忆,且回顾一些事实。

    1982年,底特律的华裔工程师陈果仁与几个朋友在一间酒吧小聚。两名失业的白人汽车工人进来后凶声辱骂他。据说是因为当时日本小汽车大量倾销美国,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受挫。而陈果仁被那两个白人误认为日本人。他们不但辱骂而且动手殴打陈果仁。陈见状奔逃,但被追上、被用棒球棍活活打死。此案最终由10名白人、两名黑人组成的陪审团判那两名打死陈果仁的凶手无罪。

    1995年,纽约十六岁个子瘦小、还没有发育的黄永新同几个亚裔学生在自家后院玩耍。有人向警察举报说他们握有手枪(其实是玩具枪) 。警察不问青红皂白前来拘捕,并开枪把黄永新打死。身材巨大的行凶警察说,是因为黄永新“拒捕”,妨碍“执行公务”,在互相拉扯中,他失手把黄打死的。验尸结果,子弹是从黄的左耳后方射进去的,明显是黄在逃跑,而警察从背后..

    [阅读全文]  2007-7-11 22:12 - weili - 2438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7-10   请看我的蚕宝宝


    想起给它们照相时,已经长大了。

    [阅读全文]  2007-7-10 20:43 - weili - 9940 查看 - 84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7-7-2   百合请进

    SURPRISE!!!

    [阅读全文]  2007-7-2 14:33 - weili - 2399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6-17   祝伊甸父亲们健康、快乐!!!

    敬伊甸园父亲们一杯酒!

    祝父亲们父亲节健康、快乐!!!

    [阅读全文]  2007-6-17 11:17 - weili - 2470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6-16   [转载]与大家共同学习故事的逻辑性

    与大家共同学习故事的逻辑性

    作者: 孙新华

        最近,故事论坛上谈得最多的是故事逻辑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我国明朝时候,大凡五品以上的高官,他们的公堂上往往会挂有一块横匾,横匾上写有六个大字:“天理、国法、人情。”这横匾就相当于他工作的座右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时的中央政府不可能像今天下发这样多的红头文件,也就是说不可能像今天管得很细,管得很具体;那时的法律也是很宏观的,没有这样多的条款。当官的在处理许多具体事物上,或是评判某件事的对与错方面,很大程度上就要靠个人的主观推断。因此,那时把这些推断都称之为“断事”、“断案”。他的这个“断”也不是没有依据,依据是什么?就是横匾上的“天理、国法、人情”。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写手在编造某一个故事的时候,中央不可能给你下个文件说这个故事写得写不得,写手也不可能请个律师做你的法律顾问。实际上我们的写手在编造某个故事前,就是一个明朝的官,就在“断”。这个“断”也要有个依据,我认为这个依据也应该是“天理、国法、人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戏剧受到电视节目的冲击,上至国家文化部,下至地方文化局都把抓剧本创作当作工作的重点,只要出了一个来势较好的剧本,文化局就会请来各路高手开剧本座谈会,采取“打群架”的办法帮着把剧本推上去。象这样的座谈会我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会开多了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高手们看作品的时候首先不看这个剧本的艺术效果,而是先看作品的逻辑性,也就是说经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推敲的被称之为“立得住,”“骨架很稳”,经不起推敲的就叫“这个戏写垮了,”“这个戏是无中生有”。至于艺术效果怎样,曾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姑娘再美可她是石女,男孩再帅可他是太监。有人还打了一个比方,说逻辑是基石,情节是基石上盖的房屋,基石不稳,房屋再漂亮也要倒塌。我这样说不是不要艺术效果,艺术效果不仅要,而且..

    [阅读全文]  2007-6-16 22:39 - weili - 186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6-1   [转载]看什么是爱 ——鲁海舸

    从哥林多前书 13 章看什么是爱 ——鲁海舸

    在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 13 章 1-8 节这样写到:“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贯穿整本圣经,而此处,则是这个话题的又一个集中体现。 相信第一次听到这段话的朋友,没有不为之动容的。这里,我想把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拿出来同大家分享。 书中讲得非常清楚,不管我们在外人看来多么的能言善辩,能说会道,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有智慧,多么能干,也不管我们看起来是多么的慷慨、无私、无畏,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发自我们内心的,那么这一切就都是肤浅的,没有价值的。因为所有这些表面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灰飞湮灭,唯有爱,是超越时空,永不止息。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在座的各位,能到 stanford 来,都是非常优秀的。我想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当初为了能够到 stanford 来,把自己一个人封闭起来学习,不接受别人的关心,也不去关心别人。当你拿到 stanford 的 offer 的时候,当你发现你是孤家寡人,而别人都生活在关怀中的时候,你是为自己拿到了 offer 而高兴,还是为自己失去了人间最重要的一种东西“爱”而黯然神伤呢? 好了,让我们回到圣经中的话语,来看看什么叫做“爱”。圣经里用肯定的语句,告诉了我们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只喜欢真理”。[color..

    [阅读全文]  2007-6-1 10:46 - weili - 18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5-30   我不想再做医生,哪怕去擦皮鞋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从成都儿科护士长不堪屈辱辞职,到深圳一医院上演“钢盔秀”,再到今天这篇战斗檄文式的文章,无一不让人忧心忡忡。可以肯定地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国人对生活健康品质要求的不断攀升,医生群体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医生的眼里,没有什么比拿着录音机来求医问药更能刺伤他们的职业尊严了,恰恰这样的事情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着。更有甚者,医生护士被个别愤怒的患者拳打脚踢。

    白衣天使的神圣面庞,正在被舆论被患者甚至被医生自己涂抹得有些糊涂。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生不再愿意自己的子女长大后从医,优秀的医学生纷纷到药企求职……

    设想一下,当医生这个行业不再令人尊重,不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不再以治病救人为追求,这个社会会怎样呢?这个问题上,除了寄望新一轮医改外,政府、医生、患者、媒体乃至全社会,是否也能做点什么?

    在中国青年报正在进行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征文活动中,有读者将这篇来自网络论坛的帖子发给编辑部,希望能公开刊登。尽管,摘编的这篇文章只是一家之言,但毕竟是一个医生的真实表达。在我们听多了患者抱怨的同时,或者,也应该给医生一个诉说的机会。

             ※   ※   ※   ※   ※

    我决定不再做医生,哪怕是去街边弄个铁桶卖烤红薯,哪怕是去擦皮鞋……尽管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做了近20年的外科大夫。

    这个社会正存在一个畸形现象。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任何一个社会,医生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为他们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职责。但最近这些年,如果经常浏览媒体,总会发现医疗方面的负面新闻,一个连着一个,舆论一边倒地倾向患者。



    因为社会已把医生整体妖魔化,医患矛盾变得一触即发。最近发生的事包括,福建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坐诊时,竟被自己的病人用刀捅死。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人们对遇难的医生并不同情。在网上1000多条评论中..

