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4-24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2006-6-26   转载:我妹妹写的文章:白绒鸡/我没心思上学了

    删!

    [阅读全文]  2006-6-26 20:00 - youming - 354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6-6-15   求助!冬雪儿请进!

    这是冬雪儿给我的短信,请大家帮帮忙给她解释一下如何上文集!我明天上班不能上
    网。


    来自:         冬雪儿
    到:         youming
    时间:         2006-6-15 06:55 AM
    内容:        
    友明兄,我在这儿还是有点晕晕乎乎的,很多程序完全没弄明白.因此,建文集的事儿,我感觉还要有一点时间让我慢弄明白一些基本程序才好进行.我总感到这儿太繁华了,我一进来就有点发晕,慢慢适应吧.感谢你对我各方面的关照和帮助!
    晓玲

    [阅读全文]  2006-6-15 22:47 - youming - 1765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6-6-7   [转载]海外文学太平庸

    海外文学太平庸

    老摇

    星岛日报副刊,2005年12月12日

    故事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小說,一種是記敘文。有的故事看上去像小說,其實只是記敘文。雖然裏面也有倒敘、插敘,也有議論、抒情,但就跟泥塑的彩人一樣,看上去很像樣,鼻子眼睛什麼都有,尺寸也和人一樣大小,唯獨就是缺口氣。這口氣就是小說的精神氣質,就是小說藝術。

    小說和記敘文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小說是門藝術,所以它不是光講個故事就完了,還要具有美感,甚至為了美感,可以把故事都丟掉不要。這個美感不光是來自一般說的文筆,也可以來自於情節、結構、氛圍、思想等等。海外的很多作者,只滿足於復述身邊的故事,並沒有必要的藝術加工,讓讀者看了感覺是在看大陸一個叫《故事會》的雜誌,頂多滿足了一點獵奇心理,審美的需求是一點也沒有得到滿足。這個藝術加工不是那個什麼"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也不是要你把故事編得更離奇更感人,而是在如何使小說看起來更美上下功夫。

    小說怎麼樣會看起來更美,見仁見智。我個人認為,作者應當控制敘述的節奏,要做到張弛有節,文字間要有張力,不能從頭到尾一泄到底﹔要適當地留白,不能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要給小說留下餘韻﹔最好能從文字間透出點小說的勁兒來,展現點與眾不同的想法,甚至給讀者來些智力上的挑戰。小說要追求美感,作者要有這種創造美的欲望。泥塑彩人的小說,缺少文字的鮮活,是死的,毫無生氣。

    小說要追求美感,作者要有這種創造美的欲望。泥塑彩人的小說,缺少文字的鮮活,是死的,毫無生氣。倒是網路上的寫手,雖然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但最好的作品往往出現在網上,因為只有在網上才能實現自由寫作,徹底的自由,沒有任何包袱。捷克有個作家說過,比編輯的剪刀更可怕的,是作家自己心中的剪刀。當然他那是針對政治說的,不過在文學上也同樣成立。如果是傳統文學發表方式,小說都要經過編輯審查,像喬伊斯那樣,光寫一個人在床上輾轉反側就要寫三十頁,我們的..

    [阅读全文]  2006-6-7 21:47 - youming - 218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6-7   [转载]文学没有救世主

    文学没有救世主
    朴素

    明报副刊,2006年3月23、23日

    长寿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离开人世之时,传媒哀叹中国文坛少了一位“旗帜性人物”。记得多年前,巴金就说过这样一番话:“长寿不是一件好事,是一种痛苦。”偏偏造物弄人。有学者称:巴金真正的文学生命1949年就结束了。尽管上海学者郜元宝说,根据他个人的阅读经验,巴金的作品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郜元宝认为巴金是在新文学的严肃文学系统内部具有通俗倾向的作家,他成功地将西方现代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融入中国新文学中,没有生吞活剥的痕迹。纵然如此,巴金与中国第一流的作家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这种距离对巴金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

    以前我们总指望“大救星”式的人物产生,对文坛也有这样的期待。然而效果如何呢?大家都清楚。文学自产生时就是个人性的精神活动,历史上哪有一个文学家是别人告诉他,要他这样写,那样写的?据我个人所知,并没有这样一个文学家。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没有一个所谓的“文坛的旗手”在支持或引导他,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时同样没有。作家协会本是制度下的某种产物,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已经受到质疑,巴金去世正好是一个契机,告别文坛的“旗手”,才是中国文坛复兴的希望之所在。

    那种认为文坛需要“旗手”的作家,其思想意识依然停留在陈旧的集体观念之中,需要别人的主宰与引导,自己无法独立思考。他们还需要卡里斯马式的人物为他们指明方向。卡里斯马一词,借自西方当代社会学,其本源为早期基督教语汇,出自《新约·哥林所厚书》,原意为神圣的天赋,指有神助的人物。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全面扩展了它的含义,用它指在社会各行业中具有原创性、富于神圣感召力的人物的特殊品质。

    然而自西方解构主义的兴起,权威不断崩溃,领袖人物走下神台,卡里斯马型的人物渐渐衰落。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里,根本不需要被神化的卡里斯马型的人物。只有专制社会才需要权威,需要驯服的子民。当韩寒说:..

    [阅读全文]  2006-6-7 21:44 - youming - 2683 查看 - 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5-30   我的汽车被鹿撞了!

