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xiaodi 的个人文集   修改文集名字    文苑首页
 
闲书闲话集--朱小棣
   
 
标 签  文集首页
主人:zhuxiaodi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快速链接
搜索
  

好友文集

[原创] 学术尊重与噤若寒蝉
大约100年前,罗素访华去北大讲演,一上来就是一个问题:“请问诸位,一加一等
于几?”

顿时,台下几百上千精英学子噤若寒蝉,成了不如三岁小儿的傻瓜。

“噤”
  thesunlover补充
学术尊重与噤若寒蝉

朱小棣

        很多年前有一个海外华人学术沙龙,平时经常定期举办活动,请海内外各类学者专家(主要以人文学科为主)到场做非正式的讲演,包括回答听众问题,然后进行自由式的交谈。那里的气氛通常是非常民主、自由、活跃的。有天晚上的佳宾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所谓“重量级”,是指那种肚子里特别有学问的国学大师。结果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大师一出场空气顿时凝重了,人们岂止是肃然起敬,简直就是噤若寒蝉。以往的民主、自由、活跃的气氛完全消失了。人们说话的声音也低了,如果还敢说话的话。笑声与调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了。整个晚上就这么静悄悄地过去。因为事出突然,与我逐渐开始熟悉的美国学术空气迥异,造成的反差特别大,感受非常强烈。事后我就在不断琢磨这件事的文化背景和意义。难道我们真是那样比洋人更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尊重大师?是因为洋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大师?是他们的脑子不行产生不了这样的大师?还是他们的文化不在乎这样的大师?在我们的文化里,这种对大师的崇拜是基于理性分析后的思考?难道人们都有比较分析的水平,准确知道谁的份量重、谁的份量轻,又居然知道哪一门学科的份量重、哪一门学科的份量轻,才最后决定对于国学大师,即那些肚子里特别有学问、博闻强记的大师给予最高级的顶礼膜拜?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才逐步悟出了一个道理,这里面反映的很可能是事物的另一面。(以下删略。文集已出版,见《闲书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http://www.bbtpress.com/asp/bookinfo.asp?bh=4587



2007年3月15日

25 评论

"其实要让一个中国人佩服另一个中国人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文人,所以说“文人相轻”。所以就有了一种建立类似于武林比武打擂台的需要,而在上面动手比试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是看谁读过并能准确记住的东西最多,所谓有学问是也。而对思想的独创、论证的逻辑却不太看重。"

"倒是我们芸芸众生也许该换换脑筋,停止盲目的崇拜和敬畏,抱以更多的学术尊重,以便终于能够欣赏大师们的思想高度。即使搞不懂、弄不明大师们的思维精妙,至少也能保持自己独立自由思考的能力、权利和意愿。"

Excellent writing!

weili