    [阅读全文]  2007-5-30 11:01 - weili - 166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5-23   [转载]文坛面面观:北美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

    文坛面面观:北美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
    加国无忧 2005年12月05日,来源:世界日报

    近年在海外华文文学的园地中,随著新移民人数急剧增加,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在生活安定后写作欲望喷薄而出,新移民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北美华文文坛“八面来风”。新移民文学在整体素质上,已超越当年的“留学生文学”,并由边缘文学的地位,正式走进当代中国文学的史册,成为世界华语文学的重要一脉。

    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留学大潮的七○年代末、八○年代初。八○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民海外的留学生、学者,已经构成新移民文学中创作最活跃、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从六○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隐然成形,到八○、九○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的昂然崛起,整个北美文坛风起云涌,从其发展轨迹,可窥见华人移民史的脉络。

    华文文坛 八面来风

    北美文坛的活跃,从最近美加几个文学盛会可见一斑。首先是今年7月23日在加拿大温哥华西门菲沙大学举行,主题为“走出乡愁迈向多元”的第七届“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研讨会;其次是10月28日在纽约华美协进社举行,以“群星闪烁的北美天空”为主题的《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新书发表会;紧接著是10月29日在纽约法拉盛公共图书馆举行的「北美华人移民文学的历史与未来」研讨会。

    促成纽约“两会”的主力包括施雨、陈瑞琳、融融、寒江月、何勇、心远、少君、冰凌、刘荒田、王性初、刘予建、王威、吴康妮、何重光、孙博及刘慧琴等北美文学社团的各路代表。大会主席团三位正副主席是施雨、陈瑞琳及融融,清一色女将。

    北美活跃文学团体“文心社”社长施雨指出,自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北美新移民经过20多年的奋斗,很多第一代留学生已经走入主流社会,从开始在唐人街苦力打工,到在异国他乡如鱼得水,文学作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逐步从写实主义进入艺术创作,呈现百花盛..

    [阅读全文]  2007-5-23 11:21 - weili - 230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5-12   祝伊甸园各位母亲们健康快乐!

    祝伊甸园各位母亲们健康快乐!

    [阅读全文]  2007-5-12 22:49 - weili - 2650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5-10   作家收入状况调查

    作家收入状况调查  

    时间:2005年12月16日17:45   
      
    【作者:王万利 李开云】

    据21世纪人才报报道,高收入者在作家群体里真是凤毛麟角。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高收入作家所占比例仅为3%左右。而就这珍贵的3%的收入主要来源也不完全是稿费。
      
    作家收入不高,作品质量下滑,以后,谁来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

    名作家:
    金字塔的塔尖

    作家的收入一般来自三个方面,收入多少依次是影视作品改编的版权费用;出版图书的稿酬或版税;作品发表的稿酬。

    能经常让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作家都是大腕,像王朔、叶永烈、海岩、莫言、二月河等……他们可以说是作家收入金字塔中的顶层。
      
    比如金庸,除了他的《笑傲江湖》只收了央视1元的版权费外,其他作品被屡次改编,收到的版权费绝对是一笔庞大的数额。仅近期《天龙八部》的拍摄,就有几十万进账。大红大紫的王朔曾经口气颇为狂傲地对媒体称:“我写一个字5元钱,2000字就是1万元。”更有报道讲王朔的每个字能卖到十元。但仔细观察我们便可以发现,王朔那些“值钱”的字大多数不在“书”上,而是大量的影视作品。
      
    但作品能得到影视公司青睐的作家还真不多,作家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后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比较,名作家和非名作家的差异也很大。
      
    出版社与作家签的合同主要有两种方式:定额稿费制、版税制。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贾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出版社支付作家稿酬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版税制,大概能占到总数的70%左右。
      
    版税制用公式表示是:作家收入=书价×印数×版税。一般来讲,科技书的版税在7%左右,经济类书刊版税浮动较大,但距离这个比率也相差不远。对于名作家来说,一是印数数倍高于普通作家,二是出版社也愿意用高额版税来吸引作家为自己写书。两个数据一拉,差距就令人咋舌了。
      
    比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第一部稿费..

    [阅读全文]  2007-5-10 08:43 - weili - 159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5-3   听歌

    YESTERDAY ONCE MORE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ke me smil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still shines.
    Every shing-a-l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g to sing
    so fine

    When they get to the part
    where he's breaking her heart
    It can really make me cry
    just like before.
    It's yesterday once more.
    (Shoobie do lang lang)
    Looking back on how it was in years gone by
    And the good times that I had
    makes today seem rather sad,
    So much has changed.

    It was songs of love that I would sing to them
    And I'd memorise each word.
    Tho..

    [阅读全文]  2007-5-3 21:05 - weili - 2130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7-5-1   中国青年报:我当陪审员

    李钧德

    到今年5月份,我在法院担任人民陪审员就满两年了。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经过正式选拔、任命、培训尔后上岗的人民陪审员,我先后参与了数十起案件的陪审工作。对法院的审判工作,也由刚开始的陌生,到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陪审制度?实行人民陪审制度,对确保司法公正能起多大作用?陪审员是不是“花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陪审制度,我决定将自己担任陪审员期间的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因为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而且是业余时间兼职,我对陪审制度的了解肯定很不全面。本文仅是我个人在担任陪审员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并非是对我所任职法院的陪审员工作的肯定或否定。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文中所涉及的当事人或法官,也均为化名。

    第一次陪审

    2005年5月8日,是我们这批人民陪审员上岗的第一天。次日,各大媒体几乎都对这次人民陪审员上岗作了报道。作为这第一批中的一名,我们当地晚报的一个编辑被法院选中,参加了5月8日的一场庭审。他们报社就此大做文章,从背景资料到庭审见闻,整整做了两个版。那个编辑还专门写了篇陪审员手记,很是吸引读者眼球。

    我第一次接到陪审通知,是5月18日。那天下午,我正在外面办事,法院一位姓季的法官打电话给我,说安排我下周二(24日)上午陪审一个案件,问我是否有时间。因为培训结束后还没有真正出过庭,我一口答应了。

    然后,我问他是否要提前作些准备。我的意思是,用不用先到法院了解一下要开庭的案情。他说不用,按时来就行,甚至连是个什么案件都没有告诉我。因为他自报是刑庭的,我猜想可能是个刑事案。

    虽说没让我作准备,但23日下午快下班时,我还是赶紧拿出最高人民法院编的人民陪审员培训教材,把有关刑事诉讼法的部分,尤其是刑事一审的开庭程序,认真看了一遍。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开庭,即使不能做的很出色,至少在程序上不能出啥纰漏。

    5月24日上午,我早早赶到法院。法..

    [阅读全文]  2007-5-1 11:57 - weili - 148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5-1   《中国新闻周刊》:悦读时代

    很多奔忙在快节奏里的城市人,书买的越来越多,但看得越来越浅。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读书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本刊记者/罗雪挥

      中国人的阅读率真的下降了吗?