    今天早上上班,开车开到 一条小路上,一头一米高的灰黄色的鹿从左侧面撞了我的
    汽车,倒在地上翻滚几下,爬起来跌跌撞撞跑到路边林子里。我的车边镜破了,门
    把上还有鹿毛,奇观的是汽车上不见鹿血,可能是时速度慢的原因,我看见鹿时减
    速到20miles左右。

    [阅读全文]  2006-5-30 20:29 - youming - 3798 查看 - 18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6-4-29   [转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

    本栏所有文章都是转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说:“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纲要”中提出“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按各地情况,分别在5年或7年内,解决城市中的失业问题,使现有的城市失业人员都有获得就业的机会。除了能在城市就业的以外,他们的就业途径是到郊区、到农村、到农垦区或者山区┅┅”;

      1956年4月8日,根据刘少奇3月22日在长沙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长篇社论;

      1960年9月,下乡知青邢燕子事迹发表;

      1962年11月,中央安置城市上山下乡青年领导小组成立;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

      1964年7月9日,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

      196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同工农结合是知识青年的历史道路》的社论,纪念一、二九运动30周年;

      1966年底,北京市的一些红卫兵成立了红卫兵农垦战斗团,要求去海南岛;北京长辛店中学蔡立坚串连经过山西的一个小山村,决定留下落户;

      1967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知识青年必须同工农相结合》的社论;..

    [阅读全文]  2006-4-29 12:54 - youming - 5016 查看 - 19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6-4-21   [转载] 关于纪实文学

      眼下,纪实文学风行。图书馆的阅读调查表明,纪实文学作品的出借率甚高;书店的调查也表明,纪实文学的发行量在文学作品中遥遥领先。这清楚表明,喜欢纪实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青年之中,拥有庞大的纪实文学读者群。
      纪实文学跟小说不同。小说属“虚构文学”,而纪实文学则是“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受到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虚构”──不少“现代派小说”远离读者,有的远离社会现实,有的晦涩难以卒读,这也“促使”读者的视线向纪实文学转移。
      所谓“纪实”,其实也就是“记实”。纪实,并不等于纪实文学。比如,日记、会议记录、履历表、年谱、新闻报道等等,都属“纪实”,但并不是纪实文学。只有用文学的形式纪实,才是纪实文学。
      纪实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描述人物经历的,便是传记文学;另一大类,则是反映事件,其中有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描述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等等。
      纪实文学受到欢迎,便在于“纪实”与“文学”两大特点:
      纪实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地反映现实。纪实文学的这一“真实”特性,使作品贴近读者,受读者喜欢。
      纪实文学是文学作品,浓烈的文学性使作品富有现场感,富有感染力,富有可读性。正因为这样,传记文学的读者远远多于年谱的读者,重大历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的读者远远多于大事记的读者。
      纪实文学引起广泛的关注,也同时引发诸多争议。争议最多的问题,是纪实文学是否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
      比如,有一本纪实文学作品中,曾有一大段毛泽东和江青在住所内的对话。据作者描述,当时屋里只有毛泽东和江青两人。不言而喻,作品中那一大段毛泽东和江青的对话,是作者虚构的。作者也不否认这些对话是虚构的,但是作者解释说,那是根据毛泽东和江青这两个人的个性和当时的环境演绎而成的,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是可信的,因而可以说是“纪实”。也有不少人以为,这样的“纪实”是不足取的。大段虚构的对话,..

    [阅读全文]  2006-4-21 14:54 - youming - 3959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6-4-14   [转载] 当今小说创作病相简析 (冯天海)

    当今小说创作病相简析

    冯天海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出现了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的局面,尤其近几年发表的小说可以说是令人眼花缭乱。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各地的长篇小说的出版,2000年700部,2001年800部,2002年近千部。如今长篇小说的年创作量比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20年的创作还要多几倍。面对这种繁荣,我们在由衷高兴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繁荣背后的不足。
          
    尤其是近几年,小说创作总体弥漫着一种喧哗与浮躁的风气。小说创作的喧哗主要表现在出版商与媒体的联手炒作上。这种炒作的背后是实现商家、作者和媒体的利益最大化,受到伤害最大的是消费者。作品的面世,需要一定的宣传,本无可指责,而恶意的炒作就是一种欺骗。其表面是为赢得读者,实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和商家的虚假广告的性质没啥两样。现在一些书商,在新书出版的广告中不惜用上什么“灵与肉的惊世之作”之类的词语。而打开一看,其中更多的是极端的肉欲与物欲的描写与表白。那些所谓的“隐私系列”和“用下半身写作的”作者难逃其咎。被称为“另类”女人的九丹,在她的长篇小说《乌鸦》中描写了中国女人在国外生存环境的逼迫下心甘情愿地出卖肉体,这本是国人的耻辱,而出版商却在封底的内容介绍中写道:“作品较多地涉及到性。但在作家笔下,它是这群女子谋生的一种手段,如同吃饭穿衣,是生活的一部分,无所谓淫秽、罪恶抑或纯洁崇高。而在以金钱为上帝的现代男权社会中,性还是女人战胜对手、赢得男人的必要武器。” 这段广告词式的内容提要,就是为了招徕人们寻得感官的刺激,但同时也能看到出版商的庸俗的审美心理和低级下流的心态。女人靠“性”战胜男人,寻得生存的权利,这还有何道德可言?

    小说创作的浮躁之气主要是指作者的创作心态。在商品社会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作者急功近利,大量地制作一些粗俗的文字垃圾,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作家,这种“社会订货”..

    [阅读全文]  2006-4-14 13:12 - youming - 235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