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1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劳动价值理论评析
    劳动价值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它试图在市场价格之外找到一种对商品价值的客观衡量标准,即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以时间为衡量标准)来计算价值。这一理论的前提和问题由斯密,李嘉图,还有穆勒提出和展开,在马克思那里发展到极致,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今天的经济学家(除了中国残留的正统左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劳动价值论是在探索虚无缥缈的价值实质,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它完全将价值衡量与市场需要割裂开来。经济是满足社会个体的各种需要的一种手段,现代经济的理性基础是分析经济主体(消费者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即个体对不同商品的态度和评估。任何事物都不具备内在的使用价值,只有当它对于人们具有主观上的使用价值时,客观的使用价值才拥有了经济意义。就是说,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商品不具备价值,尽管它有成本,而成本的计算当然要考虑生产中的劳动投入。更进一步,经济主体对不同商品的喜好使交换成为可能,而商品交换促成了价值衡量系统的建立 – 这就是通过货币价值来体现的市场价格体系。

    这是一种纳入市场考量的主观价值理论,也叫效用价值理论。这里我们必须提到戈森(Gossen,1810-1858)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就是人所皆知的边际效用递减,第二定律是每一块钱在不同商品上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三定律是仅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商品才有价值。19世纪70,80年代,边际主义革命的三位先驱 - 门格尔 (Menger, 1840-1921, 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瓦尔拉斯 (Walras, 1834-1910, 建立著名的一般均衡模型),和杰文斯(Jevons, 1835-1882)在戈森定律的基础上各自为现代经济分析创建了数学模型,使经济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 新古典经济学。(当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真正成形还有赖后面马歇尔的工作。)经济学从此开始注重资源配置的研究而不是探索国家财富的起源。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我注意到一点,就是斯密的分工理论虽然经由马克思被阐发得十分精密了(这是古典经济学到现在还一直具有生命力的地方),然而分工和劳动价值理论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因为分工和专业化必然会促进交换,从而导致市场发育成熟(这就是哈耶克著名的“自发秩序”),而市场机制的运转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值决定。为什么古典经济学家们要避开市场去寻找一种并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客观价值?斯密没有给出任何hint,但马克思却明确表示了他对使用价值不感兴趣,即对经济关系中人和物的关系不感兴趣,只想研究人和人的关系。这不难理解,马克思孜孜以求的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来彰显他的人类历史进程规律,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阶级存在,而在资本主义阶段,有着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他的劳动价值论目的很明确,就是找到剩余价值,作为资本家剥削行为的理论证据。然而剩余价值理论在今天看来是完全不可理喻的,因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剩余(多出消费需要的财富)来自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劳动时间的延长。姑且不论产生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劳动价值论,作为研究方法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弃。

    市场在马克思那里完全不重要,他只盯着雇主和受雇者之间的关系,这种经济学研究当然是相当片面的,因此也不能处理供求关系的均衡问题和物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问题。马克思完全回避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简单地采用计划经济和行政调配作为实现他的理想经济模型的手段,而这在现实中又不具可行性。马克思在经济学中选择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都反映出他不具备一个经济学家应有的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基于此,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轻蔑就可以理解了。也许老马不应该研究经济学,而应去做一个伦理学家。

    7 评论

    没有人说老马是经济学家,但他的剩余价值论觉得蛮对的。

    w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