      2006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示的2005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指出,中国国民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人们“没时间”读书和不习惯读书成为主要原因。

      不过,这个全国国民阅读样本包括了农村和小城镇。与阅读率下降的担忧相反,浙江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冲说,从来没有感觉到杭州书店的客户在减少,反而是图书的发行量一直在上升,而刨除提高书价等因素,人均图书的消费量也持续在上升。

      徐冲于1981年步入杭州书业,从营业员出身,曾先后主持过包括浙江图书大厦在内的三家书店,亲眼见证了书店的历史发展。

      事实上,具体到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这几年人均图书消费正在以较大的幅度上涨:比如上海、深圳,比如江苏、浙江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这几年,中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深购买,浅阅读

      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昔日冷冰冰的书店正在改头换面。徐冲在2001年筹备浙江图书大厦的时候,除了面积超大,更明确地提出要建设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华书店,要以读者为本,比如摆放绿色植物,较多地安排座位,保持地面整洁,以便读者在找不到座位时能够毫不为难地席地而坐。他还强力推行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措施,将卖场所有的书架编号,给在架的数十万品种都输入它的架位号,便于读者利用计算机查询。

      而作为一个老书店人,徐冲明白,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书,“准备了他明确需要的图书,推荐了他模糊需要的图书,展示了他不曾想到的图书,这样才算是一种好的服务。读者要什么你没什么,你再微笑也等于零。”为此,徐冲对图书的品种要求到了严苛的地步,出版社们一度反映浙江图书大厦的业务员最“各色”,会为添一本不畅销而读者需要的..

    [阅读全文]  2007-5-1 09:20 - weili - 1747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4-8   中国作家应该沉默20年《中国新闻周刊》专访德国汉学家顾彬

     ★ 本刊记者:孙展

      最近,一个德国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文学性、故事性、小说架构等“技术”问题不是他在乎的关键,他不满的恰是一个作家和文学的最根本——语言

      3月26日晚,在人民大学举行的一场名为“汉学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更像是一场辩论会。一切争论的焦点,都围绕在德国汉学家顾彬身上。不久前,他所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言论,被中国媒体广为传播,并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事后证明,他当时指的“垃圾”只是针对卫慧、棉棉等人的作品,但无论怎样,他对当下中国文学的批评态度是肯定的。

      这次研讨会,顾彬显然是有备而来。一开场他就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即: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1949年以前基本上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1949年以后,除了中国诗歌以外,基本上都不属于世界文学。而造成这个局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作家都是翻译家,而之后的作家大部分不懂外语。而只有换一个视角,才能认清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写作。另外,他认为,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态度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作家对待文学,并不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而只是“随便玩玩”。

      发言再次引发激烈的争论,处于漩涡中的顾彬多数时间很沉默。面对反驳或者质疑,顾彬的回答非常简短,一句或是两句,倒像是一个局外人。身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他研究中国文学超过30年,曾经主持翻译《鲁迅作品集》以及系列中国作家作品,撰写过《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他其实是非常焦虑的,中国文学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为什么还要触动这么多人去批评?要从爱的角度考虑顾彬的这些言论。”顾彬的朋友、中国诗人欧阳江河这样评价。会后,本刊记者专访了这位对中国文学“爱之深责之切”的德国汉学家。

      “我用的标准是世界文学的标准”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知道你有三个身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你对中国当代..

    [阅读全文]  2007-4-8 10:10 - weili - 1622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4-4   明天是清明节

    清明节

    wikipedia

    清明(韓語:청명;日語:清明,せいめい;越南語:Thanh minh),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掃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则多藉此踏青郊游。[來源請求]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盪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与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為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

    演变

    现在的清明节,合并了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在中國已失传,但韓國仍有舉行。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七日,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天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盪秋千等習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新华网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阅读全文]  2007-4-4 15:22 - weili - 138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3-29   北美五大湖 (Great Lakes)

    北美五大湖 (Great Lakes)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位于北美洲中东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面积24.5万平方千米,其中2/3位于美国境内。蓄水量2.28万立方千米。流域面积75.4万平方千米。湖面积以苏必利尔湖最大,是世界最大淡水湖;其余4湖的面积和容量也均居世界前15位以内。仅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境内,其余均为加、美共有。

      五大湖形成于7000~32000年前,由更新世冰川退缩而逐步形成。更新世冰期前,大湖区为东西向水系。冰期时冰川作用使河谷加宽加深。更新世最后一次冰川退却时,本区南岸留下终碛垄,圣劳伦斯河下游地区仍为冰川覆盖,其间大片水域被堵,宽浅河谷成为湖盆,形成大湖雏形。一般认为,伊利湖约在1万年前已具今规模,安大略湖形成于7000年前,其余3湖均形成于3000年以前。

      湖面高程自西向东呈阶梯式下降:苏必利尔湖与休伦湖水位相差7米,形成多急流的圣玛丽斯河;密歇根湖和休伦湖水位相平,之间由麦基诺水道相连;休伦湖与伊利湖水位相差2米,其间形成圣克莱尔河急流;伊利湖比安大略湖水位高99米,其间形成尼亚加拉河急流,其一半处形成落差50.9米的世界著名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最后湖水经安大略湖口进入圣劳伦斯河后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最深的是苏必利尔湖,最大深度406米;最浅的是伊利湖,最大深度仅64米;其余3湖最大深度均在200米以上。

      湖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并接纳许多小河,水量丰富,安大略湖入圣劳伦斯河处年均流量6640立方米/秒。夏季水位较高,冬末春初较低。夏季湖面水温16~21℃ ,冬季0℃以下,结冰期4个多月。五大湖对周围湖区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使其温和湿润,无霜期长,有利..

    [阅读全文]  2007-3-29 11:52 - weili - 2102 查看 - 6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3-28   荷兰人高罗佩创作的《狄公案》

    荷兰人高罗佩创作的《狄公案》

    作者简介:

    高罗佩的一生,可谓是职业外交官的一生。他从30年代起,一直担任荷兰驻外机构外交官,曾先后就职于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和吉隆坡,最后任职为驻日本大使,直至1967年逝世。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发表过多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专著和译作。高罗佩出生于1910年,1935年以研究印度、中国西藏和远东的论文获博士学位。他精通15种文字,尤以汉语最为精深。高罗佩可以直接用汉语文言文进行写作,其汉字书法受到中国书法家的赞扬。对于中国的棋琴书画,则样样在行。他曾拜中国古琴名家叶诗梦为师,定过《中国琴道》一书。1943年,高罗佩在重庆与中国人水永芳结婚。水永芳出身名门,获齐鲁大学历史社会学学位后,入荷兰驻华大使馆工作,结识高罗佩,遂结百年之好。高罗佩看到外国侦探小说风靡一时,而外国人对中国的公案小说很少知晓,于是他翻译起清朝人写的《狄公案》一书。译着译着,对书中的故事实在不满意,索性丢开,自己另行创作一部《狄公案》,是为系列小说,共计17部,高罗佩还为这部小说画了一套有中国绣像风格的线描插图。《狄公案》的英文名字是《Judge Dee》,可直译为《狄法官》。这部小说在西方引起轰动,狄仁杰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高罗佩与国民党元老人物于佑任、冯玉祥交住很深,曾共同组织《天风琴社》,研究古琴艺术;他爱写中国格律诗词,和齐白石、沈尹默进行唱和。当然,高罗佩最高成就的学术著作是《中国房内考》和《秘戏图考》,这两部书被世界学人称之为中国性学研究的开山之作。高罗佩在其一生中为中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狄公案》主要内容:

    ·黄金案

    ·红阁子

    ·湖滨案

    ·四漆屏

    ·玉珠串

    ·黑狐狸

    ·断指记

    ·朝云观

    ·紫光寺

    ·铁钉案

    ·真假宝剑

    ·汉家营

    ·红丝黑箭

    ·五朵祥云

    ·雨师秘踪

    ·除..

    [阅读全文]  2007-3-28 09:22 - weili - 2195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3-27   谈谈自费出版

    谈谈自费出版

    文/陈文乔

    2004年12月01日,星期三


    前文提到商业和非商业出版的区别。此文打算就商业出版,进一步探讨。

    希望能“以文养文”,靠稿费维持生活,并且希望作品畅销,既求得发展,也取得实惠。这是任何打算职业写作者的自然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承接作品的出版社必须有能力销售足够多的书,从售书营业额中收回编辑、排版、印刷、装订、广告、发行、配送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要剩有足够利润,供作者版税、分销商、零售商的分配;最后还要获取出版商自己的利润,以补偿出版发行全过程先期现金投入的风险。

    据有经验的图书发行商告知,能够这样做所必需的前提,一是图书制作成本不能超过封面零售价的25%,二是至少需要成功销售上千本。几百本的发行量,以每本$16价格计,书店进货最多付到55%-60%,去掉25%成本,8%版税,还剩下17%-24%,即$2.72-$3.84/本,若销售500本,一共剩下$2000不到,能做几个广告?能引起几个发行商的胃口?连门都没有。另一方面,25%的成本,$4.00/本,500本就是$2,000,没有任何印刷厂肯做。这就是出版者面临的困境。

    柯捷的问题在于出书(相对)容易卖书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有鉴于发行是我们的弱点,所以我们暂时还无法满足作者朋友的“大量出书,大量卖书,获取一点稿费或至少一上来别倒贴钱”的完全合情合理的愿望。反过来说,如果作者手里的稿子被发行商青睐,认为对当前市场“适销对路”,他们就有可能提出适当价格买断版权,因为他们相信,除了支付给作者的版税之外,还有合理的利润回报,值得他们先期风险资金投入。今年年初,柯捷尝试性地出了这么一本书。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担心严重亏损。现在天天盼望此书能被发行商相中,才能收回一部分资金。由于我们实力太小,这样的事只能偶一为之。

    各位作者朋友欲出书,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以稿费形式提前支取版税,二是自费..

    [阅读全文]  2007-3-27 14:17 - weili - 156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3-23   “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月30日截稿

    “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月30日截稿

    激励文学创新 荟萃精品佳作

      为激励文学创新,荟萃精品佳作,奖掖文学新人,集聚中篇优势,努力提升文学的社会影响力,由《上海文学》杂志社、东视文艺频道联合主办,上海中环集团独家协办,邀约中国文坛素负盛名的文学家担纲评审的“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定于2006年10月起正式启动。

      本届大赛分别设立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和中篇小说新人奖两类奖项,旨在促进新世纪文坛中篇小说艺术的振兴和繁荣,荟萃中篇小说的精品佳作,倡导关怀现实生活、揭示人性魅力、张扬艺术个性的文学精神,发现和推举文学新人。

      本届大赛由上海中环集团独家协办。

      本届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甘忠泽、皋玉凤

      本届大赛组委会主任:赵丽宏、滕俊杰、周玉升

      本届大赛由著名文学家王蒙、王安忆、铁凝、韩少功、陈村担任评委。

    参赛对象:

      参赛作者不限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欢迎海内外知名作家热忱支持并参与。新人奖获奖作者年龄将限于35岁以下。

    参赛方式:

      来稿字数限于40000字以内。不可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不得抄袭、请人代写或盗用他人名义。

      一般来稿请附“报名登记表”(见《上海文学》杂志2006年第10、11、12期),复印有效。来稿请寄上海市巨鹿路675号《上海文学》杂志社,邮政编码:200040,信封上注明“中篇小说大赛”字样。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的来稿,请特别来函或致电说明。

      截稿日期:2007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大赛奖项:

      本次大赛设大奖1名(奖金30000元),特等奖2名(奖金10000 元),新人奖2名(奖金5000元),佳作奖8名(奖金4000元)。

      中篇小说入选作品从明年起由《上海文学》杂志择优陆续刊登,并注明为参赛作品。大赛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秋季揭晓,并举行颁奖活..

    [阅读全文]  2007-3-23 20:45 - weili - 140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3-23   [转载]我的中国大年夜(韩玲玲)

    我的中国大年夜

    ·韩玲玲·

    二十年来头一次在国内过春节。大年二十八下午到家,晚上已有零星的鞭炮声,大年二十九炮声开始密集。据说北京市区内几日几时几环内可燃放鞭炮,我们院门口马路边的一段开阔地也是指定的燃放点。

    我们家人不多,人也都不闹,加之父亲重病缠身,三十晚上家里人只是按程序吃饺子看电视,我有一种从头到脚被久违的节日喜庆包裹着的感觉,回家过年的感觉那是相当的爽!我们自己没有放鞭炮的计划,我只是打算看热闹。七,八点钟,外面已是四处开花热闹非凡。刚开始,听到楼前有热闹,我哇的就扑到阳台上伸着脖子往外看。一下子后面又有响动,我又一溜小跑蹿到后面的走廊张望,来来回回都从看电视的家人面前过。几个回合下来,大哥忍不住对着上窜下跳的我调侃到,“海外来人,没见过世面”。

    打算在楼上看看热闹就算了,过了九点,电视里的热闹就差不多被外面的热闹盖住了。震天的鞭炮声把我轰的热血沸腾心跳加速,我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我想这就算是过上中国年啦!我拿着相机前跑后颠东照西照,没想到这才是大戏前的序曲。

    午夜前几分钟,只一霎那间,外面突然万炮齐鸣万箭齐发,好像天空和大地同时爆裂开,空气一下子膨胀爆炸,天空顿时火火腾烧!站在阳台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轰天巨响和满天满眼千变万化的烟火结结实实的镇住了。我再也不会想到放鞭炮礼花会对我有如此的震撼力,毫无防备中,泪水充满眼眶,可我并不明白此时此刻我为什么会流泪并如此感动。我极为冲动的夺门而出,连滚带爬的冲到楼下,我要加入进去,我不要一个人坐在楼上看风景!此时在外面,好像全中国的人都在这儿了,放花放炮看热闹的乌压压全是人。人们没有欢呼雀跃,连说话都没有(说也听不见),脸上的表情也并不丰富,他们扬着的脸被漫天的火树银花映亮,我感到他们脸上的笃定,踏实和一心一意。在这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在这百花绽放的大年夜,我置身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感到无比的震撼,先是感官上..

    [阅读全文]  2007-3-23 11:22 - weili - 157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3-19   热烈欢迎TUKELI

    热烈欢迎TUKELI !!!

    [阅读全文]  2007-3-19 13:51 - weili - 2628 查看 - 12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3-17   啊,尼亚加拉大瀑布!


    冬天的瀑布。1,加拿大瀑布

    [阅读全文]  2007-3-17 19:10 - weili - 3474 查看 - 28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7-3-12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37年,是拜占廷时期建造的一座罗马纪念馆。“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她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当年,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从此,大教堂就成了伊斯兰教徒的礼拜堂。直到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以后,伊斯兰教徒全部迁除,大教堂改为国家博物馆,正式向世人开放。1975年政府拨款进行了全面修复。目前,大教堂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它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力和恐怖感。当你仰头向大厅顶部望去时,的确使人头晕目眩,叫人不敢多待。你面对这一切,会惊叹1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们何以能设计这么宏大的建筑,其结构之高超、艺术之精美、气氛之神秘,充分反映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对天堂的神往,但也反映了人们心目中的幸福天堂和苦难现实的巨大反差。

      

    [阅读全文]  2007-3-12 11:39 - weili - 1767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3-9   伏尔泰和卢梭:一个关于怨与恨的故事 (黄正平)

    伏尔泰和卢梭:一个关于怨与恨的故事

                    ·黄正平·

      闲来观看《大国崛起》,第五集“激情岁月”,讲的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启蒙精神,伏尔泰,卢梭:这是一个大国来临的先声。电影由此滔滔不绝地演绎下去,可我的思绪却又飘向一个常常困扰我而影片无暇顾及的命题:关于伏尔泰和卢梭的关系。

      他们各自的伟大都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俩活动在同一历史舞台之上,死于同一年,一前一后被请进先贤祠,棺木相距不过咫尺:世界上本来不应该有比他们更接近的人了,他们也应当是最亲密的战友。然而,众所周知,他们生前却是冤家对头,互相仇视,互相攻击,至死不息。

      这也许是因为我住在日内瓦的缘故,使我老惦着这档事。这里处处有两位大师的遗迹:卢梭在这里刮刮入地,伏尔泰在这里安享晚年。有时翻翻两人的著作,常为他们思想的犀利和心胸的宽广而叫好,这时就又为他们的嫉恨和狭窄而叹息。我弄不清楚他们究竟为什么如此决绝地翻脸,也搞不懂又为什么他们偏偏要挤在日内瓦这么个小地方,以至应了冤家路窄的说法。于是总想借什么机会,一吐骨鲠为快。

      本来他们都是以巴黎为主要活动舞台的,后来却都向往起日内瓦来了。也许巴黎和日内瓦代表了一个文化坐标中的两极。

      早年在巴黎风光十足的伏尔泰,晚年在日内瓦大置房产(他也许是大文豪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在生意场大获成功的人),定居下来,一住二十多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甚至把自己称作“瑞士人”。对这两个城市,他有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觉得,25岁时人应当生活在巴黎,而50岁时要生活在日内瓦。”他没说为什么,但从以下的话中可略知其意:“我老了,病也多了,我的身体需要一个好医生,我的精神需要一个象日内瓦这样的社会环境。”巴黎朝气蓬勃,人才济济,明火执杖,是年青人打天下的地方;日内瓦则是世外桃源,净土一片,是暮年老骥沉思冥想的去处。

      但伏尔泰这一住不要紧,却打破..

    [阅读全文]  2007-3-9 21:05 - weili - 1761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3-8   溫哥華中山公園

    溫哥華中山公園
    於加拿大溫哥華唐人街的中山公園,當地華人於1983年興建,佔地2.5英畝。整個布局小巧玲瓏,錯落有緻,仿傚蘇州園林的古典藝術風格,例如庭園中央的人工湖,有兩條如同杭州西湖蘇堤和白堤相類似的堤岸,通往湖心。

    溫哥華的華僑建造中山公園也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山的事跡。孫中山先生曾在1897年﹑1901年和1911年三度來溫哥華。尤其是在1911年1月那次,他在溫哥華唐人街,向3000人冒雨演講,激壯之情令孫中山先生亦感慨曰:「人心如此,革命必成功矣!」

    [阅读全文]  2007-3-8 13:02 - weili - 1666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3-7   徐志摩诗选

    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

    [阅读全文]  2007-3-7 21:41 - weili - 2314 查看 - 16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07-2-26   身体最重要

    身体最重要

    1,享用早餐。虽然‘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的老教条很难做到,但这个很有科学道理。

    2,少量多餐。这是保证体内血糖浓度衡定的关键。防止中老年糖尿病。

    3,睡眠充足。念经对沉睡有帮助。可以试一试兰若妹妹的经文:我整天快乐得没有道理。

    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5,开口便笑,浑身充满感激之情。

    [阅读全文]  2007-2-26 21:04 - weili - 2263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2-22   漢新文學獎(2007年)

    小說文長以4,000-6,000字為準,散文文長以1,500-3,000字為準,新詩為自由體,不拘一格,行數於20-30行之內。所有之作品須未在平面媒體或網路發表之作品。

    文學獎之獎金非常豐厚,小說第一名獎金為$1,000美元,散文第一名為獎金$500美元,新詩第一名為獎金$200美元;其他前三名與佳作均有優厚的獎金。所有得獎作品均會在漢新月刊上發表。

    漢新文學獎的經費主要來自企業界的慷慨捐助,大昌汽車集團、Concept Press為文學獎的鑽石贊助;OdinFashion為金獎贊助;客來瑞安大飯店與大東木材行為銀獎贊助;銅獎贊助為:華研基金會、王維城律師事務所、金門超級集團與正源牙科。

    漢新文學獎截稿日為六月15日,稿件請寄:

    Sino Monthly New Jersey, Inc.
    18 Sheppard Pl., Ste. A,
    Edison, NJ 08817
    或e-mail 至:info@sino-monthly.com
    詳情請電:732-650-7466

    好像是从三月开始收稿。

    [阅读全文]  2007-2-22 13:03 - weili - 121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2-22   李朝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误区

    李朝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误区

    文/李朝全

    2007年01月24日,星期三

    首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暨书稿交易会演讲稿

    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小说存在的问题、误区和缺陷。在2005年召开的“中国抗战文学研讨会”上我曾提出,中国当代小说最缺的是思想,是对精神价值、精神品位的追求。中国小说还缺乏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缺乏超越现实和日常生活从整体上把握时代和社会的能力。而具体分析当代小说,我认为起码存在着以下这些创作误区。

    1、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无论从作家、作品的数量,还是从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占地位、所起作用来看,中国都称得上是一个文学超级大国。而由于诺贝尔文学奖100余年的历史所形成的巨大声望和权威,寻求得到这一国际大奖的承认便演变成中国文学赢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但在2000年之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的缺席,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造成他们扭变的创作心态。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拉美作家获得诺贝尔奖,拉美文学大爆炸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作家。 “在这一时期,中和西、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碰撞、融汇是最深层的,同时也十分表层化。有些作家急于‘走向世界’,急于去拿到世界上的文学大奖,于是走上‘恶性西化’之途”。

    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中国“寻根文学”勃兴。随着中国电影在国际上频获巨奖,一方面刺激了中国作家调整自己的创作路子和取向,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作家、作品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条通道,使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很快就被译介到西方,并赢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

    1985年马悦然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这位据说精通中文的汉学家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喜欢沈从文,这时他开始着手翻译沈从文的作品。1987年,他翻译的瑞典文版《边城》正式出版,紧接着,《沈从文作品集》又出版,这成了瑞典文学界的一大盛事。沈从文也立即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名列前茅。到了19..

    [阅读全文]  2007-2-22 08:02 - weili - 160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2-21   [转载]无神论写神话是失败的 评苏童《碧奴》

    无神论写神话是失败的 评苏童《碧奴》  

    --------------------------------------------------------------------------------

            中安在线           2006-09-18 11:05  
      
      
      苏童为国际神话写作计划而作的长篇小说《碧奴》,保持了先锋作家的语言优势,但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大陆先锋主义根深蒂固的无神论意识形态。神的缺席似乎是致命的,神的不在场宣判了《碧奴》“神话”的失败。

      小说唯一引人入胜的是眼泪叙事。这是整部小说的支架。它是苏童用孟姜女眼泪编织的一块华丽的手绢。眼泪从眼睛、手指和脚趾、头发、乳房、阴部等所有孔窍流出,漫过苍凉的大地,成为小说的章鱼式结构的逻辑支点。

      这个最初的阅读印象,引发了我强烈的兴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失望越来越重。眼泪是苏童的唯一有效的道具,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新鲜有趣的事物。那些亡灵变成的青蛙、百春台河五谷城外的马人和鹿人等等,生硬而软弱,失去了神话叙事的透明和清澈。

      在苏童浑浊的叙事中,只有一种东西固执地爬行故事表面。那就是自虐和他虐的母题。整个寻夫送冬衣的过程,看起来就像是一场不可思议的虐待狂欢。她固执地要为服劳役的丈夫送去冬衣,一路上处处流泪,步步溅血,遍尝人间苦难,最后还要把沉重的石头背在身上。这一切使她看起来就像是个老式的、悲情泛滥的自虐英雄。在强烈的自虐的过程中,更严重的他虐事件汇入了小说的叙事。她先是在树林里被一群男孩猥亵,继而被铐在死人棺材上为之哭丧,再而被当作刺客关押在铁笼里示众,其暴虐程度令人发指,但她都坦然和毫无怨言地予以接受。苏童在小说“序言”中甚至宣称,这是一个“乐观的故事”。

      在我看来,真正对碧奴施暴的,正是作者苏童本人。苏童跟碧奴的关系,一个施虐,一个受虐,他..

    [阅读全文]  2007-2-21 10:52 - weili - 2035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2-13   十二星座女人与女神

    十二星座女人与女神

    牧羊座:命运女神帕尔卡(命运三女神的合称)
      牧羊座的人常常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这一点可以表现在他们的打抱不平和反对恃强凌弱上。在罗马神话中,命运三女神是亲姐妹。最年轻的克罗托,执着纺锤定型生命线;拉克罗斯转动纺锤,起伏生命线;阿特洛波斯决定生命线的长短。她们三人根据每个人的功绩和罪恶判定每个人应该有怎样的遭遇,直接决定着人类的命运。和天秤座不同,牧羊座的正义如同命运女神手中的线,是一旦决定就不可能摇摆和变动的。她们会为了自己所相信的真理而努力。

      金牛座:谷物女神刻瑞斯(得墨忒尔)
      得墨忒尔是一位有着长长的金色头发的女神。她掌管人间的作物和一切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也可以说,她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神祗。一般来讲,人们对于金牛座女子的印象是坚韧、忍耐、有艺术感、有理财头脑。然而金牛座合同属于土象的摩羯座不同,它有着极端的倾向,正如女儿消失后悲伤欲绝的得墨忒尔女神,她的悲伤让大地寸草不生。然而在得墨忒尔找到女儿后,一瞬间繁花遍野的景象也正代表了金牛座能够宽容的特质。

      双子座:曙光女神奥罗拉
      很难将双子座的女生规划为某人,因为这种双面夏娃基本不存于古罗马的神话中。在复仇女神和曙光女神中,我最终选择曙光女神奥罗拉。因为曙光女神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态度,更接近那群有着两个灵魂的女子。奥罗拉或许因为小爱神邱比特(厄洛斯)的魔箭而讨厌太阳神阿波罗,然而对能吸引世间一切女子的阿波罗说出拒绝的,恐怕也只有这个坚持自我的奥罗拉了吧。奥罗拉从小就是个美丽的女子,然而她对于感情的态度是潇洒而不沉迷,这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和潜意识中双子的另一个个性很相似吧?最终奥罗拉化身为月桂树,象征王者和胜利。她的灵魂成为奥林匹斯的曙光女神,出现在黎明前和晨光出现的一瞬,活跃在最黑暗的那一刻,不日不夜。

      巨蟹座:家室女神赫斯提
      在罗马神话中,关于家室女神赫斯提..

    [阅读全文]  2007-2-13 21:58 - weili - 1216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2-7   吃情烧卖 百年变迁都一处

    吃情烧卖 百年变迁都一处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8月15日10:53 生活时报

      提起都一处的烧麦,京城无人不晓,烧麦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其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醇香可口。都一处的烧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宾客。日前,记者走访了这家“中华老字号”,了解了都一处的百年变迁。

      跋涉千里进京创业

      明末清初,晋商开始向外发展,山西人到外省市或进京做生意的人很多,都一处创始人王瑞福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摆脱贫穷,他带着充足的干粮,骑着毛驴,从老家跋涉千里来到京城,投宿到北京前门外鹞儿胡同的“浮山会馆”。

      前门是商贾云集之地,大街上买卖兴隆。看到这一切,王瑞福苦思冥想,不知该从何做起。有位同乡劝他,干脆在前门大街摆酒缸(开酒铺)吧。他听从了这一建议,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鲜鱼口开了一家“王记酒铺”。开业后生意还不错,很快就赚了钱。那时京城正时兴外来的“佛手酒”,王瑞福转念一想:让客人喝着西洋酒吃中国菜,这种中西结合式的搭配顾客看着新鲜,吃起来别致,准能出彩。于是,“王记酒铺”的经营风格为之一变,除了卖老酒,还添加了自制的“糟肉”、“凉肉”、“马蹄肉”等,辅之洋酒下菜,果然生意兴隆。

      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理,王瑞福赚了不少钱;于是扩大经营面积,盖起了临街的两层小楼:楼下接待散客,楼上则设雅座,“王记酒铺”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饭馆。

      乾隆赐匾名扬四海

      当年前门一带酒馆林立,竞争激烈。为了把生意做大,王瑞福起早贪黑地干。他早上开门比别人早,晚上关店比别人迟,甚至年三十晚上也照常营业,接待那些躲债的酒客。苍天不负..

    [阅读全文]  2007-2-7 16:16 - weili - 1265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2-6   [转载] 让小说回家 (王干)

    让小说回家

    作者:王干

      小说或许已经漂流得太久了。

      小说为什么这么漂流?我们看到的小说是什么模样的?一切都要从一九八五年那场小说革命说起。一九八五年的文学先驱们提出了“寻根”的概念,提出了文体实验的概念,都是好事情。在这场寻根风暴中,小说和哲学联过姻,小说和诗歌结过缘,小说和音乐也缠绵过,小说还和散文偷过情,小说甚至傍过辞典这样的大款,但二十年之后,寻根寻到了下半身,下半身写作的朋友们把小说和诗歌快写成了艺术医书,文体的实验让小说写成了辞典和格言,小说没有成为昆德拉说的“人类精神的最高综合”,小说倒成了羊杂碎和自我慰藉的物器。小说该回家了。

      小说为什么要回家?

      小说离家出走得太久了。小说抛弃了人物,小说抛弃了思想,抛弃了故事,甚至抛弃了情节,在一条高蹈的道路上以踩高跷的姿态摇摇晃晃表演着个人的狂想和梦呓,全然不顾观者和读者的感受。为诺贝尔奖写作,为评论家写作,为政治谋。

      当我们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来阅读二五年的小说时,会发现小说正在回家的途中。新世纪的文学在不经意中已经走过了五年,显然文学的新世纪并没有带来特别的新变,和二三、二四年的小说创作相比较,二五年的小说似乎在酝酿某种聚变,虽然缺少精彩的小说事件,但小说的内容丰富多姿,小说本身在发生分化,小说家的“群”的形态渐渐清晰起来,而名家新的长篇小说以一种扎堆的方式涌现,好像在表明要从量变走向质变。迹象表明,小说家们在慢慢地向一种目标转回,这一目标可能并没有事先约定,而且回的路径和方向也并不一致,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和探索的欢乐和苦恼之后作出了选择。我选择了以分类的方式来对二五年小说进行描述和分析,类别的选择也是抓住热点的作品,并不是作文体分类学意义上的阐释。

      一名家冲刺经典一如既往,名家的小说依然是该年度的重点和热点,他们的获奖作品往往体现了他们的创作现状。二五年似乎是名家长篇小说作品..

    [阅读全文]  2007-2-6 12:07 - weili - 149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2-6   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在美国出版

    短篇小说集出版 西方倾倒于莫言说故事天分  

    --------------------------------------------------------------------------------

           作者:     来源: 中华读书报  2004-06-30 09:45  
      

      
      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2003年在美国翻译成英文出版了。这部作品集收录了莫言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8篇短篇小说,受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莫言这部小说集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力。

      小说《铁孩》描写了两个能吃钢铁的孩子,他们因为自己的特殊能力失去了对真实食物的兴趣。小说《翱翔》讲述了两个家庭换亲的故事,其中一对情侣为了逃避包办婚姻而像小鸟一样飞向了天空,却被迷信的村民们用箭射了下来。莫言同样也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小说《弃婴》揭露了在中国偏僻农村中,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们对于女婴更加歧视以及对于女婴不公正的对待。小说《医治》描述了一个用刚被执行死刑的人的胆汁来治疗失明症的荒唐故事。与书名同名的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讲述了省级劳模丁师傅为工厂卖了一辈子的力气,眼看就可以退休,却突然被抛入了下岗的队伍。一点菲薄的积蓄又被一场伤病花得囊空如洗,丁师傅走投无路的时候,将报废在小树林中的公共汽车壳子改造成“林间休闲小屋”,为男男女女提供幽会、野合的场所,从而使自己又富裕起来。小说的精彩之处是结尾。随着天气渐冷,丁师傅想收拾收拾等待来年再做时,不料一对爱得不能自拔的男女似乎在他的“爱巢”里殉情了。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最后却发现这不过是一场虚惊:汽车壳子里根本就没人!小说主要通过一位国企下岗职工的目光,展示出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侣,他们如何在偷偷摸摸中发泄自己被禁锢的爱情。

      莫言这部具有黑色幽默风..

    [阅读全文]  2007-2-6 11:05 - weili - 160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2-2   中国外逃贪官:美国是乐园,加国是天堂

    日前,由东北高速失款而引发的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主任高山携巨款外逃一案,因有媒体披露说涉案人员已处于加拿大警方“严密控制之内”而再度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加拿大警方有其确定所在地的消息,但不便透露。据加拿大媒体披露,此人目前很可能在加拿大西部。
      
      “美国是乐园,加拿大是天堂。”据说这是中国外逃贪官总结出来的“经验”。高山只是给这些携巨款潜逃的“超级硕鼠”的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事实上,还有更多低调隐身在加拿大各大城市的“普通硕鼠”。

      向加转移资产相对容易

      那么,加拿大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硕鼠们”的“天堂”呢?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贪官们向加转移资产相对容易。

      从高山案来看,2005年1月15日,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公告称,该公司在河松街支行设有两个存款账户,本应存有2.93亿元,但该公司对账时发现账面仅剩7.31万元。当时媒体报道称,此案涉案金额已超过10亿元,而潜逃到加拿大的高山很可能带走了8亿多元。

      此间法律界人士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中国贪官往往会通过赌场参赌、投资开办海外公司或支付子女学费等合法渠道把脏钱转出国外洗净。加拿大已正式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把贿赂、洗钱和贪污定为犯罪行为,但加警方监控的重点是贩毒、售军火和恐怖主义等威胁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犯罪,对于“贪污公款的流入”实际处于“不告不纠”的状态。

      高山曾18次到加拿大“考察”

      据此间法律界人士分析,再一个原因是因为加拿大移民制度宽松,逃来的中国贪官很容易“落脚”。

      加拿大一位移民顾问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加目前实行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移民法,它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应该属于最为宽松的。”一旦贪官夫妇中的一方入了加籍,另一方拿到该国绿卡易如反掌。所以很多官员在出逃前,就将家人移民到加拿大。

      这位移民顾问指出:“..

    [阅读全文]  2007-2-2 21:25 - weili - 97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1-27   夏维东:《南方的镜像》

    南方的镜像(一)

    夏维东

    《世界日报》小说世界,2007年1月14日

    你忘不了那天下午,你從花店出來,身上還留著玫瑰、茉莉和康乃馨的芬芳,口袋裡的幾枚硬幣隨著你疲憊的步伐叮噹作響。那時你忽然明白了俗語「窮得叮噹響」是什麼意思……

    那個踏著雜草和亂石向你走來的東方男子就是趙光,這是你後來猜到的。

    當時你在開車,車子經過一大片遼闊的草原,陽光像暴雨一樣宣洩而下,住慣紐約的你忍不住想吼幾聲才過癮,你看了看旁邊熟睡的妻子你忍住了沒喊。這時你看見一個鬍子拉茬的東方男子從斜坡下面走上來,手牽一條又肥又壯的牧羊犬。他並沒有朝你這邊看,可你記住這個人和他的狗。你以為在南方這個偏僻的小鎮,不會有中國人,沒想到在進入小鎮的路口你就看見了一個,而且是一個特徵很明顯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你心裡認定那個男人就是你的同胞。可能是那個男人有著和你一樣的氣質,難以言說,卻如影隨形。

    你住進事先預訂好的湖邊賓館。連續數日開車,你很乏,胡亂在樓下餐廳吃了點東西,就回到房間裡睡覺。你妻子在車上休息過,她說她還不睏。你闔上眼皮之前聽到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這鬼地方太空曠了。

    半夜時你醒來,妻子已經熟睡了。

    你打開窗戶,涼爽的夜風撲面而來,風裡摻著湖裡的水氣和水草的幽香,你感到你粗糙的皮膚似乎突然變得光滑起來。湖的名字叫Lake Mead,蜜湖,多美的名字,音和意都和諧一致。此刻,你是蜜湖的一條魚。你放肆地呼吸著,你能感覺到肺最大限度的歡快起伏。在紐約你是不敢這樣呼吸的,灰塵和汽車廢氣即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仍然如同幽靈飄散不去。你就像在美國第一次吃自助餐一樣,貪婪地呼吸著南方。

    你悄悄開了門,走到陽台上。月光柔和,你怕碰一下就碎了。你點燃一根菸,看嫋嫋的青煙和銀白的月色交融到一起。你放眼望去,一覽無遺,沒有任何令人生厭的人造建築阻擋目光的去向,於是你的目光便和草地或者沙漠一起延伸..

    [阅读全文]  2007-1-27 21:10 - weili - 2353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7-1-10   英文歌曲:Moon River

    英文歌曲:Moon River(第凡尼的早餐主题曲)

    《第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除了有优雅美丽、闪闪动人的奥黛丽.赫本外,其主题曲“月亮河”(Moon River)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由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作曲,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演唱,并获得三十四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

    其婉转低回的旋律回肠荡气,逼人深思。月亮河,一条多么美丽的河啊!而在影片中,奥黛丽.赫本坐在窗前拿着吉它的原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更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


    歌词: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 i'm goin'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round the be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 you in style some 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 I'm goin'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

    [阅读全文]  2007-1-10 11:20 - weili - 1822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7-1-9   苏格拉底的爱情婚姻观

    苏格拉底的爱情婚姻观


        爱情观: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是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株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婚姻观: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衫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阅读全文]  2007-1-9 22:39 - weili - 1151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7-1-8   伊甸文苑中短篇小说选(2007)

    书名:《伊甸文苑中短篇小说选2007》


    * 作者保留自己单篇小说在中国、北美及任何地域的版权。
    * 只是“这本书”失去在北美出版的5年版权。
    * 不加书评,因为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有,所以要一视同仁。
    * 书评会由出版社在宣传此书时使用。

    先中篇(2万字以上),后短篇,以笔名笔划为序。


    中篇小说

    土干:《土城之歌》(4万)
    为力:《源》(3.5万字)
    冬雪儿:《东边日出西边雨》(3.5万字)
    主持:《妙玉活冤孽》(3万字)
    江岩声:《洛桑夜话》(2万字)
    岑岚:《烹调风波》(2万字)
    独善斋主:《背面》(3.5万字)
    章凝:《华盛顿DC的小提琴》(3万字)


    短篇小说


    文章: 《厕所咏叹调》
    方壶斋:《夜半来鞋》
    华:《白光》
    李兆阳:《光》。
    杜奔放:《文化人》
    冰花:《抱睡》
    巫一毛:《枇杷树上的鸟窝》
    金凤:《安梅的选择》
    范迁(文取心):《月殇》
    鲁鸣:《大众父亲》
    夏维东:《南方的境象》
    鹅蒲:《狂恋》


    中篇小说由于字数的限制,不能再添加了。短篇小说询问得晚些,还有个别征稿不在此名单上。

    万分感谢文友们的支持!

    [阅读全文]  2007-1-8 16:19 - weili - 8379 查看 - 41 评论 | 收藏 书市文摘


    2007-1-7   黑钱“合法化”:中国“新富”流行海外购豪宅

    新华网专稿/从香港、洛杉矶、温哥华到伦敦,中国富豪在海外置产的触角一路延伸,这些富豪们不再满足于美国的地盘,拥有钱,也要拥有头衔,更要打入深具文化素养的欧洲上流社会,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富豪,而他们的第一步就是与全球皇室贵族、金融大亨当邻居。

    堪称全球最贵豪宅伦敦“海德公园一号”,其建筑商上周透露中国富豪认购的消息,就足以说明了中国富豪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财力,更勇于挤进所谓“上流社会”的用心。台湾《工商时报》1月1日就此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拉抬身价富人抢进全球豪宅》,要点如下:

    最早期,这些有钱的中国人,到海外置产首选香港,一来是地方近,二是文化较接近,说汉语就能通,因此,香港高级住宅区吸引中国富豪组团前往购买。为了方便中国客人,在2003年秋天,香港和黄、新鸿基等将旗下的香港豪宅开始带到上海的房展参展,每套房子动辄上千万(人民币),均成为抢手货。其实,在香港的豪宅市场上,很大一部分就是针对中国富豪的。

    远华走私案的主谋赖昌星在香港就有豪宅。香港的豪宅不光是针对民营企业的富豪,最大部分是针对官员和大型国企领导人的亲属,大官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小官如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无不在香港持有房产。

    据在香港从事房产业者指出,有个现象很有趣,大都是贪官的老婆到香港买豪宅,主要是官员没空到香港挑房,且这些有钱有闲的富豪婆喜欢生活在香港,觉得香港舒适、自由、安全。然而在香港买豪宅,已经不能彰显财富地位。

    洛杉矶,这个华人非常多的城市,也是中国人在美国购房最多的区域,自2003年以来,房价已涨了近一倍,中国官员和富豪的抢进功不可没。很多人觉得不在美国买个房子,就觉得不成功。有这样想法的中国富豪比比皆是。以美国最著名的豪宅区域长岛来说,早期欧洲王公贵族,乃至美国的罗斯福、肯尼迪家族,中国近代的权贵世家宋美龄,从华尔街起家的摩根家族及许多好莱坞明星等权贵人士,均落..

    [阅读全文]  2007-1-7 15:37 - weili - 152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1-6   罗马帝国的遗产

    罗马帝国的遗产

    1.罗马帝国有哪些持久的遗产(比如法律,国家体系,建筑,文化)?

    2.当我们提到罗马帝国的遗产是,可以包括有些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产物吗(比如TWELVE TABLES), 因为罗马帝国的许多遗产是建立在罗马共和国的产物上发展而来的?

    3.罗马帝国的遗产可以包括有些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而来的产物吗?(比如CIVILE LAW)

    最佳答案

    西方史学界所谓的“罗马盛世”(Pax Romana)从公元前29年奥古斯塔大帝登基开始,到公元180年罗马皇帝奥雷留斯(Marcus Aurelius)去世为止,绵延二百余年。英国历史学家吉本(Edward Gibbon)认为,这个时期罗马帝国统治的人口大约有一亿两千万人。即使古罗马这样貌似坚不可摧的帝国,也逃脱不了土崩瓦解的命运。今天的游客到南欧、小亚细亚和北非必不可少的观光项目就是各种各样的罗马废墟,在一片残垣断壁之间感受着千百年前的盛世辉煌。


    古罗马诗人弗拉古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晚年总结他一生的成就,写下这样几句:“我建起了一个纪念碑比青铜更加耐久,比金字塔更加高大,我将永远不会完全消亡。” 这句诗两千年来被无数后人引用,以歌颂文学作品永恒的生命力,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古罗马文化的赞美呢。正如弗拉古斯吟诵的那样,古罗马其实并没有完全消亡,罗马人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仍然滋养着西方社会的人们。


    罗马人的拉丁文系统,在罗马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公元前600年罗马人的文件,现代欧美人都能够认得,基本上就是英文的大写字母。唯一的差别是罗马时期的拉丁文没有J、U、W 三个字母,这三个字母是中世纪时期从I和V两个字母发展出来的,因此在古罗马时代Julius就写作IVLIVS。拉丁文小写字母则是由罗马印刷..

    [阅读全文]  2007-1-6 09:55 - weili - 125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12-29   New Year's Traditions

    Auld Lang Syne

    The most commonly sung song for English-speakers on New Year's eve, "Auld Lang Syne" is an old Scottish song that was first published by the poet Robert Burns in the 1796 edition of the book, Scots Musical Museum. Burns transcribed it (and made some refinements to the lyrics) after he heard it sung by an old man from the Ayrshire area of Scotland, Burns's homeland.

    It is often remarked that "Auld Lang Syn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ongs that nobody knows the lyrics to. "Auld Lang Syne"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old long since" and means "times gone by." The song asks whether old friends and times will be forgotten and promises to remember people of the past with fondness,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The lesser known ..

    [阅读全文]  2006-12-29 22:47 - weili - 1647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